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簡述及其案例——思維模式三馬車之一
正題前的聲明:
1、可能會比較枯燥,因為這是一篇關於如何思考,然後如何表達的筆記+舉例子的學習類文章;
2、我堅信認真看完這篇文章後,面前的你一定會有收穫,絕不會浪費你的時間,雖然這個收穫可能不會立馬生效;
3、看完記得回想,看完記得運用,可以立即找一篇文章(小說除外)來運用一下,判斷這篇文章表達的優劣。
一、金字塔原理
它的樣子:
一個中心思想,分出下面2到N個思想支撐,每個分論點下面又有2到N個思想(事實或數據)支撐,以此類推,形狀如金字塔。原則是以終為始(先結果後原因),以上統下,歸納分組,邏輯遞進。
這本書的作者介紹:
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1961年進入哈佛商學院,為第一批女學員之一。
1963年被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聘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顧問。
她在寫作方面的長才很快得到賞識,並於1966年被派往倫敦,負責提高麥肯錫公司日益增多的歐洲員工的寫作能力。
1973年她成立自己的公司Minto International, Inc.,推廣明托金字塔原理(MintoPyramid Principle),針對商業或專業人士,以及在工作中需要撰寫複雜的報告、研究論文、備忘錄或簡報文件的芸芸大眾。
金字塔內部的樣子: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
位於一組思想的上一層次的思想是對這一組思想的概括,這一組思想則是對其上一層次思想的解釋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須符合以下規則:
1、縱向:文章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其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2、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邏輯範疇。
a、為了抽象這組思想,必須讓這組思想在邏輯上有共同點。
b、 檢查方法:你是否能用一個單一名詞表示這組思想,能,說明這組思想邏輯有共同點。
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邏輯順序組織。
演繹順序:
a、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歸納順序:
b、時間(步驟)順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c、結構(空間)順序:北京、上海、重慶
d、重要(重要性)順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關於縱向關係:
通過縱向聯繫,你可以引導一種疑問/回答式(問答式)的對話,從而使讀者帶著極大興趣了解你的思路進展。
為什麼會感興趣?
因為這種縱向聯繫會迫使讀者按照你的思路產生符合邏輯的反應。
而金字塔的價值之一就在於此,它迫使你理清思路時,從視覺上,使縱向的疑問/回答式(問答式)對話關係清晰化。
關於橫向關係:
當考慮在下一結構層次上如何表述時,必須保證你的表述能回答在其上一個層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問,同時還必須保證表述符合邏輯。也就是說,表述必須具有明確地歸納或演繹關係(注意:不能同時具有歸納和演繹關係)。
在組織思想時,歸納和演繹是僅有的兩種可能的邏輯關係。
演繹法的執行方法:進行三段論式的論述 。
其中,第二個思想是對第一個思想的主語或謂語作出的表述,而第三個思想則從以上兩個思想中得出推論。
例如:
· 所有人都會死。(第一個思想)人:主語
·蘇格拉底是一個人。(第二個思想)
·因此蘇格拉底會死。(第三個思想)
歸納法的執行方法:思想在邏輯上具有共同點,並且可以用同一個名詞或短語表示。
例如:
·法國坦克已抵達波蘭邊境
·德國坦克已抵達波蘭邊境
·俄國坦克已抵達波蘭邊境
共同點:波蘭將受入侵
(演繹法和歸納法的具體操作方法下文會講)
關於金字塔的開始方式:序言
就像中藥需要藥引一樣,金字塔的開頭也需要序言。
序言可以通過追溯問題的起源和發展來確定這一問題。
問題的起源和發展必然以敘述的形式出現,因此也應當按照典型的敘述模式發展。
·序言的開頭應向讀者說明「背景」(situation)的時間和地點。
·在這一背景中應當發生了某件事,可稱為「衝突、矛盾」(complication)。
·使讀者提出(或將會使讀者提出,也可能隱含)的「問題」(question)。
·最後是你的「回答」(answer)。
這種典型的講故事呈現——背景、衝突、問題、回答(SCQA)——能夠使你確保在引導讀者了解你的思維過程之前,你和讀者是「站在同一位置上」。
這種形式還能保證你將思想的重點一定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這也是判斷你是否以最直接方式傳遞正確信息的方法。
序言的長度,一般情況下,需要2-3段,最長4段(不需要太多字來提醒讀者他們已經知道的信息),最短也可只有一句話。比如「你在1月15日發給我的信中問我……」 總之,你與讀者平時的關係越近,序言的篇幅就可以越短。
小結一下:這三種子結構(即縱向的問答式對話、橫向的演繹或歸納推理、講故事式的序言)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構建金字塔所需要的思想。
幾個序言的結構
標準式:背景→衝突→問題(可能是隱含的)→答案
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衝突
突出顧慮式:衝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問題→背景→衝突→答案
這幾種不同的模板也就造就了不同風格的內容,一般來說標準式是我們用的最多的。
舉一個結構的例子:
我對一封寫作十分感性的家書的概括。
下圖是運用序言結構對家書的概括
再舉一個例子:
有兩個問題:
1、假如你要去肯亞旅行,需要帶哪些物品,同時羅列出這些物品的種類與數量(物品總數量不得少於30件)。
2、將物品數量減少到7件,應該帶什麼?
