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全文閱讀

後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中國夢 作者:劉明福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 *:「韜光養晦」大智慧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帶領中國人民衝刺世界第一,是於融入世界中領先世界,在「韜光養晦」中大有作為。*提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就充分體現了他追求世界性大作為的戰略氣魄。   小平,大志:對中國走向世界第一總體設計   *雖然在公開講話和出版的文集中,沒有提到「中國第一」、「趕超美國」的詞語,但是他帶領中國人民衝刺世界第一的願望無比強烈,他在改革開放中向世界第一衝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使中國離達到世界第一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中國的總體設計就是圍繞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而進行設計的。他的總體設計是一個體系,內容豐富,包括:一個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一條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三個奮鬥階段——三步走,從溫飽、小康,到21世紀前50年實現富國強國夢;一個和平發展大戰略——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中國改革開放要比日本明治維新幹得更好」   日本明治維新是改革興國的典範。*早在1977年5月24日時就指出:明治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乾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幹得比他們好。*在1985年4月15日強調說:「現在我們乾的是中國幾千年來從未乾過的事。這場改革不僅影響中國,而且會影響世界。」*的目標,是干「影響世界」的偉大事業。他認為: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範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我們相信會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和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某些經驗。當然,不是把它搬給別國。   1990年4月7日,*在在一次重要談話中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搞四個現代化,著眼于振興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大國了。聯合國的席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要振作起來。大陸已經有相當的基礎。我們還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希望中國興旺發達,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下個世紀中國是很有希望的。」   孫中山當年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就是要「駕乎歐美之上」,重新拿回世界第一。*強調振興中華民族,也是要實現中國世界第一的地位。振興中華的含義,就是世界第一;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國要再度成為世界第一。   「三步走」戰略:向世界第一衝刺   中國走向世界第一,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在20世紀80年代,曾提出用70年時間「三步走」,到建國100周年的時候,實現中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用10年達到溫飽水平,第二步再用10年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在21世紀再花50年時間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最後的囑託也是對國人的激勵,「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所指的21世紀中葉這一時期,為什麼將是很要緊的時期呢?因為這正是中國走向世界第一的時期。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2) 五、頭號強國,中國人準備好了沒有?   中國崛起速度太快,崛起規模太大,崛起環境太複雜,崛起模式太獨特,崛起的影響太深刻,不僅外部世界感到突然和錯愕,就是中國人自己也沒有準備好。做好衝刺「世界第一」的準備,在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時,顯得更為迫切。   五個標誌,「中國第一」的世界意義:「認識」準備   「世界第一」的價值是什麼?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意義是什麼?當代中國人值不值得為這個「世界第一」去奮鬥?人們對於這些問題的認識並不一致。而在這個問題上形成共識,是需要首先做好的「認識準備」。有人認為,中國目前這麼多的現實問題沒有解決,怎麼去爭世界第一。有人認為,去爭世界第一是好大喜功,離老百姓太遠。有人認為,把那些倒數世界第一的中國問題好好解決,是更實際的。聽起來都很有道理,而統一認識的關鍵在於,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恰恰能夠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為解決諸多具體的中國問題創造更好的戰略環境和條件。   中國第一,作為中國和美國戰略競爭的結局,將具有五個標誌性的意義。   1.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最大的發達國家之間長期競爭的結果,說明發展中國家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甚至超過發達國家。   2.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與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競爭結果,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在生產力總量上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第一次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優勢的基礎之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由於創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蹟,也將成為世界第一模式而大放異彩。在近代世界,創造和佔有財富最多的國家,一直是西方國家。二戰後蘇聯的崛起,呈現出趕超美國的強勁勢頭。但是即使是處在巔峰時期的蘇聯,也僅佔有美國生產總值60%的經濟力量。在美國稱霸之前的100年中,歐洲列強曾經輪流坐莊。在西方國家領先世界財富總量兩個世紀後,出現了歷史性的轉折,在經濟規模上,西方正在逐漸被發展中國家趕超。到2030年左右,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2050年,世界三大經濟體的排序將是中國、美國、印度。西方老牌大國將甘拜下風。   3.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賦予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文明的比較」以新的意義,說明不僅西方文明能夠給世界帶來福音,東方文化也能夠引領世界,而且東方文化具有更大的魅力、更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世界近代歷史上,主要是英語民族領跑世界,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將開啟漢語民族領跑世界的新階段。   4.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將打破西方的「人種歧視」。1924年在,孫中山《三*義》中說到:「用亞洲人和歐洲人比,從前以為世界上有聰明才智的只有白人,無論什麼事都被白人壟斷。」「到了近來忽然興起一個日本,由此便可知,白人所能做的事,日本人也可以做。世界上的人種雖然有顏色不同,但是講到聰明才智,便不能說有什麼分別。」日本雖然是發達國家,但從來沒有成為「世界第一」國家。迄今為止,近代的「世界第一」國家,都是由白種人建立的。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說明黃種人也是世界的優秀種族,並不是白種人獨優。白種人能做的事,黃種人也能做,而且會做得更好。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3) 5.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將改變西方長期形成的地緣優越感。近代「世界第一」國家,都產生在歐美地區。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亞洲理所應當出一個「世界第一」國家。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亞洲的光榮。   可見,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在進行一個偉大的事業。它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政治意義、文化意義,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政治資源、道義資源。其世界意義也必將轉化為每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第一,匹夫有利」。   大國崛起,必有「大志」:「志向」準備   中國人衝刺世界第一的另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準備,是「志向」準備。   大國崛起,必有「大志」,這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和規律。有「大志」,才能成為「大國」。凡是「大國崛起」的國家,都是具有「世界第一」理想和志向的國家,都是競爭過世界第一的國家。衝刺世界第一,這是世界大國的共同特徵、共同性格。正是「要把自己的國家造就成為世界第一」的志向、追求、激情、信仰和信心,才成為一個民族興旺、一個國家崛起的動力源泉。缺乏追求世界第一的雄心壯志的民族與國家,很難成為世界的優秀民族和優秀國家。世界上的優秀民族,都是敢於和善於爭第一的民族,都是在競爭世界第一的比賽中有過出色成績和不俗表現的民族。   葡萄牙在「大國崛起」的時候,只有100萬人口,中國現在一個「大縣」的人口都要比它多。今天的葡萄牙依然是一個歐洲小國,國土面積九萬兩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剛過1000萬。但是環顧當今世界,除了大洋洲之外,地球上的各個大陸都有以葡萄牙語為第一語言或者第二語言的國家或者地區。葡萄牙帝國曾經像巨人一樣站立在地球上,橫跨140個經度,縱貫70個緯度,印度洋、*海、南海一帶幾乎成為葡萄牙的「內海」。當時的葡萄牙詩人驕傲地宣稱:「我就是葡萄牙,我比整個世界都大!」正是這種「我比整個世界都大」的氣概,使葡萄牙成為近代國際舞台上第一個「世界第一」。   「小國創大業」的荷蘭人有一幅畫:《阿姆斯特丹女神》。在這幅畫中,阿姆斯特丹女神的手放在地球儀的上面。它預示著小國荷蘭把世界裝在自己的心中,玩地球於自己的股掌之中。荷蘭作為大國崛起的時候,全國人口只有大約170萬,卻在17世紀的世界舞*領*,創造了一個黃金時代。   俄國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說過:「真正偉大的民族永遠不屑於在人類當中扮演一個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於扮演頭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   戴高樂的名言是:「法國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為法國。」他認為法國的特點就是偉大,法國的性格就是偉大,法國的目標就是偉大。偉大,是法國的「國家信仰」和「國家志向」。   美國建國二百多年來,一直是在「世界楷模」、「領袖國家」、「美國世紀」的呼聲中前進的。   競爭是人類的天性,國家之間的競爭也是國家的天性。而競爭最需要的是自信,自信才能夠自強。實力最強的國家要有自信,而實力不足的國家,更需要自信。實際上那些崛起的大國,它們在崛起的時候,沒有一個比中國大,在國土面積、人口、財富方面都無法與中國相比。在近代世界崛起的國家中,絕大多數是屬於小國崛起,有的是從國土不足10萬、國民只有百萬的微型小國崛起為世界第一大國。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4) 一部大國崛起的歷史證明:大國之大,不在於國土之大,不在於國民之眾,而在於志向遠大、目標遠大。大國無大志,必然衰落;小國有大志,也能崛起。   如果說,20世紀是一個戰爭與對抗的世紀,那麼21世紀就是一個競爭與淘汰的世紀。新世紀的國際舞台群雄逐鹿。美國人說,21世紀仍然是美國世紀。而印度前總理瓦傑帕伊宣稱:「21世紀將是印度的世紀。」在21世紀的世界賽場上,具有奪冠之志的國家豈止一二!21世紀的中國,如果不能成為世界第一,不能成為頭號強國,就必然是一個落伍的國家,是一個被淘汰的國家。   戰略機遇,依靠「戰略」收穫:「戰略準備」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戰略機遇厚待有戰略準備的國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發展和崛起的過程中,會幸遇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在這一時期所能得到的收穫,取決於該國戰略準備的質量和程度。   新中國建立以後,對於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曾有過兩次錯失的遺憾。第一次遺憾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勝利地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被國際公認為軍事大國,國家安全環境大為改善,經濟建設具有了良好發展的戰略機遇。但是這次寶貴的戰略機遇僅僅被有效利用了4年,就被整風反右以及隨後進行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共產風結束和斷送了。而此時日本卻利用其有利的國際環境,將戰略機遇期有效利用、持續發展,迅速實現經濟崛起。新中國的第二次遺憾,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中、美、蘇三國的三角鬥爭中,在蘇聯的戰略威脅下,促使中美關係在1971年朝著正常化的方向邁進,使中國的戰略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在1971—1976年的6年中,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多達51個;在1949—1970年的22年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總共只有54個。如此良好的戰略機遇,卻由於*的持續進行,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在改革開放以後,由於中國的戰略指導正確、戰略準備充分,才能夠在蘇聯解體、日本經濟停滯不前、東南亞金融危機、美國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潭、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等情況下,正確應對,抓住機遇發展自己,迅速走上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   中國的實踐證明,戰略機遇的價值,取決於戰略準備的質量。中國現在所處時期不僅是一般大國崛起的「戰略機遇期」,而且是摘取世界第一的「戰略衝刺期」,必須做出更充分的戰略準備,具備優質的戰略創新、戰略設計和戰略指導。   騰飛的中國,需要儲備足夠的「清醒」:「心理準備」   成為世界第一,做頭號強國,是中國21世紀的大目標。為這個大目標奮鬥,需要充滿激情。世界第一,本來就是中國的傳統;頭號強國,本來就是中國的歷史。但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優良傳統一度被丟失。丟失的原因,是中國人「集體睡著了」。正如孫中山於1924年所說,中國國家地位在近代世界「一落千丈」,「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從前失去民族精神,好比是睡著覺;現在要恢復民族精神,就要喚醒起來」。覺醒的中國巨龍,要再立中國第一的志向,再做中國第一的貢獻,再盡中國第一的責任,再圓中國第一的夢想。   偉大的中華民族一旦被「喚醒起來」,在激情澎湃的同時,還必須保持冷靜和清醒。無論是在中國革命還是在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都患過急性的「激情病」,受過挫折,吃過大虧。而在當今全國沸騰、全民浮躁的情況下,保持一份冷靜,儲備一些清醒,顯得特別迫切和重要。2007年中國GDP已經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但是中國人口有13億人,德國有8000萬人,2007年中國人均GDP是2604美元,德國是40162美元,是中國的倍。差距是巨大的。中國需要有趕超的衝動,同樣需要有高度的理性和冷靜。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5) 三、中美競爭新模式   中美兩國在21世紀的戰略競爭,採取一種什麼樣的「競爭模式」,是兩國面臨的重大戰略選擇。競爭模式的選擇,是對於「競爭道路」、「競爭性質」、「競爭規則」的定位。中國關於「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宣示,實際上就是選擇了一條「和平競爭」的模式。就是要把與美國的戰略競爭納入「和平競爭」、「非戰對決」的軌道,從而使這種競爭能夠促進中美髮展,造福於世界。中美兩國對決21世紀的「競爭模式」,關係中美兩國命運和世界前途,也標誌和體現大國戰略博弈的文明進化程度。分析近代世界冠軍國家爭奪戰的歷史進程,比較大國戰略競爭的不同模式,對於選擇和創新中美競爭的戰略模式,意義重大。   冠軍國家爭奪戰的三種模式和三個階段   冠軍國家與潛在冠軍國家之間的競爭,表現為冠軍國家的「衛冕之戰」和潛在冠軍國家的「奪冠之戰」。這種圍繞冠軍國家地位的爭奪戰,主要有三種特定的模式,呈現出三個歷史階段。   冠軍爭奪戰的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以戰爭為最高競爭形式,通過大規模的戰爭進行武力「決鬥」。這種決鬥式的競爭,開始於世界體系形成以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二種模式,不是以「大戰」的形式進行「決鬥」,而是以「冷戰」的形式進行全方位的「對抗」。這種對抗性的競爭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   第三種模式,就是中國和美國在21世紀的戰略競爭,不僅已經呈現出與前兩種競爭模式根本不同的新特點、新趨勢,而且必將以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文明,造福於兩國,造福於世界。   冠軍爭奪戰的三個階段   人類的20世紀,是戰爭與對抗的世紀。人類的21世紀,則是競爭與合作的世紀。從20世紀初期到21世紀中期,可以劃分為三個50年,成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上半期大國的戰略競爭,是野蠻的競爭,是叢林競爭。兩次世界戰爭是一場「角斗賽」,勝利者要把對手殺死。「你敗我勝」的結局,是以「你死我活」為前提的。   第二階段,20世紀下半期的戰略競爭,雖然不像上半個世紀那麼血腥和殘酷,但是也是以「你衰我興」為原則的競爭,是一場零和遊戲。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是一場「拳擊賽」,勝利者要把對方打倒。「你輸我贏」的結局,是以「你倒我立」、「你衰我興」為前提的。   第三階段,21世紀中國和美國新一輪冠軍國家競爭賽,雙方關係不是「你死我活」、「你倒我立」、「你輸我贏」的關係,而是「你追我趕」、「你後我先」的關係。   中美兩國的21世紀戰略競爭,應該從過去的「角斗場」和「拳擊場」進入「田徑比賽場」,中美兩國應該創造新的國際競爭文明、新的大國戰略競爭模式和新的大國戰略競爭規則。就像人類總是要離開叢林走進文明社會一樣,國際社會也總是要脫離叢林法則走進文明世界。   「決鬥」賽:「戰爭」是最殘酷的「競爭」   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大國戰爭是大國政治的繼續,世界大戰是世界政治的繼續。但是,政治在戰爭中繼續,過於殘酷;以戰爭進行的政治,過於血腥。人類文明的發展,世界政治的進化,需要對戰爭與政治的關係有創新的思維。   俾斯麥對大國「決鬥」的戰略思考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6) 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後告誡德國人說:「德意志民族經過漫長的分裂之後,終於得到了統一,那麼我們就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致力於和平與公正……對於一些訴諸於武力的國際間的爭執,經過深思之後,我想不能用簡單的決鬥方式來處理這些矛盾,這種方式似乎太欠妥當。」   俾斯麥提出了「決鬥方式」的概念,並且對這種方式予以反思和否定。其實,俾斯麥是敢於「決鬥」的勇士,他不僅在自己的私人生涯中,有過與對手決鬥的經歷,而且在以決鬥方式實現德國統一上奉行「鐵血」政策,他是以決鬥方式解決國際矛盾的能者、強者和勝者。而就是這樣一個勇於和善於進行決鬥的巨人,卻在深思熟慮之後真誠地認為,不能用簡單的決鬥方式來處理國際矛盾,因為決鬥的方式太欠妥當。但是,在冠軍國家的爭奪和更替中,似乎決鬥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決鬥的原則總是成為最終的指導原則。   戰略家對大國「決鬥」的歷史總結   當代西方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羅伯特?吉爾平指出:還沒有任何一個例子能夠說明,一個占支配地位的國家願意向新興強國讓出對國際體系的統治以避免戰爭。   吉爾平的這個結論是符合世界近代史中大國競爭的實際的。有的專家提出,近代世界有三個國家取得過霸權地位,它們是17世紀的荷蘭、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的美國。而產生上述三個霸權國家的全球戰爭大概都持續了大約30年。1914—1945年,美國是從兩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走上世界冠軍國家的寶座。近代世界歷史上的冠軍國家,無一例外,都是打出來的「叢林之王」。   按照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家喬治?莫德爾斯基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百年周期」理論,霸權國家更替和世界領導權轉換都是通過霸權戰爭來實現的。從國際體系誕生以來,霸權戰爭是定期發生的,戰爭的勝利者統治國際體系的時間平均一個世紀左右。他認為繼16世紀的葡萄牙、17世紀的荷蘭、18—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的美國之後,21世紀將會有一個新的領導國家出現,在21世紀的20年代—30年代,新的世界大戰將會爆發。他的邏輯是:新的冠軍國家的崛起必須通過和老的冠軍國家的武力對決、戰爭來完成交接。這就不僅僅是冷戰思維,而是熱戰思維,是大戰思維。對其「將會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的預言是不能贊同的,但是其關於20世紀以前500年中冠軍國家爭奪戰總是以「決鬥」的方式進行的結論,則揭示了歷史的真實。   從近代世界冠軍國家交接更替的歷史來看,雖然新老冠軍國家的交接更替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綜合性角力的過程,但是決定最終結局的總是武力對決,是戰爭更替,這實在是一條規律。   美國走上冠軍寶座的代價   講到近代世界冠軍國家爭奪戰的歷史,似乎美國是一個「和平登基」的典範,在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冠軍更替是以「非戰」的形式完成的。其實,美國走上冠軍寶座的代價是空前的,只不過是「美國加冕,世界買單」罷了。後起的美國,在取代老牌霸主英國的過程中,那種所謂「和平更替」,把「美國式的狡猾」、「美國式的精明」,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美兩國之間的霸權更替,雖然不是通過戰爭來解決,卻是通過兩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對決,最終美國獲利。如果不是德國在霸權爭奪賽的決鬥中沖在第一線,大大削弱了英國,那麼美國和英國之間也難免會通過戰爭實現交接。二戰以前,美國對英國的作戰計劃不斷完善,英國也有對美國的作戰計劃。實際上,世界霸權在美英兩國之間的所謂和平轉移,對於美國來說是代價最小的,而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則是代價最大的一次,是以兩次世界大戰、人類遭受的空前浩劫為代價。戰爭,特別是世界大戰,成為了霸權競爭的制高點和霸權更替的必由之路。所以,所謂世界霸權在英美兩國之間的更替的特殊形態,並沒有改變冠軍國家戰爭更替的鐵律。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7) 「拳擊」賽:「冷戰」是代價高昂的「競爭」   把冷戰作為一場拳擊賽來分析,就可以看到冷戰的冷酷在於一定要把對方擊敗出局,要比出個輸贏。冷戰的進步在於不要對手的性命,輸者仍然可以活命。   「冷戰思維」比「決鬥思維」文明   冷戰之後,全世界都在批判「冷戰思維」,把其當做大國競爭中的「魔鬼」。其實從在國際社會冠軍國家爭奪戰的過程中爭奪形態的歷史演變來看,「冷戰」與「熱戰」比較實在是一個進化,「冷戰思維」相對於「戰爭思維」實在是一個進步,以冷戰的方式進行大國角逐也是一種相對文明。冷戰比大戰文明。雖然這種文明是被逼出來的,是由於雙方力量的勢均力敵,由於原子時代威力巨大的武器對世界大戰的抑制作用。   冷戰的歷史意義在於,冷戰是一種戰略競爭模式,是大國戰略競爭的一個階段。冷戰對人類文明和國際關係進程的貢獻,就是不用世界大戰的形式來進行大國戰略競爭。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國際體系轉型所帶來的理論問題包括:為什麼冷戰不是因為蘇聯在軍事衝突中被擊敗而結束?為什麼軍備競賽沒有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人們可以批判冷戰,但冷戰時期畢竟是一個有原子彈而沒有發生原子戰爭的時期;是一個有超大規模軍備競賽而沒有發生超大規模軍事戰爭的時期;是一個有世界矛盾而沒有發生世界戰爭的時期;是一個有核威懾而沒有發生核進攻的時期;是無論與冷戰前的50年比較、與冷戰後的20年比較,還是與公元1500年以來任何一個50年比較,都是軍事衝突最少和戰爭規模較小的時期;是超級大國在戰略競爭中以較小代價就決定勝負的時期;是一個以冷戰的方式結束了冷戰的時期。這難道不是一個堪稱「冷戰奇蹟」的時期嗎?我們需要研究大國冷戰時期的政治智慧和「冷戰之中無大戰」的奧妙。   「冷戰思維」的冷靜與理智   冷戰是美國對付蘇聯的一個戰略創舉,是文明的帝國主義對付蘇聯霸權主義的一個戰略發明。   1946年2月,時任美國駐蘇聯大使館臨時代辦的蘇聯問題專家喬治?凱南,精心起草了一封長達8000多字的電報,於2月22日分五次發回美國。凱南在電報中對戰後蘇聯的「理論、意圖、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國應該採取的戰略對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議。凱南認為,美國和蘇聯的矛盾「不必通過一場全面的軍事衝突來解決」,因為「同希特勒的德國不一樣,蘇維埃政權既沒有系統的規劃,也不從事冒險活動。它不是按照固定的計劃辦事,不冒不必要的風險。它對理智的邏輯無動於衷,但是對武力的邏輯十分敏感。因為這個緣故,當它在任何地方遇到強大的阻力時可以輕易的退卻,而且它經常這樣做。因此,如果對方掌握足夠的武力,並且表明準備使用武力時,實際上幾乎用不著動武。」