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名著導讀

1、《後樓梯——大哲學家的生活與思考》簡介

[德]威廉·威施德著

《後樓梯——大哲學家的生活與思考》是由德國哲學家威廉·威施德撰寫的,李貽瓊譯,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本書講述了從兩千五百年前米利都的哲學商人泰勒斯到宣告哲學沒落的現代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共三十四位哲學家的生活軼事、哲學思考和基本的哲學思想,作者把它比喻為走過三十四級樓梯。

作者認為,後樓梯不是人們進入一所住宅常用的通道。但由此上樓梯不必刻意修飾。哲學也有一個後樓梯,去拜訪思想家也可以平時怎樣就怎樣來,平時怎樣做就怎樣做。假如他不是專喜在正門的樓梯口迎接貴客的話,你會有幸看到哲學家平常的樣子、本來面目和獨特的個性,你能看到他們偉大而令人感動的超越常人的努力。從前樓梯進入哲學是很簡單的事,而走後樓梯是為了避免前庭特有的弊病。

《萊茵商業報》有一段對本書的評論:「不經過正規的大學學習,不經過科學的思維及閱讀訓練,如何找到通向亞里士多德、笛卡兒、康德、黑格爾,通向那影響世界的知識通道?你如何讓你未成年的小兒子明白海德格爾艱澀的存在反思哲學……或是向工程師介紹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及其《哲學研究》的成果,在讓他們信服的同時,還要使他們獲得必要的理解力,能夠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哲學思考。威廉·威施德將大量深奧的哲學文獻棄置一邊,僅在34篇短文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介紹了眾多哲學家的思想及巨著的核心,使他們的中心問題及其論述變得通俗易懂,同時又避免了因縮略而產生的理解上的偏差。哲學的後樓梯成了一個福利機構,由哲學家的軼事作導向,只繞過一點點彎路,不需要讀者哪怕是最起碼的背景知識,就可以通向哲學家思想的核心……作者匠心獨運的描述,使讀者在哲學故事中找不到任何一點科學的傲慢和說教姿態。」

本書是學生了解大哲學家的哲學思想,領悟哲學的最佳讀物之一。

2、《思想家——當代哲學的創造者們》簡介

MEN OF IDEAS

Some Creators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英]布萊恩·麥基編

《思想家——當代哲學的創造者們》是由英國學者布萊恩·麥基編,周穗明、翁寒松譯,三聯書店1987年版。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了十五集電視系列節目,邀請十幾位著名的西方哲學家在節目中同廣大觀眾見面,使大量新老觀眾變成哲學探討的直接參与者。這種在電視中進行哲學對話的形式,十分引人注目,受到很大歡迎。本書是這些對話的彙編。讀者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西方哲學流派的創始人和主將怎樣通俗簡明地闡發自己的主張,怎樣回答節目主持人的多方詰難,了解這些哲學思想的源流和現狀。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它以與當代一些代表各個主要思想派別的著名思想家懇談的形式,把當代哲學派別的思想觀點以簡潔凝練的形式和風格介紹給大眾,是最深奧玄妙的哲學觀念坦蕩地通向普通讀者的心田,因而較之多數哲學論著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讀性。又由於邀請到的是當今思想界的「各路英豪」,因而在介紹「他們自己的」西方哲學等方面的東西時,自然又具有無可置疑的特色。這意味著這些東西屬於「第一手資料」。

本書內容有十四講,涉及馬爾庫塞、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和蒯因等哲學家的哲學思想以及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道德哲學、語言哲學、科學哲學等等,另外還講到了哲學與政治、哲學與文學、哲學的社會背景等問題。最重要的是第一講「哲學引論」,它對於我們理解哲學的一些「元問題」很有啟發。在這一講中,柏林關於哲學是「對假定前提的批判考察和刨根問底」的一段論述,常常被學者們所引用。

本書對於學習「哲學概論」這門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3、《中國哲學簡史》簡介

馮友蘭著

馮友蘭,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 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19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當研究生,192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哲學史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於1948年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次數一直沒有中文本,1985年由馮先生的學生塗又光先生據英文本譯為中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共分二十八章,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從總體上論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和各家哲學的起源。第二部分從第四章到第二十六章,分別論述了中國儒家哲學、墨家哲學、道家哲學、法家哲學、名家哲學、佛家哲學等各派哲學的代表人物、發展階段和主要思想。第三部分包括第二十七和二十八兩章。主要講述了西方哲學在中國的傳入和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中的地位和對世界的意義。

本書是了解中國哲學史的簡明讀本,它線條清晰、重點突出,語言優美,思想深刻,對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的把握和哲學家思想的闡釋非常準確,具有權威性;同時本書又闡發了作者對哲學自身的的獨到理解,諸如對哲學的對象、性質、功能和方法,哲學的問題和基本精神,哲學在文化中的地位等問題認識,都有深刻的洞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把哲學定義為「是對人生有系統地反思」、「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既有一定職業的人」、「人生的四境界說」、「形而上學的兩種方法:正的方法和負的方法」等等觀點。

本書應當是學習《哲學概論》的必讀之書。

4、《形而上學》簡介

Metaphysics

亞里士多德著

《形而上學》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學著作。由呂克昂學園第十一代繼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約公元前40年)編成。由於在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書排在有關物理學著作的後面,故名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學之後」。本書所討論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學問題,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問題等。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傳》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確切地反映了本書的內容。本書的中文譯本可看:《形而上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亞里士多德17歲進入雅典的柏拉圖學園學,師從柏拉圖達20年之久。對柏拉圖的理念論哲學有深入的了解。後來他回到馬其頓從事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工作。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創立了自己的學校--呂克昂學園,系統地總結、講解和傳播自己的哲學思想。

