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典佛語400條

經典佛語400條

001 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002 惟有能在生活中體會生命美好的特質,在愉快中慢慢體會出實質的美妙生命,這種頓悟覺知才能長久永存。003 我們不能在痛苦中強說生命是美好的,惟有在愉快中才真能感受愉快……佛陀說:「愉快是覺悟的開始。」004 人生大多數的苦,其形成的原因都來自我們自己。自己造的惡業只能自己來承受,沒有誰能代替得了我們。005 修行之道就是尋求通往最終的道路,而悟出最終的真理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極大痛苦之中頓悟;另一種則是在愉快中體會出生命的意義。006 如果是以痛苦而得到的頓悟,當痛苦消失之後,這個頓悟也會隨著痛苦的不存在而慢慢地消失。007 當我們內心中再也沒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會再有因為「我」而生出的苦惱憂患,故能平靜安詳而生法喜充滿之樂。008 如同箭工將箭調直一樣,智者也會將自己走偏的思想像箭工調箭般地調正。就好像擱淺在岸上顫抖的魚一樣急迫地去擺脫心靈的魔境。009 如果讓心隨自己的慾望擺布,我們便會意志狂亂而無法自我掌握……心控制得當,能夠自我主宰就能夠得到安詳快樂啊。010 別人都互相結怨,而我無怨結,所以我安詳快樂。別人有苦惱,而我無苦惱,因此我安詳快樂。別人有貪慾,而我無貪慾,因而我安詳快樂。011 我們的心是很難抑制的……它無時無刻動念輕躁,難以調御……但我們得先調御這顆心,然後才能一勞永逸地永遠安詳快樂。012 惡慧愚痴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毀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013 灌溉農田的農夫擅長於引水;造箭的弓匠擅長於調直弓箭;木匠擅長於取材切木;智者擅長於自我控制身心。014 修行凈化心靈首先要學會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內心的情緒,觀照自己的心就是學習觀察心識的運作,以達成心隨意行。015 惡業實由自己作,從自己生而自起。(惡業)摧坏於愚者,猶如金剛破寶石。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016 罪大莫過於憤怒。難能莫過於忍辱。故應努力習忍辱,種種方便作觀修。017 最熾熱的烈火,莫大於貪慾之火。最大的惡莫大於瞋恨。而人生中最至高無上的安樂,莫樂於寂靜!018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卧破折弓,悲歡於過去。019 生命可貴,能活在這世間更可貴;能聽到至高的真理是可貴的,正巧又碰到與佛活在同一時代更是難啊!020 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經多生輪迴,尋求造屋者,但未得見之,痛苦再再生021 獅吃兔子不覺得自己為惡,禾生稻米養人不覺得自己為善。人吃苦瓜不覺得苦。每個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惟有努力自救,沒有誰能救得了你。022 若人於世間,施捨或供養,求福一周年,如是諸功德,不及四分一,禮敬正直者。好樂敬禮者,常尊於長老,四法得增長:壽美樂與力。023 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主,沒有其他任何人是我們的主。如果我們自己的身心能調御得很好時,我們就得到了難得的主。024 生活於充滿不滿的塵世中而無不滿;生活於病態的社會之中而能無病;生活於貪慾的世界之中而能無貪慾……025 我們愉快地生活,不被物質條件所迷惑,精神的快樂是我們的原動力,就有如生活於光的世界之人。026 我們是什麼全因為我們自己,不隨著外在的條件而改變自己。就像一朵蓮花不因為它的環境而使得白蓮變污蓮。027 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028 對自己身心害處最大的就是憤怒,一個人最難辦到的就是忍辱。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勤學忍辱這件事,運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來修行忍辱的精神。029 常正確地觀察凈心觀照,看清感官輸入所引起的心識作用,看清這顆心由快樂逐漸變成貪著,由貪著逐漸變成痛苦,又由痛苦逐漸忘懷而消失。030 如果我們真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那麼我們便不會再受制於苦,而達到沒有苦的生與苦的消失的境界。031 智慧的修行者們都知道守護自己的感官和知足,因此他的心遠離了痛苦。032 如良馬加鞭,當奮勉懺悔。以信戒精進,以及三摩地,善分別正法,以及明行足,汝當念勿忘,消滅無窮苦。033 智慧的修行者都知道過正確的生活方式:態度要誠懇,行為要端正。因此他生活於愉快之中,也在愉快中得到智慧的覺悟、消滅了所有的痛苦。034 人心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雲頭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蕭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無真機。035 守護感官刺激不令侵入以保持心靈寂靜,調馭身心克制自己,這才是正確的凈化自己之道。036 彼之勝利無能勝,敗者於世無可從,佛無邊無行跡,汝復以何而誑惑?彼已不具於結縛,愛欲難以誘使去,佛無邊無行跡,汝復以何而誑惑?037 修行即是凈化心靈的過程,能做到內心完全沒有雜質、不造作,我們便抵達了沒有痛苦循環輪轉的彼岸,而永享快樂安靜的寂靜之境。038 一個不殺害別人的人,就不會造成別人殺害他的原因。我們不希望別人加諸我們的,我們也不要加諸別人。039 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維,絕非常存者。040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凈亦由己。凈不凈依己,他何能凈他?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041 愚夫造作諸惡業,卻不自知有果報,痴人以自業苦,宛如以火而自燒。042 真正了解真理、並依據真理所說方法去實行的人,能克服身心的貪婪、慾望、固執、無知、憤怒、恐懼等障礙,達到心靈的永遠寂靜安詳。043 慈悲喜舍,慈就是愛,清靜的愛,無污染的愛;悲就是同情,雖不相識,亦能悲憫,就是同體大悲。時刻保持歡喜心,快樂無憂,就是喜。044 所謂看開人生,決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045 一、心如鏡,雖外景不斷變化,鏡面卻不會轉動,這就是一顆平常心,能夠景轉而心不轉。二、用寧靜的心態觀大地眾生相,聽眾生之心聲。046 凡夫就是追求神奇怪誕,所以才會心亂。因為心亂,才會求助。實在說,修心很簡單——要斷貪。047 人的壽命因為短暫,才顯得珍貴,得來一趟人間,應問自己是否為人生髮揮潛能,而不是一味地求享受和求長壽。048 人命在呼吸間,生老病死,誰能阻擋?所以要好好珍惜。這來去無常的生命,讓生命散發出真善美的光輝。049 人心散亂有二:一是昏沉,一是浮動。昏沉即糊裡糊塗,空度時日,懈怠懶惰,不思進取。浮動即心念不定,見異思遷,沉浮動蕩,無法安靜。050 佛陀教化眾生,遠離感官的貪瞋痴,遠離一切誘人的事物,明心斷念地去修行,以達寂靜之境,得智慧大解脫。051 我們的心有很多種作用,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凈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識作用,不令惡質的作用生出來。052 如果內心不再有壞的作用那一部分,我們便不再會從其中引起痛苦、煩惱,從而達到永恆的愉快、安詳。053 佛陀說:「凈化自己完全在於自己,別人無法代替。」但是心要怎麼凈化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054 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奮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055 貪慾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惡能害身,痴是無明能引起五蘊熾盛而苦了身心。要終止苦而達至安詳快樂,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識。