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修行的第一堂課——第四部、修行智慧:貳、中道

一、專註與智慧,兩者皆需! 佛法的經典告訴我們,當對空性有所領悟時,自性為有的幻覺就會減弱,但這不會是在單一簡短的領悟之後就能產生。如果你沒有成就專一的禪定(也就是心的寧靜安住),你不能只用空性的理解來根除自性為有的幻覺。你需要一再地應用分析,透過專註的禪定,你的心變得堅強、深沉、穩定,能夠在空性中專註,如此能夠逐漸減弱對實相錯覺較為粗糙的層面。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經典與下三部瑜伽,都說內觀(智慧)的先決條件就是寧靜安住(專註的禪定)! 寧靜安住中所用的穩定禪定,以及內觀所用的分析性禪定,在禪定的對象上沒有什麼區別。 這兩者的差異在於,從寧靜安住的狀態中觀察空性需要身心柔軟,此柔軟是經由對空性做穩定禪定而來,然而在內觀中觀察空性需要身心更為柔軟,這是由對空性作分析禪定而來。 雖然把空性做為對象可以達到寧靜安住,但這是針對那些已經了解空性的修行者而言。 通常,修行者首先要成就專一的禪定,然後透過理性分析而得到空性見解。

二、對推論的需要 所有的佛法學者都同意透過分析的推論過程,從基本、共享、直接的覺受中,可以導致一個推論的結果(概念性的理解)。 讓我們舉以下的推論為例: 由於因緣相依,一棵植物並非自性為有。 你首先思索一棵植物,因為它是依靠著特定的因和條件(比如一粒種子、土壤、日光及水分)而產生,所以它是依靠因緣而生起。但最終,推論的過程還是要靠直接的感覺來驗證,否則推論無法成立。我們可以用眼睛看到植物的改變——它們成長、成熟最後枯萎。 如此說來,推理是盲目的,因為它必須依賴感官的直接接受,否則就無法成立。推論依靠理論的推敲,最後透過直接覺受安歇於基本的、共享的、無可爭論的經驗上。 所知的物象可以被分為明顯的、略微明顯的、略微隱晦的,以及非常隱晦的。為了了解非常隱晦的主題,必須依賴經典,但就算是這一類型的推論,只引述一個經典的說法來做為其他的根據,則是不充分的。 你必須做以下的分析: 在這個主題上,經典之間是否有任何內在的矛盾。 關於此一主題,經典的陳述與明顯的直接覺受之間是否有任何矛盾。 關於此一主題,經典的陳述與透過基本推論的了解,兩者是否有任何矛盾。 因此,即使以經典為根據的非常隱晦的例子,也是需要分析的。 在信任度的建立上,佛陀建立了四個步驟: 第一、依法而不依人! 第二、關於法,依義而不依字! 第三、關於意義,依決定義而不依詮釋義! 第四、關於決定義,依真理直接體驗的智慧而不依二元的理解! 佛陀同時說:「我的話如同黃金般,經過燒炙、切割有磨擦,被出家眾及學者們所接受,這是在仔細分析之後,而非出於對我的尊敬!」 在推理的過程中,為了克服一個錯誤的觀念,首先陳述一個錯誤見解的荒謬結論,然後再提出有證明的論述,是很有效的。 我在年輕的時候,學習邏輯,有一位學者曾經告訴我,不論是與一個主張自性有的佛教徒辯論,或者是自己做分析禪定,採用三段式邏輯論述像是「我的身體其自性為空,因為它是因緣相依生起」,是一種頗為軟的方式。 採用荒謬的結果,像是「我的身體不可能是因緣相依而生起,因為其自性為有!」所做的陳述衝擊比較大,因為一切現象相互依存地生起,對佛教而言是基本的。