同時,美國政府「必須努力教育」美國人「去了解俄國形勢的真相」;應該不斷完善美國社會,加強美國人民的自信、紀律、士氣和集體精神;「必須為其他國家規劃並且提出比過去我們提出的更為積極、更具有建設性,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那樣一種世界圖景」;「必須有勇氣和自信,堅持我們自己的方法和對人類社會的看法」。   凱南的「長電報」提出了對蘇聯實行「遏制」的思想,受到美國決策層的讚賞。凱南立即被國務院調回美國,後來被提拔為國務院政策設計室主任。海軍部長福萊斯特爾下令複印該電報作為幾百名高級軍官的必讀文件。後來凱南又把這封電報整理成文,以《蘇聯行為的根源》為題,於1947年7月在美國《外交季刊》發表,進一步闡述了其內容,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蘇聯的理論和政策。可以看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冷戰思維實際上是美蘇兩國精英們的一種比較冷靜的思維,是一種比較理智的思維,也是雙方戰略智慧的集中體現。冷戰,是對蘇聯的遏制,也是對新的世界戰爭的遏制。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8) 「冷戰思維」的時代已經終結   冷戰作為大國競爭的一個歷史階段,它與冷戰前相比較的文明性,並不能為它提供在冷戰後繼續存在的合理性。冷戰具有極大的對抗性、冒險性。冷戰讓整個世界都戰戰兢兢生活在達莫克利斯的利劍之下,把整個地球都變成了一個大炸彈,人類在時刻都可能被毀滅的冷和平中生存和生活,如此高昂的冷戰代價是人類無法承受的。   美國和蘇聯之間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實質上是特殊形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冷戰,不是大國之間的「決鬥比賽」,卻是世界巨人之間的一場「拳擊比賽」。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角逐世界霸權的大國,是以世界為戰場,進行你死我活的殘酷「決鬥」。而參加冷戰的,是兩個世界級的拳擊手,他們以世界為自己的拳擊比賽場地,進行著雖然不決死活,但是要決輸贏的比賽,一方一定要把對方擊敗、打倒。在和平、發展與合作成為世界潮流和時代要求的今天,「拳擊式」的競爭模式,雖然不是要對手性命的決鬥,但是也必然要像「決鬥式」的競爭模式一樣被時代淘汰,為世界人類文明所不齒。   「田徑」賽:中美兩國文明競爭新模式   21世紀的中美兩國博弈,不可能是「決鬥式」,也不能採用「拳擊式」,只能是「田徑式」。   中美「田徑賽」的含義   中美「田徑賽」有兩層含義。   一是中美兩國在21世紀圍繞冠軍國家的競爭,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文明的一場大國競爭。它不是「決鬥型」的大戰競爭,也不是「拳擊型」的冷戰競爭,而是「田徑型」的比賽競爭。   二是這場競爭是一場世紀性的競爭,是中美兩國的田徑比賽。它不是百米比賽,也不是萬米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大賽」,是一場比魄力、比毅力、比耐力的競賽。   因此,中美兩國競爭21世紀的「田徑賽」,有兩個最根本的特點:競爭的文明化和競爭的持久性。   不必諱言「挑戰」與「對手」   任何競爭性的活動,都不會沒有挑戰,也不會沒有對手。競爭和比賽的實質就是挑戰,就是以對手的存在為前提。國家間競爭也會有挑戰。而冠軍國家和潛在冠軍國家之間更是客觀上形成的一種衛冕和奪冠之間的挑戰和迎戰的對手關係。所以,不必諱言挑戰,不必懼怕挑戰。   根本問題,不在於是否挑戰,而在於挑戰的性質和方式,「決鬥」性質的挑戰,是你死我活的巨大災難;「拳擊」性質的挑戰,是我贏你輸的沉重代價;而「田徑」性質的挑戰,提高的是雙方的運動成績,這種挑戰,既是正常比賽的必然形態,也是對參與競爭雙方的激勵和鞭策。不允許挑戰,就等於不允許比賽,既是不可能的,也不利於增加世界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世界近代歷史上的大國挑戰,是決鬥士和拳擊手的挑戰,新興的霸權國家通過挑戰老的霸權國家確立了自己的霸權地位。但是經過一個階段,實力和權力衰落,出現了一個或者多個挑戰國,又對原來的霸權國進行挑戰。例如,西班牙挑戰了葡萄牙;法國挑戰了荷蘭;法國和德國分別挑戰了英國;美國幫助英國應付了1914—1918年的挑戰,之後,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脫穎而出,成為霸權國家,美國又面臨蘇聯的挑戰。這些挑戰無疑給對抗與對戰的雙方甚至給整個世界都帶來了災難,是與當今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但是國際社會廢除「決鬥賽」性質的挑戰和「拳擊賽」性質的挑戰,卻不能廢除「田徑賽」性質的挑戰。國際社會,是一個「國際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一個國家都想演好一個角色。國際舞台也是一個「國際賽場」,每一個國家都是一個運動員,作為運動員的國家和作為運動員的個人雖然有重大不同,但是都要跑出好成績則是共同的追求。過去的國際賽場其實是一個「國際角斗場」;後來逐步文明化,成為一個「拳擊比賽場」;現在則越來越成為一個「國際田徑比賽場」。國際社會綜合國力的奧林匹克競爭時刻都在進行。中美兩國戰略競爭中的所謂挑戰,是「跑步賽」、「跳高賽」中的競爭和挑戰,實踐的是看誰「更快、更高、更遠」的奧林匹克精神。所以中國和美國的戰略競爭,將為世界進步提供巨大的活力和推動力,而不是為世界帶來災禍。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9) 中美競爭與美蘇競爭的八大區別   中美競爭與美蘇競爭,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競爭,主要具有九個不同的戰略特點,它們決定了中美兩國的競爭不會成為第二場冷戰。   1. 競爭的環境不同。蘇聯和美國的競爭,是兩個社會的競爭,是一個地球、兩個社會,一個地球、兩個世界。蘇聯組織了一個以社會主義陣營為一體的社會主義社會,而美國則組織了一個所謂的自由社會,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社會分裂為勢不兩立的兩個社會,國際世界分裂為對抗和敵對的兩個世界——「自由世界」和「極權世界」。而中美兩國在21世紀的競爭,不是兩個社會和兩個世界的競爭,而是共同營造一個和平與發展的開放世界、和諧世界。中國不是要組成一個對立和對抗美國的另一個世界,而是融入世界,與國際接軌。   2. 競爭的目標不同。蘇聯和美國的競爭,是世界霸權的競爭。而中國的國家特點是不稱霸。中國要「爭第一」,但是「不爭霸」。中國要通過不爭霸的道路成為世界第一,中國要建設一個強大的世界第一號的不稱霸的國家。中國不是蘇聯式的「世界革命型」國家,也不是美國式的「輸出*型」國家。中國是和平型、友好型、特色型、防禦型國家。因此,中國不需要運用冷戰的武器去應對和處理中美關係。   3. 競爭的內容不同。美國和蘇聯的競爭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雙方在意識形態上的攻伐,實際上是再版的「十字軍」之戰。而中美兩國的21世紀戰略競爭主要不是意識形態之爭。中國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對於美國沒有什麼大的戰略利益;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對美國也沒有什麼戰略傷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美國「無害」的社會主義。蘇聯和美國的競爭,是美國模式的資本主義和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比優劣。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交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爭霸、不稱霸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是與西方世界接軌的社會主義,是與西方利益共同體的社會主義。所以中美之間必然是文明競爭與密切合作的統一。   4. 競爭的隊伍不同。蘇聯和美國的戰略競爭是聯盟之間的群體競爭,是陣營競爭,雙方都各自組織了一個龐大的陣營,即使是不在陣營內的國家,也必須有立場、有態度,要劃線、要站隊。而中國和美國的戰略競爭,總的來說,是屬於個體競爭,雙方都沒有什麼群體聯盟和陣營,難以向對方「群起而攻之」。   5. 競爭的性質不同。蘇聯和美國的矛盾和競爭具有對抗性,因為蘇聯要打倒美國的社會制度,而美國也要改變蘇聯的社會制度。蘇聯是要把十月革命變成世界革命,美國是要把美國的*制度變成世界的*制度。蘇聯和美國的戰略競爭,雙方都是戰略進攻,都是輸出模式,蘇聯要輸出的是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模式,美國要輸出的是美國式的自由*模式,雙方都要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改變和塑造對手,去改造和塑造世界。蘇聯的社會主義是進攻型的社會主義,要把紅旗插遍全世界。美國的資本主義也是進攻型和擴張型的資本主義,要把全世界都變成*世界、自由世界。而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則不同,中國不輸出革命,中國堅持自己的特色,同時把自己納入多元化的世界。書包網 www.bookbao.com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0) 6. 競爭的風險不同。美國和蘇聯的競爭,是時刻準備打世界大戰和核戰爭的競爭,雙方的幾次危機,都險些促成毀滅人類的大戰。而中國和美國的戰略競爭,在軍事上可以說是「中美無大戰」、「中美無核戰」的競爭。   7. 競爭的原則不同。蘇聯和美國的戰略競爭,遵循的是「你死我活」、「你衰我興」、「你勝我敗」的零和原則。而中美競爭不是以「搞垮」、「戰勝」對方為目的,從總體上來說,合作、互利、雙贏、共榮的特點突出。這個世界不能沒有美國,這個地球也不能沒有中國;未來的美國離不開繁榮的中國,未來的中國也需要一個繁榮的美國。   8. 競爭的結局不同。蘇聯和美國的戰略競爭,把整個世界搞得非常緊張,代價高昂。而中國和美國的戰略競爭,將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中美兩國在政治競爭、經濟競爭、外交競爭、軍事競爭等方面都會有新的創造,將會是人類有史以來,特別是近代國際社會形成以來大國競爭中最文明的競爭,並且會創造出一種競爭的文明,把世界大國的戰略競爭推進到一個新的文明階段,使世界更文明、更和平、更*、更發展。中國和美國的戰略競爭,將以一種區別於兩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征戰式」競爭,區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冷戰式」競爭,以國際賽場上的「跑道式」競爭,把國際關係中的國家戰略競爭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第三階段。國家間的戰略競爭,是國際社會的一種戰略秩序、戰略規律、戰略文化、戰略文明。美國不能用與蘇聯進行競爭的思維和模式,來應對與中國戰略競爭的實踐。   想要美國繁榮,必須讓中國繁榮   決定中美兩國只能走「田徑比賽」這條新的競爭道路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雙方越來越緊密的經濟利益聯繫,只能共同走向繁榮的貿易規律。當年,英國和美國之間有緊密的貿易往來,英國有賴於從美國進口糧食,而美國又是英國紡織品的最大市場,特別是英國在美國有著巨大的投資。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人持有的美國政府證券超過了歐洲其他各國的總和。在1857年,美國七條鐵路的證券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總額高達8000萬英鎊。英國首相利物浦曾指出:任何人「想要英國繁榮,都必須讓美國繁榮」。看一看最近30年中國和美國之間貿易的發展和現在已經達到的規模以及未來的前景,同樣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實:任何人「想要美國繁榮,都必須讓中國繁榮」。   曾經一度在法國網民中出現過「抵制中國貨」的倡議,但是馬上就有網民這樣回應:「抵制中國:我們首先要*衣服,把手機、滑鼠、鍵盤、計算機屏幕、LCD、MP3、手錶、汽車附件、摩托車等等從窗戶口扔出去。各位做得到嗎?」現在,全世界平均每個人每年要穿一雙中國製造的鞋,要買兩米中國產的布,要穿三件中國製造的服裝,西方消費者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中國用出口掙來的外匯購買的美元債券在支撐著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如果中國經濟崩潰,那將是世界的災難,即使中國增長的速度慢下來,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的後果。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構成威脅的不是中國的發展,而是中國可能發生的曲折和出現的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實是「中國發展,美國得利,世界受益」。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1) 中美共創「大國競爭新文化」   將冠軍國家與潛在冠軍國家之間的戰略競爭,從決鬥場、拳擊場轉移到田徑場,納入「跑道比賽」的軌道,這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場革命,是大國競爭文化的一次歷史性創新。在這方面,歐洲聯盟的出現,是一個偉大的創新。對於21世紀的中國和美國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在二戰以前的1100多年中,法國和德國之間總共進行了200多場戰爭,平均每5年就開戰一次。在這種千年對抗與爭戰中,敗者是慘敗,勝者是慘勝,兩敗俱傷的慘痛教訓啟迪了它們的政治智慧。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格局的重大變化,促使由來已久的「歐洲聯合」、「歐洲統一」思潮再度盛行。早在1942年,丘吉爾就考慮歐洲在戰後如何重振雄風,他提出建立「歐洲合眾國」的設想。1943年3月,多年鼓吹「歐洲聯邦主義」的理查德?庫登霍夫倡導的泛歐大會在紐約舉行第五次大會,主張在戰後建立歐洲聯盟。1946年9月,丘吉爾在蘇黎世大學發表名為《歐洲的悲劇》的演說,號召「建立一種類似歐洲合眾國的組織」。1948年5月7日—10日,在海牙召開了「歐洲大會」,有各國代表大約800人,包括丘吉爾、赫里歐、范齊蘭、阿登納等知名人士參加。大會發表了《告歐洲人民書》,表示希望能夠有一個統一的歐洲、一個歐洲的*憲章和執行憲章的法庭。聯邦主義要求建立一個擁有超國家權力的聯邦政府。二戰以後,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戴高樂,成功化解了兩個國家幾百年的仇恨。由法國和德國作為「發動機」帶動起來的「歐盟」組織,由於形成了統一的市場、統一的貨幣、組建了共同的議會乃至軍事力量,一個超強的地區聯合體橫空出世。   戰後歐洲的合作與發展,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奇蹟。布熱津斯基說:「我認為歐洲確實是個先行者,在美國有一種小看歐洲甚至用批判的眼光看歐洲的聯合,這是種誤導。……歐洲正在共識、平等和接受的基礎上,嘗試創造一個超越國家的機構。我認為從長遠的角度看,世界也會這樣組織起來。……所以歐洲的這個嘗試至關重要,這個嘗試的成功對我們共同的利益都有好處。……歐洲不是抽象的,它是國家間交往和人民生活變革的體現。」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教授約瑟夫?奈在接受訪談時指出:「歐洲聯盟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嘗試。以前有過一些國家聯合起來建立一個聯邦,就像18世紀的美國。但是歐洲很獨特,它們沒有建立聯邦,而是建立了一個比其他國際組織關係更緊密的聯盟,而且各國並沒有丟失自己的國際地位。這種形式非常好,因為這消除了上個世紀導致歐洲國家相互鬥爭的競爭關係,從而避免了破壞性的後果。現在無法想像德國和法國會發生戰爭。歐盟會一直存在下去,它有益於歐洲的經濟和政治,會一直發展下去。一些人認為它會發展成聯邦,歐洲總有一天會變成一個國家,就像美國。但是我懷疑這種可能性,我對歐洲聯盟的發展是看好的,但是我不認為它會發展成單一的聯邦國家。」   歐盟統一的進程,比政治家的預測更為樂觀。2009年11月3日,歐盟通過了《里斯本條約》。隨後不久,又推舉了歐盟「總統」和「外長」,一個「歐盟准國家」出現在世人面前。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2) 如果說,歐洲大國之間的關係,經歷了由戰爭競爭到聯盟合作、建立統一國家的歷史性轉變,如果說歐洲聯盟是二戰以後大國競爭的第一個偉大創造,那麼中美兩國今後50年的戰略競爭,將會有第二個創造,即創造出大國競爭新的文明模式。中美戰略競爭新模式的創造,將比歐洲聯盟的創造更加偉大。因為歐洲聯盟是「同質」聯盟,是相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國家關係的創造,是在歐洲地區範圍的創造,有它的局限性。而中美戰略競爭新模式的成功創造,則是不同質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兩個國家,在冠軍國家和潛在冠軍國家的戰略位置上所進行的具有深遠全球意義的創舉,必將為*世界、合作世界、文明世界、和諧世界的構築做出偉大的貢獻。   三、中國時代:「中國價值觀」引領世界的時代   有一種說法,一流國家輸出文化和價值,二流國家輸出技術和規則,三流國家輸出產品和勞力。中國時代,不僅是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時代,不僅是中國物質生產能力世界第一的時代,而且是中國精神、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文化主旋律的時代。   「西化」變「東化」   談到西方國家對中國推行西化、分化戰略,人人義憤填膺。有人說:過去地主老財怕共產黨赤化,咱們將來能不能讓「西化」變「東化」,讓全球化中的「美國化」變成世界性的「中國化」呢?把「西化」變「東化」,把全球性的「美國化」變成世界性的「中國化」,難道不正是今後幾代中國人的一個奮鬥目標嗎?不正是幾十年後中國的一個進步指數嗎?不正是中國作為一個領袖國家的文化標誌嗎?   中華文化本來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它不僅是世界古代文化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而且具有征服征服者的能力。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軍事失敗」的記錄,但是沒有「文化失敗」的記錄。中華民族即使在軍事上一時被征服,但是在一段時間後,又總是能夠在文化上同化和征服征服者。正如美國作家蒙特羅所說:「征服中國,好像將一把劍投入海中。其抵抗似乎很小,可是不久以後,鋼鐵就會生鏽,而且被合併了。合併的過程非常徹底,幾代之後,就只有哲學家才知道,誰是征服者,誰是被征服者了。」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難被同化的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美國是一個移民大國,被稱為不同文化的「大熔爐」。但是美國這個文化大熔爐,最頭痛的還是中國文化,因為美國文化難以同化中國文化,這甚至成為19世紀末期在美國發生排華浪潮的重要原因。美國在內戰後大力修築鐵路,大量華工開始移民美國。1882年,加利福尼亞等地方主張排斥華人的壓力劇增,導致了美國頒布《排華法》,規定停止華人移民10年,以後又無限期延長。1889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排華」合乎憲法,其理由就是華人屬於另一人種,「他們不可能被同化」,與當地居民「格格不入,單獨群居,固守其本國生活習慣」。這一「東方人入侵」若不加限制,將會構成「對我們的文明的威脅」。   五千年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豈是幾百年的美國速生文化能夠同化的。當然,中華文化在近代以來,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挑戰,受到所謂「歐風美雨」的侵蝕。直到今天西方世界還在推行對於中國的西化和分化戰略。中國人近代以來所謂的「西風」、「西化」,就是指來自西方世界的衝擊和影響。所謂「西方」和「西方世界」,既有地理範圍,又有政治含義。西方文明或西方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地中海階段;二是西歐階段;三是北大西洋階段。在地中海階段和西歐階段,就是從古代到近代,所謂「西方世界」大致就是指歐洲的西部而言。在15世紀之後,歐洲人開始越過大洋向海外發展。從地理觀點來看,西方世界也是一個海洋世界。歐洲西部本來是一個大半島,而大半島上又伸出若干個小半島。中國人是開門見山,西方人是開門見海。現在的「西方」是指歐洲以及美國而言,在政治含義上,是指資本主義文明。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3) 幾百年來,一直是西方文明「化」世界,世界在「西化」中。中國也是在「歐風美雨」的衝擊和影響中發生變化。因為西方在物質和文化上都處於強勢地位。現在中國依然要警惕和抵制西方世界的西化和分化戰略,這反映了中國在文化上仍然處於「以弱勝強」的地位。開闢中國時代,中國不僅要創造出能夠超越美國的經濟力量、物質財富,還必須創造出比美國文化在世界上更有影響力、更有吸引力的文化,以及不能被美國和平演變的卻可以和平演變美國的文化。當中國文化具有了和平演變美國的能力,具有了「東化」西方世界的能力,使美國也要抵制中國文化對其造成的和平演變,使西方世界驚呼「西方將被東化」、「全球化就是中國化」時,才真正是精神和文化上的「中國時代」。   當然,在中國時代,在中國具有了強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時候,中國不會對西方世界特別是對美國推行和平演變的「東化」戰略,這又是中國比美國文明的地方。但越是自然、文明的東西,就越是能夠在世界風行。所以未來世界的「東化」和「中國化」,不用去推行,也會風行,那時的美國就難免不被「和平演變」,演變得比今天文明。   沒有「文化旗幟」的國家,不能做世界的領袖國家   領袖國家,是世界的文化旗手。引領世界,首先是文化引領。有影響世界的大價值觀,能夠把自己的文化旗幟牢牢地插到世界文化高地的國家,才能夠成為世界的領袖國家。   美國就是一個善於佔領國際道義制高點的國家。美國歷史上最早的理想主義和自由主義代表人物是傑斐遜,以後是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柯林頓,他們不僅把意識形態作為戰略手段和戰略原則、戰略內容,而且作為戰略目標來追求。傑斐遜將美國的海外擴張與美國*自由的傳播相聯繫;威爾遜將世界和平與建立美國式的*相聯繫;羅斯福將戰後四個大國安排與四大自由相聯繫;柯林頓將國際秩序與*、*相聯繫。這些,都成為美國的思想文化旗幟。   凡是世界的領袖國家,都曾經有過能夠凝聚自己、影響和感召世界的大價值觀。有的國家雖然在物質財富上不是世界第一,但是有世界第一等的文化創造,能夠舉起影響世界的文化旗幟,由此能夠對世界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例如蘇聯在全世界第一次舉起了社會主義勝利的旗幟。在十月革命勝利後的第二天晚上,全俄工兵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就一致通過了列寧親自起草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和平法令》,闡明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表達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侵略政策,為實現和平、民族平等、民族自決、廢除秘密外交的強烈願望。列寧在《給美國工人的信》中闡明了蘇俄對外政策:蘇俄「擺脫了帝國主義戰爭,在全世界面前舉起了和平的旗幟、社會主義的旗幟」。   俄國蘇維埃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美國總統威爾遜。威爾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登上世界舞台,竭力賦予美國外交以新的面貌。「十四點原則」是他在戰後推行的「新外交」的「世界憲章」,公開外交、民族自決、國際聯盟是威爾遜「新外交」的支柱和基礎。它既是針對準帝國主義舊外交的,也是用來遏制列寧主義的。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4) 列寧和威爾遜,作為蘇俄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的大政治家,各自代表自己的國家提出了創新性的「世界觀」、「價值觀」,競相在世界的文化高地上插上了自己的旗幟。這是引領世界的旗幟,是一個國家的世界旗幟。   當然,「國家的覺悟」和政治家的認識往往是不同步的。當一個民族在領袖世界的問題上尚且缺乏足夠的準備和必要的覺悟的時候,當一個國家引領世界的文化旗幟一時間還難以高舉起來的時候,崇高的理想往往成為悲劇。「威爾遜悲劇」就是一個典型。威爾遜作為一個高尚的理想主義者,他本來要為這個世界高舉起美國的文化旗幟,要把美國引領世界的文化旗幟插到世界的文化高地上,但是他遭遇了挫折。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孔華潤在《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中有如下分析:   威爾遜主義在歐洲霸權趨於結束的時刻,為美國界定其對外關係時提出了一個框架,它將美國的軍事力量、經濟資源和文化創新結合在一起,要超越那種主權國家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全世界利益的傳統方式的世界事務:戰爭和備戰被當成是行為的規範;均勢成為外交的主導。威爾遜向這些慣例和設想發出挑戰,他希望每一個國家不但服務於自己的利益,也要服務於全世界的整體利益。他說,美國應當釋放自己的能量「以服務整個人類」,其他國家也應該這麼做。最終結果便是國家主義和國際主義的融合,而主權國家也只有在與整體的關係中才有意義。隨後10年的「現實主義者們」指責威爾遜的國際主義是天真幼稚的理想主義。實際上,形成威爾遜思想的國際主義並不全是理想主義,而是深深紮根在各國共同利益以及世界各地超越國家邊界的人們的共同志向之上的一種國際主義,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文化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威爾遜主義是將文化放置到國際關係的中心地位。20世紀初美國崛起在國際舞台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它成為主要的軍事和經濟強國,更因為它將文化因素引入了世界事務,因為美國全球化已經成為20世紀的一個主要事件。威爾遜圍繞和平條約與參議院的對立是悲劇性的。為了取得美國人民的支持,他於1919年9月在全國開始了一場總計8000英里、長達21天的大巡遊,但是在還沒有能夠估量該行程的效果之前,他就癱倒在科羅拉多,標誌此行將成為一場無法實現的夢想。由於參議院和美國人民都還沒有為威爾遜的國際秩序做好準備,而其他國家就差距更大。美國於是沒有加入國際聯盟,表明美國決定停留在其他國家的水平上。威爾遜的失敗並不意味著威爾遜主義的消亡,在歐洲和世界許多國家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信奉其理想的威爾遜主義者,在戰後世界的塑造方面,他們的影響和傳統力量的影響一樣強大。   在以美國文化引領世界的問題上,威爾遜是一個先驅者,先驅者往往是悲劇者,甚至是犧牲者。美國引領世界的文化旗幟,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插到了世界文化高地上,而美國也走上了世界領袖國家的地位。   高舉起引領和感召世界的「中國旗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威爾遜總統率先舉起了「非殖民化」、「民族自決」、「集體安全」的旗幟,為正在崛起的美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現代美國高舉著「自由、*、*」的旗幟,用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影響著世界。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5) 正在崛起的中國在全球化時代,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建設和諧世界的旗幟,使中國價值觀正在走向世界。   建設沒有霸權的「*世界」,是中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中國感召和引領世界的巨大魅力。隨著世界三化:世界格局多極化、國際關係*化、發展模式多樣化,「建設*世界」成為一種共同的訴求。如果說在當今時代,建設*國家是人心所向,那麼在當今世界建設「*世界」就是「國心所向」,是國際社會的一致呼聲。*世界的重要特徵,是沒有霸權。