《形而上學》一書共十四卷,由於是他的學生根據筆記整理而成,因而結構鬆散,各卷之間缺少連貫性,不成系統。不過這絲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學研究的可靠資料,書中的許多問題一直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卷一總結了亞里士多德以前西方哲學的發展,是一部最早的論述西方哲學史的文獻。亞里士多德開篇就講:「求知是人類的本性」,認為智慧或真實的知識是關於原因的知識,尤其是關於終極原因的知識,它在總結了前人關於原因的種種理論之後,提出了「四因說」,認為事物的存在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種,即形式因、目的因、質料因和動力因。形式因指事物內在的或本質的結構形式;目的因指事物變化發展所追求的內在目的;質料因指構成事物的材料;動力因指促使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

卷四討論了形而上學的定義。亞里士多德認為形而上學研究的是「作為存在的存在」,考察萬物的本原或終極原因。在卷三和卷七中,亞里士多德討論了實體問題,他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理念不能在具體事物之外獨立地存在,只能存在於事物之中。他承認個體事物的重要性,但與柏拉圖一樣認為個體事物不能被認識,有關個體事物的知識實際上是對一般屬性的認識。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他對實體的看法也不一致。概括起來,他關於實體的基本思想如下:1、屬性所系的個體事物是真實的實體。實體即主體,它不能用作謂語去說明別的範疇。在一切範疇中,實體是基本的範疇,其它的範疇都是以它為基礎的。2、亞里士多德認為,屬性隸屬於個體,人們對個體事物的把握就是對一般屬性的把握,因而一般屬性或共相也是實體。在此意義上,事物的本質就是它的實體。

亞里士多德在卷八中討論了質料問題,在卷九中討論了潛能和現實問題。他認為,質料是潛能,他本身沒有規定性,具有成為某物的可能性。它能夠被形式所規定。形式是現實,具有現實性,被形式所規定了的質料就成為現實。事物的變化實際上是由潛能到現實的不斷地轉化過程。

在進一步分析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時,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不動的推動者」這個概念。他認為變化過程不能是無限的,必須要有一個永恆不動的實體,它是純形式和絕對的現實,它就是神,是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和根據,是「第一推動者」。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者」的思想在基督教哲學中常被用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讀《形而上學》,可重點閱讀第一卷,理解其中的理性主義精神。

5、《關於費爾巴哈提綱》簡介

[德]卡爾·馬克思著

《關於費爾巴哈提綱》是馬克思於1845年春在布魯塞爾寫的一篇筆記。1888年,恩格斯在馬克思的筆記中發現了這些提綱。於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重新出版時,恩格斯以《馬克思論費爾巴哈》為標題,把這些提綱作為附錄公開發表出來。

《關於費爾巴哈提綱》(以下簡稱《提綱》),是馬克思實現人類哲學史上偉大革命變革過程中的一份供進一步研究的綱要性文獻。在這之前,馬克思的哲學研究主要是批判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的哲學。在這期間馬克思的許多天才思想還是以萌芽的形式分散地、零星地包含在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開始的一系列著作,特別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神聖家族》中。這些天才思想又是與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交織在一起的。只有在《提綱》中,馬克思開始與費爾巴哈徹底決裂,並以批判費爾巴哈作為發揮自己理論的主要形式。他批判了費爾巴哈和舊唯物主義的根本局限,又以格言的形式概括和提煉了自己哲學思想的精華。其中實踐觀點是貫穿《提綱》的核心和紅線。在《提綱》中,馬克思利用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所取得的成果,科學地制定了自己哲學的性質和任務,開始走向全面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階段。所以,《提綱》即是馬克思第一次同所有舊唯物主義徹底劃清界限的標誌,又是「作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恩格斯語),宣告著新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提綱》共有十一條,可分為五個部分:(1)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缺點(一);(2)新唯物主義的基本特點(二);(3)對舊唯物主義各種錯誤觀點的批判(三至九);(4)舊唯物主義和新唯物主義的立足點是不同的(十);(5)新唯物主義的根本宗旨(十一)。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實踐。馬克思運用實踐的觀點批判了一切舊唯物主義的消極直觀性;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又用實踐的觀點批判了費爾巴哈和舊唯物主義的唯心史觀,指出環境的改變和人們活動的一致的基礎是革命的實踐;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還運用實踐的觀點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宗旨和任務是要改造世界。

該文對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及其對舊哲學的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6、《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簡介

[德]恩格斯著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以下簡稱《終結》)是恩格斯在1886年寫作的,發表在德國社會民主黨機關雜誌《新時期》第四期和第五期上。1888年,恩格斯不寫了一篇序言,以單行本出版。

19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資產階級為了抵制馬克思主義的巨大影響,又重新搬出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各種唯心主義觀點,並改頭換面,以此來對抗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英國、瑞典、挪威、丹麥等國出現了新黑格爾主義併流行起來。在德國,也出現了許多折衷主義的流派,其中占統治地位的是新康德主義,影響最大也最壞。新康德主義者拋棄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發展了康德的唯心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論,宣揚以實現某種抽象道德為目標的反動的「倫理社會主義」。當時,德國社會民主黨右翼分子利用新康德主義攻擊和歪曲馬克思主義,妄圖把工人運動引入歧途。不少人曾經錯誤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作是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簡單結合,污衊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抄襲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從而抹煞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黑格爾哲學、費爾巴哈哲學的區別。

