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骨質疏鬆症及干預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老齡化和生活方式及飲食改變,糖尿病患病率增長迅速,骨質疏鬆症患病情況也不容樂觀。那麼,糖尿病患者是否容易發生骨折?發生骨折後應如何管理?針對這些問題,北京協和醫院夏維波教授進行了專業解答,讓我們共同回顧這一精彩課程。
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的流行與管理現狀
近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與經濟發展和老齡化密切相關的疾病悄然而至,代謝性疾病成為高發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資料提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正逐漸增加,估計目前有超過1億糖尿病患者,近5億糖尿病前期人群。根據2006年調查估算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近2.1億人為低骨量狀態。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結局,其中髖部骨折危害極為嚴重(圖1)。夏教授團隊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北京地區2002~2006年髖部骨折發生率較1990~1992年顯著增加,且70歲以上者的髖部骨折增加更明顯。
圖1. 髖部骨折的危害
然而,目前我們對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重視程度均不夠。調查發現,2007~2008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9.7%,其中60.7%未得到診斷;2010年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1.6%,僅25.8%接受了糖尿病治療,而接受治療患者中,僅39.7%血糖得到控制。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發現,我國骨折人群的骨質疏鬆診斷和治療率均較低。
由於糖尿病與骨質疏鬆均是老年人的易患疾病,且隨年齡增長,患病率逐漸增加,因此需提高廣大醫生及群眾對兩者的認識。早在1948年,Albright和Reifenstein就發現糖尿病可伴有骨量丟失和骨質疏鬆。糖尿病患者若並發骨質疏鬆,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糖尿病患者可能合併多種骨關節疾病。因此,骨質疏鬆症,特別是骨質疏鬆性骨折,是糖尿病患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健康問題。
糖尿病患者骨量低嗎來自委內瑞拉、義大利、西班牙及美國的研究提示,兒童和青春期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無論病程長短,骨量均明顯低於同齡正常人。另有5項研究發現,成人T1DM患者骨量也低。人體骨量存在變化規律,二十歲左右時達到骨峰值,之後為平衡期,在女性絕經後及男性50歲後,骨量都會出現丟失。所以,T1DM可能早期影響峰值骨量,之後可能主要影響骨量的丟失和平衡。
幾項規模較大的研究表明,無論腰椎、股骨頸還是全髖,與正常人相比,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似乎均增加。Majjma等研究發現,T2DM患者骨密度增加可能與HbA1c呈負相關。2002年De Liefde等的研究顯示,雖然T2DM患者骨密度增加,但骨折危險性增加1.69倍。鹿特丹研究發現,T2DM患者股骨頸和腰椎的骨密度較正常人和糖耐量正常者均明顯增加。女性健康倡議(WHI)研究顯示,無論基線還是隨訪期,糖尿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頸的骨密度比非糖尿病患者均明顯增加。
糖尿病患者容易骨折嗎
多項研究發現,T1DM患者中,無論肱骨近端還是髖部,都出現了骨折風險增加。Nicodemus等的研究甚至發現絕經後的T1DM患者骨折風險增加了12倍。這提示,T1DM早期骨量低下以及血糖控制不好,都會增加骨折風險。而在T2DM患者中,也有研究提示其骨折風險增加,鹿特丹研究、WHI研究都得出相似結論。
夏教授團隊開展的PK-VF前瞻性隨訪研究旨在觀察北京地區絕經後女性骨折情況。該研究於2008年調查了北京地區2070例絕經後女性,在2013年進行了隨訪。將隨訪到的826例受試者根據是否有T2DM或既往骨折史分為了4個亞組(既沒有糖尿病又沒有既往骨折史;沒有糖尿病但有既往骨折史;沒有既往骨折但有T2DM的;既有糖尿病又有既往骨折史)並進行比較。基線時,無論股骨頸還是腰椎,糖尿病組的骨密度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組。無論校正何種因素,T2DM組的骨折風險是非糖尿病組的2倍左右。Kaplan-meier曲線也直觀地體現出其他三組的無新發骨折率顯著低於正常組(圖2)。這提示,T2DM是骨折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進一步研究發現,中國絕經後的非肥胖T2DM患者,骨質疏鬆性骨折可能跟骨轉換受抑制相關。外周定量CT檢查發現,雖然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不低,但其骨骼微結構明顯受到破壞。
圖2. Kaplan-meier曲線所示骨折風險
糖尿病發生骨質疏鬆的機理糖尿病發生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涉及多方面(圖3)。首先,長期高血糖導致的糖基化終末產物會直接結合在膠原上,引起膠原異常。其次,胰島素缺乏導致成骨細胞障礙和骨轉換下降,骨形成減少。另外,無論T1DM還是T2DM,都存在炎癥狀態,可能促進破骨細胞活動。糖尿病還可能存在大量利尿,導致鈣質流失等。
圖3. 糖尿病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的機制
糖尿病骨質疏鬆的處理
很多T2DM治療藥物可能對骨代謝產生影響。其中,胰島素因有促合成作用,可能對骨骼有正性作用。二甲雙胍儘管是老葯,但有研究發現其可促進間充質幹細胞向成熟成骨細胞分化,可能促進骨形成。而噻唑烷二酮類可能抑製成骨細胞,抑制骨形成,可能對骨代謝不利。Monami M等的薈萃分析探討了DPP-4抑製劑與骨折風險的關係。結果發現,DPP-4抑製劑不僅不增加骨折風險,反而使骨折風險降低(圖4)。
圖4. DPP-4抑製劑與骨折
糖尿病患者需進行良好的血糖控並全面達標,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併發症,防止跌倒。在骨質疏鬆症防治方面,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是降低骨折危險的兩大策略。改變生活方式即需戒煙、少飲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飲料、適當體力活動和營養等。藥物治療的目標是使糖尿病患者骨量正常,不發生骨質疏鬆,最重要的是不出現骨折。鈣劑和維生素D是骨健康的基本補充劑。針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理,其防治藥物主要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藥物、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和其他藥物。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包括雙磷酸鹽、SERMS、降鈣素、雌激素;促進骨形成的藥物主要是PTH;其他藥物還有鈣劑、維生素D、鍶鹽、中藥等。
總結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均為老年人易患疾病,二者伴發非常常見。因此,大家在重視糖尿病的同時,要重視骨質疏鬆症;同樣,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也要注意其血糖控制。無論T1DM,還是T2DM,骨折風險均明顯增加。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要重視糖尿病,特別是糖尿病合併骨質疏鬆症的防治。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推薦閱讀: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的尿是甜的呢
※給一位11年二型糖尿病患者的14條建議
※1型2型糖尿病患者, 常吃這幾種天然胰島素輕鬆降糖又健康
※腎病患者蛋白丟失?這些食物可幫你補充!
※TCRγ基因重排檢測對副銀屑病患者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