做到世界的非霸權化,要實現三個平等:社會制度平等、發展模式平等、文化宗教平等。   建設*世界,是推動世界進步的關鍵之舉,是當務之急。沒有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必然是*的權力。失去制衡和制約的國際權力,就會成為霸權。建設*世界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世界霸權的問題。霸權問題是影響世界和平與和諧的根本問題。有了*世界,才有和平世界;有了*世界,才有和諧世界;在*世界的基礎上,才有國家間真正平等的合作。   建設*世界的首要問題,不是把世界上的國家都搞成美國式的*制度,而是在國際社會中沒有霸主,不搞霸權。世界霸主是對世界*的最大破壞,霸權主義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美國提出「*國家和平論」,中國則要提出「*世界和平論」、「非霸權和平論」。霸權主義是戰爭的根源,*世界是和平的保證。   真正理想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這種「*世界」包括三個含義:一是讓世界上的每個國家成為「*國家」,當然是有各國特色的*國家,是多樣化的*國家,不能只是西方式的*國家,更不能只是美國式的*國家。*國家的標準,不能只由美國來定;*國家的裁判,不能只是由美國來當。二是讓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作為平等的主權國家來享有國家主權,能夠有效地監督制約和制裁想搞霸權的國家。三是世界上的領袖國家不能只是一個國家壟斷,世界領導權也要實行任期制。衰落了,就要隱退。這是世界*制、國際*制的重要方面。   有人說:「維護*,是美國的政治核武器。而反對霸權,則是中國的政治核武器。」   也有人說:「建設*國家,是美國攻擊中國的一個突破口,而建設*世界,則是中國攻擊美國的一個突破口。」   其實,維護*,建設*國家,也是中國文化旗幟的重要內容,而在美國的文化旗幟上,沒有反對世界霸權、建設非霸權化的*世界的內容。所以中國的文化旗幟是插在比美國更高的文化高地上,中國旗幟比美國旗幟對世界具有更好的引領作用。   領袖國家的文化旗幟,是由民族國家高舉著的世界旗幟,能夠引起跨越國界的共鳴。這是領袖國家最大的軟實力,是領袖國家的文化標誌和精神品牌。中國的文化旗幟,展示的是中國的國際情操和胸懷,表達的是世界的共同利益和期盼,因此,中國旗幟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旗幟,是能夠凝聚本國也能夠激動世界的旗幟。   打造適應時代要求的「中國精神」   世界領袖國家,必須是世界的精神領袖。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領袖國家,離不開「美國精神」。美國精神既引領了美國的崛起,也影響了世界。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16) 中國要成為世界領袖國家,也必須有「中國精神」。中國曆來是一個精神大國,有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精神,有幾十年戰爭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也有最近30年形成的改革開放精神。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把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世界精神」,看成是對未來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遺產。但是也無須諱言,「*」後的30年,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中,是一個物質年代,是一個實惠年代,一些人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變成了以物質利益為牽引,一些人用經濟頭腦拆遷了精神家園,一些中國人在物質財富上成為大款,成為新的「有產」階級,但是在精神財富和文化生活上反而陷於貧困,他們在精神上離「小康」的目標很遠。   西方人說,沒有教堂的市場經濟是可怕的市場經濟,會成為魔鬼經濟。在西方世界的市場經濟中,是市場加教堂,以便限制利慾的瘋狂,即便如此,還是難以避免危機的發生。中國的市場經濟,不靠教堂,但是必須有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與精神的統一。中國在計劃經濟時期是有精神而沒有市場,現在是有市場而缺乏精神。因此,必須打造適應時代要求的「中國精神」。為了培育這種精神,中國需要再有一個火紅的「精神年代」、繁榮的「文化年代」。中國在成為一個精神大國、精神強國以前,將不能成為世界領袖國家。   中國精神,是一個體系,而理想信念是中國精神的核心。《張學良*》中說到:「當年北伐軍所向披靡,打得直系和奉系落花流水,有一天張大帥把張少帥找去研究這件事情。大帥說:小六子,我想不明白,咱要槍有槍,要炮有炮,還有獨一份兒的德國山炮團,轟他們不就得了唄……咋就轟不動呢?少帥說:爹呀,咱是有槍有炮,咱有德國山炮團,人家沒有,但你想過沒?人家有三*義,咱沒有啊!大帥不服:『三*義』嘛玩意啊,我還『五*義』呢。過了兩天,大帥又把少帥叫去:小六子,你說得對!咱還真缺個『三*義』啥的。東北的高粱茬子老子還沒吃夠,咱撤。」「三*義」就是理想和信仰,有了它,就有力量、有民心、有方向,那些軍閥不服氣也不行。在軍事上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何嘗不是如此;在國內是如此,在世界上何嘗不是如此。   世界領袖國家,是出產精神的國家,是出口文化的國家。中國現在是物質產品的製造大國,但還不是精神文化的製造大國。中國要成為思想文化的「世界工廠」,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最大的文化出口大國。統計表明,中國每年引進圖書上萬種,佔國內圖書市場交易額的10%—15%,而中國每年輸出的圖書則只有可憐的千餘種,佔世界圖書市場交易的份額不到。這種巨大的「文化貿易順差」,是多少物質貿易順差都不能彌補的。現在世界各地大量享用的是中國的物質產品,當世界各地大量享用的是中國的精神文化產品的時候,當世界文化市場的產品主要是「中國製造」的時候,中國精神時代、中國文化時代就到來了。   21世紀:中國文化,領導世界   2007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屆中華戰略文化論壇」。學界泰斗季羨林給論壇寫來賀信,他說:我曾經在《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一文中講到:「從整個世紀來看,中國文化在世界上佔領導地位,這是東方三十年河東。到明朝末年,西方文化從天主教傳入起,至今幾百年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帶來災難,癌症、艾滋病、淡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等等。怎麼辦?人類到了今天,三十年河西要過,我們就像接力賽一樣,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接過這一棒,用東方文化的綜合思維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去除掉這些弊端。」我還說:「我認為西方形而上學的分析已快走到盡頭,而東方的尋求整體的綜合必將取而代之。以分析為基礎的西方文化也將隨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綜合為基礎的東方文化。『取代』不是『消滅』,而是在過去幾百年來西方文化所達到的水平的基礎上,用東方的整體著眼和普遍聯繫的綜合思維方式,以東方文化為主導,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把人類文化的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這種取代,在21世紀中就可見分曉。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這是不以人們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我願以上面的這些話,作為對「首屆中華戰略文化論壇」的賀詞。   季羨林的文化夢想、文化信念和文化預言,就是:21世紀是東方文化的時代,是中國文化在世界上佔領導地位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不以人們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就像接力賽一樣,中國人要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接過這一棒。    第四章(1) 以中華性格建設「王道中國」   1924年11月28日,孫中山在日本出席神戶商業會議所等五團體舉行的歡迎會發表《對神戶商業會議所等團體的演說》中說:「東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講王道是主張仁義道德,講霸道是主張功利強權。講仁義道德,是由正義公理來感化人;講功利強權,是用洋槍大炮來壓迫人。」   「王道」文化的本質,是仁義道德。就是按照「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原則,堅持平等、公正、誠信、大度的態度,運用仁義道德的力量去感化人,而不是壓迫人;是要人懷德,而不是要人畏威;是服之以理,而不是治之以力。21世紀,我們所要建設的「王道中國」,就是一個不搞霸權、不壓迫人、道德高尚、可親可敬的強大中國。   二、中國大戰略的四個階段   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無論它的興與衰、崛與仆,都對世界有巨大影響。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救國大戰略和興國大戰略,具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中國大戰略的世界性——與世界聯繫緊密;二是中國大戰略的階段性——是一個發展過程。中國大戰略的演進,有四個戰略階段,呈現四種戰略形態。   如何「自立於世界」:生存戰略   在新中國建立以前,中國大戰略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中華民族如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個階段的中國大戰略,實際上是中國的救亡戰略、保種戰略,是一個民族的生存戰略。其主要內容表現為中國的革命戰略。在建國以後,直至改革開放以前的30年里,實際上仍然是這個階段的延續,即在被孤立被封鎖的戰略環境里,如何維護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問題。在這一戰略階段中,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大戰略的基本理論形態。   如何「融入世界」:發展戰略   「*」之後,中國的大戰略發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轉折,就是實行改革開放戰略。改革開放戰略,實際上是中國融入世界的戰略,是中國由自立於世界的戰略向中國主動融入世界的戰略的一次轉變,是中國由生存戰略到發展戰略的一次提升。從此,中國的發展由在世界體系外的獨立的「體外循環」,進入到世界體系內的體內循環。在這個中國大戰略的新階段,*理論和「*」重要思想是其基本理論形態。   如何「領先世界」:崛起戰略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後,中國加快了大國崛起的步伐。新世紀新階段實際上是中國「大國崛起」,迅速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直追世界最發達國家,朝著領先世界的目標衝刺的階段。從融入世界的發展,到領先世界的崛起,對中國的大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一戰略階段,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大戰略的基本理論形態。   如何「領導世界」:領袖戰略   中國的發展,在今後幾十年會超過美國,這是連美國人也在談論的問題。中國和美國要共同領導、管理和治理這個世界,這是美國人首先提出來的。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已經表現出了領先世界的能力和潛力,而中國在領導世界方面的使命和任務顯然在日益加重。中國大戰略由自立於世界的生存戰略、融入世界的發展戰略、領先世界的崛起戰略,最後到領導世界的領袖戰略,是一個偉大民族、一個偉大國家的大戰略與時俱進的基本軌跡。而領導世界的領袖戰略,是中國大戰略的最高階段和最高境界,也是中國大戰略對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第四章(2)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大戰略的確立和發展、轉變和提升,是為了適應中國國家和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戰略任務的要求而進行和實現的。國家面臨的戰略任務,是催生國家大戰略的動力;國家大戰略的創造,又是指導國家戰略任務完成和國家戰略目標實現的根本保證。   四、中國大戰略,向美國學什麼?   在所有崛起的大國中,美國經驗對中國最有意義。美國崛起的特點是快速、順利、代價小、效益高,是最聰明、最智慧、最藝術、最傳奇的崛起。美國崛起,面臨的競爭者不僅數量多,而且力量強。先後與美國進行戰略競爭和角逐的有德國、日本、蘇聯,而美國最終勝出。   美國崛起的經驗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美國有突破遏制、成功崛起的經驗;二是美國有遏制別人、保衛霸權的經驗;三是美國有制止分裂、維護國家統一的經驗。美國在這三個方面走過的道路,都是中國可以借鑒的寶貴戰略財富。而中國研究美國遏制別人、保衛霸權的經驗,是通過了解美國遏制別人的手段,來考慮如何有效應對美國的遏制。在當今世界上,唯一能夠遏制中國崛起的國家,就是美國。所以,中國要成功崛起,必須學習美國、研究美國、應對美國。在大國崛起的問題上,美國是中國最好的老師。   美國是戰略大國   有人把美國人和日本人進行對比,認為在小的心機上,美國人可能不如日本人,但是在大戰略上,美國人的高明遠勝過日本人,美國是「心術小國、戰略大國」。   大國崛起,大在戰略上。大國崛起的成功,是大戰略的成功。美國在200多年的時間裡,也犯過不少的錯誤,但是很少出現也可以說沒有出現導致國家發生重大倒退的戰略決策的失誤。美國崛起的歷史,證明美國是一個成功的戰略大國,在大戰略上是大手筆。   華盛頓首倡「孤立主義」:美國「獨立主義」大戰略誕生   孤立主義,可以說是美國立國之後的第一個大戰略,是美國大戰略的第一個歷史階段和第一個形態。   孤立主義在美國有深刻的歷史根源,是華盛頓時代就形成的傳統。它認為「新世界」(西半球)優於舊世界,不願意再與腐朽墮落的歐洲聯繫在一起,更不願意捲入它們之間的紛爭。孤立主義的基本含義就是:美國不捲入歐洲事務,美國奉行不受歐洲牽制的獨立外交政策。孤立主義實質上是適應美國的國家獨立,堅持美國外交的獨立。也是在美國初建、實力不足情況下的一種守成戰略。   美國孤立主義的戰略思想,在1796年9月17日開國元勛華盛頓的告別演說中,表達得最為深刻。法國政論家托克維爾在1835年出版的名著《論美國的*》中對此有一個精彩評述:「有兩個人對美國對外政策的指導至今還在發生影響:第一個人是華盛頓,第二個人是傑斐遜。華盛頓有一封致其同胞的值得讚美的信,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這位偉人的政治遺囑。信中寫道:   『在對外政策方面,我們主要的處事守則是:擴大我們與外國的貿易往來,盡量少同它們發生政治關係。就我們已經簽訂的條約來說,我們要盡量信守它們。但是,我們也就到此為止。』   『歐洲各國有其互相牽涉的一套根本利益,這些利益不是與我們根本無關,就是關係極為疏遠。因此,它們必然要陷於經常不斷的糾紛之中,而糾紛的根源本質上與我們無涉。所以今後要用人為的紐帶把我們與歐洲的日常政治變動牽連起來,或與歐洲各國的時而為友時而為敵的分合牽連起來,那是很不明智的。』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3) 『我們的遠離他國和獨處一隅的地理位置,促使和允許我們能夠採取與眾不同的路線。假如我們在一個有效率的政府的治理下作為一個民族存在下去,那麼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可以不致因外國入侵而遭到物質損失,可以採取使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的中立受到尊重的立場,可以使各交戰國因為不能從我們身上撈到好處而不敢輕舉妄動向我們挑釁,可以根據我們的利益和正義的原則而選擇是和是戰。』   『為什麼要放棄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的好處呢?為什麼要離開自己的基地而跑到外國的基地去呢?為什麼要把我們的命運同歐洲的某一部分的命運聯繫起來,從而使我們的和平與繁榮同歐洲人的野心、對抗、利害、任性或妄為糾纏在一起呢?』   『我們的真正政策,是避免同任何外國永遠結盟。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像目前這樣不受束縛地行動下去;請不要把我的話理解為我主張不遵守現有的條約。誠實向來是最好的方策,我在公務上信守這個箴言不亞於在私事上信守它。因此,我再重複說一次,我們要按條約的本義信守條約。但我認為,擴充原來的條約或另訂新約,都是沒有必要的和不明智的。』   『要始終注意採取適當的措施,以使自己保持受人尊重的防禦態勢,在遇到意外的危險時亦可安全地利用暫時的聯盟。』」   「在這段話的前面,華盛頓說過一句值得欽佩的至理名言:『一個國家總是慣於懷恨或喜歡另一個國家,它便形同一個奴隸,即成為自己的愛和憎的奴隸。』華盛頓的政治活動,始終是以這些箴言為指南的。在世界上的其他所有國家捲入戰爭的時候,他使自己的國家保持了和平。他認為美國人的根本利益,是決不介入歐洲內部的糾紛,並把這一點作為他的行動準則。」   「傑斐遜走得更遠,他在對外政策上信守的箴言是:『美國人決不向外國要求特權,以免自己被迫向外國出讓特權。』」   「美國的對外政策,是一種執行得很好的觀望政策。這種政策的要求是有所不為,而不是有所為。」   華盛頓政治遺囑性質的告別演說,是美國戰略的宣言書,被稱為美國孤立主義對外原則的綱領,它的戰略價值絲毫不亞於馬漢的《海權論》。華盛頓的政治遺囑,是美國開國元勛們戰略智慧的結晶,是那個時代美國戰略智慧的創造,是指導了此後美國百年戰略實踐的指導思想。華盛頓的政治遺囑既是美國的大戰略、大方針,也是美國的戰略大思想、大理論。華盛頓的政治遺囑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本著名的經典的戰略思想著作媲美。在美國的戰略思想史上,華盛頓的戰略遺囑和馬漢的戰略著作,是美國由守成戰略到擴張戰略的兩個標誌。   「門羅主義」出台:美國「地區霸權主義」大戰略形成   如果說,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為美國制定的孤立主義大戰略是美國大戰略的第一個階段和第一種形態,那麼,門羅主義就是美國大戰略的第二個階段和第二種形態。「孤立主義」,實際上是美國外交戰略的「獨立主義」,就是美國在從英國的殖民地統治下獲得國家獨立以後,在國家的外交政策上,也要從歐洲體系和歐洲羈絆下獨立出來,不能陷於歐洲體系的紛爭之中,不能成為歐洲大棋局中的一個棋子。也就是新建立的美國要實行自己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門羅主義,則是在美國外交獨立的基礎上,從國家獨立主義走向在美洲範圍內的地區霸權主義。「門羅主義」,就是美國在美洲的地區霸權主義,是美國在美洲的地區霸權主義戰略,是美國霸權美洲的戰略,是美國與歐洲爭奪美洲的戰略,是美國在美洲排斥歐洲的戰略。這是美國走向世界霸權的一個過渡階段,是一個中間階段。 第四章(4) 美國建國後的外交政策,遵循華盛頓制定的孤立主義原則,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不捲入歐洲事物。但美國早在19世紀初,就將拉丁美洲看做自己的後院,不許別人染指。1823年,美國政府提出了著名的「門羅主義」,不許歐洲國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其核心思想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實際上是要把美洲變成美國人的美洲。門羅主義的提出,是美國大戰略的一個重大跨越,就是從國家獨立主義到地區霸權主義的跨越。   1823年12月2日,美國總統門羅向國會提出了由亞當斯擬定的國情咨文,咨文中有關外交方面的主要內容被稱為「門羅宣言」,內容主要是三個基本原則:「反對歐洲國家再在美洲奪取殖民地」原則;「不干涉」原則;「美洲體系」原則。   所謂「反對歐洲國家再在美洲奪取殖民地」原則,咨文指出:「美洲大陸,由於它已取得和保持的自由和獨立狀態,此後不能再被認為是任何歐洲國家將來用來當做殖民地的地方。」美國提出這條原則,雖然包含著反殖*義原則,但是真實意圖是為了保障美國擴張領土的權利,限制和約束歐洲國家在美洲進行新擴張,反對歐洲任何國家在美洲大陸建立任何新殖民地和進行殖民地轉讓。這一原則是在美國實力不足的條件下,用於保障自己在美洲擴張領土的外交原則。   所謂「不干涉原則」,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不許歐洲國家干涉美洲事物。咨文指出:「那些已經宣布獨立並且維持著獨立的政府(我們經過慎重考慮和根據正義原則已經承認它們的獨立),如果遭到任何歐洲國家為了壓迫它們或以其他方式控制它們的命運而進行的干涉,我們只能認為那是對美國的不友好意向的表現。」二是美國不干涉歐洲。咨文提出:「對於現存的任何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或屬地,我們未曾干涉過而且將來也不干涉。」這個不干涉原則包含著「干涉」和「不干涉」兩個原則。就是說,美國反對歐洲任何國家干涉美洲的事務,但是美國卻有干涉美洲事務的權利,對美洲事務的干涉成為美國獨有的權利。所以,門羅宣言成為美國用來反對美洲以外的國家干涉美洲事物的工具。   所謂「美洲體系原則」,咨文指出:「聯盟(指神聖同盟)各國的政治制度在這方面同美洲的政治制度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將認為要把它們的制度擴展到本半球上的任何部分的企圖都危及我們的和平和安全。」咨文接著指出:「聯盟國家不可能把它們的政治制度擴展到我們這邊任何一個國家而不危及我們的安全和幸福;……因此,我們同樣不可能看到任何方式的這種干涉而無動於衷。」咨文宣揚美洲的共和主義,把美洲當做一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同君主專制主義的歐洲截然分開。這就是把美洲與歐洲分開的「美洲體系」原則。「美洲體系」的含義,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但是其核心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目的是阻止和進一步排斥歐洲列強勢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響,使美洲和歐洲「脫離接觸」,為美國在西半球的擴張掃清道路。   這個咨文代表了美國政府對拉丁美洲的政策,美國事先沒有同拉美國家商量,就以保護者的身份發表了。門羅主義是在國際反動勢力神聖同盟武裝干涉拉丁美洲的企圖實際存在,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對拉丁美洲的激烈爭奪,以及美國和俄國兩個國家之間尖銳衝突的複雜國際形勢下,為了維護美國資產階級的現實的以及未來擴張利益的產物。書包網 www.bookbao.com 第四章(5) 門羅宣言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個基本原則。門羅宣言宣傳了反對歐洲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資產階級*共和思想,在客觀上支持了拉丁美洲各國獨立,阻止了英國、法國、俄國列強在美洲擴張政治、經濟勢力和建立新殖民地的野心,具有一定進步意義。但是門羅宣言打著「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實際上把美洲視為美國的勢力範圍,排斥歐洲列強,特別是英國的勢力,實際上是美國企圖建立它在美洲地區統治並且與歐洲列強爭霸的宣言。隨著美國歷史的發展,曾經起過進步作用的門羅宣言成為美國在美洲進行侵略擴張的工具,為實現「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服務。美國在門羅主義的旗號下,在美洲大陸進行瘋狂的領土擴張。19世紀30年代—40年代,美國從墨西哥奪取了得克薩斯;1842—1844年,美國把英國排擠出俄勒岡;1846—1848年,美國波爾克總統發動侵略墨西哥的戰爭,掠奪了墨西哥全部領土的一半以上。1819—1853年,美國在北美大陸通過掠奪、兼并、廉價購買等方式,擴大領土達到130萬平方英里,大約為1819年以前美國國土總面積的80%,包括今天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6個洲的大片土地。到19世紀中葉前,美國領土已經由沿著大西洋13洲的狹長地帶,一直擴展到太平洋沿岸。   門羅主義,是一個由美國人替美洲做主的宣言。它巧妙地把美國的利益與當時美洲的利益結合起來。門羅主義的特點是「雙反一獨」:以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反對歐洲君主專制制度;以民族獨立反對歐洲殖民統治。即以雙反拉攏美洲、排斥歐洲,從而把美洲留給美國,由美國獨家蠶食和掌控。   馬漢創立「海權論」:美國大戰略走向海外   美國大戰略的第三個階段和第三種形態,以馬漢創立的「海權論」為標誌,「海權論」使美國大戰略由霸權美洲的戰略,拓展為建立「太平洋帝國」的海洋戰略。當美國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時候,正好是美國的領土向西擴展到太平洋岸邊。美國跨越了北美大陸,完成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西進開拓進程。由於西部土地開發殆盡,國內市場瓜分完畢,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美國壟斷資本家把侵略矛頭指向海外。但是在此時,世界領土已經被老牌殖民國家瓜分完畢,餘下中國、波斯、土耳其三個半獨立國家。這三個國家在當時是屬於世界三大病夫,是列強激烈角逐的對象。美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這時美國出現了一批像馬漢、老羅斯福、亨利?洛奇等擴張主義者,並且形成一股社會政治勢力。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地位顯要,活動能量大。西奧多?羅斯福開始擔任助理海軍部長,後來擔任副總統、總統。亨利?洛奇曾經擔任參議員多年,擔任過參議員外交委員會主席。他們鼓吹的所謂「太平洋帝國論」,集中反映了華爾街財團對外擴張的強烈慾望。他們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曾經發生過重大的影響。他們自認為服膺馬漢所宣傳的制海權理論和「太平洋帝國論」,是所謂「大政策」的製造者。他們竭力主張擴大海軍,奪取基地,稱霸海洋。所謂「大政策」,主要是指奪取古巴,佔領加勒比海的基地,鑿通巴拿馬運河,奪取太平洋中夏威夷、菲律賓等島嶼,建立太平洋帝國。在19世紀末,美國為貫徹這一政策進行了一系列侵略活動。美國和西班牙戰爭的發動,門戶開放政策的推行,就是美國這個崛起之秀對老牌歐洲殖民帝國的挑戰,以謀取和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力。 第四章(6) 羅斯福「世界主義」設計:美國大戰略的巔峰   二戰結束以前羅斯福的「世界主義」理想和設計,是美國大戰略的第四個階段,是美國大戰略的第四種形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威爾遜的走向世界戰略遭受挫折。但是威爾遜的努力畢竟是美國的一次嘗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為美國建立世界霸權提供了大好機會。1943年以後,羅斯福明確表示,美國「已經取得的權力——道義、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權力」,給美國「帶來領導國際社會的責任和隨之而來的機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以羅斯福和赫爾為代表的美國領導集團,他們對「重建戰後世界秩序提出過一些設想和做法,後來被歷史學家小阿瑟?施萊辛格稱之為「世界主義」。他們認為戰爭已經使歐洲的傳統均勢結構受到嚴重破壞,世界秩序的維持必須靠美國、蘇聯和英國。美國應該而且可以在這個世界裡,通過聯合國組織維護集體安全的結局取代大國均勢和勢力範圍,確保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戰後初期,羅斯福的「世界主義」抱負及其「理想主義」的迷人色彩,依然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到1946年初,關於戰後世界性質和美國對蘇聯方針的意見已經逐步形成。美國主流意見認為,蘇聯已經從戰時的盟友變為爭奪世界霸權的對手,蘇聯已經不是合作的夥伴而是需要加以遏制的對象。   