為了批判新康德主義,反擊機會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歪曲和攻擊;為了劃清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德國古典哲學的界限,需要全面系統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同德國古典哲學的關係;為了澄清當時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的錯誤認識,提高無產階級政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水平恩格斯便借《新時代》雜誌請他評論丹麥哲學家施達克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一書的機會,寫下了《終結》這部哲學著作。

《終結》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分析批判黑格爾哲學以及概述其學派解體過程,通過分析批判費爾巴哈唯心史觀,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同黑格爾哲學、費爾巴哈哲學的聯繫與區別,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革命,深刻闡發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

該書是第一部全面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經典之作,也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重要地位。《終結》第一次全面地闡述了哲學的基本問題;首次提出實踐是駁斥不可知論的銳利武器;第一次系統地指出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劃清了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界限;深刻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該書是哲學專業的大學生掌握哲學的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必讀之書,是學習《哲學概論》課的重要的參考資料。

7、《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簡介

[德]卡爾·馬克思著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寫作於1844年4月至8月。馬克思於1843年10月寄寓於巴黎,1845年春遷往布魯塞爾。這段巴黎時期正是馬克思思想形成的決定性時期。《手稿》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產物,所以又叫《巴黎手稿》。

《手稿》是馬克思在大量閱讀與系統研究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基礎上陸續寫成的,它大概是馬克思準備公開出版的《政治和國民經濟學批判》一書第一卷的部分草稿。1845年德國出版商廢除了該書的出版合同,因而這部手稿未能發表。

《手稿》是為完成的作品。按照《手稿》的計劃,馬克思表示要進一步批判青年黑格爾的主觀唯心主義。但此時,恩格斯於1844年9月到了巴黎,與馬克思第二次會面,這次見面他們發現兩人的觀點完全一致,從此開始兩位思想家的密切合作。馬克思就終止了《手稿》的寫作,和恩格斯合著《神聖家族》。

雖然《手稿》殘缺不全,但它們在思想內容上卻形成一個嚴謹的整體。它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把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哲學有機的聯繫起來,加以綜合性地論述,《手稿》因而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是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偉大開端。

《手稿》的內容由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組成。序言說明了馬克思寫作《手稿》的指導思想。第一手稿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馬克思從工資、利潤、地租三種分配形式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階級,最後一部分闡述異化勞動理論,異化勞動理論是貫穿手稿的主線。第二手稿是第一手稿的異化勞動理論的補充和深化,中心論題在於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階級關係及其對利的必然結果。第三手稿共有五個部分,是對前兩個手稿的深化和發展。

《手稿》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異化勞動學說。2、自我異化的揚棄:共產主義。3、人的本質:勞動的對象化過程。「人的本質乃是自由自覺的勞動」。4、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和概括。

8、《哲學筆記》簡介

列寧著

列寧一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讀書筆記,其中最有代表義、最能反映列寧創作活動和思維能力的是《哲學筆記》。在筆記中,列寧批判地繼承和改造了古代辯證法和黑格爾辯證法的寶貴遺產,提出了辯證法、邏輯學、認識論三者同一,辯證法的十六要素和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與實質的思想,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要素和結構體系等問題,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認識論理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列寧《哲學筆記》的一個極為重要思想就是闡述了如何「科學地運用概念的靈活性」。他對黑格爾關於概念靈活性的思想作了摘要,加了重要述評,並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進行了革命的改造。列寧在批判黑格爾主觀地運用概念靈活性同時,客觀地運用概念的靈活性,即反映物質過程的全面性及其統一的靈活性,就是辯證法,就是對世界永恆發展的正確反映。這就與脫離世界的矛盾與發展的教條主義及其特徵——概念的講話劃清了界限。

《哲學筆記》還揭示了一切唯心主義,包括主觀地運用概念的靈活性(折衷主義與詭辯論)在內的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列寧說:哲學唯心主義「是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地、強大的、全能的、絕對的人類認識這顆活生生的樹上的不結果是的話。」其錯誤在於「把認識的某一特徵、方面、部分片面地、誇大地發展(膨脹、擴大)為脫離了物質、脫離了自然、神化了的絕對。」

關於認識發展的辯證途徑,列寧指出,認識的發生不是先驗的,而是後天產生的,它的起 點或開端,就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生動的直觀」。這種「生動的直觀」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在內的感性認識,是認識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要全面地把握事物,還必須從「生動的直觀」上升到「抽象的思維」,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階段並不意味著認識過程的結束。理性認識階段獲得的思維成果,還必須回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和糾正,並在實踐中加以豐富和完善。列寧在論述了認識發生和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後,對認識發展的辯證途徑做了一次深刻的總結,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並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地的辯證途徑」。

列寧還論述了有關真理的問題,指出真理是一個過程,是人在認識和追求事物的過程中實現的主觀與客觀的相符合。在這個過程中,真理自身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主觀觀念;認識過程(包括實踐和技術);客觀真理。列寧還提出了「真理是全面」的思想等等。

該文獻對我們理解辯證法和唯心主義產生的認識論根源具有重要的幫助。

9、《哲學概論》簡介

唐君毅著

唐君毅(1909——1978)是中國現代著名的人文學者,又是當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作為哲學家和哲學史家,他對中國思想和中國文化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哲學概論》是唐君毅的一部「大書」,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此書堪稱為當代中國學者所撰寫的規模最宏大的哲學介紹書。該書寫於1957年至1959年。當時「哲學」作為一門學科,有西方引進,已數十年,但較全面並有系統地予以介紹及述評的則甚少,而且大多隻述西方,而不及於中國,遂使一般人誤會,以為哲學唯西方所獨有。其實中國傳統的玄學、理學、道學,或一般稱之為義理之學者,即是中國哲學。唐君毅深感中國哲學的舊慧命被折,而新慧命未立,被人忽視,恰香港孟氏教育基金會欲出版大學叢書,約唐君毅撰寫《哲學概論》,於是才成此書。

