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詩為鏡照汗青(28) 之 神級家教 / 風塵三俠 / 三箭定天山

第十八章 定遠何鬚生入關

仍留一箭定天山

「大曆十才子」中的李益有首名篇《江南曲》,描繪了一位婦女對丈夫常年在外經商不歸的閨怨之情: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若以此詩為謎面打唐詩一句,謎底正是白居易的另一首代表長詩《琵琶行》里那句「商人重利輕別離」。記得《長恨歌》好像不在中小學語文課本之中,不知道是否因為前半段的內容少兒不宜,所幸《琵琶行》得以全文入選。

當時白居易因為上書直言政事而被宰相所惡,貶官江州司馬。江州在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經常用偏遠地方的刺史、司馬這類官職來安置被貶的中央高級官員,基本上類似於變相發配。白居易在江州鬱郁閑居兩年後,有一天在潯陽江上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紅極一時、年老卻被人拋棄的歌女,聽到她所彈的琵琶曲,不由得傷懷對方和自己的人生際遇,便寫出這首《琵琶行》,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其中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都是傳世名句。

說到這位李益,也是一位著名的邊塞詩人,我非常喜愛他那首四句中用到四個典故的《塞下曲》:

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鬚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第一個典故是「伏波惟願裹屍還」。前文介紹《滕王閣序》時提到,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曾說:「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這便是成語「馬革裹屍」的來歷。屢立平定邊疆之功的馬援最後病逝在遠征苗蠻的軍中,實現了他的夙願。

第二個典故是「定遠何鬚生入關」。班超年輕時的工作是抄寫文書。他有次正在伏案揮毫,突然扔下手中毛筆嘆息道:「大丈夫應該學習張騫,在域外建功立業來封侯晉爵,怎麼能夠一直干這種筆墨營生呢?」他第一次為國出使鄯善,認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帶領隨從的三十六人擊殺匈奴使團,挽回外交頹勢,從此初露鋒芒。後來班超在關外馳騁三十一年,橫行天山南北路東西六千多里南北一千多里,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幾乎不費國家錢糧兵馬,僅靠整合西域各民族雜牌軍就為漢朝征服平定大小國家五十餘個,力挫中南亞大國貴霜的七萬雄兵,威震西域。最終他因功被封為定遠侯,所以後人尊稱他為「班定遠」,是我們無可爭議的民族英雄。班超身上至少出了「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以夷制夷」「萬里封侯」四個知名典故,能與之相比的人寥寥可數。班超年近古稀時思念故土,上書漢和帝請求:「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班超的三位親人都沒有「投筆」,而是一生從事文字工作,並且一位比一位更有名。我們知道司馬遷寫《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其實他當代的歷史就已經不太好寫了。太史公身後,許多文人開始為《史記》寫續篇,包括「白首太玄經」的文學家揚雄,但大多文字鄙俗內容失真,不配與《史記》並列。當時有位儒學大家盡心採集前朝遺事、旁觀異聞,作了《史記後傳》六十五篇,他就是班超的父親班彪。班彪一共生有兩子一女,分別是班固、班超和班昭。

班彪的長子班固繼承父親的遺志,博學強記,「以著述為業」,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撰寫完成了《漢書》,以西漢一朝為主,記錄了上起於漢高祖元年、下終於王莽年間一共兩百多年的歷史事件,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裁。之後中國每個朝代的史書基本都是按照這個體裁來完成的。班固剛開始寫的時候,有人告發他「私作國史」,因此被捕入獄,書稿也被全部查抄。班超上書漢明帝,說明班固修《漢書》的目的是頌揚我大漢的德政而不是毀謗,好讓後人了解歷史,從中獲取教訓,絕對是和諧穩定的。漢明帝便釋放了班固,還賞賜錢物資助他繼續完成,這下「私史」升級成「公史」了。