三、相互依存與空性的一致性 佛陀自己在說明經典時,以及龍樹和他的心靈之子提婆、佛護、月稱在論述經典時,都會採用現象相互依存生起做為建立空性的最後推論。這表示現象一般說來並非不存在,而無常的現象是可以產生作用的。 當佛陀教導四聖諦時,首先他確認了真實的痛苦、來源、止滅及道路,然後說:「要認清苦,但卻沒有東西可以被認清。要揚棄苦的來源,但卻沒有東西可以被揚棄。要實證止滅,但卻沒有東西可以被實證。要禪定於道路上,但卻沒有東西可以被禪定。」 這個意思就是說,雖然在世俗上,四聖諦中有些元素是要有效地被認清、揚棄、實證及禪定,但在究竟上沒有要認清、揚棄、實證及禪定的東西。從究竟實相的見解上,這一切都超越活動;在空性中每樣事情都是同一味。就是這樣,佛陀提出了兩種真理,也就是世俗真理和究竟真理。 一切現象,也就是因和果、行動和行動者、好和壞等,僅只是世俗性的存在,也就是名義上的存在,它們是相互依存地生起。由於現象是依賴其他的因素而存在,所以它們不是獨立的。這一個缺乏獨立性或者是自性為空,就是一切現象的究竟真理。當你開始不滿足於現象而已,然後用分析來探測表象的底層時,你就能夠了解真實空性。 當你透徹了解到現象與空性時,就能了解到它們彼此是和諧的。現象不排除空性,而空性也不排除現象。不能理解這一點,你可能會相信善和不善,因和果等,但卻無法相信空性。同樣地,你也許認為自己了解空性,但卻無法相信因果,也就是無法相信依著條件所生起的利或害、樂或苦。如果沒有正確了解,空性及現象看起來會彼此妨礙。 現象是自性空,因為它們的存在是依賴其他的條件;反過來說,現象能夠作用,因為它們是自性空。如果現象不是自性空,那麼就不能被因和條件的影響,它們就不會改變。這也就表示,它們不能造成快樂和痛苦、利益和傷害。也就不可能有善與惡。 對相互依存生起有著全然理解,也就能帶來對現象及自性空的雙重了解。自性有和完全不存在這兩種極端,就會因為這雙生的了解而當下被清除。知道現象生起可以避免落入虛無主義的極端,允許物象及眾生在此世界中運作,允許業力因果的作用。 知道現象是相互依存而並非依著自身的力量存在,可以避免落入相信自性為有的極端! 透過對這兩種真理的理解,你進入了中道!

四、心經 物象與自身空性的關係是什麼? 有一本陳述圓滿智慧的經典,也就是《心經》,談到了這個甚深的主題。 《心經》是大乘佛教國家,像是中國、日本、韓國、蒙古、西藏及越南等地,每天禪定和念頌的主要經典。 為了對治問題的根本,佛陀以簡短而有力的方式敘述所需要的智慧,伴隨著利他的動機和慈悲的行為,由此而能成就全知的佛。 以下是《心經》的全文: (此處所引用的版本,是參考貢噶呼圖克圖所譯的《新譯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詮釋》。) 頂禮薄伽梵般若波羅密多!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靈蹴山中。與大比丘眾俱。爾時薄伽梵入觀照深妙品三昧。 是時復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密多深妙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 於是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神力。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羅密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 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樂修般若波羅密多深妙行者,應作是觀,應以五蘊亦從自性空真實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如是空。 舍利子,以是諸法皆空而無相。不生、不滅、無垢、亦無離垢、無減、無增。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及無意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就無不得。 舍利子,是故菩提薩埵以無所得故。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無掛礙,故無恐怖,遠離顛倒,究竟涅槃。三時安住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與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實不虛故。 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嗲雅他。嘎嗲嘎嗲。波羅嘎嗲。波羅僧嘎嗲。菩提娑哈。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習深妙般若波羅蜜多。 於是薄伽梵從三昧起,告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復雲善哉善哉。善男子,是乃如是。是誠如是。如汝所說深妙般若波羅蜜多,作是修習。一切如來,亦皆隨喜。薄伽梵作是語已。 壽命具足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暨諸眷屬,天、人、阿修羅、乾達婆等,一切世間,皆大歡喜。 宣贊佛旨。

