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邦第二輪削藩:削奪趙國

劉邦第二輪削藩:削奪趙國    淚痕春雨    劉邦從平城撤軍後,路過趙國。趙王張敖作為劉邦的女婿和臣子,對劉邦那是恭敬到了極點。但是,劉邦卻是對趙王呼來喝去、罵罵咧咧,沒有任何尊敬的意思。    最後,趙國的臣子都認為劉邦太過分了。於是,就勸張敖趁機除掉劉邦。    趙國的臣子之所以會勸張敖除掉劉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已估計到了未來的前景。劉邦的削藩之意,已多多少少開始流露出來,現在又把趙王當奴僕一樣的看待;這樣下去,趙國估計是無法躲過被削藩的命運。    當然了,謀殺皇帝絕對是非同小可的事。因為,謀殺皇帝雖然不容易,但也並不是太難辦到;尤其是此時的劉邦,已進入了張敖的勢力範圍。    問題是,你真把皇帝謀殺了,想應付隨之而來的後果,估計就有些困難了。因為,以皇帝為中心的利益集團,會群起而攻擊你;因為其它諸侯會架著忠於皇帝的旗號打擊你。    所以,趙國臣子在勸說張敖謀殺劉邦時,肯定也策划了後續的計劃。那就是聯繫韓王信、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甚至聯繫齊國、楚國的大佬,總而言之,大家聯手,重新瓜分天下。關於這種計劃,雖然是我猜測的,但是基於當時背景,他們有這種計劃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張敖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的實力,與劉邦對抗,估計是沒有勝算的。因為,在天下已大定的背景下,就算殺劉邦,也未必能打破劉邦一系主宰天下的格局。    就好像,後世張少帥活捉蔣委員長,表面上看,蔣委員成天削藩,各大軍閥肯定都會支持張少帥的行為。但是真的捉了蔣委員長,卻發現是另一種結果,於是蔣委員長的嫡系紛紛行動起來,各地的軍閥也都紛紛譴責張少帥欺君叛上的行為,張少帥頓時傻眼了。    如果張敖真的把劉邦殺了。結果,估計也是與此大同小異的。因為,此時的天下,大局已定。劉邦的嫡系只要行動起來,趙國是根本無力招架的;關鍵是,在這種背景下,其它諸侯也未必真敢跟著趙國重新瓜分天下。    更主要的是,張敖娶的是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所以他認為自己也算劉邦半個兒子。所以,只要自己乖乖聽話,劉邦未必會削自己的藩。    而且,就算被削了藩,如果落個韓信的結局(雖然丟了王位,還可以以侯爺的身份、在漢帝國享受榮華富貴),也不算太差啊。既然如此,何苦冒險與劉邦玩命呢?    於是,張敖一聽手下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當時就急了。總而言之,沒有劉邦的幫助,我父親根本無法復國;沒有劉邦,我們趙國也沒有今天。現在他是皇帝,我是諸侯;關鍵是他是老丈人,我是女婿,我小心翼翼的伺侯他,這是天經地意的事啊。再總而言之,你們以後千萬別說這種亡國的話語了。因為,皇帝是隨便可以殺的東西,殺了皇帝,我們怎麼解決由此而來的問題呢?你們說的那一套,好像能行通,實際上根本就是一廂情願的想像。    趙國的臣子一聽張敖這番話,自然知道張敖是怎樣盤算的。於是,大家一合計,先給他張敖交一份投名狀好了。總而言之,咱們聯手尋找機會把劉邦殺了,到時看他張敖怎麼辦?    史書上,貫高等人是這樣謀策的,「這是我們的不對。我們的趙王是忠厚的長者,不背棄恩德;況且我們守正義不受污辱。現在皇污辱我們的趙王,我們因此才想殺死皇上,何必去玷污我們的趙王!事情成功了歸趙王所有,事情失敗了我們只有身當其罪罷了。」    史書這段話,估計也就是趙國臣屬自己標榜自己罷了。    因為,皇帝是什麼東西?皇帝進了你的地盤,你卻把皇帝謀殺了。會引發怎樣的後果?    其實,趙國臣屬想謀殺劉邦,估計就是為了拉趙王張敖下水。總而言之,你是劉邦的女婿,你不願意為了趙國利益,與劉邦奮起相爭。