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名家 | 於明詮:再說展覽和「展覽體」
再說展覽和「展覽體」
於明詮
––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看全國書法展覽是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的第四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之前舉辦過三屆全國展,兩屆中青展,我只看過作品集(二屆全國展不知何故沒有出版過作品集,甚憾),一屆全國展的時候中國書協還沒成立,作品是通過各級文化廳、文聯組織定向約稿,多少有點全國「書法作者普查」的意思,不少後來的書壇大腕們似乎初出茅廬,儘管當時水平參差不齊,但挺有看頭。有不少過世的老書家的作品水平之高令人嘆服,如沈尹默、郭沫若、錢瘦鐵、馬一浮、陸維釗、胡小石、高二適、潘天壽、潘伯鷹、鄭誦先、鄧散木等,這些老先生都是新中國以後去世的,因為是第一屆嘛,有他們的作品放在裡邊,「全國性」是很有說服力的。因為是定向徵稿,在世作者中六十歲以上者佔了絕大多數,而且他們是主力作者,像舒同啟功趙朴初陳叔亮李可染黃苗子吳玉如王遐舉謝稚柳王個簃王蘧常沈延毅游壽任曉麓山之南蔣維崧林散之劉海粟沙孟海陶博吾潘主蘭吳丈蜀商承祚石魯胡公石樑披雲等等,看看這些參展作者,年輕一輩即使再有才氣再不知天高地厚,恐怕也不會不服氣的。即使你點畫線條技術再怎麼好,跟他們比比,哪怕他們技法方面再怎麼粗糙失誤,恐怕年輕人也不會認為和他們是一個重量級的。這樣的全國展的「全國性」真叫名副其實。那時是定向約稿,不評審。那時相當高級別的領導幹部舞文弄墨附庸風雅者當然也不少,但借他們十個膽也沒有敢自己往裡鑽的。
二屆、三屆全國展依然定向約稿、省市級推薦,老先生們也依然榜上有名。四屆的時候,徵稿渠道向社會開了半扇門,一方面定向約稿地方推薦,一方面面向社會徵稿(是公開還是由省市級書協有條件選拔不清楚),而且第一次由全國書協組織專家評選評獎。年屆90歲的林散之沙孟海及年齡略小的謝瑞階游壽蕭嫻黃綺等都有作品參展,他們的作品尺幅都比較小,但在展廳里卻佔盡風騷。這次展覽的亮點是第一次評獎,一等獎獲得者五人中瓦翁先生八十高齡,小楷冊頁既有深厚的功力又有強烈的個性趣味,我在現場仔細拜觀十分敬佩。瓦翁先生的小字從此可謂天下書人盡知。二等獎李剛田王冬齡盧樂群劉順等10人,三等獎王鏞劉一聞吳振立華人德張榮慶王友誼儲雲孫曉雲石開潘良楨周德華王朝瑞等35人,我注意到幾位二三十歲的獲獎者如趙雁君吳行等都在三等獎之列,四十歲以下獲二等獎以上者似乎沒有。出於巧合?還是有意?不得而知。既然是全國展,既然有那麼多大師級老書家參加展出——就算特約吧,也是甘當配紅花的綠葉了,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作者獲一等獎,的確是有點不壓秤的。我個人覺得,四屆全國展和二屆中青展是最成功的兩次全國展。
五屆的時候,獎項不分等級,一律稱全國獎,年屆七旬的魏啟後先生與二十歲出頭的徐海等50人同獲全國獎,魏啟後與徐海的獲獎作品都是不足四尺的小條幅,風格也都不太「正統」,十分難得。七屆八屆亦是不分等級,皆稱全國獎,估計是等級不好分罷。大概七八屆全國展之後,老先生們即使特約參加者也越來越少了,六屆之後,再也沒有七十歲以上者獲全國獎的了。後來砍掉中青展,全國展就一枝獨秀了,其實,倒是應該砍掉全國展而留下中青展的,因為從參展作者的年齡上來說,全國展已經成了事實上的中青展。再後來,又有了專門的青年展,主辦者也許想藉此來顯示襯托 全國展的「全國性」、「權威性」,可是全國展作者越來越年輕化,50歲以上者日漸稀少,其中有些還是特約的,所以,從參展者年齡結構上來說,兩大展又重合在一起,全國展又成了事實上的青年展。想想,這個結果非常好玩。
其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展覽體」出現並日漸成熟鬧的。展覽成了比技法精緻到位、比設計花樣奇特出新、比八尺巨幛條幅對聯而且落款蠅頭小楷密密麻麻,老作者能比過年輕作者嗎?要麼初評就敗下陣來,要麼免戰牌高掛,告別參展。因此,今後人書俱老是不可能了,人書俱年輕是必然的大勢所趨。
我所說的「展覽體」,是指這樣的一些現象,行草書是一個類型,楷書、篆書、隸書是另一個類型。楷書篆書隸書,這三種相對是靜態書體,很方便時下流行的做形式做結構。當年流行書風裡面有很多的比較注重形式、比較注重結構的想法和做法,就逐漸演變成了這個樣子。變得溫和了,變得相對來說比較平和,不再過分的誇張,和諧了。變成了這樣的一種形式面目,這種基本面目成為我說的展覽體中的一大類型。行草書則是以二王為主,現在在大展中連寫蘇東坡的,寫明人包括傅山王鐸這樣的書風面貌都不見了,基本上是從二王到孫過庭,最多還有米芾和趙孟頫董其昌,瀟洒、漂亮、流美一統天下,美其名曰回歸傳統。行草書基本就是這樣,楷書,篆書,隸書,過去的展覽中被人指責為流行書風的特點,變得很溫和,不誇張了,好像美觀了,大家能夠接受了,用一個描述,頭重腳輕,線條毛毛糙糙,落款一定是不應該落款的地方落款,而且是小字,甚至有人用其他的顏色比如硃砂胭脂等在弄,看上去花花綠綠令人暈眩。所有的這一切就是太注重視覺形式,太注重眼睛看到的第一感覺,首先要讓評委對作品關注,多看一眼就有可能為你投上一票。大家的心思都集中在這方面,就像做手工,就是看誰比誰做的更漂亮,比誰做的更見功夫,更細。這種現象好像不僅書法界有,美術界似乎也是如此,就是我在那篇短文裡邊說的,藝術展覽成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手工製作大比武。何以如此?想來想去都跟展覽這種形式有關,就書法來說,這種展覽模式從80年代開始有全國性的協會組織展覽活動,發展到今天30多年了,帶有一種必然性。這個東西就是越來越脫離書法的文化本質,使書法藝術離開應有的文化特質漸行漸遠。
於明詮,1963年生,本名於明泉,別署於是乎等。中國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山東書協副主席,滄浪書社社員。現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書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高校重點學科首席專家,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推薦閱讀:
※遼金元代名家名畫賞析 中國繪畫簡史之四
※讀詩 | 唐名家七絕選
※名家精品私人珍藏受追捧
※清名家詞之三十八 王昶《琴畫樓詞》(五)
※【收藏名家】徐政夫:真正的收藏家總會不知不覺成為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