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0歲,我勸你別太在意什麼中年危機
今天是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書單君先祝各位女「書米」們節日快樂!
有人可能要說了,呸呸呸,你才是婦女呢,倫家是女生。
好吧。「女生」這個詞,聽起來粉紅可愛,有馬尾辮一樣的清純爛漫;而「婦女」呢,直教人聯想到人老珠黃,扎圍裙繞著鍋台轉的已婚女人,旁邊是一邊吸溜鼻涕一邊打滾鬧騰的熊孩子。
一百多年前,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的工人舉行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獲得選舉權。一年後的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上,正式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全世界婦女的鬥爭日。
這就是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由來。可那些女性權利的覺醒者怎麼也不會想到,如今,婦女節在中國成了一個非常尷尬的節日,甚至有人特地把3月7日封為「女生節」或「女神節」,機智地與「婦女」們劃清了界線。
如果你按照國務院放假辦法的規定,提醒女同事爭取半天假期的權利,很可能還會遭到白眼:
「呵呵,讓你媽去過婦女節吧,我有那麼老嗎?」
沒錯,「婦女」的「中老年感」,恐怕就是女性對它厭棄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書單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也是與此相關的一個感受——
我發現,中國人對年齡正變得越來越敏感。
1直接引起我思考的,是上個月很熱的兩條新聞。
第一件事到現在還餘熱未消
▽
2月底,民謠歌手趙雷憑藉《成都》爆紅之後,又在某綜藝節目上拿出了壓箱底的作品《三十歲的女人》:
她是個三十歲 至今還沒有結婚的女人
她笑臉中眼旁已有幾道波紋
三十歲了光芒和激情已被歲月打磨
是不是一個人的生活 比兩個人更快活
我喜歡 三十歲女人特有的溫柔
我知道 深夜裡的寂寞難以忍受
……
她是個三十歲 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可否留有當年的一絲清純
可是這個世界有時候外表決定一切
可再燦爛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
……
剛紅了幾天的趙雷可能沒想到,這歌直接給他招來了「直男癌」的罵名。很多網友說,這首歌詞里有對女性明顯的年齡歧視。
當然,也有人為趙雷辯解:他唱的是他所認識的那個三十歲的女人,不是所有的三十歲的女人,你們著什麼急?
趙雷是不是所謂的「直男癌」,他的歌是不是有歧視,書單君覺得都沒那麼重要。讓我真正覺得耐人尋味的是,一首並不新的歌(《三十歲的女人》收錄於趙雷2014年發行的專輯《吉姆餐廳》)在三年前沒多少人注意,可最近被翻出來唱,歌詞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難道僅僅因為趙雷比三年前紅?
恐怕未必。批趙雷的,挺趙雷的,都在圍繞著那個「三十歲」做文章。
三十歲,什麼時候成了一個大眾如此敏感的年齡呢?
另一件事也蠻有意思
▽
上個月,金正日的長子金正男在馬來西亞被刺殺,媒體在提及生於1988年的越南女嫌犯時,用了「中年女子」一詞。
結果,朝鮮半島的風雲詭譎沒人關心,朋友圈倒是被拿「1988年的中年女子」自黑的段子刷了好幾天屏。
可是,書單君第一時間看到金正男遇刺的新聞時,完全沒注意到這個細節。為什麼呢,因為在新聞稿里,「1988年」和「中年女子」壓根沒連在一起,離得還挺遠。
能把隔著十萬八千里的「中年女子」和「1988年」扭在一起的段子手,如果高考語文沒得140分,我覺得實在有點冤。
對趙雷的批判,還有「1988年中年女子」段子手的起鬨,都成為了刷屏一時的熱點,這是不是可以說明,年齡成為了我們很多人心中的敏感話題?
也許你會說,書單君太誇張了吧,女性本來就對年齡很敏感啊。
沒錯,女性確實也是最常遭遇年齡歧視的群體。不過,還有其他一些事情,讓我確信年齡早不再簡單是「問題」而已,且影響的範圍也遠遠不止女性。
2近兩年有個詞特別熱,叫「中年危機」。微信公號里好多文章都寫過這個主題,我隨便給大家摘錄一段描述——
當你入不敷出,迷失在大城市的茫茫人海,當你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內心都無比慚愧,當你在每個夜晚都輾轉難眠……
當你發現,這麼多年來,你時時鞭策自己,從來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領導一點不滿,就緊張好多天,生怕丟了飯碗……
你說中年危機究竟有多可怕?
