現觀莊嚴論 參考:宗喀巴《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三寶」釋義 - 佛學寶藏
彌勒採取瑜伽行派的實踐次弟,作《現觀莊嚴論》:以 三智境、四加行道和法身果等八大綱領解釋《般若經》。解 脫軍研究般若,根據中道無自性的義理,寫了一本揉合般若 經文的論釋 -- 《二萬五千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釋》,受到後 世般若學者一致地推崇。後來師子賢重新宏揚此論,寫了三 本論釋。宗喀巴認為其中的《現觀莊嚴論明義釋》,不但文 句精簡,而且釋義清晰明暢:所以就逐句地加以疏解,寫成 了《現觀莊嚴論金鬘疏》。 在《金鬘疏》中,『三寶』這個子目被分為總、別二義 來討論。在第一科『三寶總義』中,宗喀巴分別引用了《究 竟一乘寶性論》和《俱舍論》,說明大、小乘對『三寶』所 持的不同看法。在第二科『三寶別義』中,則引用了與『三 寶』相對應的般若經文,說明世尊在《般若經》中教誡四眾 弟子:應該以離諦執、離能所的心態皈依三寶。 將《金鬘疏》中所引用的般若經文(出自師子賢《二萬 五千般若合論》)與奘、什、藏譯三種《般若經》互相核對 ,結果發現:《般若合論》中的經文比較接近什譯本:奘譯 本的經文比較接近藏譯本,而且在內容上比什譯本完整。此 外,《究竟一乘寶性論》中關於『三寶』的頌文和長行,從 漢、藏兩種譯本的對照下,也可以看出有很大的出入(見附 錄一)。 因為《金鬘疏》中所引用的經文非常簡省,所以筆者另 外根據《般若合論》,將與『佛寶』和『法寶』相對應的全 部經文抄錄在附錄二中,並且拿它和什譯本對勘。 426頁 一、前言 現觀莊嚴論云:『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注1) 。金鬘疏序文云:『聖彌勒採取瑜伽行派的實踐次第,作現 觀莊嚴論,以八事七十義,揉釋般若經。』(注2)這說明了 :彌勒採取瑜伽行派的修道次第,以一切相智、道相智、一 切智(三智境)、圓滿眾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現 證菩提加行(四加行道),和法身(果)等八事作為綱領,每一 個綱領下面又分出若干要義(項目),總共以八大綱領和七十 要義,很有組織,很有條理地解釋般若經。 彌勒造了現觀莊嚴論以後,傳給無著,無著傳給世親。 在世親的弟子當中,承襲般若學的解脫軍,後來又到中觀宗 大師僧護的門下,學習中觀;於是就把唯識和中觀這兩個宗 派的主要觀點,加以調和折中(中觀宗瑜伽行派),並且根據 從南印請來的般若經,作二萬五千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釋,這 本論釋普遍地受到印度般若學者的推崇。 427頁 (注3) 解脫軍以後,研究般若的學風,日漸興盛,為現觀莊嚴 論作釋的學者也愈來愈多。關於這些論釋,在金鬘疏的序文 中,有一個簡短的介紹:『現存的現觀莊嚴論釋,一共有廿 一種。其中配合般若經文的釋本,有十二種;未配合經文的 ,有九種……』(注4)又說:『在這些論釋當中,師子賢所 著作的莊嚴論明義釋,文句精簡,釋義清晰明暢,遠勝過其 他的論釋。』(注5)所以宗喀巴就以這本論釋為主,逐字逐 句的疏解,並且旁引其他的論釋,寫成了金鬘疏。 現觀莊嚴論以八事七十義,解釋般若經。『八事』中的 第一項是『一切相智』,『一切相智』下分十個『要義』, 其中的第二要義是,『成辦大乘發心的教授』。(教授)以下 ,又細分為:『(一)、開示修行性質的教授----不越二諦而 成辦一切善法。(二)、開示修行所緣的教授----四諦。(三) 開示修行所依的教授----三寶。(四)、…。』(注6)等十種 教授。本文所要介紹的,就是其中的第三個教授,開示修行 所依止的對象--佛、法、僧三寶。 關於『三寶』的教授,論頌中只有『佛陀等三寶』一句 (注7)。對於這一句頌文,明義釋的解釋是這樣的: 『一、佛寶:因為佛和菩提的本性相同 (空不可得 ) ,所以能成就佛陀的法--一切相智,它的體性也是 不可得的。因為經說:「一切相智不與色合」,所以 我們應當了解:能緣和所緣的體性,是平等一如的。 這就是世尊在般若經中,對佛寶的教授。 二、 法寶:三智所含攝的一切法--境、對治 ( 道 ) 和一切行相,都是沒有自性的。這就是世尊在般若 經中對法寶的教授。 三、僧寶:除了屬於佛寶的大乘羅漢以外,其餘具有 四向、三果名稱的,和具有獨覺名稱的大乘僧眾,共 有八位。如果按照「諸鈍根利根…」(注8)的方式, 詳加分類,那麼就一共有廿類大乘僧眾。這些有學道 的聖位不退 428頁 轉菩薩,都已經趨入了無生法性。這就是世尊在般若 經中,對僧寶的教授。 以上就是般若經中關於三寶的教授。』(注9) 在金鬘疏中,宗喀巴將『三寶』這個子目,分成總義和 別義兩方面來說明。在第一科總義中,先從『三皈的性質』 、『暫時的皈依』、『究竟的皈依』和『釋名』等四個角度 ,對『三寶』作一個全盤性的探討。接下來,在第二科別義 中,一面疏解師子賢的明義釋,一面引出與三寶相對應的經 文,說明三寶在般若經中所具有的獨特意義。 二、譯 文 甲一:總義 乙一:三皈依的性質 丙一:小乘宗派的觀點 俱舍論云:『歸依成佛僧,無學二種法,及涅槃擇滅, 是說具三歸。』(注10)論頌所謂的皈依佛寶,就是皈依能成 就佛陀的法--無學道。任何一位證得無學道的補特伽羅, 都稱為佛陀。無學道就是佛陀的盡無生智,如果把其餘的附 帶因素一併考慮進去,整體的看待,那就是指佛陀的無漏五 蘊了。