我們把你老丈人殺了,我看你還能怎麼辦?    劉邦對趙王張敖這樣傲慢,估計就是為了尋找機會的。換而言之,他就是要激怒趙國君臣,只要趙國君臣不願意接受這種屈辱,自然就會採取某種行動,而他們只要敢採取某種行動,劉邦就可以明正言順的收拾他們。至少,他在羅織趙國的罪名時,就比較容易了。    劉邦整個削藩過程,都是作的不動聲色。表面上每個藩王被削,都是源於孤立的原因,其實各大藩王被削,都是源於一個共性,那就是傳說中的「削亦反,不削亦,早削早反,晚削晚反;早反禍小,晚反禍大」。    但是,劉邦一直都儘力模糊這種共性。一切是顯然的,如果這種共性被人們看清楚了。藩王們就有可能展開聯合行動。    趙國以貫高為代表的趙國官員,密謀劉邦的行為,漸漸流傳了出去。    這種事情流傳出去,幾乎是必然的。因為,皇帝一直想尋找機會削趙國的藩,不要說趙國官員本身就有問題了,就算他們沒有問題,也會有人出來給他們編造問題的。    因為,有人為了貪圖賞,只要他們相信揭發趙國謀反,皇帝會高興,自然會出來揭發趙國謀反的事實;因為有人會為了報仇,只要趙國的高級官員有仇家,自然會有人揭發趙國謀反的事實。不論趙國有沒有謀反的事實,恐怕都不會改變這種結果。    一切的差別在於,如果趙國真的清清白白,劉邦非要羅織罪名削趙國的藩,會讓諸侯們兔死狐悲的。如果趙國真有謀逆的行為,劉邦藉機削他們的藩,就會讓諸侯們覺得,這是趙國咎由自取。甚至趙國的君臣,也會覺得,自己丟失國家,就是因為自己一時鬼迷心竅,想要謀殺皇帝。    總的來說,劉邦削奪趙國的藩,表面作的那是不動聲色,實際上卻是翻雲覆雨到了極點。    劉邦削奪趙國時,與他洗腳見英布的方法是類似的。總而言之,先把人的心理打到十八層地獄,再讓你突然回到地面,甚至飛到天上去。這種心理反差,既征服了當事人,更把旁觀者的內心,也徹底征服了。    在劉邦開始削趙國藩時,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總而言之,一副要把趙國君臣斬盡殺絕的樣子。以至於呂后天天都向劉邦求情,總而言之,張敖是我們的女婿,怎麼可能會密謀殺你呢?劉邦告訴呂后,張敖當了皇帝,還愁找不到女人?    他對女婿張敖尚且如此態度,對張敖的臣子就更不用說了。總而言之,當時的劉邦一副怒不可遏的樣子,把張敖和他的主要臣屬,全抓進了監獄,而且誰也覺得,劉邦就要大開殺戒了。    但是,結果呢?    張敖只是被削了王位,因為被削王位後,張敖被封為宣平侯。關鍵是,張敖是劉邦的女婿(後來又成了劉邦的親家;因為惠帝的皇后是張敖的女兒),又是趙系的代表的人物,所以張敖在漢帝國的地位依然不可以低估。    至於張敖的主要臣屬,更得到了劉邦的高度讚揚、重用,總而言之,都是忠義之士,並說漢朝朝廷的臣子中,沒有能在他們之上的。於是,張敖的主要臣屬,全成了各的郡守、諸侯相。從某種意義上,趙國的主要臣屬,都是因禍得福了。因為,他們大多數人的權力、地位顯然都上升了。    削藩削到這種結果。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面對這種結果,趙國的君臣自然覺得,劉邦對他們太好了。就是讓局外人去看,也會覺得,劉邦的胸懷太寬廣了。因為,張敖的主要臣屬試圖謀殺他,他不但沒有懲罰他們,卻給予了他們高度的表彰,並把重要的職位交給了他們。    關鍵是,讓其它諸侯王一看,被劉邦削了藩,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就算王位丟了,也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啊。前面,韓信被削了藩,也無非是變成淮陰侯;現在張敖被削了藩,同樣也只是變成了宣平侯。    更主要的是,讓其它諸侯王的臣屬一看。更覺得,如果自己的君主被削了藩,對大家而言,可能也是一個好機會。因為,趙國的臣屬,在削藩之後,職務、地位都明顯上升了。    我們看歷史,常常稱道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問題是,削奪臣子的權力,是非常複雜的;絕不是皇帝三言兩語就可以實現的。    