班固逝世的時候,《漢書》還差一部分沒有完成,漢和帝便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將其續寫,並編輯校對完成,共一百二十卷。班家人為之奮鬥四十年的事業,在班昭手中得以大功告成,她也就此成為《二十四史》中唯一的一位女作者,空前絕後。《漢書》寫完以後,大儒馬融都跪伏在藏書閣外聽班昭的親口講解。這位馬融,是本詩第一句中「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馬援的侄孫,著名經學家鄭玄就是他的弟子。馬融的另一個弟子叫做盧植,是東漢末年的經學家,也是《三國演義》開篇鎮壓黃巾之亂的名將。盧植有個學生叫做劉備。所以馬融是劉備的師祖。

《漢書》的史學性和文學性都很強,深受歷代讀書人的喜愛,因此也留下了許多故事。前文提到過的顏師古,就是註解這本《漢書》而被天才兒童王勃挑了一大堆毛病。宋代的蘇舜欽有段時間和妻子一起住在岳父杜衍的家中,每天晚上一個人讀書,總要喝掉一斗酒。岳父大人很奇怪,有天就偷偷跑去看他是怎麼個喝法,只聽他正在朗讀《漢書》中的張良傳。當蘇舜欽讀到前文提到過的那段「在秦張良椎」,張良狙擊秦始皇飛椎誤中副車時,拍案叫道:「惜乎不中!」嘆息完了,就滿飲一大杯。又讀到張良對漢高祖說「這是上天把臣賜給陛下您」時,他又拍案叫道:「君臣相遇,其唯如此!」嘆息完了,又滿飲了一大杯。岳父聽到這種情景不禁笑道:「有這樣的下酒物,一斗也實在不算多也。」這個成語,便叫作「漢書下酒」。

蘇舜欽字子美,明顯和張籍一樣也是杜甫杜子美的粉絲。他後來因為參與范仲淹的「慶曆新政」被政敵貶逐,到蘇州花了四萬貫錢買了個廢園,在裡面修建了一個亭子繼續其讀書事業。有一天他讀到《孟子》「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心思一動,就把這個亭子起名叫「滄浪亭」。歐陽修受蘇舜欽之邀,為之題詠道:「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滄浪亭今天還是蘇州的知名景點。

隋朝楊素有一次郊遊時,看見一個少年人騎於牛背,在牛角上掛了一卷書,邊走邊看津津有味,幾次差點撞到路邊的樹上。楊素好奇地問道:「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那少年人倒是認識當朝第一權臣楊素,馬上從牛背上下來參拜:「在下長安李密,拜見越國公大人。」楊素問:「你在讀的是什麼書啊?」李密回答:「《漢書》,項羽傳。」楊素和李密一番交談,很欣賞他的學識,回家後便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能比的。」楊玄感因此傾心結交李密。在隋末天下大亂中,李密成為瓦崗軍的領袖,秦叔寶、程咬金、徐懋功這些牛人,都曾是他的部下。這便是典故「牛角掛書」的來歷,可見《漢書》受歡迎的程度。《三字經》里講朱買臣的那句「如負薪」之後就是講李密的「如掛角」,對兩人的評價是「身雖勞,猶苦卓」,堪為後人勤工儉學的榜樣。

楊素率軍滅亡南陳,幫助隋文帝統一全國,結束了自西晉五胡亂華之後中國幾百年來的割據狀態,因功被封為越國公,位高權重。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也被隋文帝賞賜給了楊素。樂昌公主原本是南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兩人情義深厚。隋軍重兵壓境之際,徐德言眼看陳國將亡,便把一面銅鏡破為兩半,遞給妻子半片,流淚言道:「國家目前危如累卵,你我早晚必然分離。以你的容貌才華,國亡後必會被掠入隋朝功臣之家。你可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差人將此半片銅鏡拿到長安街市中高價叫賣。只要我還倖存人世,那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探你的消息。倘若蒼天有眼,你我今後也許還會有相見之日。」