如果把五蘊分隔開來,各別的看待,那麼佛陀的色身 ,是不能被當作佛寶的,也不能被視為皈依的對象;因為在 這一世,成佛以後所依的色身,和成佛以前的菩薩色身,並 沒有什麼不同。所謂的皈依僧寶,就是皈依能成就僧眾的法 --有學道和除了佛陀以外的無學道。任何一位證得這些道 位的補特伽羅,他們的心必然與道相契合,所以稱為僧寶。 完整地說,僧寶就是這些僧眾,心續中的無漏五蘊(注11)。 如果把五蘊分開,各別地看待,那麼無漏道所依的色身,就 不能算是僧寶,也不能被當作皈依的對象。所謂的皈依法寶 ,就是皈依別擇滅涅槃,涅槃是指聖者們所證的有餘依和無 余依兩種涅槃。 429頁 總而言之,婆娑師認為:佛陀和僧眾所依的色身,純屬 苦諦;所以不該尊奉為佛寶和法寶。佛寶是指,佛陀全體的 無漏五蘊;僧寶是指,小乘聖僧的無漏五蘊;法寶是指佛陀 和小乘聖僧心續中的涅槃境界。 有人提出問難說:『如果佛所依的色身不算佛寶,那麼 惡意出佛身血的行為,就不應該構成無間罪。』婆娑師辯答 說:『傷害色身的時候,連帶地就會傷害到,依附於色身的 精神主體,就像傷了眼根,眼識也會受到影響一樣;所以惡 意出佛身血的行為,應該是構成無間罪的。』關於這個問題 ,世親論師認為:俱舍論中只是說:『能成就佛陀的無學道 是佛寶。』;並沒有說:『只有無學道是佛寶。』可見佛和 構成佛的各種因素都是佛寶,這才是俱舍論的本意 。既然 俱舍論沒有正面否定佛的色身是佛寶,那麼『惡意出佛身血 ,構成無間罪』這個問題,就沒有再諍辯的必要了。如果仍 然堅持『只有無學道是佛寶』的看法,認為這才是俱舍的論 義,那麼當佛陀和聖僧們為了救度眾生,隨順世間而現出世 俗心態的時候,豈不成了凡夫?因為無漏道和世俗心是不能 同時並存的。(注12) 從上述問題的辯答中,我們可以看出,世親主張:佛的 色身是佛寶。當然,這個主張也是經部師所贊同的。除了這 一點差別之外,經部師和婆娑師對於三皈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 丙二、大乘宗派的觀點 丁一、佛寶 佛寶具有下面的八種功德:(一)、無為體,(二)、任運 成就,(三)、不依他緣而知,(四)、智,(五)、悲,(六)、 力,(七)、自利,(八)、他利。其中第一,一切有為法隨著 因緣的聚散,而有生、住、滅等現象的變化;因此諸法的本 性是空寂的,無為的。佛陀已經圓滿證得了無為法性,所以 是『無為體』。第二、佛陀已經息滅了一切的分別,和人為 的勉強造作;所以利生的事業『任運而成』。第三、佛陀不 必假借語言概念和因明的思惟,單憑他內證的自然智,就能 430頁 現觀一切法;所以是『不依他緣而知』。第四,佛陀具有, 現觀如所有性的『智』。第五、佛陀具有,以自己所悟的真 理對眾生開示的『大悲』。第六、佛陀具有,雙運悲智而說 法,令所度有情斷除煩惱的因和苦果的『力』。第七、指前 面三種屬於『自利』的功德。第八、指後面三種屬於『他利 』的功德。究竟一乘寶性論(注13)云:『無為及自然,不依 他而知,具悲智及力,唯佛利自他。』 丁二、法寶 法寶具有下面的八種功德:(一)、不可思議,(二)、無 二,(三)、無分別,(四)、清凈,(五)、顯現,(六)、對治 ,(七)、何法離貪,(八)、以何法離。其中第一,以分別心 推求四邊,了不可得。法性不是言詮思量的境界,而是聖者 三摩斯多的境界,所以是『不可思議』。第二、斷盡了有漏 的惑、業,就是『無二』。第三、斷除了惑、業的根因-- 增益萬法為常、樂、我、凈的執著心態,就是『無分別』。 第一種是屬於自性清凈法身的功德,第二和第三種則是屬於 離垢清凈法身的功德。第四、道諦的本身可以『凈化』煩惱 和隨眠;第五、道諦能『顯現』諸法的真實性;第六、道諦 具有遍除三世無明的『對治』作用;所以道諦就像太陽一樣 。第七、指前三種屬於『滅諦』的功德。第八、指後三種屬 於『道諦』的功德。究竟一乘寶性論頌云:『不思議無二, 無分凈現對,依何得何法,離貪二諦相。以滅道二諦,並攝 離貪性,應知彼依次,各具三功德。』論頌中雖然只說滅、 道二諦是法寶,但是我們應該明白這裡所說的二諦,是指大 乘的滅諦和道諦;而且其中的道諦就是大乘的見、修二道。 因為論釋上說:『得此滅苦如來法身之因,即見、修二道之 無分別智。以(道諦具有)三種隨順法(凈、現、對)故,當知 如日。』 丁三、僧寶 僧寶就是,任何應具有下面四種功德的不退轉菩薩。( 一)、知如所有,(二)、知盡所有,(三)、內智觀見,(四) 、智見清凈。其中第一、大乘不退轉菩薩,滅除了人、法二 種我執,證悟無我的真如實性;所以是『知如所有』。第二 、 431頁 大乘不退轉菩薩通達了:自己所見的真如法性,對於一切有 情都是平等無差別的;所以是『知盡所有』。第一種功德是 指,對法性本身的了悟;第二種功德是指,對法性所依萬法 的通達。第三,大乘不退轉菩薩,以不共二乘的出世智慧, 如實照見(如所有、盡所有),就是『內智觀見』。第四、大 乘不退轉菩薩,凈化了煩惱障和所知障;所以是『智見清凈 』。究竟一乘寶性論云:『如實與如量,智見清凈故,具慧 不退眾,有無上功德。』 有人見到論頌中的佛寶和法寶都有八種功德,因此主張 :僧寶也應該具有八種功德。那八種呢?前面三種功德照舊 ,從第四種『智見清凈』功德中再分出,脫離染(煩惱)障、 著(所知)障和卑劣障的另外三種功德。第七、前三功德屬於 『證分圓滿』的功德。第八、後三功德屬於『斷分圓滿』的 功德。這種說法雖然也有道理,但是並非論頌的本意,所以 我不採納。 乙二、暫時的皈依 寶性論頌云:『依能調所證,弟子為三乘,信三供養等 ,是故說三皈。』