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十牛圖「解說」 | (三) 第二圖 見跡

一、序言

序二曰:「依經解義,閱教知蹤。明眾器為一金,體萬物為自己。正邪不辯,真偽奚分?未入斯門,權為見跡。」

費勁尋覓牛蹤,一但心靜止下來,反而覺性歷歷,更讓人能夠感覺周遭的人、事、物,但聞楓樹晚蟬吟,自然景觀就是佛的境界,還有什麼可以尋找的呢?開悟者最後所體悟的境界也是這樣,只是沒有煩惱、分別的意境。

依經解義,閱教知蹤。牛到底是怎麼樣?妄想心是怎麼樣?要怎麼去做?依經解義,每一部經典都有它特殊的因緣與對象而加以開示,所接觸到的經典是什麼類別,也正反映出所修證的層次與境界。譬如《大般若經》所開示的,每一個人從初發心開始到成佛這一階段,在這一條路上,走到哪裡?修行到哪裡?如果喜歡做善事修善行,也就是有天道的種子,喜歡看小乘阿含經典,可能仍然在追尋自我解脫這一條路上。喜歡看大乘經典的心地法門,喜利益眾生事,可能就是走到菩薩道上。

從初發心開始到成佛之間的某一點,就代表今生所修證的階段,而這一點並不代表沒有前面的過程,還是有的,前面不知有多少阿僧祇劫的修證,才反映出今生所修證的層次與階段,因此才有喜歡大乘、小乘的分別。其實當世要成佛時,都是必須從基本禪修境地一直修證,每一階層都必須要修證,證到佛地境界為止。關於這個見地,必需要有正確的觀念與了解,才不會再排斥他人是佛教徒與否,是大乘、小乘,或者有其它不正確的分別。尋牛的階段也就是走在解脫道上,就必須要依大乘的經典,了解它的意義,不要在文字上執著。

「依經解義,閱教知蹤。」

有很多的教派具有很多的理念、理論,譬如空性為何?如果以思考的模式去理解應是什麼都沒有,而為何又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祖師大德們告訴我們一些蹤跡:不起心動念就是有一點空的樣子?恰如有人在打坐的時候,什麼念頭都不起,那似乎是空的樣子嗎?是有那個樣子,但這卻不是真的空,真正的空一定要把所有的垃圾(習氣毛病)都能擺脫掉,對事都能沒有罣礙,如此慢慢能面對因緣時能覺知而不起心動念的狀態下,才是有空的樣子;如果空里有很多的灰塵在裡面,即使不起心動念,空里包了很多的垃圾,這怎麼能夠說是空呢?如果有一個因緣來了,這個習氣毛病就發揮作用而與之相應,很明顯地空就是空不了,真正的空是讓這些垃圾飛揚起來,而能夠調伏、斷滅習氣毛病,不讓垃圾落謝下來,真正的空悟到時進而能靈通顯現,可以感覺外在的因緣,卻沒有習氣毛病與之相應,這才是真正清凈空體的樣子。

菩薩的空又不一樣,可以從空中化成有相,正是真空妙有的境界,也是更深一層的了悟,悟到空以後,從空之間產生神通變化。阿彌陀佛修證到的佛境界後,即能化成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沒有煩惱眾生,是一個清凈的世界,這世界是從空中以心意識的力量所化成的,但它不會消失而卻能永遠地存在虛空中。而我們眾生阿賴耶識的共業等產生了器世界,形成了這個地球後,地球慢慢冷卻以後,無情眾生建立,接著有情眾生的孕育而居住其間。

「明眾器為一金,體與萬物為自己。」

從經典中慢慢的去了解,在講佛性與習氣間,就如眾器與其原金屬一樣。所有器具原來都有金屬的體性,更進一步的去了解,一種金屬可以打造成千萬不同的器具,器具與原金屬,兩者卻是同一個體性。將眾器熔解以後,還是同一種金屬。所以一個東西可以演化成很多種類,但還是具有同一個體性,這就是從一演化成無量。一者就是空,從空性之間化成有相(萬物),因此體與萬物都是自己,難以分別我與萬物。所以會神通變化的菩薩們,修證到空以後,成所作智可以變化很多,眼、耳、鼻、舌、身五識應化成不同的事事物物。從經典中慢慢的可以了解,眾器本來是一金,體與萬物原本還是自己心中之物。

修證到第六、七意識執著破滅後,第八意識清凈後,此識本來就已有映照一切境的功用,所以我們的心可以映照十方一切虛空界,這就是佛的境界。如同一面鏡子可照十方國土、一切眾生,甚至可以了知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這是第八阿賴耶識性清凈的境界,是大圓鏡智的智慧所示現,所有十方一切虛空的眾生也都是自己,因大家都同一體性故。這些理念都是因為依經解義,閱教知蹤,從而了知的。

「正邪不辯,真偽奚分?」

何者是正知正見?何者屬邪知邪見?修行境界無量,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出出世間禪定,外道無想定等諸法門境界,何者是解脫正知見,何者是權宜的化城之境。如果沒有能力去分別、去辯駁,何者為真?何者為假?無慧眾生怎知真實,總會因無知而陷入迷惘。因此也就必須依經解義,閱教知蹤後,慢慢就有了能力去分別正邪、真偽之境界,所修佛法是正法還是三乘方便法。這些都有待真正悟後的行者,來加以辯證真偽、實權等境界。

