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夾弦代表性傳承人
李京華,女,漢族, 1939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菏澤縣(今牡丹區)。6歲入兩夾弦戲班,師從兩夾弦第六代著名演員王文德(旦、生角),工旦行。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1986年退休。現為國家一級演員,菏澤市拔尖人才,兩夾弦劇種第七代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1945年,李京華入曹州「洪藝班」(亦稱「共藝班」),後改為曹州「新藝劇社」學習兩夾弦表演;1951年隨劇社入新成立的「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主攻閨門旦、花旦;1954年始飾演兩夾弦劇中主角,逐漸成長為兩夾弦劇種中的著名演員之一。她繼承兩夾弦劇種的傳統藝術風格,注重唱功,深入挖掘地方方言的通俗運用,使兩夾弦唱詞顯得生動活潑、樸實親切,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她行腔悠揚,自然流暢,快而不亂,慢而不斷,悲不傷美,怒不傷雅,以情帶聲,聲情並茂,同時,注重在演唱上吸收其它劇種的優秀唱腔和表演程式,改革創新了「捻子」、「攢子」、「坎頭橛」等兩夾弦曲牌,這些唱腔給人以古而不舊,嬌媚而不花俏,高亢而不粗俗,對兩夾弦劇種中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李京華扮相秀麗俊美,端莊大方,唱腔優美動聽,吐字清晰柔和。曾在幾十個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塑造了許多風格迥異的舞台藝術形象。其代表劇目有:《三看御妹》、《三拉房》、《大鐵山》、《武家坡》、《大登殿》、《三進士》、《站花牆》、《雙妃淚》、《相女婿》、《江姐》、《骨肉親情》、《紅果累累》等。
1954年,在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傳統劇目《站花牆》獲得表演三等獎;
1956年,在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傳統劇目《換親》獲表演三等獎,劇目獲得一等獎,並由上海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
1959年10月,兩夾弦劇團在濟南,為毛澤東同志演出傳統劇目《三拉房》;
1959年參加山東省柳子戲、兩夾弦、柳腔聯合演出團晉京彙報演出,在《拴娃娃》中飾於二姐、《三進士》中飾二夫人,受到劉少奇、朱德、陳毅、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
1964年又參與了在濟南向朱德、賀龍彙報演出了現代劇目《向陽人家》的演出任務;
1979年新編現代劇目《相女婿》,赴北京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並擔當女2號,獲文化部三等獎,該劇同時獲山東省戲曲匯演演出一等獎;
1982年山東省戲劇月演出期間,演出《紅果累累》並擔當主角,榮獲優秀表演獎。
相關鏈接
二夾弦
互動百科 2011-04-03
二夾弦
二夾弦-簡介
「二夾弦」是中國稀有的優秀劇種,它流行於魯西、豫東、皖北等廣大地區。因其主要伴奏樂器「四弦」是用四根琴弦分別夾著兩柬馬尾進行演奏,本劇種亦以此而得名。山東稱為「兩夾弦」,河南和安徽多叫「二夾弦」,也有的地方稱為「大五音」或「半碗蜜」。它的唱腔清新、活潑、優美、樸實,十分動聽,常演一些生活氣息濃的劇目,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二夾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曲劇種,起源於河北,發展于山東菏澤,曾廣泛流行於蘇、魯、豫、皖四省邊界地區,在菏澤,濟寧,徐州,亳州,淮北,阜陽,宿州都很流行。解放後在亳縣受到重視,得以迅速發展,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點,目前仍興盛不衰,成為亳州最受廣大群眾歡迎的兩個主要劇種之一。這一戲劇伴奏樂器主要是四胡,這種四胡上的四根弦每兩根分別夾一束弓上的馬尾,進行拉奏,人們因以名之,稱之為「二夾弦」,在亳州一帶也稱「兩夾弦」。
二夾弦的曲調吸收了黃河船歌、渤海漁民號子、打夯號子、民歌小調及花鼓、琴書等變化而成,唱腔亮麗、委婉、抒情,富有喜劇色彩,生活氣息濃郁。