我把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運用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衝突(解決方案就是答案),同時結合了標準式:背景-衝突-問題-答案
確定好了大框架,每一條還可以詳細的展開。比如「背景」,如下圖:
有些太多就不展開了
在背景下面,可以細分這麼多,並且這些細分項之間的關係就可以運用「歸納法」與「演繹法」等,接下來要介紹的具體技術。
金字塔原理的幾個特點:
1、整篇文章都圍繞開頭的結論,結論先行。比如用演繹法或者歸納法時,先說結論,再說演繹過程或者歸納過程。
2、在金字塔內部又有演繹法和歸納法,即讓每組橫向關係里的思想都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
a、演繹法是三段論,一步接一步推演,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b、歸納法是一個論點下面有一個個的思想共同支撐起來,每個思想要在一個邏輯範圍內。
3、上一層的思想概括了下一層的一組思想,且每組同一層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個邏輯範圍,有共同點。這一點要對照上面第1點的結論先行來理解,也就是上一層是其下一層的結論。
4、在第三點的基礎上,每一層次的思想都要遵循MECE原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也就是對於一個議題,能做到相互獨立不重疊,從整體來看又不遺漏的分類。不遺漏可以做到全面,不重疊可以提高效率。
5、金字塔的構建方法可以分為:
a、自上而下法(適合新手,更容易一點):
·畫出主題方框
·設想主要疑問
·寫出對該疑問的回答
·說明「背景」
·指出「衝突」
·檢查「主要疑問」和「答案」
b、自下而上法(當你還想不出金字塔主題,想不出疑問,不了解讀者情況):
·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因果關係)
·得出結論
初學者注意事項:
1、一定要先搭結構,先嘗試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寫背景,作為背景的起點。
3、先多花時間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簡單的歷史事件和背景不要放在正文部分,而是放在序言中,正文部分應當只包括思想(原因:新思想能引發讀者疑問)
5、序言的內容要真實,不讓讀者提出疑問。要麼這個信息讀者雖然不知道,但是能被第三方驗證,要麼這個信息確定讀者是知道的。
6、在關鍵句(每段思想的主題句、中心句)層次上更宜選擇歸納法,而不是演繹法,這樣能做到結論先行,這更容易讓讀者接受(因為結論先行更容易被人理解)。
金字塔原理的作用:
議論文寫作其實遵循了這一方法。金字塔原理同樣也是一種重要思維邏輯,適用于思考,寫作,演講,彙報,溝通,解決問題等。它能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工作生活。
對於產品人來說,金字塔思維用在產品規劃、項目彙報、階段總結等場景,具備非常強的普適性。
比如表達的技巧方面,就可以參考金字塔原理提出的要求:
自上而下
·從結論說起,說明問題全貌
·目的是為了說明中心思想
·層次清晰
·先分清議題的層次
·把相關議題在相應層次裡面說清楚
·結構簡單
·整體結構越簡單越好(前提:重要內容完整)
·重點突出
·無論是把重點放在開頭還是結尾,目的是讓顯眼突出
·非重點信息相應縮小,過多信息讓人痛苦
二、對一篇關於「怎樣溝通」的文章的金字塔原理分析這篇文章的問題是「怎樣溝通」,並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結構上:使用了歸納法,在「怎樣溝通」的主論題下,歸納了四個關於溝通的分論點:
1、確定我們在共同解決問題。
2、多面共存思考。
3、預測並影響別人的行動。
4、假設溝通失敗。
在論證方面,使用了論證方法中的:定義,舉例,對比,因果。
(以下是對該文章的內容分析和展示)
第一點:確定我們在共同解決問題,通過舉例來說明文案與客戶的溝通;領導與員工的溝通。
這部分的核心句:(舉了一個溝通問題的例子後)這樣溝通的問題在於——溝通雙方根本沒有站在一起共同解決問題。
解決方案:
你需要把「要求」變成雙方共同解決的「問題」,從而讓溝通的雙方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例如:「我相信跟您的合作會非常愉快,我的文案專業技能(對應上文文案與客戶的溝通問題),再加上您對產品的了解,肯定能強強聯合做出好文案。但是,您也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合作者都會一帆風順。所以,為了共同讓合作順利,我們需要提前商討一下可能出現的合同問題,您覺得可以嗎?」
(對應領導與員工的問題)所以,當遇到任何溝通難題的時候,應該先從「問問題」開始,而不是從「提出自己的要求開始」。需要不停地去確認:我們現在是否在共同解決問題?