「未入斯門,權為見跡。」

尚未真正入門,尚未了解前面所說的那些境界,所以權宜說法,以見到牛的蹤跡示知。之後可以根據牛的蹤跡去尋覓,為什麼深入經藏能智慧如海,因佛的知見非我們所能及,以佛親口所說,來建立我們的知見。當然有的經藏不見得看得懂,還沒有真正了解以前,甚至會產生一百個人看了,會有兩百個的不同意思,為什麼會變成兩百個意思呢?因為我們本身不成熟的知見也在改變,每次看經典所了解的意思也會不一樣,這是還沒有真正認知以前的事實,知見都在改變,這是未真悟道者的必然情況。就是在開悟以後,還是會不斷的修正自己當下很多不真實了悟的一面。素法身起諸法相尚不完全了解,經過一、二十年以後,修證到清凈了才能了知諸法的真實。不然在還沒有開悟以前隨時都在改變,開悟以後慢慢了解體性的功能,了解空性為何?此時就不會再改變了,到最後見牛了,卻是見無所見,就是第八圖的一個圓圈圈,裡面什麼也沒有。

二、頌詞

頌曰:「水邊林下跡偏多,芳章離披見也么?縱是深山更深處,遼天鼻孔怎藏他?」

第二圖 見跡

「水邊林下跡偏多,芳章離披見也么?」

在水邊林下尋牛者可以看到牛走過所遺留下來的蹤跡,如用功的方法對,慢慢的就可以找到它的蹤跡,而野外的芳草雜陳,披離雜草之後,不就可以看到牛跡了嗎?行者剛開始修學,雖然聞教知蹤,但有時會把「指」當做是「月」,指者是語言文字,比量意識,用此去認知佛性本來,有時反而會迷失掉,故禪宗祖師大德,不讓未開悟學人有閱讀經教的機會,原因只怕錯認蹤跡,反而找不到牛也。

「縱是深山更深處,遼天鼻孔怎藏他?」

縱然是費力的在水邊林下尋找牛的蹤跡,不間斷的在深山更深處尋覓,在廣闊的天邊找不著,也許有可能正藏在鼻孔近處。也許我們以為見不到牛蹤,只因深山更深處,廣闊如天際,這怎麼找得到?但不知行者往往捨近求遠,有時越近的地方,越容易忽略,也越沒有警覺性。故有時人言: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是以在廣闊的天邊或者是近在眼前牛的蹤跡,如果閱教知蹤,怎麼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怎藏得住它呢?遠、近、闊、窄都必須去追尋,一定可以找到他,問題在於有沒有披離雜草(去掉妄習、執著),若有披離雜草才能夠找到牛的蹤跡,而現在最起碼已經見到牛的蹤跡了,一山又一山的去追蹤尋找,慢慢的總是可以找得到的。

三、解說

「行者依經解義,聞教知蹤,由意解而略識本性,似可見牛蹤跡,故更急忙地發心修行,並同時對斷續不止猶如芳草彰而益顯之妄想心,加以分離披開,如此已可見牛嗎?非!非!但行者要對佛法有信心,相信深山森林剷平後,遼闊天地一覽無遺,牛又何以為藏?和曰:『止觀攝受跡現多,妄想暫伏覺非么?根深蒂固若鬆動,日久功深逮到他。』」

本性是空、無礙的、不執著、無黏,由經典而意解、略識本性,方知牛的蹤跡。對牛的樣子有點認知的時候就易發心修行,才能夠依其蹤跡而尋覓到牛。我們在修行過程之間,要斷除卻阻止不了的妄想心會一直湧現出來,越是理會、壓它,越是會冒出來,妄想心如芳草,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妄想心如芳草一般的多,要回復到自性本空,而法塵漫無止境,有時候越修妄想心越多,豈不是越來越退步了么?不是的,那是因為以前沒有撥到微塵,微塵沒有飛揚起來,如果能將其掃除不落謝下來,慢慢的沒有微塵飛揚,那時候才能夠真正看到自性本空的樣子。所以沒有經過灰塵飛揚後的空不是真空,是色身微細不認識它,色身框住自性沒有把它打開,所以很多無想定的修行者,當到四禪天時,突破色身時入無色界,才有打開色身。所以四禪上品禪定,能得到廣果天的果報,又怕心虛誑不真實,不讓它起心動念,卻又沒有把色身打破,灰塵也就不會飛揚而起,而此時自認為已經達到了空的境界,其實那不是真正的空境。因此修佛法要達到心有灰塵飛揚起,繼而能掃除、調伏它,直到沒有灰塵的蹤跡相應,才是真正有空的樣子。所以學佛法要懂得道理,尤其是學打坐的,要有灰塵起來(翻種子),跑掉或不黏了,最後靜止下來,過程之間有時候也要相當的長時間。妄想紛飛時也正是有點消息,不用功的時候又會閉塞,這是屬於小悟的境界,所謂的小悟千百回,只是稍微看到一點曙光。而真正的大徹大悟只有一回,開就開了,開後灰塵一直出來,這就是禪宗所謂的大徹大悟。智慧具足了,因緣時節到來,不會被妄想習氣所攪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能夠不被其左右,而能夠以觀空智觀一切法空。