意思是說:因為三乘各有所需,為了滿足 這三種需求,所以世尊就對三乘道的六種補特伽羅,說三種 不同的皈依。 關於三皈依,大、小二乘有一種共通的說法,那就是: 『佛陀是兩足中最尊貴的,所以安立為佛寶;涅槃是離欲法 中最尊貴的,所以安立為法寶;僧眾是一切團體中最尊貴的 ,所以安立為僧寶。』可是這個說法和頌文的意義不同,所 以一定會有人產生疑惑。為了去除這種疑惑,於是無著在頌 文的前面,先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依何等義,為何等 人,諸佛如來說此三皈?』並且在頌文的後面作了會通性的 解釋:『已經入道和尚未入道的兩種大乘補特伽羅,都一心 一意地想圓成正覺;為了對他們開示,兩足尊的佛陀是三皈 依中最殊勝的,所以安立佛寶為大乘皈依的主要對象。同樣 的,已經入道和尚未入道的獨覺乘和聲聞乘等四種補特伽羅 認為:法寶和僧寶可以成辦自乘的道業;為了對他們開示離 欲尊的法寶和眾中尊的僧寶的殊勝功德,所以就分別安立法 寶為獨覺乘的主要皈依對象 432頁 ,僧寶為聲聞乘的主要皈依對象。』(注14) 或許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難道三乘種性不是同樣 的皈依三寶嗎?為什麼要分別為三乘設立三種不同的皈依呢 ?』答:『從因位上講,雖然三乘同樣的皈依三寶,但是證 得的果位卻不相同。為了引導中、小二乘的行者,次第轉入 大乘,所以才方便設立三種不同的皈依。』有許多人把寶性 論的這一頌判為不了義,這是因為不了解論意的緣故。 月稱三皈依七十頌云:能仁之三身(佛),涅槃(法)及四 雙(僧)。』這種說法和前面是相同的。 (註:宗喀巴在寶性 論之後,引用了月稱的著作,這表示:大乘的唯識和中觀二 宗,對三皈的看法是一致的。) 乙三、唯一的究竟皈依 問:前面說暫時的皈依有三種,那麼究竟的皈依呢?』 答:『究竟的皈依只有佛陀。』問:『如果只有佛寶才是究 竟的皈依,那麼豈不是缺了法寶和僧寶嗎?』答:『不會的 。因為佛陀心續中的滅諦和道諦就是法寶;而且因為佛陀圓 滿證得了法身,三乘的僧眾才能獲得究竟的成就。』寶性論 云:若依於了義,唯佛是皈依,牟尼具法身。故僧亦究竟。 』寶性論釋云:『因為不生不滅的牟尼佛,具有最極清凈的 滅諦和道諦--離垢法身。』,這和前面的說法也是一致的 。 乙四、釋名 問:『為什麼佛、法、僧被尊稱為三寶呢?寶性論云: 『世稀有無垢,具力世莊嚴,最勝及不變,是故名為寶。』 甲二、別義 乙一、般若經中所開示的三寶 433頁 丙一、佛寶 了悟『心境平等,沒有各自獨立的實體』的究竟智,就 是般若經中所開示的佛寶。問:『經中以什麼方式開示平等 性呢?』,答:『因為能成就佛陀的法--一切相智,觀一 切法勝義不可得,所以經中就以不可得的方式,開示平等性 。』問:『有那些經文是開示平等性的呢?』 經云:『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時),色不與薩婆若合 (藏譯:不以薩婆若合色),色(性)不 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如是。眼不與薩婆若合,眼(性)不 可見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色不與薩婆若合,色 (性)不可見故;香、味、觸、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 薩,如是習相應者,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注15)這段 經文開示:對於色等所緣的境和一切相智(薩婆若)的能緣心 ,應該破除二者勝義和合的執著。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佛 不與薩婆若合(藏譯,不以薩婆若合佛),薩婆若不與佛合。 』,這段經文開示:對於互為能相、所相的一切相智和佛陀 ,應該破除二者勝義和合的執著。其次,『菩提不與薩婆若 合,薩婆若不與菩提合。』,這段經文開示:對於互為能證 、所證的一切相智和菩提法界,應該破除二者勝義和合的執 著。最後,『何以故?佛(性)即是薩婆若(性),(唯)薩婆若 (性)是佛,菩提(性)即是薩婆若(性),(唯)薩婆若(性)是菩 提。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習應,是名 與般若波羅蜜相應。』,這段經文開示:菩提和一切相智這 三者,同一體性;因為從勝義諦的立場看起來,這三者的體 性是平等無差別的。 十萬、二萬五千、一萬八千般若廣釋(注16)云:『「一 切相智不與色合……」這段經文是說:不要有『色是一切相 智的境』,或者『色是布施的資財,修施等六度,將來可以 圓成一切相智的果。』這種執著的想法。「佛 434頁 不與薩婆若合……。」是說:不要有『一切相智是成佛的因 』這種執著的想法。因為這三種法在法性的本質上是平等的 、一體的、沒有差別的。』 總之,一般人在接受『皈依佛寶』的教導時,很容易產 生『我所皈依的對象是能知一切的導師阿!』這種執著的想 法;為了破除這種執著,所以般若經中才開示『佛陀的能證 、所證渾然一體,毫無差別』的教授。 丙二、法寶 三智所含攝的一切法--做為境的根、對治的道和一切 行相的果,都沒有真實的自性;這就是般若經中所開示的法 寶。問:『經中有那些經文是開示法寶的呢?』 