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的精神與特色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的精神與特色

王家軒

講於莊嚴寺「大紐約區佛法研討會」(2009年11月21日)

前言

美國佛教會,新澤西州博根郡讀書會,由紐約大覺寺住持德恩法師指導,以開仁法師所編的《成佛之道·講義》為教材,修學印順導師所著的《成佛之道》。《成佛之道》這本書已經成為佛學院與佛教徒修學的入門書,誠如昭慧法師在《成佛之道偈頌科判表》緣起所說的:「《成佛之道》的價值,已不僅是一本書或一本教科書,而且是一套完整的『成佛指南』!」。這本「成佛指南」是導師思想的綱要;本書中開示的法義、觀念與次第,在導師其他著作中,也做了更深更廣的開展1。現在談《成佛之道》的精神與特色,離不開導師的思想體系,也離不了全體佛法的精神與特色。個人在這裡的心得報告,是以《成佛之道》這本書為主,參考導師其他著作,條理書中的重點,將個人所理解的法義,與各位大德分享。《成佛之道》緣起

印順導師曾經描述自己是「一位在冰雪大地撒種的愚痴漢」,說自己只是默默的為佛法而研究,為佛法而寫作;又說自己只是本著從教典里得來的信念,「為佛法而學、為佛教而學」,希望讓佛法在這人生正道上,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能發揚起來。

一九五〇年代,導師住在香港時,就曾經想依太虛大師「由人而成佛」的開示,並參考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2,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因緣際會,一直到一九五四年,才在台北善導寺的共修會中編頌宣講。一九五七年,將偈頌修正補寫,作為新竹女眾佛學院的講本,直到一九六0年才完成出版。

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顧當時將滿五十歲的導師,正因為《佛法概論》這一本書在台灣的出版,經歷「驚濤駭浪的半年」,然而導師忍辱為佛法為眾生3,安然度過此一逆境;也正因為這一意外的因緣,讓導師更體會到學友們對他的期望,「希望能為佛法,開展一條與佛法的真義相契應,而又能與現代世間相適應的道路」。一九五四年底,導師於菲律賓馬尼拉大乘信願寺講《從人到成佛之路》。導師說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依「得道方便」4去修學,人人都可以成佛。凡是發心成佛、求大菩提的眾生就是菩薩。又舉例說:修學過程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都是學生,不同的只是學問的高低。菩薩也是由初發心菩薩而修學成大菩薩。「佛與菩薩的分別是:佛是至高至上究竟圓滿,如讀書畢業了;菩薩是向上修學的學生」。

依照這個修學的得道方便,《成佛之道》這本書宣講的次第,依太虛大師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相合於菩提道次第「共下士道」的人天乘、「共中士道」的聲緣乘、「上士道」的菩薩乘,統貫五乘而會歸一大乘,組成相依相攝、由淺入深的修學歷程,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也就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精神

印順導師為統攝總貫多采多姿的佛法,避免初學者犯上「偏取部分而棄全體」、「取一滴水而棄大海,卻自以為大海都在這裡」的缺失;同時針對宏傳佛法的大德們,也期許「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在《成佛之道》偈頌的宣講上,特別注重佛法的統貫條理;雖然修學的次第,有淺深漸進之別,但就全體佛法來說,一切都是成佛的法門。《成佛之道》這本書的精神,在圓滿顯示佛道次第的全貌,導師的思想體系所涵蓋的層面,既寬且正5,依個人淺見,歸納成以下兩個方面來說明。一、宏觀佛法的整體性

導師學習太虛大師從「超越宗派的本源性、隨機應化的全體性」6不拘於一宗一派,廣博的學佛精神,說自己只是佛弟子,不屬於任何宗派,不是某一學理或修行方法的偏好者。又說佛教只有一個,因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才分為多門,學佛首先要「法門無量誓願學」,再視各人根機,從一門深入。本書涉獵的範圍很廣,東西方各家學說的思想都有所引用,對佛教各宗各派的論點,更是從宏觀整體佛法的高度,各各還其本位,雖然指出彼此間的差異,但也顯示出彼此間的關聯。《成佛之道》將許多佛教的名相與觀念,在修學通向成佛之道中的各個層次、階段發生的各種作用,都做了清楚的定位7,以方便學人由「淺者見淺」逐漸向於「深者見深」的修學。

