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琵琶演奏中的識譜問題
06-16
論琵琶演奏中的識譜問題來源:中國民樂國際網信息採集中心作者:黃茫茫發表時間:2014-03-11 16:37:39 摘要:琵琶是我國的民族彈撥器樂。擁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悠久的文化。在傳統的民族樂器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演奏琵琶。在實際的琵琶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其中識譜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本人試圖從琵琶演奏技法的識譜問題;樂曲速度變化的識譜問題;樂譜中樂段劃分的識譜問題;樂譜中表情符號的處理四個方面進行探究,從而提出解決方法。以便於在日後的學習演奏中提高自身的識譜能力,以更準確的學習詮釋音樂。 關鍵詞:琵琶 識譜 演奏技法 1.琵琶演奏中的識譜問題 1.1琵琶演奏技法的識譜問題 琵琶演奏技法主要分為左手指法與右手指法,右手的技法可以分為彈挑系統和輪指系統;左手的主要技法是按弦和換把。其它的指法多是由這些基本技法演變而來。在演奏者演奏琵琶時,常常在演奏技法的識譜上存在一些問題。 1.1.1右手指法的識譜問題 (1)彈挑系統。彈挑系統里的指法技巧包括很多種。例如,彈、挑、雙彈、雙挑、勾等。其中,彈、挑與雙彈、雙挑是演奏者在日常的演奏練習中容易混淆的問題之一。這四種指法技巧在譜面上的符號分別是「」「/」「\」「//」。這裡會出現2種識譜問題:一種是彈與挑不分,錯把彈演奏成挑,把挑演奏成彈;第二種時彈挑與雙彈雙挑之間存在混淆。演奏者常常會因為粗心等問題,而沒有分清楚到底是彈挑還是雙彈、雙挑。例如樂曲《歌舞引》中第一樂段中的第十五小節到第十八小節是由「雙彈、雙彈、打」這個指法來演奏的,而演奏者很容易演奏成彈挑。彈挑的音色相對於雙彈、雙挑比較單調。 (2)輪指系統。輪指系統里可以分為輪、長輪、半輪、輪帶雙、輪雙等十幾種輪指技巧。由於輪指的記譜符號很相似,導致演奏者在演奏中容易把輪指的類型弄混。例如輪帶雙與輪雙這2種指法技巧記譜面上很相似。一個是長輪上方加一個雙彈的符號,而輪雙是長輪下方加一個雙挑的符號。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時,稍不留意就會把這2種技法弄混淆。 1.1.2左手指法的識譜問題 (1)按弦的位置。琵琶的音高可以在不同的琴弦上演奏出來。例如D調的「哆」在一弦相把位的第五品上可以演奏,同時在二弦的第四品也可以演奏,但是這兩個音在音色上是不同的。所以說,演奏者在演奏時,應該看清楚左手音準確的位置,根據樂曲中所需要的音色選擇演奏的位置,同時還要考慮到演奏時把位的選擇。 (2)換把問題。左手的另一個問題是換把。如果一首樂譜中出現了幾個跳度較大的音,那我們彈奏時就會遇見換把的問題。正確的換把是彈好一首樂器最基本的要求,因為換把的連貫直接影響到樂曲的連貫性。而正確的換把是為了避免造成接下來演奏中大幅度的跳動。例如樂曲《瀏陽河》的引子部分,在演奏25653565時不應該在一弦的第一把位演奏,其中的2和3應該在二弦演奏。假如2和3跳到第一把位來演奏,演奏者會由於頻繁的大幅度跳動而影響演奏的速度和質量。 1.2樂曲速度變化的識譜問題 音樂作品中的快、慢等變化,是音樂內容的重要方面,如果不認真對待,藝術表現就會顯得很平庸。琵琶樂譜中的速度,基本可以歸納為快板、廣板和慢板等多種類型。此外,還有漸快、漸慢、稍快、稍慢以及自由速度等。在通常的琵琶演奏中,演奏者對樂譜標明的音樂術語不理解,忽視樂譜中的速度變化標記,通常會出現以下問題: 1.2.1樂曲中的速度把握不準確 著名的琵琶與簫合奏的《夕陽簫鼓》(後被改編為大型民樂套《春江花月夜》),此樂曲的開始部分的力度是由輕到重,速度由慢到快。為了營造出一種鼓聲從遠到近,鼓聲慢慢清晰的意境,所以我們必須按照樂譜所標記的速度,強弱來演奏。若開始的輕重快慢都一樣的話,那這首樂曲的韻味就沒有了。 1.2.2同一指法在不同樂段主題中速度變化的把握問題 同樣的一個指法,在不同的樂段主題中的速度,表現是不一樣的,聆聽過《春雨》的人,都會被那細膩的輪指表現力所征服;而聽過《十面埋伏》後又會被那雄健而激越的輪指所震撼。