(一個關於員工與領導溝通不暢,提出了解決說法的例子後)這樣,就相當於你在幫助別人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命令、指揮和說服。
第二點:多面共存思考
多面共存思考:是心理學家羅森伯發現的一種獨特的思維能力,擁有該能力的人能夠同時思考多個相互矛盾的觀點。然而有些人只能非黑即白,頭腦中無法容忍矛盾的出現。
(舉了一例:關於領導的民主與獨裁問題)
(在說了一些人只認可民主或者只認可獨裁來解決問題後),然而擁有「多面共存思考」的人就不會這麼想,在這些人的腦海中,矛盾是可以共存的——「獨裁」和「民主」也可以共存,因此他們往往傾向於同時考慮獨裁和民主這一對矛盾體的優勢,並且做出判斷。
解決方案:
「民主型領導其實有弊端——比如決策流程長,意見不統一等,但是民主型領導有時候可以幫助團隊收集更多的觀點,從而有助於優秀的決策。同樣,獨裁型領導雖然更加迅速而且容易產生遠見卓識、扭轉局勢的情況,但是往往考慮不周全,信息來源單一。那麼要不我們今天開會討論一下,如何改進,讓我們既能保持獨裁型領導的意見統一、遠見卓識,又能吸收民主型領導帶來的多樣化觀點?」
在這個人眼中,民主和獨裁是可以共存的,一旦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不把這兩者對立,解決方案就更加容易出。
最終方案:
唯一領導有一票否決權,並且在XX及XX問題上有決定權,但是領導沒有讓其他人閉嘴的權力,所有人都可以隨時提出建議等。
第三點:預測並影響別人的行動
提出定義:任何策略的核心要素都是預測別人的行動,並提前干預別人的行為以達到有利結果。
比如:下中國象棋時,你需要在移動棋子之前,預測別人行動。
(接下來提出問題)但是在實際溝通中,我們經常忘記了這點,盲目溝通。
(在一個具體事例後:關於發送對方郵件,對方敷衍回復,提出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首先,應該分析可能導致對方敷衍回復的原因——比如不知道我們明確地標準,存在人際顧慮,缺乏動機等。
然後,針對每條原因提前想好對策,比如在郵件中加入這些內容:
1、明確回復要達到的要求。(舉了一個相關例子)
2、讓對方明確感受到這些要求。(舉了一個相關例子)
3、提高別人認真回復的動機。(例子運用了教科書上的知識點,結合得比較好,例子如下:)
a、比如說:「在我們合作之前,您答應過XXX。」(承諾一致動機)
b、比如「您的回復將被所有學員看到,他們會非常感激,並且用於改進自己的工作。」(利他動機)
c、比如「每名學員已經花費了一周的時間幫助您構思文案,為您提供價值,而您僅僅需要5分鐘的時間為他認真寫一個回復。」(互惠動機)
4、減少對方的人際顧慮。(對方可能會擔心自己的評價得罪人,所以只會寫敷衍的正面好評。所以可以提前說「學員們非常渴望得到改進建議,而不是簡單好評,所以您不用擔心得罪人,可以直接給出中肯評價。」
5、打電話給對方確認這些內容的接受程度,防止對方沒有仔細看郵件。
在此之後,作者又提到做好郵件後,又再次用以上方法,自我模擬一下。發現不對,再次修改。
直到最後預測發現:對方跟我這次溝通完畢後,最終做出的行為是我真正想要的。
第四點:假設溝通會失敗
先問自己「假設這次溝通失敗,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舉了一例,說明溝通失敗了,並分析其原因。)
總結了針對這個例子的四點原因,並說出了解決辦法。(解決模式同上面三點相似)
文章最後結語:
真正的溝通是有效而雙贏地解決問題,減少理解失誤,促進合作,這往往需要清晰的表達、縝密的分析和對對方的理解,而不是僅僅雕琢一些如沐春風的句子,反而讓溝通更加模糊。
文字源於網路
編輯:賈震宇
推薦閱讀:
※公安部公布 十起食品安全犯罪案例
※2011年在江西贛州調改墓門字向的案例|
※墳地形勢與後人吉兇案例分析
※經典案例!用博弈論來講述5000點的蕩氣迴腸
※八字詳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