經云:『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 時), 不習色有(實),不習色無(實);受、想、行、識亦如 是。不習色有常,不習色無常;受、想、行、識亦如是。不 習色苦,不習色樂;受、想、行、識亦如是。……複次,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不為檀波羅蜜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 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 波羅蜜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阿鞞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羅 蜜;不為成就眾生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凈佛世界故,行 般若波羅蜜;不為佛十力故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 法故,……。』 本母般若廣中略三本八義同顯論(注17)云:『「不習色 有……」以下,開示關於境無自性的教授。「不為檀波羅蜜 ……」以下,開示關於道無自性的教授。「不為佛十力…… 」以下,開示關於一切行相無自性的教授。』。問:『這些 經文如何開示法寶呢?』師子賢認為:『根、道、一切行相 和與此三者相對應的三種智,都沒有真實的自性;經文是從 這個角度開示法寶的。』。解脫軍認為:『這些經文開示: 如果在境相上不執著任何一法,那麼我們的心自然就會脫離 一切束縛,成就法寶。』 總之,為了破除『法寶就是我所修的道啊!』這種執著 的想法,所以般若經中才開示『對於一切法,不應即, 435頁 不應離』的教授。 丙三、僧寶 在凡夫位的大乘行者,以智慧修觀菩提,以大悲緣念有 情,多生多劫勤修解脫道,終於現證無生法性,趨入大乘聖 者之流;這些能幫助我們成辦道業的法侶--對無上菩提, 心不退轉的有學聖眾,就是般若經中所開示的僧寶。問:『 大乘僧眾有幾類?』。答:『基本上一共有八類,那就是具 有小乘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 、羅漢向等名稱的七位菩薩大士,和具有獨覺名稱的菩薩大 士。』問:『為什麼不使用羅漢果的名稱呢?』答:『因為 大乘羅漢代表大乘無學道,大乘無學道就是佛寶,不屬於大 乘有學聖眾的範圍。』。如果詳細地分類,那麼大乘僧眾一 共有『諸純根利根,信見至家家,行無行究竟,三超往有頂 ,壞色貪現法,寂滅及身證,麟喻共二十。』等廿類。(注18) 乙二、攝義 以上就是世尊在般若經中對於三寶的教授(開示)。(注19) 三、結論 1、宗喀巴在第一科『三寶總義』中,分別引用了俱舍 論和寶性論,說明大、小二乘對於三寶所持的不同看法。在 第二科『三寶別義』中,分別引用了與三寶相對應的般若經 文,說明世尊在般若經中,教誡四眾弟子:應該以離諦執、 離能所的心態,皈依三寶。 2、入中論云:『由於諸法見真妄,故得諸法二種體, 說見真境即真諦,所見虛妄名俗諦。』(注20)同樣的,三寶 也有世俗和勝義之分。三寶內里性空的一面,屬於勝義三寶 ;外塑的佛像、經典、論釋以及四個以上的清 436頁 凈比丘,屬於世俗三寶(注21)。因為本論度化的主要對象, 是已經具有解空智慧的大乘行者(注22),所以金鬘疏也將解 釋的重心,放在勝義三寶的課題上。至於一般初入門,未得 空性正見的佛門弟子,只能以世俗三寶為所緣境,作意思維 勝義三寶的種種功德而皈依。 3、金鬘疏比較偏重於教義的探討,因此有關於『皈依 後的學習次第』和『思維皈依的利益,晝夜勤修皈依』等等 宗教行持上所應該注意的事項,都沒有涉及到。這些問題, 在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卷四,五八頁),有非常詳盡的 說明;名實相符的三寶弟子,應該仔細閱讀,牢記在心。 4、印度的大乘佛學,是龍樹以後才逐漸興起的。龍樹 的學說,在深觀方面,以盪相遣執為主,不正面提出主張; 在廣行方面,似乎還沒有提出一套系統完整、組織建全的實 踐次第,只有在菩提資糧論裡面,大致指出了方向而已(注2 3)。就拿智度論來說,在智度論里,龍樹順著般若經的經文 ,以問答的方式,分段逐句地解釋般若經的經義;借著破斥 外道和小乘宗派思想上的偏執,開顯諸法無自性的義理。但 是對於蘊含般若經裡面,三智境、四加行道和法身果這一貫 的實踐次第,龍樹就沒有把它們提出來,組織成一個體系。 難怪太虛大師在現觀莊嚴論略釋的序文里會感慨地說:『大 智度宗實相以推辯諸法無不盡,雖汪洋恣肆哉,亦曾莫得其 統諸。』智度論在這一方面的缺失,正好可以由現觀莊嚴論 來彌補。因為現觀莊嚴論裡面,採取了瑜伽行的實踐道次第 ,以八個大綱、七十個要義,統攝整部般若經的經義,次第 論貫,條理分明。有了這部論典的引導,就不至於在般若經 義的大海中,迷失方向。 5、現觀莊嚴論總共有二八三頌。前面所有的釋文,只 解釋了『佛陀等三寶』這一句(四分之一頌),還不到全論的 千分之一,當然看不出彌勒『運瑜伽巧分別相,彰般若無分 別性』(注24)的巧妙地方;但是從金鬘疏裡面,這一小段疏 文的翻譯中,同樣的也可以獲得一些新的看法和啟示: 437頁 a將奘譯、什譯、北京版藏譯三本般若經,和藏譯般若 合論中有關三寶的經文,互相核對,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般若合論比較接近羅什譯本;玄奘譯本比較接近北京版藏譯 本,而且在內容上比羅什譯本完整(見注15)。 