二夾弦有《王莽篡朝》、《賀後罵殿》、《三拉房》、《孟姜女》等50多種傳統劇目,劇目多是表現男女愛情和宣揚倫理道德的且農村題材居多,鄉土味很濃。二夾弦唱腔是在「紡紗小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曲調由黃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漁民號子、打夯號子及民歌小調等融合變化而成。在發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書等民間歌舞、戲曲的音樂營養,經歷代藝術創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詞)假聲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機結合,模仿手工紡車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聲頻繁交替的二夾弦聲腔特色。而亳州二夾弦在解放後向外學習中既吸收山東「二夾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採取河南「二夾弦」高亢明快的節奏,漸漸形成了自己剛柔相濟的特色。
目前二夾弦已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夾弦-由來
據史料記載,「二夾弦」這一稀有劇種,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關於二夾弦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清朝嘉慶年間,山東濮州有一姓明的秀才雖然家境貧困,但他酷愛詩歌,精通韻律,一日他聽到女兒紡花時哼唱的小調和彈紡棉花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美妙悅耳,十分動聽,於是他把譜子記錄下來,教女兒唱。因遭天旱,父女南下逃荒,沿途唱著他編的小調乞討,每到一處村裡人都很愛聽。這就是最初的紡棉小調。後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股弦」的基礎上,經過老一輩藝術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二夾弦。
二夾弦-大事記
二夾弦演員劉娟娟劇照
清咸豐初年(1851年),山東濮州引馬集(今屬山東鄄城縣)有個窮秀才白殿玉,擅詩詞,通音律,酷愛花鼓丁香,常編些花鼓新詞,教妻吟唱。
咸豐八年(1858年),濮州遭水災,李季安北歸,白殿玉帶戚、梅二徒,乞討至曹州(今菏澤)東北的大徐庄落戶,後由戚、梅二人在大徐庄收徒數十人,在菏澤、鄄城、鄆城、定陶、曹縣、巨野、梁山、東平一帶農村「打地攤」賣唱。
清同治年間(約1864年左右),曹州城西南魏堂村貢生魏金玉聘請戚成興、梅福成為師,在村裡成立了兩夾弦玩友班。
1853年(清咸豐三年),在努力提高演出質量的同時,對樂器也進行了改革。為擴大主弦音量,他們把原「弦子」(似二胡)上的兩根弦,增加到四根弦,弓子上的一股增加為兩股,這就是沿用至今為主弦的「四胡」(又叫四弦)。
光緒初年(約1875年),戚成興、梅福成在定陶縣張灣村再度收徒傳藝,教授玩友班,後成名者有旦角王玉華等。
1878年春,菏澤東關泰山奶奶廟大會,專請戚成興的兩夾弦班來演家庭小戲,當時連唱四天,曹州府台、縣令、都觀看了演出,並賞銀五十兩。從此,兩夾弦由村鎮舞台走向城市舞台。
光緒六年(1880年),「大蒲扇」的傳人劉大煥、張慣通、徐效言、王玉華及張慣同的藝徒徐廣思(大徐庄人)、徐廣遠(大徐庄人)、馬天倉(丑,藝名「馬老平」,菏澤呂陵鎮人)和劉大煥的藝徒徐啟敬(司鼓,大徐庄人)等,進入豫東大城市開封,起初在較偏僻的城隍廟內演出,因很受歡迎,後移到繁華的相國寺市場演出,名震豫東。
1910年(宣統二年)左右,王玉華(旦角)在曹縣馬樓一帶組織了第一個兩夾弦職業班社「洪興班」,進行營業性演出。
1928年,兩夾弦這個獨具風格的劇種最終走向了成熟。同時,也由於這些優秀演員的出現,使兩夾弦這個年輕的劇種,日益廣泛的流行起來,它的活動範圍,當時北到河北省的大名、廣平、館陶;東到濟寧,南到安徽省蚌埠,江蘇省的浦口,西南流傳到河南省的開封、民權、蘭考、扶溝,以及安徽省的亳縣、阜陽等地。
1937年至1947年二夾弦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漢奸的某些部門,一方面用所謂的「義演」、「慰勞」的名義剝削藝人,強拉女演員,一方面以「淫穢小調」勒令停演,進行敲詐勒索。到津縣的所有班社幾乎全部停止活動。
建國後,兩夾弦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少地方成立了專業表演團體,僅山東菏澤地區就有:菏澤縣新藝劇社(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前身)、巨野縣新藝劇團、單縣新民劇團,東明縣兩夾弦劇團,河南省的開封、商丘兩地區及延津縣、台前縣,安徽省的亳縣,也都有兩夾弦專業劇團。而北詞兩夾弦卻無專業表演團體,其優秀營養業已被納入北詞兩夾弦的範疇傳承發展下來。
1952年和1954年。山東省第一屆和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黃雲芝演出現代戲《離婚》和整理的傳統劇目《站花牆》、《換親》獲得演員一等獎,馬福勤、李京華等獲得三等獎,劇目獲得一等獎。