美國建國以後大戰略的發展軌跡,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這是一個從孤立主義的國家外交獨立戰略,到門羅主義的美洲地區霸權戰略,再到衝出美洲、走向海外的海洋帝國戰略,最終在二戰後以稱霸全球為目標的「世界主義」戰略中,達到了自己的巔峰。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美國的大戰略,適應了美國崛起的需要,引領了美國崛起的實踐。美國的成功崛起,是美國戰略思想的成功。   美國文化不是「非戰略」文化   著名戰略學專家紐先鍾老先生在《戰略研究》中說到:美國人重視技術而不重視思想,重視管理而不重視戰略,因此,美國人的戰略文化是一種「非戰略」文化。並且列舉了美國戰略文化形成的獨特背景:一是自從建國以來,美國在地理上一直與外界隔絕,這也是孤立主義的根源。二是美國人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迫切的現實生活問題,養成急功近利的心態。三是美國是一個沒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所以全國上下都普遍缺乏歷史意識。四是美國是高度工業化社會,美國人幾乎都是工程師,所以對於任何問題都企圖尋求技術性解答。這種認識,不符合美國戰略歷程的實際。   一個國家的戰略文化,首先表現在這個國家的戰略追求上。美國人的目標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美國最初的殖民者到新大陸的時候,他們的理想就是要在這塊新的土地上建立一個不同於傳統舊大陸的新國度,希望能夠按照上帝旨意在此建立山巔之城,成為世人的榜樣。美國人早期所需要追求的知識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面向上帝追求精神超越的信仰;一種是面向俗世追尋物質世界奧秘的經驗和理性知識。這樣的一個戰略群體和戰略目標,決定了他們必然會崇尚和創造戰略文化。   美國在建國以後的戰略文化,有諸多深刻影響世界的創造。例如,美國獨立革命中的戰略創造,美國統一戰爭中的戰略創造,羅斯福「新政」的戰略創造,美國在二戰後對世界的設計等,無論在內政還是外交方面,都有諸多為歷史之先、世界之優的創造。美國的戰略足跡和大戰略發展的軌跡,都說明了美國是一個戰略大國、戰略強國。一個國家的戰略文化,一個國家文化的戰略性,更重要的是表現在這個國家的戰略實踐、戰略思維和解決重大的戰略課題上。在戰略上不優秀的國家,不可能是成功崛起的國家。美國雖然是一個在崛起大國中歷史最短的國家,但是它的戰略興國的歷程十分精彩。美國雖然是一個崇尚技術、注重實用的國家,但是美國也是一個戰略發達的國家。美國雖然有急功近利的缺點,但是美國也有深謀遠慮的優點。所以,美國文化不是「非戰略」文化。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7) 美國「廉價崛起」的藝術   美國崛起的特點是速度快、成本低、代價小,相比一些大國付出昂貴代價進行崛起結果是「崛而不起」的情況來看,可以說,美國的崛起是大國崛起中最廉價的崛起。   美國之所以能夠廉價崛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一個重要因素。幾乎每一個初到美國的人,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巨大撞擊。美國處於世界兩個最大的大洋之間,國土有930多萬平方公里,有縱橫千里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平原,遼闊的大草原,星羅棋布的湖泊,豐富的地下礦藏,及蘊藏在兩個大洋中的豐富的海洋資源。美國佔盡「地利」。列寧曾經指出,美國在「地理條件上處於最安全的地位」。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在立國之後,能夠對國家安全投入如此少量的資源,而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免除來自外部的安全憂患。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在美國大陸本土上從來沒有爆發過大規模戰爭。從第二次對英戰爭到珍珠港事件爆發的120多年裡,美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幾乎沒有受到過威脅。只有當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出現後,才使美國地理上的安全距離消失,恐怖襲擊又動搖了美國人「安全港」的心理防線。   美國的崛起之所以是廉價崛起,不僅在於地理環境的優越,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的崛起過程體現了一種「智慧崛起」、「藝術崛起」、「聰明崛起」。當然,美國的崛起也是一種「狡猾崛起」,在有些方面甚至是一種卑鄙和殘忍。對於美國崛起的藝術或狡猾,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美國既善於「崛起」,又善於「遏制」   大國崛起的過程,幾乎總是一個遏制與突破遏制的過程。在近代世界歷史上,在冠軍國家的爭奪賽中,能夠突破老牌冠軍國家的遏制而崛起為新的冠軍國家,有三個典型的成功例子:一是荷蘭突破西班牙的遏制而建立商業帝國;二是英國突破歐洲大陸國家的遏制(包括荷蘭、法國、西班牙)而建立工業帝國;三是美國突破英國遏制,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英國在美國崛起的過程中,其強勢地位沒有美國今天那樣突出。英國先是沒有能夠阻止美國的獨立,後是沒有能夠在1812年的戰爭中重新佔領美國(因為英國擔心歐洲大陸重啟戰爭),繼而又沒有能夠在戰後搞垮美國經濟。但是這也並不等於英國等歐洲強國就此承認了美國的崛起,而是在繼續伺機壓制美國。可以說,遏制與反遏制的鬥爭,是貫穿於大國崛起的整個過程之中的,而美國崛起的過程,就是不斷突破英國遏制的過程。   在遏制中崛起的美國,充分展示了「美國式的智慧」、「美國式的精明」、「美國式的狡猾」和「美國式的卑鄙」。自從有世界範圍內的國家競爭以來,美國是付出代價最小的一個——崛起的代價(霸權爭奪戰)是最小的,保持霸權的代價(霸權保衛戰)也是最小的。兩次世界大戰,從直接表現出的內容來看,是老牌世界霸權國家英國與德國這個新的挑戰者的爭奪,而從最終結局的價值和意義上看,卻實現了美國和英國之間的霸權更替,美國居然能夠不爭而得,或者說是小爭而大得。這是何等的競爭藝術!美國在1898—1920年,不僅贏得了美洲地區的主導權,而且與霸權國家英國實現了歷史性的和解,現實的霸權國家和未來的霸權國家結成了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走上霸權國家的位置,又同蘇聯進行了一場半個世紀的霸權保衛戰。冷戰的實質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場霸權保衛戰。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美國居然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國」、「以冷戰而屈人之國」,創造了世界近代歷史上大國戰略競爭的一個奇蹟。 第四章(8) 美國有兩個戰略性的成功:一是順利實現大國崛起的成功;二是有效遏制挑戰自己霸權地位的崛起大國的成功。美國是一個既善於崛起又善於遏制的國家,它在「實現大國崛起」和「遏制大國崛起」兩方面都堪稱模範。而無論是研究美國從強權下崛起的經驗,還是了解美國以強權壓制崛起的辦法,都對思考中國的崛起藝術有意義。中國要借鑒「美國式崛起」的智慧和藝術,抵制美國式崛起的狡猾、卑鄙和殘酷,創造世界最文明的大國崛起新模式——在崛起性質上是「非霸權崛起」,在崛起道德上是高尚崛起,在崛起途徑上是「和平崛起」,在崛起智慧上是「藝術崛起」。   降低成本:不折騰   大國崛起,需要戰略資源,而一個大國再大,它可以使用甚至可以用於賭博的戰略資源也是有限的。一個國家戰略資源的最大消耗,是「內鬥」的消耗和「外爭」的消耗。而美國恰恰是在「內鬥」和「外爭」這兩個方面,都有效地降低了耗費,大量地節省了資源。美國節省戰略資源的絕招,就是在國際和國內都「不折騰」。   托克維爾曾說:「六十多年以來……歐洲的一切民族不是被戰爭所破壞,就是由於內訌而衰敗。在整個文明世界,只有美國人民安然無恙。幾乎整個歐洲都被革命弄得天翻地覆,而美國卻沒有發生這種*。」   孔華潤也曾指出:「在其他國家,至少在其中許多國家裡,政治變革引發了階級衝突和經濟分配對抗,造成了美國人眼中的那種非共和主義的動蕩。這種緊張關係也存在於美國,但是相對說來得到了緩解。美國人就是不能理解『這種對照,即三四個像法國這樣的國家爭來斗去,而單單一個美國卻急匆匆地邁向未來』。」   相比其他大國,美國是在崛起過程中處於戰爭狀態時間最短、和平建設時間最長的國家,這與英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1688—1763年的75年當中,大英帝國幾乎有一半時間在打仗。美國在崛起的過程中,能夠贏得長期的和平發展環境,一方面是由於美國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其能夠具有得天獨厚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美國從建國以後就長期奉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與歐洲事務不「摻和」,因此在歐洲大國內部的階級鬥爭天翻地覆、歐洲列強之間血淋淋你爭我斗筋疲力盡的時候,美國卻能集中精力邁向未來。歐洲和美國的這樣一個反差,就預示了歐洲的衰落和美國的崛起。可見,堅持不折騰,降低國內變革的代價和國際競爭的成本,是美國能夠廉價崛起的重要一條。   鷸蚌相爭:益漁翁   美國的崛起之路,是建築在其他競爭大國自相殘殺的廢墟之上的。美國走向世界霸權的崛起之路,就美國本身來說,是成本很低的廉價崛起,但是就世界為此遭受的損失和付出的成本來說,則是最昂貴的崛起。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競爭招數是又狠、又損、又陰、又毒、又鬼。   早在1941年,當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時候,時任密蘇里州參議員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就曾經表示,美國在蘇聯和德國之間的政策應當是:「如果我們看到德國正在贏得這場戰爭,我們就應當支持俄國;當俄國贏得戰爭時,我們就應當幫助德國,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就可以讓它們儘可能地互相殘殺。」   美國政治家總結美國的權術時指出:美國是世界政治橄欖球賽場上的替補隊員,它總是坐在後排,待到雙方拼殺得筋疲力盡時才上場收拾殘局。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最後上場的。最後一個上場的人,他的貢獻只不過是壓斷駝背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但是他獲得的戰利品卻是整個駱駝。 第四章(9) 20世紀的兩場世界戰爭,從最終結果和長遠意義來看,就是為美國而打的。看起來,兩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對世界霸主地位的兩次挑戰,是英國對自己霸主地位的兩次保衛戰,實際上是美國替代英國的曲線轉換。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英國的勝利,但這是衰敗者的勝利,是以加速自己的衰敗而換取的勝利,是慘勝。英國在戰爭中是贏了,贏了德國,但是英國在國家地位上則是輸家,輸給了美國。兩次世界大戰中真正的勝利者是美國,正是英國傾其全力為美國打敗了德國,也正是德國為美國打趴下了英國。美國替代英國的模式高明、狡猾。英國為美國獲得世界霸權的戰略代價買單。英國贏得了兩場世界性戰爭,卻失去了一個帝國,失去了世界第一把交椅,把美國送上了世界霸權的寶座。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就是那個得利的漁翁。   美國在與英國的合作與聯盟中取代了英國。美國與英國的戰略競爭、戰略交接,是通過美國與英國的戰略合作、戰略聯盟實現,這是美國的戰略幸運,戰略精彩,戰略奇蹟。   戰爭準備:不幻想   美國在「沒有永久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久的國家利益」的戰略思維指導下,在崛起的過程中,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敵人,都具有充分的戰爭準備,包括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者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面臨與英國和日本競爭海上霸權的局面。1919年,美國海軍將官會議與海軍作戰部討論英國可能採取的態度。美國海軍將官會議認為,美國和英國存在著衝突的可能;英國對美國作戰時,日本將毫不躊躇地加入英國方面。美國在1920年3月制定了兩套作戰計劃:一套是在太平洋對日作戰的「橙色計劃」,是對1911年「橙色計劃」的第二次修改;另一套是在大西洋和太平洋與英國和日本作戰的「紅色—橙色計劃」。從美國海軍的作戰計劃看,英國和日本的同盟存在與否,不僅對美國的戰略部署和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力量對比產生直接影響,而且影響到美國的全球戰略地位。美國必須將艦隊分在兩大洋使用。   美國海軍部的戰爭計劃科在1922—1924年的歷次年度報告中都有如下判斷:日本和英國仍然是能夠與美國爭奪制海權的兩個國家,導致美國與日本、英國兩個國家或者一國交戰的對立點仍然存在。美國海軍戰備,首先針對日本,對英國的戰爭或者對日本和英國聯合的戰爭準備是第二位的。   從整個20世紀20年代—30年代後期的國際形勢看,美國最有可能的作戰對象仍然是日本,「橙色戰爭是被認為最有可能發生的一場戰爭」,「橙色」也就成為美國軍方最主要的作戰計劃。計劃制定之後十多年間,雖然幾經修改,但是準備「單獨在太平洋對日本打一場進攻戰」這個核心內容始終不變。   20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才逐漸改變其戰略思想,1938年2月對「橙色計劃」做出修改,除了保持原來在太平洋對日本打一場進攻戰的基本思路之外,初步估計到來自大西洋彼岸德國和義大利的威脅。1939年2月,羅斯福向國會提議加強的海外軍事基地共16個,其中太平洋地區的數目是加勒比海地區的三倍。這反映了以太平洋為重點的戰略思想還沒有徹底改變。只是到1939年3月德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隨後又對波蘭提出領土要求後,1939年4月,美國陸海軍聯合委員會才提出報告,指出如果兩大洋同時受到威脅,則應該在太平洋上應該採取守勢,保留足夠部隊,以夏威夷為基地,防衛「戰略三角」(夏威夷——阿拉斯加——巴拿馬)。這意味著「橙色計劃」在太平洋對日本打進攻戰的基本思想已經被拋棄,成為美軍戰略思想轉變的轉折點。在此基礎上,1939年6月,美國陸海軍聯合委員會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彩虹計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兩洋戰爭設想了五種情況,分別制定了五種方案。其中「彩虹5號」方案,設想美國、英國、法國聯合作戰,在確保西半球防務的同時,早日派出美軍到東大西洋,並且出兵歐洲和非洲,協同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和義大利採取戰略攻勢。在太平洋則維持戰略防禦,直到打敗歐洲軸心國家,才在太平洋對日本展開戰略反攻。「彩虹5號」最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實際執行的戰爭計劃,標誌著「歐洲第一」戰略思想的逐步形成。「歐洲第一」的大戰略方針是在1941年1月英國和美國兩國參謀部聯合制訂「ASC—1」計劃時才正式確定的。書包網 www.bookbao.com 第四章(10) 美國的戰略指導表現在軍事戰略上,對戰爭的預見性、戰爭準備的堅決性都是很強的,而且能夠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及時轉換作戰對象,及時調整戰略方針,從而把握了戰略主動權。美國軍事戰略的成功,對於美國國家崛起的成功發揮了特殊的作用。   韜光養晦:晚出頭   在美國的崛起藝術中,有一條是「美國特色的韜光養晦」,就是即使當世界領袖的條件優越,也不急於出頭和當頭。   孔華潤曾說:「1913—1945年世界轉變的歷史,也是美國世界角色的變化歷史。曾經充當波及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各地的國際關係中心的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失去了霸權地位。1917年之後的年代標誌著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崛起,即便是在沒有利用軍事力量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時候(諸如20世紀20年代),它也提供了經濟和文化資源以界定和維持全球秩序。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美國在各個層面迴避國際領導權或國際合作並退回到民族主義和單邊主義實在是一個例外,但即便是在那個時候,使用約瑟夫?奈的語言,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遲早都要『註定領導』。」在二戰即將勝利之際,「羅斯福及其同僚期待美國從戰爭中崛起,進而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在此次戰爭之後,他們決心要領導世界。這一次,他們要創建一種可以增進美國利益的世界秩序,使美國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財富和權勢,也可以將其價值觀推廣到世界任何角落。美國不能再次規避大國的責任,而應該提供一種創建自由主義國際經濟秩序——以自由貿易和穩定的貨幣匯率為基礎——所必需的領導權,創造一種世界各民族聞所未聞的繁榮。美國還必須領導世界,以阻止德日強權的復活,阻止可能效法希特勒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其他強權的崛起。」   美國特色的「韜光養晦」,就是在美國曾經根深蒂固的孤立主義傳統。這種傳統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當美國具備了領袖世界的力量,當美國一些精英人物要在國際社會出頭、當頭的時候,仍然遭受挫折、發生曲折。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的「威爾遜的悲劇」,就是一個典型實例。   在美國的經濟力量成為世界之冠以後,美國從「韜光養晦」走上世界領袖的崗位,經歷了半個世紀之久。1898年的美國和西班牙的戰爭,是美國由孤立主義到世界主義外交轉變的一個重要標誌。1899年提出的關於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和1904年羅斯福對門羅主義所做的「推論」,又加強了這種轉變。威爾遜在1918年年初提出的關於處理戰後和平問題的「十四點原則」實際上是一個爭霸世界的計劃,也是一個美國要引領和領導世界的計劃。其中包含的三個重要條款都是爭奪世界霸權的條款:一是取消秘密條約,這是要阻止歐洲強國背著美國瓜分世界;二是強調民族自決,這是要瓦解歐洲列強的舊殖民體系;三是建議建立「國聯」,這是企圖操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安全體系。這個爭霸計劃的破產,是由於此時的美國雖然已經是軍事、經濟強國,但是在國際政治和外交方面還比較薄弱,世界其他大國還沒有做好接受美國領導和主導世界事務的準備,也由於美國領導世界的理念在國內輿論中還沒有成為主流。因此,威爾遜雖然「贏得戰爭」,卻「失去和平」,雖然設計了美好的世界藍圖,卻無法施工。 第四章(11) 羅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通過建立反法西斯聯盟,成功建立了威爾遜沒有能夠建立的國際安全機構——聯合國,並且通過「五大國一致」原則以及由此形成的「大國否決權」,確保了美國在聯合國的主導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各個經濟部門,尤其是軍事工業部門,都迅速擴張。到1945年,美國的國民收入比1939年增加了一倍多;商船總噸位已經達到5700萬噸,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2/3;黃金與其他貴金屬的擁有量也佔全世界的59%,美元成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硬通貨;在世界貿易中,美國也處於壟斷地位。美國的軍事實力不僅深入歐洲大陸,還在世界其他地區佔據許多戰略要地。對核武器的壟斷更使美國成為最具有威懾力的軍事強國。戰後美國巨大的經濟、軍事、政治實力,為美國成為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為美國填補歐洲國家留下的真空,提供了條件。但是有主導世界的實力,還需要有主導世界的戰略決策和野心,這取決於美國是否會擺脫傳統的「孤立主義」政策。鑒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威爾遜的「國際主義曾經遭受失敗,為了防止重蹈覆轍,羅斯福政府在戰時便著手在政策和輿論上進行準備。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政府成立了以國務卿赫爾和副國務卿韋爾斯任正副主席的戰後對外政策諮詢委員會,為安排戰後世界秩序制定政策。在戰時的三巨頭會議上,羅斯福把這些政策轉化為具體的戰後安排,力圖將戰時同盟變為美國主導的安排戰後世界的合作體制。國務卿赫爾等人努力使美國公眾相信,參與戰後國際經濟秩序的安排,恢復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為美國戰後維持經濟繁榮所必不可少。財政部長摩根索曾經向參議院指出,美國要建立一種世界體系,以便讓「企業家們可以按照商業原則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到戰爭結束時,在美國國內仍然有人主張不干預歐洲事務,美國政府一度也確實曾經打算從歐洲收縮力量,但是西歐國家的衰弱使美國決策者認定:或者任憑西歐發生嚴重政治經濟*,從而威脅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或者出面進行大規模干預。而美國的力量和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使美國選擇了後者。因此而有了1946年的《英美財政協定》以及其他援助歐洲的措施。   美國怎樣警惕「戰略陷阱」   美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對外國勢力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戰略警惕性。這個戰略傳統,是從開國領袖華盛頓開始的。   華盛頓說:對外國陰謀詭計要時刻保持警惕之心   1796年,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提醒美國人民說:「應當消除對個別國家的由來已久的、根深蒂固的反感和對其他國家的強烈的好感,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為對付外國勢力的陰謀詭計,……一個自由的民族應當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   華盛頓這段話,是對美國人民語重心長的忠告,是充滿憂患意識的警告,也是開國元勛戰略智慧的結晶,是華盛頓一生鬥爭經驗的總結。   在華盛頓看來,外國勢力是有陰謀詭計的,一個自由的民族不僅應該對此保持警惕之心,而且還要加上「時刻」兩個字,要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一刻都不能麻痹和放鬆。   當然,對外國勢力,對國際問題,不能只用「陰謀論」的觀點去看待,但是也不能只用「非陰謀論」的觀點去看待。這個世界是有陰謀詭計的,所以警惕之心是必須要有的,而且要像華盛頓要求美國人的那樣——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章(12) 「俾斯麥陷阱」與「戴高樂統計」   在大國戰略競爭中,如同華盛頓所說的「外國勢力的陰謀詭計」,是常用不衰的。19世紀法德競爭中的「俾斯麥陷阱」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打敗了法國,法國的皇帝也做了俘虜。但是德國內部在對待法國的政策上產生了嚴重分歧。德國首任駐法國大使哈里?馮?阿尼姆主張恢復法國的皇帝制度,而俾斯麥從孤立、混亂、削弱法國以使其以後難以與德國競爭的戰略目的出發,主張恢復法國的共和制。俾斯麥認為,一個不穩定的共和制政權,在君主制占統治地位的歐洲將處於被隔離的孤立狀態。1872年,俾斯麥在一次奏文中指出:「對一個聯合的王朝歐洲來說,巴黎的火山(不穩定的共和政權)一點也不危險,它將自燃自熄。」俾斯麥堅持叫法國搞共和制,讓法國像一個不穩定的火山一樣整天進行*的噴發,陷於混亂和不穩定,這是一種最有利於德國的理想狀態。而哈里?馮?阿尼姆則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最後被撤職並且被指控犯有叛國罪。   俾斯麥的陰謀在70年之後,被戴高樂的統計清晰地揭示。戴高樂認為導致法國戰略性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戰前法國黨派尖銳鬥爭、內閣更替頻繁,造成國家渙散無力。正是第三共和國的議會制導致了「1875—1940年的65年中,法國更換過102屆政府,而英國只更換過20屆政府,美國只更換過14任總統」。戴高樂多次看到,某個總理剛一上台,就遭受無數的苛求和批評,「雖然竭盡全力也還是窮於應付,更談不到掌握全局了。議會決不會支持他,給他做的事情只是暗中陷害他和離棄他。他的部長是他的政敵。輿論、報紙和黨派利益都把他當成一個抱怨的當然對象。人人都知道他只能在職一個很短的時期,他自己也首先知道這一點。」   俾斯麥陷阱的後遺症,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末。1947年確立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內閣反覆無常。1947—1958年,產生了24屆內閣,平均每個內閣存活的時間僅僅五個多月,而且僅僅存在一天的內閣就有兩個:1955年2月17—18日的比諾政府和1957年10月17日—18日的比內政府。戴高樂主張制憲議會擁有立法權和對政府的監督權,但是不能代替政府執政。政府應該是「有職、有權和穩定」的。由於臨時政府處處受到制憲議會的掣肘,戴高樂於1946年1月20日憤怒辭職,直到1958年9月大大加強了總統權力的第五共和國憲法通過,12月他當選第一任總統後,才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建設,是一個重要任務。而一些外國勢力鼓噪中國要搞美國式的大*,以大*來混亂中國、遲滯中國,就是一個陷阱、一個陰謀。對此,中國也要記得華盛頓的警告,對這種外國勢力的陰謀詭計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   防美之心不可無:「陰謀論」與「陷阱論」的歷史命運   中華民族21世紀面向世界的第一戰略問題是面向美國,中國最需要合作的對象是美國,最需要警惕的對象也是美國。   美國,是一個對外國勢力的陰謀詭計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的國家,也是一個善於使用陰謀詭計、設置戰略陷阱的國家。美國就曾經用軍備競賽的戰略陷阱對付蘇聯。美國是冷戰的老手,具有濃厚的冷戰傳統和冷戰情結。冷戰,實際上就是陷阱之戰,陰謀之戰,詭計之戰。對中國來說,防美之心不可無。   美國對付中國,可以設置陷阱的地方不少。它可以設置政治陷阱,向中國出口和投資大*,讓中國亂起來;它可以設置經濟陷阱,搞金融危機、金融戰爭,捲走中國人民辛勤勞作又捨不得花的血汗錢;它可以搞軍事陷阱,在中國周邊的某個熱點地區,創造條件讓中國打個敗仗;它可以設置外交陷阱,挑唆關係,製造矛盾,形成某個對付中國的聯盟。2007年1月,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外交政策部主任馬克?倫納德認為,2020年是21世紀的分水嶺,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全球政治將由單極政治向多極政治轉變。美國實行的所謂「勢力均衡」政策有兩個緯度:維持美國的一超地位;在每個地區都通過支持*政權的方式維持該地區的均勢。比如在歐洲,美國把歐盟當作平衡和遏制俄羅斯的力量;在亞洲,美國與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等國家結盟,以遏制中國。一位國際人士認為:中國軟實力的最重要成就是北京能夠防止形成在戰略上遏制其崛起的任何國際聯盟。今後的世界,不會有「反美聯盟」。但是,今後的世界,是不是一定就沒有「反華聯盟」呢?   人類文化從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進步的過程,既是漫長的過程,也是曲折反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喪失了對於外國勢力陰謀詭計的警惕之心,必然吃大虧。所以,對於「陰謀論」、「陷阱論」的批判,還是要手下留情。精英分子更不能用「非陰謀論」甚至「天使論」的幻想去麻醉大眾。   記住華盛頓的忠告:為對付外國勢力的陰謀詭計,一個自由的民族應當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中國應始終高舉「合作論」、「友好論」、「夥伴論」大旗,在國際社會凝聚更多的共識;但中國也決不能不聽到「遏制論」、「陰謀論」、「陷阱論」的警鐘,要對外國勢力的陰謀詭計時刻保持著警惕之心。   