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一個理想的世界
理論只有貼近生活才有生命力。然而哲學只有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去貼近生活才有生命力。哲學貼近生活的特殊方式就是反映生活的理想。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就是說,哲學不應消極地跟在時代後面對時代進行解釋,而應站在時代的前列,表現時代的理想。哲學,是一個理想的世界。
一、理想本質:哲學研究的首要對象
哲學在其發源地古希臘被稱為「愛智之學」。在那時,人們追求智慧的一切成果都被包羅在哲學之中。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各個具體方面的認識成果便被積澱、凝聚為一門門具體科學,逐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然而,人們愛智的欲求是永無止境的。哲學並不隨著各門具體科學的獨立而消亡,而是進一步探求具體科學背後的根據和原因。於是,哲學便從包羅萬象的認識演變為對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的認識。
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繫,是現象背後的穩定深刻的東西,是事物多種屬性中起決定作用的、使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相區別的東西。然而,由於人們考察本質的著眼點不同,他們所理解的本質也有現實本質和理想本質之分。大致說來,現實本質是由事物內部矛盾的肯定方面所決定的事物在現存狀態下的本質,而理想本質是由事物內部矛盾的否定方面所決定的事物在未來狀態下的本質;現實本質是由個別事物所具的特殊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個體本質,而理想本質是由同類事物所共同具有的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類本質;現實本質是由事物的內外矛盾的決定的事物的相對的、可變的本質,而理想本質是由事物的內部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絕對的、不變的本質;現實本質是由事物的各種內外矛盾所共同決定的事實性本質,而理想本質是由事物的客觀特性與人的需要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的事物的價值本質。事物的現實本質和理想本質是互相區別的,然而又是緊密相聯的。從靜態上說,事物的現實本質是以不純粹的、相對的形式表現著純粹的、絕對的理想本質;而從動態上說,事物的現實本質又在不斷地向著理想本質趨近,然而又不能完全達到理想本質。
哲學作為對世界共同本質的思考和探索,應該既探索事物的現實本質,又探索事物的理想本質。然而比較起來,在事物的現存狀態下的本質與未來狀態下的本質之間,哲學更傾向於通過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揭示其在未來狀態下的本質;在事物的個體本質與類本質之間,哲學更傾向於探索同類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本質即類本質;在事物的相對的、可變的本質與絕對的、不變的本質之間,哲學更傾向於尋根究底,通過事物的相對的、可變的本質來不斷尋求其絕對的、不變的本質;在事物的事實性本質與價值性本質之間,哲學更傾向於探尋事物的價值性本質,以為人的實踐活動提供指導和為人的生活提供終極意義。可見,在事物的現實本質與理想本質之間,哲學更傾向於探索事物的理想本質。在哲學史上,柏拉圖的「理念」、斯賓諾莎的「實體」、康德的「物自體」、黑格爾的「絕對觀念」等等,典型地表現了哲學家們對理想本質的共同探求和不同理解。馬克思主義辯證地理解了現實本質與理想本質的關係,要求把對理想本質的探索與對現實本質的探索結合起來。然而它對感性經驗的揚棄和對理性規律的探索,對現存狀態的批判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使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馬克思那裡,理想本質基於現實本質而又高於現實本質。可見,與對現實本質的探索相比較,對理想本質的探索更能體現出哲學的特點,更能表現出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別。今天,我們要發展哲學,一方面固然要著眼現實問題,然而另一方面更要致力於揭示事物的理想本質。雖然如上所說,事物的現實本質只能無限地接近而永遠不可能完全達到事物的理想本質。然而如果沒有理想本質作為現實事物發展的絕對原則和終極目標,我們也就不可能促進現實事物的不斷發展。
二、理想方法:哲學探索的基本方法
伴隨著哲學對象的演變,哲學方法也在變化。在哲學包羅萬象的年代裡,哲學方法主要是直觀和猜測。當科學逐漸從哲學中形成時,早期哲學所特有的直觀、猜測的方法便日益衰退,經驗的、實證的方法開始萌芽;然而當科學紛紛從哲學中分離出去時,科學所特有的實證的、經驗的方法也離哲學而去。於是,理想方法便成了哲學探索的基本方法。
理想方法(或稱理想化方法),也就是邏輯方法。哲學探索之所以採用理想方法,乃是因為哲學所要研究的是事物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事物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是無法用觀察的方法來加以把握和用實驗的方法來加以探索的。觀察、實驗等經驗性、實證性的方法只適用於認識個別的東西而不適用於認識一般的東西。同樣,事物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也不是用直觀、猜測的方法所能認識的。直觀、猜測的方法雖然有時也能觸及到本質和規律,但卻帶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可見,只有用理想的方法,邏輯的方法,從個別的、表面的東西中剝離出一般的、本質的東西,才能抓住事物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特別是抓住事物的理想本質。