b金鬘疏中所引用的寶性論頌和長行,在藏、漢兩種譯 本的對照下,可以發現有很大的出入(見附錄一)。這個出入 可能是因為翻譯時所依據的梵文本不同所造成,也可能是因 為翻譯的手法不同而產生。無論如何,根據梵文本或藏譯本 ,重新再做一次校勘的工作,總是值得的。 c雖然現觀莊嚴論是解釋大般若經第一、第二和第四會 的釋經論,但是論頌以及法尊所編譯的略釋,都非常精簡。 例如:『佛陀等三寶』這句頌文,略釋僅僅以『(三)、修行 所依,開示佛、法、僧等三寶的教授』一句語,就輕描淡寫 地解釋過去了;所以單憑著現觀莊嚴論略釋這一本書,要想 蠡測深廣的般若義海,恐怕是難以如願的。金鬘疏不但詳細 註解了明義釋,而且還擇要摘錄了與論頌相對應的經文。如 果能配合金鬘疏來研究現觀莊嚴論和般若經?一定可以獲得 更具體、更深入的了解。 四、後記 六年前,歐陽無畏上人慈允劉銳之 (敦珠法王在台傳法 代理人) 先生的勸請,講授現觀莊嚴論金鬘疏。配合現觀庄 嚴論本頌、師子賢明義釋和漢、藏兩種譯本的般若經,歐陽 上人逐字逐句地講解金鬘疏的疏文。透過論、釋、疏三個層 次的解析,我對於般若經中所蘊含的,三智境、四加行道和 法身果等一貫的大乘道次第,總算有了一點初淺的認識。這 個殊勝難得的金鬘疏法會,在一年前就已經圓滿結束了;現 在,我想一方面溫故知新,一方面整理備忘,公諸同好;但 願三寶加備,不要使我個人的愚昧和疏忽,污損了宗喀巴大 師和歐陽上人的清凈法教與美名。 438頁 註解 (注 1) 法尊譯著現觀莊嚴論略釋,一卷,六頁。 (注 2)北京版西藏大藏經,一五四冊,二○○頁,二葉, 五行。 (注 3) 呂澄著西藏佛學原論,六頁。 (注 4) 同注二,二○○頁,五葉,一行。關 於疏文所提到的廿一種現觀莊嚴論釋,完全沒有漢 文的譯本,只保存在西藏大藏經中。呂澄在西藏佛 學原論的附錄中,編譯了一個藏譯顯乘論典略目。 根據這個略目的編號,配合般若經的十二部論釋是 :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一六、一七、 一九、二十和廿一;未配合經文的論釋是:八、九 、十、一一、一二、一四、一五、一八和一一六等 九部。 (注 5) 同注二,二○一頁,二葉,二行起。 (注 6)西藏大藏經,一五五冊。一二頁,二葉,四行起。 (注 7) 現觀莊嚴論略釋,一卷,一四頁。 (注 8)略釋,一卷,一五頁。『諸鈍根利根,信見至家家 ,行無行究竟,三超往有頂,壞色貪現法,寂滅及 身證,麟喻共二十。』彌勒以這兩句頌文,別說三 寶中的僧寶,內容相當多,需另闢專章介紹。 (注 9) 西藏大藏經,九○冊,二七六頁,一葉,五行起。 (注 10) 大藏經,四四冊,八七四頁。 (注 11)有學道的無漏五蘊是指,入三摩斯多根本定時的五 蘊。 (注 12)這一段辯論,可以參考世親阿毗達磨俱舍論釋 (大 藏經,四四冊,八七四頁), 和眾賢阿毗達磨順正 理論。(四五冊,六六六頁) (注 13)究竟一乘寶性論,慧堅所作,北魏時譯出;但是藏 譯本卻說,它是彌勒的著作,並尊為彌勒五論之一 。此書有頌、有長行,長行是無著所作。金鬘疏中 所引用的論頌和長行,漢、藏兩譯有點出入,所以 全部重新改譯過,並且製作了一個漢、藏二譯的對 照表 (見附錄一)。 漢譯本根據大正藏,三一冊, 八二二頁下,至八二六頁下。藏譯本根據西藏大藏 經,一○八冊,三三頁,三葉,七行起,三六頁, 五葉,六行止。 439頁 (注 14)這段譯文並非無著論釋的原文,而是宗喀巴根據論 釋,以自己的口吻說出來的。原文很長,漢、藏譯 本互有出入,請參考大正藏三一冊,八二六頁,上 ;西藏大藏經,一○八冊,三六頁,三葉,三行起 。 (注 15)關於佛寶的這一段經文,玄奘的譯文是:『不觀一 切智與色若合若散,何以故?尚不見色,況觀一切 智與色若合若散。』 (大正藏,七冊,四○三卷, 一四頁下)和北京版的藏譯本相同。(西藏大藏經, 一八冊,六二頁,二葉,四行) 羅什的譯文是:『 色不與薩婆若合,色不可見故。』與二萬五千般若 合論相同。 金鬘疏中所引用的般若經文,主要是根據這本 已經配入現觀莊嚴論八事、七 十義、一七三行相 的般若經合論。 另外, 在奘譯本和北京版藏譯本的這段經文 中,含有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項目,而羅什譯 本和般若合論都缺少十八界的項目。 龍樹在智度論中說:『問曰,何以但說五眾、 十二入?不說十八界、十二因緣?答曰:應當說, 或時誦者忘失,何以知之……。』可見龍樹自己也 認為,他造論所根據的般若經本,有部份已經缺漏 了。又,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談到大品般若 經的翻譯時說道:『法師於西域得三本,到此翻譯 之日,文有疑錯,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 乃著文,審慎之心,古來無比。 (大藏經,六八冊 ,二六三頁) 從上面各種的資料看來,玄奘所翻譯 的大般若經,在內容上的確比羅什所翻譯的完全。 (注 16) 牙軍著。西藏大藏經,九三冊。 (注 17) 念智稱著。西藏大藏經,八八冊。 (注 18)關於僧寶的般若經文,將在以後討論『別說僧寶』 的章節中引用。 (注 19)以上的譯文,資料取自:西藏大藏經,一五五冊, 一七頁,一葉,三行起;一九頁,二葉,五行止。 (注 20) 法尊譯,月稱入中論,二卷,一六頁。 (注 21)法尊譯,宗喀巴菩薩戒品釋,卷三。大藏經,六八 冊,八七二頁。 (注 22)現觀莊嚴論略釋一卷,四頁。『一切相智道,非余 所能領,於十法行性,經義住正念,具慧者能見。 』 (注 23)呂澄:印度佛學思想概論,一一八、一三○、二○三 頁。 (注 24) 太虛:現觀莊嚴論略釋序文。 440頁 附錄一:究竟一乘寶性論漢、藏二譯對照 甲、頌文 勒那摩提譯 本文譯 一、佛寶 無為體自然, 無為體自然, 不依他而知, 不依他而知, 悲智及以力, ○具悲智及力, mphyen Dang rTse Dang Nus Par lDan/ 自他利具足。 ○唯佛利自他。 Don gNyis lDan Pa"i Sangs rGyas Nyid/ 二、法寶 不思議無二, 不思議無二, 無分凈現對, 無分凈現對, 依何得何法, 依何得何法, Gang Zhig Gang Gis Chags Bral Na/ 離法二諦相。 ○離染二諦相。 bDen gNyis mTshan Nyid Can De chos/ 滅諦道諦等, ○以滅道二諦, Chags Bral Nyid Ni "Gog Pa Dang/ 二諦攝取離, ○並攝離染性, Lam Gyi bDen Pa Dag Gis bsDus/ 彼各三功德, ○應知彼依次, Go Rims Ji bZhin De Dag Kyang/ 次第說應知。 ○各具三功德。 Yon Tan gSum gsum Gyis Rig Bya/ 三、僧寶 如實知內身, ○如實與如量, Ji bZhin Ji sNyed Gang Gi Ni/ 以智見清凈, ○智見清凈故, Yi Shes gZigs Pa Dag Pa"i Phyir/ 故名無上僧, ○具慧不退眾, Blo lDan Phyir Mi lDog Pa"i Tshogs/ 諸佛如來說。 ○有無上功德。 Bla Med Yon Tan Dang lDan Nyid/ 441頁 四、三皈 依能調所證, 依能調所證, 弟子為三乘, 弟子為三乘, 信三供養等, 信三供養等, 是故說三寶。 ○是故說三皈。 五、究竟皈依 眾生歸一處, ○若依於了義, Dam Pa"i Don Du "Gro Ba La/ 佛法身彼岸, ○唯佛是皈依, sKyabs Ni Sangs rGyas Nyag Cig Yin/ 依佛身有法, ○牟尼具法身, Thub Pa Chos Kyi Sku Can Phyir/ 依法究竟僧。 ○故僧亦究竟。 Tshogs Kyang De Yi mThar Thug Phyir/ 六、釋名 真實世希有, ○世希有無垢, Bvung Ba dKon Phyir Dri Med Phyir/ 明凈及勢力, 具力世莊嚴, mThu lDan Phyir Dang"Jig rTen Gyi/ 能莊嚴世間, 最勝及不變, rGyan Gyur Phyir Dang mChog Nyid Phyir/ 最上不變等。 ○是故名為寶。 "Gyur Ba Med Phyir dKon nChog Nyid/ 乙、長行 一、法寶 又以何等因,得此 證得止息痛苦的如來 滅諦如來法身。謂於見 法身的因,就是見道和修 道及修道中,無分別智 道的無分別智。因為 (道 三種日。相似相對法應 諦) 具有 (凈現對) 三種 知。 隨順法,所以就像太陽一 樣。 442頁 二、究竟皈依 諸佛如來不生不滅 因為不生不滅的牟尼 ,寂靜不二。離垢法身 佛有最極清凈的滅諦和道 故。 諦--離垢法身。 附錄二:與『佛寶』、『法寶』相對應之全部 般若經文 下面所抄錄的經文中,關於『佛寶』和『法寶 』的分段,全部根據師子賢「二萬五千般若合論」 (西藏大藏經,八八冊,二四二頁,五葉, 一行起 ;二四七頁,二葉,一行止)。 漢譯的部份,採用 羅什的譯文 (智度論,三七卷,八六頁起;九七頁 止),並且與「般若合論」對勘。 *** *** ***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色不與薩婆若合(藏譯,不以薩婆若性合色;gZugs rNam Pa Thams Cad mPhyenPa Nyid KyissByor BarMi Byed), 色(性)不可見故;受、想、行、識 亦如是。眼不與薩婆若合,眼(性)不可見故,耳、 鼻、舌、身、意亦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 習應,是名與般若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檀波羅蜜不與薩婆若合 (藏譯,不以薩婆若性合檀 波羅蜜), 檀波羅蜜(性)不可見故;乃至般若波羅 蜜亦如是。四念處不與薩婆若合,四念處(性)不可 見故;乃至八聖道分亦如是。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 法,不與薩婆若合,佛十力(性)乃至十八不共法 ( 性) 不可見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 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佛不與薩婆若合(藏譯,不以薩婆若性合佛),薩婆 若不與佛合;菩提不與薩婆若合,薩婆若不與菩提 合。