056 如果我們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處而生,由何處消逝,那麼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夠控制苦。057 在找到智慧之前得先找到快樂,找到快樂之前得先找到自己。人要尋求最高的覺悟,得先明白自己和自己與時空的關係。058 如牧人以杖,驅牛至牧場,如是老與死,驅逐眾生命。若以刀杖害,無惡無害者,十事中一種,彼將迅速得。059 凡夫誤用經典的章句,只是把它拿來說說,而無身體力行。他只是得到章句的表皮,沒有掌握到真諦。060 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於求樂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樂,後世樂可得。061 我們是我們的心靈的主人。不因為外在的毀譽順逆而影響自己的心。我們也能忍受別人對我們的辱罵和敵視。062 屋頂蓋得粗糙,房子會遭雨水浸漏,未經修養調御的心,慾望貪念會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進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進以修繕他的心。063 人的心像一間有六個孔洞的屋子,貪、嗔、痴、渴、愛、欲無時無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凈得先修繕自己的心。064 不誹與不害,嚴持於戒律,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勤修增上定,是為諸佛教。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慾,樂少而苦多!065 故彼於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覺者弟子,希滅於愛欲。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嶽,或依於森林,園苑樹枝提。066 每個人要努力自求解脫,如來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從禪定開始著手,真切地去做。最後終將解脫一切外在的束縛,心便得到了自由。067 此非安穩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離一切苦。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於正智慧,得見四聖諦。068 苦與苦之因,以及苦之滅,並八支聖道,能令苦寂滅。此皈依安穩,此皈依無上,如是皈依者,解脫一切苦。069 誰能夠不懈地遵行我所說的教理,誰就能夠遠離痛苦的輪轉,而令苦完全消失。070 凈心是遠離痛苦最好的方式。我們若能守護六種感官,不讓慾望去影響我們的心,心不造作行為,痛苦便無從升起。071 供養供應者,脫離於虛妄,超越諸憂患,佛及佛弟子。若供養如是,寂靜無畏者,其所得功德,無能測量者。072 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讓思想任意奔流而無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覺之火燒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煩惱。由於這樣,他找到了內心的寧靜之道。073 我等實樂生,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074 我等實樂生,貪慾中無欲。於貪慾人中,我等無欲住。我等實樂生,我等無物障,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705 修行者進入塵世,應該要像蜜蜂采蜜一樣,不損傷花的色與香,輕盈地採取蜜汁,無害於花本體。076 我們一生所需如果只是為了達到維生所需,其實需要的並不多,就像一隻鳥、一條蟲,天地提供的其實足以滿足它們的需求。077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舍,和靜住安樂。無火如貪慾,無惡如嗔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078 我們的好或壞全因為自己,我們修改自己是為了要捨棄壞而趨向好的方向,是為了善惡,而不是因為別人的批評。079 己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善哉見聖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080 如果有人毀謗我,毀謗我的教義或是毀謗我的弟子,千萬別因此而沮喪或心情煩亂。因為這樣的反應無濟於事,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害。081 如果有人讚美我,讚美我的教義或讚美我的弟子,不要因而過分歡喜或得意,因為這樣的反應會妨礙正確的判斷。082 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親族。賢者智者多聞者,持戒虔誠與聖者,從斯善人賢慧游,猶如月從於星道。083 坦然地接受事實,自己就會得到平靜。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憤怒。以愛去克服不滿和怨恨。084 心的凈化完全要靠自己。無論是多麼神聖的人,多麼神聖的經典,他們也僅能提供正確的方法。凈化自己的心完全在於自己,無人可以替代你。085 愚人的心攀緣外在,隨外在的變化而起伏,怎能稱自己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為別人的評斷而改變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086 莫結交愛人,莫結不愛人。不見愛人苦,見憎人亦苦。是故莫愛著,愛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087 我們要像一隻大象一樣,在戰場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繼續奮戰不已。我們也能忍受別人對我們的侮辱和敵視,而能保持自己內心的安詳寂靜。088 心的不純凈是引發痛苦的來源。什麼使得心不凈呢?頑固、驕傲、自大是心理的雜質,這些雜質引出了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於是痛苦產生於此。089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貪慾生憂,從貪慾生怖;離貪慾無憂,何處有恐怖?900 我們惟有捨棄內心的不良雜質,如貪慾、不滿、固執等,才能解開它們對我們的系縛,心才得以自由。凈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內心安詳的道路。091 假如有人愚昧地對我做出惡事,我將回報以無限的愛。他愈是對我作惡,我愈是回報以善。無論別人待我如何,我永遠放出凈善的芳香。092 我之為我完全是因為自己是什麼,而不因為別人改變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為憎惡的人到來而改變芳香的本質而發臭。093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094 什麼是真實呢?就是要追隨優秀的人,跟他們一起行動,做有益的智慧之游,就好像月亮追隨著黃道的星辰循環遊走。這就是真實。09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是真實。追隨賢人智者的腳步,將走向善地;與愚者惡人同游,將步向錯誤的方向。這就是真實。096 渴求離言法,充滿思慮心,諸欲心不著,是名上流人。久客異鄉者,自遠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097 我們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時,寧可獨自而行才不會擾亂自己的心靈。與善友為鄰可以得益,與惡友為鄰受害的可是整個身心。098 捨棄於忿怒,除滅於我慢,解脫一切縛,不執著名色,彼無一物者,苦不能相隨。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099 阿多羅應知:此非今日事,古語已有之。默然為主誹,多語為人誹,寡言為人誹;不為誹謗者,斯世實無有。100 人有兩個我:一個是別人心目中的我,一個是心靈中的我。在孤獨的時候,那個心靈中的我最易顯現出來,這也是最好的凈化自己的心的時候。101 全被人誹者,或全被人贊者,非曾有當有,現在亦無有。