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入關後,為何從揚州開始殺戮之路,與在北方時大相徑庭

南明史上的今天系列18四月二十五日

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揚州失守,清軍在揚州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史可法的幕僚王秀楚根據親身經歷撰寫的《揚州十日記》對清軍在四月二十五日到五月初一日在揚州的暴行進行了詳細的記載,書中類似於「殺聲遍至,刀環響處,愴呼亂起,齊聲乞命者或數十人或百餘人」、「 日向午,殺掠愈甚,積屍愈多」的記載比比皆是,清軍到了五月二日才開始安官置吏,「查焚屍簿載其數,前後約計八十萬餘」。數字也許不甚準確,但是清軍對揚州的殘暴屠殺是不可否認的。

揚州十日

縱觀清朝和前身後金的征服歷史,後金在努爾哈赤時代對遼東漢人進行了多次的屠殺,但是到1644年滿清進關之後,在起初的一年之內,滿清在中國的北方似乎並沒有大規模的屠城記錄,為何到了揚州卻恢復了這一殘暴的特性呢?

清朝一直對關內的江山虎視眈眈,一直都想入關征服天下,但是始終也沒有取得大的進展,最多進關搶掠一番,滿洲八旗再厲害,也不敢與全體漢人為敵。1644年,終於找到了機會,三月十九日,被李自成圍城的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吳三桂對大順又降而復反,並引清兵入關,清朝得以趁中原大亂之際入關逐鹿中原。

清軍入關

那為什麼清朝入關之後並沒有像之前那樣大肆屠殺呢?原因很簡單,首先北方並沒有大規模的抵抗活動,所以屠殺作為一種威懾的手段並不需要被經常使用。清朝入關後,大順軍離開北京城,北京已經成了一座空城,多爾袞和八旗兵兵不血刃的進入了明朝的首都,山西也是同樣的情形,原來山西已經被大順軍佔領,被清軍擊敗後西撤的大順軍放棄了對山西的防守,所以山西也很快落入清軍的控制之中。

雖然大順軍為了保住自己的根據地在山西和河南等地與清軍進行了多次會戰,但是也並沒有對清軍造成多大的殺傷,所以清軍並沒有將屠城作為一種威懾的手段來加以利用。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清朝對大順軍作戰時,打著為崇禎皇帝和明朝復仇的旗號,如果此時清軍對平民進行屠殺的話,清軍就會暴露其真實面目,喪失民心,對其在關內地區的發展不利,所以在入關後的第一年內、清軍在北方的活動中並沒有大規模的屠城行為。

1644年11月形勢圖

但是,一切到了1645年都不同了,1645年初李自成在陝西被清軍擊敗,大順軍被迫向南轉移,雖然李自成尚有十餘萬大家,但是已經又回歸到了流寇狀態,對清軍構成不了威脅了,清軍的主要作戰對象需要實現由李自成的大順向南明殘餘政權的轉變。而此時,再也沒有必要揣著虛偽的假面具了,清軍殘忍的一面就又漸漸佔據了上風。

1645年三月初五,豫親王多鐸從歸德向南推進,準備摧毀南明弘光政權。雖然此前弘光政權已經在淮北等地設置了江北四鎮,以鞏固淮安、揚州等北方重鎮,但是就在清軍南下的過程中,南明弘光政權內部發生了內亂,原駐武昌的寧南侯左良玉為了逃避南逃的大順軍,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向南明首都南京進軍,挑起了內戰。奸臣馬士英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調動了黃得功和劉良佐兩鎮兵力去南京上游抵擋左良玉的進攻,淮北地區防守空虛,結果清軍得以長驅直入,直抵揚州城下。

揚州城

四月十七日,清軍抵達揚州城下,包圍了揚州城,督師閣部史可法只有數千兵馬守城,但是軍民一致,置清軍的誘降於不顧,全力備戰,二十四日清軍大炮就位,開始全面攻城,最終一日後城破,城破後軍民又與清軍進行了艱苦的巷戰,雖然佔領了揚州城,但是清軍也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這是清軍入關以來前所未遇的。所以,佔領揚州城後,多鐸以不聽號令為名,下令屠城。揚州人民的抵抗,激發了清軍最殘暴的一面,但是唯有如此,才是對待侵略者最正確的反應。

豫親王多鐸

揚州之後,清軍在江陰、嘉定等地又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隨之而來又是江陰大屠殺和嘉定三屠等慘無人道的罪行,這一切都是清軍撕破虛偽面具、以屠殺為威懾手段的體現。

大屠殺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中國封建王朝發行的錢幣5(從秦開始-清結束)
防癌從飲食與習慣開始
【隨感】開始,永遠都不晚
亮劍!中國為何突增4艘航母?上百架戰機隨時起降,美日開始收斂
脈絡開始清晰

TAG:揚州 | 北方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