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元青花真偽的「世紀之爭」

  一、現狀

  在中國文化史、文物史上,只有極少數器物的真偽要花上幾十年時間還無法弄清,關於元青花真偽之爭就是一例。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國內文物界開始關注元青花的存世與相關研究。在此以前,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還沒有人真正從學術上關注過中國文化史上的這一重要現象,關於元青花的鑒別與深度研究更無從談起。

  直至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內關於元青花的主流理論與看法是相對穩定的:它就是「全世界元青花只有300件」。這個結論誰先作出的?通過什麼調查得出的,現在無從查考。但文博系統的一些主流專家屢屢在報刊、雜誌、電視台上重複這一結論,則是不爭的事實。他們更進一步地說,全世界300件元青花,200多件都在國外,國內只有100多件。在這一判斷籠罩下的中國文物——古玩界,元青花成了神秘莫測的器物,以至於影響了國際範圍內的元青花交易價格。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倫敦拍賣了1200萬英鎊(合2.3億人民幣),一件「元青花綿香亭罐」在香港拍賣到8千萬港幣,這都是近幾年內發生的事。

  對這一現象的衝擊發生在本世紀初開始出現的民間收藏熱。近十年中,全國各主要城市的古玩市場和地攤上,陸續出現了元青花器物,數量不是驚人,但也相當可觀。這一現象,被敏感的各行各業的熱愛中國文物的收藏家關注到,並及時的迅速地購買收藏。據「中國收藏家論壇」粗略的統計,全國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及元代色釉瓷大器,超過萬件(港、台、澳未統計在內)。收藏者達到幾千人,其中收藏百件元代器物的大藏家有數十人。

  民間收藏的元代瓷器,在鑒定上受到了主流文博界的強烈否定。除了象故宮博物院李輝柄、原國家文物鑒定委員孫學海等老一輩專家明確表態支持、國家博物館的雷從雲、李智宴先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外,不少體制內專家要麼三緘其口,要麼堅決反對。這種態度,也使在傳統市場上做買賣的商人有了可乘之機,他們也津津樂道「300件論」,作出「奇貨可居」狀,以高價出售與他們有利益關係的藏品。更為可悲的現狀是出現了「國內不認國外認」,「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象。十數年間,元代瓷器與其它國內新出現的歷代文物,由於不被體制內專家認可而堂而皇之地流出國門,在日本、韓國與歐美市場上公開售賣,更有甚者,在日本、韓國甚至成立了「中國出土文物保護協會」,令國人驚詫不已。

  二、誰來判別真偽

  問題的關鍵是:民間收藏家手中的這些器物到底是不是真品?如是假的,一切就無從說起。如是真的,目前的現狀就成為關係到國家文化安全的大問題,誰也不能輕率妄斷,這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在關係到國家文化安全的大是大非問題前,各行各業的文物愛好者、收藏家表現出了一個有責任感的國民的最真摯的品質。在這十數年間,他們契而不舍地動用自己的資源,在一部分文博專家的支持下,調查真相,研究真相,宣傳真相,在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在筆者看來,這些民間無名英雄,各級政府其應當發給他們一個個大獎章,以表彰他們的成就。

  舉例來說,已經在上海浦東南匯博物館展出的170餘件元代瓷器,是全國150多位收藏家的藏品,它們被挑選來參加「迎世博中國民間收藏精品展」。有什麼理由說這些藏品是真品呢?

  第一,全部器物經過釉面成份機器檢測,結論與「元代瓷器釉面成份相符」。釉面成份檢測是怎麼回事?有些讀者可能不太清楚。我們知道,一個器件的物理化學性質是可以通過現代科技分析的,其中分析元素的組成就是一種辦法。這就象在醫院裡醫生給病人檢測血液成份一樣,檢測的結果是一個客觀數據系列,並不加上人為的主觀判斷。那麼,怎麼判斷檢測出來的數據表明該器物是元代瓷器呢?關鍵是要找到好的參照系列。

  目前全國各檢測機構的資料庫參照系列大多數是自己建立的。他們出於謹慎,只相信自己找到的窯口瓷片數據作為參照,所以普遍的缺失是數據不夠。南匯展的參照數據是《中國科技史·陶瓷卷》公開發表的數據,應當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和權威性。檢測出來的數據與《中國科技史·陶瓷卷》公開發表的數據相符,從一般的規律來講,結論應該是可靠的。從邏輯上講,能推翻這一判斷的證據只有一個:用新仿品通過機檢,即新仿品的釉面檢測成份也與《中國科技史·陶瓷卷》所刊列的一樣。但迄今為止,沒有一例報告告訴你新仿品能通過機檢。相反,好多老的瓷器通不過機檢,因為沒有相對應的參照數據。只要用科學理性的辦法去看待釉面成份檢測,陶瓷器的真偽是可以鑒別的。

  第二,這批元代瓷器的鑒定全部通過了故宮博物院古陶瓷專家李柄輝、原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孫學海先生與江西文物研究所古陶瓷專家余家棟研究員的聯合鑒定認可。我們知道在文博界專家中,眼光差異很大。眾所周知,李、孫等幾位與一些專家的觀點不同,看法有異。那麼,專家的鑒定權威性從何而來呢?似乎從資歷上很難證明誰優誰劣,現在也不可能對專家有個「客觀的考核」,可以立見分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三位國家級專家的鑒定結論與機器檢測的結果是一致的,這就說明問題了。那些持相反意見的專家的意見與機器檢測的結論是不一致的,這是矛盾,為了說清這個矛盾要證明他們的準確,就必須證明機器檢測是不可靠的。果然如此,在電視節目上砸有機檢證明器物的馬未都、王剛、香港商人翟建民,想表明的就是「機器檢測的不可靠」,但究竟不可靠在哪裡卻閉口不談,其他與檢測持相反觀點的專家幾乎以同樣的態度看待機測,然而誰也無法證明檢測的不可靠性。

  第三,收藏界怎麼來判斷元青花的真偽?我要說的十分重要的一點是:這176件元代瓷器是全國100多名藏家,從全國各地集中到上海南匯博物館的。從概率上看,這100多名經驗豐富的本來素不相識的藏家為什麼對器物持相同的觀點呢?原來他們在收藏實踐中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確定元代瓷器的真偽。

推薦閱讀:

【西方名畫】西方繪畫史(6):20世紀上篇
風情世紀的天下美食
此國有個王朝,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藩屬國」,直到21世紀才滅亡
世紀佳緣婚戀觀調研報告 明星最難脫單
新世紀健康飲食(第二集)

TAG:收藏 | 世紀 | 真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