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102 寧可孤獨修行,孤獨地生活,也不要與愚人惡者為伍,因為他們會敗壞了我們的心靈,增長感官的追尋。103 從前心隨感官的刺激而必須恣欲,身隨著慾望的追尋而無止息。現在我知道要切除外在感官的誘惑,靜心觀照自己,使自己成為身心的主人。104 攝護身忿怒,調伏於身行。舍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舍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105 怎麼調御自己的身心呢?就是在處於感官快樂的情境時,靜心觀照守護自己的心,別讓感官刺激侵入……把自己從外在的誘惑中救出來。106 如果不能與比我們優秀的人為友,連和我們同一程度的人也找不到時,寧可一個人獨自修行,也不要和愚人相伴一起修行。107 我們關照自己的心,了解引起痛苦的真正原因,就是由於我們的心起了心識作用,而去行有害於自己和別人的行為,乃至引發了煩惱、痛苦。108 守護感官不令刺激進入心靈,也不做引起內心激動、不安的錯誤行為。鞏固自己的心有如衛士守護城門一樣,這就是戒——行為與心靈的守護。109 由於戒而心生安定,再加上正確的禪定,將心止於一處,平靜不令它生起雜想妄念。這就是「定」——心識安定寂靜,不造作諸端混亂。110 如實正確地看待一切。這種沒有自我執著、沒有偏見的觀點,便能更清楚地去看清真實。於是由「定」而生「慧」,智慧便自然地開展而來。111 而為一個有思、有想、有自我意識的人,當然很自然地會追求個人的快樂。但在這之前,要先知道什麼才是對自己最有益、最永遠的快樂。112 人在知曉永恆的快樂之前,通常追求個人利益與感官刺激,以獲得慾望的滿足。佛陀說:當人追求外在慾望的快樂時,這快樂就是痛苦的來源。113 人無法從慾望的獲得而滿足,因為慾望滿足了之後會增長更大的慾望,以致永遠填不滿,惟有追求心靈的滿足,才是永恆的快樂方式。114 追求世間的利益是一條路,追求心靈永恆的快樂又是一條路。在此岸追求世間利益的是凡夫眾生,而抵達彼岸獲得心靈解放的覺悟者們就是佛。115 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及清凈道。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凈道。116 追求世間的利益是一條路,通往永恆的寂靜之道又是另外一條路。遵奉佛陀為師的佛弟子們啊,不要貪求世間的利益啊!應遠離這條道路。117 追求心靈的滿足不用以慾望的追求來填補,因為慾望只會造成更大的慾望乃至生出痛苦,內心的寧靜與外在的利益是不同的兩條路。118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凈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119 由瑜伽生智,無瑜伽慧滅。了知此二道,及其得與失,當自努力行,增長於智慧。120 世界上這麼多人當中,能凈化自己的心而達至彼岸的很少。大多數的人都是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以滿足貪慾,徘徊在痛苦輪轉的彼岸。121 人有兩種狀態,一是睡,一是醒。多數人只是隨別人與客觀環境而活,不自知,也不知要去哪裡,只是隨著世風而行,這樣的人怎能說是清醒。122 應伐欲稠林,勿伐於樹木。從欲林生怖,當脫欲稠林。男女欲絲絲,未斷心猶系。如飲乳犢子,不離於母牛。123 身凈、語靜、心靜,身心止於寂靜之境。捨棄追尋一切俗世的快樂的人,才叫做寂靜者。124 以自己為保護者,自我保護;以自己為依靠處,自我依靠。我們應該要自我馴服自己的身心,就像馴馬師在調教良馬一樣。125 靜心就是讓心休息不工作,不以自我的立場去心生判斷,更不以個人的利益心生出種種對未來的期盼而紛憂不安。126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為愚夫想,而不覺危險。溺愛子與畜,其人心惑者,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127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了知此義已,智者持戒律,通達涅磐路——迅速令清凈。128 別人都沉溺於身心的放任而獨他調馭自己身心的人,就像別人都在做夢,而獨他清醒一樣。智者就像原野中賓士的馬,控制自如,自由自在。129 不能自我控制心識,被慾望所控制,怎能稱為清醒之人呢?智者調伏自己的心,像騎士自如地控制馬匹一樣,這才是真正清醒馴服自心的人。130 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系縛,怨憎不解脫。131 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132 不放縱自己隨慾望起伏的人才是真正的活著,不隨著世間的韻律起舞的才是真正的存在。隨世間節奏而行的,由於放縱而被世間吞沒。133 覺悟了的智者們深知這個道理,他清醒地保有自己,不隨慾望情緒起伏,因此他成為自己的主人、生命的主人,他變成真正快樂的人啊!134 如果放縱慾望賓士,便失去了自主而隨著慾望起舞,變成它的奴隸,雖生猶死。智者觀照自己,清醒地保有自己,因此他自由自主,清心快樂。135 智者為了修行而過著孤獨的生活,並能樂在其中。他獨坐、獨卧、獨行而融入於孤獨,在孤獨中觀照自己、調御身心,高興地融入山林的生活。136 當我們的心潔凈沒有一切不良因子,沒有自我、憤怒、貪慾、驕傲,便不會為害外在,也不被外在所為害,心才是自在無拘,才是自己的主。137 最好的功德莫過於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於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於了解無常的真諦。138 最崇高的宗教莫過於智慧的開展;最偉大的哲理莫過於教導我們如何在當下證實得到了成果。139 了解正確的道理而付諸於行動,這就是真實!觀心自凈以達永恆的安詳寧靜,這就是真實。尋求智慧的開展品嘗成果的甜美,這就是真實。140 只是表面的念誦經典,象徵的外在行為,而不能正確地凈化自己的心,得到成果……這就是錯看事實!141 智者了解真理,因為他遵循真理所指的道跡而行,因此智者可以說是了解真理的兩種用意,一是真理的含義,一是真理的實踐之理。142 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即如燒開水一般,未燒開之前,千萬別停火,否則重來就太費時了。143 一個人幾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時間太少了,再勤勞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討人生的真諦,用毅力安排人生的時間。144 生命非常短暫,所以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切勿前腳已落地,後腳還不肯挪開。昨日的事就讓它過去,把心神專註在今天。145 慈悲心就是清涼地。慈寄於樂,就是給眾生以快樂;悲,就是同情心,能互相諒解、容忍,表現一份寬心、愛心、也就是悲心。146 聰明不是智能,但是智能一定包括聰明。聰明人得失心重;有智能的人,則勇於舍、得。能舍就能得,得無限的快樂,得安寧的心境。147 如果我們能做到無我的境界,那麼外在的怨恨、苦惱、貪慾便沒有一個可以作為我的怨恨、我的苦惱和我的貪慾。我都沒有了,何來我的痛苦。148 我們的心如果有喜愛之心,憎惡的偏見也就產生了。由於喜愛便會怕失去,由於憎惡便不希望它來臨,於是痛苦便產生了。149 應急速作善,制止罪噁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若人作惡己,不可數數作;莫喜於作惡,積惡則受苦。150 若人作善己,應複數數作;當喜於作善,積善則受樂。善業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成熟時,善人始見善。151 如果我們喜歡,我們也可以閱讀少許的文字,講少許的教義,但要根據正確的道理來行為。真理不是用來誦唱詠吟的,而是用來實踐的。152 真理的言語是指引我們走向永恆幸福這一最後目標的工具,因此佛陀的神聖語言、神聖經典被稱為「聖道跡」。153 給予快樂叫做慈,替對方解決痛苦叫做悲。將心比心、身同感受叫大慈愛,不分親屬、敵人同樣看待的幫助叫大悲。154 我們的心有很多種作用,有一部分是壞的作用,不利於自己也不利於別人,有一部分是好的作用,利於自己也利於別人。155 因為有迷惘,所以才有覺悟。如無迷惘,何來覺悟呢?離開迷惘,即無覺悟;離開覺悟,也無迷惘。因此,執著於覺悟也是一種障礙。156 過去的覺悟者們教導我們:別讓內心不好的作用興起造作,要讓內心好的作用施展出來,自己關照自己的心…將心凈化得完全沒有痛苦因子。157 什麼是內心壞的作用呢?就是貪慾、嗔恨、無知、愛欲、固執、憤怒、恐懼、自大、驕傲、惡意、不滿、憂慮、焦躁…等等。