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第六章(1) 對美國,不要有幻想!   對美國,要有期盼,但是不能脫離實際;對中美關係,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增強戰略互信,對維護和發展中美關係意義重大,但是在增強「戰略互信」的同時,也必須防止「戰略幻想」。   美國人有「美國夢」,它具有兩層含義:從美國公民個體奮鬥的角度來看,「美國夢」是公民和家庭出人頭地的「創業夢」;從整個美利堅民族和國家的奮鬥目標來看,「美國夢」則是一個稱霸世界、主導世界的「領袖夢」。對世界領袖國家地位的捍衛與維護,美國從來沒有動搖;在保衛美國領袖地位的博弈中,美國從來沒有謙讓。21世紀,中國大戰略的首要問題,是對美國不要有戰略幻想。   一、戰略幻想,無異於自殺   戰略幻想,是政治家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政治家最不能夠犯的錯誤。在冠軍國家與潛在冠軍國家的博弈中,潛在冠軍國家如何防止冠軍國家的戰略誤導?如何避免產生戰略幻想?對此,美國開國領袖們在與大英帝國的戰略博弈中,表現了大智慧和大清醒。而二戰以前歐洲政治家的「綏靖政策」,則不僅給自己的國家也給世界帶來災難。而孫中山寄託美、日、俄的美好心愿,得到的是戰略遺憾。   亞當斯的告誡   曾經出任美國第一任駐英國大使,後來又擔任美國第二任總統的約翰?亞當斯,在1816年預言說:「英國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直到我們成為它的主人為止。」亞當斯的預言起到了警鐘的作用,它警示美國不要對英國有幻想——防英之心不可無。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都是美國的朋友,但是也只是在戰爭後期才成為朋友,因為英國需要美國的搶救。此時的美國縱然不是英國的主人,也是英國的救命恩人。二戰結束後,美國這個英國的救命大恩人,從此成了英國的主人,而英國也從此成為美國的忠實朋友和堅定的盟友。   今天,如果有人按照當年美國大政治家約翰?亞當斯預言的思維說:「美國永遠不會成為中國的朋友,直到中國成為美國的主人為止。」那是肯定不行的,美國人不會接受,中國人也不會同意。因為中國不想有一個主人,中國也不想當別人的主人。但是,當中國的綜合國力、國家地位、國際影響超越美國的時候,美國肯定是中國的一個很真摯的大朋友。而那時的中美關係,將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好。   英國成為美國的朋友,是在美國成為英國的主人以後。美國成為中國的朋友,是在中國超越美國以後。美國對於英國的強大和超越,從根本上轉變了美英關係,把英國變成了美國的好朋友。中國對於美國的強大和超越,也會從根本上轉變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從而使美國真正成為中國可靠、可信、可持續的朋友。   約翰?亞當斯的預言,體現的是美國式的戰略清醒和戰略智慧,對於今天的中國防止戰略幻想具有警示作用。   希特勒的擔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當時西方大多數當權的政治家(除了法國的路易?巴爾都、英國的溫斯頓?丘吉爾、阿爾弗雷德?達夫—庫珀等人外),都對希特勒的本質認識不清,幻想通過讓步能夠換來和平,相信納粹德國是抵禦共產主義向西歐擴散的堅強堡壘,因此對希特勒的種種行動開放綠燈。希特勒在確定他的重整軍備的政策時,曾經這樣不無擔心地對他的將領們說:「建設國防軍的時刻,是最危險的時刻。這時候就會看出,法國究竟有沒有政治家。如果有的話,它就不會給我們時間,而會向我們撲過來。」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2) 遺憾的是,無論是法國還是英國,缺少的正是戰略頭腦清醒的政治家。而那些清醒的政治家們的思想又沒有能夠成為決策意識的主流和主導,結果使「綏靖思潮」和「綏靖政策」在20世紀30年代的西方國家中逐步成為基本國策。當時歐洲政治家們由於對法西斯主義的本質認識不夠,陷於了「綏靖能夠避災」的戰略幻想,結果差點丟了性命。   現在的國際社會,和平、發展、合作是時代的主流,但是霸權主義的危險依然存在,對霸權主義不能有幻想。   孫中山的夢幻   孫中山為了實現革命建國的理想,對日本、美國、俄國有過三大政治美夢:   「日本夢」——秉持兄弟友誼,互相提攜,締造中國和日本共同繁榮。   「美國夢」——期盼美國和中國之間以師弟之友誼,幫助把中國打造成美國式樣的東方共和國。   「俄國夢」——以俄國為師,力拒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實現中國完全獨立的美好願望。   三大美夢最終都成為幻境。因為無論是日本、美國還是俄國,它們都把中國的復興看做是對自己的威脅,它們都不希望中國能夠和它們一樣強大。   其實,在近代歷史上,中國的精英人物不斷地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空想和期待,包括領導中國走向不流血改良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保皇黨,而不斷革命的孫中山在這方面的夢幻則是一種特別的遺憾。   在對待別的大國崛起的問題上,任何大國都是小胸懷的。在國家關係中,特別是在大國關係中,似乎就沒有一個大國希望另一個大國和自己一樣強大,更不用說會有一個大國喜歡看到另一個大國比自己更強大。   如果說,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期盼,那麼,在國家關係中,特別是在大國關係中,是不會產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心愿的。原來的大國強國,決不會讓其他的大國在與自己的關係中出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現象。所以,一個大國想要通過和另一個大國建立兄弟友誼、師生友誼而共同強大,只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最後的結果,人們看到了,20世紀對中國的國家安全造成最大災難和最大威脅的三個國家,就是日本、俄國和美國。20世紀前期主要是日本帝國主義,後期主要是美帝國主義和蘇聯社會帝國主義。   在孫中山時代,日本、俄國、美國不希望中國強大。在21世紀,他們希望中國強大嗎?他們希望中國比他們更強大嗎?   1949年8月14日,毛澤東寫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的文章,揭露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帝國主義本質,批評了一些人對於美國的幻想。今天的中美關係,需要加強合作,但是對美國的「幻想」,應該堅決「丟掉」,而且「鬥爭」的「準備」也是不能沒有的。   二、潛在冠軍國家:冠軍國家的天然對手   在近代世界歷史上,冠軍國家與潛在冠軍國家之間,總是世界舞台上的對手。它們之間,在應對共同的具體的國際問題上會有合作,成為夥伴關係;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和淡化它們在國家地位上的競爭關係。在同時有幾個潛在冠軍國家的情況下,冠軍國家為了分而治之,為了對付挑戰最大的潛在冠軍國家,可以和其他潛在冠軍國家結成同盟關係。而只要在國際舞台上只有一個潛在冠軍國家,那麼,冠軍國家與潛在冠軍國家之間的戰略競爭就會加劇,對手關係就會凸顯。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3) 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隨著美國在金融危機中的相對衰落,中美兩國以應對和解決共同面臨的全球問題所形成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會越來越緊密。但是中美兩國在國家地位上的「冠軍爭奪戰」也會加劇,中美「競爭性戰略對手關係」會進一步突出。這是不以兩國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趨勢。   中美兩國註定要走上比賽場   在運動場上,最激烈的一對競爭對手,就是冠軍和亞軍。亞軍想爭當冠軍,冠軍想衛冕冠軍,都是一種天性。   在國家間的競爭中,特別是在冠軍國家和潛在冠軍國家之間的競爭中,二者之間也是一種天然的對手關係。當然,這裡成為冠軍國家天然對手的亞軍國家,必須是有決心和有能力競爭冠軍國家的亞軍國家,如果一個亞軍國家沒有競爭冠軍國家的志向、能力與潛力,那麼這樣的亞軍國家就不會成為現有冠軍國家的對手。同樣的,如果一個暫時在亞軍之後的季軍國家,具有和呈現出超越亞軍國家、直追冠軍國家的實力、潛力和趨勢,那麼這個季軍國家就會被現有的冠軍國家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來看待。除非這個季軍國家放棄自己的追趕目標,或現有的冠軍國家準備放棄自己的冠軍國家的地位,不進行自己的衛冕之戰,主動讓賢或者任其自然。   歷史的宿命恰恰在於:中國是一個一定要爭當冠軍國家的國家,而美國又是一個一定要衛冕冠軍地位的國家。這樣,一場無法避免的奪冠和衛冕之戰,就決定了中美兩國要雙雙走上比賽場。   美國人1942年的防華預言   對美國防範中國崛起的過程進行全面的歷史考察,是一件需要專家才能夠完成的任務。但是,美國在世界賽場上瞄上中國,可不是冷戰之後的事情,在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就有了明確的文字記錄。這表現了美國人在具有急功近利性格的同時,確實還具有放眼長遠的深謀遠慮。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美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尼古拉?約翰?斯匹克曼在他的名著《世界政治中的美國戰略:美國和權力均勢》中就指出:「美國戰後的政策應當是在維持歐洲和亞洲均勢的戰略指導下制定……美國的利益不是統合的權力,而是要均衡的權力。……而戰後主要的問題將不是日本而是中國。……一個現代化的、充滿活力的、具有4億人口的軍事化的中國,將不僅對日本,而且對西方大國在亞洲的地位都是威脅。……如果現在和未來遠東的均勢得以維持,美國將不得不採取同樣的保衛日本的政策。」這本書是在1942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上下同仇敵愾反對日本的情況下寫的,該書不僅當時在美國反響巨大,而且至今是研究美國國家戰略的必讀參考書。   冷戰剛剛結束,在蘇聯解體的廢墟還冒著縷縷青煙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始了對於新的競爭對手的搜尋,並且把目光投向以和為貴的中國。1992年9月17日,著名智囊機構美國傳統基金會主辦的刊物《政策研究》發表文章稱:「在經過一個世紀的起步失誤之後,看來中國終於堅定地走上了一條經濟飛速發展、軍事上顯示其實力的道路,而這的確將在整個亞洲和全世界引起反響。這對於美國的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是世界上軍事力量正在迅速擴大的唯一的大國,而且它是一種共產主義制度正在滿足其人民的經濟願望的第一個實例。」從此,「*」被大肆炒作。這種論調的鼓吹者們甚至認為,中國近代以來飽受欺凌,因此一定會伺機報復。 第六章(4) 1992年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美國開始進一步關注中國對美國主導地位可能帶來的所謂威脅。1995年,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就表示:「我們最擔心的是中國的強大。如果中國迄今為止的經濟發展速度再維持10年,那麼,20世紀末在戰略上最大的事情,就是中國的興起。」   從美國人1942年關於「戰後主要的問題將不是日本而是中國」的戰略大預言,到1995年美國國防部關於20世紀末美國在戰略上最大的事情就是中國的興起的戰略宣言,美國最終完成了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中國問題成為美國戰略的最大的事情,中國榮幸地成為冠軍美國最重視的一號選手,要經受美國式拳擊的擊打了。   中國被美國選定為對手,不想當,也得當   很多中國人有一種期待,就是希望美國不要把中國作為對手。有人說,中國奉行「四不」政策——不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不挑戰世界秩序;不把美國當作競爭對手和敵手;中國不是美國的威脅。中國就是要當美國的建設性戰略夥伴,就是要與美國合作,與美國友好。儘管這些願望和期盼是真誠的、難得的和寶貴的。但這並不能使中國躲掉做美國對手的命運。   中國究竟當不當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這個定位是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的。美國一些戰略家曾明確指出,美國是否防備一個國家,並不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意圖,而是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力量。基辛格也曾說:「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美國是無比遼闊、資源和人口遠遠超過美國的歐亞大板塊海岸之外的一個島嶼。在歐亞大陸的任何一半——歐洲或亞洲——出現一個佔據支配地位的大國,是一個構成對美國的戰略威脅的明顯標誌,無論有沒有冷戰都是一樣。因為由此而形成的集團將具備在經濟上並最終在軍事上,超過美國的能力。美國必須抗擊這種危險,即使這個居於支配地位的大國顯得十分友善;因為其意圖一旦變化,美國就會發現自己進行有效抵抗和扭轉事態的能力大大減弱了。」   在美國人看來,國家意願是靠不住的,美國人看的是力量。美國人戰略思維的重要特點是:力量決定地位,力量決定性質,力量決定關係。兩個國家的關係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不是以國家意志和意願所決定的,而是由力量來決定的。美國人選擇戰略對手,不是以意識形態和善良意志為標準,而是根據力量水平為標準。美國一位專家說,僅僅是迅速發展這個事實,就使中國走上了一條與美國衝突的道路。這就是美國的戰略觀念,這就是美國思維。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美國是世界第一,那麼哪個國家發展的速度最快,離美國的距離最短,哪個國家就不可避免地、歷史性地要成為美國的對手,你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只要你處在發展最快的地位,只要你在綜合國力的比賽場上距離美國最近,那麼你就必須享受美國給你的「對手」的待遇和地位。除非你自暴自棄或者被美國遏制住了,否則你就休想逃脫被列為美國「對手」的「命運」。21世紀的中國,早已經光榮地被美國選定為它的對手,不想當,也必須得當。正如基辛格所說「無論有沒有冷戰都是一樣」,「即使這個居於支配地位的大國顯得十分友善」,那也不行。   中國和美國的根本矛盾是什麼?書包網 www.bookbao.com 第六章(5)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兩個國家的根本矛盾是什麼?   美國學者傅高義曾經總結了中美兩國之間的十大矛盾: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南海問題、經濟問題、多邊組織和國際組織問題、對亞洲潛在威脅的看法問題、戰略聯盟問題、武器擴散問題、*問題和環境問題。   其實這些矛盾,都是中美兩國的具體矛盾,而沒有揭示出中美兩國之間的根本矛盾。中美兩國的根本矛盾,其實是冠軍國家和潛在冠軍國家之間的矛盾,是冠軍國家和預備冠軍國家之間的矛盾。   布熱津斯基曾指出,美國是「第一個全球大國」,也是「最後一個全球性超級大國」。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穩居世界第一,中國的戰略目標是衝刺世界第一。如此一來,中美兩國就必然發生碰撞,客觀上是一種矛盾。所以,這個根本矛盾是決賽世界新一輪冠軍的矛盾。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是這兩個大國矛盾的重要源泉和重要內容。但是中美兩國之間的根本矛盾,不是意識形態矛盾,美國關注中國的第一位的問題,不是你姓社姓資,而是你是強大還是衰弱。美國不怕中國搞社會主義,就怕中國強大。對於美國來說,美國寧願要一個不發達的社會主義中國,也不願意要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中國。只要中國不會追趕和超越美國,不會最終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的領袖國家,中國搞社會主義也會受到美國的包容、合作和援助。只要中國要崛起為世界第一,要成為世界的冠軍國家,那麼中國就是比美國的資本主義更加資本主義,也要被美國堅決遏制。中美兩國深藏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利益是對於國家地位的競爭,是競爭領袖國家、誰主世界沉浮的矛盾。   美國和中國在21世紀的根本矛盾,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對中國大戰略的核心目標,不是在意識形態上「西化」中國,而是在國家實力上「弱化」中國,在國家地位上「矮化」中國,在國家復興上「遲滯」中國。所謂「西化」、「分化」、「醜化」等,都是「弱化」中國、「遲滯」中國崛起和復興的戰略手段,目的是使中國在21世紀不要追上和超過美國,使21世紀仍然是「美國世紀」而不是「中國世紀」。   21世紀中美關係:戰略競爭、戰略合作、戰略改造   21世紀的中美關係,在大國關係史上是最複雜的一對關係:在國際地位上,是戰略競爭關係;在共同利益上,是戰略合作關係;在意識形態上,是戰略改造關係。這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關係體系,其主旋律是戰略競爭關係。戰略競爭關係是中美關係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關係。上述三個方面,也可以說是中美關係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戰略競爭為中心,以戰略合作和戰略改造為兩個基本點。   中美兩國在國際地位上是戰略競爭關係,即戰略對手關係。中美兩國戰略利益的差別和對立,必然導致戰略競爭。美國作為現在世界的冠軍國家,也是世界的霸權國家,它害怕中國的崛起給它帶來的衝擊。中國崛起給世界提出的根本性問題是:21世紀,誰來領跑世界?在這個國家根本戰略地位的問題上,中國和美國是戰略競爭的對手關係。   中美兩國在共同利益上是戰略合作關係,即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和美國在21世紀,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最大的合作夥伴。在經濟全球化中各國經濟成為一榮俱榮的命運共同體的情況下,在全球治理成為任何一個民族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的情況下,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世界大國,必須進行合作。美國戰略學家托馬斯?巴尼特說:「亞洲奇蹟和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超級大國的崛起對我們的投資而言不是一個壞的回報。我們不要忘記,在過去10年中,亞洲對我們的經濟增長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核心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自己做所有的事情。我們越來越像是坐在了一輛雙掛馬車上,共同進退。」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六章(6) 中美兩國在意識形態上是戰略改造關係,即是互相影響的關係。中美兩國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美國文化影響中國,中國文化也會改造美國。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學習世界,就包括了學習和借鑒美國的一些有益的東西。中國對美國的改造作用,不僅是在國內層面,而且將在國際層面,使美國由國內型的*國家逐漸向國際上的非霸權國家進化。國際制約力量的不足,是導致美國霸權主義猖獗的重要原因。用中國的非霸權的強大來制約美國的霸權,用中國的和諧文化來改造美國的霸權文化,就能夠使美國在國際關係中趨於*化和文明化。   中美兩國無論是戰略競爭還是戰略合作,都應該是建設性的。建設性的競爭,就是一種良性競爭,是排除了以戰爭方式、超越了冷戰模式的競爭。建設性的合作,是指不以犧牲國際公平和正義、不以針對和損害第三方利益為指向的合作。建設性的競爭和合作,必須是「競爭有限度」——不能無限度地競爭;「合作有原則」——不能無原則地合作。中美兩國建設性的競爭合作關係,符合中國的利益,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利益。   美國總統的「一號大事」是什麼?   自從美國走上西方世界的領導崗位以後,保衛美國的「領導權」,就成為美國國家利益的核心。   冷戰,是美國和蘇聯之間開展的一場曠日持久的長達40多年的對世界「領導權」的爭奪戰。冷戰之後,在美國曆年出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國防報告》、《總統國情咨文》等戰略性文件中,確保美國對世界的領導地位,都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首要任務。所謂「美國安全」,首先是美國對於世界的霸權地位、領導地位的安全。所謂「美國國家利益」,核心是美國的霸權地位、領導世界的地位。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說:「作為總統來說,美國最基本的戰略是:第一要在西方世界占統治地位。……第二要保證在全球範圍內沒有美國的競爭對手。就是說沒有別的國家用我們主導西方世界的方式主導自己的區域。在20世紀,美國竭力確保日本、德國和蘇聯不能主宰亞洲或者歐洲,因為美國不想要同樣的競爭者。現在的形勢是美國已經很明顯地成為世界上最強有力的大國,並且沒有競爭對手或者潛在競爭對手。在一段時間內,這不可能改變。」   當今美國國家戰略的制高點是:防止出現一個戰略競爭者、霸權挑戰者、並駕齊驅者、霸權代替者。美國總統常年為解決各種矛盾忙個不停。但是美國總統關注的最基本的戰略問題是美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是在全球沒有競爭對手或者潛在競爭對手。可以說,美國總統的戰略,就是霸權衛冕戰略。這是美國總統的世界眼光,是美國總統的戰略特徵。   建設和諧世界,要增強競爭精神   21世紀,中國擁有一個機會,就是與美國競爭新一輪世界冠軍的機會。所謂戰略機遇期,其最高境界就在這裡。機不可失,時難再來。   美國機制就是一個競爭的機制,包括國內競爭和國際競爭兩個方面。在國際競爭方面,美國是搞霸權主義的高手。國內競爭包括:兩黨之間的競爭、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競爭、各洲之間的競爭、軍方與地方的競爭、軍種之間的競爭、土地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競爭、新老企業之間的競爭、大小資本之間的競爭和個人之間的競爭。美國人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熏陶中,崇尚競爭的價值,把出色的競爭能力看成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加以讚揚。而美國各個方面的競爭,恰恰又造成了一種相互制約的平衡,實現了競爭機制與平衡機制的結合,保證了美國的活力與穩定。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第六章(7) 和諧世界不是靠一個「和」字就能夠創造出來的。正如和平世界不是靠一個「和」字創造出來的一樣。在國際秩序中的叢林原則仍然存在,在霸權主義仍然存在的情況下,不論是一個國家內部「*國家」的建設,還是國際社會中「*世界」的建設,都不是一個「和」字能夠創造出來的。「和」,既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結果。無論是和平世界、和諧世界、*世界,都是一種競爭的結果,都是一種力量的平衡。而在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中國人缺乏競爭的精神和競爭的力量,一味崇尚「和」文化、「和為貴」、「和為上」,結果不僅使國內缺乏動力與活力,對於創造世界的平衡,也沒有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所以魯迅在論中國性格,在鞭撻中國國民性的內容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於中國「不爭」的性格,魯迅不是感到欣慰和推崇,而是感到憤怒。他認為,中國的「不爭」,是造成民族不幸和悲哀的重要原因。新中國,是毛澤東帶領中國革命的一代人在幾十年的戰爭中「爭」出來的。崛起的中國,是*等幾代黨的領導人,帶領中國改革的一代人,在韜光養晦的複雜鬥爭中「爭」來的。21世紀的中國只有在競爭冠軍國家和領袖國家的衝刺中,才能夠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六、「沒有偉大的敵人,便沒有偉大的美國」   在美國有一句格言:「沒有一個偉大的敵人,便沒有偉大的美國。」美國是一個需要敵人的國家。美國的戰略文化,就是製造「敵人」的文化。美國必須不停地尋找「敵人」,不停地疾呼「威脅」,不停地渲染「危機」。   美國為什麼需要敵人?美國按照什麼標準選擇敵人?美國如何有效地利用敵人?美國如何戰勝敵人?這些內容構成了美國戰略觀中的「敵人觀」,也形成了美國戰略思維的一個經典傳統。   五角大樓「招聘敵人啟事」   美國戰略學家托馬斯?巴尼特在《五角大樓的新地圖——21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寫到:在柯林頓政府的第二個任期期間,我在五角大樓辦公室的一面牆上發現了這樣一則個人廣告。   招聘敵人啟事   成熟的北美超級大國尋求有敵意的合作者以進行軍備競賽、第三世界衝突和一般性對抗。候選者必須有足夠威脅,以說服國會滿足軍事需要。具備核戰能力者優先;但如果擁有重要生化武器資源,非核候選人也可考慮。請將求職信並艦艇和空軍中隊照片寄至:   美利堅合眾國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五角大樓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這是一則幽默。它有趣但是真實地反映了美國在冷戰後,確實是患了「敵人缺乏症」,藝術地表現了美國在全世界「尋敵」的急迫心情。   美國的「用敵」藝術   1981年1月20日,共和黨人里根就任美國總統後,在對蘇聯的定位上,將蘇聯明確定位為「敵人」,而不是簡單的「戰略競爭者」。里根認為,蘇聯是世界邪惡的焦點,是美國的頭號敵人。必須採取戰略進攻,才能夠遏制蘇聯擴張,保證美國安全。美國以蘇聯為敵,贏得了勝利,獲取了紅利,嘗到了甜頭。   1993年末,柯林頓總統曾經脫口而出地說:「啊!我想念冷戰。」想念冷戰,就是想念敵人,想念那個有敵人的年代。冷戰結束後,美國失去了敵人,柯林頓總統感到失落。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六章(8) 查爾斯?克勞薩默在冷戰結束時說:「國家是需要敵人的。一個敵人沒有了,會再找一個。」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小阿瑟?施萊辛格認為:「美國需要一個敵國,來給外交政策帶來焦點和連續性。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為敵人,在冷戰中又與蘇聯為敵。到了一定時候,又會宣告其他潛在敵人的存在。」   美國的政治家和專家們好像「尋寶」一樣熱衷於「尋敵」。「敵人」,對於美國的價值是什麼呢?   1. 有敵人,就有挑戰和競爭,就有動力。半個世紀的冷戰,由於有蘇聯這個強大的敵人,給美國的發展以極大的動力和刺激,雙方在生死對決中,能夠發揮其最大的潛能,迫使其拚命發展和進步。在蘇聯解體以前,一些美國權威人士就充分肯定冷戰的功績和蘇聯這個敵人對於美國的貢獻:「蘇聯曾經是有用的敵人。美國相信,不僅要和蘇聯的軍事力量競賽,還要和蘇聯的成就競賽。現在看來彷彿是一種奇思異想,許多美國人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把兩種制度的競賽鎖定為一種顯示優越性的競賽。沒有蘇聯的空間計劃,美國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由於冷戰這種近似臨戰態勢的不斷持續,刺激了國防工業,「造就了美國尖端技術」。   2. 有敵人,美國就能夠有效團結和凝聚國內。還在1991年9月蘇聯解體前夕,美國就發出了對於冷戰的感嘆:「對於美國這樣具有多樣性的國家,只有外部的各種挑戰可以使它團結起來。」美國通過樹立一個「大敵」,造成「大敵當前」的局面,就能夠「臨大敵以令萬眾」,營造「同仇敵愾」的國家氣氛,有效地團結內部、凝聚各方,保持和增強美國領導集團的權威性和號召力。美國在外部尋找敵人,是為了在內部凝聚自己。尋找和樹立敵人,成為美國一個治國安邦的方略。   3. 有敵人,才有軍隊與軍工集團的特殊利益。美國戰略學家托馬斯?巴尼特說:「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購買的所有*的高科技軍事能力,實在需要一個*的高科技敵人,對不對?