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見心性的本源的禪宗
禪宗以用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故又稱佛心宗。梁·普通年中(520~526),南天竺·菩提達摩泛海來到廣州,繼而應梁武帝之請,到金陵與帝問答,機緣不契,於是渡江到洛陽,入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時人稱為壁觀婆羅門。後有僧神光,往少林晨夕參承,得到達摩的指點和器重,因而把他的名字改為慧可,付以正法眼藏,並授袈裟為法信。既而有一白衣謁慧可,問答相契,慧可為他薙度之後,取名僧璨(?~606),又把正法眼藏及達摩信衣傳給他。後來隱於舒州的皖公山,相傳他著有《信心銘》。又達摩西來,本以《楞伽經》印心,故當時慧可與僧璨皆稱『楞伽師』。
後有道信(580~651),年十三(隋·開皇十二年)入皖公山,謁僧璨,求解脫法門,侍奉九年,得衣法後,領徒眾到吉州,嘗勸道俗念摩訶般若,似已稍變重視《楞伽經》之風。後至蘄春,住破頭山,門下以弘忍、法融為最著。此宗的歷史傳到弘忍才逐漸明朗。弘忍(602~675),世稱五祖,蘄州黃梅人,幼年從道信出家,後來傳承道信衣法,在黃梅雙峰山東的馮墓山,聚徒講習,常勸僧俗持《金剛經》,會下七百餘人,當時稱為東山法門。他著有《最上乘論》。弟子中的佼佼者有神秀、慧能、慧安、道明、智詵等,就中慧能、神秀為最著,開創『南頓』、『北漸』二派。法融於道信下橫出一枝,在金陵牛頭山開法,世稱其法係為牛頭禪,傳數代而絕。
神秀(606~706),本姓李,開封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少年出家訪道,後到蘄州謁弘忍,為會下七百餘眾的上座。弘忍逝世後,往荊州,住當陽山度門寺,武后聽到他的聲望,招請他到長安,在內道場供養,中宗尤加禮重,有兩京法主、三帝國師之稱。弟子有普寂、義福等。
普寂(651~739),本姓馮,蒲州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幼年出家,起初學經律,後往荊州師事神秀,得印可。中宗時,神秀年高,下詔叫他代神秀統領徒眾,在長安傳教二十餘年。義福(658~736),本姓姜,潞州銅鞮(在今山西省沁縣西南)人,幼年出家,往荊州師事神秀,後來在終南山化感寺、長安慈恩寺弘傳禪法,上下尊信。普寂、義福的禪法,一時在長安等處盛傳,有凌駕南方的慧能一派之勢。
慧能(638~713),本姓盧,生於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本是一個不識字的樵夫,因聞人誦《金剛經》有所領悟,於是往馮墓山謁弘忍,弘忍令他入碓坊作務,經過八個月,弘忍召集弟子,根據各自的見解各作一偈,如偈語深透的將據以傳衣付法。上座神秀書偈於壁說︰『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聞神秀偈後,也作了一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請人書在壁上。弘忍看到慧能這首偈,見地透徹,便秘密把衣法傳給他。慧能得法南歸後,隱居十五年,繼至曹溪,住寶林寺,應請在韶州大梵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並傳授『無相戒』。他常對弟子們說︰『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嗣法弟子有行思、懷讓、神會、玄覺、慧忠、法海等四十餘人。法海集其言行為《六祖壇經》。
慧能嗣法的弟子中,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支法繫到唐末特別繁衍。懷讓(677~744),金州安康(今陜西省漢陰縣)人,少年出家,繼而往曹溪,謁慧能,問答相契,執侍左右十五年,得法印後往南嶽,住般若寺觀音台,接化三十餘年,入室弟子六人,而以道一為翹楚。道一(709~788),本姓馬,後世稱為馬祖。漢州什邡(今四川省什邡縣)人,幼年出家,後來到南嶽,結庵而居,常日坐禪。懷讓前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道一說︰『圖作佛。』懷讓乃取一磚在彼庵前石上磨。道一問︰『磨磚作么?』懷讓答︰『磨作鏡。』道一愕然說︰『磨磚豈得成鏡耶?』懷讓趁勢反問︰『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得成佛?』道一更驚愕,請求開示,聞法後心意超然,侍奉十年,得入堂奧,密受心印。後住建陽(今福建省建陰縣)佛跡嶺,遷至臨川,次至南康龑公山,建立叢林,聚徒說法,法嗣有懷海等一三九人,各為一方宗主,禪宗至此大盛。
行思(?~740),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人,出家受戒後,往曹溪,謁慧能,問答相契,為會下的上首,既得法,回到吉州,住青原山靜居寺闡化,同門希遷、神會均于慧能逝世後,前往依附參禮。希遷(700~790),端州高要(今廣東省高要縣)人,初事慧能,慧能逝世後,稟遺命往從行思,得法後,往南嶽的南寺,結庵於寺東的大石上,時人稱為石頭和尚,傳他著有《參同契》、《草庵歌》。弟子有唯儼、道悟等二十一人。其時,江西主大寂(道一),湖南主石頭,四方禪學者,一併湊集在兩家的門下。
神會(686~760),本姓高,襄陽人。初師事神秀,後到曹溪,謁慧能,服勤給侍,不離左右。據說慧能將入涅槃時,秘傳法印,並且叫他過嶺到北方去。他先在南陽,繼在洛陽大弘禪法。當時兩京之間,皆宗神秀,二十年間,『曹溪頓旨,沉廢於荊吳;嵩岳漸門,盛行於秦洛』(宗密《神會略傳》)。神會於是在滑台(今河南省滑縣)大雲寺設無遮大會,論定達摩一宗的法統,並樹立南宗的頓悟法門。又在洛陽楷定宗旨,著有《南宗定是非論》及《顯宗論》,盛弘南宗,指出達摩一宗的正統法嗣不是神秀而是慧能。自此神秀的門庭寂寞,慧能的宗風才獨尊於天下。後來德宗令皇太子召集諸禪師,楷定禪門宗旨,搜求傳法的旁正,於是以神會為第七祖,其法統稱為荷澤宗。門下有無名、法如等。圭峰宗密為法如下的第三傳,倡禪教一致說。
玄覺(665~713),溫州永嘉(今浙江省永嘉縣)人,髫年出家,初學天台止觀,後往曹溪,謁慧能,得心印,須臾告辭,慧能留住一宿,世稱『一宿覺』。著有《證道歌》、《禪宗悟修圓旨》及《觀心十門》,後人輯為一書,稱為《永嘉集》。他倡天台、禪宗融合說。
慧忠(?~775),越州諸暨(今浙江省諸暨縣)人,從慧能受心印後,歷游名山,後入南陽白崖山黨子谷,靜坐長養,凡四十餘年。唐玄宗聽到他的道行,把他請到洛陽,歷受玄、肅、代三宗的禮遇。他主張『禪即教』說。他的語要有『國師三喚侍者』、『無情說法』、『無縫塔』及『圓相』等公案。
南宗禪,到唐末五代間,南嶽一系分出溈仰、臨濟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合稱禪宗五家。南嶽系道一的弟子懷海(720~814),受印可後,在洪州百丈山(在江西省奉新縣西一二0里)接化,禪眾雲集。懷海創立禪院,並制定《禪門規式》(載《景德傳燈錄》卷六),雖屬草創,而成為後來《叢林清規》的楷式。弟子甚多,其中靈祐、希運等最著。靈祐(771~853)嗣法後,獨住潭州溈山(在今湖南寧鄉縣境內)七年,後來創同慶寺,禪侶輻輳,敷揚宗教四十餘年,入室弟子四十一人,就中有慧寂(814~890),具傳其心印,在袁州(故治在今江西省宜春縣)大仰山接化,師資相承,別開一派,世稱溈仰宗。