本書內容廣泛,遠遠超過一般哲學概論書的規模。就體例而言,雖仍是從問題入手,先論哲學的意義,在介紹哲學的內容,包括邏輯、知識論、形上學、價值論及文化哲學,以成一總論;然後再分別敘述知識論的諸問題、形上學的諸問題、價值論和人道論的基本內容。在論述哲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範疇時,具有世界性視野,討論領域橫跨古今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印度哲學三大傳統,其視角之闊、關懷之廣、兼思考之情,可以說前無古人。

在每一哲學問題的討論中,唐先生均祥舉諸家觀點,仔細辨析,然後再作整體探討,深入各個哲學家的心靈世界,發現其哲學理念之根源,已見諸家學說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是不同之哲學心靈得以各歸其位,不致對立而無歸;特別在人生價值問題上,最後歷盡古今中外各大哲的思想後,方更了解中國傳統哲學之精髓所在。所以此書不獨為提供各種哲學知識之書,不只是為初學者入門的哲學概論,也是為會通不同哲學心靈提供高層次哲學智能的巨著。

10、《人論》簡介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

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1874 —1945),德國著名哲學家和哲學史家。他早年即接受新康德主義哲學的訓練,很快成為馬堡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漢堡大學教授、校長,在此期間創立了他的「文化哲學」體系。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卡西爾憤然辭去漢堡大學校長職務,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後於1945年死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席。

《人論》是恩斯特·卡西爾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部著作,是他晚年對三卷本巨著《符號形式的哲學》(此書標誌其「文化哲學體系」的確立和成熟)的提要和發揮,概括了卡西爾哲學思想的要義。該書上篇五章,探討了人類世界與自然世界的區別,回答了「人是什麼?」這一總的問題。作者指出,人具有創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質就是人的無限的創造活動,並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亦即能利用符號去創造文化的動物。他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動物只能對「信號」作出條件反射,只有人才能夠把這些「信號」改造成為有意義的「符號」,並指出這種區別實質上就是「理想與事實」、「可能性與現實性」的區別。他認為,人能夠發明、運用各種「符號」創造出他所需要的「理想世界」,而不是象動物那樣只能被動地接受實在世界直接給予的「事實」,從而永遠不能超越「現實性」的規定。下篇七章內容,轉入對人類世界本身的研究,考察了人怎樣運用不同的符號創造各種文化。作者從「人與文化」的關係這一角度出發,依次研究了人類文化的各種現象――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科學等,說明了這些文化現象都是人類符號化活動的體現,進而指出,人類的全部文化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的符號化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因此,「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文化,可以被稱作人不斷解放自身的歷程!」卡西爾致力於把握現實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認為哲學研究的是具體能動的創造活動以及通過這種活動逐漸成為「文化的人」的人,從而將人的哲學綜合成為一個有機統一的人類文化哲學,揭示了人性的深度和廣度。但是,把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歸結為「自然的符號系統」這一「先驗的構造」,而不是歷史的創造,卻帶有唯心主義色彩,用卡西爾自己的話講,他的哲學是「作為一種文化哲學的批判唯心論」。

11、《哲學史講演錄》簡介

[德]黑格爾著

黑格爾(Hegel,1770-1831),著名的德國古典哲學家。《哲學史講演錄》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用辯證的、發展的觀點看待哲學史的思想,後來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借鑒 。

事實上,黑格爾並沒有寫出一部講哲學史的專著。他只是在大學的講壇上講授這門課程,前後講了好多次。在他逝世以後,他的歷屆學生把自己的聽講筆記聚集到一起,才編成了這部《講演錄》。第一版是Michelet編的,收的材料比較多,包含不同年份所講的內容,所以從編輯的觀點看似乎有點冗雜,後來黑格爾的兒子重編第二版刪除了不少內容。

黑格爾的這部書包含著一種新的歷史觀。就是說,黑格爾並不是像他的前人那樣,把世界上出現的各種哲學思想看成一個一個的偶然的孤立現象。此起彼伏猶如過眼煙雲,並沒有一個線索把它們貫串在一起。正好相反,他是把全部哲學思想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用矛盾進展的觀點把一切哲學思想的出現聯繫成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在他看來,全世界只有一個唯一的哲學,我們看到一個一個思想體系先後出現,好像彼此獨立,甚至互相抵觸,其實都是這唯一的哲學的一環,是整體的不同發展階段。哲學思想儘管千差萬別,卻並非一盤散沙,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它們合成一個不斷提高的前進歷程。他認為這個發展並非簡單的增長或演化,而是通過矛盾的曲折過程,貫串著必然的規律性,即他所說的辯證法。因此,黑格爾描述的哲學史不同於一般人心目中的歷史,並不是簡單地堆積一個一個的歷史事件,有如會計一筆一筆登記下來的流水帳那樣,而是把它們聯繫起來變成活的東西。只有這樣讀歷史,才能有益於今天的活的哲學,因為今後的哲學是已往的哲學的必然發展。在黑格爾之前,西方還沒有講辯證發展的哲學史,只有流水帳式的作品。黑格爾批評了這些作品。

黑格爾的哲學史觀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認為哲學是關於真理的客觀科學,真理就是發展自身的理念,因而哲學史是理念自身的發展過程。東方哲學只是一種宗教的世界觀,真正的哲學是從希臘開始,然後是中古哲學和近代哲學。