《春雨》中輪指是中速、優美的,所以樂曲里的輪指給人一種優美纏綿的感覺。而著名武曲《十面埋伏》它的音樂形象就是威武雄壯的,所以輪指給人的感覺是緊張的,輪指的密度是比較高的。 1.2.3同一指法在相同主題中速度變化的把握問題 樂曲《趕花會》中的第三部分是由長輪演奏的。如譜例4所示,第一與第二部分的音是完全相同的,演奏指法也是相同的,但是2個樂句所演奏出來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相同主題中速度的變化主要是靠左手按弦的速度,而不是看右手輪指的疏密。演奏者在演奏此樂段時,第一部分左手按弦要快,輪指相對於第二部分應該要疏;第二部分左手速度減慢,右手輪指密度加強。 1.3樂譜中樂段劃分的識譜問題 在琵琶演奏中,樂段劃分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樂譜中樂段劃分就好比我們日常生活中講話,要一句一句的說清楚,有呼吸、換氣。彈琴也是一樣,樂譜上的音符並不是一個一個孤立存在的,是由它們組成一個個的樂句,進而構成樂段來表達作曲家的思想情感。錯誤的分句表達是沒有邏輯的、乾巴巴的音符堆積。在演奏過程中,大多數演奏者存在著不會劃分樂段的問題,在演奏時,沒有呼吸,沒有換氣。正確的呼吸對琵琶的演奏有著很大的影響。樂譜中樂段劃分包括段與段之間的劃分,句與句之間的劃分。一般來說大型套曲都會分成很多段來演奏,在樂譜中會有明確的標記。但是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劃分,就要靠演奏者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很多演奏者在日常的練習中忽視樂句的劃分。在演奏時,沒有呼吸,沒有停頓,就好像一篇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演奏者在演奏者時累,聽眾在聆聽時,也會感覺憋著一口氣,完全沒有欣賞音樂時所應該有的愉快。華彥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大浪淘沙》。《大浪淘沙》全曲分三個段落。這個在樂譜中已經有標記。但是在每一個段落中,樂句與樂句的劃分在樂譜中是沒有標記的。例如演奏者在演奏第一樂段時,應該富有一種沉思的感覺。剛開始由三個四分音符開始演奏,好像一個故事的開頭,又好像是作者發自內心深處的嘆息。三個四分音符雖然緩慢而簡單,但卻給聽眾一種沉重之感,彷彿把聽眾帶入了對辛酸往事的回憶之中。之後好像開始在訴說故事。所以,在演奏第一樂段的第二小節的第一拍與第二拍之間應該有停頓,有呼吸。 1.4樂譜中表情符號的處理問題 琵琶演奏者在演奏琵琶的時候會發現樂譜上還有很多表情、速度的術語和強、弱、連、跳、力度等記號。演奏者常忽略它們的存在,也弄不清楚它們的意思,以至於不能準確地理解和表現作品。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只要把節奏,節拍演奏正確了那就完成了一首曲子的演奏,其實這只是第一步。要想準確把握樂曲的精神,還必須認識到這個音或這些音是強的還是弱的;是連著的還是跳的;樂句怎麼劃分的;怎麼漸強和漸弱的;在哪裡分句或呼吸等等,這都是音樂語言和表情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常常遇見的問題。一首樂曲的情緒和表現、速度和風格,必須通過對樂譜的表情符號的理解來感受和分析。這些術語和記號都是作曲家和編訂者對我們的囑咐和要求,所以我們要真正讀懂這些要求並把它們都體現出來,只有這樣才算是找到了正確表達一首曲子的鑰匙,同時也是讀譜能力提高的表現。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第一段列營是描寫漢軍戰前的演習,點將、列陣,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演奏者在演奏第一樂段時,音樂昂揚有力,伴有鼓聲、號角聲,鼓聲由慢逐漸加快,營造出大戰之前劍拔管張的緊張氣氛。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後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賓士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 琵琶曲《彝族舞曲》第一樂段的樂譜中標記了很多的表情符號。