在哲學史上,存在著經驗主義方法論和理性主義方法論的分野和對立。經驗主義方法論就是對事物個別的、感性的性質進行歸納、綜合,從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質的東西。與此相反,理性主義方法論則是從某種一般的公理、原理、原則出發,演繹、推論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一般來說,經驗主義哲學家偏重於從事物的現有特性中歸納、概括出事物的現實本質,而理性主義哲學家則偏重於從一般的公理、原理出發演繹、推論出事物的理想本質。然而只要是對本質的探索,不論是對現實本質的探索還是對理想本質的探索,就都離不開理想方法。區別只是在於理想化的程度有高有低,理想化的途徑有所不同。因此,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這兩種方法論雖然各有優劣,但總起來說,它們都是屬於邏輯方法即理想方法。經驗主義方法論主張從個別事物的感性經驗中歸納、概括出一般的、普遍的經驗。這就需要在思維中暫時割斷事物之間的複雜的相互聯繫,拋棄感性經驗中的個別的、易變的、相對的、偶然的東西,而抓住一般的、不變的、絕對的、必然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理想化過程。理性主義方法論則把某種一般的、不變的、絕對的、必然的原則理解為世界的本質,現實事物雖然都是這些原則的體現,然而又都是不完全的、相對的體現。因而一般原則是理想的,而現實事物則是理想的不完全的實現和表現,事物的發展就是向理想原則的不斷趨近。可見,理性主義方法論更是一種理想化的方法。當然,經驗主義方法論與理想主義方法論是兩種對立的方法論。然而它們之間的對立不是表現在要不要理想方法這個問題上,而是表現在對理想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上:經驗主義把理想化作哲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而理性主義方法論則把理想化作為哲學活動的前提和起點。馬克思主義克服了經驗主義理性主義之間的對立和它們各自的局限性,主張理想化既是哲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又是哲學活動的前提和起點。正是前提和結果,過程和起點之間的循環往複,才使理想化的層次越來越高,不斷地從事物的現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從事物的現實本質深入到事物的理想本質。明確了哲學的基本方法是理想化方法,我們就要反對哲學研究中的實證化甚至庸俗化傾向,使哲學按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為現實提供指導和服務。
三、理想王國:哲學活動的根本目標
哲學雖然被稱為「愛智之學」,然而人們從事哲學活動,並不僅僅是出於愛智的需要,而更主要的是為了解決人生社會的重大問題。因此,自有哲學以來,哲學家們總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人類社會的理想境界的希冀和憧憬。柏拉圖從他的「理念論」出發,構築了他的《理想國》體系。亞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學》和《倫理學》中,論證了他對理想社會的理解。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表達了神學家對於理想世界的嚮往。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和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向人們展現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動圖景。接著,弗蘭西斯·培根、霍布斯、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等人以及18世紀法國啟蒙學者和法國唯物主義者,都對封建專制制度作了猛烈的抨擊,主張建立以「理性」為最高準則,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基本原則的資產階級理想社會。其後,康德不僅論述了以自由、平等、獨立為基本原則的理想社會,而且主張把這些原則推廣應用於國際關係,建立「永久和平」的理想世界。黑格爾把社會、國家看成是絕對精神發展的一個環節。當然,在黑格爾那裡,理想社會與其說是一個靜止的目標,不如說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雖然這些哲學家們所表達的這些社會理想往往陷於空想,然而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說的,如果人們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力求取得不可能的東西,人類就不會獲得可能的東西了。
如果說任何哲學都是以直接或間接的形式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理解和嚮往,那麼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更是如此。而且由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代表著無產階級這樣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先進最有前途的階級,因而它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比歷史上任何哲學所追求的社會理想都更為遠大;又由於馬克思主義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其歷史觀基礎,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它所追求的社會理想也比歷史上任何哲學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更為現實。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以對現存世界的辯護和解釋為己任,而是以對現存世界的批判和改造為己任,通過對現存世界的批判和改造來實現理想世界。馬克思一方面從現實性上把社會定義為「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另一方面又從理想性上把人類早期的自然性社會和中期的私人性社會稱為「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認為只有擺脫了自然性的人身依附關係和私人性的階級剝削關係,建立了完整的社會性關係的社會才是真正的社會。完整的社會性關係包括社會化大生產、以社會所有製為特徵的生產關係和以社會化管理為功能的政治關係。這樣的社會性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這樣一種理想的社會形態提供指導,是馬克思恩格斯從事哲學活動的根本目標。