「希臘哲學」佔全書篇幅的一半以上,黑格爾認為哲學的真正發源地是古希臘,這裡是歐洲人,特別是德國人的精神家園。這一部分考察了從泰勒斯直到新柏拉圖學派的希臘哲學,注重古代辯證法思想的發掘。

「中古哲學」包括「阿拉伯哲學」、「經院哲學」和「文藝復興」。黑格爾認為阿拉伯沒有哲學,它只是對希臘哲學的評註和闡釋;「經院哲學」只是一種思維的樂趣,與一切現實世界,一切經驗完全不搭邊界,本質上只是一種神學;文藝復興標誌著哲學自由意識的重新覺醒。  

「近代哲學」以現實的自我意識為出發點,把思維與存在的差異發展成為對立,並且致力於在二者之間作出一致的解釋,因而近代哲學的研究不在於如實地思維各個對象,而在於思維本身。由此造成「實在論」和「唯心論」的對立,即「神的理念與存在的對立」、「善與惡的對立」、「人的自由與必然性」的對立等。這種對立的研究,經培根和休謨、笛卡爾,到康德哲學最終確立。

12、《西方哲學史》簡介

[英] 伯蘭特·羅素著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與評論家伯蘭特·羅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的一部哲學名著,出版於1945年,全面考察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西方哲學思潮的發展歷程。羅素將哲學看作某種介乎神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基於對哲學的這種理解,他認為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並據此把西方哲學發展史劃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展歷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與哲學交互作用的。在世界哲學理論寶庫中,由名家撰寫的《西方哲學史》不止一部,而羅素的這部著作卻頗具特色。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所論述的主題:哲學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的獨立的思考,而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人們生活的環境在決定他們的哲學上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反過來他們的哲學又在決定他們的環境上起著很大的作用」。作者把哲學家既看作果,也視為因,認為他們是他們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的結果,也可能是塑造後來時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正因如此,全書在討論哲學派別和哲學家時,往往並不看其學術地位,而是按照其對西方哲學發展的影響來決定詳略取捨。另外,羅素主張在哲學史中要插入一些純粹社會史性質的篇章,不這樣做就很難理解某一時期的哲學思潮,因而書中對一般歷史的敘述也比同類著作做得要多。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此書上、下兩卷約80萬字,但作者學識淵博,又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因此書中文字優美流暢,注釋旁徵博引,讀起來並無枯燥晦澀之感。

13、《哲學的故事》簡介

[美] 威爾·杜蘭特著

威爾.杜蘭特(1885-1981年),普利策獎得主,花了5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廣受好評的重要著作:11卷本的《世界文明史》。他92歲時,還創作了《歷史上的英雄》,這是他輝煌一生的最後作品。

《哲學的故事》是威爾·杜蘭特的成名作,該書的宗旨在於讓更多人了解哲學。終其一生,杜蘭特都熱情地致力於將哲學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解放出來,讓它進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這本書的出現在美國掀起的哲學熱,使哲學經典的銷量增加了二倍。在其問世後三十年間,暢銷不衰,被譯成法、德、日、漢等多種文字。此書並非一部完整的哲學史,而是用講故事的方法,介紹有史以來主要哲學家諸如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柏拉圖,黑格爾,康德,現代的羅素,杜威等人的生平及其觀點,在闡述每位哲學家的思想的同時,詳細介紹了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而且還對每位哲學家進行了中肯的批評。同時附上哲學家的生活趣事,讓人更可以了解為什麼這麼偉大的哲學家的學說,不管是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各方面是如何影響世人的生活的思考模式。此書文筆生動,活潑有趣,作者夾敘夾議,提綱挈領,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將艱澀難懂的哲學寫成了娓娓動聽的故事。誠如作者說的:真理不會使我們發財,卻會使我們自由。

這本書最適合初學哲學的人讀,使初學者比較容易進入。專門的哲學義理,幽玄精微,初學者很難一下抓到要點,往往只抓到偶然看懂的幾個句子,望文生義,落入不著邊際的誤解。把哲學問題放到歷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來看待,雖然不易盡精妙處,但往往有益於了解諸哲學體系的大致方位。

14、《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簡介

The Big Question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美]羅伯特·所羅門著

羅伯特·所羅門(Robert C.solomon)是世界著名的哲學教師和講演者,尤以擅長授課和寫作清晰曉暢而著稱。他目前是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著有《哲學簡史》、《超越底線》、《哲學的樂趣》等。

《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是一本哲學的入門讀物,也可作為大學本科哲學導論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本書的最大優點是敘述生動,很吸引人,特別是能夠吸引那些非專業人士的注意力。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哲學導論著作那樣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羅列哲學史上的一些說法,而是完全把讀者當成一點都不了解哲學,按照一些大問題來組織材料的。也就是說,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讀者引入哲學的殿堂。讀者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熟悉哲學史上的一些重要的觀點,而且很可能會對許多問題重新進行審視,真正享受到思考的樂趣。更加難能可貴的事,這本書還價了幾篇附錄,生動地講解怎樣寫作哲學,哲學的規範、文體、風格是什麼,以及一些基本的邏輯常識,這對學術寫作的規範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本書的主要內容有:導言——做哲學、邏輯準備、哲學問題、生活的意義、上帝、實在的本性、真理的尋求、自我、自由、道德和好的生活、正義和好的社會、美以及三個附錄。

本書作為一本簡明哲學導論性的專著已經是第六版了,深受美國廣大師生的歡迎。每一個迷戀大問題的哲學愛好者,都無法拒絕作者流暢的文字和對哲學的真正召喚!本書富有特色的知識寶庫文本框有:

各種重要哲學著作節選

歷史上重要哲學家的生平

個人的信念以及哲學運動

哲學理論及其在社會上的運用

15、《小邏輯》

[德]黑格爾著

《小邏輯》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黑格爾的一部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哲學論著,又稱《全書本邏輯學》。

黑格爾(1770——1831年)是西方近代哲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是西方近代唯心辯證法大師,其哲學特別是其辯證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皆深受黑格爾哲學的影響。

黑格爾一生寫過許多重要的哲學著作,從而構建起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該哲學體系以「絕對觀念」(或「絕對理念」、「絕對精神」)為出發點和理論基石,以其唯心辯證法,特別是否定之否定式的黑格爾邏輯三段論為基本構架,揭示了絕對精神正反合式的發展圖景。故黑格爾的哲學大體可分為邏輯哲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三大部分。其中邏輯學在黑格爾哲學中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是黑格爾哲學中最重要的部分。

黑格爾有兩部邏輯學著作,為了區分起見,通常稱1812—1816年出版的上下兩冊的邏輯學著作為《大邏輯》,而其後出版的《哲學全書》中的邏輯學部分為《小邏輯》。《小邏輯》1817年初版,其後十幾年幾經增刪,可以說是最能代表黑格爾晚年成熟時期思想的哲學論著。《小邏輯》比起《大邏輯》不僅篇幅小,且簡明扼要。凡《小邏輯》中沒有而《大邏輯》中有的部分,相對而言,通常都是可以省略的不太重要的內容。

黑格爾對「邏輯」這個概念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小邏輯》里明確指出,他所謂的「邏輯」是一種跟普通理解上的邏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言以蔽之,邏輯就是形而上學,即研究事物存在及其本質的純粹的哲學。但是,黑格爾並沒有因此而陷入過去陳舊的形而上學觀念,他用辯證法在自己同以往哲學家之間划了道鴻溝。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等人的抽象的理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應該是黑格爾的時代,是絕對理念和辯證法的時代。

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在其《小邏輯》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其邏輯大體可分為「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 兩個方面(其中「存在論」和「本質論」屬前者,而「概念論」屬後者)。黑格爾在其邏輯學中詳細討論了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而有關辯證法的部分也是閱讀此書所應著重把握的內容。由於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與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的根本差別在於其立場的不同,就方法而言卻有很多類似之處(但也有差異,如黑格爾辯證法更重視否定之否定規律,而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則是對立統一規律等),故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唯物辯證法,就不能不對黑格爾辯證法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和把握;而要做到這一點,閱讀《小邏輯》可以說是最佳的途徑。

16、《後哲學文化》簡介

POST-PHILOSIPHICAL CULTURE

[美]理查德·羅蒂著

理查德·羅蒂 (Richard Rorty,1931—)是當代美國最喲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也是當今美國最有爭議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哲學與自然之鏡》在美國甚至在整個西方哲學界和人文科學領域引起過巨大的震動。

《後哲學文化》是經作者、譯者精心編選而成的,反映了作者自《哲學與自然之鏡》以來的思想變化。它不僅批判了分析哲學運動,而且還批判了一個自柏拉圖以來的哲學傳統,即對現象背後的絕對實在的表象的興趣。

羅蒂認為,我們今天面臨的哲學與文化的其他部門的關係,可以與啟蒙運動的先知們面臨的神學與文化的其他部門的關係相比擬:各科學的法官。所有其他學科的理論的真實性必須受到這位法官的判定,因為只有她接觸到了終極實在,把握了超人類的非歷史的真理。啟蒙運動的先知們打破了神學的那種至高無上的地位,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後神學文化時代。但在這個文化中,神學留下的空白卻由哲學填補了。哲學,作為一門學科,自認為是在保證和揭示由科學、道德、藝術或宗教提供的認識論主張。它想根據其對認識和心靈本質的獨特理解來達到這一點。較之文化的其他部門,哲學可以是基礎的,因為文化是認識主張的集合,而哲學對它們作出判斷。羅蒂通常用大寫的哲學來表示對哲學的這樣一種理解。先驗的柏拉圖主義是這種哲學的典型,但經驗的實證主義同樣沒有擺脫這樣一種哲學的幻覺。他們都認為,我們的文化是以認識為中心的文化,文化的各部分都以不同的方式認識世界的不同方面,其中有些是精確的,有些是不精確的,而哲學這個文化之王就專事檢查哪些精確,那些並不精確,並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精確地描述實在。這是因為哲學所認識的不是世界的某個特定部門,而是世界本身或世界本質。

如果說啟蒙運動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後神學文化的話,那麼對這個柏拉圖主義傳統的超越將會導致一個後哲學文化。羅蒂對這樣一個後哲學文化作了生動描述:在這種文化中,無論牧師,還是物理學家,或是詩人,還是政治家都不會被認為比別人更「理性」、更「科學」,更「深刻」,而那些特別出眾的人不過是善於成為人的人。同時也沒有那個文化的特定部分可以挑出來,作為樣板來說明文化的其它部分所期望的條件。在這個後哲學文化中,大寫的哲學死了,但哲學作為文化的一個部門本身並沒有消失。哲學在後哲學文化中,不再具有文化之王的地位,不再是思想共和國的「國王」,而是思想共和國的「公民」。不論是哲學、科學還是政治,都是平權的文化,不存在「文化之王」和「文化的最後法官」,而民主先於哲學。