希運(?~850),住高安(今江西省高安縣)黃檗山,宣揚直指單傳的心要,弟子有義玄、道蹤、楚南及裴休等。裴休集錄他的語要,題作《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義玄(?~867)受印可後,於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滹沱河畔建臨濟院,設三玄、三要、四料簡等接化徒眾,機鋒峭峻,別成一家,其門葉極繁榮,於是成一大宗派,這就是臨濟宗。弟子有存獎、慧然、志閑等二十二人。慧然集錄他的語要,題作《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青原系由行思傳葯山惟儼,儼傳雲岩曇晟,良價(807~869)從曇晟受心印,初居新豐山,後移住高安洞山,倡五位之說,作《寶鏡三昧歌》,宣揚禪風,著有《語錄》一卷。弟子有道膺、本寂等。本寂(840~901),少年出家,後往高安參謁良價,承受心印,後住撫州(今江西省臨川縣)的曹山,詳說洞山五位的旨訣,學者雲集。所以良價和本寂兩人所傳遂稱為曹洞宗。
又青原一系的道悟下,經過崇信、宣鑒,到義存(822~908),於福州象骨山雪峰建廣福院接化,學者常達千五百人,弟子有文偃、師備等五十六人。文偃(864~949)初參道蹤,後謁義存。稟承兩家宗風,住韶州雲門山,發揮獨妙的宗致,往來的學者亦不下千人,嗣法六十一人,世稱雲門宗。
師備(835~908),住福州玄沙院行化,其下有桂琛。桂琛下,有文益。文益(885~958)住金陵清涼寺行化,學者雲集,世稱法眼宗。
禪宗五家中,溈仰宗於五代頃一時繁興,到了宋代,從慧寂以後傳四世,法系不明。曹洞宗本寂的法系,從本寂以後四世即絕,賴道膺一脈,曹洞得以綿延。道膺六傳到道楷,其下有子淳,子淳下有清了、正覺(即宏智)。正覺(1091~1157),與臨濟下宗杲同時,針對宗杲的『看話禪』,提倡『默照禪』。所謂看話禪,即參看話頭之禪。所謂默照禪,即寂默靜照之禪。又作《頌古百則》,世稱《宏智頌古》。法眼宗文益的禪風一時繁興,嗣法的弟子有六十三人。其中德韶門葉最盛,弟子有四十九人。著名的佛教學者延壽(永明)即其弟子。此宗雖然在宋初極隆盛,後來逐漸衰微,到宋代的中葉,法脈遂絕。
雲門宗在五代勃興,到了宋代,與臨濟並盛,從文偃經過澄遠、光祚,有重顯(980~1052),住明州(今浙江省鄞縣東)雪竇山,大振宗風,稱雲門中興,嘗選《傳燈錄》一千七百則公案中的一百則,用韻語歌頌出它的蘊奧,即所謂《雪竇頌古》。到南宋,法脈遂絕。
臨濟宗,從義玄經過存獎、慧顒、延治、善昭,有楚圓,住石霜崇勝寺行化,其下有慧南(1002~1069)、方會(992~1049)開黃龍、楊岐二派,合前五家,號為七宗。楊岐方會傳守端、法演後,有慧勤(佛鑒)、清遠(佛眼)、克勤(佛果),世稱三佛,而克勤的法流尤盛。克勤(1063~1135)於政和初(1111),應張商英之請,於《雪竇頌古》加垂示、著語及評唱,發揚它的奧旨,門人加以輯錄,題作《碧岩錄》。嗣法的弟子有七十五人,就中大慧宗杲、虎丘紹隆最著,各成一家,稱大慧派、虎丘派。宗杲(1089~1163)為劃時代的禪匠,盛倡看話禪,貶正覺的主張為默照邪禪。從此禪眾無不以『看話頭』為入門。其說法縱橫踔勵,後人編為《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一卷等。
所謂五宗,在宋代實只臨濟一宗,其餘各宗或歸絕滅,或就衰微。但曹洞一宗,綿延至宋末,忽臻隆盛。臨濟下黃龍一派,數傳即絕,而楊岐一派,仍復臨濟舊稱。所以遞流到晚近,只臨濟稱盛,而曹洞僅維持未墬之緒而已。
禪宗的宗旨,是單刀直入,指示人人本來具有的心性,以徹見此心性而成佛。它的根本典據,是達摩的『二入』、『四行』學說。達摩把入道的途徑區分作理、行兩種,叫作『二入』。更把『行入』分為報怨、隨緣、無所求、稱法四種,叫作『四行』。『理入』是憑藉經教的啟示,深信眾生同一真如本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蓋覆,不能顯了,所以令舍妄歸真,修心如牆壁堅住不移的觀法,遣盪一切差別相,與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無為。四行即根據這個道理來發起行動,泯冤親愛憎,等苦樂得失,無所願樂,無所貪求,安心無為,任運與法性之理相稱而行(《續高僧傳》卷十六)。
此外,相傳僧璨著有《信心銘》、弘忍著有《最上乘論》,都是後人託名之作,不足為典據。繼承達摩學說的,是慧能的《壇經》。《壇經》的中心思想,即一超直入如來地的頓教,他說︰『善知識!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須求大善知識,示道見性。善知識!遇悟即成智。』又說︰『世人性凈,猶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法,吹卻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見。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凈法身。』又說︰『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至佛地。』人的本性原來清凈,具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只因一向被妄念的浮雲所蓋覆,不能自悟。假如得到善知識的指示,念念起般若觀照,一旦妄念俱滅,內外明徹,頓見真如本性,自成佛道。這是禪宗的根本思想,後世禪家所說,都不外乎把它演繹或擴大。五家之分,不過是啟發學人的方式方法有所區別而已。
其次,達摩說︰『安心無為,形隨運轉。』慧能說︰『但行直心,不著法相。』後世禪家便把這種禪的意味滲透在學人的日常生活里,使它構成一種隨緣任運(『隨緣消舊業,任運著衣裳。』)的態度。《傳燈錄》〈慧海傳〉里,有一個故事說(大正51·247c)︰『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這就是說禪人的一切言語舉動,行所無事,純任本然。(黃懺華)
中國鄰近諸國,例如日本、韓國、越南之禪宗皆發源於中國,是中國禪宗的延續及發展。
日本禪宗在鎌倉時代(1192~1333)才正式建立。在此之前,入唐求學的日本僧人中不乏兼習禪學者,如道昭、道璇等;也有唐僧赴日傳授禪法的,如義空、道昉等,但都未能形成宗派。到後來,日本禪宗則形成臨濟、曹洞、黃檗三大宗派。
其中臨濟宗為日本禪宗之先河,宗祖為榮西。他曾二度入宋,在1191年得懷敞所授之衣具印信後,返國傳布禪宗,並創立日本臨濟宗。至於曹洞宗,則成立較晚,為榮西的再傳弟子道元自宋回國後所傳。
臨濟、曹洞兩宗在日本之南北朝及室町時代(1333~1600)獲得發展,南北朝時代產生『夢窗國師』及『大燈國師』兩大高僧。至江戶時代(1600~1868),中國之明朝高僧隱元在京都宇治建立黃檗山萬福寺,被奉為黃檗宗初祖。
