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每天15分鐘,每周帶你讀完一本書,

成為更好的自己

《為何家會傷人》共讀第六天

來自365讀書

12:14

領讀人|豬小淺

主播|木清風

《為何家會傷人》共讀第六天

親愛的書友,我們昨天通過共讀,了解到教孩子知識,不如教孩子愛。今天開始共讀《為何家會傷人》的P248-P281: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愛與自由。在共讀之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你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嗎?

2、你的身體是不是別人的奴隸?

3、親子關係里,你有沒有打擊過孩子的活力?

4、你嘗試觸碰過內心深處的內在嬰兒嗎?

01

你的感受是如何被扭曲

存在等於被感知。我們說,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另一些人沒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實際上,我們都很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

區別僅僅在於,有清晰自我的人,有好的父母,你的感受被感知到了,於是就有了存在感,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所謂的自我。沒有清晰自我的人,沒有實現這一步,所以他畢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別人看到。

相應的,不存在感,就源自於感受沒被感知。這有多種方式,常見有三種:忽視、雙重矛盾、殭屍化。

忽視:最初就是媽媽或最關鍵的撫養者,沒有精力、沒有興趣或沒有能力看到你。

雙重矛盾:是一個人內心的分裂,也即意識與潛意識的分裂。雙重矛盾會給其他人造成極大困擾,特別是孩子與配偶。

殭屍化:父母希望你一動都不要動,你的活力僅體現在執行父母的意志上。他們希望你只是他們手腳的延伸,而不要有任何自由意志。

忽視、雙重束縛和殭屍化,以及其他破壞你感受的著數,在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上,在婚戀關係上,在工作以及社會中都可能存在,都會破壞一個人對自己感受的信任。

這些著數很複雜,而你的著數可以很簡單——信任你的感覺。

02

你的身體是不是別人的奴隸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克特提出了真自我與假自我的概念。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自己的感受而構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別人的感受而構建。後者的悲哀是,他自動地尋求別人的感受,圍著別人的感受轉,他為別人而活。

假自我會導致一個常見現象——遲鈍。遲鈍只是一個表面反應,更深的邏輯是,假自我者將身體與「我」分離,並將真自我割裂到一個與身體無關的空間,所以身體的傷害也不容易讓他們有切膚之痛。

遲鈍是身心分離的結果,沒有「自我」的關注,身體的感覺變得不敏感了。

有假自我的人,會給自己的真自我一個空間,但因與身體以及現實沒有鏈接,真自我就容易成為純粹精神性的存在。純粹精神性的真自我,也即沒有私慾的自我。

這種心理投射到社會上,即一個值得我們敬仰的人必須是泯滅了自己慾望的聖人,他的動機都是為他人。

03

喚醒你沉睡的活力

活力是每一個生命與生俱來的,它要向外界伸展自己,索要存在空間。

媽媽要肯定孩子的活力,而不是壓制。但流傳的育兒經中,教導父母打擊孩子活力的聲音比比皆是。

如果孩子發現他能通過活力,先與媽媽,而後與爸爸,乃至更多親人甚至整個世界建立關係,那麼,他的活力或慾望就會成為流動的生命之水。

相反,若他的活力或慾望總被否定,那他要麼成為我夢中的和尚而無欲無求,要麼乾脆就做一個黑暗的人,讓自己的慾望以黑暗的方式表達出來。

任何一種帶有心靈感應的愛,都可以讓阻斷的生命之水重歸流動,特別是愛情。

最容易的一點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母親覺醒,一個又一個的家庭覺醒,家庭支持母親,而母親支持孩子,讓孩子三歲前體驗到,他的慾望是很好的活力,是被接納、被祝福的。

04

碰觸你的內在嬰兒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與自由。

愛,這個含混的詞,大家都能接受。畢竟,太多父母覺得,自己怎麼對孩子都是愛。可自由呢?大人會擔心,若給孩子自由,孩子就會做出破壞性的事情。

這一類大人,他們內心有一個充滿破壞慾望的小孩,他們一直花力氣控制這個內在小孩,而一旦放開控制,他們就擔心這個內在小孩驅動自己做很多可怕的事情,如殺人放火。

碰觸真實的自己,特別是內心最深處的內在嬰兒,可能很恐怖,可能很痛苦,但卻會讓我們變得真實。

我們應該怎麼面對?簡單的答案是:將這一切壓抑到潛意識中去。

壓抑到最嚴重的地步,就是徹底切斷與自己內在嬰兒的鏈接,好像它的特質在自己身上都不存在了。然而,我們又會尋找一切機會,試著與它建立鏈接。

中國人常會身心分離。特別重視身,講究安身立命,特別在意身體健康。但是,中國人的「心」,卻必須為別人的「身」服務。並且,也只需為對方的「身」服務,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好了。

END


推薦閱讀:

逗逼,就是送給自己黯淡時光的一份禮物
男生要知道,送女生口紅也得有這些小知識,女生學學「小心機」
怎麼給女孩送禮物
如何用1件禮物搞定男人?get !
2017年最後一份禮物,送給家人。

TAG:孩子 | 父母 | 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