1959年10月,毛澤東在濟南觀看兩夾弦《三拉房》等劇目的演出。同年11月,山東柳子戲、兩夾弦、柳腔聯合演出團進京彙報演出,受到劉少奇、朱德、陳毅、郭沫若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60年黃雲芝被選為山東省政協委員。1964年春,又在濟南向朱德、賀龍彙報演出現代劇目《向陽人家》。
1970年,更名為定陶縣兩夾弦劇團,並吸引了一批新生力量。
1979年,定陶縣兩夾弦劇創作演出的現代劇目《相女婿》,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
1999年以來,亳州二夾弦劇團參加安徽省折子戲、小戲大賽,《刎經堂》、《尋妻》、《三更情緣》等劇目均獲得了好的獎項。
進入21世紀,定陶縣兩夾弦劇團作為全國唯一的專業兩夾弦劇團,肩負著這一稀有劇種的傳承,由於老演職員退休、新生力量培養條件差等諸多因素以及觀眾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劇團呈現出青黃不接的發展狀況,兩夾弦劇種的傳承和發展面臨很大的困難。
二夾弦-主要特徵
1、它的唱腔屬板腔體和曲牌體相結合的綜合體,演唱時真假嗓結合運用,真嗓吐字,假嗓送腔。
2、四弦樂器獨有,為自製樂器。
3、覆蓋面廣。二夾弦流傳於五個省和幾十個縣、市(區),並常年演出於農村,充分顯示了二夾弦的活力與生機,具有流傳的廣泛性。
4、善於抒情、重唱功。一段戲多則一百多句,少則也有四五十句,發音柔和,音調甜美,花腔委婉動聽,越唱越緊。沒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姑娘小姐戲較多。
二夾弦-主要樂器
二夾弦傳統劇目《雷寶童投親》
兩夾弦的伴奏樂器,在傳統樂器中稱為「三大件」的是四弦、墜琴和柳琴。建國後,多以琵琶代替柳琴。
四弦;是兩夾弦文場伴奏中的領奏樂器,木製。其規格為:弦身共分弦桿、弦柱、千金、弦馬、弦桶、托板、蟒皮、弓桿、馬尾(兩股)九部分。
墜琴:是兩夾弦「三大件」主奏樂器之一。音色柔和,與四弦形式對比,相互補充。早期為八角形木製琴筒,現在改為圓型銅製。
琵琶:是兩夾弦「三大件」主奏樂器之一,彈撥樂器,色彩豐富,聲音與四弦、墜琴搭配諧合,共同形成兩夾弦伴奏樂隊中的音響核心,是該劇種音樂風格特點的重要體現。
另外,兩家弦文場樂器還配有笙、笛、三弦。現在又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電子琴、揚琴、二胡等樂器。
打擊樂器與山東梆子相同。
二夾弦-樂隊配置
1、文場樂隊配置、大小不等,一般是四至八人。使用的樂器以四弦(也叫四胡)為主,它類似二胡,有四根琴弦,分別夾著兩股馬尾進行演奏,以發出雙印,音量較大,琴師在演奏時常戴有金屬指帽按弦,音色鏗鏘有力,其它弦樂器有二胡、矮稈墜胡,有時也用小提琴、大提琴配合。
撥彈樂器有琵琶(早年是使用柳葉琴、與山東拉魂腔所用相同,現已改為通用的琵琶)、中阮、三弦等。管簧樂器有竹笛、笙、悶子等。
2、在武場音樂中最關鍵的是司鼓,他是文武場音樂的總指揮,兼奏手板、邊鼓及堂鼓。雲鑼、木魚、小鈸等使用很少,一般不另設專人,而由操持大鑼、鈸的人分別兼奏,嗩吶由弦樂師兼奏。
二夾弦-經典傳統劇目
兩夾弦經典傳統劇目有所謂「老八本」(《頭堂》、《二堂》、《休妻》、《花牆》、《大帘子》、《二帘子》、《花轎》、《抱牌子》)之稱。另有《站花牆》、《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小姑賢》、《王定保借當》等90餘出,二夾弦有《王莽篡朝》、《賀後罵殿》、《三拉房》、《孟姜女》等50多種傳統劇目。多是反映民間的小戲;還有不少是從柳子戲等地方戲中移植過來的。
新中國成立後,兩夾弦創作(或改編)了大量反映社會主義新時代、新生活的優秀劇目,使兩夾弦這一劇種獲得了新的生命,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二夾弦-曲藝風格
二夾弦
兩夾弦是以唱為主,以唱制勝的劇種,在發展中也吸取了其它劇種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技藝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與劇目相關,行當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其它行當也多是仿製其它姊妹劇種。
其曲調吸收了黃河船歌、渤海漁民號子、打夯號子、民歌小調及花鼓、琴書等變化而成,唱腔亮麗、委婉、抒情,富有喜劇色彩,生活氣息濃郁。
二夾弦戲劇很有特色,戲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藝人們同病相憐,患難與共,合作很好。藝人多是一專多能,演員能演幾個行當的角色,伴奏人員能身兼多職。行當上雖發展到「六門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戲,紅臉的戲也不少,小丑的重頭戲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紅臉兼唱。