日本禪宗各派的思想及風格,基本上皆沿襲中國禪宗的特徵,至今黃檗宗所屬各寺,仍保持中國近代禪林風範。
最早在朝鮮半島傳播禪宗的是法朗、神行二人,但未形成禪宗。784年入唐的道義,在唐住了三十七年,回國後傳播南宗頓悟禪,成為迦智山初祖。爾後入唐求法回國弘傳禪法的人逐漸增多,韓國禪宗遂進入全盛時期,出現迦智山派、桐里山派、實相山派、闍崛山派、師子山派、曦陽山派、鳳林山派、須彌山派等『禪門九山』。高麗王朝時期,禪宗各派受到太祖支持,故有較大發展,曾出現許多著名禪師。其後,與中國佛教一樣也步入禪凈共修的途徑。現代韓國最大的宗派──曹溪宗,也是禪宗之支系。
越南佛教大體均屬禪宗(臨濟宗),可分為三大系統︰毗尼多流支系、無言通系、草堂系。
(1)毗尼多流支系︰又名滅喜禪派。相傳為南印度僧人毗尼多流支(滅喜)所傳入。574年滅喜至中國師事三祖僧璨,接受達摩所傳楞伽師的禪法。580年離開中國回到越南東京,傳法予弟子法雲。法雲之後傳承不明,至八祖定空後,慧能南宗禪的特色始漸鮮明。
(2)無言通系︰由中國人所傳入。無言通,俗姓鄭,廣州人,自稱得法於百丈,也曾登馬祖之門;820年入越南傳授禪法。此後,歷代相承,法嗣不絕,至李朝時代臻於全盛,迄今仍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
(3)草堂派︰也是中國禪僧所開創。據傳此派宗祖草堂為雪竇弟子,故此派又名『雪竇明覺派』。
十三世紀時,陳朝仁宗另創一派,名竹林派,此派源於無言通派,但在發展過程中,對其他各系統又有所吸收。十六世紀時,受凈土教影響,主張禪凈一致及禪教統一。十八世紀初,中國僧人元紹又創元紹派,主要傳授臨濟禪法,也主張禪教一致。
◎附一︰印順《中國禪宗史》序(摘錄)
禪史應包含兩大部分︰禪者的事迹與傳承、禪法的方便施化與演變。關於前一部分,首先應該承認,禪者是重視師承的。古代禪者的共同信念,自己的體悟(禪),是從佛傳來的。重視傳承的法脈不絕,所以除中國的遞代相承,從佛到達摩的傳承,也受到重視。達摩禪越發達,傳承法統的敘列也越迫切。印度方面的傳承,達摩門下早已忘了。那時,大抵引用《禪經序》、《付法藏因緣傳》、《薩婆多部記》,而提出印度時代的法統。本來,只要的確是達摩傳來,的確是佛法就得了,如我父親的名字,祖父、曾祖、高祖……我都知道,但已上可忘了,要考據也無從考起。這有什麼關係呢?我還不是列祖列宗延續下來的。但禪者不能這樣做,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非要列舉祖統不可。那只有參考古典──引用上列三書的傳承,或不免誤會(如以達摩多羅為菩提達摩);或者發現有問題,就不得不憑藉想像,編造法統。祖統,或者看作禪宗的重要部分,似乎祖統一有問題,禪宗就有被推翻的可能。其實禪宗的存在與發展,不是憑這些祖統說而發揚起來的。如《寶林傳》的撰造,當然曾給洪州門下以有力的支持,然《寶林傳》還沒有編成,西天二十八祖說還沒有成為定論(如道一門下,還有引用五十餘祖說的),江西禪法的盛行,已躍居禪法的主流了。祖統說的逐漸形成,是由於達摩禪的盛行,為了滿足一般要求,及禪者傳承的確實性而成的。正如為了族譜世系的光榮,帝王總是要上承古代帝王或聖賢的。有突厥血統的唐代皇室,也要仰攀李老子為他們的祖宗。祖統的傳說,可能與事實有距離,但與禪法傳承的實際無關。
中國方面,達摩傳慧可,見於《續高僧傳》,是沒有問題的。慧可到弘忍的傳承,現存的最早記錄──〈唐中嶽沙門釋法如行狀〉,已是七世紀末的作品。弘忍以下,付法是『密付』,受法是『密受』,當時是沒有第三人知道的。優越的禪者,誰也會流露出獨得心法的自信,禪門的不同傳承,由此而傳說開來。到底誰是主流,誰是旁流,要由禪者及其門下的努力(不是專憑宣傳,而是憑禪者的自行化他),眾望所歸而被公認出來的;這就是歷史的事實。
達摩以來禪師們的事迹,起初都是傳說,由弟子或後人記錄出來。傳說是不免異說的︰傳說者的意境(或派別)不同,傳說時就有所補充,或有所修正與減削。傳說的多樣性,加上傳說者聯想而來的附會,或為了宗教目的而成立新說(也大抵是逐漸形成的),傳說更複雜了。從傳說到記錄,古代的抄寫不易,流傳不易,後作者不一定抄錄前人,或故意改變前人的傳說。古代禪者的傳記,是通過了傳說的。部分學者忽視傳說(記錄)的多樣性,所以或將現有的作品,作直線的敘述,雖作者的區域遠隔,或先後相近,仍假定後作者是參考前人的;或過分重視《高僧傳》的價值。古代禪者事迹的研究,應該是求得一項更近於事實的傳說而已。
禪法的方便施設與演變,這應該是禪史的重要部分。佛法(禪)是什麼?經中曾有一比喻︰有人在曠野中,發見了『古道』,依古道行去,發見了城邑、古王宮殿。於是回來,勸國王遷都古王宮殿,在那裡,『豐樂安隱,人民熾盛』。這是說︰佛法是自覺體驗的那個事實。佛是發見了、體悟了、到達了究竟的解脫自在。為了普利大眾,所以方便攝化,使別人也能到達解脫的境地。從佛(祖)的自覺境地來說,是一切知識、語言文字所無能為力的。正如發見的古王宮殿,怎麼向人去說,即使別人承認那是事實,也並不等於親身經歷的故王宮觀。要證實,還得自己去一趟。在這點上,佛法(禪)不但不是考據所能考據的,也不是理論所能說明的。說禪理,談禪味,都一樣的不相干。然佛法不止是自心體驗(宗),怎麼說也說不了的,還是說了,表示了(教),佛法已成為現實(時空中)人間的佛法。指雖不是月亮,但確能引人去注意月亮,發見月亮。所以自心體驗的內容,儘管『說似一物即不中』,卻不妨表示出來。語言文字(正說的,反詰的,無義味話)也好,默不作聲也好,比手畫腳也好,都是用為引人入勝的敲門磚。體悟是屬於自證的,是『不由它教』、『不立文字』與『心傳』的。從引導的方便來說(『不立宗主,不開戶牖』、『一法不立』,也還是接引學人的方便),存在於人間,成為一時代,一地區,一宗一派的禪風。這是可尋可考,可以看出禪在發展中的歷史事實。
引人入勝的不同方便,其實是有一定原則的,所以經中形容為『古仙人道』、『一乘道』、『一門』、『不二門』。如想從屋裡出去,從門、從窗都可以,打破牆壁、揭開瓦面、挖通地道也可以,而要透過空隙才能出去,卻是一條不可逾越的法則。方便的多樣性,並不表示自心體驗內容的不同。如不理解自覺與方便的相對性,就有以今疑古的︰如禪者發展到『不立文字』、『單傳心印』階段,達觀穎竟設想為達摩禪(的方便)就是這樣,因而不顧史實,否認了四卷《楞伽》的傳授。也有以古疑今的︰如重視達摩的《楞伽經》,二入四行,聽說慧能勸人持《金剛經》,就以為有了革命,或以為慧能頓禪是別有來源的。禪宗史的研究,必須弄清楚超時空的自心體驗,現實時空(歷史)中的方便演化,才能恰當處理禪宗的歷史事實。
從達摩『理入』的體悟同一『真性』,到慧能的『自性』(原本應為『法性』、『佛性』),南方宗旨的『性在作用』,達摩門下是一貫的『如來(藏)禪』。如來藏,是說來淺易,意在深徹。所以如來藏的體驗者,淺深不一。淺些的類似外道的神我見(慧忠國師評南方宗旨的話),深徹的是無分別智證的『絕諸戲論』(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從前黃檗希運說︰『馬大師下有八十八人坐道場,得馬師正眼者,止三二人。』(《傳燈錄》卷九)曹溪禪的究竟深處,得者實在並不太多。慧能引向簡易直捷,簡易直捷是容易通俗普及的,南方宗旨也就這樣的興盛起來了。禪者重自心體驗,憑一句『教外別傳』、『師心不師古』,對如來經教的本義,自己體驗的內容,也就越來越晦昧不明了!