趙匡胤能削奪臣子的權力,主要是因為經過五代君主不間斷的削藩,而且隨著交通、媒介的發展,帝國徹底切割臣子權力的時機成熟了。否則,趙匡胤這樣一句話,就可能讓他翻了船。因為,如果削奪臣子的權力,就這樣簡單、容易,中唐、晚唐、五代的皇帝,哪個也不是傻子,他們怎麼都會無法想到這個問題呢?    當然了,這個問題說起來有點遠,我們還是說劉邦削藩吧。    君主與臣子的矛盾,無非就是權力上的矛盾。    臣子都想擁有更多的權力,而且只要擁有了,就絕不會輕易交出去。    比如,臣子都希望,我的地盤我作主,換而言之,皇帝也不能干涉我對自己地盤的管理。在特定的背景下,皇帝雖然強勢,卻也無權干涉臣子地盤內的事。    再比如,臣子都希望,我的兒子、孫子不但可以繼承我的財產,更可以繼承我的權力、地位。在特定的背景下,皇帝雖然強勢,卻也無法隨便決定政府的人事權力。    再比如,臣子都希望,貪污受賄是我額外的收入。在特定的背景下,皇帝雖然強勢,也無法改變這一切半公開存在的事實。    表面上,許多時候是皇帝對臣子無情無義。實際上是因為,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臣子們那是前仆後繼,成群結隊的與皇帝作著絕不妥協的鬥爭。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臣子都是我的地盤我作主,那皇帝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皇帝了(他就變得越來越像盟主了);如果臣子都可以讓自己的子孫,繼承自己的權力、地位、財富,那皇帝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皇帝了(他就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大貴族了);如果臣子都可以肆無忌憚的貪污受賄,那皇帝同樣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皇帝了(因為,他越來越像傳說中的昏君了)。    而且,在特定的時候,你別看皇帝非常了不起。但是,他們也就是無法剝奪臣子的這種權力。    比如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貴族這種怪胎堂而皇之的存在著。總而言之,所謂的官二代一個比一個牛逼,總而言之,我們家世世代代都當官,我身來就高人一等。    比如在安史之亂後的唐帝國,此後的五代,藩鎮堂而皇之的存在著。總而言之,皇帝有什麼了不起的的。我手上兵強馬壯,皇帝也得讓我三分。    比如,帝國通常時期,無官不貪、無貪不官,皇帝也奈何不了他們。就是朱元璋最後也被官員這種前仆後繼的精神所感動了。因為,我天天殺貪官,貪官就像韭菜一樣,砍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說得理想化些,劉邦與諸侯們之間的矛盾,並非無可調和。因為,只要諸侯們願意放棄「我的地盤,我作主」,就可以了。換而言之,只要諸侯們願意接受中央政府的人事、經濟、軍事調動,皇帝與他們的矛盾就可以調和了。    問題是,如果真是如此,那所謂的諸侯就不是諸侯了。對既得利益者而言,拿刀革自己的命,總是一件困難之極的事;對那些諸侯王而言,自己主動削自己的削藩,同樣是困難之極的事。    如果回頭看這段歷史,那些一心裂土封王的臣子,似乎有些愚不可及;那些一心經營自己私人力量的臣子,似乎也是愚不可及的。因為,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帶血的大刀已磨的霍霍作響,臣子們還要幹這種事,那不是找死又是幹什麼?    問題是,翻開歷史,把頭撇在褲腰帶上追求榮華富貴的人多的去了,而且因此丟了腦袋的人也多的去了。但是,誰能說他們愚不可及呢?事實上,那些成功的人(比如劉邦為代表的利益集團),哪個不是把頭撇在褲腰帶上,玩命追逐利益,最後才成為歷史上著名人物。    