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年,北京居然是這樣!

▲此時已75歲的馬達羅

馬達羅

是「改革開放前夕第一位被允許

以私人身份來華採訪的西方記者」

在這裡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串衚衕

對著街頭巷尾的普通人按下快門

記錄他在北京看到的一切

來~老街坊們

看看這些當年的影像里

是否有您或您熟悉的身影

▲1976年4月29日,首都機場舊候機樓

國內航班的旅客們正在等待登上一架俄羅斯生產的螺旋槳飛機,他們大多數是中國旅客。

▲前門是北京內城的南門,也是進北京的正門。它的前面是「正陽門箭樓」,用圓形的瓮城牆把兩座城樓連起來,後來改造又拆除了瓮城只剩城樓。20世紀70年代,這兩個城門之間的空地,就成了公共汽車停車場。

▲1977年春的一個清晨

從人流和自行車數量上不難看出,這應該是早高峰的時間,四個女學生走在前往學校的路上,其中三個仍佩戴著「紅衛兵」紅袖章,馬路上穿著紅色衣服的人,顯得格外好看~

▲市民晨練中

沿著長安街,來到火車站附近,總是能看到市民早上做操、打太極。從這裡再往前走,就是往通州走的路了。

▲1977年4月前門大街

這裡從前有個大牌樓,就是大家經常說到的前門五牌樓。20世界50年代時就被拆除了,90年代末期又在原址上重建的。這裡曾是歷史上北京重要的商業街,現在除了左邊的老建築,還留著90年代的風格外,其它一切都改變了。

▲1977年4月

在昌平通往十三陵的「神道」上,一輛老式的三駕騾車正在前行。道路兩旁,吸引眼球的是大型花崗岩雕像,這是500年前明朝為了紀念先帝而修建的。

▲1977年4月 崇文門內大街

當年馬達羅穿梭在行人和自行車的洪流里,誰都不知道,當時他的鏡頭為何始終對準普通百姓,誰也沒有想到,這些場景在今天竟都成為了遙遠的過去。

▲1977年4月

那時候,在東長安街上幾乎看不到小汽車,幾乎都是自行車。從照片上看懸掛著的歡迎標語,應該是有重要的外國首腦訪華。

▲1977年4月

北京火車站的早晨,站前的街道上人並不是很多。

▲1977年五一勞動節前夕的天安門

在毛主席肖像周圍,擠滿了歡度節日的遊客。紫禁城入口潮水般的人群讓我感覺,天安門不僅是北京的心臟,同時也是全中國的心臟,它確實是一個偉大的「神壇」。

▲1977年5月1日

每天穿越天安門的車輛主要是自行車、手推車,不多的公共汽車和很少見的小汽車。

▲1977年5月1日

天安門是中國人民的客廳,極大吸引著來自中國各地的遊客們。

▲1977年五一 祈年殿

有著獨特圓錐形屋頂的祈年殿周圍,被遊客擠得水泄不通。遊園活動從上午開始,有京劇、芭蕾舞、雜技和體操。到處插滿了紅旗,這是第一個沒有毛主席的五一勞動節。

▲1977年五一勞動節下午的長安街

那時候,還沒有實行控制人口的獨生子女政策,一個母親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孩子爸爸神情嚴肅地推著自行車伴隨著。

▲1977年5月 午門

這裡是真正進入紫禁城的大門,沿線兩側是寬闊的自行車停車場,照片中呈現的是商販在臨時的流動櫃檯上,向遊客出售導遊圖和明信片。

▲1977年5月

除了公交車還能帶些色彩外,其它的街道都是灰色的,包括服裝,灰藍色的制服,男女都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1977年5月 清晨

衚衕口,兩個女孩子帶著椅子去上學,其中一個胳膊上還戴著「紅衛兵」袖章,看上去學校離這裡並不遠。

▲1977年5月,北京清晨一衚衕口

衚衕的清晨,從各個方向奔出來的自行車流,在匆忙趕著時間上班。據史料記載,這裡的房屋建於大清帝國的18和19世紀之間,枝繁葉茂的大槐樹見證了它的年齡。

▲1977年5月 年輕的媽媽

一面土牆前一位年輕的媽媽,推著竹編兒童車,把孩子和煤氣罐都放在了車內。可別小看這竹編的兒童車,在當時可是攜帶兒童出行的代表性交通工具哦,因為它方便,不僅能容下孩子,還可以運輸菜、糧、煤氣瓶等簡單的生活用品。

▲1977年5月 台基廠大街的副食店

這裡以前是外國使館區。裸露的卡車把凍豬肉運到副食店,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顧客們從清晨就排隊等候,儘管如此,豬肉還是實行配給制,沒有肉票是買不到豬肉的,可見,想吃頓豬肉,是多麼不容易~