導師在《游心法海六十年》這本書中,提到其治學方法重於大義8,對佛法有了整體的印象,也就掌握了佛法的整體性。因此,對釋尊化世的精神,法義的重要理論,制律攝僧的因緣,歸依三寶的深義,修持的方法等等大義,都在本書一開始就做了詳細的說明。再分三個階段:先依「五乘共法」,開示人、天乘的樂果,以及布施、持戒、修定三福業的修學;其次依「三乘共法」,開示聲聞、緣覺二乘果位,四諦、緣起、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的修學。總結依「大乘不共法」,開示大乘行位次第,菩薩所修學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與攝化眾生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又特別在「五乘共法」的六念法門之後介紹「彌勒凈土」,另外在「大乘不共法」的精進度,針對不願修菩薩大行難行的根性,開示重現法樂的「藥師凈土」與重後世樂的「彌陀凈土」二種易行方便道,先使修學人信心堅定,再引入難行的菩薩道。總論大乘行位,導師以「總攝菩提道,六度與四攝;漸入於諸地,圓滿佛功德。」這一偈頌,統貫條理出菩薩修學的法門,經歷的地位和圓滿的佛果。二、立基人本的大乘法

導師在《印度之佛教》這本書的自序里,提及當年讀到《阿含經》所言「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9時喜極而淚下,因為,導師在深入探索印度佛教思想的歷史沿革中,體悟了釋尊教化的本懷,就是「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所以,沿續太虛大師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的理念,導師從佛教思想的演化中發現,以鬼或以天為本的流弊,所以特別重視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強調「此時、此地、此人」10的關懷與教化;主張契合佛法的本質,從新的適應現實中,振興純正的佛法。其中心思想是「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11。

以人為本的大乘法,強調「此時」,導師認為修學菩薩行,著重在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廣度一切眾生,與青年人意志堅強,意欲澎湃的心境相近。所以,弘揚以人菩薩為本的大乘法,為了適應時代所需,應以攝引青年人學佛為主。又說「大乘是入世的佛教」12,大乘菩薩是「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菩薩行可以深入人間各階層,以出世心來作入世的事業,再從入世法中,攝化眾生向於出世。同時,也在不離世間事,不離眾生的環境中,凈化自己,覺悟自己。「此時」的人間佛教,著重在佛法傳布的世界性,也就是佛教的法界性。依照根源於法界現證的世界性13,而流出的語文、思想、制度,來弘揚「平等、自由、民主、寬容、慈悲」的佛法到全世界,使人人為菩薩,能說大乘教,也修大乘行,關懷與凈化我們所處的時代。

其次,強調「此地」,《大寶積經》中「佛告阿難:菩薩有二種莊嚴,二種攝取。所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攝取佛國,莊嚴佛國」。《維摩詰所說經》中,釋尊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莊嚴國土,成熟眾生」是菩薩的兩大任務;導師在本書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敘述化身佛示現的國土時說:「只要眾生的智慧增進,什麼地方,當下就是圓滿的凈土」。「此地」可以是十方世界,也可以是我們現在立足的地球。修學菩薩行,先將我們的眼光,從遙遠的十方世界,拉回到現實的此地,如實的面對此地的種種問題與困境。包含對生態環境的關懷,心靈環境的凈化等等課題,再以佛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來化解人際、國家之間的衝突,凈化這片土地,進而促進世界和平。

最後,強調「此人」,導師說「人間佛教」應以人為中心,攝取印度初期、中期佛教14以人菩薩為中心的慈悲與智慧,融會貫通,以智慧去觀察人生的真義,培養深切的慈悲心,所謂「以智慧為體,慈悲為用」。初發心菩薩,雖然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的上首。佛法雖然是為一切眾生的,一切眾生皆得成佛,但是仍以人類為本,其他眾生要到人的地位,才能發心修學而成佛。我們發心修學,以「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大悲心為動機,法空慧的善巧為方便,而引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提心。由人菩薩的善行,進而影響家庭社會,鼓舞人類的道德心行,提高人類的道德生活水準。《成佛之道》的特色