158 職業易生比較心,事業易生功利心,而志業是啟發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159 行為言語顯現精神文化的內涵,培養寬大的心量,心量大才能發揮大愛,能原諒別人就是最有福的人。160 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唐朝——軼名禪師161 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否?」南泉曰:「擬向即乖。」162 師曰:不擬時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是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虛豁,豈可強是非邪?163 身心清凈不受俗世所束縛的涅磐之境,是智慧的覺悟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標。164 能忍辱不為所動才是最高的苦行。為害外在的不能稱為出家者。被外在所牽絆而苦惱不得自由的,沒資格叫做沙門。165 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自化。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知惠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166 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見。一念善,知惠即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知惠能滅萬年愚。167 問:「如何是招慶風?」師曰:「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景德傳燈錄》168 問:「如何是微妙?」師曰:「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問:「如何是極則處?」師曰:「懊惱三春月,不及九秋光。」169 問:「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師曰:「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五燈會元》170 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171 非裸行結髮,非塗泥絕食,卧地自塵身,非以蹲踞(住),不斷疑惑者,能令得清凈。以慚自禁者,世間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馬避鞭。172 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173 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174 我們誦詠的經典雖不多,但若遵照著去實踐,並從其中獲得正確的見解,斷除內心的愚昧,身心也會得到凈化,不再跟隨外界的起伏而變化……175 石鞏慧藏禪師在廚作務次,馬祖大師問:作什麼?鞏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鞏曰: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回。祖曰:子真牧牛。176 仰山禪師問訊溈山禪師次,溈曰:子一夏不見上來,在下面作何所務?仰曰:某甲在下面,鋤得一片田,下得一籮種。溈曰:子今夏不虛過。177 1、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須向外問窮通。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2、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178 仰山禪師問訊溈山禪師次:「未審和尚一夏之中作何所務?」溈曰:「日中一食,夜後一寢。」仰曰:「和尚今夏不虛過。」179 僧問五泄靈默禪師:「如何得無心去?」師曰:「傾山覆海宴然靜,地動安眠豈睬伊。」180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雲閑。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181 環境的髒亂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任由心地囤積塵埃,而不知清除污垢,去除惡習。182 懂理不懂事,能知不能行,此「理」與「知」就如空花水月,要「理事」相應「知行合一」,才是真理與真知。183 生世間,最苦的莫過於心病,病在不知足,在相互比較,在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須知不滿足的心是最痛苦的心。184 欲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185 真正地捨棄一切塵世的慾望的人,便能在此時或將來、此處或任何地方、目前的層次或將來的境界都能獲得最高的受益。186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187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188 猶如葫蘆瓜,散棄於秋季,骸骨如鴿色,觀此何可樂?此城骨所建,塗以血與肉,儲藏老與死,及慢並虛偽。189 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190 弱水三千,取一瓢飲,便能解除乾渴;佛法雖有八萬四千個法門,如果能夠確實奉行一法不違,便能得到利益。191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192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閑。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慾則剛。193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194 學佛,並不一定要住寺廟、做和尚、敲木魚,如果能在社會中時時以佛法為軌範,日進於道德化的生活,就是學佛。195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196 佛心沒有遠近,人的願望也沒有大小,只要心誠意正,即可達到弘願。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為樂,求人痛苦。197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198 待人處事誠正信實,問心無愧,就可以皆大歡喜,身心自在。人生有三毒:貪、嗔、痴,以布施治貪,以慈悲治嗔,以智慧治痴。199 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華嚴經》200 修行,並不只是讓環境更加舒適而已,一般人會要求生活周遭的條件:房子寬敞、燈光明亮…但卻不知道要裝飾自己的內在,點亮內心的智慧。201 不調飲食,則病患必生;不閱三藏,則智眼必昧——藕益大師《閱藏知津敘》。註:不調理飲食,病患必生,不閱三藏經典,智慧之眼就會蒙昧。202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四十二章經》203 一個人若不在修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就像一面乾淨的鏡子染上塵埃,又像太陽被烏雲遮蔽,無法看到事物真實的面貌。204 法譬如水,能洗諸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大海,皆悉能洗諸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無量義經》205 信徒問:「師父!什麼是開悟?」開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透視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這就是個開悟的人。206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法句經》。註:如能活一百歲,卻去學不好的東西,還不如活一天,勤奮追求真理。207 一般人為什麼會得不到幸福呢?因為他的感受是錯誤的,所以心很亂很苦,若事事懷疑,過度保護自己,扭曲別人的用意,幸福離他就很遙遠。208 朱元璋謂學書須是專一於是,更無餘好,方能有成。