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在削藩時,就需要玩一些技巧了。總而言之,劉邦憑藉強大的實力,先激怒趙國,再利用趙國的錯誤,把趙國肢解了。於是,趙王被調到中央政府,降級為宣平侯;趙王的主要臣屬,都被調到各地當郡守、諸侯相了。    這樣一來,劉邦與趙國君臣的矛盾,就徹底緩和了,因為劉邦削趙國的藩後,趙國的主要大佬,都沒有損失根本利益,許多人似乎還是因禍得福了。    當然了,話雖如此,如果劉邦真敢赤裸裸的進行這種人事調動,估計也會把事弄得難以收拾。但是,劉邦開始不斷挑釁,先讓趙國在情理上處於被動,於是趙國的氣勢徹底被打垮了;然後劉邦高高舉起大刀,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於是趙國抵抗的決心被削弱了;最後劉邦把刀刀輕輕的放下,又裝出一副義薄雲天、善解人意的樣子;並且讓趙國的大佬們,都獲得了他們預期之外的利益。於是趙國與劉邦的矛盾被徹底化解了。    劉邦在削趙國藩時,大約預備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自然就是構建出無可抗拒的軍事、政治、心理壓力;輕輕鬆鬆的把趙國徹底征服了。如果是這樣說,劉邦就可以恩威並重,用最小的代價,把趙國徹底馴服。    中策,自然就是趙國不敢公開叛亂,但是依然敢作出有理、有利、有節的對抗,這樣劉邦就需要玩一些技巧了。如果是這樣說,劉邦就需要花費一些血本,把趙國徹底馴服。    下策,自然就是趙國公然叛亂。如果是這樣,劉邦就需要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征服趙國了。    基於趙國的角度,似乎也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自然就是起兵對抗劉邦。當然了,結果就是可能讓劉邦打得灰飛煙滅。    中策,自然就是有理、有利、有節與的劉邦對抗。總而言之,趙國可以屈服你,但是,如果你完全不尊重趙國的利益,趙國還是會選擇反抗的。    下策,自然就是徹底向劉邦妥協。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我們的錯,請你饒了我們吧。    劉邦在拘捕張敖時,曾下令,趙國的臣子、賓客敢跟著張敖到帝國都城,都要處於滅族的懲罰。但是,張敖的主要臣屬,卻都無視這條禁令,跟著張敖到了帝國都城。當然了,他們也給劉邦留了一些面子,那就是裝成奴僕(不是以臣子、賓客的身份)陪同張敖到了帝國都城。    而且,這些臣子們都誓死保衛趙王張敖。總而言之,好漢作事好漢當,我們的趙王對此事完全不知情,一切都是我們擅自主張。    趙國臣子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對劉邦表示了無聲的對抗,總而言之,有種你就殺我們。再總而言之,我趙國臣民,是絕對忠於我們趙王的,殺了我們,自然會有後來人。換而言之,就算你能殺了我們,你也無法穩穩妥妥的接管趙國的。再換而言之,你這樣一意孤行下去,就有可能讓趙、韓(逃離匈奴的韓王信,與匈奴合作的王黃、趙利)、燕(盧綰)、梁(彭越)、淮南(英布)達成某種共識。    後來,密謀暗殺劉邦的案子稀里糊塗的結束,並且有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趙國臣屬這種不畏死亡的態度,讓劉邦知道,自己如果過分打擊趙國勢力,可能會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因為,現在的趙國並不是孤立的,如果在收拾趙國的時候,讓自己陷入道義上的被動,就有可能引發諸侯們的聯合進攻。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趙國臣子,一聽陪趙王到帝國都城,就會被滅族,於是誰也不敢陪張敖到帝國都城。那劉邦肯定會省下許多郡守、諸侯相的職務。我們必須得知道,劉邦嫡系小弟,想當這種官的人多的去了,而且大都也沒有機會當這種官。如果形勢允許,劉邦自然會把這種官職,留給自己的嫡系小弟。    