演奏者如果在演奏這首樂曲時,對這些表情符號視而不見,就會容易給人感覺你不是在演奏音樂,只是在演奏音符。演奏者在演奏《彝族舞曲》的第一樂段應該是由慢到快的展開,音樂的感覺是自由的。雖然一首完整的音樂是由音符來組成的,但是筆者認為演奏者在演奏樂曲時,應該對音樂進行二度創作,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不應該只是單純的進行音的演奏。 2.如何解決琵琶識譜中的問題 根據上文所提到的演奏者在演奏時所遇見的一系列識譜問題,筆者總結歸納了以下幾點解決的方法。 2.1放慢速度練習,手眼腦協調一致 慢練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通過慢練,應當使演奏者在一接觸樂曲的開始就走上一條正確演奏的軌道。慢練即屬於彈奏上的技巧範圍,也是識譜的範圍,是識譜好壞的一個前提。由於剛剛開始,演奏者對樂譜並不熟悉,為了避免對樂譜上的東西視而不見,我們必須要放慢速度練習。同時,慢練也解決了一個琵琶的技巧問題,使演奏者在練習時,及時發現錯誤。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個由慢到快,由生到熟的過程。識譜也是一樣,每一個音符我們都認識,但是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再反映到演奏者的雙手,這就需要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間。演奏樂曲的時候眼要看樂譜,手要彈琴,眼手要做到明確的分工。所以,我們再練習或者演奏的時候,必須要慢彈,這樣眼睛才能仔細看樂譜,不看錯樂譜,腦子才能反應迅速,耳朵才能顧得上聽音,手才能顧得上找音的位置。 2.2多看樂譜,加強技巧練習 初學琵琶的人由於不熟悉琴弦的位置,在剛開始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顧著看手,看琴弦而看不了樂譜。有時候只看了幾個音就看手彈,有的乾脆把樂譜背會了再彈,這些都是不利於提高識譜能力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看樂譜,少看手。在練習的過程中,演奏者必須直視譜面,不看琴弦,即使彈錯,也要用手感去糾正。與此同時,演奏者也必須嚴格按照樂譜上所規定的指法演奏,做到眼睛看樂譜,耳朵聽音,按照正確的把位演奏,這樣才能夠提高自己的識譜能力。再者,演奏者應該加強演奏技巧,如果演奏技巧不過關,那就無法正確的演奏出譜面上的指法。只有技巧鞏固了,才能進一步表現樂曲的情感等。 2.3加強綜合知識,提高鑒賞能力 演奏者在學習一首新的樂曲時,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演奏。每一個人演奏相同樂曲的感覺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吸取各個版本精華的部分,同時發現有待改進的地方。同時,還可以對照樂譜,了解各個表情符號如何演奏。當然,演奏者除了要多聽,還要加強自己個人的綜合知識。想要真正的演奏好一首樂曲,我們不僅僅要把譜面上的音、表情符號等演奏出來,更要在這基礎上進行所謂的二度創作。所以,我們拿到樂曲時,應該要了解曲子的作者,以及作者的生平、這首曲子的背景。綜合了這些知識,有利於演奏者在演奏時,把樂曲表現的更淋漓盡致。 2.4堅持「有譜無琴」的練習方式 讀譜不僅僅在剛拿到樂譜時要仔細地進行閱讀,而且要促使學生貫穿整個練習過程。有譜無琴的練習就是在沒有琴的時候的一種練習,可以在桌子上,在床上練習,就是不間斷地、經常地把樂譜當作書籍閱讀,使樂譜中的每一個細節深深刻在學生的腦海中,啟發學生看著樂譜想像,不斷發現新的音樂內涵。眼看樂譜,將樂譜的每一個細節與手的動作聯繫起來,同時想像每個細節的音樂內涵和最終的音樂效果,就如同眼見樂譜即聽到演奏效果。做到樂譜不離手,讀譜經常化、細緻化,加強對樂譜細節的發現和敏銳感受,形成良好的讀譜習慣。 除了以上的幾點意見,筆者認為演奏者心理狀態的調整對於識譜也是很重要的。琵琶演奏是演奏者將樂譜上的音符表情通過自己的理解創造轉化成動人的音樂,使聽眾投入其中併產生共鳴。