會昌以下的中國禪宗,是達摩禪的中國化,主要是老莊化、玄學化。慧能的簡易,直指當前一念本來解脫自在(『無住』),為達摩禪的中國化開闢了通路。完成這一傾向的,是洪州,特別是石頭門下。達摩門下的不重律制、不重經教、(不重他力),是禪者的一般傾向。『即心即佛』、『無修無證』,是大乘經的常談。荷澤下的『無住之知』,洪州下的『作用見性』,也還是印度禪者的方便。達摩禪一直保持其印度禪的特性,而終於中國化,主要是通過了、融攝了牛頭禪學。
老莊的『道以虛無為本』(玄學者如此說),魏晉以來深入人心。晉室南移,玄學也就以江東為重心。中國佛教的勃興,得力於《般若》空義,與當時的玄學,早已保持某種關係。佛法流行於中國,多少適應中國文化,原是應該的,也是免不了的。所以中國佛教,除印度傳來,有嚴密的理論與制度的,如戒律、毗曇、(真諦與玄奘的)唯識,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的。不過禪在中國,中國化得最徹底而已。牛頭禪的標幟,是『道本虛空』、『無心為道』。被稱為『東夏之達摩』的牛頭初祖法融,為江東的般若傳統──『本來無』,從攝山而茅山,從茅山而牛頭山,日漸光大的禪門。牛頭禪與江東玄學,非常的接近。牛頭宗的興起,是與『即心是佛』、『心凈成佛』,印度傳來(達摩下)的東山宗相對抗的。曹溪慧能門下,就有受其影響,而唱出『即心是佛』、『無心為道』的折中論調。『無情成佛』與『無情說法』,也逐漸侵入曹溪門下。曹溪下的(青原)石頭一系,與牛頭的關係最深,當初是被看作同一(泯絕無寄)宗風的。曹溪禪在江南(會昌以後,江南幾乎全屬石頭法系),融攝了牛頭,牛頭禪不見了。曹溪禪融攝了牛頭,也就融攝老莊而成為──絕對訶毀(分別)知識,不用造作,也就是專重自利,輕視利他事行的中國禪宗。
達摩禪到(四祖)道信而隆盛起來。經道信、弘忍、慧能的先後弘揚,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道信、弘忍、慧能,都有卓越的方便,但這是繼往開來,遞嬗演化而來的。禪門的隆盛,引起了對立與分化,如牛頭與東山的對立、南宗與北宗的對立、洪州與荷澤的對立。在發展與分化的過程中,又統一於江南的曹溪流派,這就是『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
◎附二︰呂澄《禪宗》
(一)禪宗思想的源流禪宗的『禪』,原是止觀的意思。止觀方法即禪法,隨著佛家的典籍,從漢末就傳來中國。最初,安世高的翻譯有好些和禪法有關,只是用『對法』分析的法數作止觀對象,構成『禪數』形式,始終不出小乘學說的範圍。大乘禪法的流行,遠在其後東晉·羅什、佛陀跋陀羅的時候。他們譯出《坐禪三昧經》、《達摩多羅禪經》等,介紹了各種方法,尤其重要的是『念佛法門』。由觀念佛的相(三十二相)、好(八十隨形好)、佛的功德(百四十不共法),以至諸法實相,都從念佛法門引申而來,卻沒有更上一著。到了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翻譯《楞伽經》,列舉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四種名目,而以具備自覺聖智內容的如來禪為止觀的最高層,契合於『如來藏心』(這在《楞伽經》里看成真如異門)的攀緣如禪作它的階梯,這樣直截指示佛家實踐的究竟和源頭,便啟發了當時講究禪法的人去另闢途徑。中國禪宗的思想即導源於此。禪宗所託始的菩提達摩,雖然原來指的是佛陀跋陀羅所譯禪經中的達摩多羅禪師,但是開始弘揚達摩學說的慧可(487~593)、僧璨(?~606)師弟都稱為楞伽師,都用《楞伽》的經文來做實踐的印證。後來三四傳的道信(580~651)、弘忍(602~675)師弟受到《起信論》的影響,提出了『一行三昧』之說,似乎趨向轉變,更接近《般若》的思想,其實《起信論》的最後根據依舊是在魏譯《楞伽》的異義上面的。只有被看做得著弘忍真傳的慧能(638~713)才改變主張,用《金剛般若經》為正宗。這在一方面,由於當時《楞伽經》的傳習已經偏重文句的疏解,不免名相支離,失卻指導實踐的精神,不能不另求簡要的典據。另方面,也由於當時有了無著的《金剛經論》這一種新注被譯家介紹過來,改變了佛家一向對於禪的看法,而將禪的意義擴大了,不一定要靜坐斂心才算禪,就在平常的動作雲謂里,都可以和禪打成一片。慧能禪法的新主張,不無受著這樣理論影響之處。
禪宗的暢行是在弘忍以後的事。弘忍定居在黃梅雙峰山東的馮墓山,聚徒講習,門下人才很多,傑出的就有神秀(605~706)、慧能、慧安(老安,582~709)、智詵(609~702)、玄賾等十一人。神秀謹守規模,『特奉楞伽,遞為心要』。晚年和他弟子輩義福(658~736)、普寂(651~739)去京洛,受到統治階級的特殊推崇。慧能在嶺南宣傳他的簡易法門,力求和平民接近,保持禪家開宗以來的本色。不久,得著弟子懷讓(677~744)、行思(?~740)和再傳的馬祖(道一,709 ~788)、希遷(700~790)的闡揚,逐漸擴大學說的影響到江西(包括現今的湖南地區在內)一帶,而與在北方佔有勢力的神秀一系成了對峙的形勢。不過當時各家還都是順著達摩以來的世系,排列次序為六代、七代;並且神秀門下所傳《古禪訓》說︰『宋太祖時,求那跋陀羅三藏禪師以楞伽傳燈起南天竺,名曰南宗,次傳菩提達摩禪師』云云(見李知非序凈覺《注般若心經》),所以秀門普寂便自稱為南宗(見獨孤沛撰《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他和慧能門下未見有何爭論。
直到慧能死了二十年之後,他的晚年弟子神會(668~760)一再在河南滑台大雲寺(開元二十二年,734)、洛陽荷澤寺(天寶八年,749)對神秀學系大加攻擊,說他們『師承是傍,法門是漸』,只有慧能得著真傳,才是南宗正統,堪稱為第六代(這番議論詳細記載在《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近年敦煌卷子里一再有此論斷片發現,已可輯成一完全本子)。從此,慧能的學說更流行於京洛,而神會一系也自成為荷澤宗。不過,荷澤數傳以後,和神秀系的北宗(這是神會論定是非以後,時人對於神秀系簡別的稱呼,但在神會的議論里,好像『南能北秀』早有定評,而南北兩宗之說也流行已久了)先後衰落,反是懷讓、行思兩家得著馬祖、石頭(希遷)的繼承,門庭日盛。到了晚唐,南宗傳播地區愈廣,教授的禪師也方便各別,遂有五派區分,卻都屬於兩家的系統。此外,還有江西牛頭法融(594~657)一系,也稱得著道信的印證,在傳承中並雜有曾從僧璨同門寶月問學的智嚴(法融初傳弟子,600~677)和得法於弘忍的法持(法融三傳,635~702),因此,南宗各家也很重視他們,像荷澤宗的圭峰宗密(780~841)所作《禪源諸詮集都序》說禪有三宗,又作《禪門師資承襲圖》敘禪法五宗,都將法融一系包括在內。不過此宗祖述三論,主張『心寂境如』,以寂靜虛明為歸宿,說不到自性妙用的一邊,不能算禪家的正宗。