今天我們從事哲學活動,固然必須緊密聯繫當前實際,解決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們也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離開了對理想目標的追求,現實問題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的
四、理想人格:哲學思考的終極意義
人作為一種有意識、有理想的存在物,一方面需要並且能夠認識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更需要並且能夠進行自我認識,思考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了解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也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因此,對自身價值和意義的思考和尋求,就成了人的終極關懷。哲學作為「愛智之學」,固然要思考外部世界(包括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與改造的方法,但是更要思考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究竟為了什麼,這種認識和改造對於主體的生存究竟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可見,哲學所愛所求之「智」,更主要地表現為生存智慧,即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為自身的安身立命尋找最終的依據。我們知道,人的生活、人的生存總是和人的本質密切相關的。要說明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符合人的本質的即理想的人生,就必須要說明什麼樣的人格才是符合人的本質的即理想的人格。因此,對人的存在和本質的思考,就構成了哲學的重要內容和最高價值。早在哲學產生的初期,在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中就鐫刻著「認識你自己」的箴言。希臘神話中的「斯芬克司之謎」,也象徵著人類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探索。自此以後,人,就一直是哲學所探索的對象。從普魯太戈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到康德的「人是目的」,從亞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的動物」到黑格爾的「人是歷史的動物」,從皮科的「人是本性不定的生物」到尼採的「人是一個試驗」,從帕斯卡爾的「人是思想的蘆葦」到拉美特利的「人是機器」,無不體現著哲學家們對於「人之謎」的思索和解答。與西方哲學相比,中國哲學更加重視對「人之謎」的思索和解答,更加重視對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探索和追求。儒家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人格立場,道家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自由境界,都表現出中國古代哲人對於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思考和理解。可以看出,哲學家們對於「人之謎」的思索和解答,並不是僅僅列舉人的外部特徵,而更致力於揭示人的內在本質,說明什麼樣的人生者符合人的本質的,即理想人格,並且進而據此說明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符合人的本質的理想人生。雖然不同的哲學對於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具體理解是不同的,然而對於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追求和探索是相同的。
哲學不僅以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為思考的對象,而且本身還是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一種類型、一種模式。人作為具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物,它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能夠思考自己的人格和人生。正是對於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尋根究底式的思考,才是哲學形成和發展的真正動力,也是哲學存在的終極意義所在。從這種意義上說,進行哲學思考是建構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生的重要條件。當然,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去進行專門的哲學研究。然而思考不等於研究。我們應該而且可以引導全體公民逐步提高思想修養和哲學素養,增加理性的思考,減少盲目的衝動;擴大精神上的追求,節制物質上的享受;使自己的人格和人生成為自覺的人格和人生,並進而成為理想的人格和人生。
哲學是一個理想的世界。在當今強調現實利益的世俗化潮流中,保持哲學作為理想世界的特點,可以對世俗化潮流的偏狹性和局限性發揮其批判功能和解毒功能。哥德說過,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應該常青。從理想的角度看正好相反,生活是灰色的,因為生活中總有高尚和卑下、先進和落後、光明和黑暗、新生和死亡;然而理論之樹應該常青,哲學之樹應該常青,因為哲學抓住了生活的本質,揭示了生活的理想,把人們不斷地引向高尚、先進、光明和新生。
推薦閱讀:
※對於楚門的世界,你了解多少?
※陳治國:論西方哲學中身體意識的覺醒及其推進
※再讀康德-從康德的墓志銘說起
※兩種女人與哲學
※10本書讓你摸到哲學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