導師在談及其修學的歷程時,提到一九五二到六四,約十二年間,隨緣教化,講說經論的對象以一般信眾為主。《成佛之道》是導師在這一期間,唯一寫作而廣為流通的著作。由於針對一般佛教徒與佛學院的學生宣講,所以用白話文書寫。導師以簡單而精美的辭彙,傳達甚深的佛法,又要顧及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讓初學者信心增上,久學者智慧增長,而能綜貫一切佛法。

編輯次第上,以進入佛門的第一步「歸敬三寶」開始,說明皈依的深義,是歸向自己,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佛法僧三寶,都不離自身,都是自己身心所能成就顯現的。接著皈依以後,應該「聞法趣入」,多聞正法,才能趣入佛道。正法又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三章,由淺入深,次第修學。在長行的解說里,更是匠心獨運,將偈頌的文字以引號標出,並在每段長行之前,標以偈頌,方便學者對照學習。本書其他的特色,個人整理出以下六點來說明。一、由淺入深的進階

《成佛之道》將佛法的精義與名相,由淺入深,次第開展。在這裡,只以導師開示的「持戒」,在五乘三個階段的修學次第,來說明。

「五乘共法」乃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門,是佛教的共世間法,也是修出世的三乘須具足的功德;講「持戒福業」時,說五戒、八戒以戒惡,說十善戒以生善。在「三乘共法」中,導師說出離生死的一乘法,從證悟真理與修行方法來說,總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學;講「戒增上學」時,強調要安住凈戒,凡能持於凈戒的學人,身口意三業都能清凈。之後的「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聲聞、緣覺乘的共德上,再說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的大乘法門。導師說持戒本無大小乘的分別,只有因發心不同,所得的功德也不同。如以增上生心而持戒,能得人天福報;以出離心而持戒,能證聖果,了脫生死;如以菩提心、為利他而持凈戒,就是大乘菩薩戒,為成佛的因。菩薩凈戒,是與菩提心相應,以慈悲心為上首,無所得的空慧為方便,對於持戒、犯戒都不著相,達到「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輪體空的凈戒波羅蜜多」。

除了持戒之外,本書其他善法,如共世間法的十善;出世間法的四諦、緣起、八正道;大乘法的六度、四攝、百八三昧15四十二字門16都是由淺入深,一階一階地依下起上,彼此相依相攝,而統貫一切佛法。二、信仰與理智合一

導師在本書開宗明義就說:「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所以義理的開導,或修持的指示,都是通過理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佛法說,信智一如,有信又有智,是佛法與其他宗教的差別。重信與重智二類根性,通於在家和出家。信行人從信願門入,由修學的經驗中,漸長智慧;法行人從智慧門入,因對佛法有了深刻的理解,這才深信不疑,精進修學。這二者都不離信與智的功德,只是入門時有所偏重,不只是初學者如此,就是已證得果的聖者,也還流露不同的風格。導師說「無慧之信,增長愚痴;無信之慧,增長諂曲」17,教導我們不要以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偏好去衡量一切,應該尊重別人,更應該認識自己的根性,偏重而不偏廢某一者而進修,逐漸使信與智二者合一。

導師舉例說「信如鏡的明凈,智如鏡的照物」,並開示信智合一修學的信解行證四個階段18:一是與聞慧相應,以理解為基礎,對於三寶純潔的同情,內心沒有成見的「信順」;二是與思慧相應,經過內心的考證,得到明確的正見,深切的「信可」;三是與修慧相應,信得切,見得真,採取實際追求行動的「信求」;四是與現證慧相應,經由不斷的修學,體悟到究竟真理,證實了所信的不虛,達到自信不疑的「證信」,也就是凈心與正智的合一。我們以成佛為目標,依照這四個階段,發心修學佛道,如同彌勒菩薩所說的下士、中士、上士法;使信與智平衡發展,先發下士法的增上生心,進而發起中士法的出離心,修出離行,發上士法的菩提心,累積福德智慧資糧,修成利根,堅固心志,融合大乘菩薩特有的慈悲風格,圓滿菩提心,趣入佛道。三、統貫緣起與空性

《雜阿含經》里,釋尊開示:「先知法住,後知涅槃」19,釋尊說無常、無我,依於緣起的無常無我,即體見緣起性空。導師在本書偈頌說「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指出,如沒有修成法住智,涅槃智是不會現起的。依正見緣起因果的法住智而進修,觀緣起法的從因緣而生起,依緣而滅,一切法如石火電光,才生即滅而不住,生無所來,滅無所至,然後能契入法性空寂的涅槃智,正觀世間一切都是輾轉相關、相依相待的存在,都是無常的,是空、無我的,所以我執失去了對象,與善法相雜的煩惱也不再起,生死也就解脫了。