劇目多是表現男女愛情和宣揚倫理道德的且農村題材居多,鄉土味很濃。二夾弦唱腔是在「紡紗小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曲調由黃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漁民號子、打夯號子及民歌小調等融合變化而成。在發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書等民間歌舞、戲曲的音樂營養,經歷代藝術創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
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詞)假聲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機結合,模仿手工紡車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聲頻繁交替的二夾弦聲腔特色。而亳州二夾弦在解放後向外學習中既吸收山東「二夾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採取河南「二夾弦」高亢明快的節奏,漸漸形成了自己剛柔相濟的特色。獨具特色的亳州二夾弦不但深受當地人民的歡迎,也在演藝界產生影響。
二夾弦-傳承價值
二夾弦
一、學術研究價值。
二夾弦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多元化的文化特徵,對研究和認識中國戲曲的生成發展,特別是民間小戲的生成變異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二、歷史和科學價值。
二夾弦唱腔板式主要分《大板》、《北詞》和,娃娃。三大類,同時還保留有少量的雜曲小調。二夾弦的唱調與這些曲牌的關係,都為戲曲史和戲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難得的佐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三、藝術價值。
二夾弦的音調不僅具有很強的趣味性、通俗性、民間性,其音樂的個性特徵受到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和重視,成為音樂創作不可多得的創作素材,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四、審美價值。
二夾弦唱腔細膩,發音柔和,表演活潑,調門多,花腔繁。具較高審美價值。「南曲興,北詞廢」,延津二夾弦的「北詞和娃娃」對研究中國戲曲的發展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在中國戲曲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夾弦作為一個年輕的百歲小戲,近年來瀕於滅絕,令廣大群眾深深懷念,實在是應該重點搶救扶持,總體保護。但更值得重視和保護的是,在二夾弦的聲腔中,我們驚喜地發現了令近代許多專家學者苦苦尋覓的古老的「諸宮調」的蹤跡。二夾弦唱腔曲調中「北詞」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實屬罕見。明王驥德在《曲律》中論及漢樂府的遞變時說:「入唐為詩、入宋為詞」,金章宗時漸更為「北詞」。到了元代,「元曲興,而北詞幾廢」。明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也說:「自吳人重南曲,皆祖崑山魏良甫,而北詞幾廢」。北詞興盛的時代應在金元時期。北詞作為中國音樂史、戲曲史中連接宋詞和元曲、南戲的一個扣環,今人論及不多。諸宮調以及「董西廂」諸宮調,今人也只知文詞而不知音樂形態。北詞流入民間,又怎樣流入二夾弦之中,都是急待破解的歷史之謎。所以,保護二夾弦,無論對音樂和戲曲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傳承價值。
2008年6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南省滑縣申報的民間戲劇二夾弦名列其中。
二夾弦-相關建議
二夾弦
一、把瀕滅劇種「二夾弦」的保護工作納入先進文化建設的長遠規劃。
近年來,各級文化遺產的保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我們也發現,瀕滅劇種的搶救、保護和傳承、發展,還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影響到具體工作的效果。其表現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片面堅持瀕滅劇種是「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結果的觀點,忽視了它所承載、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二是片面理解戲曲的市場性特徵,認為「市場」即是掙錢,忽視了「市場」在經濟收入之外對於戲曲藝術的質的作用。三是把瀕滅劇種視為單純的娛樂樣式,對其視而不見或當作財政包袱。四是把瀕滅劇種的「瀕滅」歸咎於從藝者。五是對搶救與保護工作走形式,玩過場,應付了事。以上現象不容忽視,亟待解決。