而予聞古之善琴者,亦謂專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雖小,可以喻大。——蓮池大師209 有一次孟子譏笑眾生:如果家裡的羊走失了,人們會去找回來;但良心掉了,卻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去找。210 佛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故心分兩路,事不歸一。情專志篤,三昧速成。參禪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211 人生、宇宙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修心來體證真理。212 佛經中提到心有八萬四千個,總結起來有善、惡、無記三種。所以,心又可分為佛心、罪惡的心兩種,簡言之就是善與惡、真與妄。213 我們的本性是真實的、永恆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卻永遠在變化,虛妄不實在的,因此,我們要從不斷地觀照中來修正我們的心。214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215 開悟的人有什麼好呢?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難也不會動搖他的心。在滾滾紅塵中打轉,而依然能隨緣而不變。216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卧,漸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217 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內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詳之道。安詳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內心就一定要有智慧。218 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註:修學過程中,如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219 智慧是本性外在的顯現,修禪的人,修到最後就是開悟,開悟自己清凈的本性。開悟的人就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220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221 我們對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學習以歡喜心來接受,不要因過度敏感,而產生錯誤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煩惱。222 譬如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沒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百喻經》223 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224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讚歎,反生慚愧。——《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註:聽到譏諷毀謗,要能忍辱,聽到讚揚,反要生慚愧之心。225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懂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就好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226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227 如人善方葯,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228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229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經》230 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八大人覺經》231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232 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233 知足之法,即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234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235 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236 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大寶積經》237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吉祥經》。布施是良好的品德,儘力幫助親友,行為上無污點,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238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紅塵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239 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240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241 從外在的掠取獲得,永遠不能滿足內在的貪慾,它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接著又會引發痛苦。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冀求更好,得到的又怕失去。242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舍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243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來看這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244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245 若有人來問佛世尊,我當云何不舍錢財,而得名為大施檀越。註:我要怎麼樣能夠不捨棄錢財,卻能被別人稱為大布施的施主?246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247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恒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248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249 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凈法。250 能行說之可,不能勿空語。虛偽無誠信,智者所摒棄。——《法句經》。註:做不到的,不要說空話。虛偽不講信用正是聰明人所鄙棄的啊。251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252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253 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多聞品》。註:闡明了了解朋友、夥伴、妻子、智者分別要採用的方法。254 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255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吉祥經》。