隋軍攻下南陳,國家山河破碎,兩人果然離散。徐德言顛沛流離,好不容易才在第二年正月十五趕到長安,果然看見一個老僕人在叫賣半片銅鏡,但價錢昂貴得無人願意問津。徐德言心知妻子下落在此,立刻寫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進了楊素府之後,本來就終日面無喜色。這次終於看到日思夜盼的丈夫題詩,更是悲從中來,忍不住放聲痛哭。楊素再三盤問,知道了其中情由,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與樂昌公主相見。兩人劫後餘生再次得見,均是泣不能言,又不知楊素是何打算,心中忐忑不已。楊素讓樂昌公主賦詩一首回贈徐德言,公主含淚吟道: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楊素聽了也感慨不已,遂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回歸故里養老。這段佳話後來被四處傳揚,便是「破鏡重圓」的典故。本書已經介紹了樂昌公主和柳氏兩個破鏡重圓的喜劇結局,但現實中更多的肯定是悲劇。尤其是容貌出眾的女子,在亂世中往往更容易成為悲劇的主角。而徐德言放在今天,則應該是一個人見人愛的暖男。楊素在為北周滅亡北齊、為楊堅篡周建隋、為隋朝滅亡南陳、為楊廣奪得皇位這樣的軍國大事上都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稱是一代梟雄,在這件事情上卻顯出了他溫情的一面。

這次楊素是主動成人之美,還有一次則是被動的。有一天越國公的府上來了一位英氣勃勃的年輕人,乃是滅陳名將韓擒虎的外甥李靖。從前韓擒虎每次與李靖談論軍事都大喜過望,稱讚他說:「能夠與我探討孫吳兵法的人,只有你啊!」李靖見楊素執掌朝政,便來投效報國。楊素開始很怠慢這個年紀輕輕的後生小子,但是與他交談一番以後,覺得此人前程無量,只怕更甚於李密。可見楊素確實有知人之明。但李靖見楊素已經年老體衰安於現狀,不再有從前的雄心壯志,不由得內心非常失望。晚上李靖回到客棧,獨坐孤燈之前,只覺得前路茫茫。正在他苦苦思索人生和前途之時,忽然聽到輕輕的敲門之聲。

李靖開門一看,門外站著一個頭戴風帽蒙著面紗的女子,不禁滿腹狐疑地將她讓進房內說話。那女子進房後摘下帽子和面紗,容貌明艷動人,差點閃瞎了李靖的眼睛。只聽她開聲自我介紹道:「小女子乃楊司空家的侍女,姓張名出塵。因喜歡手執紅色拂塵,人們都叫我紅拂女。小女子侍奉楊司空多年,見過的賓客不計其數,但從未曾見過像李公子這樣英雄俠義、氣宇非凡的人物。絲蘿不能獨生,願托於喬木。因而不辭冒昧前來投奔,情願託付終身。請公子不要推辭!」李靖大喜過望,卻不無顧慮:「楊司空權重京師,你若逃走只怕後患無窮。」紅拂女答道:「公子儘管放心。楊司空現在行將就木,不過是苟延殘喘,家中逃走的姬妾甚多,他也無心追究,不足畏也。」正所謂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放下心理負擔的李靖當即笑納。

兩人計議已定,連夜喬裝打扮離開了長安。楊素果然也未派人來追。在逃亡途中,兩人遇到了一位大鬍子怪傑名叫張烈。紅拂女見此人言行粗獷但器宇不凡,又一次慧眼識人,與之結為異性兄妹,這下「風塵三俠」就湊齊了。虯髯客與李靖夫妻一起去拜訪李世民,回來後就嘆息說:「既有真命天子在此,我當另謀他途。」他給李靖留下了一大筆錢和幾本兵書之後,便飄然遠去。多年後李靖夫妻聽說有位大鬍子在扶餘國自立為王。

李靖認真研習虯髯客留下的兵書,本領突飛猛進,後來為唐朝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成為一代名將,因功封衛國公,一生被李世民尊重信任,年近八十而善終。金庸先生應該很欣賞李靖,所以把他的字「藥師」給了東邪桃花島黃島主作為名字。紅拂女自然也成了鳳冠霞帔的一品國公夫人,美女配英雄,令人艷羨。這個故事教育我們,女性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自己爭取的,看人的眼力也很重要。對男女而言同樣公平的是:眼力不好追錯人的,沒有後悔葯可買;眼力好看對人了卻沒敢放手去追的,同樣也沒有後悔葯可買。《紅樓夢》中黛玉的《五美吟.紅拂》,就對張出塵的眼力和勇氣給予了很高的讚美:

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尸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讓我們的思緒回到班家。班超遞表請求「生入玉門關」時,因為他的位置重要,朝廷拖了三年也沒有同意。班昭為了幫助二哥,也上書漢和帝:「班超以一己之力輾轉異域,至今已有三十年,當年隨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不在人世。他如今年滿七十,體弱多病,即使想竭盡報國,也已力不從心。我聽說古人從軍六十還鄉,中間還有休息的時候。班超在壯年時候為國盡忠於沙漠之中,如果衰老時卻被遺棄在荒涼空曠的原野,這真夠悲傷可憐啊!因此我冒死請求陛下讓班超歸國。」這封奏疏寫得情理兼備深沉感人,漢和帝看後默然良久,隨即派人西出玉門關,將年逾古稀的班超替回。班超回到中原父母之邦與班昭兄妹團圓,一個月後就病逝了。他葉落歸根得以長眠於故土,不至於客死異鄉,應該多謝妹妹感人的文筆。和帝多次召學識淵博的班昭入宮,讓皇后和貴人們拜她為老師,稱她為「曹大家(gu一聲)」,因為班昭早逝的丈夫姓曹。等到班昭去世時,皇太后都為她穿了孝服,可謂哀榮備至。

班彪就生了這三個孩子,論文治有漢書下酒,論武功有萬里封侯,不但兒女平衡,而且無一庸才。這種神一般的家教在中國三千多年文化史上再無另一個家庭可以與之比肩,讓所有的父母高山仰止,頓生可望而不可即之嘆。

班彪的姑姑,也就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奶奶,便是大名鼎鼎的班婕妤。班氏是春秋時楚國著名令尹子文的後人,子文是字,名叫斗谷於菟(wū tú),因為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曾被虎所乳養,楚國人稱「乳」為「谷」,稱「虎」為「於菟」。今天如果有人名中有「菟」字,他很可能是屬虎的。看樣子如果您出生前父母沒有做過什麼奇怪的夢,出生時沒有紅光滿室等自然異常現象,出生後又沒有被某種兇猛的動物乳養過,長大後要想有什麼出息就很困難了。

班婕妤集才德美貌於一身,深受漢成帝的寵愛。成帝命人造了一輛大輦車,想和班婕妤同車出遊,她卻拒絕說:「臣妾觀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與聖賢之君同車並坐的都是名臣;而與夏桀、商紂、周幽王這樣的亡國之君同車並坐的才是寵妃,他們最後都落到身死國滅的地步。臣妾如果和陛下同車進出,能不令人擔憂嗎?」成帝認為她言之有理,為了顯示聖賢之君而不是昏庸之君,只好作罷。王太后聽說此事後,非常欣賞班婕妤,對身邊的人評論說:「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時楚庄公的夫人,非常賢惠,輔佐「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連楚國史書都評價「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王太后的話對班婕妤來說是很大的褒獎。

成帝雖然暫時聽了班婕妤的勸諫,但他本質上就是一個不靠譜的君王,所以後來還是離開了賢惠的班婕妤,去寵幸善於迎合自己且身輕如燕能做盤中舞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在趙氏姐妹陷害了許皇后之後,班婕妤明哲保身,請求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於太后的羽翼之下,就不怕趙飛燕姐妹的暗箭了。甄嬛的好朋友眉庄,應該就是從班婕妤身上學到的這一招。從曾經的專寵,到今天的冷落,班婕妤認清了君王的薄倖,為此作了一首《團扇詩》,又名《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以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用潔白的細絹剪裁而成的團扇在天熱時與主人形影相隨,但一到秋涼便被棄置箱中。後世便以「秋涼團扇」來比喻女子失寵,有許多詩人都喜歡引用這個典故並且寫出了名篇,比如盛唐王昌齡的《長信秋詞》: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天色剛剛破曉,班婕妤就一個人拿著掃帚打開長信宮金殿的大門洒掃起來。並非沒有宮女可以做這些粗活,只是孤單的她又有什麼其他事情可忙呢?唯有那象徵失寵的團扇與她相伴罷了。婕妤的容顏慢慢憔悴,甚至不如寒鴉,因為它們是從趙飛燕姐妹所住的昭陽宮方向飛來,羽毛上還帶著日影的潤澤。古代常以「日」比喻皇帝,日影指的就是君王的恩寵。