另外,南宗自敘達摩以上的傳承,從神會在定是非一場議論里依據《達摩多羅禪經》,說達摩是迦葉傳來的第八代以後,便將禪宗向來公認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而達摩為二世之說(詳見玄賾門下凈覺所撰《楞伽師資記》)根本推翻了。後來荷澤宗徒編纂《壇經》,更引用《付法藏傳》的世系來充實這一說法,就以達摩為二十八世(依敦煌本《壇經》,這是在《付法藏傳》二十三世以後再加上《禪經》的五世而成)。當時雖略有異議(像李華撰〈左溪大師碑〉,又佚名作《歷代法寶記》,都說二十九世),但最後仍以二十八世為通說,不過於人名、次第稍加改動罷了(這可參考《寶林傳》)。
和世系說相連帶的,還有一『傳衣』的問題。南宗主張『從上以來,六代只許一人,終無有二,縱有千萬學徒,亦只許一人承後』;這『譬如一四天下,唯有一轉輪王,又如一世界,唯有一佛出世』。但憑何為據呢?這便要衣法並傳了,但說傳法是不足置信的。神會在定是非的辯論里堅持慧能是南宗正統,其理由之一,即是『代代相承以傳衣為信,令弘法者得有稟承,學道者得知宗旨不錯謬故』。而弘忍將袈裟付與慧能也是事實,所以唐中宗嘗說︰『朕每究一乘,安秀二師並推讓雲,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可就彼問。』(見《全唐文》第十七卷〈中宗詔〉),至於後來這袈裟的傳授如何,神會說得很隱約,只說將來自有分曉,這至少表明他並沒有得著衣傳。據現存的唐代文獻看,曹溪的傳衣曾經於肅宗的上元元年(760)取到宮中供養,不久,於代宗永泰元年(765)又送了回去(見《全唐文》〈代宗詔〉),以後便不明了了。《歷代法寶記》也說到武后迎慧能去京未成,就取了傳衣供養,後來落到智詵一系手裡。那完全是虛構之說。不過,南宗傳衣制度,似乎就到慧能為止(見《禪門師資承襲圖》),所以向後『一華五葉』,無妨平等齊觀,不必再有這些枝節的爭端了。
(二)幾種禪宗要點的思想禪宗原來是自居教外,標榜著單傳心印,不立語言文字的,但到後來,流傳的文字記載卻特別繁雜。歷代著名的各家都有語錄,固然不用說了,就是最初的幾代祖師,傳記里雖明說沒有文記,或者事實上真是沒有的,而現在仍舊流傳著有關他們的著述。像創宗的達摩祖師,後世認為他親說的著述就有好幾種,甚至還有人將那些編成《少室六門集》。此外,三祖僧璨有《信心銘》,六祖慧能有口述《壇經》,這些都被後人認為是禪宗要典。其間雖還有是非真偽等問題,可是既為後人所深信,又實際對禪家思想發生過影響,即無妨看為禪家尤其是南宗的根本典據,而略加解說。
關於達摩思想的著述,比較可信的是《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這書早見於道宣《續高僧傳》第十六卷〈菩提達摩傳〉,其後,凈覺的《楞伽師資記》中也有同樣的文章,很少經過改竄的痕迹,應該是最近原型的了。在這一篇簡短的文字里,很扼要地區分入道方便為『理』、『行』兩途。用理入來安心,作為一種把握;又用行入來發起行動,以便隨時隨地的踐履。理入要點在於啟發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所覆,不能顯了』。要是能瞭然明白此義,和實際道理相符,自然應付一切都有了依據,又都會恰當。這種思想基本上出於《楞伽經》所說眾生都有『如來藏』,但也聯繫著當時涅槃師『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說。所謂『同一真性』,無異同一佛性。啟發深信有待於經教,故說『藉教悟宗』,也就是後人常說的用經教發明心地,只有構成信仰以後,便不再憑藉言教。其次,從理入發生踐行,凡有四種︰對於過去,認為從前所作的惡業,應有和它相應的苦惱果報,受之不疑,這叫做『報冤行』。對於現在,種種苦樂的遭遇,純以無我的看法處理它,並不計較得失,這叫做『隨緣行』。對於未來,看三界如同火宅,意在出離,不加貪著,這叫做『無所求行』。這樣構成很自然的態度,為的是明定理,為的是除妄想,而來行一切行,以至行所無事,這叫做『稱法行』。
禪宗所傳達的思想,特別重視『安心』,並取世間禪觀下地法為障有如厚壁的意思(見唐譯《俱舍論》卷二十四),說安心的觀法也應該如壁『堅定不移』,所以稱為『壁觀』。至於稱法而行行所無事更有一任自然無為而為的用意。我們想,這裡面也許夾雜著中國玄學思想的成分。關於這一點,在託名三祖僧璨所作的《信心銘》上表現得更清楚。此銘是韻文四言句,共一四六句。它標舉真如法界(宇宙萬法的當體)不二為宗,極言一切法即一法,一法即一切法,所以『萬法一如』。要求於修行者的,是『萬法齊觀』,而來『復其本然』;不於境界作『有』的分別,也不作『空』的分別,一切二邊對待的『見』都消滅了,自然心地現出本真──這就是『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的工夫。見如何能息?這又應該『歸根返照』、『放之自然』,以到達『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的境地。所以總結說︰『至道無難,唯嫌簡擇。』這些說法,不是有些和齊物逍遙的思想相通?所以後來禪家在這種影響下,益向玄學的方面發展,就自不足為異了。
慧能的思想,現只有《壇經》可考。這部著作雖不一定全是慧能所說,並且顯然編纂於神會門徒之手(此據韋處厚為馬祖弟子鵝湖大義所作碑銘說洛有神會,得總持之印,竟成《壇經》傳宗而知),連懷讓、行思的名字,都沒有列入慧能弟子輩內,但在後世南宗學徒仍公認這書的價值,實際上各家思想也和它真是脈絡貫通的。不過,現行的《壇經》本子是經過宋(契嵩)、元(宗寶)人改訂的,只有敦煌發現的卷子比較近真。據卷子末尾所記傳授,已是慧能門下法海一系的再傳,距離慧能死時至少也有四五十年了。那時南北宗的主張早經判明,勢力優劣也已決定,所以《壇經》本文裡帶著很濃厚的派別色彩,不可不注意分析。
《壇經》的中心思想,即是單刀直入的頓教。這不用說,是針對北宗所弘的漸教而建立。但是,漸頓純就見道的過程區別,如果推論到最後根據,似乎南北兩宗並沒有甚麼不同。所以說,『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並且,在南宗的法門中,也含有漸的一種,不過不採用它而已。所以又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至於法即一種的『法』,意指真如(即是不變的)本性,當屬於每一個人的自心。人心本性原來清凈,具備菩提、般若之知,只緣一向迷妄顛倒,不能自悟。如得善知識啟發,修習念念不著法相的『般若行』,一旦妄念俱滅(這是『無念』的極致),真智發露,自會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而成『般若三昧』,也就是『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的頓悟。從此以後,於境無染,自在解脫,雖仍不廢修行,但既已悟到自性具足萬德,無欠無餘,所以再有修習,也於體上增不得一分,只是隨事體驗,充實德用而已。神會也說這種修行為頓悟漸修,譬如母頓生子,用乳漸養,智慧自然漸增。北宗為了漸悟而漸修與此完全不同。並且從《壇經》所引神秀和慧能的兩個呈心偈語看,神秀所悟見的實未徹底,和那悟境相應的修,更不能與南宗相提並論了。