註:不要親近愚痴者,應與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才是最大的吉祥。256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剛經》257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註:別人的過失、隱秘等莫向人說。258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註:如果菩薩為名利讚歎自己、毀謗他人,是第一重罪。259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快斗,是後皆無安。——《法句經·言語品》。註:稱讚惡人和被惡人稱讚都是邪惡的。260 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優婆塞戒經》。註:仇人親人同樣受苦時,應先救仇人。別人辱罵自己,心中反要生憐憫之情。261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四十二章經》262 世間大地稱為重,慈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慈母恩高過於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註:慈母的恩情重於大地、彌山。263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吉祥經》。註:奉養父親母親,愛護妻子兒女,從事無害的事業,這是最大的吉祥。264 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凈命。註:波羅提木叉叫做知足,能成就威儀,不接受不積蓄任何東西,也叫清凈的活命。265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266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金剛經》註:菩薩對於所作的福德,不應該貪戀執著,因為福德也是虛假不真實的。267 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268 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義,遮受一切不凈之物及不凈因緣,亦遮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眾多學法。269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先為眾生說十善法,其後漸漸有行惡者,王即隨事漸漸而斷,斷諸惡已然後自行聖王之法。270 欲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271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註:財色之味寡而傷害甚多,有智者不可類彼小兒也。272 極苦痛失財,身體被損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亂。或為王迫害,或被誣重罪,或眷屬離散,或破滅財產。或彼之房屋,為劫火焚燒。273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註:明善莫善於真修,大莫大於實證也。274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275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276 得生人道難,生得壽終難,得聞正法難,遇佛出世難。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凈其意,是則諸佛教。277 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示,道不失矣。278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優婆塞戒經》279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註:有了嗔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剎車,這就叫善於駕御自己的心身,能捨棄黑暗入大光明。280 無害於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於一切,孰能以為怨。註:對天下無一絲損害,終身就不會遇害。常以慈悲心對待一切,誰又會把他當作仇敵。281 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註:貧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結下了惡緣。282 萬物為泡,意如野馬,居世若幻,奈何樂此。註:萬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馬,所居住的世間如同夢幻,為什麼還要樂此不疲?283 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八大人覺經》。註:應該認識到,太多的慾望就會帶來無窮的痛苦。284 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285 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註:所以你們要殷勤地孝順奉養父母,這樣做同供佛所獲的福報沒有兩樣。286 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287 善男子。如王國內有納衣者。見衣有孔然後方補。如來亦爾。見諸眾生有入阿鼻地獄因緣。即以戒善而為補之。288 釋迦牟尼佛應世說法是要教化世間、凈化世間,使這個有著缺陷和煩惱的世間變成美滿、清凈的人間凈土。——凈慧法師289 禪詩·《白雲與我最相知》:白雲與我最相知,我住山時它亦隨,清早和風辭嶂外,晚來依舊護柴扉。——湛然圓成290 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凈慧法師291 禪詩·《半窗松影半窗月》:半窗松影半窗月,一個蒲團一個僧,盤膝坐來中夜後,飛蛾撲滅佛前燈。——石屋清珙292 上堂偈:鐘鼓喧喧報未聞,一聲驚起夢中人。圓常靜應無餘事,誰道觀音別有門?休問普陀岩上客,鶯聲啼斷海山雲。——芙蓉道楷293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他人有愛心,有感恩的心,有關懷的心,而這種關懷也好,愛心也好,感恩也好,不要存任何目的,這就是佛法的精神。294 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裡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里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才是佛化家庭的內涵。295 禪詩·《送寶月禪者之天台》:春風吹斷海山雲,別夜寥寥絕四鄰,月在石橋更無月,不知誰是月邊人。——雪竇重顯296 不管我們信佛有多虔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群,不能脫離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懸在半空中,而沒有地方落實了。297 禪詩·《忘惶》:方春不覺來朱夏,秋色蟬鳴翠影斜。夜來風急柴扉破,滿地霜鋪落葉花。——投子義青298 當下是一個永恆的概念,當下不等於是這一念,這一念過去了,下一念還是當下,當下做得主,時時處處就能作得主。299 禪詩·送僧之金陵:勝游生末跡,杳自狎時群。卷衲消寒木,揚帆寄斷雲。曙瓶花外汲,午磬浪邊聞。別後石城月,依依遠共分——雪竇重顯300 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為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凈慧法師301 禪詩·《憨山德清》:底事分明在己弓,不須向外問窮通。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302 佛言: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四十二章經》303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304 無知而愚蠢的人,對待自己好像仇敵一樣。