導師在講「般若波羅蜜多」時,說佛是依緣起而覺證法性,也就依緣起而開示法性,由於佛法甚深,才有善巧的隨機教說,將眾生從常識境界的世俗諦,導入聖者自證的勝義諦。導師判大乘三系20,依中觀「性空、唯名」的見解,世出世間法,都是從緣而生起,緣生的只是和合的幻相,從真實的自性去觀察,沒有絲毫的實體,都是依世俗的名言識而假有,如消除了錯誤的根本自性見,即可悟到諸法的無自性空,所以依勝義的無自性而說空,空假無礙,依於因緣,一切法都可以成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著迷了就在三界火宅中流轉,悟證了就得解脫。大乘行者依無自性空相應的緣起觀一切法,隨分隨力,儘力而行,「體悟不落時空數量的涅槃甚深」,所以不著生死,也不住涅槃21,廣行菩薩道而成佛。導師再度強調,緣起與性空的統一,出發點是緣起,是緣起的眾生,尤其著重以人為本的立場,才能把握「佛出人間」、「即人成佛」的精義22。四、自利利他的圓滿

成熟佛道的六波羅蜜多,也就是從世間而達佛道彼岸的六度法門。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為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為智慧門」。

導師在第五章「大乘不共法」將六度分為自利與利他二道:如布施、持戒、忍辱,是利他的福德道;禪定、般若,是自利的智慧道;精進通於二道。進一步說,六度都有自利與利他的二種意義,但要與「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23三要門相應而修習。布施的意義,是於他有利,於自己的道業有益,是消除我所執的大舍,雖然以無所得為他忘己,但是布施功德與勝解意樂的因緣,自然會利益自己的修行。修布施行,要修持凈戒,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所以持戒以饒益眾生,對眾生施予無威脅、無恐怖的和樂與自由,才有積極的利他意義。忍辱是難忍能忍,能忍受怨害而不生嗔恨,能忍受各種苦痛,堅定意志,安心深入佛法,如此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護念眾生的凈戒,才能利益眾生。菩薩的精進,是持之以恆,不休止的利他善行。而修習成就的菩薩行,不離禪定與智慧,這二者的修習,也就是止觀的修習;修止而能住禪定,依住心而發生堪能性,就能從身、心輕安,而生身、心精進,一改過去無能不堪的情形,勇猛進修,作成利他的種種事業。般若,是成就自利的智慧道,導師在《我之宗教觀》說到,在力量未充分時,隨緣利他而著重自利,等到真得自利,那就專重利他24,「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進程中完成」,達到自利利他,同時成就。五、大乘小乘的融通

導師說:「大乘與小乘,是在佛教發展中形成的」,為了眾生的根性不同,方便適應,才有大乘與小乘的差別。又從龍樹菩薩的中觀論,深確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龍樹菩薩立足在古典的緣起觀,從緣起的生滅相,貫通一切性空,一切幻有,「確認三乘聖者成立於同一的理證─法性空寂」25,融通大乘與小乘,所以,生死根本與所解脫的生死,以及所修的般若實相慧,都為三乘所共,只是聲聞法多明人空,大乘法多明法空;大乘慧學,不只內觀自我身心而通達無我,進而觀察外在的一切法空,內外一如。導師以《佛法概論》這本書來闡揚《阿含經》,不是當作小乘或原始的佛法,而是推崇《阿含經》為三乘所共依的聖典。

在《大乘是佛說論》這篇文章里,導師特別指出,我們要從釋尊吐露在言語中、表現在行為中的「意境、言說、身行的三業大用」,從形式而體會到實質,才能正見全體的佛法。導師在本書「大乘不共法」指出:「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聲聞、緣覺二乘等善法,是大乘法的少分,也就是大乘的初因,遲早總是要回歸於大乘。太虛大師於一九四○年判攝:正法時期,多依聲聞乘行而回入大乘;像法時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末法時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26。依人乘行而入佛道,就是發菩提心,修十善行,不廢人間正行,廣修人間安國利人的正業。六、方便易行轉究竟