如果趙國臣子,讓劉邦一句敢陪趙王前來,就滅族的禁令,嚇得乖乖聽話。劉邦哪會破費那樣多的郡守、諸侯相之職,安撫趙國故地的大佬。到時,劉邦雖然也會安撫趙國故地的大佬,問題是,劉邦估計不會花這樣大的血本了。    當然了,如果趙國的君臣不願意乖乖接受劉邦的拘捕,公然起兵與劉邦對抗,結果估計就是讓劉邦打得灰飛煙滅。    從這層意義上,趙國君臣的選擇,應該是一種最佳的選擇。因為趙國的藩雖然被削了,但是趙國君臣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下來。    當然了,劉邦的選擇,應該也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劉邦削了趙國的藩,卻讓趙國的主要大佬依然願意擁護他。更主要的是,劉邦把張敖調到中央政府,降爵為侯;把張敖的主要臣屬調到全國各地當郡守、諸侯相。等於把趙國故地核心力量徹底肢解了。這樣一來,為劉邦嫡系力量進入趙國打通了道路。    劉邦削了趙國的藩後,就讓自己兒子如意(戚夫人的兒子,當時10歲)當了趙王。    劉邦對趙國的削藩,從這層意義上,是比較徹底的。    趙王如意只是一個10歲的小孩子,所以趙國的實際工作,顯然是由劉邦為代表的中央政府直接主持著。這樣一來,以後就算一個強勢的趙王成長起來,也難以利用趙國與中央政府對抗了,因為此時,劉邦已把趙國故地徹底滲透了。    ——————————————————    作者:星星碎語:    讀到張熬,我忽然覺得淚痕的說法里有一個錯誤,就是劉邦在去除異姓王的過程里,其實只是在換蕃,真正被削蕃的只有魏王豹和韓王信,其他,雖然安插了劉姓王,但我會發現趙系、代系、燕系、齊系,分得幾派的楚系,但依舊保持著各派系的完整性和獨立性,除了這此蕃王現在基本都姓劉了,但實質派系裡的體系結構和利益團體並沒有拆分,也就是劉邦從未削蕃,這是他分化瓦解各異姓王的手段,也是他能輕鬆取得勝利的秘密!    正因為劉邦懂得削蕃會令自己馬上陷入重新分為六國的危險,所以他採取了換王的方法,也就是之前我很疑惑為何要封劉姓大王,實際上他不得不封,他無法拆解整個體系內的各實力團隊,只能保持他們的獨立姓和完整性,才得到各系的妥協,我劉邦只是給大家換個老闆而己,至於以前大家怎麼快活繼續怎麼快活,佔有什麼位置的只要承認新老闆就還是什麼位置,而且既於利益關係,這些新老闆一般都不會太強勢,加上劉姓除劉邦外也實在沒多少強勢人物,所以就有了劉肥獨佔齊系73縣,劉恆成了代王、劉如意做了趙王,劉長當了淮南王等等這些看著不著調的安排。至於功臣集團,實際上他們確實沒有受封的空間,既不可能讓他們獨立成為各大派系的代表人物,為了令中央保持絕對優勢,也不能讓他們在劉邦的地盤裡瓜分受封。    其實這種換王與漢景帝時的削蕃差別很大,漢景帝是真真正正的撒蕃,全面肢解派系內部,這種做法立馬造成了七國之亂,幾乎將中央斷送,如果劉邦即使在換王后也敢全面削蕃,只怕各大派系就馬上博奕出另外的代表人物讓帝國陷入重新分裂的局面的。    但劉邦的做法也存在隱憂,劉邦是政治人物,他絕不會迷信同姓王就能保證中央的穩固,當矛盾真正發生的時候,同姓王和異姓王對中央的威脅不會有任何的差別,對政權的動蕩和國家的分裂也是一樣危害的,但他這樣做卻推遲了事情的發生,因為新老闆與體系內重新磨合成一整體需要時間,而各劉姓大王最後成為推翻諸呂分封卻是劉邦意想不到的,因為他也沒有後眼,不會知道身後之事。從正面看,劉姓諸候王確保了政權不變色,但從另一個反面看,其實這是諸侯王完成整合,開始影響威脅中央了,也造成了漢文帝登基時困難的境況!    劉邦笑到了最後,但只是笑到了他生命的終結,之後的諸呂分封就是功臣集團與呂后合作報復劉邦的作品,對於功臣集團,他們沒有分封的空間了,但他們有把控中央的能力,在劉氏一統的情況下,造就出諸呂集團,就令他們有了選擇的空間,可劉可呂,實際上漢惠帝時年已經十六歲了,完全可以親政,但就是功臣集團的運作令到呂后跳到了前台並大封諸呂,他們面對這一情況,好聽地說這是無為而治黃老之術,其實就是在分化劉氏權力,令中央出現三派,劉氏政權、諸呂集團及功臣集團,功臣集團一直遊走在兩派之間不令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當然諸呂集團當然不會滿足三方角力的形勢,他們試圖取代功臣集團,加上諸侯王實力的興起,終於宣布諸呂的失敗,但漢文帝之立最終成為被功臣集團綁架的結果了!    