『冷戰政治家』說:絕對是這樣的,如果俄羅斯變得實在不堪一擊,見鬼,我們就和中國干吧。」巴尼特指出:「9?11」後,「一夜之間中國從雷達上跌落下來,取而代之的是『覆蓋全球』的恐怖組織和任何涉嫌支持它們的無賴國家」。「美國軍隊在打敗敵人方面總是做得很好,但是在如何取得勝利方面從來沒有做好過。在冷戰期間,美國贏得了巨大的勝利:我們拖垮了世界上另外一個軍事超級大國,同時推動了全球化在全世界的巨大進步。隨著蘇聯的崩潰,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我們僅僅見證這個時代的創立是不夠的。美國需要對值得戰鬥的敵人和值得創建的未來軍隊重新進行清楚的定義,以迎接沒有競爭對手的新的安全環境。五角大樓在兩方面都失敗了,這主要是因為它害怕喪失在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或者魯莽點說,是擔心它在聯邦預算中的份額。這種恐懼驅使軍隊拚命抓住『准競爭對手』這個虛幻的東西,因為只有這樣一個對手的存在,才能夠為五角大樓維持一支以打超級大國戰爭為主要目的的軍隊提供理由,但是新的時代不僅沒有產生這樣一個威脅,而且產生了完全相反的東西即過去較少被注意的力量反而異軍突起,向美國『新世界秩序』的定義發起了挑戰。」可見,美國需要敵人,是因為五角大樓需要在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是因為五角大樓需要保持在聯邦預算中的軍費份額,是因為只有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才能夠為五角大樓維持一支以打超級大國戰爭為主要目的的軍隊提供理由。用一句調侃的話來說,沒有敵人,美國軍隊和美國軍工集團吃什麼、賺什麼?有敵人,才有利益。 第六章(9) 4. 有敵人,才能夠號令諸侯,保持美國的霸主地位。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國際上把影響美國霸主地位的崛起大國定性為「敵人」進行遏制和*,就名正言順、師出有名,就能夠通過有效遏制崛起國家而保持美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和霸權利益。二是在西方國家內部,把美國的敵人說成是西方世界的共同敵人,由美國舉旗幟,做盟主,組織和加強聯盟,發號施令,把西方國家也都捆到美國的戰車上。美國一些權威分析人士在評價冷戰作用的時候就認為,「受到蘇聯挑戰的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和約翰遜政府找到了幫助那些受壓制者的『國家安全』的理由。」這使冷戰不僅推動美國國防工業特別是尖端技術的發展,「而更重要的是給了美國以拉攏資本主義同盟者的良機。」這樣,美國就在國際社會上組織起反「敵」聯盟和統一戰線,既控制了西方國家,又遏制了崛起國家,從而保障了自己這個霸權國家的地位和利益。   美國的「選敵」標準   美國選定敵人的標準,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但主要看兩點。   1. 意識形態標準。對美國來說,理想的敵人就是意識形態上與己為敵,種族和文化上與己不同,軍事上又強大到能夠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可以使人相信的威脅。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外政策辯論中的主要問題,就是哪一個國家可能是這樣的敵人。   美國在對德國、日本、蘇聯的定性上,都堅持了意識形態標準。20世紀美國對德國、日本、蘇聯的戰爭和冷戰,一個基本的根據就是認為這三個對手都是反對美國信念的主要原則的國家,由於它們反對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所以它們是美國的「敵人」。而這在美國民眾中幾乎也成為共識。1945年,蓋洛普民意調查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一個人可以是一個共產主義者同時又忠於美國嗎?回答「是」的人佔5%,而回答「否」的人佔87%。1989年底,有47%的人說,他們寧願投入一場全面核戰爭,也不願意生活在共產主義統治之下。   按照價值觀的不同來劃分敵我,雖然在一些政治家中也出現過鬆動,甚至在冷戰時期就出現了超越意識形態的議論,但是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美國對這一標準的堅持。在特定時期和情況下出現的超越意識形態的議論,甚至可以說是美國政要的一種實用主義和權術的表現。例如,20世紀60年代末,有的美國決策者就認為傳統的是非標準應該檢討,尼克松說:「今天,『主義』已經失去活力……我們的目標是要清除掉外交政策中所有敏感的、情緒化的東西。」「意識形態衝突的國家,在特定的條件和形勢下,可能會有共同的目標,而意識形態相同的國家,也可能是彼此敵對的。」基辛格也說:「我們沒有永久的敵人,我們將依據他們的行動,而不是意識形態來判別別的國家,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2. 力量標準。就是把世界上除了美國以外,發展速度快、最有實力和潛力、有趨勢挑戰美國的國家找出來,作為美國的敵人來對付。這樣的國家,就是那些新崛起的國家。在美國的戰略思維中,崛起者就是競爭者、挑戰者、敵對者。冷戰末期及冷戰後,日本曾經成為美國「對手」名單上的首選對象。一些美國學者和政治家寫了幾十本著作以及上百篇立論嚴謹的文章,試述即將到來的日本和美國的衝突。但是後來由於日本經濟失去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美國便從潛在的敵人名單里把日本排除出去。美國國家安全研究所1997年的報告認為,「潛在的地區對手,現在只有俄羅斯和中國具有這一條件,印度在今後10年也可能成為重要的地區軍事強權。」後來,美國又一度回過頭來把俄羅斯當做主要敵人候選者,但是轉念一想,俄羅斯雖然具有潛在的危險性,但是因為它的「經濟狀況很糟糕,國內動蕩不定,社會結構七零八落」,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主編哈里斯的話說,俄羅斯「只不過是個受傷的野獸,是一個正在為成為*國家而努力的前超級大國」,在短期內對美國不會構成威脅。1997年以後,美國選來選去,最終還是鎖定中國,把中國看做美國的主要敵人。美國輿論普遍認為,中國的長遠目標是向美國的全球支配地位提出挑戰,美國「必須以敵對態度同中國交往」,否則就等於「綏靖」、「姑息」。 第六章(10) 按照美國「選敵」的標準,中國是絕對符合條件的「敵人」。由於中國既在意識形態上與美國不同,又是大國崛起中最有潛力的一個國家,因此在美國「選敵」的政治遊戲中,在美國選敵的花名冊上,就只能高居榜首、穩居一號了。   亨廷頓為「孤獨的美國」悲哀   美國的「選敵」思維和「造敵」思維,使自己「全球樹敵」,成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國家。亨廷頓指出:美國官員「讚美美國是仁慈的霸主」,把美國標榜為「第一個非帝國主義式的超級大國」。實際上,美國是「一個無賴超級大國」,「在世界上越來越陷於孤立。」「美國領導人一貫聲稱它是代表『國際社會』的。可是他們心目中代表著哪些國家呢?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還是*世界?是東南亞國家聯盟?還是非洲?拉美?法國?而這些國家或地區是否又把美國看成是自己所在社會的代表呢?在大多數問題上,美國所代表的社會,充其量也只是它那些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兄弟(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在許多問題上,代表德國和一些歐洲的*小國;在中東問題上有以色列;在實施聯合國決議方面有盟友日本。這雖然都是一些重要的國家,但是它們遠遠夠不上全球性的國際社會。」「通過一個又一個問題,美國發現自己越來越處於孤立的境地,同黨寥寥無幾,與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和人民形成對立。……那些視自身利益與美國利益相輔相成的國家越來越少。這至少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成員國的核心構成中是這樣。在冷戰最初的10年間,格局是4:1,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四個國家聯合對付蘇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恢復了合法席位後,格局變成了3:1,中國處於一個游移的中間位置。而現在卻變成了2:1:2,形成了美國和英國兩國對中國和俄國兩國,而法國則處於中間位置的局面。」「在1997年哈佛大學舉辦的一次會議上,一些學者報告指出,至少有擁有世界人口2/3的國家——中國、俄羅斯、印度、*、穆斯林以及非洲國家——都把美國看做是它們社會獨一無二的最大的外來威脅。……日本公眾在1997年曾經把美國列為僅僅次於朝鮮的第二大威脅。」   善於製造「偉大敵人」的美國,已成為一個孤獨的美國,悲哀的美國。美國的偉大,已經不能通過製造偉大的敵人來實現和保持了。   「中美聯盟」:出現在美國的新思維   美國不能靠「樹敵」保持霸權,而是要靠「交友」推動國家發展,這是越來越多美國人的認識。美國有識之士甚至提出「中美聯盟」的設想。   2006年6月26日,美國著名戰略問題專家托馬斯?巴尼特在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的演講上提出:「建立面向21世紀的美中戰略聯盟」,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設想。   托馬斯?巴尼特說:「美中建立聯盟關係,對雙方有益。」「現在的美國正如同20世紀初期的英國一樣,在看待當今中國崛起問題上,面臨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是像20世紀初英國看美國一樣,將之視為上升的強國,並且平靜地予以接受;還是將其視為上個世紀的德國,即全球戰爭的根源。通過和美國建立戰略聯盟關係,英國最大限度地保存並且發展了自身的國力。」「美國已經處於經濟逐漸衰弱的時期,儘管其軍事實力依然強大。如果美國要用軍事實力彌補經濟實力的不足,就應該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這種戰略聯盟關係將對中國十分有利,所以中國也應該支持建立這樣的聯盟。」「但是五角大樓不會贊成建立中美戰略聯盟,因為他們需要將中國作為美國保持強大軍力的借口。在『9?11事件』後的3年中,五角大樓對中國的關注減小了。因為在這期間,美國關注的焦點是中東地區的恐怖主義。但是從2005年開始,中國問題又被擺到了桌面上。實際上這是美國海軍、空軍和陸軍爭奪國防預算而採取的策略。因此更準確地說,是美國的海軍和空軍更需要中國這一假想敵。」 第六章(11) 「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在21世紀極為重要。只要中美攜手,誰也破壞不了全球化進程,但如中美髮生戰事,全球化一天之內就會遭到重創。美國將能夠在中美戰事中保住自己在全球化的生存權,但是中國卻不會。我認為,現在中國和美國兩國領導人都還沒有預見到中國和美國建立戰略聯盟關係已經屬於不可避免。我給美國領導人的忠告是:中國的第五代領導人和第四代領導人將會完全不同。第四代領導人受*影響待在國內,但是第五代領導人將主要從20世紀80年代的留美學生中產生。我的建議是,中國第五代領導人將會更加富有智慧,更了解全球化,對美國也更友好。因此,美國領導人必須變得更加高明才能夠與中國合作。」「布希本人沒有什麼外交經驗,他的外交政策主要源於老布希政府的外交謀士和共和黨的外交遺產。這就導致美國對華政策仍然局限於冷戰思維,死死認定中國是美國的威脅。」「我之所以對中國和美國建立戰略聯盟感到樂觀,是因為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都將更新換代。我可以說,中國現在所經歷的變化是美國125年來發生變化的縮影。在外交政策上,中國和20世紀初的美國非常相似。中國的太空計劃與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太空計劃有相似性。中國股市的繁榮和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擴張與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基本相仿。在體育方面,中國與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情形很相似。中國現在的電影業讓我想起20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中國發生的一些勞資衝突和農民等問題也和美國『勞聯』當年面臨的情況相似。因此從方方面面來觀察中國,就會發現它和美國125年以來的歷史非常相似。」   托馬斯?巴尼特認為「不應誇大中國的威脅」。「到2020年,中國的大多數人口將在城市生活。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口遷移。」「實際上,中國在變得非常富強並且對美國構成威脅之前就已經變得『衰老』了。中國的人口在2036年時將有20%在65歲以上。美國65歲以上的人口從10%增加到20%用了60年時間,但是中國只用了19年。不會有哪個國家在未來30年中有如此快的老齡化速度。」「在未來20年中,中國也是可能挑戰美國的潛在國家。中國對世界帶來的希望或威脅大於歷史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所以,我希望美國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並且應該力爭儘快就此達成協議。因為,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自信,美國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的代價也會越來越高。」   托馬斯?巴尼特指出:「美中建立戰略聯盟的條件」,「我們很清楚中國與美國建立戰略聯盟的開價是什麼。美國首先要取消無條件保衛台灣的承諾。這種承諾十分危險,它有可能使台北把中美兩國拖入到戰爭之中。讓台灣掌握美國未來的命運是極不明智的。英國早在1997年就把香港歸還了中國。中國現在的許多貿易條款都來自香港。香港對中國大陸的改變大於大陸對香港的改變。」「目前美國不決定同中國建立戰略聯盟關係是極不明智的。」   建立中美聯盟為什麼是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因為中國和美國都在變化。托馬斯?巴尼特認為:「美國關注世界的新視角」,「在20世紀,美國是以下述角度觀察世界的。當時,美國人認為,如果一個國家在政治上同美國相似,那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的朋友。美國是*國家,法國是*國家,自然兩國就是朋友。同樣,美國人也認為,如果美國與一個國家在政治上不一致,那二者就是敵人。這種做法在冷戰時期是行得通的,因為當時國際政治與國際經濟是截然分開的。但是現在美國社會在敵友問題上出現了一些新觀點。持新觀點的主要是『嬰兒潮』的下一代,也就是80年代出生的,他們是二戰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的子女。這是美國歷史上人口最多的一代,總人口達到8300萬。他們是在互聯網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對於友誼的概念同上一代人完全不同。……他們對於友誼的觀點更多是出於經濟因素而不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未來美國人的觀點就是,美國的最好盟友就是經濟上同美國密切相關的國家。在當今國際社會中,比美國更資本主義的是中國。……我預測,未來中國與美國關係將比美國與日本的關係更密切。」 第六章(12) 不管托馬斯?巴尼特提出的「美中建立戰略聯盟」設想,在美國主流社會有多大的支持度,在現實中有多大可行性,畢竟是從美國社會發出的一種開創性的呼聲,是美國戰略界思想解放的一個積極表現。   華盛頓聽說中國人不是白種人,十分驚訝   在1830年之前,美國和加拿大幾乎從來沒有出版過有關東亞方面的書籍。即使是在19世紀80年代也為數不多。只是從19世紀90年代起,美國在這方面的出版物才開始增多。20世紀40年代以後,在美國關於中國出版物才開始超過歐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人的中國觀,實際上是歐洲人的中國觀。   在中國1911年武昌起義後4天,有一位美國人以「美國人的無知和東方語文」為題,感慨地指出:「中國,一個奇蹟般地覺醒的國家,一個佔世界人口1/4的國家,在美國報紙的編輯部,竟然找不到一個精通它語言的人,也沒有什麼人和這個國家打過交道,具備第一手知識,了解這個偉大民族人民的想法,只能依賴上海和香港刊物有關這方面的報道,真是荒唐滑稽。」   華盛頓在1785年,知道中國人不是白種人以後,感到十分驚訝。美國從1902年才開始研究中國。1863年時,美國駐華8個領事館中只有3名翻譯。   加強文明的溝通,有助於化解文明的衝突。誤解,可以出敵人;交流和理解,能夠出朋友。美國人需要有正確的「中國觀」,中國人也需要有正確的「美國觀」。在中國和美國培養知中知美的政治家,有助於建設健康友好的中美關係。   柳宗元的《敵戒》與美國人的「敵癖」   一個國家由於有敵人的存在,會使這個國家保持警惕,富有朝氣。而敵人消失,沒有了對手和警鐘,沒有了競爭和挑戰,反而容易懈怠鬆弛,走向衰落甚至滅亡。這種現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中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曾經作《敵戒》一文,深刻地闡明了這個道理。   敵戒(原文)   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   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晉敗楚鄢,範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猛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   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之今人,曾不是思。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秪益為瘉。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如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慾不戒,匪愚伊耄。我做戒詩,思者無咎。   敵戒(譯文)   人人都知道敵人有作為自己仇敵的一面,卻不一定懂得對自己還有有益的一面;人人都知道敵人對自己有危害的一面,卻不一定懂得對自己還有有利的一面。   秦國有六國為敵,因此能夠兢兢業業,使國家強盛起來;六國已經除滅之後,秦朝驕傲自得,不久就滅亡了。晉國軍隊大敗楚軍於鄢陵,晉國大夫範文子感到憂慮。晉厲公不考慮範文子應知戒惕的意見,越發驕橫,搞得全國上下冤聲沸騰,最後被人殺死。魯國大夫孟孫速憎恨大夫臧孫紇,孟孫速死後,臧孫紇感到憂慮;臧孫紇去孟孫速家裡弔喪,哭得很悲傷,說孟孫速憎惡我,這就好像是能夠幫助我治病的良藥,現在孟孫速死了,沒有了藥物,我也活不長了。   明智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最終還可能遇到危害;何況當今某些人根本不去思量這個道理呢!敵人存在就害怕,敵人沒了就得意忘形,解除戒備,自滿自足,這恰恰會造成更大的禍患。敵人存在,能夠提高自己的警惕,可以免除禍患;敵人不存在了,思想懈怠,反而會招致錯誤。能夠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他的德行就會光大,名聲就會遠揚。能夠預防疾病的人,才能夠長壽;自恃強壯的人,容易死於暴病;縱情逞欲而不知警戒的人,不是傻瓜就是混蛋。我寫下這篇《敵戒》詩,能夠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可以免除過錯和災禍。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六章(13) 《敵戒》這篇短文,144個字,精闢闡明了對立事物之間的關係。文章指出:敵人的存在雖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有很強的敵情觀念,能夠以敵為戒,常備不懈,奮發圖強,就能夠轉害為利。如果在失去對立面以後,就忘乎所以,必定招來無窮禍患。作者強調了憂患意識的重要性。   柳宗元的《敵戒》,揭示的是一個政治辯證法,就是在有敵國的時候,要以敵為戒,常備不懈,而在敵國消失以後,也不能忘乎所以,思想懈怠,這樣才能夠在有敵和無敵的時候,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柳宗元的《敵戒》和美國人的「敵癖」完全不同。美國人的「敵癖」思想,是一種為了保留對立面以激勵自己而故意和人為製造敵人的實用主義,是為了適應美國的政治需要,把本來不是敵人的國家非作為敵國來定位,來對待,來使用。   走開「沒有偉大的敵人,也有偉大的美國」之新路   美國是一個沒有敵人就不能發展的國家,是一個沒有偉大的敵人就不能偉大的國家。所以,尋找偉大的敵人,製造偉大的敵人,就成為美國保持偉大的首要戰略任務。一旦找不到偉大的敵人,一時找不到偉大的敵人,美國就會出現「戰略恐慌」,美國的「敵人缺乏症」就會加重。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美國必須要鎖定一個敵國,讓這個國家在「敵人」的崗位上,為美國的偉大發揮作用,做出貢獻。   冷戰時期,美國的全球戰略一直是圍繞著遏制蘇聯這個中心來制定的。蘇聯的解體使美國失去了戰略對手,而美國的霸權戰略、霸權思維和霸權利益,是必須要有一個敵對國家作為他的戰略靶子。美國要運用對敵手的炒作,來凝聚美國內部的力量,動員和控制盟國的力量,保持美國擴軍備戰的勢頭,保護軍火商集團的利益。因此蘇聯的解體雖然使美國人開始高興了一陣子,但是很快就產生了深深的失落感,患上了缺乏敵人的憂鬱症,美國各個方面的政策和工作失去了方向,美國精英們的戰鬥進取精神滑坡,美國的活力減退。美國必須儘快在世界上找到一個敵人。而恐怖主義成為美國的敵人,這不能填補美國人戰略思維的真空,除了當前面對的這個現實的敵人以外,美國人感到還必須找到一個潛在的敵對國家,作為美國長期的重量級的潛在敵人,這才過癮。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國必須要有一個能夠與其匹配的大國作為敵人,才能夠滿足美國對敵人的戰略需求。但是時代不同了,美國傳統的「沒有敵人就沒有動力」的戰略思維,必須轉變。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憂患意識,但是,憂患意識不是人為的「樹敵」意識。一個國家要有敵情觀念,要看到自己的敵人,但是,這個敵情必須是真實的而不是虛構的,這個敵人必須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如果所使用的敵情是虛構的,如果所針對的敵人不是真正客觀存在的敵人,而是按照主觀需要所指定的敵人,這種以「主觀敵人」代替「客觀敵人」,「沒有敵人而硬造敵人」,「把本來不是敵人的逼成敵人」的思維和行為,其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害人害己害世界。   在國際政治中,關於「敵人」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關係是要弄清楚的,那就是「國家之敵」與「時代之敵」的關係。作為霸權國家,總是把不符合自己霸權利益的國家和事物列入「敵人」的範疇,但是霸權本身就是與時代為敵,與世界為敵。霸權在世界上不得人心,霸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不得國心,霸權國家是與世界為敵的國家。   在和平、發展、合作成為世界主流的時代,國家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仍然有競爭關係,就有對手關係,大國間的對手關係無須諱言。但是,「對手」不等於「敵手」,「對手」不等於「敵人」,「戰略競爭者」不等於「敵手和敵人」。   沒有一個偉大的敵人,就沒有一個偉大的美國,這在美國以往的歷史上可能就是那麼一回事。但是,美國的這樣一條靠偉大的敵人來保持偉大的美國的成功之路,現在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不但沒有美國的偉大,而且只會有美國的孤獨和衰落。美國歷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拐點,那就是要走開一條「沒有偉大的敵人,也有偉大的美國」的新路子,美國要學會在沒有偉大敵人的情況下,也能夠建設偉大的美國。這是美國戰略創新的一個重大而嶄新的課題。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 21世紀,中國崛起,應對美國威脅,保證中美無大戰,中國必須有大軍。這是中國必須進行的安全投資、發展投資和崛起投資,中國必須把一部分生產力轉化為戰鬥力,把一部分財富轉化為軍事能力,把一些「錢袋」變成「子彈袋」。   二、要想「和平崛起」,必須「軍事崛起」   中國人講發展,是講「和平發展」;講「崛起」,是講「和平崛起」;講「統一」,是講「和平統一」;講外交,是講「和平外交」。其實,強大的軍事力量,迅速的軍事崛起,是這一切和平願望的基石。   想要「和平」,就準備「戰爭」   古代羅馬作家韋格修斯有一句經典名言:「如果你想要和平,那麼就準備打仗吧!」這句話一直被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界的現實主義者奉為至理名言。   希臘古訓說:「要想和平,就準備戰爭」。   中國古代兵書《司馬法》名言:「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套用先賢的話,當代中國人說:「要想和平崛起,就必須軍事崛起」,「想要和平,就準備戰爭」。   和平,具有不同的歷史形態。國際社會在19世紀有大英帝國治下的和平,那是以殖民地征服為基礎的。和平在20世紀後半期,以美蘇冷戰的形態出現,是核威脅下的冷和平。冷戰後的世界和平,是美國一超獨霸下的和平。21世紀的世界需要多極制衡的和平,21世紀的中國需要的是能夠保障自己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和平。而這樣的和平,既不能靠對強者的「友好」而得到,也不能靠韜光養晦的「示弱」來獲取,只能靠自己的勇氣和力量來贏得。   2004年5月,在北京地區組織的關於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一次討論中,有人提出:中國愛好和平,堅持和平崛起,但是如果有的國家使用武力遏制中國崛起怎麼辦?中國不去打別人,但是如果別人來打我們怎麼辦?   中國和平崛起,是以其他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的和平對待為前提的。但中國和平崛起,美國是否一定和平對待或者和平遏制呢?如果美國既不支持中國和平崛起,又不局限於、不滿足於對中國的和平遏制,而是對中國崛起進行軍事遏制,甚至進行戰爭壓制,以武力阻擋中國的和平崛起,就只能把中國逼上梁山,迫使中國只能通過戰爭來捍衛國家崛起的權力,突破霸權國家的武力遏制、戰爭遏制,實現戰鬥崛起。中國不能為了和平而不崛起,也不能為了避免戰爭而不崛起。就如同在台灣問題上一樣,中國堅持和平統一,但是,當*勢力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要分裂祖國的時候,中國不能為了和平而不要統一,不能為了和平而容忍分裂。當和平統一無法實現,必須以武力制止分裂和實現統一的時候,以戰止獨,以武促統,就是必要和必需的。當然,即使中國被迫戰鬥崛起,也不同於歷史上一些崛起大國的擴張崛起、霸權崛起。   想要「安全」,就實現「強大」   西奧多?羅斯福說:「如果沒有武力作為後盾,外交是毫無用處的;外交家是軍人的僕人而不是主人。」老羅斯福的這段話,中國自然不能完全認同。但是武裝力量對於國家安全的作用,則是不能否認的。外交玩的是智慧,但是智慧只有建立在力量的基礎上,成為運用力量的藝術,才能夠切實發揮作用。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來說,保證國家安全,既要有大智慧,也要有大力量,光靠大智慧玩「空城計」是難以持久的。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2)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說到:「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知道,要最大化美國的安全,就要保證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要保證生存,最好的辦法是在某一個地區成為最強大的或者在全球成為最強大的。」「中國現在還沒有很強大的軍事力量,中國在軍事上還很弱。」「我想,大的競爭還是會在經濟角色和軍事角色上。經濟角色在兩個角度上來說很重要:第一,軍事理由和安全理由。你必須要有很強的經濟實力,才能夠建立起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護自己。第二個原因是人們需要財產,人們都想生活在一個繁榮的國家,因此在市場上取勝總是被非常看重。有強大的經濟力量,是能夠生存的關鍵,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會冒很大的風險。如果你的鄰國有錯誤的決定,你會受到懲罰。我的意思是,中國對此非常清楚,從1930年開始,或者回顧19世紀末的時候,中國是一個在軍事上非常弱的國家,這樣的結果是歐洲的鐵蹄和日本入侵中國,做了很可怕的事情。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不發展強大的軍事實力保護自己是非常愚蠢的。