「法」,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27;然而,初期佛法的解脫道甚深,而大乘佛法的菩薩道又難行,為了宏法利生,不能不善巧的施設方便。初期佛法重智證而又有重信的方便,為適應在家修行與信行人的根機,使能在重信與福德的修行中,導向菩提,與般若相應,因而有「六念」、「四不壞凈」等等的方便道。

大乘佛法有重慧而以法為主的「聞、思、修、證」法門,有十法行書寫、供養等的方便;有重信而以佛、菩薩為主,有稱名、懺悔、念佛等的易行法門。導師說方便與般若的相助相成,才能實現大乘的不思議解脫;沒有般若的慈悲方便,只是人天善業,沒有方便的般若,只能證實際而成小果28。導師在「大乘不共法」總結般若度,說偈頌「方便轉轉勝,法空性無二,智者善貫攝,一道一清凈」,從大乘三系來看,同歸一味一解脫的法門,「性空唯名」較為殊勝,是究竟說,以現觀法空性,於畢竟空中立一切法,而以依實立假為方便,引導小乘根性回小向大。「虛妄唯識」與「真常唯心」是以方便說,攝化眾生不同的根機,輾轉歸宗於現證法空性的究竟了義。導師說大乘的精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29,並提醒我們,不要執著於方便,而忘記真實究竟。

《成佛之道》這本書最後,以偈頌「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再度強調,無論是人、天乘或出世的三乘善法;解脫道或是菩薩道;世間的一念善心,一毫善行,都會歸於佛道,究竟成佛。