因為他行惡業,給自己身上帶來了苦果。305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註:誡勸稟教行人,須聞而思,思而修,不宜但貴口耳之學也。306 悲心的特質是促使他人解除痛苦。它的作用是不忍心他人痛苦。它所顯露出來的是仁慈與憐憫。307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308 禪詩·《贈琴僧》:太古清音髮指端,月當松頂夜堂寒,悲風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雪竇重顯309 喜心的特質是能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樂。它的作用是去除妒忌心。它所顯露出來的是厭噁心的解除。310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311 若作惡業已,覆之以善者。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此世界盲瞑,能得此者少。如鳥脫羅網,鮮有升天者。312 如果我們不能守護自己的感官,像士兵守護各個城門一樣,那麼感官所接收的刺激將影響我們的心,而這顆心將隨著外在的不同變化而變化。313 人情味是幫助殘疾者行動,鼓勵懦弱者站起;是把自己多餘的,給予那些缺少的人;是把自己的得意分給那些失意者。314 外在順隨我們的心時我們就快樂,外在不如我們的意時,我們就不滿而悲傷。人要守護自己的感官,調御自己的心如同象師馴象一般。315 或復有人盡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謂四重法乃至七滅諍法。註:也有的人,把一切的戒律都破了,所謂一切戒律,就是四重法一直到七滅諍法。316 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及一闡提具足成就盡一切相無有因緣。註:有人誹謗正法和甚深的經典,還有毫無善根的一闡提,和佛法無因緣。317 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無垢性品》318 人情味是在漆黑的巷弄里,點亮自己門前的燈;艷陽高照時,擺—個茶壺;敗績的運動員回國時,到機場迎接;對正得意的朋友,講忠告的話。319 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四十二章經》320 菩薩的行為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下施慈悲心度化眾生;菩薩應學習智慧自度,做公益事業,引導眾生解脫。321 云何一法應多所作?謂:於諸善法中不放逸,此一法是應多所作。云何一法是應當修?謂:可意俱行之身念,此一法是應當修。——《阿含經》322 健康和平安,是人生最貴重的兩大財富。能得其一都是大有福分之人了;二者皆得,必是修積了幾世功德的神仙。——安忍323 禪詩·《頌投子答月圓未圓》:圓缺曾伸問老翁,石龜銜子引清風。咋朝木馬潭中過,踏出金烏半夜紅。——投子義青324 禪詩·《好鳥關關知我意》:午窗定起書沉沉,觸目虛擬一片心。好鳥關關知我意,盡情啼破綠楊陰。——大歇仲謙325 博聞者,不知隨文入觀,惟圖強記名言也。愛道者,不知道本即心,妄於心外取道也。326 讓我們都保有如蓮花清凈自在的心性,貪、嗔、痴自然不著於心,煩惱、痛苦也就不存在了。——選自《蓮花菩提》327 人是在有了邪念或不合倫理的行為之後,才需要文飾;有了不能自我接受的情形時,才需要雕琢;有了非分的冀求時,才會矯揉造作。328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不可思議,如來亦不可思議,法僧二寶亦不可思議,能說法者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是名善解因緣義也。329 平常心是道,並不是要你照漠不關心、得過且過的方式去生活,而是要過醒覺、有回應能力、不被物慾所障、不被成見所迷的生活。330 善男子,我亦如是雖有所說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樂法眾生隨教修行,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331 禪詩·《山居》:林麓結茅屋,澹然稱所居。松風驚破夢,澗水靜涵虛。春老花猶媚,秋殘葉未疏。良宵無限意,東嶺月初生。——丹霞子淳332 健康和平安,是人生最貴重的兩大財富。能得其一都是大有福分之人了;二者皆得,必是修積了幾世功德的神仙。333 有事盡心,無事靜心,做事專心,過事忘心,俗事無心,雜事凈心,亂事清心。334 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惠能大師335 激發悲心的原因是看見眾生受苦時的無助樣子。剋制了殘忍是它的成功;引起傷感則是它的失敗。336 激發喜心的原因是看到了眾生的成功。剋制了厭惡是它的成功,引起作樂笑鬧是它的失敗。337 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338 平時不知不覺的那些心靈深處的醜惡卑俗,從理智上發現了,便是明心開悟;從情感上厭棄了,便是慧劍誅魔。339 禪詩·《行看流水坐看雲》:閑居無事可評論,一柱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了庵清欲340 人的本質就是完美,你之所以為你,正是因為是你,如果你一旦變成了「別人」,你已夭折。341 《金剛經》云:「若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342 以有心奉持而無心物執,以有心為物而無心想身,能如是,則先天地生不為精,後天地死不為老,終日變化不為動,畢盡寂寞不為休。343 自在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深能廣。唐朝——澄觀大師344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自性本自清凈。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無動搖。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壇經》345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解釋:一切含有靈性的眾生,從無始直到現在,都被無明所遮蔽,因此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認自己是物體。346 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解釋:因失去真心,便為外境之物象所轉移,所以就在萬物中,見大見小,乃至一切。347 波羅蜜,意即「到實相的彼岸」。六祖云:「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故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348 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信賴是最佳的緣份,心安是最大的幸福。——《法句經》349 有僧問洞山良價:寒暑到來如何迴避?洞山:到那沒有寒暑的地方去。僧:哪裡是沒有寒暑的地方?洞山:冷時冷死你,熱時熱死你。350 有人請教慧海如何用功,慧海:飢來吃飯,困來即眠。「一切人總如是呀?」「吃時不肯吃,百般思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自然不同。」 351 有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352 有僧問石頭希遷:如何是解脫?石頭反問:誰縛汝?僧:如何是凈土?石頭:誰垢汝?僧:如何是涅槃?石頭:誰將生死與汝?353 師示眾云: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凈,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凈。——《壇經》354 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六祖慧能355 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虛空能令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六祖慧能356 修道如栽田,穀子變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飯;佛性如種子,眾生本性與佛無異,自心是佛,故曰佛性。