▲1977年5月1日清晨

在通往天壇的崇文門大街上,學生們穿著漂亮的服裝,臉上化了妝,手持鮮花,前往天壇參加遊園活動,她們將在以前皇帝舉行祭天大典和祈禱好收成的地方表演舞蹈,整個活動會持續一天。

▲1977年5月

當天是五一勞動節放假,媽媽穿上新衣服,奶奶在織毛衣,孩子在玩耍~

▲1979年4月

成群的遊客們在排隊等待瞻仰毛主席。

▲1979年4月 北海公園

在海拔50米的北海公園遠看北京,可以看見紫禁城的屋頂。

▲1979年5月

前門大街的一個菜攤,位於一家著名的絲綢商店門前。

▲1979年5月,寬闊的人行道

一條寬闊的人行道,兩邊有商店。下班時分,路上擁擠著的是公共汽車和自行車,還看不到小汽車,一位媽媽正推著后座上坐著孩子的自行車行走~

▲1979年5月 金魚衚衕口

一位年輕的軍官用自行車托著女兒,小女孩坐在自行車樑上,身子倚在車把上,軍官則推著車逆行前進。小女孩鮮艷的外套和露出的小手,在周圍大部分灰藍色衣服的襯托下, 構成了清晨一道亮麗的景色。

▲1979年5月 排隊買新鮮豆腐

現在的你,絕對想像不到排這麼長的隊,就是為了買塊新鮮的豆腐。因為那時候,豆腐都是在副食店裡限量供應的,是由加工廠送到副食店的,每當聽到豆腐已送來,副食店門口就是這番場景了~

▲1979年5月,燕郊的一所小學教室

照片中的老師正在帶著學生們上課,可以看見教室是比較簡陋的,一切先進的教學設備都沒有,但是桌椅擺放整齊,地面乾淨,這樣的環境就可以稱之為舒心。這張照片里的學生,現在應該都是年近五十的叔叔阿姨了~

▲1979年5月 周日的頤和園

頤和園距市區僅14公里,是一個可以休閑一整天的好去處,有園林,有亭台樓閣,還有一個在夏季涼風徐徐的人工湖。所以,許多家庭都帶著孩子在節假日,乘坐公共汽車來這裡遊玩,他們還會帶著玩具和午餐,就當是郊遊了,通常都是在這裡玩上一天~

▲1979年5月 西單北大街

人行道上的中小學生,穿著顏色鮮艷的衣服,在等候校車的到來~這些聚集在人行道上的中、小學生穿著顏色鮮艷的衣服,表明他們對顏色都具有強烈的幻想。比較有趣的是,成人的服裝不超過四種顏色,而不滿15歲的孩子們的服裝卻是五顏六色,看來他們的父母對孩子的服裝有更多的選擇。總的來說,那時毛料和棉布是要配額定量供應的。

▲1979年5月

北京人愛吃面,車上的籃子里放著剛剛壓出來的新鮮切面,旁邊的孩子在幫大人看車,車上的麵條可能是附近一個餐館預定的。

▲1979年,西單一家國營自行車商店門口

自行車商店門口站著許多人,在圍觀一輛半新的摩托車,有顧客也有營業員。商店的櫥窗很大,空曠,但沒有任何裝飾,只擺放幾輛上海產的新品牌自行車。商店門臉沒有任何商業廣告,店前的大街上也沒有任何政治標語。

▲那時候,北京居民房屋的入口處根據主人的身份通常擺放一對石鼓,或一對石獅。遠處3個男孩在拋球,近處4個女孩子在跳繩,兩個騎車的成人邊騎邊聊,衚衕生活在蟬聲嘈雜的大槐樹下悄悄流過,這是一幅多麼讓人陶醉的景象。

如今40年過去了

馬達羅也已經是75歲的年紀

他從青年時代至今

一直致力於中意兩國的文化交流

有著當代「馬可 波羅」之譽

自1976年到1980年代末

他拍攝了關於中國的3萬5千多張照片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和社會發展巨變的寶貴見證

此刻

想對老馬說句 謝謝您

老馬深深的中國夢依舊澎湃著

他那是惦念或是感懷,是追溯或是續緣

雖然今日老北京的很多東西都不在了

但是老北京的魂依舊在

想念小時候的北京

更希望北京的明天更美好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長得好看的人都在看

戳這兒看:北京春節最有趣的廟會全部都在這!

戳這兒看:北京燒香祈福哪家!(攻略)(2018版)


推薦閱讀: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怎麼在當時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如果你像夏洛一樣穿越回 1997 年,你將利用這樣的時間差,複製哪個領域的成功?
如何評價古戰場傳奇?
如果穿越到1937年,該怎麼辦?
如果中國的一個省穿越到古代的話,比如明朝或清朝或者更以前,能夠在技術層面吊打全世界嗎?

TAG:北京 | 穿越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