軍事力量的競爭是任何時候都不會消除的。我想在將來,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出現的競爭,很可能不會是意識形態的競爭,更可能會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競爭。」「你必須自己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變得非常強大。……美國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如果中國今後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中國也不想看到其他國家崛起,不希望任何國家崛起。」   美國專家的分析雖然不完全符合中國的實際,但是他所表達的那種「有強大,才有安全;要想安全,就要強大」戰略理念的典型美式思維,卻也對中國具有借鑒意義。21世紀的中國要想安全,就必須強大。   追求「和平崛起」,不畏懼「戰鬥崛起」   中國和平崛起的基礎和條件是400多個戰役打出來的。中國要實現和平崛起,就必須實現軍事崛起。中國的軍事實力,必須要強大到世界上的任何強敵都不敢也不能用軍事力量來遏制中國崛起的程度和水平。   中國在崛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考驗來自霸權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戰爭遏制」。克勞塞維茨說:「一方絕對忍受就不成為戰爭。」一個國家只要採取絕對忍受的態度與政策就能夠有和平,而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可能是一種絕對忍受的崛起。中國的和平崛起並不排斥一種可能,那就是在反遏制戰爭中崛起。當霸權國家以戰爭遏制中國崛起時,中國就必須以軍事力量維護和保衛國家崛起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進程不被終止。   中國要和平崛起,為什麼一定要奮力進行軍事崛起呢?因為和平崛起是雙方面努力的結果:美國要允許中國和平崛起,就既不能進行冷戰遏制,更不能進行軍事壓制和戰爭壓制。2004年7月9日香港《信報》文章「地球上從來沒有和平崛起」作者認為:「目前的中國,對外關係連維護主權的任務都非常吃緊,中國當前的要務是把香港、台灣的主權維護好,不要被別人搞走了。中期任務是改變周邊環境,不要讓別國的勢力把中國鐵桶一般包圍起來。在『關鍵時刻』,那包圍圈讓中國搞不到能源,機器停轉,通信中斷,城市漆黑。世界所有強國都希望崛起是和平的,不動一槍,不發一彈,但是地球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和平崛起。一部美國崛起的歷史是戰爭歷史,美國奪取霸權的歷史是戰爭歷史,美國維持霸權的歷史依然是戰爭歷史。在無政府的當今時代,和平是願望,霸權是事實,把自己武裝起來是根本。日本富裕了,卻因為在軍事上依賴美國而不能崛起。美國雖然已經崛起了,但是仍然不斷增加軍費,保持絕對軍事優勢。僅僅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和平,中國需要原子彈,需要朝鮮戰爭的英雄氣魄,需要強大的軍隊。」這位作者的觀點,很有見地。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3) 的確,國際社會過去沒有和平崛起。但是,這不等於今後就沒有和平崛起。中國就是要在從來沒有和平崛起的情況下,為地球增加一個和平崛起的先例,而這個先例的創造需要中國和美國的共同努力,特別是需要美國的文明和開明。   冷戰後,美國通過北約東擴制衡俄羅斯,在亞洲對中國採取包圍戰略:在中國東部,美國與日本、韓國建立軍事同盟,利用台灣牽制中國;在西南,美國支持印度在南亞次大陸的擴張;在中國的南海,美國也積極動作,隱形推動對付中國的南海國家聯盟。可見,為了和平崛起,中國必須軍事崛起。中國的軍事力量越強大,對霸權主義的威懾力越大,越有利於中國和平崛起。   和平發展,和平崛起,已經成為21世紀中國核心的國家利益。發展權,崛起權,已經成為中國必須加以捍衛的國家主權。有任何勢力阻撓和遏制中國的發展與崛起,如果他們的遏制突破了「和平遏制」的限度,而以武力手段進行「戰爭遏制」,中國必須用戰鬥來保衛自己國家的發展和崛起。   不能把中華民族變成一個「經濟民族」   沒有軍事崛起的經濟崛起是危險的崛起,因為它會使一個民族變成經濟民族。韋伯說:「一個民族要從經濟民族轉變為政治民族,成為政治上成熟的民族。」按照韋伯的說法,「經濟民族是一個政治上不成熟的民族」,最明顯的表現是醉心於「用經濟學看問題的方式」,將民族的目標化約為經濟目標。其突出表現在:一是在制定經濟乃至國家對外政策時,忘掉民族國家的政治使命;二是簡單地將經濟繁榮等同於國家強大,而富裕程度與安全程度是不同的。要有決心和能力把一部分財富轉化為安全能力。   經濟民族是危險的民族,會使一個民族成為「經濟動物」,使一個民族走上富而弱、富而衰、富而亡的道路。馬基雅維里認為,建軍乃建國之本,強兵為治世之基。他當時眼看著像佛羅倫薩和米蘭等義大利城邦,雖然擁有大量的財富,卻既不能安內又不能攘外,這使他深有感慨。他認為經濟過分繁榮,人民過分講求福利,足以導致社會風氣敗壞,民族喪失戰鬥精神,於是國家的衰敗就指日可待。   走上經濟民族歧途的荷蘭,教訓沉痛。在歐洲,最早接受馬基雅維里的軍事變革思想的國家,不是歐洲大國,而是微型國家荷蘭。荷蘭當時稱為尼德蘭(意思就是「低地」)。尼德蘭本來是西班牙的屬地,從1568年發動獨立戰爭,一直堅持到1648年才正式獲得獨立,前後歷時達80年之久。當時西班牙是世界強國,荷蘭人要以小敵大就必須尋求能夠增強和提高戰鬥力的超常途徑。荷蘭人找到了軍事革命這一特殊的途徑,由此荷蘭成為歐洲軍事變革的發源地和歐洲軍事革命的先行者。荷蘭軍事改革的成就,引起歐洲各國的廣泛注意。各國有志研究軍事學術的青年都紛紛前往荷蘭去接受軍事教育,到荷蘭去進行軍事留學成為一時風尚。然而,人們往往看到荷蘭崛起的經濟創造,而沒有看到荷蘭在崛起中的軍事創造。   荷蘭的崛起是從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開始的,而「商業是荷蘭政府的政治」。為了發展遠洋貿易,荷蘭十分重視軍隊建設,並且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在第一次英國與荷蘭的戰爭中,荷蘭每次戰役都可以出動戰艦200艘以上,這些戰艦配備有6000—8000門大炮和2萬—3萬水兵。在第二次英國與荷蘭戰爭期間,荷蘭海軍曾經沖入泰晤士河,直接威脅倫敦。在海戰中,荷蘭艦隊不僅在斯拉克、敦刻爾克和當斯多次打敗西班牙艦隊,有時甚至獨擋英國、法國、瑞典、德國聯軍而毫不示弱。荷蘭在海外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爭奪殖民地的鬥爭中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離不開荷蘭的軍事優勢。在軍隊技術方面荷蘭享有優勢。荷蘭的戰艦建造技術特別是在後艙架設炮台的技術,一直是西歐其他國家學習的榜樣。彼得一世非常羨慕荷蘭造船業,曾經兩次專程到荷蘭學習造船技術。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4) 荷蘭是一個由艦隊防衛的賬房。但是在1713年4月12日,荷蘭人與法國、西班牙、英國、瑞典締結了和約——結束了西班牙王位戰爭,同時也結束了偉大的荷蘭共和國的作用。在充當了一個多世紀的歐洲強國以後,共和國自願從大國的行列中退出來。共和國的軍隊被解除了武裝,艦隊被任其腐爛在港口中,將軍們和海軍上將們解甲歸田,領取退休金。將軍的位置被披著長發和擁有大量金錢的外交官所取代。這些金錢用於購買和平。不惜代價甚至採取不光彩的手段謀求和平,成為共和國的新國策。荷蘭在整個18世紀沒有認真建設軍隊,這是一種自殺性的行為。曾經是主要海上強國的荷蘭共和國,不得不向外國招募海軍軍官。弱小的荷蘭艦隊多次把恥辱性的消息帶回國內。在大西洋的荷蘭商人和在北海的荷蘭漁船面臨任人捕捉的境地,大西洋和北海的荷蘭商人、漁民被人驅逐,四處逃竄。   在18世紀不斷衰落的荷蘭,人們只會叫嚷著要錢,錢,更多的錢。荷蘭人扔掉了身上的「子彈袋」,他們的「錢袋」也就成為海盜的獵物了。   法國在這方面也有教訓。法國博弗爾將軍在他的著作《1940:法蘭西的淪亡》中指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在經濟方面還是相當的安定,人民也過著富庶安樂的生活。法國的經濟相當良好,而政治情況就很糟糕。……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法國人不再像1914年那樣,團結一致效忠國家,法國沒有任何杰出的領導人物,全國上下在政治混亂的氣氛中,糊裡糊塗地投入戰爭,國內充滿了厭戰的心理,許多人寧願忍受任何的屈辱,而不想拚死一戰。在戰前,一位德國作家曾經有這樣的刻薄評論:「法蘭西是一個標準的垂死民族。這個民族已經沒有目的或價值。其人民早已喪失其傳統的榮譽和精神。大可聽其自生自滅,而不必予以重視。」法國在1940年的迅速崩潰,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人的商業精神世界第一,美國的財富世界第一,但是美利堅民族不是一個經濟民族。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教授約瑟夫?奈說:「軍事力量也很重要。我認為美國的軍事地位是其國力的核心。」在美國,高素質的人才,並不是都在高利潤的行業和領域。根據調查,美國企業界的經理階層中獲得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只佔總數的19%,而在准將階層的軍官總數中則佔88%。在美國,從事「強軍」事業的人才隊伍,與從事「富國」事業的人才隊伍比較,在學歷上是四倍的優勢。美國這個經濟大國,真的是一個以軍事地位為國力核心的國家。   中國的崛起,需要富國和強軍的統一,既要崛起為經濟大國,又要崛起為軍事強國,決不能成為一個有脂肪沒有骨頭、有體重沒有力氣的「經濟民族」。   三、中美無「大戰」,中國必須有「大軍」   21世紀,保證中美無大戰,中國必須有大軍。這個「大軍」,不是大在規模上,而是強在質量上。中國軍事崛起,不是為了打美國,而是為了不被美國打;不是在短時間裡和美國去競爭軍力上的世界第一,而是要保證自己不被世界第一軍事力量打擊和戰勝。所以中國軍事崛起,對美國軍隊不是威脅,而是要免除美國軍隊對中國軍隊的威脅。這就是中國軍事崛起的特徵,即中國特色軍事崛起的自衛性、防禦性、和平性、有限性、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5) 21世紀,中美無「大戰」   為什麼說在21世紀,中美兩國無「大戰」?這首先是因為,在20世紀下半期,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不僅都是大國,而且都是強國、核大國。正是這兩個國家的戰略競爭結束了「大國之間總有大戰」的歷史,開闢了一個「大國之間無大戰」的新時代。「大國之間無大戰」的時代,就是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時代。   關於「大國之間無大戰」時代的出現過程,美國戰略學家托馬斯?巴尼特分析說:「早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前,大多數專家就認為核戰爭沒有勝利的一方,因此在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略對峙遠比多數人想像的更穩定。在千鈞一髮的危機過後,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向前邁出了大膽的一步,把『相互確保摧毀』提升到美國戰略核計劃的永久性基石的地位。對那個時代的美國人來說,『相互確保摧毀』很能說明問題——相信一方會用核武器對付另一方簡直就是發瘋。以前,人類從來沒有創造過不會使用的武器,因此,這個世界僅僅在廣島和長崎見到過核武器,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然而這完全是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事實。核武器所做到的,絕不僅僅是約束了超級大國,而且根本上結束了大國之間的戰爭——長期以來,大國意味著擁有核武器。換句話說,擁有核武器意味著你是個大國,而大國意味著你永遠不會同其他大國發生戰爭,這真得感謝核武器。當美國創立這個新的『相互確保摧毀』規則時,它簡直就是永遠消滅了大國間的戰爭。自從1945年美國發明核武器以來,再沒有兩個大國之間發生過戰爭,這一點並不偶然。認識到本質上的規則變化花了我們幾乎20年的時間,但是當我們認識到並且成功地將規則輸出給其他大國時,全球戰爭的威脅在人類歷史上已經基本結束。」   「核武器並不是被使用的,而只是被擁有的通過擁有足夠數量的核武器來確保蘇聯在首先發射核武器後的滅亡,我們保持了沒有贏家的戰爭存在的條件——這也是冷戰最終存在的條件。因此,不管一些人認為麥克納馬拉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犯了什麼樣的罪過,在我看來,這些都被他的這一偉大的確保全球和平的策略所掩蓋。當然,僅僅美國自己了解和堅信『相互確保摧毀』的觀念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讓蘇聯也接受這個觀念。美國用了數年的時間來教育蘇聯,並且最終於1972年讓蘇聯畢了業;在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之間的莫斯科峰會上,他們共同簽署了第一個《戰略武器限制談判條約》。這次峰會和隨後幾年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兩次峰會,大大地減少了全球核戰爭的威脅,並從此開始將競爭規則含蓄地固定下來,例如,向附庸國無限制地出售常規武器——可以;在第三世界的代理人戰爭——可以;在任何地方玩弄核戰爭邊緣政策——不可以;在歐洲玩弄常規武器邊緣政策——不可以。」   大國之間不能有大戰,作為一種新的軍事觀、戰爭觀,在西方戰略理論界和政界在20世紀後期就形成了共識。朝鮮戰爭,使美國人開始研究有限戰爭概念。在東亞進行的這場代價高昂的、長期的和意義模糊的戰爭使美國人深感沮喪。美國人在20世紀已經習慣於打全面戰爭,直到取得全面勝利和接受敵人無條件投降。但是在朝鮮戰爭中,美國面臨來自歐洲盟國要求控制衝突規模的巨大政治壓力,也不願意在亞洲大陸捲入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因此嚴格限制了軍事行動規模。美國沒有使用核武器,轟炸範圍也沒有超過北朝鮮與中國的邊界鴨綠江。美國也沒有讓台灣的蔣介石軍隊參與。有限戰爭的支持者們反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說的「戰爭中什麼都取代不了勝利」的說法。他們認為,在即將到來的核時代,戰爭必須排除核武器的使用,戰爭的目的必須嚴格加以限制,即使這種鬥爭的結果只能是僵局。英國戰略思想家利德哈特指出:「必須力戒兩種最普通的妄想:一心追求勝利和認為戰爭不能限制。」利德哈特在1960年時說:「戰略的舊觀念和舊定義由於核武器的發展,變得不僅已經陳舊,而且也已毫無意義。若再以贏得戰爭、獲致勝利為目的,實則無異於瘋狂。」英國戰略大師富勒在1961年出版的《戰爭指導》一書中指出:「在克勞塞維茨所有一切的盲點中,最盲目的一點即為他從未認清戰爭的真正目的是和平而不是勝利;所以,和平才是政策的根本理想,而戰爭則只是企圖實現此種理想時所使用的一種手段。」艾森豪威爾多次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在冷戰時代特別是在核武器時代「不考慮代價的勝利就意味著災難」。在冷戰時代,在核武器條件下,大國的戰爭觀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那就是:不是勝利高於一切,而是代價高於一切。大國、強國之間的大戰、核戰,其代價是任何一個大國、強國都承擔不起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大國之間無大戰。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6) 中美無大戰,與美國這個國家的特點有關係。美國與德國、日本不同,美國在崛起的過程中,還沒有發動過一次世界戰爭,它唯一發動過的一場大戰是全球「冷戰」,而20世紀下半葉的冷戰,畢竟比20世紀上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要文明得多、理智得多,代價也要低得多。美國作為一個沒有發動過世界大戰的國家,除了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以外,沒有發動過與另一個大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當蘇聯發展核武器的時候,雖然有人主張應該立即發動預防性攻擊,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採取行動,而是坐視蘇聯走向核武裝。等到蘇聯已經具備了直接攻擊美國的能力的時候,從195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初期,MAD(確保相互摧毀)成為美國的主流思想,就是僅僅企圖以報復威脅來嚇阻攻擊。美國核武器專利權的喪失,是在1949年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在1948年,美國有32架改裝的B—29能夠投擲原子彈,具有的原子彈數量是50顆。所以,在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中,美國還是一個比較理智、比較文明的帝國主義者。   中美無大戰,更與中國這個國家的性格和特點有關係。中國是一個在上千年的歷史中,沒有戰略進攻履歷的國家,是一個不僅不進行海外擴張,而且在陸地也是修長城、搞防禦的國家。現在,中國崛起呼聲甚高,也是反覆聲明不稱霸,走和平發展道路,呼籲建設和諧世界。而且,中國在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上也不搞擴張。中國為什麼把自己的發展模式稱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中國特色」這四個字包含著深刻的和平含義——即不把中國模式作為向世界普及和推廣的通用模式,不搞「模式出口」,只是限於中國使用、中國專用。而美國和蘇聯都把自己的社會模式作為世界模式來推廣,要用美式或蘇式來塑造世界,所以矛盾和衝突就尖銳。總之,當年美國和蘇聯之間是相互爭奪世界霸權,從地緣政治到意識形態進行全面對抗,尚且是有冷戰而無大戰,雙方是通過冷戰而不是通過大戰決輸贏。未來美國和中國這樣一個防禦性、不爭霸的國家進行戰略競爭,美國雖然難免受冷戰思維的局限,但是21世紀的中美關係絕不可能是20世紀美國和蘇聯冷戰關係的拷貝和複寫。美國和中國在21世紀的戰略競爭,是後冷戰時代的競爭,連冷戰的競爭方式都屬陳舊,更不用說以大戰的方式進行競爭了。   21世紀中美無大戰,這也是時代潮流的必然結果。世界在走向文明,大國戰略競爭也在走向文明。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策源地的歐洲,在戰後成為大國大聯合的模範區,走上了歐洲聯合和歐洲統一的道路。在大國競爭文明化的大勢下,來觀察21世紀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模式,就可以看出,21世紀的美國和中國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會把自己的國家推向與對方進行「大戰」的災難境地。而且,中國和美國雖然在國家地位上有競爭,但是在國家發展和繁榮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國雖然會有遏制,但是為了美國自身的利益也必須遏制有度。無度遏制、惡性遏制,傷中國,也會損美國。   21世紀,中國必須有「大軍」   中國有大軍,才能保證中美無大戰。中國有大軍,不僅不會激發大戰,還是防止大戰的根本保證。一個國家的政治權力需要制衡,這個國家才能夠成為*國家;國際社會需要制衡,才能夠形成*世界;世界軍事力量也需要制衡,才能夠維持世界和平。美國和蘇聯的軍備競賽,客觀形成了一種軍事制衡,結果是以軍備競爭防止了戰爭,人類付出了軍備競賽的代價,而避免了發生大戰的災難。軍備競賽不可取,但是軍力制衡不可無。中國的安全需要中國強大,世界軍事平衡也要求中國必須強軍。中國強大,有利於中國安全崛起,有利於世界軍事平衡,有利於制衡美國的軍事冒險,幫助美國保持理智。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7) 應對美國威脅,中國必須有大軍。冷戰結束,強大的美國卻並沒有放慢自己強軍的步伐。美國還通過發起新軍事革命,繼續快速提升軍事力量。美國的軍事革命針對中國。美國戰略學家托馬斯?巴尼特說:「布希政府上台後,是認真地把亞洲作為未來世界衝突的舞台來看待的——不是東南亞,當然也不是中亞。他們那時正在推進的整個『國防改革』都是針對東方的一個正在崛起的准競爭對手的,而不是中東的一些較少被納入視野者。」托馬斯?巴尼特在這本書中還說:「當新世紀露出曙光的時候,在我這個行業內,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感受。實際上,五角大樓的整個戰略計劃圈子當時正集中其多數的資源考慮並準備在遙遠的將來與中國發生戰爭。我們正在聘用許多中國問題專家。我們絞盡腦汁重新規劃我們在亞洲的軍事部署,以對付中國正在上升的影響。」「無論是五角大樓還是華爾街都在2000年把中國納入了它們的視野,但它們所考慮的是把不同類型的力量楔入這個地區。五角大樓夢想與中國打長距離的、一按電鈕就能解決問題的戰爭,華爾街卻在為長期外商直接投資所引發的與中國的規則戰爭而煩惱。」面對這種戰略態勢,中國人當然不能只是兩眼盯著「大錢」,還必須在建設「大軍」上下工夫。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民族,21世紀中美兩國無大戰,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國家。但是「中國智慧」的一個長期存在的弊端,是過於崇尚「大智慧」的作用,而鄙薄「大力量」的價值。在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大戰略、大智慧的最高境界,但是,人們往往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奧妙主要看成是大智慧、大謀略的作用。其實,「不戰而屈人之兵」既靠大智慧、大謀略的作用,也靠大力量的作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局,是以「戰,就能夠屈人之兵」為基礎和前提的。不戰,並不等於軍事力量沒有發揮作用。智慧是運用力量的藝術,沒有力量的智慧,只能是空想和空談。空城計能夠欺騙成功,是因為諸葛亮有軍隊、有力量,對方相信他的力量就隱藏在城內。所以,空城計的智慧發揮作用的基礎,還是力量。空城計的智慧可以應付一時,不能應對長久;可以使用一次,難以重複二次。西方軍事家常把美國軍隊說成是「力量型」軍隊,把中國軍隊說成是「謀略型」軍隊,這有他們的片面性,有我們在特定歷史時期不得已的困難。在21世紀實現中美無大戰,靠中國有大智慧,也要靠中國有大力量。21世紀的中國,既要崇尚大智慧,又要崇尚大力量;既要有大智,又要有大軍。   對於中國來說,軍事能力畢竟不能老是處於「弱」的境況,武器裝備畢竟不能老是處於「劣」的狀態。中國的軍事崛起,中國的強軍事業,就是要儘快改變先輩們曾經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在「敵強我弱」的艱難條件下進行軍事鬥爭的局面,要在富國強軍的21世紀告別「以劣勝優」。21世紀的中國,將在繼續發揚「以劣勝優」優良傳統的同時,努力建設「以優勝劣」的力量,實現從「以劣勝優」的傳奇階段,到「以優勝優」的平衡階段,最後進入「以優勝劣」的理想階段。所以,建設強大的軍隊,告別「以劣勝優」,是中國軍事崛起的必然結果。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8) 今天國際事務中的爭執,都要堅持用和平方式解決,但是在國際關係中,一切非軍事力量的運用和一切非戰爭手段的運用,國家的軍事力量都是處於後盾的地位。在國際關係中,軍事力量始終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戰爭,只是軍隊發揮作用的一種有形形式。和平,才是軍隊價值的持久體現。儘快建設和始終保持一支大軍,是中國必須進行的安全投資、發展投資和崛起投資,中國必須把一部分生產力轉化為戰鬥力,把一部分財富轉化為軍事能力,把一些「錢袋」變成「子彈袋」。   中國有大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遏止和避免戰爭。把軍隊建設的主要目的由「贏得戰爭」轉變為「避免戰爭」,是美國戰略理論界在二戰後就提出的思想。伯納德?布羅迪是公認的威懾戰略理論的先驅,在美國對廣島和長崎進行核攻擊之後的幾個月里,他就通過對新的國際現實的思考,得出結論:「迄今為止,軍隊建設的主要目的一直是贏得戰爭;從現在開始,軍隊建設的主要目的必須是避免戰爭。」這一思想,對於戰略性的全面核戰爭來說,確實如此。他稱原子彈為「絕對武器」,認為任何使用原子彈的戰爭都屬於人類的最大災難,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種戰爭。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通過建設大軍來避免大戰,這是中國軍事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思想。中國強軍的根本目的不是贏得戰爭(在大國間大戰的意義上),而是遏止戰爭、避免戰爭。   有「同歸於盡」的能力,才有「共同生存」的保證   中國必須具有與美國同歸於盡的能力,才能夠確保與美國共同生存,共同安全,共同發展。   新中國的和平,一直是核武器威脅下的和平。在冷戰時期,美國就曾多次威脅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聲稱:美國一直在積極考慮對中國使用原子彈。1958年,美國軍方要求國會通過對中國進行核攻擊來防衛金門和馬祖。1963年,美國在獲悉中國即將進行核試驗後,又打算從空中打擊中國的核設施。在1994年美國國防部提交總統和國會審議的「核政策提案」中,中國又被列為未來的核打擊目標。2002年美國又將中國列入核打擊的目標。21世紀的中國和平,仍然是核武器威脅下的和平。   美國和蘇聯有冷戰而無大戰,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蘇聯和美國具有同歸於盡的能力,正是同歸於盡的能力確保了這兩個國家的共同生存。對於21世紀的中國來說,在與美國的戰略競爭中,如果不能具備與美國同歸於盡的能力,那麼就難以獲得體面的和平,就難以享受有尊嚴的與美國共同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國家安全,是有層次的,有相對安全和絕對安全的差別。如果兩個競爭的大國具有同歸於盡的能力,任何一方都不敢對另一方大打出手,那麼雙方就相對安全。如果雙方力量失衡,一方在殺死另一方之後,自己還能夠生存,那麼強者一方就是絕對安全,而弱者一方就是絕對不安全。所以,核武器條件下大國的絕對安全,就是可以殺死別人而能夠保全自己,相對安全就是以同歸於盡的能力保持共同生存的權利。美國現在追求的是絕對安全,這是一種單邊安全。美國現在搞導彈防禦工程,就是一個絕對安全工程,是一個能夠殺別人而不被別人殺的工程。而中國現在只追求相對安全,中國的強軍工程是一個相對安全工程,就是要具有與美國同歸於盡的能力,獲得與美國共同生存和發展的權利。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9) 美國所追求的安全目標,不是一般的國家安全,而是美國霸權的安全。美國所追求的安全能力,就是不同歸於盡的能力。冷戰結束以後,美國一度停止了星球大戰計劃的研製。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美國軍方提出恢復太空防禦計劃的研製部署,並且改稱國家導彈防禦計劃(NMD),但是柯林頓政府沒有做出決定。2001年小布希政府上台後,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決心在無人可以與之競爭的情況下,以其強大的軍事經濟和科技實力,研製部署國家導彈防禦體系,在太空為美國構築一個立體交叉的導彈防禦網,以保障美國的絕對安全。美國軍事學家說:「美國NMD和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完成之日,就是解除中國的核武裝之時。」這一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是危言聳聽。   美國核武器的發展,一方面是向實用化的方向發展,把核武器由戰略武器變成戰役和戰術武器,把它由龐然大物但是難以使用的「嚇人的武器」變成實實在在的具體可以使用的「打人的武器」,變成威力巨大的「常規核武器」。另一方面是向絕對化的方向發展,就是要通過國家和戰區兩個導彈防禦系統,保證美國在核武器威脅面前的絕對安全。美國絕對安全的另一面就是別人的絕對不安全,就是要使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開關完全把握在美國人的手中,等於是把別人的核武裝統統解除。   大國在核武器條件下的安全,就是互相為人質。中國首席集團戰略與集團管控專家白萬綱曾說:「在中美核力量尚有重大差距,中國未對美形成真正的有把握全面摧毀,而僅有最低限度核摧毀的前提下,美國在對華戰略上始終未將中國視為其國家利益絕對不可以被侵犯的勢均力敵的對手,在未來可能的台海戰役中,只要中國缺少有把握摧毀美國的終極核威懾能力,則無論中國是否擁有摧毀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局部戰爭勝利把握,美國都會軍事捲入,這是在核威懾和核保障下美國的戰爭選擇;中國現有的核威懾能力能夠部分威懾美國,但是遠遠不足,而且有可能被削弱。因此無論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有多大進展,包括中國打贏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有什麼樣的突破,只要美國對中國繼續擁有核優勢,中國對美國的戰略主動權就始終在美國手中而不在中國手裡!