何以故?佛(性)即是薩婆若(性),(唯)薩婆若 (性)是佛;菩提(性)即是薩婆若(性),(唯)薩婆若 (性)是菩提。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羅蜜相應。』 ※ 以上就是有關『佛寶』教授的經文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不習色有 (實;dNgos Yod),不習色無(實);受、 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常,不習色無常;受 、想、行、識亦如是。乃至不習苦、樂;我,非我 ;寂滅,不寂滅;空,非空;有相, 443頁 無相;有作,無作。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羅蜜,不行般若波羅蜜, 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如是習應,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為般若波羅蜜 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 菩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故、行般若 波羅蜜。不為阿鞞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 成就眾生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凈佛世界故,行 般若波羅蜜。不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內空、外空、 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 、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諸法空、自相空 、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故,行 般若波羅蜜。不為如、法性、實際故、行般若波羅 蜜。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壞 諸法相故。如是習相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 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飛到東方,供養恭敬如恆 河等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是。複次,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以天耳,聞 十方諸佛所說法。不作是念:我以他心智,當知十 方眾生心所念。不作是念:我以宿命通,知十方眾 生宿命所作。不作是念:我以天眼,見十方眾生死 此生彼。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 波羅蜜相應,亦能度無量阿僧祗眾生。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臨如是行般若波羅蜜, 惡魔不能得其便,世間眾事,所欲隨意。十方各如 恆河沙等諸佛,皆悉擁護是菩薩,令不墮聲聞,辟 支佛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膩吒天,皆亦擁護是菩 薩,不令不礙。是菩薩所有重罪,現世輕受。何以 故?是菩薩摩訶薩,用普慈加眾生故。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疾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所生處常值諸佛,乃 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見佛。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作是念:有法與(諸)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 (藏譯:若即若離,若合若分;IHan Cig IDan Pa" am/Bral Ba /"Bu Ba "am/dBye Ba)。 何以故?是 菩薩摩訶薩,不見(寶有)法與(諸)法若合若不合、 若等若不等。