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行病學方法分析事故
06-16
1949年葛登論說了疾病與事故間的相似性,認為工傷事故的發生和易感性可以與結核病,小兒麻痹症等的發生和感染同樣的方式去理解。這種流行病學方法考慮當事人(事故受害者)的年齡,性別、生理、心理狀況以及環境的特性,例如工作和生活區域、社會狀況,季節等,還有媒介的特性,諸如流行病學中的病毒、細菌,但在工傷事故中就不再是範圍確定的生物學問題,而應把「媒介」理解為促成事故的能量,即構成傷害的來源,如機械能、位能、電能、熱能和輻射能等等。能量和病毒一樣都是事故或疾病現象的瞬時原因。但是,疾病的媒介總是絕對有害的,只是有害程度輕重不同而已。而能量在大多數時間裡是有利的動力,是服務於生產的一種功能,只有當能量逆流於人體的偶然情況下,才是事故發生的原點和媒介。
流行病學方法較之單因素和少因素等理論的先進性在於,它明確地承認原因因素間的關係特性。該理論認識到,事故是三組變數(當事人的特性、環境特性和作為媒介的能量特性)中某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該理論的不足之處是三組變數包含大量需要研究的內容,這眾多的因素必須有大量的標本去統計、評價,但缺乏明確的指導。
多因素致因論只有用下述的系統方法才能從微觀上測驗人—機相互關係,達到深入理解構成事故發生的諸因素的因果關係。
系統模型是說明人—機關係中的心理邏輯過程的,特別要辨識事故將要發生時的狀態特性,最重要的是與感覺,記憶、理解,決策有關的心理邏輯過程。
推薦閱讀:
※針對流感高發期,流行病學家給出4條建議
※[備份]情緒與癌症(by惡性腫瘤流行病學)
※貓下尿路疾病(FLUTD)
※什麼?敘利亞的「食肉蟲」國內也有?!——利什曼病速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