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中國城市化滯後拖累經濟轉型

周其仁:中國城市化滯後拖累經濟轉型

2012年04月27日 22:26 來源:經濟觀察報

周其仁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qrzhou@gmail.com

出口導向驅動的高速經濟增長,遮蔽了中國經濟的一條軟肋,那就是城市化滯後。大量中國製造品源源不斷地外銷全球市場,其實是利用了現成的境外商貿、物流以及金融等方方面面的服務,也就是借現成的境外城市達成了中國製造的出海。一路順風順水走下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經由世界城市向世界市場外銷產品,十分順理成章。

衝擊才顯露出掩蓋在成就下的薄弱環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波及中國,使過往每年20%-30%正增長的出口,驟然降為20%以上的負增長。東部沿海出口主導的中國經濟增長發動機,突然「失速」。那年10月間我先後在沿海一些工業區里打轉,看到上下班人潮依舊洶湧,但訂單大幅度下降的情況卻普遍出現了。年底時分,農業部門發布的一項調查說,出現了2000萬農民工的回鄉潮,為1962年以來所僅見。

形勢當然嚴峻。須知中國的出口在最興旺的年份,幾乎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40%。外部衝擊一到,中國的出口增長率里外里下跌了50個百分點,倘若找不到另外一駕馬車頂替一下,經濟增長斷然難以持續。

這就逼出了一個新動向:當龐大的出口工業能力遭遇外需疲軟時,一些外向廠家率先向內「轉型」,希冀通過開拓內需市場來擺脫困境。從道理上看,向內轉具備可行性,因為外需走弱明顯改變了中國產品在內、外市場上的相對價格,「看不見之手」終究會牽著廠家之手向國內市場的方向走。雖然購買力的絕對水平還是外高內低,但這些年國內消費市場擴容也不小,加上人民幣對美元的真實匯率不可阻擋地升值,風助火勢,「中國製造」部分轉內,應該大有可為吧?

恰恰是2008年10月的溫州之行,教我懂得中國製造轉內絕不容易。那次訪問的由頭,是溫州市請到200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愛德華·普雷斯科特,要他為溫州產業界指點全球危機的迷津。不知怎麼搞的,主辦方還點上了我作陪。我自己是剛看了東莞的幾家工廠,很樂意利用這個機會再看看溫州。於是,在論壇開始的前兩天我先行到達,請當地朋友安排看幾家溫州製造企業。

轉來轉去,就轉出了名堂。印象最深的,是紅蜻蜓的老總錢金波在他的辦公室里給我上的那一課。記得剛坐下來,錢總就報了一個數:今年銷量下降了15%,可是從來沒有過的。我問:行業怎麼樣?他說降得更凶,怕30%還不止。也是因為外銷收縮嗎?是的。怎麼會呢?溫州總不像東莞那麼依賴外銷吧?

聽到我的問題外行,錢金波決定細說從頭。溫州鞋業原本是內向為主的,大約六七年前開始大規模轉出口。當時的情形是國際大公司拿著大訂單來,看上哪家,全部生產線都要了,條件就是為外需貼牌生產。那時,國內鞋的市場競爭激烈,殺價無情,還要跨地域管理龐大的營銷網路,遇到經濟景氣波動,收貨款都難。比較之下,外銷訂貨數目巨大,回款的信用好,特別是交易簡便,簽了合同、發個傳真就可以做生意。別看國際訂單壓價狠,毛利率低,可是走貨量大,麻煩很少。權衡利害,大批溫州製鞋企業轉為外向。傳統的溫州商業模式,即「做市場、帶工廠」,也一路轉為「接單工業」。老闆倒是再也不用那麼辛苦了,特別是不用為國內商路上那層層疊疊的麻煩勞神了。