南宗的修證雖從無念著手,但他們的禪法重在『但行直心,不著法相』,所以成為一行(一類行相的)三昧,並不限於靜坐一途,卻在一切時中,行住坐卧,道法流通。而且定慧雙行,如燈發光,事成一體。這就完全反對北宗的教人靜坐看心、看凈、不動、不起(神秀門下更將這些機械地說成『凝心入定』、『住心看凈』、『起心外照』、『攝心內證』),以為那樣將心境分成兩截,再也不會契心自性而發生智慧的。我們想,南宗禪法的根本精神貫串著無相、無住,又特提般若行,在《大般若經》里發揮無相、無住意義最透徹的《金剛般若經》,恰恰給他們很好的根據。因此,慧能一再說聽聞《金剛經》言下便悟;又說︰『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須修般若行,但持金剛般若經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這樣便將從來用《楞伽經》印心之說輕輕換過了。
此外,南宗教人,強調『自度』,所謂『見自性清凈,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由此對於當時側重他力的凈土法門,不得不另有一種看法。他們以為西方去此不遠『只為迷者說遠說近』,『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凈其心』,心凈土凈,當前無異西方。如此通融解釋,用意深長,是很耐人尋味的。
(三)禪和生活
禪家南宗的主張經過南嶽、青原一二傳以後,便將禪的意味滲透在學人的日常生活里,使它構成一種隨緣任運的態度。嚴格的說來,這已不屬於佛家三學的純正類型,而它的理論根據也和教說相去漸遠了。本來,南宗主張定慧等學,不分先後,是用契理的知行合一來解釋定慧為一件事的兩方面,又還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這樣早已擴大了禪定的範圍。到了南嶽的啟發馬祖,更生動地用磨磚不能成鏡來形容坐禪無從作佛,就不再拘泥平常所說靜坐習禪那些功夫了。但是,禪家一切行為的動機,始終在向上一著,探求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境界,並且不肯泛泛地去走迂迴曲折的道路,而要直截了當把握到成佛的根源。這個根源,在他們所認識到的,即是人們的心地,也可稱為本心。說心還嫌空靈,於是從心思所表現的各方面即言語舉動等來講。像馬祖門下的大珠(慧海)回答如何用功修道的問題就說︰『飢來吃飯,困來即眠』;而這些和常人不同之點,即在當時毫無計較,純任本然。他們又常常說『平常心是道』、『擬向即乖』,可見都是在日常生活上著眼的。後來更有人說這些不但是心的作用,而且是性的發現,所引的論據即異見王和波羅提尊者的問答。波羅提說見性是佛,性在作用,意指見聞覺知,這樣說成性和作用無異。宋宙學家很不滿意這種看法,常批評禪宗只知道心而不明白甚麼是性,因為泛泛的見聞覺知並沒有當為不當為的意義,自然說不上是性。但在禪家認定『即心即佛』,不假修成,由此本心流露無不解脫,是無妨看它作性的。所謂真正道人,『隨緣消舊業,任運著衣裳』,當行就行,當止就止,自然合泊而成為隨緣任運的生活。
禪家這種態度的修養,是經過相當努力而有幾個階段的。粗淺些說,至少可分三層次第︰最初要有迫切的尋求,其次湊泊悟解,發明心地,再次是『保任』和『行解相應』。在心地發明的時候,也有人看它作一種神秘經驗,以為是屬於宗教的。這如果像後世禪家專門在生死上用心,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的那樣去尋求一個歸宿處,自不免和宗教相通。至於講到如何就能湊泊,這特別重在『返照』的功夫。像臨濟(義玄,馬祖下三傳,?~867)在這一點上嘗指示學者,要從『解得說聽、歷歷孤明』的地方去返躬把握,假使求之於外,就愈來愈遠而成為枝蔓了。不過,這種返照的契機並非很容易地就會遇到。從前大珠由家鄉越州去江西參訪馬祖,馬祖責備他為何不顧自家寶藏卻拋家散走,他反問甚麼是自家寶藏,馬祖說『即今問我者是』,他到此才言下恍然。這可見契機的難得。到了後世,禪家接引學者每每不能明白指點,而純任機鋒領會,那就越發不易了。像有僧人問洞山(良價,石頭下三傳,807~869)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這當然不是叫問者在這句話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擋了回去,引起返照。如果真能在疑心的源頭得著端的,便是成佛的本源,但這對於泛泛的根機是很不相宜的。返照的另一方面,也被看成念起即落,不容轉折。百丈(懷海,馬祖下一傳,749~814)常用『頓悟法門』教人說,先歇諸緣,休息萬事,不被境惑,自是解脫。這因為本心原來沒有諸緣諸念,不涉萬事,所以一歇了念頭,便直下本心顯露,發生見用。由此,見即是性,而成為見性的狀態,並非另外有見去見性的。
禪家從悟解把握到踐行的本源以後,還須注意保任功夫。這由於有了徹底的、全面的理解,便能堅定地承當而應付一切行事。禪家也說這是『自肯』。像大梅(法常,752~839)從馬祖那裡聽到『即心即佛』一句話開悟之後,就另去梅山居住,馬祖派人考驗他說,現在馬師講的又不同了,不說即心即佛而說『非心非佛』。大梅回答說,這老漢只管用話頭來惑人,任他非心非佛,我只即心即佛。馬祖聽到了這才承認『梅子熟了』。禪家如此一門深入而透徹全體,並不比片面固執,動轍凝滯,由此便有了『直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這說明禪家生活原是嚴肅、謹慎,並沒有放任的意思。所以曹山(本寂,石頭下四傳,840~901)答人怎樣保任的問題說,要像路過蠱毒之鄉,水也不得沾得一滴。用這樣心情來做保任功夫,也可說禪家的修證即在於此。所謂心地的體性──『理性』雖可豁然徹悟,而習氣凈盡卻要逐事去體驗。溈山(靈祐,馬祖下再傳,771 ~853)解釋這一回事說︰『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禪家就是這樣由『頓悟漸修』的途徑來,在保任中間完成他們的實踐的。
從慧能印可南嶽的『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那句話里,我們可以理會到南宗的修持是認定心地的不受染污,而要使它隨在都能灼然朗照。換句話說,即是要心地的理性隨處體現,作為修證。那末,理性何所指呢?這可看成佛家果位的涅槃境界提到因位來作目標而言。它的內容應該『三德』具足︰在能照、能見的一方面是正智(般若),所照、所見的一方面是法身,由能所交涉所得的結果是解脫。所謂禪的生活,不外於日常行事中隨時體現這樣的境界。但是,關於體現的方法有兩種不同的見解,後來發展為各派的家風。第一種可稱為『觸目而真』的見解,要從全體(理)上顯現出個別(事)來。這樣的境隨心凈即是當念光透十方而萬法一如,馬祖的真傳宗旨正屬如此。他的門下大珠解釋這一點說,迷人不知法身無像,應物現形,就稱『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在講教的人或者以為這樣說法是夠透徹的了,其實還著了跡象,真要這樣比擬法身般若,豈非都成了無情的草木?所以,真正語法的縱橫自在,隨處都顯現法身,並不限於翠竹黃花。這一見解經過黃檗(希運,馬祖下再傳,?~850)、臨濟師弟的盡量發揮,就有了臨濟一派。而溈山、仰山(慧寂,814~890)師弟用全體顯現大用來作修養的宗旨,開出溈仰一派,也是依據這一種見解的。