而只要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缺少對美國霸權力量有完全平衡和抵消能力的強大核力量,中國的國家安全始終是危險的,中國正在進行的現代化事業就有可能被外力中斷,中華民族的生存權就始終沒有根本的保障。」   白萬綱的分析是很有見地的。冷戰的物質基礎是核武器,美國和蘇聯之間恐怖的核平衡恰恰是冷戰年代世界和平(雖然是冷和平)的根本保證。今後的世界和平特別是大國之間的和平,仍然依靠包括核武器在內的軍事力量的制衡。中國的軍事崛起,在一段時間內,不可能也不需要擁有與美國同等的核力量,不能與美國進行核軍備競賽,但是中國一定要儘快具有與美國同歸於盡的力量。這是中國國家安全的戰略需求。除非在某一天,奧巴馬的「無核世界」真的變成了事實。   軍事崛起,不是為了打美國,而是為了不被美國打   中國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在軍事上不可能也不需要超越美國,但是中國軍事崛起的最低限度必須是不被美國軍隊打。美國軍隊對中國軍隊不敢打、打不贏,中國軍隊能夠在與美國軍隊的對陣中立於不敗,就是中國軍事崛起的戰略需求和戰略標準。由於中國軍事崛起的目標不是戰勝美國軍隊,而只是要保證中國軍隊不被美國軍隊戰勝,所以,在這個目標上的中國軍事崛起,對美國軍隊不是威脅,而是要免除美國軍隊對中國軍隊的威脅。這就是中國軍事崛起的特徵,即中國特色軍事崛起的自衛性、防禦性、和平性、有限性、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這也決定了中國軍事崛起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因為軍備競賽的目標和含義,是競賽的雙方都要佔據對於對方在軍事力量上的戰略優勢,是以在軍事上具有壓倒和戰勝對方的力量為目標的。當然,如果在21世紀的某個時候,中國水到渠成,在一種和平的自然的情況下,成為軍事力量上的世界第一,那也不是壞事情,也不是對美國的威脅,而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強,就像*早就說過的那樣,中國是一個維護和平的力量,中國越強大,世界越和平。一個佩帶寶劍的武功高強的文明勇士不是對好人的威脅,只是對盜賊的威脅;而一個罪犯,即使手裡拿的只是一把菜刀,那也是對善良人類的威脅。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0) 中國軍事崛起,要具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是一種能夠有效維護和實現國家統一、遏制和打擊分裂勢力的力量。是一種在台灣海峽能夠有效制止美國進行軍事干預的力量,這種力量將迫使美國不敢為支持*勢力而去進行一場戰爭。中國軍事崛起,要使美國在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承擔不起以戰爭遏制中國的代價,不能做出以戰爭遏制中國的決策,從而把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遏制始終限制在「和平遏制」的限度之內。中國的軍事實力必須要強大到世界上的任何強敵都不敢也不能用軍事力量來遏制中國崛起的程度和水平。中國軍事崛起,要使中國具有維護世界和平的軍事力量,在世界和平與世界秩序的問題上盡到中國的責任。   美國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道格?班道在2009年11月27日的《環球時報》發表文章說:「21世紀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使美國決策者最為擔憂的並不是中國的經濟發展,而是軍事力量。五角大樓每年都發表一份關於中國軍費支出的報告。然而不管中國由8000人和151架飛機參加的國慶閱兵有多麼耀眼,北京的軍事力量還是遠不如美國。美國軍隊是全球最有力的,美國地面部隊比中國軍隊有更好的訓練、裝備和戰鬥準備。華盛頓的核武庫更大更先進。美國空軍無可匹敵。美國有11個航母編隊,而中國一個都沒有。美國2009年(財政年度截至9月30日)軍費支出約7000億美元,約為中國的七倍。如果減去現在的戰爭開支,美國的軍費為中國的五倍。就是中國加速它的軍事現代化步伐,也要許多年,如果不是幾十年的話,才能夠與美國軍費匹敵,更不要說領先了。因此,說中國在中、近期會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近乎於痴人說夢。真正的問題是美國攻擊中國的能力。前五角大樓官員查斯?弗里曼曾經說過,中國「無意在美國進行一場戰爭,但是我們卻做了大量的在中國領土上打擊中國人的計劃」。現在中國是在發展能夠阻止美國干涉的軍事力量。北京不必能夠打敗美國,甚至不需要與美國軍力相匹敵,中國只需建立足夠的能夠防止華盛頓使用其超強軍力的保險力量。在美國的一些圈子裡,有人對中國擁有一艘航空母艦的可能性近乎歇斯底里。太平洋上的軍事態勢在發生變化,但並不是因為中國人有一天會擁有少量的、質量並不高的航空母艦,而是因為他們在計劃如何來對付我們的航空母艦以及其他傳統的軍力。為阻止美國的干涉,中國在發展足以抗衡華盛頓核壓力的核力量,發展導彈和潛艇以打擊美國的航母,用非對稱作戰手段致盲美國的衛星,破壞美國的電子系統。   可見,中國軍事崛起,不是為了打美國,而是為了不被美國打。對於中國強軍的這一目的,美國人心裡也很清楚。   揭露「*」,強大「中國威懾力」   在自然界中,有進攻能力的動物相對來講是最安全的。有防禦能力的動物雖然沒有進攻型動物安全,但防禦能力也是一種安全能力。即使沒有進攻能力和防禦能力,具有逃跑能力的動物也可以化險為夷,保得性命。而作為一個大國,如果沒有必要的威懾力,那麼它就必然處在別人的威脅中。   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威脅別人的國家。但是中國的崛起,對於霸權主義國家必然是一種威懾,這種威懾不是壞事情,它是促進世界*、制約霸權主義的有利因素。在一個*的國家中,制止權力專橫的辦法是以權力制衡權力;在一個*的世界中,制衡霸權的辦法是以力量制衡力量。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1) 中國威懾力,是一個大國所必然具有的威武、威嚴。一個沒有威懾力的大國,必然是一個沒有威嚴的大國。中國崛起,既需要揭露「*」,又需要加緊建設中國威懾力;不僅要壯大自己的威懾力量,而且要表達自己的威懾意志和威懾決心,要使侵害中國國家利益者尤其是覬覦中國核心利益者,知道中國的力量和使用力量的決心、意志。   威武、威懾、威脅,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威武,是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客觀所具有的力量。威懾,是由這種力量的存在所發生的心理作用與影響。而威脅,則是既具有侵略惡意和霸權故意,又有危害別人的力量。在森林中,羊是柔弱者,羊不威脅任何動物,羊對任何動物也都沒有威懾力。森林中的虎和狼,是屬於野蠻之獸,是森林安全的威脅者。森林中的大象,是威武之獸,大象是有威懾力的,但是大象不是其他動物的威脅,大象是威武、強大具有威懾力而又不威脅其他動物的動物。尚武的中國,是威而不脅的中國,它既不是國際社會中的羊,像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那樣任人宰割,也不做國際社會中的虎和狼,充當那種欺負弱小的強者、霸者。尚武的中國,就如同威武的大象那樣,弱小的動物在它面前不感到威脅,野蠻的動物在它面前感到威懾而不敢放肆。   中國建設什麼樣的軍事力量,要以中國的安全需要為依據,而不能以美國的霸權需要為依據,不能以美國的感受為轉移。當中國的戰略核武器能夠突破任何導彈防禦系統,從而具備對強敵實施回擊、反擊能力的時候,當中國強大的海軍航空母艦編隊在大洋乘風破浪,當中國的空軍和陸軍具有強大的戰略機動能力、遠程投送能力、快速突擊能力的時候,中國和美國的軍事關係就會更加穩定,地區和世界和平就會更有保證。   四、富國需強軍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與強軍的統一。做到這一點,中國必須要敢於強軍。中國要發奮圖「富」,更要奮發圖「強」。   中國軍力:不能定位在世界三流水平   強軍,要有標準和目標。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強軍的標準和目標,就是要鍛造一支與中國的國際地位相適應,與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能夠有效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維護和實現祖國統一的現代化軍事力量。中國的軍事力量要達到「三個不敢」:台灣不敢也不能獨立、分裂;美國和其他國家不敢也不能干涉台灣海峽軍事鬥爭;美國不敢以武力阻止中國崛起,使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中國軍隊建設不能同發達國家搞軍備競賽,但是必須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努力奪取國際軍事競爭的戰略主動權,要把建設世界一流軍力作為中國強軍的目標。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需要進一步明確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不以趕超美國為目的。」「中國不需要建設美國式的軍事力量,主要是安全上無此需要。」「中國的軍事力量、國防現代化建設也不應該以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為目標和榜樣。」「中國沒有特殊的利益,也沒有必要建立與俄羅斯規模相同的軍事力量。」   如果中國的軍力目標,既不能趕超美國,也不能趕超俄羅斯,那麼中國的強軍事業就只能鎖定在世界三流軍力的水平上。為中國的強軍目標設定這樣一個上限,把三流軍力作為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目標,這是一個落後的目標和挨打的目標。富國強軍,是中國的未來方向。中國在「富國」上早已經超過了俄羅斯,還要趕超世界上最發達、最富裕的國家。中國在「強軍」上也不能落後,也要追趕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建設世界上一流的軍隊,具有世界一流的軍事力量。強軍,就是要瞄著世界首強。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2) 中國的強大:沒有上限   強大權,是一種國家主權。強大是沒有上限的。不能由哪個國家規定別的國家強大的上限。   一個只有3億人口的美國可以是世界第一強,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為什麼在軍事力量上必須屈居在美國之下?世界第一強國為什麼只能夠由美國當?為什麼美國超強,美國不喊「美國威脅論」,中國軍費只有美國1/10,就成了「*」?   中國的強大,之所以沒有上限,還由於強大和霸權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一個強大的國家可以是一個霸權國家,也可以是一個非霸權國家。強大的霸權國家有害於世界和平,而強大的非霸權國家則有益於世界和平。「強大」和「霸權」之間,不是等同關係。   有觀點認為,中國軍力不以趕超美國和俄羅斯為目標,「因為道理很清楚,中國不是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也不搞霸權,更不是一個有能力在全球來保護自己安全利益的國家。中國現在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未來發展強大了,也不會像美國那樣,把自己的軍事力量伸展到全球各地去。」   一個國家在軍力建設的性質上,不在於強大的「目標」是什麼,而在於強大的「目的」是什麼。中國建設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是要重複當年冷戰時期美蘇對抗、東西方對抗的老路,而恰恰是要防止和制止這種局面的重演。中國證明自己不稱霸、不爭霸的根本問題,不是在軍力上永遠弱於美國和俄羅斯,而是把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永遠運用在捍衛自己合理的國家利益上,運用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上。那種認為中國要不霸權就必須不強大,中國要不擴張就只能讓美國和俄羅斯有全球性軍事力量,中國永遠不要去趕超美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的思維是奇怪的。   衡量一支大國軍隊的性質,最根本的也不是看這支軍隊是否是全球性的力量,而要看它是一支侵略性的力量還是一支和平性的力量。一支地區性的軍事力量也會搞地區霸權,也會侵略別的國家的主權。而一支全球性的軍事力量也並不必然就是侵略和擴張力量,不一定就是爭霸世界的力量。中國的軍事力量即使在未來趕超了俄羅斯和美國,也不能說就成為爭霸世界的力量。中國即使將來比俄羅斯和美國強大了,也不能說中國就是一個霸權國家。霸權國家肯定是強大的國家,但是強大的國家並不一定就是霸權國家。強而不霸,是中國軍力的本質特徵。   正因為中國現在是一個缺乏在全球保護自己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能力的國家,所以中國才需要大力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中國將成為一個不搞世界霸權的強大國家,將成為一個遏制世界霸權、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國家。而遏制世界霸權、維護世界和平,需要中國在軍事力量上趕超世界上的霸權國家美國。中國的軍事力量在未來不必採取美國式的世界駐軍、世界存在的方式和模式,但是中國未來的軍事力量必須具有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和有效維護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的戰略能力。   中國不能「自限武功」   對於如何應對國際上一些勢力炒作的「*」,有人竟然提出了中國「自廢武功論」,「只要我們解除自己的核武裝,美國就不敢打我們,因為那樣的話,就會全球共同*之,美國人民也會起來推翻自己的政府」。有人還主張中國通過削減軍費和削弱軍事力量,表達善意,讓美國放心。實際上,這種通過自廢武功而換取安全的辦法,是不可取的。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3) 確定中國軍事力量發展的目標,不是根據別人對中國威脅的感受程度,而是根據中國對自己受到威脅的感受程度。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對於本國軍力的目標,都不是以國際社會的評價和感受為標準,而是根據自己國家的利益和條件來決定。中國尤其不能以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擔心和懷疑為軍力目標的基本考量。   要突破西方國家對中國強軍事業的輿論遏制,就要增強中國「軍事話語權」。中國發展軍力、趕超世界先進軍力、建設世界一流軍力的目的,不是為了威脅別人,但是它必然具有威懾力量。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大軍力,對於強權政治和霸權行為,對於分裂中國、遏制中國甚至侵略中國的戰略企圖,是一種正義的威懾。這種正義的威懾是中國安全、統一與和平發展的需要,是世界和平與共同繁榮的需要。   「強軍」拉動「富國」   「強軍」與「富國」的統一,在於「強軍」能夠拉動「富國」,關鍵是要把二者結合好。   當年蘇聯同美國搞軍備競賽吃了虧,根本原因不在於進行競賽,而是競賽的路子不對。用計劃經濟下的軍民分離體制,去對抗美國市場經濟下的軍民結合體制,結果美國越賽越有勁,蘇聯越賽越疲軟。冷戰結束後,美國依然是軍費高投入、經濟高增長,關鍵是軍民結合、相互促進。二戰以後,美國每10年推出一個以軍帶民的大型軍事工程:第一個十年是「原子彈工程」;第二個十年是「阿波羅登月工程」;第三個十年是「太空梭工程」;第四個十年是「星球大戰工程」;第五個十年即90年代是「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第六個是「導彈防禦工程」。美國「阿波羅登月工程」帶動航天產業發展,耗資240億美元,產值高達2萬億美元,經濟效益100倍。   我國「兩彈一星」工程、「神舟五號、六號」工程,牽引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投入180億人民幣,現在有超過1000億元的產業效應。中國參與世界軍事競爭,必須解放思想。過去講,要大炮還是要黃油,是「大炮黃油對立論」,新的國防模式是「大炮黃油統一論」。過去講富國強兵,是先「富國」再「強兵」,現在要堅持「富國」與「強兵」的統一。「強兵」既能有效地拉動「富國」,也能有力地推動「富國」。   「軍備競賽」不能搞,「強軍步伐」要加快   現在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在搞軍事變革,形成國際軍事舞台新一輪軍事競爭。現在,美國的國防開支已經達到7000億美元左右,超過全球軍費開支的一半。對於軍隊來說,只有兩個時期:一是硝煙瀰漫的「戰爭時期」;二是不見硝煙的「競爭時期」。所謂「和平時期」,從軍事思維的角度來看,就是戰爭準備時期,就是軍事競爭時期。世界軍事變革正出現加速發展的趨勢,美國始終是軍事變革的帶頭羊,俄羅斯軍事改革也取得顯著成效,其軍隊建設步伐大大加快。   中國現在面臨的戰略機遇期,既是「富國」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強軍」的戰略機遇期。可以說,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正面臨著建國以來最好的戰略機遇期。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富國和強軍的關係上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20多年裡,面臨敵對勢力嚴重的軍事威脅,為了捍衛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安全,雖然經濟基礎差,也要軍費高投入,被迫在「窮國」的基礎上「強軍」。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4) 第二個階段,是在改革開放以後近20年的時間裡,為了國家經濟建設大局,軍隊貫徹「忍耐」方針,在國防和軍隊建設長期「忍耐」的基礎上「富國」,雖然加快了「富國」的步伐,卻遲滯了「強軍」的進程,軍隊硬體建設多年停滯不前,武器裝備嚴重落後,與世界大國軍隊現代化的差距拉大。   第三個階段,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後,在國家經濟幾十年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大為增強的基礎上,堅持「富國」與「強軍」的統一,在「富國」的過程中「強軍」。   可以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是在「窮國」的基礎上「強軍」,西方世界說中國勒緊腰帶搞國防,穿不上褲子也要造原子彈。現在中國終於有了條件,可以在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物質基礎上,在「富國」的同時「強軍」,在「富國」的進程中「強軍」。這是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的新階段。中國一定要緊緊抓住這個強軍的戰略機遇期,有所作為。   二、「凱歌高奏」的中國,更需要「警鐘長鳴」   現在談起中國,中國人有一種衝動,美國人有一種激動,全世界的人都感到震動。中國的發展已經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中國的崛起還要書寫新的時代傳奇。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凱歌高奏的時刻,謙虛、理智和冷靜就顯得特別寶貴。一個偉大民族的憂患意識,體現在能夠為自己警鐘長鳴。   美國人8次高歌「美國衰落論」   關於「美國衰落論」,有專家統計說,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到現在,60年來從未消失過。其中有8次高潮,包括:朝鮮戰爭後,蘇聯人造衛星升空後,越南戰爭後,70年代滯脹後,蘇聯擴張和日本大國崛起後,冷戰結束後,「9?11事件」後,金融危機後。   而一次又一次提出「美國衰落論」的,正是美國人自己。例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深陷越戰泥潭,「美國衰落論」震耳欲聾,其代表人物就是哈佛大學教授薩繆爾?亨廷頓和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亨廷頓甚至預言美國將在2000年沒落。1987年,保羅?肯尼迪的名著《大國的興衰》面世後,再次掀起了「美國衰落論」的狂潮。在美國,每當遇到內政外交等階段性危機時,就會發生一場美國是否衰落的大辯論。進入21世紀,掀起「美國衰落論」又一輪風潮的是美國著名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他在其名作《美國實力的衰落》中將「9?11事件」稱為美國衰落的標誌性事件。   美國走上世界霸主地位60多年來,8次唱響「衰落歌」,它的作用不亞於「奮進曲」,幾乎在每次「美國衰落論」之後,都是美國的一次改變、一次轉機、一次提升。美國的「衰落歌」,是美國的「警鐘歌」,也是美國的「衝鋒號」。美國衰落論,並沒有唱衰美國,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給美國帶來動力和凝聚力,給美國人帶來新的激動和衝動。這是美國人的憂患意識,是美國人善用憂患意識的藝術。   《日本沉沒》的目的是日本不沉沒   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以經濟起飛震動世界之時,電影《日本沉沒》轟動全國。雖然這不過是一部科幻災難片,但日本居安思危的末日感和中國太平盛世的陶醉感,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社會現在應進行準備的,不是未來的崛起,而是意想不到的衰落。也許20年後,中國衰落的可能性更大。崛起不好駕馭,衰落則更難對付。缺乏準備,到時候會措手不及,使國家陷入深重的危機。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5) 中國留美學者薛涌指出,日本體面衰落不容易。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崛起並即將超越美國,似乎成了不爭的事實。《大國的興衰》、《日本第一》等著作成為美國的暢銷書。耶魯大學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預言:美國面臨的已經不是會不會衰落的問題,而是如何像當年的大英帝國那樣體面地衰落。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人均所得超過了美國,隨後以堅挺的日元大肆收購美國資產,乃至媒體風行「日本併購美國」之說。但到了90年代,日本經濟停止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轉眼間生活水平又落到美國之下。不過,日本應付得相當出色。儘管經濟衰退,但社會富足安定,秩序井然。中國面臨的真實挑戰,不是怎樣崛起,而是能否像日本的「平成不況」時代那樣「體面地衰落」。日本幾乎是亞洲最為均富的社會,大部分國民都有技能和資源參與市場經濟的競爭,社會在這種競爭中也格外有創意,所以能夠做到井然有序地衰落。而中國的貧富差距較大,有訓練的國民依然不多,也缺乏創意的土壤,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這種沒有創意、沒有高附加值、缺乏保障的經濟一旦衰落,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薛涌說,從現在起,中國就要趁著日子還相對好過的時候,為「體面地衰落」做準備。   中國領導人也多次要求國人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居興思衰,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薛涌的觀點與民族傳統和國家領導人科學發展的思維是一致的。   日本人在自己的國際行情最看漲的時候,在國家崛起的高潮中,發出了「日本沉沒」的呼喊,這是大和民族對危機的預警和強烈憂患的敏感。所謂「有備無患」,這個準備,就是美國式的對於「衰落」的準備,就是日本式的對於「沉沒」的準備。   中國最缺乏的是「崩潰論」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論調,集中表現在「四論」上:「中國崛起論」、「中國崩潰論」、「*」、「中國責任論」。在這四論中,人們最愛聽的是「中國崛起論」,最不愛聽的是「中國崩潰論」,認為它不僅是在誣衊中國,簡直就是在賭咒中國。正在崛起的偉大的中國,怎麼會崩潰呢?其實,在這四論中,「中國崩潰論」是最有價值的。所謂憂患意識,最大的患,無非就是崩潰。防患於未然,就是防患於崩潰。有了這方面的充分準備,才真正能夠做到有備無患。   2009年8月,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評選出全球十大最危險的國家和地區,美國被列為最危險的國家,中國位列第二。而理由僅僅是「國家越強大越引發危險」。美國之所以是頭號危險國家,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美國更強大的國家,這就意味著美國的錯誤或者不作為的破壞性也最大。美國的經濟失誤令世界陷於經濟危機。人們不僅要問:「到底是恐怖主義暴行給人類造成的傷害大,還是華爾街危機的傷害更甚?」美國人把中國列為全球第二號危險國家,有多少合理成分姑且不論,一些專家也並不認同。但美國人把自己的國家評為全球頭號危險國家,卻無疑表現了一種美國式的憂患意識,值得中國關注和研究。   中國現在處於戰略機遇期,是世界上機遇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風險最大的國家。決定國家命運的,往往是自身最薄弱的幾個甚至就是其中一個環節。美國人自己經常大叫大嚷「美國衰落」,以防止衰落;中國人在崛起的過程中,聽一聽「中國崩潰」的聲音,也有助於防止崩潰,實現崛起。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國崛起必須有大軍(16) 沒有噩夢,難成美夢   2009年2月12日《環球時報》5版刊載了一篇文章:「沒有噩夢,人類不能生存」。文章說,根據2009年2月10日英國《太陽報》報道,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今天人類做的噩夢是祖先記憶遺傳下來的,能夠警醒我們時刻防範危險。芬蘭研究者安蒂?雷馮索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的夢有3/4是噩夢。他認為,這些夢是祖先生前的經歷通過遺傳基因以做夢的方式向我們傳達的信息,可以幫助人們應付今天兇險的生存環境,「雖然人們害怕做噩夢,但噩夢有助於我們應付明天。因此,我們實在應該感謝那些可怕的夢境。噩夢是一件好事。沒有它,人類也許無法活到今天。」   中國古老的經典《易經》講:「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是一個民族深謀遠慮的憂患文化。   司馬相如說:「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這是中國古人應對危機的遠見卓識。   對於正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來說,在崛起的戰略機遇中,「興而不忘衰」十分重要。沒有夢想的民族便沒有未來,而只做美夢的民族便難以清醒。以做「美國夢」著稱於世的美國人,總是在做「美國衰落」的噩夢,這使美國人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不時有驚醒,有利於美國人保持清醒。「中國夢」,也包括了「中國美夢」和「中國噩夢」兩個部分。常做一下「中國崩潰」的噩夢,能夠使中國防止過度陶醉,有助於實現「中國崛起」的美夢。   中國有多少負面的「世界第一」?   解放軍報《報刊資料》2009年第10期轉載了樂朋的文章「冷看我們的『世界第一』」。文章指出,中國在悠久的歷史上有許多世界第一,中國在騰飛的今天也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但是中國有些壞東西現在也是世界第一。例如:   中國的貪官之多,准為世界第一,雖然沒有精確數據,想來亦無大錯。   中國的官吏數量,是世界第一。4000多萬公務人員,放到世界上,是一個不小的國家。   中國的行政成本,也是世界第一。最近幾十年來,財政收入增長28倍,而行政費用從不到50億擴張到近萬億,增長了上百倍。   中國的公款消費,鐵定世界第一。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度,公款吃喝3700億,公車消費3986億,公款出境旅遊2400億,這三項合計已逾萬億大關,占當年財政收入的40%。   中國的事故數量、死亡數量,是世界第一。   弄虛作假,搞「山寨版」,肯定也是世界第一。   中國諸多好的世界第一,要保持,要增量擴容。中國諸多不好的世界第一,要正視,要解決。解決了壞的不好的世界第一,中國才能夠走向全面健康的世界第一。   
推薦閱讀:

潛意識的力量全文閱讀
朱德與八路軍,朱德與八路軍全文閱讀
繁星春水全文閱讀 春水篇
冷讀術全文閱讀

TAG:閱讀 | 中國 | 全文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