團扇詩中最晚卻最著名的,是清代納蘭容若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首句是如此深得人心,成為了許多網友的網名。你由此可以看出該網友要麼是在女朋友處失寵了,要麼是讓女朋友失寵了,反正都不是什麼好事。納蘭容若的父親是康熙朝的權臣明珠,也是一等鹿鼎公韋小寶韋爵爺的好朋友。納蘭容若家世顯赫、風流儒雅而又淡泊名利,和賈寶玉非常相似。怪不得當年和珅把《紅樓夢》進呈乾隆御覽,乾隆看後說了一句:「此明珠家事也。」乾隆因此便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紅學家。

第三個典故是「莫遣只輪歸海窟」。春秋秦晉爭霸之時,晉襄公親帥晉軍在崤山險隘對孟明視率領的秦軍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秦軍「匹馬只輪無返者」,「海窟」這裡指當時敵人所居住的瀚海,這句表現了全殲來犯之敵的必勝信念。順便提一句,孟明視的父親,就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回來的著名賢臣百里奚。

第四個典故是「仍留一箭定天山」。初唐名將薛仁貴曾經帶兵遭遇突厥十幾萬人,敵人派了他們之中最驍勇善戰的數十人來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殺對方領頭的三人,其餘突厥人都心驚膽戰地下馬請降。薛仁貴率師凱旋時,軍中齊聲歌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這段歷史就叫作「薛仁貴三箭定天山」。薛仁貴的兒子叫薛丁山,兒媳婦就是巾幗名將樊梨花。

讓我們再回到白居易。經歷那次直言而被貶官的政治教訓以後,他的思想變化很大,早期的銳氣逐漸消磨,不再堅持於做一個仗義執言的官員,「世事從今口不言」。他一生為官二十任,領俸四十年,當的大多數都是可以甩開膀子玩兒的閑官。在他擔任正三品的高級閑官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時,還為此專門作了《中隱》一詩: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

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閑。

不勞心與力,又免飢與寒。

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

…… ……

唐朝的正三品,與宰相同級。可見白居易終於混到了「錢多事少離家近,數錢數到手抽筋」的人生夢想境界。白老顯然對此狀態很滿意,還蓄起了家姬,其中有兩位年輕美貌的分別是「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流傳下來成為「櫻桃小口」和「小蠻腰」的典故。這樣的人生,想想也是醉了。

當閑官的好處,除了有空與家姬調笑之外,還有大把的時間呼朋喚友來從事閒情逸緻的詩文創作。有一次白居易邀請了幾位好友一起飲酒尋歡,席間又玩起文人雅士們的老調調,以「金陵懷古」為主題,讓大家每人即席寫出一首七絕,若有人被推為第一,則可罰其餘人一大杯酒。當下眾人有的抬首望天,有的低頭咬筆。正當各人還在做沉思狀時,席中有一人已經大筆一揮完卷交了上來。白居易一看之下,便道:「我等都不必再寫了,可盡飲滿杯。第一名已然在此。」

---------華麗麗的分割線-----------

備註:

1.本書已由清華大學出版社發行上市。在噹噹、京東、亞馬遜、天貓各電商網站搜索「唐詩為鏡照汗青」即可。各地新華書店有售。

2.歡迎關注本微信公眾號。可以點擊右上角省略號進入"查看公眾號",再點擊"關注"。或者掃描最下方的二維碼。

3.如果想查看前面的篇章,請關注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將立刻刪除。


推薦閱讀:

王鐸草書欣賞《唐詩十首長卷》
智永楷書集字《五言唐詩》
風起釣絲斜(談唐詩十六(轉)
花間幽草---另類的唐詩品讀(四)江湖夜雨
繹如學詩——孟浩然《春曉》

TAG:唐詩 | 汗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