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 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 作是念:我當疾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法性非 得相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 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見有法出法性者 (藏譯:有法離法界者;Chos Kyi dByings Las The Dad Par),如是習應,是名 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444頁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作是念:法性分別諸法 (藏譯:不於法界分別種 種法; Chos Kyidbyings Las sNa Tshongs Su Yang "Byed Par Mi Byed) 者,如是習應,是名與 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 (藏譯:如是能證法界; Chos Kyi dByings "Di Yang "Di Itar rTogs Mi rTogs),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薩不見用是法能 得法性,若不得。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法性不與空合,空不與法性合 (藏譯:不以所謂的 空或不空合法界;Chos Kyi dByings La sTong Ba " o Zhes sByor Mi Byed Mi sTong Nog Zhes sByor Mi Byed Do)。如是習相應,是名與般若波 羅蜜相應。 複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眼界不與空合(藏譯:不以空性人合眼界),空不與 眼界合(不以眼界合空性)。色界不與空合,空不與 色界合。眼識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識界合。乃至 意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意界合。法界不與空合,空 不與法界和。意識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意識界合。 是故舍利弗!是空相應名為第一相應。 複次複次,佛自說第一因緣。所謂:舍利弗! 空行 (藏譯: 行於空性的; sTong Pa Nyid La sPyod Pa) 菩薩摩訶薩,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能 凈佛土,成就眾生,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 利弗!諸相應中,般若波羅蜜相應為最第一,最尊 、最勝、最妙,為無有上。何以故?是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相應,所謂空、無相、無作,當知是菩薩如 受記無異近受記。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相應與 ,能為無量阿僧祗眾生作益厚。是菩薩摩訶薩亦不 作是念:我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佛當受我記,我 當近受記,我當凈佛土,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封法輪,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法出 法性,亦不見是法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是法諸佛 授記,亦不見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生我相 (藏譯: 想), 眾生相,乃至知者,見者相。何以故?眾生 畢竟不生不滅故,(以於)眾生無有生、無有滅。若 無有法生相、滅相,云何有法當行般若波羅蜜?如 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見眾生 (藏譯:眾生無 生) 故,為行般若波羅蜜;眾生不受故,眾生空故 ,眾生不可得故,眾生離故,為行般若波羅蜜。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於諸相應中,為最第一相應, 所謂空相應;是空相應,勝余相應。菩薩摩訶薩如 是習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薩摩訶薩習是相應,不 生慳心,不生犯戒心,不生嗔心,不生懈怠心,不 生亂心,不生無智心。 * 以上就是有關「法寶」教授的經文。
推薦閱讀:
※女命不利夫斷語參考
※癸亥日生人富貴吉凶斷語參考
※刑事審判參考第908號:景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醉酒駕駛發生嚴重事故的案件中如何區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確保量刑適當
※別再為鞋子和襪子的問題而煩惱了~給你史詩級的鞋襪全搭配做參考
※備課參考 作文中詩詞名句運用分類彙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