這段話,怎麼看怎麼透著「美人遲暮」「英雄氣短」的勁兒。
不過,想想也確實是怪讓人抑鬱的:
上司永遠有KPI指標壓下來,完不成後果很嚴重;
二十齣頭的姑娘小伙兒個個聰明機靈,而自己在公司里的發展已經碰到了天花板,想跳槽又高不成低不就;
房子的月供還沒還完,擇校費又成了問題,孩子需教育,父母要照顧,只能祈禱自己身體別出問題,因為真的病不起。
你別以為這種壓力只和普通職場人有關,「成功人士」的中年,一樣有危機。
也是在最近,「華為大力清洗34歲+的老員工」的新聞一直在發酵。
任正非回應此事時說:
「網上傳有員工34歲要退休,不知誰來給他們支付退休金?我們公司沒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職的員工買了社保、醫保、意外傷害保險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國家政策。你即使離職了,也得自己去繳費,否則就中斷了,國家不承認,你以後就沒有養老金了。
……
「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企業裁員本是正常的管理行為,但這件事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因為在華為,34歲很可能是入職多年的資深老員工,連他們都不「穩定」,也就難怪很多IT行業,甚至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心生悲涼了:我會不會也在最尷尬的年齡被公司放棄掉?
正心驚膽戰呢,從獵頭圈又吹來一陣寒風:「不獵40+歲的人」,因為「性價比不高」「殘餘價值不大」。
「中年人」在顫抖
那青年人快樂嗎?
▽
據說,如果你今年25歲,那麼在遭遇中年危機之前,你的好友「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已上線。
啥是「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從年齡看,25歲的人,基本已離開了校園。沒有了便宜的食宿條件,生活的重擔就得靠自己還稚嫩的肩膀扛著了:
第一份工作可能不是你喜歡的,而且錢少事多責任大,一到月底就害怕;
租房難,不是太破就是太貴,終於找到一間還不錯,發現比衣櫃里的蟑螂更讓你難以忍受的,是隔壁那個奇葩的合租室友;
朋友、同學要麼拍拖要麼結婚,你忍痛吃下一把把狗糧,心理日漸強大,就在你以為可以雲淡風輕地面對別人秀恩愛時,一封婚禮請柬,拿走了你好不容易攢下的幾張紅票。
……
上學時覺得學習苦,可和現在比起來,那就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期。
難怪有媒體說,中國不少年輕人「暮氣沉沉」,已現「初老症」。
3這幾年,很多人在討論階層固化:寒門還能出貴子嗎?我們這麼努力地奮鬥,還能改變出身嗎?這種討論反映了廣泛的階層焦慮:想爬得更高,但更怕一不小心就摔到了底。
然而,在綜合了一連串看似沒有關聯的現象後,書單君突然覺得,比階層焦慮藏得更深,但更急需緩解的,是我們對年齡的敏感和焦慮——
我們對「婦女」一詞唯恐避之不及,「三八節」成了尷尬的節日;
我們一面對「1988年的中年女子」異常敏感,一面發著賣萌的表情包:寶寶心裡苦;
我們一面閱讀女明星的駐顏秘籍,一面在生日時發自拍:祝我17歲生日快樂!而且,加的還是這種特效:
雖然我們自稱為「寶寶」,卻比誰都害怕變老,甚至變得「中年」都不行:
公司招聘喜歡「小鮮肉」,做新媒體必須「90後」,「模特」都已經不吃香了,「嫩模」才有前途……
偉大領袖說過,年輕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早晚是他們的。
這沒錯。然而,年輕就是正義嗎?人到中年,是不是就活該退出歷史舞台,坐在一邊給年輕人鼓掌?
