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法語:理智與感情
1 待人接物,用理智而不用感情,這叫觀照;如果動感情就迷了,觀照就失掉。2 什麼是情?喜怒哀樂愛惡欲。3 佛法裡面所講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都是情,都是煩惱。4 我們眼見色,合自己意思起了貪心,迷了;理智裡頭不迷,理智裡頭沒有貪心。5 不動感情,無憎無愛,能在一切法中得大自在。6 佛法是把情轉變成智慧。智慧,是理智的感情;情,是愚痴的智慧。7 理智迷了就叫做感情,感情覺悟了就是智慧。8 一念覺,超越六道輪迴;一念迷,恐怕是要多生多劫墮落三途,這個利害得失太大了。9 佛在大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它是一不是二!10 悟了,煩惱的感情就變成菩提;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變成感情。11 為什麼佛經裡面不講愛而講慈悲?這裡頭有一點差別。愛是從情生的,這裡頭帶著感情,染污;慈悲是從理智裡面生的,從智慧裡面生的,不染污。12 清凈的愛就叫慈悲,不清凈的慈悲就叫愛。慈悲跟愛是一樁事情,一個是迷心,一個是覺心。13 覺悟的心起作用,我們叫它做「慈悲」;迷心起作用,就叫它做「愛情」。「愛情」跟「慈悲」,是一不是二。14 佛家的宗旨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怎麼回事情?慈悲方便要沒有理性,那就是禍害,就是下流。15 慈悲心、方便法,都要建立在大智慧的基礎上,這才是真正的佛法。16 現在人多半感情衝動,換句話說,頭腦不夠冷靜;頭腦冷靜,那就是理智;用理智才能真正判斷正邪、是非、真妄。17 用感情觀察外面境界,會起「愛見」,就是生煩惱。「愛見」,包括了愛與不愛。愛的你就要貪得,不愛的你就要它遠離,這都叫做「愛見」。18 「愛見」裡面,順自己意思的就起貪心,不順自己意思的就起嗔恚心,這都是增長無明煩惱。19 感情衝動的人,的確是不辨是非,不曉得好歹;那就沒法子,佛也沒法子教他!他不知道好歹,一切都順著情慾,那怎麼得了!20 佛,是順理智;理智是覺,感情是迷。理智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智慧。不要感情用事,要冷靜客觀,這就是智慧。21 佛菩薩用理智不用感情,凡夫用感情不用理智。22 真心是智慧、真心是不動!唯有不動才有智慧;心一動,就叫無明,智慧就沒有了。23 佛看十法界,一切平等,決不動感情。24 世間人的情,是從迷妄裡面生的,那種情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化。會變,當然就不是真的。25 唯有從理智生出來的,那是真的,永遠不變,這就是真情。天天讀經,跟佛菩薩往來,是跟「永恆不變」往來。26 若起愛憎,即有苦樂;樂受,生貪愛;苦受,生厭離。27 對自己、對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留戀;心中對人事物,還有絲毫牽掛,是迷。28 對學佛的人來說,妨礙最大的是情執;世間情執一定要放下,貪愛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決定障礙往生。29 我們現在講理智、感情,你與理智相應就不迷,與感情相應就迷,就這麼回事情。30 理智是不生不滅,感情就是生滅,阿賴耶識就是這麼一個情形。31 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以理智來處事,沒有恐怖,沒有畏懼。32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沒有不壞事情的,所以一定要理智。33 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把感情轉變成理智,這是修行裡面最重要的。34 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常常有法喜,修得心裡很歡喜!可是你要明了,如果這個境界是從感情當中產生的,這不是真法喜。35 真正的法喜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真正的法喜,是從清凈心生的。36 「法喜充滿」,絕不失清凈心。心中有「法喜」,身心依然是清凈的,這與世間所講的「歡喜」不一樣。37 世間那個「歡喜」是煩惱。你看七情五欲,「七情」頭一個就是「喜」,「喜」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煩惱。38 諸位要特別留意,不要把「煩惱」當作「法喜」,那就壞了!39 佛在經上叫我們「依智不依識」。40 智是理智,識是感情。佛教給我們: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智慧不要依情識。41 佛菩薩的行持是理智的,凡夫的行持是感情的。感情才有煩惱、苦難;理智就沒有煩惱。42 理智所顯露的,不是煩惱,也不是痛苦;理智所顯露的是智慧,無量的智慧。43 學佛的人一定要理智,不要輕易動感情,感情的選擇往往會錯誤。44 有些人看到師父的相貌很端莊,很喜歡他,就跟他學了。這就完了,你是情感跟他學,不是理性的!45 佛教誡我們:要理智,不要動感情;你要把情識轉變成理智,修行功夫才能達到。46 依感情,生死一邊的事,是輪迴。47 依理智,才能了生死、超越輪迴。48 待人接物,要有理智,不要重感情!
推薦閱讀:
※人愚蠢在情感和婚姻,理智與愛情
※用超理智來切斷感受--我用來自我保護的武器
※除舊迎新。這就是本周的咒語。保持理智,正面迎擊讓你獲得力量! (周運)克里斯汀每周星座運程3.28-4.3
※以德為要、以人為本的管理智慧(之一)
※永遠那麼理智,就永遠不會懂得愛情了 傷感文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