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國,卻被腰斬於市——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冤案

花徑芳蹤 2018-01-18 23:06:12

漢高祖劉邦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為了籠絡各股勢力,分封了一批異姓諸侯王。劉邦稱帝後,異姓王的存在,成為漢朝統治的不安定因素,這令劉邦疑慮重重,他先後通過各種手段剷除了異姓諸侯王,同時又大肆分封劉姓宗族為王,並與群臣定下了「非劉不王」的白馬盟約,以保劉氏江山永固。

《漢武大帝》中的劉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氏諸侯王勢力越來越大,對漢朝政權構成了潛在的威脅,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藩國內作威作福、仗勢欺人,凌駕於法律之上,不服從中央政府管理,嚴重影響了漢朝的統治基礎,特別是吳王劉濞,勇猛彪悍,妄自尊大,不朝拜天子,他在自己封國內私造錢幣、煮鹽,積累起大量財富,同時收納四方豪傑之士,暗中購置兵械、招兵買馬,等待時機,意圖謀反。

《漢武大帝》中的晁錯

漢景帝時期,面對日益突出的藩王問題,在御史大夫晁錯的積極推動下,景帝下決心強行削藩。「削藩」的旨意下達後,吳王劉濞聯合其他七個藩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合兵叛亂。叛軍的強大聲勢,令朝野震動,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景帝也不安起來。

晁錯被腰斬於市

此時晁錯的政敵袁盎趁機向景帝陳述晁錯的過失,提出了「誅晁錯,退敵兵」的計策,景帝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決定以犧牲晁錯來換取七國的退兵,公元前154年,晁錯身著朝服,被腰斬於東市。

《漢武大帝》中的漢景帝

晁錯死後,藩王們並沒有退兵,朝廷的退讓,反而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景帝此時悔恨不已……隨後景帝積極部署,調兵遣將,三個月內迅速平定了叛亂。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

晁錯的死,成為漢朝歷史上最大的政治冤案,一代忠臣,卻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他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卻換來了漢朝江山的穩固,為漢武帝時期進一步削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晁錯石像

晁錯是一位法家學派集大成者,他性格剛毅,冷峻嚴肅,長於國家大政,短於人情世故,為國奮不顧身,不計個人得失,這也許是法家代表的共同特徵。所以,由於他的剛正不阿,在政治上樹敵頗多,這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晁錯是堅定的削藩推動者,他的主張沒有錯,然而在詭譎多變的政治漩渦中,豈能用對與錯去衡量?權衡利益得失才是決定政治家命運的唯一砝碼。

啟示:一群小朋友正在兩條鐵軌上玩耍,一條鐵軌正在使用,另一條鐵軌最近被廢棄,一個小朋友在停用的鐵軌上玩,其它五六個小朋友在使用中的鐵軌上玩。此時,火車呼嘯而來,停車已經來不及了,假如你是一名鐵道工作人員,此時你站在鐵軌切換器旁,你該怎麼辦呢?

推薦閱讀:

外商緣何敗走中國
重口 盤點那些外國人不敢吃的中國菜
中國電影產業的戰略變局
中國人的倫理觀(上)
中國玄學五術的起源

TAG:中國 | 歷史 | 政治 | 中國歷史 | 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