有一個重要的現實變化,我想許多人還沒真正理解它的深遠影響:中國已經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
據《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4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共21242萬人,佔總人口的15.5%;而65周歲以上人口13755萬人,佔總人口的10.1%。而且,老年人口還在持續增長。
不言自明,中年人的群體也在擴大。這種老齡化社會的狀況,是現代中國從未遇到過的。
書單君一直有個觀點:社會的發展,與個體的發展有著相似的特點和路徑。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依靠改革開放和人口紅利,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短時間內完成了西方國家一兩百年甚至更久才達到的社會發展水平。
這很像一個青年,經歷過身高體重迅速增長的青春期,精力旺盛,身體強壯,似乎無所不能。
但人無發展和增長的曲線不可能始終是45°向上的,總要有個時間,面對暴露出的問題,學習適應新的情況。
當一個人有天突然發現,自己跑起來不再有以前飛一般的感覺,關節也嘎嘎作響不再柔韌,以前輕鬆完成的事情,現在做會氣喘吁吁。這時他就會意識到:自己正在變老。
然而,我們,以及我們這個社會,做好接納「變老」的準備了嗎?
4不要誤解我說的「變老」。
正如59歲到60歲是「變老」,嚴格來說,25到26歲也同樣是「變老」,因為時間不會回頭。
但「變老」很可怕嗎?
這才是我想說的:因為近些年社會發展的巨變,知識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許多人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更年輕者的衝擊,從而可能還沒真正地接納「變老」的現實,對「變老」的認知也存在偏差,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年齡焦慮。
不得不說,媒體長期在公眾面前塑造的弱勢老人形象,一定程度上也讓人們對「變老」有所誤解。
比如,在《新周刊》發起的一次微調查中,有28.9%的受訪者在談及自己印象中的老人家時,用了「孤獨」、「可憐」、「需要陪伴」等描述。這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想像,未必符合事實,不然,廣場舞也不會成為現象級的群眾娛樂活動了。
至於「中年危機」和「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當然有現實壓力的因素在,但人生哪個階段是完全美好的呢,並不是只有房子、票子這些才是危機,比如:童年的「危機」來自升學壓力和意外傷害,老年的危機來自健康和養老。
生活本來就是難的。
有條微博挺有意思:
剛出殼的海蜥就要學會如何擺脫群蛇的圍捕;小燕鷗必須愛護羽毛因為一旦沾滿藤樹種子飛不起來就是死路一條;雄性科莫多龍必須決鬥勝利才能交配;信天翁與配偶分別半年後耐心等待重逢;企鵝夫婦輪流照看孩子輪流冒死出去打食……生命何曾容易過,這就是行星地球想說的。
5生老病死,眾生皆苦。正因如此,更不必徒增焦慮和煩惱了。
寫作者盧思浩說過一段話,我覺得挺有道理:
「在某個年紀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體,小聰明和老天給你的運氣一直取巧地活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之後,真正能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說白了,如果真正有什麼東西給你造成了危機,那也不主要是年齡,而是你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狀態。
在職場上,新手有新手的活力,老手有老手的圓熟。如果一個人十幾年職業生涯所積累的經驗、技能、閱歷,能夠簡單地被「年輕」擊敗,要為可能面臨的「辭退」而憂心忡忡的話,只能說這十幾年的積累質量未免過於一般。
如果個人已經破產,靠公司活著,這不是中年危機,也不是四分之一人生危機,而是生活態度的危機。
我很喜歡電影《實習生》的故事:
出於公益目的,時尚購物網站About the Fit招募了高齡實習生惠特克。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會對充滿年輕和時尚元素的互聯網公司無所適從。沒想到,這位堅持每天西裝革履上班的老實習生,憑藉豐富的經驗、閱歷和高情商,成為了公司里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電影有句台詞特別妙:Grey is the new green.有人把它翻譯為:灰發就是新血。
老先生尚能如此,何況你我?
李小龍說,清空你的杯子吧,這樣才能重新注滿。
我相信,裝過不同液體的杯子和新杯子是不同的。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
不論男「書米」還是女「書米」,書單君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年輕開放的心態,不再為年齡而焦慮。如果一定要說有與年齡相關的危機的話,那就是你關閉了自己,保守著過去的認知,不再學習和謀求改變。
當你告別鮮嫩,進入人生的新階段,相信你會發現別樣美好的風景,也可以有底氣地開「小鮮肉」們的玩笑:
你們啊,還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另:書單招聘還在繼續,如果你正準備換工作,可戳此查看崗位詳情?書單招聘|和誰一起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推薦閱讀:
※我若離去, 誰會在意? (寫的真好)
※感覺不被在乎,要不要分手?
※女人表面上很敷衍你,內心很在意你的表現
※知道戀人有前任,心裡其實有點在意,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