357 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憐憫而已不能令脫。大慈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憫民眾生苦,亦能令脫苦。358 譬如獅子,百獸之主。為小蟲吼,則為眾所笑。若在虎狼猛獸中奮迅大吼,則為智人所可。——金埴 《不下帶編》359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般若經》360 禪宗四祖道信見三祖僧璨:願老師慈悲,賜給我解脫法門。僧璨:哪個捆綁了你?道信:沒人捆綁我。僧璨:既然沒人捆綁你,還求何解脫?361 世上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362 觀照自在的禪者,「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363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玄覺 《永嘉證道歌》364 「如何是道?」崇慧禪師:白雲覆青嶂,峰鳥步庭花。「如何是西來意?」崇慧:白猿抱子來青嶂,蜂蝶銜花綠蕊間。365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366 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線不亂,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捉掇,便超此場中矣。367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至成佛而後已。368 舍心的特質是促使自己對眾生一視同仁,作用是能看見眾生的平等素質,摒除厭惡與喜好感是它的成功,引發對無知的毫不在乎是它的失敗。369 大智度論有「以佛菩薩眼視眾生,一切眾生皆成佛菩薩,以牛羊眼視眾生,一切眾生皆成牛羊。」這便是有慈心與無慈心的用心不同。370 佛在世,如蓮花,生泥中更不著泥;在世不著世,破一切煩惱,究竟離生死際,以名為佛。——《雜阿含經》371 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後苦趣。372 參禪三階段:一、執著尋找禪的本體,無所得;二、粗通禪理,卻拘泥於「我即空」,似悟而實未悟;三、頓悟瞬刻即永恆,我即佛、佛即我。373 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蓮池大師374 學佛法之人皆鬚髮「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375 喜靜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376 默默地關懷與祝福,亦是無形的布施。凡事心存誠懇,而不虛情假意;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視他人。焦慮、仇怨、嫉妒等都是苦的泉源。377 人生的一切,積於內心世界,投射到外部,成為「現實」。雖然外界的種種人與事,有時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但真正主宰生活的,是我們的心。378 品格修養是習禪的畢生要務,重要性遠超機鋒妙語,法昭禪師有偈:同氣連樹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379 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葉遮攔,便會滿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葉障目,什麼都看不見,怎能不一片苦海?380 喜悅是從自性中表現出來的,人不可能以追求的方式獲得真正的快樂,所以慧思禪師說: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381 如果你不貪求、不佔有,那就是自在圓滿。惟寬禪師說:「思之不及,議之不得,曰不可思議。」生活之道就是不可思議,不能以比較來取捨。382 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智者大師383 後期禪宗認為,萬類之中,個個是佛,尋常、普通的生活中,處處充盈著禪機。故云: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384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憨山大師醒世歌》385 慈悲是一種由內在所發出來的意識行動,這種行動,使一個人由有情的生活,一躍成為般若智,這種轉識成智的過程,就是精神生活的提升。386 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世苦海。」不知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谷答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耳。387 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凈,即障道也。——《壇經》388 且問你,忽臨命終時,你將何抵敵生死?須是閑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前路茫茫,胡鑽亂撞。苦哉苦哉!——黃檗禪師389 禪師把鹽撒入一杯水,水鹹得發苦,更多的鹽撒入湖,湖水仍純凈甜美。曰:生命的痛苦是鹽,容器決定它的鹹淡,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390 諸法空寂,佛無定相,一切都是心的體現,關鍵不在於行住坐卧本身,而在於自性是否開悟:性悟則無往而非禪,性迷則坐卧皆非禪。391 禪師在一塊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問徒弟:這是什麼?徒弟們異口同聲:一個黑點。禪師笑了:只有一個黑點嗎?這麼大的白板都沒有看到?392 日休禪師: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實。今天便是這刻,每個分鐘,如全做好,人生就會美妙。393 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名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永嘉證道歌》394 佛陀卧於恆河畔,不進食不沐浴,想通過肉體的痛苦悟道。終無果,終於明白:肉體的修行仍將受困於肉體,執於一念,也就受困於一念。395 石頭:大師,我愛的姑娘離我而去,我很難過。大師笑道:你真笨。難過的應該是她,你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她卻失去了一個愛她的人。396 佛家四寬:懂得對別人寬容,就會常常開心;學會讓自己寬心,就能保持樂觀;能對生活寬厚,就有更多能量;想讓前途寬闊,就要從心開始。397 禪是靜謐、安詳的,但又是充滿生意的,忽略了後一點,也就不能參透禪的底蘊。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春來草自青。——《五燈會元》398 日休禪師:人該活在進步中。徒弟:何謂進步?日休回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天天好一點,就是進步。399 石頭:我該找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做妻子?佛:答案在你心底。能讓你感到生活充實,讓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400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401 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402 佛語「隨緣」最有意味,有多少自在安舒,世人慾享和平之福,終身受用此二字不盡。——《昨非庵日篡》403 某日,大師偶爾聽見徒弟自嘆:人生譬如一場筵席,飲酒多少不同,同時而散。欲事多少不同,同時而死。大師笑應曰:獨不見有逃席者乎?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是出經典文藝作品的時代?
有關夢想的經典名言
回顧杜琪峰的港式經典
經典宋詞:《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經典罵人語錄 不帶髒字的個性簽名

TAG: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