紅蜻蜓算一個另類。2003年,一家國際連鎖巨頭公司要紅蜻蜓接單。錢金波在談判中才算明白了接單模式的利與弊。這位楠溪江邊的農家弟子,認定還是要創自己的牌子,所以看到了「舒舒服服貼牌」中隱含的代價。他認定,紅蜻蜓遍布全國城鎮的1000家自營門店和3000家加盟店,才是自己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看到業內那麼多廠家亦步亦趨轉接單,他把心一橫,不但謝絕了超大訂單,而且把當時已佔公司30%產出的貼牌生產,也轉為通過自己的渠道行銷。

這就是紅蜻蜓在2008年的衝擊當中,受傷程度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好歹我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銷售網靈敏地知道市場動向,可以及時調整。」接單工業就不同了,一旦國際市場需求減縮,沒了訂單,「就像電燈突然拉掉,屋子裡馬上漆黑一團,誰也摸不著門。」

難道不可以再轉型回來嗎?無非是重操舊業,再把國內的行銷商路建起來就是了。可是,錢總對此不樂觀。「那次從內轉外,是從難轉易;此次由易轉難,不可同日而語。」更要命的是,「那時我們鞋業老闆的平均年齡也就是30來歲、40來歲,現在40多歲、50多歲的,打拚不動了。」

是的,溫州工業——珠三角的製造業也一樣——原本就是做內需起家。舉凡紐扣、像章、眼鏡、鞋飾、低壓電器、小家電,這些當年赫赫有名的溫州小商品,我們想不出有哪樣不是沖著國內消費者而生產的。溫州人的本事是做市場,十萬經銷員打天下,進而承包商業櫃檯,然後搞起遍布神州的經銷系統,終於帶出聞名天下的溫州製造業。歷史的軌跡很清晰,離開了開拓國內市場的經銷能力,溫州人的創業之夢——「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怕是圓不成的。

上世紀90年代以降,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之後,溫州貨走向更遠的市場。草創的本地公司邊干邊學,把產品越做越好,達到國際市場可接受的標準。另外很重要的宏觀環境因素,是1994年中國主動大幅貶低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國內工業的成本優勢得以發揮,與國際市場打成一片,「中國製造」更開放地湧入世界市場。

恰恰在那一波轉型當中,長三角、珠三角的製造業普遍發生了一種「流程性」的轉變。原本的「以商帶工」,逐漸演變成專業程度極高的「接單製造」。要明白,接單工業絕不是不要創意、設計、融資、分銷、物流以及售後服務。哪一個環節也少不了,只是無須「中國製造」親力親為。所有那些環節,很多甩在了境外,由「發單」的跨國公司去完成。用進廢退之間,中國製造轉成了世界工廠,或者更準確地描述就是成為世界的車間。這就是上期本欄目概括的,中國製造借了世界商業和服務業,借了世界城市,然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場。

這也是2009年以後,雖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以及「刺激消費」等口號不斷升溫,但最後中國經濟主要還是靠政府主導的高投資,才抵禦了全球危機對中國增長的影響。說白了,在現實條件下能夠替代外需這匹大馬的,只是投資,而不是消費驅動的內需。

錢金波教我懂得了選一個新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已在相當程度上「接單化」了的中國製造,要轉向開拓內需市場,非借國內商業與服務業的跳板不可。反映到空間布局上,這塊跳板就是城市。問題是,「世界工廠」的多年繁榮,並沒有為中國備下一個消化得了超前工業化成就的國內城市。整體看去,中國城市化的小馬,拉不動工業化的大車。這是經濟轉型繞不開的一道坎。

相關報道:·社科院:城市化是我國最雄厚的內需潛力·周其仁:抑制城市成長的傳統原因·周其仁: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做對了什麼·周其仁:不要認為中國製造沒戲了·周其仁評點改革開放三十年成敗得失
推薦閱讀:

瑞銀:2013全球億萬富豪超2000人 中國富豪人數減少
「綠卡」制度出爐三周年 折射中國開放歷程
好萊塢編劇教父麥基中國課堂再開課
三教交鋒:儒佛道如何在中國文化中「相生相剋」?
一粒藥片上千塊 抗癌藥在中國怎麼這麼貴?(9)

TAG:城市 | 中國 | 經濟 | 中國城市 | 轉型 | 經濟轉型 | 周其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