五、色與空性 從印度和西藏對於《心經》的論述中,針對《心經》中間的一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將提供一些想法。 這個簡潔的陳述包含了許多的意義: 第一、一切的人和事都依賴於他們的因和他們的組合成分,無法獨立於這一切之外而能存在。他們是相互依存地生起,因此他們的自性為空。因為一切現象都是相互依存地生起,他們具有一種空性的本質。 第二、反過來說,由於眾生以及事情都不具有獨立性或自性,他們必須依賴其他的因素,他們必然就是相互依存地生起。 第三、「形色的空性」與形色是不相離的。形色本身是因著條件的出現而合成及解體,他們自身的本質自性為空。 第四、自性空就是他們最終的實相,他們安住的狀態,他們最終的存在狀態。 第五、總而言之,由於缺乏自力存在的原因,形色的合成及解體、增和減等就成為可能。像形色這樣的現象被認為是從空性界中生起。 因此,《心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在這當中指出了空性與相互依存而生起這兩者是和諧的。 簡而言之,形色並不因為空性而空,形色本身即是空!空性並不表示現象是空於某樣東西,事實上是其自身的自性為空。色即是空表示形色的最終本性就是自然的自性空;由於形色是相互依存地生起,因此它們是空於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空即是色表示此一自然的自性空,也就是缺乏自主的原則,使形色可以成為空的遊戲,或者是從空當中依著條件而建立色。由於形色是空性的基礎,空即是色;形色現起正如同空性的反映。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事情是相互依存地生起,因此它們的自性為空,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相較於因為事情是空,它們一定是相互依存的生起,這比較難理解。 近來我經常思索龍樹在《寶鬘論》中所說的:「一個人不是地,不是水,不是火,不是風,不是空,不是意,不是它們全體,除此之外那人是什麼?」 首先想身體的物質元素,像是地(堅硬的東西)、水(流質)、火(熱)、風(氣),以及空(像是食道這樣的空間)是否就是自我。接下來他檢驗意識,然後他檢驗這一切的集合集是否就是自我,最後修辭華麗地問,除此以外是否可以有自我。這以上都沒有辦法找到自我。 龍樹並沒有即刻作出自我不真實的這個結論,反而在偈語之後他立即說,自我並非不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地生起,是依著上述的六種要素所建立。 然後基於此一依存的事實,他做出了自我並非真實的結論:由於有情生命是六種要素所構成,一個人是非真實的! 在此,「非真實」並不只是表示,在六種要素中或之外找不到所要尋找的自我。龍樹要說明的是,雖然心意領悟到自性為空,見到此一純然的欠缺,但是同一個心靈有著一種理解,也就是自我是相互依存的生起。 我感覺到,他表達方式充滿了衝擊力,避開了執著於自性為有的極端,同時也避免了執著於自我完全不存在的極端。 就像手的兩面,當在檢驗它的甚深本質時,看到其他自性為空,然而從另一方面去看時,見到了現象本身的顯現。它們是一體。因此,色即是空,而空即是色。 你必須要能了解空性的意義也就是相互依存生起的意思,這兩者是深深地相關聯。當你對於空性的內觀越來越清晰時,你就能夠見到物象是依賴因、條件及它們的組合而生起,它們帶來愉快與痛苦,因為它們的自性為空。如果你感覺到一切都沒有用,因為它是空的,你就是錯把空性當做虛無主義。正確理解空性,就表示領悟到我們應該如何依賴因和果。自然且完全了解空性,就表示甚深現象與空性無二。 空性的意義是奇妙的,是不是? 對於自性為有這一個錯誤概念,空性是一劑良藥;而它本身也有助於對因果更深入的了解,這是對空性真實了解。光靠聽聞和閱讀是不可能解釋空性領悟的重要性。必須透過長時間的努力,配合上戒律的修行,也就是慈悲與避免傷害,透過向佛、菩薩及其他老師的祈請來克服障礙,我們需要許多正面的善因。

六、日常修行摘要 經常思索現象是如何依著因和條件而生起,同時試著看這是如何有別於人和事顯現為堅實的存在、依著自己而獨立存在、自性為有。 倘若你傾向於虛無主義,多加思索相互依存的生起。如果在專註於因和條件的同時,你具有強化現象自性為有的傾向,那麼就要多強調相互依存與這種堅實顯現之間的矛盾。 你也許會從一邊被拉到另一邊——中道是要花時間來尋找的!
推薦閱讀:

禪宗頓悟法門是如何修行的?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第一一七集 定宏法師主講
證悟為本--修行人不可不知的真相
他人即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是「污點」還是「功勞」——評楊戩(二)

TAG:智慧 | 修行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