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首份國際收支報告警惕「雙順差」

外匯局首份國際收支報告警惕「雙順差」

    11月2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國際收支分析小組首次公開了《2005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下稱「外匯局」),這是外匯局首次公開國際收支報告。此前,外匯局僅僅每年公布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報告》指出,由於貨物貿易出口增長較快,經常項目順差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短期外債資金流入增加,導致資本項目順差也有所增加。在雙順差的影響之下,上半年外匯儲備增加1010億美元,外匯儲備餘額達到7110億美元。  報告因此認為,應注意巨額儲備對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等方面的影響。「從要求外匯儲備不斷增長,向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轉變。」針對外匯局對國際收支管理思路的變化,外匯局的一位人士這樣表示。    「貿易順差多年來罕見」  經常項目的大幅順差是主要的順差來源。  2005年前6個月,我國經常項目順差673億美元,同比增長801%。其中,根據國際收支統計口徑,上半年貨物貿易順差542億美元,同比增長823%。其中,出口3425億美元,進口2882億美元,分別增長33%和14%。  但是,業內人士對於今年貿易順差的突然大幅增加,存有疑問。  「不久前,海關公布了十月份中國貿易順差總額,令人吃驚的是:今年1到10月份中國貿易順差達到了803億美元,這是多年來非常罕見的。」上述外匯局人士表示,「我甚至在懷疑是不是前幾年的統計數字有問題。」  除了貿易項目,報告同時披露,隨著中國海外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從境外獲取的收益增長較快,上半年,收益項目順差49億美元,2004年同期為逆差24億美元。而境外人士到中國旅遊增加,使得國際旅遊等項目出現順差。  更為重要的是,2005年前6個月,經常轉移項目順差121億美元,增長22%。經常轉移主要由僑匯、工人匯款及贍家款、捐贈以及無償轉移等項目構成。  《報告》顯示,僑匯收入每年都占經常轉移收入的一半以上且增長迅速,2005上半年為70億美元。而美國和香港地區流入的僑匯資金佔全部僑匯的50%以上,這些資金80%流向粵、浙、滬、閩四地區。  雖然,外匯局報告認為,經常轉移項目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勞務輸出、境外就業、僑居國外人員不斷增加。「但受人民幣匯率預期的影響,以及看好國內投資機會,個人通過經常轉移項目流入的資金在增加。」上述外匯局人士說,「2005年個人結匯可能超過500億美元,我個人認為,應加強這方面資金的管理。」    短期資金進出頻繁  在經常項目順差持續增加的同時,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有所下降。  《報告》表明,2005年前6個月,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為383億美元,同比下降43%。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證券投資項目出現逆差。2005年上半年,證券投資項目逆差10億美元,而在2004年同期,這一項目下順差為277億美元。  2005年前6個月,我國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凈流出85億美元,其中中長期債券為67.8億美元,貨幣市場工具16.8億美元,2004年同期為凈流入209億美元。  《報告》對此解釋,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提高使得本外幣利差縮小,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從2004年減持境外資產、增持境內資產,轉而從今年開始增持境外有價證券資產,因此導致了證券項目資金的流出。  另一方面,資本項下短期外債資金流動大幅增加。  2005年上半年,外債總流量2881.32億美元,同比增長99.9%。其中,新提款1482.74億美元,同比增長77.7%;還本付息1398.58億美元,增長130.5%。6月末,短期外債餘額為1413.47億美元,占外債餘額的53.1%。  外債結構中,上半年貿易信貸所產生的負債增加101億美元,短期貿易融資已經達到775億美元。「短期外債的增長主要來自外商投資企業。」上述外匯局人士表示,「對此,我們加強了監管。」  由於大量短期外債資金的進出,外匯局有關人士也表示要適當考慮有關的風險問題。  《報告》認為,由於外匯儲備已經相當於14.3個月的進口額,外匯儲備與短期外債的比例為503.2%,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00%的警戒線。因此,外匯局認為近期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風險較小。  


推薦閱讀:

本周關注6日美非農數據!
WEEX 一起外匯
關於ACY稀萬
1310關口岌岌可危!黃金面臨「生死考驗」!

TAG:外匯 | 國際 | 報告 | 國際收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