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十年之(32)尋找「十里洋場」蹤影
06-16
魔都十年之(32)尋找「十里洋場」蹤影
2013-03-30 19:47:05|分類: 夢在上海 |字型大小訂閱
上海外灘背後是著名的「十里洋場」,也是上海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小時候看《霓虹燈下的哨兵》,認為那是資產階級的東西,今天看來,不完全對。上海是一座充滿「外國派頭」的城市,因為當年法租界、英美租界都在靠外灘這一大片直到延安路、人民路、西藏路附近,所謂「十里洋場」,就是從外灘後面沿南京東、西路一直走十里左右,我今天試著去尋找「十里洋場」的蹤影。「十里洋場」狹義而論是指十里長的南京路,而廣義言,則是指以南京路為中心的範圍大概十里見方的公共租界。南京路是近代中國情慾地圖的一個原點,它起源於一場激烈的賭博,殖民者在田野中舉行冒險的搏弈遊戲,從中踐踏出一條殖民地最原始的「馬路」。1859年,貧窮的英籍猶太人密爾蓀馬勒,隻身闖蕩上海,到1920年已成為船業大亨,1927年委託著名建築師建造了一座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花園別墅。在上海,保存完好的北歐風格建築屈指可數,馬勒別墅就是一處。百樂門也是十里洋場的一家老字號舞廳,它總能勾起人們對老上海的回憶。
上海很西化,上海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是作為一個另類存在,上海意味著「去中國化」。上海風情是閒情逸緻,小資情調,尋愁覓恨,一個沒有相當數量中產階級的社會,是容納不了上海風情的流行,所以,直到1995年之後,上海的咖啡屋、酒吧才大量出現。
推薦閱讀:
※一路走來,其實我們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說心裡話人
※尋找真愛途中……
※尋找沙家浜
※尋找……
※重回溫州之尋找芙蓉古村落 (尋找那逝去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