報告到這裡,引用導師在《成佛之道》第一章,開始的第一段話:「學佛,就是向佛學習。我們以佛為理想,以佛為師範,不斷的向佛學習,如達到了與佛平等,那就是成佛了」。

謹以上述讀書報告,迴向給一切眾生,並祝各位大德福慧雙修,必當成佛。1.參見印順導師《妙雲集》、《華雨集》,《永光集》,與其他相關著作。1989年,導師八十四歲時,寫下《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說明其畢生思想的綱要。從印度佛教嬗變的歷程,發現了佛教思想中四悉檀的判攝準則,掌握了佛法的本質,由此抉擇出契理而又適應世間的佛法,也就是修人菩薩行的人間佛教。2.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收錄在《妙雲集》下篇之《華雨香雲》,1992年p.23~p.24。宗喀巴大師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由法尊法師於1935年翻譯。導師當時於四川重慶縉雲山,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潤文,彼此經常作法義的探討;導師說,出家以來,對佛法而能給予影響的,太虛大師(文字的)之外,就是法尊法師(討論的),法尊法師是導師修學中的殊勝因緣。3.傳道法師《人間菩薩行者─印順導師》收錄在《印順導師與人間佛教》,2001年p.22。「『慷慨成仁易,忍辱圖生難』。導師忍辱為法為人」。參見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1993年p.15。「晚年的不幸事件,接踵而來,釋尊始終以慈忍理性來適應,這就是世間呀!」,也可說是導師的心情。4.印順導師《從人到成佛之路》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佛在人間》,1992年p.137。「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佛是從修學得來的,依方法去學,人人都能得到;這修學方法,叫得道方便」。參見《佛說菩薩本業經》1卷(大正10,CBETA中華電子佛典447b18)。「受成就戒,當願眾生,得道方便,慧度無極」。5.仁俊法師《我所認識的印公導師》,1997年講於「印順導師著作翻譯基金會」,收錄在《仁俊老法師開示錄(三)演講集》,2000年p.397~p.398。「因為寬,他才能從高遠處見到一般所不能見到的;因為正,他才能對當時佛教現象的流弊看得透徹,引起最嚴重的關切」。6.印順導師《太虛大師菩薩心行的認識》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十《華雨香雲》,1992年p.319。「大師不願為專承一宗一派的子孫,是從超越宗派的本源性,隨機應化的全體性立論」。7.聖嚴法師《『成佛之道』讀後》收錄在《法海微波》,1993年修訂版p.134。8.印順導師《游心法海六十年》1993年p.40。「佛法的內容深廣,術語特別多,中國人又創造了不少。重視瑣細的,就不能充分注意重要的」。9.參見《增壹阿含經》卷第26『等見品』第三十四「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10.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自序,1992年p.1。導師提及,1938年冬,哲學大師梁漱溟訪漢藏教理院,自述其由佛學轉儒家的關鍵,在於其感受不到當時的佛教,對「此時、此地、此人」的人間的關懷。導師聞而思之,深有同感,也促成了導師治學印度之佛教。11.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自序,寫於1942年,1992年版p.7。印順導師《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收錄在《華雨集》(四),1993年p.33~p.43。12.印順導師《談入世與佛學》收錄在《妙雲集》下編《無諍之辯》1992年p.183。「大乘理論的特點,是『世間不異出世間』;『生死即涅槃』;『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色』。從一切法本性空寂的深觀來看一切,於是乎世間與出世間的對立被銷融了:可以依世間而向出世,出世(解脫)了也不離世間」。13.印順導師《佛在人間》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一,1992年p.349。「佛教的世界性,是根源於法界現證的。從此而流出的『法界等流』──語文、思想、制度,無不表現了世界性」。14.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以「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三期來統攝印度佛教。此處初期指「佛法」,中期指「大乘佛法」,1993年版。15.印順導師《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收錄在《華雨集》(三),1993年p.159。「在『大乘佛法』中,菩薩所修的定,如般舟三昧等,或依修法,或依定心功德,或依譬說,成立更多的三摩地,如《般若經》的百八三昧等」。參見《大智度論》卷5(大正25,CBETA中華電子佛典96c15)。「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16.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十章「秘密大乘佛法」,p.425~p.426。「『阿』是最初的喉音,經頰、舌、齒、唇,而有種種語音,所以阿是最初的、根本的。『阿』─喉音,什麼意義都不是,所以被看作超越的─『不』、『無』。依『阿』而發展出四十二字,一切語文(所表示的),也就一切本質都是超越的,可從一切文字而通達實相」。17.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四章「三乘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135。參見《大般涅槃經》卷36(大正12,CBETA中華電子佛典580a28)。「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18.印順導師《佛法概論》收錄在《妙雲集》中編之一,1992年p.181~p.182。19.參見《雜阿含經》卷14(347經)(大正2,CBETA中華電子佛典97b11-14)。「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20.印順導師判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參見導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慧度,2000年10月新版p.360。「以大乘法來說,可條別為三大系,太虛大師稱他為:法性空慧,法相唯識,法界圓覺。我也曾稱之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名稱不同,內容大致一樣。」21.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2(大正7,CBETA中華電子佛典953a09)。「諸菩薩摩訶薩具方便力久住生死,得見無量無邊如來,聽受無量無邊正法,化導無量無邊有情。是故菩薩為如是事,不厭生死、不樂涅槃」。另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4(大正7,CBETA中華電子佛典964c23)。「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為厭離生死過失,不為欣樂涅槃功德。所以者何?修此法者,不見生死,況有厭離;不見涅槃,況有欣樂」。22.印順導師《人間佛教要略》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佛在人間》1992年p.109。另參見印順導師《佛法概論》收錄在《妙雲集》中編之一,1992年p.254。「成佛,即是擴展人生,凈化人生,圓滿究竟的德行,這名為即人成佛」。23.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262~p.263。菩薩行三要門:「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機,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24.印順導師《我之宗教觀》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六,1992年p.62~p.63。25.印順導師《中觀今論》自序,收錄在《妙雲集》中編之二,1992年p.4。26.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253。另參見太虛大師《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收錄在《太虛大師全書》。1940年8月講於漢藏教理院暑期訓練班,「依教中說: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正法住世的時間有一千年,像法亦然,而末法則有萬年」。27.參見《雜阿含經》卷12(296經)(大正2,CBETA中華電子佛典84b16)。「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8.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初期大乘佛法」,p.101。另參見《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14,CBETA中華電子佛典544b15)。「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29.印順導師《念佛淺說》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凈土與禪》1992年,p.93。參見《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大正9,CBETA中華電子佛典7c09)。「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轉自美佛慧訊/2-2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的精神與特色


推薦閱讀:

娛樂圈精神崩潰瘋掉的絕色女星(圖)
精神活動會反映到現實嗎?
大學人文精神及其社會功能
為什麼一定要治好精神病?
外媒:精神疾病不可怕 社會因媒體誤導而存在偏見

TAG:導師 | 精神 | 特色 | 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