1、注重瀕滅劇種的文化事業屬性
在整個中國戲曲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重社會屬性中,瀕滅劇種同其它劇種一樣,前者居於主導性、支配性、核心性的地位。
首先,瀕滅劇種同樣是以社會效益為第一目的的。它具有高度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性,密切服務於社會政治生活和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其次,瀕滅劇種是屬於全社會的,而決非是某個個人的。這種資源的所有權應歸政府而不是任何個人。相應地,對它的保護、搶救的責任也應該由公共管理機構——政府出面承擔。第三,「二夾弦」的藝術生產以智力勞動為主,具有知識密集性的特點。這是由它獨特的社會功能、創作規律和價值實現方式決定的。首先, 「二夾弦」的形成,是一代又一代藝人長期選擇、吸收、加工、提煉、創造,艱苦實踐和積累的結果;其次,它的傳承人的培養,具有相對的長期性和艱苦性。第三,它的創作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戲曲藝術的創作,是包括編劇、導演、音樂、舞美、演員等各部門力量、智慧的疊加。第四是戲曲演出的再造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瀕滅劇種具有顯著的服務性、公益性和知識密集性。這三種特性,即文化事業屬性,處於它社會屬性的主導的、支配的、核心的地位,而它的產業屬性,即商品屬性,則處於從屬的地位(魏天葆《論戲曲的文化事業屬性》)。「二夾弦」的文化事業屬性,要求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方面,把它們作為文化公益事業,從而在投入上給予保障,在政策上給予扶持。
2、提高分管領導的專業素質
按照我們國家的現行幹部體制,各門類的工作,都有指定人員分工負責,由上而下,相互對應。這些人員對於「二夾弦」的保護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他們不僅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對文化遺產的深厚情感、對「本土文化基因認知的自覺」,還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為了使各項保護政策、措施得以切實落實,特提出如下兩點建議:
第一,要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國家乃至國際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認真理解瀕滅劇種在地方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與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係;深入了解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瀕滅劇種及其它文化遺產所採取的搶救、保護措施、所取得的成績、經驗與不足,以在具體的領導工作中,嚴格依照保護文化遺產的法律和行政法規辦事,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部署。
第二,對主管領導幹部進行專門培訓,進一步增強他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使他們擴大視野,增強專業知識,提高組織指揮能力。
3、將瀕滅劇種的保護工作列為政府部門及相關責任人的政績考核內容。
瀕滅劇種的搶救保護和傳承發展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細緻的文化建設工程,容不得半點虛假和浮誇,任何一陣風的作法和「表面文章」,都可能對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瀕滅劇種發生地的各級政府、相關單位,要將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先進文化建設的長遠規劃,把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列為政府部門及相關責任人的政績考核內容,並建立長期有效的責任追究、監督制度,予以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檢查、監督。與此同時,要建立瀕滅劇種保護的定期檢查、驗收和通報制度,還要充分發揮公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機制,對於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堅決、嚴肅的查處。