此外,另有第二種『即事而真』的見解,要從個別(事)上顯現出全體(理),這可說形成於石頭(希遷)的議論里。他嘗讀《肇論》,對於『會萬物為己者其惟聖人乎』一句話很有會心,就寫成一篇《參同契》。大意說,要是將理事分別開來看,執事固迷,契理也非悟︰如果合攏兩者來看,每一門都有一切境界在,所謂『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這裡面有互相含攝的地方,也有互相排斥的地方。這樣看一切事象,自能圓轉無礙,而人的行為也可以隨緣出沒了。此說再傳到雲岩(曇晟,782~841)更提出了『寶鏡三昧』的法門,意謂人觀萬象應該和面臨寶鏡一般,鏡里是影子,鏡外是形貌,如此形影相睹,渠(影)正是汝(形)從而說明了『由個別上能顯現出全體』的境界。他的門人洞山常說『只遮個是』,曹山也跟著說『即相即真』,到得後來成功曹洞一派。從事象各別交涉的關係上建立偏正回互、五位功勛等等看法,就愈運用得細緻了。石頭的主張另經他的門下天皇(道悟,748~807)傳了幾代,生出雲門(由文偃創派)、法眼(由文益創派)兩派,看重在一切現成,都和即事而真的意思一脈貫通,所以他們中間的淵源很為清楚。南宋人對這一點發生異議,以為雲門、法眼都出於南嶽系天王道悟傳承,和石頭下的道悟並無關係,現在看來,這不過是門戶之爭(當時反對雲門宗的盛行,故作此說),其實是沒有根據的。
(四)略評禪宗一向是依著《楞伽經》宗通和說通相對的說法,而自居於教外別傳的。但它並非和教完全絕緣,不過表示所得的傳授不在言教文字上,卻另有其『心印』;如果借用現成的解釋,便是雲門所謂不從學解機智得之。更克實些說,禪宗的主旨在於『見性成佛』,這個性所指的佛性原是大乘經典里一個重要論點。假使不拘拘名相,那末,大乘所講的義理隨處都和佛性相關,不過對於佛性的指示僅僅依賴言教總覺是不很夠的。所以,從前有個座主去問臨濟,三藏十二部豈不都在那裡說佛性,禪法有何稀奇?臨濟回答說︰『荒草不曾鋤。』座主不滿意,以為佛豈騙人,臨濟再問他『佛在甚麼處』,他才無話可講。由這段公案看來,可見禪家對於言教,認為一片荒蕪還待開闢,並非俯拾即是的。如果像平常尋章摘句地去了解,豈但佛性無從見得,便連佛也認識不到的。那末,又怎樣去開闢荒蕪?這就要有『正法眼藏』的揀別,而非用禪的指點不可了。禪家雖也曾取《楞伽經》作過印證,又曾以《金剛經》、《法華經》、《維摩經》作憑藉,乃至後世還採用到《楞嚴經》、《圓覺經》,似乎仍須遵從言教,但其實不盡然。他們引據經教大都斷章取義,並且別為之解,絕不能用文字去拘束它。像馬祖常常說《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因此『即心即佛』是有來噥。實則《楞伽經》篇名佛語心的心(hrda)字是說『樞要』,並非思慮之心(citta),而禪家完全不管這些區別。所以,他們運用經教極其自由,又還反對機械的解釋,以為不問根器高下,不看時節因緣,終會成為格格不入的。也即由於這樣情形,我們從典據的方面說,禪宗是佛學思想在中國的一種發展,同時是一種創作。在印度的純粹佛學裡固然沒有這種類型,而它的基本理論始終以《起信論》一類的『本覺』思想貫串著,又顯然是憑藉中國思想來豐富它的內容的。
我們更從中國佛學思想的流變上看禪家南宗的盛行,可說是反映著當時佛家由於實踐的要求對一般義學和信仰的反抗趨勢。禪家最初很重視《楞伽經》,傳說達摩以來就是以此經相授受的。但經文經過義學家的輾轉講解,破碎支離,反而成了禪法的蔽障。在《續高僧傳》〈慧可傳〉里就明白地說︰『此經四世之後,變成名相,一何可悲。』四世之後正指著慧能的時代。那時南宗禪家為著擺脫這種名相紛繁的累贅,已自不能不另取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來作印證了。像這樣地要擺脫思想上的束縛而直截髮揮自己的體會,又特彆強調自力(像石頭致書南嶽的問答,以『寧可永劫沉淪,不從諸聖解脫』為言)主張平等(乃至說狗子也有佛性),並還提倡在世事上的實踐(像敦煌本《壇經》的〈無相頌〉說︰『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後世改為『不離世間覺』云云)。這些對於當時一般佛學沉湎義解,或依賴他力,或脫離實際的思想,力求解放,是有其積極的意義的。尤其是這種思想開展於嶺南一帶文化比較新興的地方,而提倡它的慧能本人,出生在沒落了的士大夫階級,從事勞力,又系文盲,他所接觸到的平民階層生活里嚮往自由的情緒是相當熱烈的。所以,他一聽到強調無住的《金剛經》就有會心,以致去黃梅參學,尋出一條思想道路來,成為南宗別派。這也可說恰恰符合了當時一部分平民思想自由的要求,因之他的主張很流行於嶺南地帶,現在從《壇經》的斷片記載上可見其一斑。後來他的門人,神會敢於對當時和統治階級淵源深厚的北宗挑戰,力爭正統,也只憑藉南方有群眾基礎的一點。
可是,唐代遭遇了『安史之亂』,統治階級為了應付軍費,多方聚斂,至德初年(756)便推行納謂僧的制度。一時間,佛教得著很好地發展機會,特別由於神會出來主持其事,便和南宗流行的趨勢相配合,在當時經濟基礎比較完整的南方,開闢出一個興盛的局面。像馬祖所在的南康地方,就成為『選佛場』,各地學人都奔赴前去。不過那些學人奔赴的動機不一定純正,就如丹霞(天然,739~824),本是個讀書的,要進京去選官,因在路遇著些參禪的向他說,選官不如選佛,於是他決定出家。這樣一個禪宗大家開頭的認識還十分模糊,簡直看學佛和選官同類,所為的只是爭上游,那時各處的道場很多是這樣地構成盛況,每個地方動輒聚集三五百人,而參學的人就以領眾的多寡來評定各家造詣的高下,偏重形式,自不免有損學術的純潔性了。所以,當時有個無著禪師回答文殊所問南方佛法的情況說,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正是道著病處。馬祖門下的百丈有鑒於此,特為斟酌了大小乘的戒律,創立叢林法式。他主張在普遍的律寺以外,另建『禪居』,作禪宗學人的住處;那裡不用佛殿,但存『法堂』,由傳法的長老主持教學,並還行『普請法』,上下共同勞動,耕種自給,在百丈本人便是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這些規矩很能收效於一時,達到整肅風氣的目的,但是日久弊生,依然難免。像黃檗嘗責備學徒,儘是吃酒糟漢,只圖熱鬧,向八百一千人處去。長沙(景岑,馬祖下再傳)也說,若是一向舉揚宗教,法堂里須草深一丈(此即後來長慶所說『盡法無民』之意)。從這些話里都透露出禪宗寺院有欠缺的一面。這由於那時出家的人很多是為了逃避賦役(據敬宗時李德裕奏疏,淮右人民一戶三男的常常一人出家,一時減少了壯丁幾十萬),品質不齊,自然成為魚龍雜處。而因寺院經濟的畸形發達,加強剝削(武宗時,天下僧尼不足三十萬,但佔有良田數十萬頃,作工的奴婢十五萬人),便又養成游惰坐食的風氣。這些情況發展到最後,終於在武宗會昌五年(845)招來滅法的結局。當時廢寺四萬餘所,返俗僧尼二十六萬餘人,對於整個教團的打擊可說是極大的。其後不久,禁令解除,寺院逐漸恢復,就在這一契機上,禪宗分裂為幾派,像溈仰、臨濟、曹洞,先後都建立起來。它們的共同趨勢,不期然地重智輕悲,偏向接引上機,和平民的關係比較疏遠,另方面影響所及,形成清談,無補實際,於是原有的一些積極意義也就日見消失了。
