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晉唯媽的開啟孩子的快樂英文之旅
06-16
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了考試,為了升學,為了好工作。考試,升學,好工作似乎是我們孩子現在做的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難道我們的孩子就是為了這個活著嗎?我一位老師現在的學生,二十歲左右,都要超過五百五六十分以上的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國慶節假期結束後她問他們假期都幹什麼了,很多學生說沒幹什麼,就在寢室里睡覺,上上網,到街上轉轉。問他們有沒有自己特別喜愛做的事情,他們想了半天,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同樣地問題我還問了兒子小朋友的爸爸,大學畢業後自己做企業,小有成就,他說自己沒什麼喜歡做的事情,天天就忙著跑業務,照顧家,孩子。平時不忙就在家休息,睡覺,看看電視。我問他沒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會不會難受,他說不難受,有什麼好難受的,大家不都這樣嗎?這個現象雖然不是全部的,但也具有代表性。我就在問自己,沒有個人愛好的人生會有色彩嗎?只有知識和技能,沒有是非判斷力的人內心會有力量嗎?只懂得工作賺錢,不會感受美,欣賞美的人會覺得幸福嗎?當然,我說的這些在一些家長眼裡都是扯淡,有什麼用?沒工作,沒房子還談什麼美,談什麼幸福? 如果這樣,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說回學英語這件事兒,很多家長都覺得英語就是一種工具,能交流就可以了。作為一種語言,實際上,它更是一種文化的學習。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錢鍾書,楊絳,朱自清等,著名教育家馮友蘭,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等等,他們都精通英文,他們通過這種文字來了解和學習英語國家的人文地理,文化藝術,哲學宗教等。學貫中西,融會貫通。我的一個朋友在吉林大學基礎教學部搞生命科學研究,他看的資料基本都是英文的,因為歐洲的一些國家在這個方面的研究很先進,他到國外去做實驗,在國內學習,寫論文,都要參考一些英文方面的資料。他通過這門語言來擴展自己的學習。所以說,英語真的是很有用的。但是怎麼學,如何學我們也需要考慮一下。這次沙龍的孩子都是六歲以下的,都還沒有上學,對於這麼大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對待英語呢?我個人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自信心,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習慣,自由自在的瘋跑,玩耍。最不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坐在小板凳上聽老師講課,不能動,不能說話。學習英語,很多人都說越早學習約好,早的英語啟蒙是很有必要的。這個我很贊同,但同時我也覺得,當孩子長大了,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同時他又很喜歡英語,那麼他同樣也能學好。在我心中,有一樣東西比英語更重要,就是漢語的閱讀。今年暑假,我有幸聽到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教授査明建老師的講座,一位留洋歸來的學者,英美文學的博士生導師,整場講座滿口唐詩宋詞,引經據典,他講到了中國的教育,講到了中國最優秀的大學西南聯大,他的人文情懷真讓我感動和敬佩。教育家,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作序的《叩響命運的門》編著馬小平老師說,「我們所培養的人才,並不缺乏知識與技術,他們有知識卻沒有是非判斷力;他們有技術,卻沒有良知;他們患有『人類文明缺乏症,人文素養缺乏症,公民素養缺乏症』。在我們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將出現有知識、有技術,但沒有文化,沒有人文關懷和素養的一代人」。所以,在我看來,對人文素養,公民素養的培養要比課本教育,英語學習來的更重要。以上這些如果都有了,那麼英語學習就是錦上添花了,但必須要承認的是英語也不是每個人都天生就擅長的,有的人很容易學會,但對於一些人來說,自己對這種字母文字還真的不是很擅長。所以,即便我們的孩子不能說的很好記得很好,也不要強迫,要耐心,要等待,不要急於求成破壞了孩子學習語言的興緻,產生恐懼甚至厭煩的心理。四五歲的小孩子學英語,一首歌謠,一個故事,一個小動畫,一個小遊戲這就非常好了,不用非得認識字母,記住單詞。我們都主張在情景中學習語言,不要脫離語境去背單詞,幼兒學英語也是一樣的。大家可能都看過安妮鮮花和汪培挺的書,她們都主張情景學習,通過閱讀,通過故事來學英語。我們現在引導孩子學英語真的是很便捷,有CD,DVD,還有故事書,小動畫片,但最重要的還是英文閱讀,從易到難。沒有閱讀,任何的語言學習都無法延伸。我們這一代人學英語是非常典型的,從初中到大學,我們學了八年的英語,所有的語法都學完了,還背了很多的單詞,可到現在,很少有人能用英語說點什麼或是寫點兒什麼。實際上,我們學的英語就是沒有閱讀的英語,沒有情景的英語,我們只學習了它的一些規則,學過了十幾本課本,和記住一些零散的單詞,沒有用它去讀報,也沒有用它去讀書,在我們這個漢語是母語的國家我們也很少有機會去使用它。所以,孩子們學英語再也不能這樣了,語言是有多樣性的,我要只有更多地去接觸這種語言的各種形式,才能真正去了解這種語言,從而更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從小我們可以聽故事,學歌謠,看動畫,等到積累了一定的量,我們還可以讀詩歌,看散文,讀小說,慢慢地,一步步地,關鍵在於堅持,尤其我們的孩子這麼小,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堅持一定時間和量的聽音,這種聽音最好要和一定的情景結合,比如動畫和圖畫,根據畫面的情景理解所聽音的意思,然後再加上閱讀,我們孩子的英語基本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孩子在學英語的最初輸入階段有時不會有太多外顯性的表現,比如不會主動張口講英語,那麼也不要強迫孩子去說。或者有的小孩說的時候發音不一定很準確,家長也不要急著去糾正,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孩子會有自我修補的能力的,作為家長不要著急,一定不要破壞掉孩子的興趣,慢養育嘛,慢慢來。孩子的學習過程就像是往一個空杯子倒水一樣,杯子滿了,水自然就溢出來了。我覺得學英語一是要有重複性,二是要有多樣性。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動畫片,在孩子的要求下可以反覆講幾次或看幾次,這也正符合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我的孩子一般四五遍就可以記下一個小故事的內容了,但很少將給我們聽,只是一個人玩兒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說,我也沒要求他當眾說過。孩子自己喜歡就好了,他的任何技能都不是用來給家長炫耀的。多樣性是指選材的多樣性,不能總是那一兩故事或動畫就完事兒了,現在網路上我們可以買到很多原版的故事書,比如I can read 系列等。在爸媽網上有位網名是high5的媽媽,她的英文學習帖子非常豐富,我們可以跟著她一起學習。還有就是有的媽媽糾結是否該報英語課外班,我覺得這個得因人而異。上課外班,家長壓力不會那麼大,但如果路途遙遠也是個問題,算上在路上的時間可能要四五個小時,那麼就得看看英語班裡面的課程與孩子的興趣和這幾個小時的奔波是否成比例了。即便是課外班很好,家庭的英語閱讀也不能缺少,因為只靠一本教材不能夠體現出語言的特點和多樣性的。當然,有的媽媽會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自由玩耍,選擇在家裡用音頻和故事帶著孩子學英文,這樣在時間上相對自由和靈活,學習的效果也不差。So,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引導,陪伴,等待吧!祝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自然,快樂地長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