二、構建寬鬆、適宜的瀕滅劇種「二夾弦」生存環境
1、切實提高瀕滅劇種傳承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尊重和保障他們的藝術創作活動
新中國成立以後,戲曲藝人從一向遭人鄙棄、輕視,成為社會平等大家庭中的一員。藝人地位的提高,有力地促進了戲曲的發展。但不得不承認,20多年來,戲曲藝人在整個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卻有了衣食之憂。
瀕滅劇種「二夾弦」的外部資助、扶植必不可少。在當今其他社會力量不能給予應有支持的情況下,政府應承擔起這一責任和義務,根據現實情況,給予足夠的經濟補貼,儘快組建「二夾弦」劇團並改善劇團演員的生活待遇、工作環境和演出條件。
2、免費培養瀕滅劇種的傳承人
戲曲是活體的藝術。要使其得以保護和延續、發展,必須有相應的人才。而瀕滅劇種之所以走向瀕滅,其主要表徵之一即是人才欠缺。令人遺憾的是,一方面是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卻是劇團和許多藝術學校招收不到演員,而要選拔優秀的人纔則難上加難。為此,建議對「二夾弦」劇種人才採取專門的免費培養的辦法。「二夾弦」的傳承人培養可由政府出資,在學員有了一定的演出或工作能力時,給他們一定的經濟補助;在他們正式步入工作崗位之後,按照全供事業單位人員對待。
3、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讓社會廣泛了解和關注瀕滅劇種「二夾弦」
宣傳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是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忽視的。為了弘揚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各類媒體應始終站穩腳跟,堅定不移地給予瀕滅劇種以熱情的鼓與呼。但不能不承認,這多年來,自上而下,頗多媒體包括報刊、廣播、電視給予瀕滅劇種的太少太少,甚至一度長期地冷落它們,特別是「轉型期」的不少媒體,更難對「二夾弦」惠顧。如河南電視台「梨園春」、河南廣播電台戲曲廣播以及南陽電視台、廣播電台分別先後播出二夾弦、道情、宛梆代表劇目折子戲、選場和唱腔選段,引起觀眾、聽眾的欣賞興趣和喜愛;如焦作電視台的「梨園風」欄目給懷梆以展示的機會等等。這是媒體直接以欣賞角度關注瀕滅劇種的良好開端。但也不可否認,民族戲曲還處於多元文化的邊緣,瀕滅劇種則更處於角落狀態。鑒於這種情況,希望新鄉市媒體能夠以充分的施展空間,以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形式張揚「二夾弦」;不僅從欣賞角度展示它們,還要就演員、劇目、音樂、表演等方方面面子以推介,從戲曲美學及其它學科乃至研究、開發的角度給它們以深入、全面的評價,通過廣泛的鼓與呼,讓社會真正深入地了解瀕滅劇種的社會價值、地位,從而讓大家一起關注家鄉瀕滅劇種「二夾弦」,了解和關心「二夾弦」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像關心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一樣,關心和愛護民族文化生態的重要成員——瀕滅劇種「二夾弦」。
4、建立健全的保護、傳承機構
為全面有效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傳承發展「二夾弦」的工作。建議:趁「二夾弦」 劇種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東風,建立瀕滅劇種「二夾弦」保護、傳承機構。可依託專業劇團、大專院校承擔起保護、傳承的任務。
5、採取多種保護形式,把「二夾弦」作為新鄉特色文化與經濟、旅遊、宣傳緊密結合
「二夾弦」的保護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劇團與企業聯姻、個體辦團以及在高校建立保護基地等等。近些年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興盛,不少地方將當地民族民間特色演藝形式與自然、人文景觀相結合,豐富了旅遊內容,增加了地方文化內涵,活態保護並傳承了地方特色文化,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議有關部門廣開門路,深入開掘、利用瀕滅劇種的文化性,使其在充分發揮其文化、文物甚至旅遊價值中得以保護。