漢武帝時候,實行推恩令,一方面是漢景帝的七國之亂中取勝有力打擊了諸侯王勢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尊重諸侯本身既得利益的一次成功運作,在保證集團利益的同時將其細分,即使中央如此強大,漢武也不敢粗暴削蕃,劉邦的時代更加不可能為之,漢武最終成功解決了地方勢力過大的問題,但又馬上陷入了權臣外戚控制中央架空皇權的鬥爭中,到了霍光,甚至大老闆誰當由他決定,選上了只要有損其利益,也可以立馬扯下來再選的猖狂局面了!   淚痕春雨:  劉邦每削一次藩,都會讓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進行一次滲透。比如,劉邦在封同姓王時,都會同時派遣大批中央政府任命的軍政長官進入地方。    而且諸侯國的丞相,本身就是中央政府可以隨時調動、任命的。從某種意義上,諸侯就相當於省長,丞相相當於書記;或者諸侯相當於書記、丞相相當於省長。而有一個權力系統(以丞相為中心的權力系統),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央政府的意志。    在劉邦剛稱帝時,天下其實還是一個巨大的聯盟。因為,劉邦顯然沒有隨便任命、撤換諸侯丞相的權力。但是,在諸侯變成劉氏成員時,中央政府一紙詔令,就可以給任命、撤換諸侯國的丞相。    比如,齊相曹參是劉邦任命的,而且,後來漢帝國一紙詔書,就可以把曹參調到中央;比如,趙相周昌是劉邦任命的,而且,後來漢帝國一紙詔書,就可以把周昌調回中央政府。如果趙王是張耳(或張敖),齊王是韓信,劉邦就絕不會擁有這種權力。    異姓諸王、同姓諸王與皇帝的利害關係不同。比如,兄弟、父子、叔侄之間雖然有矛盾,但是與外人發生矛盾時,關起門來還是一家人。    甚至而言,同姓諸王之間,利害關係也是不同的。比如,兄弟、父子之間雖然也矛盾,但是,與什麼遠房親戚有了矛盾時,關起門來仍是一家人。從情理是如此的。    所以賈祖勸文帝削藩,卻讓文帝加強梁王的實力;所以景帝削藩,梁王全力與吳、楚作戰。因為,梁王文帝是父子關係,與景帝是同胞兄弟關係。    景帝削藩,就我理解,實際上是最差勁的削藩。因為,喊著削亦反、不削亦反的口號削藩,這就是傳說中的沒事找事。從某種意義上,晁錯與賈誼相比,實在差得太遠了。    所謂的推恩令,實際上在文帝時就開始實施了。因為,趙國、齊國就是被文帝有計劃的切割成幾個小國了。而且文帝也有理指——眾建諸少其力(賈誼給提供的)。後來武帝的推恩令,與文帝時的削藩策略,並無本質區別。    我們看一下賈誼勸說文帝的話:分割土地,制訂製度,讓齊趙楚各地分為幾個國家,讓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孫按照順序,分別領有祖上的土地,直到分割完畢為止,那些封地多而子孫少的,就分割他們的土地,建立封國,使王位空缺,等到生育子孫之後再讓他們治理。一寸土地,一個百姓,天子都不貪圖,目的只是使政治安定罷了。    削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劉邦想一步到位,肯定會輸的很難看。更主要的是,漢武帝時代劉氏家族已成為天下最大的家族;所以,全面削藩,也不會讓劉氏江山迅速變色;劉邦時代,劉氏家族只是剛剛崛起的暴發戶,如果全面削藩,劉氏江山隨時全變色的。    
推薦閱讀:

誰是秦國一統天下最難打的對手?-趙國
秦國統一過程中為何最難打的是趙國呢?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03
人物丨他曾兩次擊退強秦, 救趙國和魏國於危難之中

TAG:劉邦 | 趙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