如果一下子開了,一下子又關閉了,這又有其必然性,因為是根機比較淺薄的,不能夠平白的、突然的開悟,不能一下子接受妄想如泉涌、感知歷歷,如果能夠清清楚楚讀人家的心,但卻又放不開,只會鑽牛角尖,這豈非反而是一種禍害?因此總是要經過阿僧祇劫的修證,智慧是累世修的,並非一世就能夠成就,智慧足夠的話,一句話就做得到。因此要見性,這些枝節都必須要打開,加以分離披開。

修行是要把妄想心拿掉,但有時越要斷掉妄想,妄想念卻越來越多,灰塵飛揚起來的時候,掃除、調伏它,祇能順勢來修,不能夠強制的壓迫令它不起。

行者要對佛法有信心,相信深山森林剷平後,起心動念的妄想、住境生心、容易敏感的心等等都能夠調伏它,遼闊的天地也就一覽無遺,清清楚楚地沒有障礙,牛又如何可以藏得住身?找不到牛都是因為被我們妄想習氣的草叢所掩蓋起來,所以要慢慢徹底斷除心意念,並且加以調伏它,而非壓迫制止,草叢剷平後,牛又何以為藏?

「止觀攝受跡現多」

我們在修行過程之間,現在已經知道牛的蹤跡而開始尋覓了。以止觀攝受,止是有一個覺知的心,妄想念起來的時候止住它不起,自然妄心就會停止,其實這也是一種執著,不過卻是能夠淡泊它。有時卻是止也止不住妄想,想不開、放不下,這個時候就只有用觀的,用覺知的自性觀照不滅的妄想。所以能夠止即用止,不能夠止就用觀的;觀也要有智慧,要有覺知的心觀得清清楚楚,以客觀的心體去觀,觀察自己的習氣毛病究竟還有多少,境界來不要一頭栽進去而迷失掉;所以止觀都要有一個覺知的心攝受妄想的心。

不攝受妄想而聽任它發展,就如放牛吃草,覺知它的動相,知道後看著它,也不怕它會去糟蹋人家的秧苗,聽任它胡思亂想,也可以不放任它並攝受回來,這也是一種修心的法門。反之,不讓它胡思亂想,攝受回來一念住空,這更是管理得緊的法門,也是很好的方法。要用何種法,依情況端視當下你抱著什麼心態去做。所以止觀、攝受等種種方法行之,妄想的心與體性清凈的心漸次分明,牛的蹤跡會越來越明顯,一回生兩回熟,也就能夠跡現多,素法身慢慢的能夠認識並且不會背覺而行。

「妄想暫伏覺非么?」

妄想的心是依內在第八意識的種子而起,第七意識執著為真,有時候是外境所造成第七意識執著,而產生種種的妄想,這些妄想暫時不想時卻誤以為清凈,這並不那麼簡單,因為尚未見到牛的蹤跡。止觀攝受並未達到見性的境界,如見性的時候,止也止不住,觀也觀不清楚,為什麼呢?因為微塵非常複雜、非常快速,一個句子、每個影相之間不完整而且沒有連貫性,如同在放幻燈片一樣,啪!啪!飄一下閃一下,隱約清楚,又不知所言為何?所以行陰微細一個剎那有九百多個念頭,這是經典所說的,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因為一個剎那只有零點一三秒或零點一八秒而已,怎麼可能有九百多個念頭呢?但是行陰微細就是這麼微細,確實就是這樣,到了那個境界才有一點見性,才能研究此心入宿命智通,得知眾生因緣。如果現在只能夠用止、觀,心就沒有真正打開並沒有開悟,所以尚未見到牛的蹤跡,只有點跡象而已。因此不要以為妄想暫時調伏,就認為已經沒有妄想了,並沒有那麼快的,這也並不是真正的境界,故曰妄想暫伏覺非么?

「根深蒂固若鬆動,日久功深逮到他。」

第七意識執著第八意識的法塵種子,或者第六意識執著第七意識的一切法為分別相,這是根深蒂固的習氣,如果沒有把它打破,也就是色身沒有突破,它沒有辦法讓你能夠抓住、拔掉,因此根深蒂固的習氣若鬆動,日久功深逮到他。沒有鬆動就沒有辦法抓住他(自性),所以根深蒂固的習氣、妄想、窠臼,一定要讓它鬆動,持續的用功,日久功夫深厚時,就能夠逮到這一頭野牛了。

( 90 年 3 月 19 日 講於 慧炬念佛禪修班 )


推薦閱讀:

【禪宗講述06】禪門宗風
禪宗初祖至六祖
【禪宗】張拙秀才悟道,值得一讀!
05禪宗思想與大圓滿法
略論禪宗與念佛--以四祖至六祖為中心(上)

TAG:解說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