總之,「二夾弦」劇種作為傳播民間文化的載體,承載著幾百年中原民間文化傳承的歷史,為中原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較高的搶救和保護價值。是新鄉人民思想感情、性格氣質、生活情趣的審美產物,深受著中原文化的撫養哺育。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二夾弦」劇種的藝術結構、劇團體制不適合現代觀眾審美觀等諸多問題,也由於政府對該劇種關心不夠,是導致「二夾弦」劇種陷入瀕臨滅絕境地的原因。加強對這一劇種的搶救與保護工作,必須依靠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懷和重視,依靠大批具有高度全面的藝術修養及敬業精神的戲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兩夾弦 一種瀕危劇種
百度空間 2010年10月25日
二夾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曲劇種,起源於河北,發展于山東菏澤,曾廣泛流行於蘇、魯、豫、皖四省邊界地區,在菏澤,濟寧,徐州,亳州,淮北,阜陽,宿州都很流行。解放後在亳縣受到重視,得以迅速發展,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點,目前仍興盛不衰,成為亳州最受廣大群眾歡迎的兩個主要劇種之一。這一戲劇伴奏樂器主要是四胡,這種四胡上的四根弦每兩根分別夾一束弓上的馬尾,進行拉奏,人們因以名之,稱之為「二夾弦」,在亳州一帶也稱「兩夾弦」。
二夾弦是稀有劇種,流行於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唱腔清新活潑,委婉抒情,行腔多用鼻音,「哼」得特別中聽。「撕綾羅,打茶盅,比不上二夾弦一聲哼。」「聽了二夾弦的哼,不穿棉襖暖三冬。」你品品二夾弦咋樣吧。
其曲調吸收了黃河船歌、渤海漁民號子、打夯號子、民歌小調及花鼓、琴書等變化而成,唱腔亮麗、委婉、抒情,富有喜劇色彩,生活氣息濃郁。
瀕危劇種:
60年代曾在省內許多城市演出,還在山東、河南、江蘇等省的城市引起強烈反響。現在卻僅僅在豫魯皖蘇交界地區還有零星演出,專業劇團卻在上世紀戲曲最不景氣的時候關閉了,屬瀕危劇種。為了搶救該稀有瀕危劇種,二夾弦表演藝術家田愛雲賣了房產多方籌措創辦了二夾弦戲校,目前已經培養40多名學生。2004年6月恢復組建了開封市二夾弦實驗劇團,到各地演出,成為國內唯一的二夾弦劇團。
2008年6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南省滑縣申報的民間戲劇二夾弦名列其中。這一如今已少有人知曉的劇種半個多世紀前幾乎風靡整個華北,它到底具有何等魅力?前不久,筆者專程赴滑縣二夾弦的發祥地——萬古鎮樵邱村,對這一歷經百年滄桑的稀有劇種進行探訪。
二夾弦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啻是個天大的喜訊,支書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國家要是能支持一部分錢,二夾弦重振江湖大有希望。我首先要辦一個二夾弦學校,培養下一代,把二夾弦這一劇種傳承下來。」
定陶縣兩夾弦劇團
1949年12月,王文德、傅之雲、黃雲芝、趙金花、馬富勤等演員聯合組成共藝班。該班先為流動班社,後歸菏澤縣(今牡丹區)領導,定名為新藝劇社,李慕君、黃雲芝、李志堂先後擔任負責人。1960年,調歸菏澤地方戲麴院領導,更名為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文化大革命」中劇團解散。1969年7月,定陶縣把原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解散後下放到工廠的30名演員集中起來,並吸收了一批新生力量,成立了定陶縣兩夾弦劇團。其主要演員有李京華、宋瑞桃、李艷菊、牛輝忠、祝兆明等。
定陶縣兩夾弦劇團自成立以來,《三拉房》、《站花牆》、《雙妃淚》等劇目多次參加省、市會演,並取得優異成績。1954年,在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站花牆》,黃雲芝獲演員獎。1956年,在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現代戲《離婚》和整理傳統劇目《換親》,黃雲芝獲演員一等獎,馬富勤、牛秀蘭、李京華獲演員三等獎。1959年10月,毛澤東在濟南觀看由黃雲芝主演的《三拉房》等劇。11月,山東省文化局組織「柳子戲、兩夾弦、柳腔聯合演出團」,進京彙報演出《三拉房》、《拴娃娃》、《站花牆》、《三進士》等劇。1976年參加山東省現代戲會演,演出的現代戲《河畔新圖》、《一條鯉魚》均獲演出獎。1979年創作排演的現代戲《相女婿》,參加山東省戲劇會演後,又晉京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劇本創作二等獎、演出三等獎。1982年排演的現代戲《紅果累累》,參加山東省第一屆戲劇演出月,獲創作、演出一等獎。1986年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拾爹嫁娘》在山東省第三屆戲劇演出月中,獲劇本獎、導演獎、舞美獎、伴奏獎。2004年,在菏澤市第二屆戲曲節中演出的《愣姐讓房》、《車輪沙沙響》,獲劇目二等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