17、《從邏輯的觀點看》簡介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美] 威拉德·蒯因著

威拉德·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美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是當代美國分析哲學的的重要代表,邏輯實用主義的創始人。他對分析哲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以反對經驗論的兩個教條、本體論的承諾以及翻譯的不確定性和整體論思想最為著名。

蒯因的主要著作有《本體論的相對性》、《邏輯哲學》等。《從邏輯的觀點看》初版於1953年。該書包括了他批評邏輯實證主義的著作「經驗主義的兩個教條」。在該書中他主要闡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他論述了本體論問題。蒯因認為哲學與科學是連續的,哲學家的任務是對科學語言作邏輯上的分析。他認為,任何科學家的理論,都有某種本體論的立場,都包含某種本體論的前提。哲學家的任務就是通過對科學語言的邏輯分析來揭示或澄清其本體的立場。而本體論的問題,在他看來,既是一個語言問題,又是「何種存在」的問題,它包括「本體論的事實」和「本體論的承諾」兩個方面。他認為通過使用約束變數(量化變項)是我們介入本體論承諾的唯一途徑。一般地說,任何物的存在都不依賴於人對語言的使用。但人們說何種存在則依賴於對語言的使用。任何理論、學說都要對何物存在作某種本體論的承諾,但並非任何承諾都正確,其所許諾的任何東西都是真實存在的。蒯因考察了兩對立的理論,即現象主義和物理主義、唯名說和實在說。他還評述了實在論(邏輯主義)概念論(直覺主義)和唯名論形式主義。

其次,他探討了認識論問題。蒯因強掉了自己認識的實用主義、經驗論和自然主義傾向。在他看來,實用的選擇是沒有客觀固定標準的,一切以方便為轉移。蒯因通過對邏輯實證主義經驗論的批評,提出了一種整體主義的認識論,即「沒有教條的經驗論」的認識。

再次,他討論了語言哲學問題。蒯因在該書中對語言哲學的討論主要以意義和所指這兩個概念為中心進行的。他在討論本體論和認識論時闡述了他關於意義和所指的觀念。本體論承諾的概念屬於所指理論,而討論分析陳述和綜合陳述的區別這個認識問題所涉及的分析性、意義、同交性等則都是意義理論的概念。

本書對於學生理解哲學本體論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18、《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論》簡介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 thought——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M.W.瓦托夫斯基著

M.W.瓦托夫斯基(1928——)是當代美國著名的哲學家。自60年代以來,他開始擔任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兼哲學系主任。他和著名哲學家科恩合編的數十卷《波士頓科學哲學研究》文集收集了當代著名科學哲學家的大量重要論著,探討了科學哲學中一系列重大問題。他的主要著作,除本書之外,還有論文集《模型——表象與科學的理解》等著作。

瓦托夫斯基是一位科學的是在論者,他對馬克思主義表示好感,贊成唯物論和辯證法,堅持邏輯研究與歷史研究的統一。他反對邏輯實證論者的「取消形而上學」的觀點。他認為哲學是「表叔和分析各種概念,對存在的原理及存在物的起點和結構進行批判性、系統性探究的事業」,是「對科學的概念和概念框架進行系統研究的事業」。「這種概念框架是科學理解的工具」,「理論性的理解只有在這種框架之中才成為可能」。科學的哲學就是「理解科學理解的事業」。他的這種哲學觀在本書中已有充分的反映。

《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科學哲學導論》初版於1968年,是瓦托夫斯基的成名之作。它是一本導論性質的書籍,所涉及的問題十分廣泛,概而言之,它的內容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科學思想的起源」主要探討科學觀。作者認為科學是人類的認識活動。他論述了從前科學地認識到常識再到科學的發展過程,特彆強調了概念的批判對形成科學的關鍵作用。第二部分「科學方法」對「觀察」、「形式系統與模型」、「測量」、「假說與實驗」、「歸納與演繹」、「定律與理論」作了細緻的探討。第三部分探討了「因果性」、「時空與物質」、「生命」、「思維、社會與歷史」等基本範疇。第四部分「尾聲」簡要地論述了倫理價值觀、價值標準與科學的關係。

本書對我們理解概念框架及其性質,特別是對於理解哲學與常識、科學的關係幫助很大。

19、《科學哲學的興起》簡介

The rise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德]H.賴欣巴哈著

漢斯·賴欣巴哈(Hans Reichenbach)1891年9月26日出生於德國漢堡,他是科學哲學的先驅、柏林小組的創始人、邏輯實證主義(也稱作新實證主義或者邏輯經驗主義)的支持者。 著有:《相對論與先驗知識》、《符號邏輯基礎》與《科學的哲學的興起》(1951) 等等。

《科學的哲學的興起》是賴欣巴哈眾多的著作中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正如作者自己在本書的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樣:本書認為,哲學思辨是一種過渡階段的產物,發生在哲學問題被提出,但還不具備邏輯手段來解答他們的時候。它認為,一種對哲學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不僅現在有,而且一直就有。本書想指出,從這個基礎上已出現了一種科學的哲學,這種哲學在我們時代的科學裡已找到了工具去解決那些早先只是猜測對象的問題。簡言之,寫作本書的目的是要指出,哲學已從思辨進展為科學了。

本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所涉及的是考察傳統哲學的種種缺點。這部分的探討方向是思辨哲學所以發達的心理基礎。賴氏認為:當科學解釋由於當時的知識不足以獲致正確概括而失敗時,想像就代替了它,提出一類樸素類比法的解釋來滿足要求普遍性的衝動。表面的類比,特別是與人類經驗的類比,就與概括混同起來了,就被當作是解釋了。這樣,普遍性的尋求就被假解釋所滿足了。哲學就是從這個土地上興起的。第二部分轉向對於現代科學哲學的闡述。它企圖把經由現代科學哲學的分析和使用符號邏輯而發展出來的種種哲學成果收集在這裡。