讀譜是一個細細品位,馬虎不得的過程。它需要讀譜者首先要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通過眼睛把每一個音符反射到大腦,再指揮十個手指在琴弦上彈奏出來。有的人天生急性子,有的則屬於馬大哈,做事浮躁,他們一拿到譜子就會產生一種急於「完成」的強烈慾望,雖然這是積極的一面,但是往往錯誤因「急」而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看譜練琴,要循序漸進。因此,在演奏之前,演奏者必須有一個瀏覽的過程。所以,要想演奏者儘快提高視譜質量,還要調整好心態。正確的做法是:彈奏之前,先平靜心態,充分進入樂譜中,仔細閱讀,不放過樂譜的每一個細節,聚精會神,專心致志。這一靜心閱讀樂譜的過程,有利於演奏者的眼、腦、手同時調動,協調配合。 結語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如果沒有樂譜就無法紀錄稍縱即逝的音樂,就會給音樂的保存、傳播、學習帶來困難。樂譜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之一,鑒賞音樂、演奏樂器、歌唱等等都需要樂譜加以記錄和表達。識譜是每一個演奏者在學習演奏時必須經歷的過程。提高識譜能力可以大大的縮短熟悉樂曲的過程,加快學習的進度。養成良好、嚴格的讀譜習慣是提高演奏質量的基礎,而要形成良好的讀譜習慣,也要有明確的要求、嚴格的標準和科學的方法。缺乏識譜記譜技能的演奏者不能認為好的演奏者。隨著演奏者音樂知識的不斷積累和素養的提高,演奏者從譜面上讀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表現能力也會越來越細緻,越來越豐富。 總之,識譜訓練並不是單一的,通過嚴格、科學、合理地讀譜訓練,演奏者的讀譜效率會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音樂處理和演奏能力會大大增強,練習的效率也會成倍提高。同時,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能力、演奏能力、應變能力,眼手腦的協調能力都會得到鍛煉,演奏者的綜合水平也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本論文圍繞琵琶演奏中的識譜問題以及如何有效的解決識譜問題進行闡述。以便於在日後的琵琶演奏學習中,提高識譜能力。 由於本人尚在學習階段,只是針對自身平時學習琵琶時所遇見的識譜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見。在解決問題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也是本人今後要繼續研究的方向。(文/黃茫茫 寧波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 參考文獻 1.史其威.論琵琶演奏中的放鬆[J].art education,2010(11) 2.鄒波.試論琵琶練習中的輔助練習[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No.26 3.陳奕君.試談音樂教學中識譜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09.No.11-12 4.張帆.談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現與音色變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四期.No.4 5.施建東.識譜教學之我見[J].美術音樂教與學.2008.4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琵琶的基礎知識?琵琶名曲有哪些?
※琵琶的二三弦能彈輪指嗎?
※琵琶和古箏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同樣的曲子兩種樂器的表現力上有何異同?
※如何評價b站琵琶up主柳青瑤?
※琵琶學一年能達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