本書的意圖是探討(傳統)哲學錯誤的根源,然後提出例證,證明哲學以擺脫錯誤而升向真理了。

本書可以用來作為一本哲學的入門書,特別是科學哲學的入門書。它對於我們理解哲學與科學的關係,了解哲學中的科學主義傾向幫助很大。

20、《純粹理性批判》簡介

[德] 伊曼努爾·康德著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早年主要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並取得了重大成就,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1770年任哥尼斯堡大學教授,從此轉為研究哲學,他發表的就職論文《論感覺世界與理智世界之形式和原則》 首次提出先驗唯心主義,經過12年的醞釀與構思,於1781年出版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著作標誌著康德的先驗哲學(批判哲學)的建立,後來他又出版了《 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從而構成了完整的真善美的哲學體系。

《純粹理性批判》是其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學著述中意義最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正是這部巨著開始了世紀末至19世紀40年代的德國哲學革命,改變了整個西方哲學前進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奠定整個批判哲學體系以及往後的全部哲學研究工作的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基礎,成為康德哲學對後世直到當代西方哲學經久不衰的深刻影響的最本原的源泉。本書貫徹始終的根本指導思想或一條主線就是: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確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範圍和界限,從確定它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在這基礎上對形而上學的命運和前途做出最終的判決和規定。由此可見,《純粹理性批判》的使命是為真正的、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而這樣性質的「純粹理性批判」雖然屬於一般形而上學,但本身並不就是形而上學,而只是形而上學的一種「入門」、「初階」或「導論」

《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主要內容概括如下:第一、二版「序文」主要是講為什麼要提出建立未來形而上學的問題。「導言」,主要講兩個問題:科學知識成立的條件;科學知識是先天綜合判斷。「先驗感性論」主要是回答純數學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問題,其重點在於說明感性知識(數學知識)成立的先天條件。康德認為空間與時間是感性認識的先天直觀形式,因此先驗感性論也就是時空論。「先驗分析論」是講知性知識(自然科學知識)成立的先天形式條件問題。「先驗分析論」分為「概念分析論」和「原理分析論」。概念分析論相當於形式邏輯的「概念」,主要是講知性純概念(範疇)。範疇從何而來,有哪些純概念(範疇)?「原理分析論」相當於形式邏輯「判斷」。講知性知識的可能性到現實性的問題。「先驗辯證論」主要討論本體界的問題,其任務就在於批判舊形而上學,揭露三種幻象和產生幻象的三種推論。

《純粹理性批判》分為兩大部分:「先驗原理論」和「先驗方法論」。康德說:如果把形而上學比作一座大廈,那末,「先驗原理論」是為建築大廈提供材料,「先驗方法論」是為大廈作的「設計」、「計劃」。「先驗方法論」分為四大部分:純粹理性的鍛煉、法規、建築術和歷史。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在哲學史上的經典地位是無可爭議的。不理解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國與西方哲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但由於《純粹理性批判》晦澀難懂是出了名的,於是,康德在寫實踐理性之餘,寫作了《純粹理性批判》的簡明讀本《未來形而上學導論》。所以,建議學生能將兩者結合起來閱讀。

21、《中國哲學大綱》簡介

張岱年著

張岱年先生,字季同,別名宇同,原籍河北省獻縣,1928年10月入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學習。1933年師大畢業即受聘到清華大學哲學系任助教,1936年寫成了他的名著《中國哲學大綱》。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張岱年先生調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79年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成立,張先生被推為會長,並經選舉連任三屆會長,後任名譽會長。此外還先後兼任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名譽會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多項職務。

《中國哲學大綱》是張岱年的一部有代表性的關於中國哲學史方面的論著。該書與一般的有關中國哲學史的著作的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並不是按年代、派別編寫的,而是按問題編寫的。該書的副標題為「中國哲學問題史」。此書於1935年開始撰寫,1943年曾作為講義,1958年正式出版。

《中國哲學大綱》一書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為宇宙論、人生論和致知論。在宇宙論中又分為本根論、大化論兩篇,其中本根論涉及的是我國古代關於宇宙本原的各種有代表性的觀點主張,如:道論、氣論、理氣論、太極陰陽論等;其涉及到的問題大致與我們今天所說的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問題相當。而大化論則主要講了變易與常則、兩一、反覆、終始、有無等問題,其內容與我國現今哲學書中有關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問題的部分基本相當。該書的第二部分為人生論。人生哲學問題是中國古代哲學討論的重點問題。在該書中,將人生問題分為天人關係論、人性論、人生理想論、人生問題論四個方面,並分為四篇進行討論,具體涉及天人合一、性善性惡、無為有為、義與利等諸多問題。致知論則分為兩篇,即知論和方法論。這一部分大體相當於我們現今哲學中認識論部分。在該部分中分別討論了知的來源、性質;真知、知的可能性與限度及與認識相關的一般方法論等問題。

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該書比較系統地了解和把握中國哲學的基本思想以及進一步理解哲學的元問題和本體論問


推薦閱讀:

文學名編輯眼裡的中國作家:完稿時有人炸鞭有人哭
佛學名詞解釋:什麼是「般舟三昧」
文學名著[19]
裂頭蚴學名為曼氏迭宮絛蟲裂頭蚴
歷代文學名著介紹

TAG:哲學 | 名著 | 學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