◎附三︰太虛〈曹溪禪之新擊節〉(摘錄自《海潮音》雜誌四卷十二期)
達摩別傳一宗,至曹溪而大行中國;宋時貤及朝鮮、日本,迄今流衍未衰,可為盛矣!然自達摩以逮曹溪,雖別傳之心宗實超教外,而悟他之法要不離經量。曹溪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又曰︰『涅槃經吾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為汝終無二說。』又曰︰『執空之人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言語,只此言語便是文字之相。』又雲︰『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故達摩、慧可授受《楞伽》,黃梅、曹溪宏演《金剛》也。夫《楞伽》乃大乘妙有法輪之天樞,而《金剛》亦大乘真空法輪之斗杓,洪源遙流,酌之不改初味,雪山寶林,湛焉有如新瀉。
每讀信心之銘、證道之歌,觀《般若》、《瑜伽》諸經論,輒覺渙然融釋,妙洽無痕。惟後時宗徒既混入知解,而教徒亦強挺荊榛──四教先亂《般若》,五教尤亂《瑜伽》──江西、石頭以下諸師,為救其弊,數變其法︰或由旁敲側擊使親悟,或由電驟雷轟令頓契。然皆要期自證,不為語通,絕言思之妙心,終不用父母所生為口說。故曰︰『若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雖易臨機之用,不失教外之傳,而要以曹溪法寶為綜前開後之大規範。今者《般若》、《瑜伽》重暢,試為一拈唱焉。
(一)曹溪之自悟
夫諸法緣生,生空無性,此大乘般若之輪也。諸法唯心,心幻無性,此大乘瑜伽之輪也。破我法之執,彰真俗之諦,發理量之智,證性相之境,說或小異,揆無不同。曹溪聞《金剛般若》心即開悟,即悟此也。後呈其悟,故書偈雲︰『菩提本無樹』,以諸法唯心故;『明鏡亦非台』,以心幻無性故;『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以諸法緣生,生空無性故。然此二輪猶收教內,教外之傳,尚須一征。
其夜,五祖以袈裟遮圍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乃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知悟本性──即下本心──,謂曹溪曰︰『不識本心──即上本性──,學法無益。識自本心──無性本心──,見自本性──心本無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此大悟界,唯迥絕言思之妙心──觸諱,罪過──,名相之所不能安立。故教下雖強名一真法界,或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旋曰非安立諦,廢詮不詮。此雲言下大悟,實非言語能到,故為教外別傳之宗。此『宗』何指?故借一言假為詮表,則曰︰無性空心,心圓眾妙。心幻無性故應無所住;無性真心故而生其心。心──此無性空心,即曹溪所云自性──圓眾妙,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也。
由是總其悟旨,可歸二言︰諸法唯心心幻無性──亦可諸法緣生生空無性──,無性空心──亦可無性幻心──心圓眾妙。後世三關之意,亦不外是。諸法緣生而生本空,一也。諸法皆心而心如幻,二也。無性妙心心即諸法,三也。夫至無性妙心心即諸法,則隨手舉來莫非涅槃──本空無性──妙心也,明矣!然此實非比智假詮可及,故云教──比智假詮──外別傳。
(二)曹溪之悟他
曹溪說法悟他,皆從自悟境界流出。然以大悟之界,須人自達,故其所言不離教內空、有二輪。說空破有,說有破空,遣除邪執發生正智而已。意在教外,言不離教,此曹溪禪所由高也。由此其說法之綱要,只是萬法心生,生空無性──『非風幡動,仁者心動』,法心生也。『佛性無常,諸法是常』,空無性也──,俗真真俗,出沒即離。其言外之旨,在使人執亡意消,躍然自得。故曹溪曾喚其門人法海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師一方,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案︰《壇經》載︰「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云云。此所云同見同行,即已悟可為一方師者;分付,即付囑其悟他說法之典,要令不失本宗。後世一般邪魔外道,秘為六祖不傳之據,謬甚──。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不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案︰此曹溪傳其入室弟子說法之要,亦猶洞上有《參同契》及《寶鏡三昧》等。其密傳不令眾知者,皆為護持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者,恐彼謗法獲罪,執語障悟,別無他義。
此上來所舉,祖自有釋。今案︰動用對法,出語盡雙,即離兩邊,來去相因,乃運空有二輪以摧有空二見者也。究竟二法──空有、真俗等相對法──盡除,盡除者,是教下假詮。說一切法──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及三十六法──不離自性,不離者是教外妙心──指一切法離言自性。在《般若》、《瑜伽》諸經論,指其要歸,無不如此。故曹溪乃真通教意,真能說法者也!
又曰︰『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其為志徹說《涅槃經》常無常義。又為神會說見不見、痛不痛義。對卧輪有伎倆曰︰『惠能沒伎倆。』對住心觀靜長坐不卧曰︰『是病非禪,拘身何益。』對空知無見曰︰『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對念佛生西曰︰『西方只在目前』──誤十萬億佛土為十萬八千里,此因不觀經文,未解經義之故──。此其與人解縛去粘、抽釘拔楔之妙,如所謂馬前相撲倒便休!活潑潑地,赤洒洒地,坦蕩蕩地,露堂堂地,誠有不可言喻形容之者!
其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問諸人還識否?』才被神會喚作本源佛性,即呵之為知解宗徒。以說一切法雖不離這個,而這個終不能言陳出之。神會名作本源佛性,以為假智假詮可得,遂滯於名相知解中,而失教外之傳。此與賢首等之知解教徒,以諸美辭種種形容繪畫絕言思之一真法界,自謂超越先哲,能言龍樹、世親諸祖所不能言,同一僭妄!殊不知諸祖豈不能言哉!特以實非言思之所及耳。雖構種種形容繪畫之說,徒益名想之影,反障證悟之門,故曹溪力呵之。有曹溪力呵之,故雖有神會等知解宗徒,而宗風仍暢。慈恩等於知解教徒未力呵斥,故四教、五教興,嘉祥、慈恩之教輪輟。清涼引而化之,陷泥已深。圭峰則由知解宗徒兼為知解教徒,宗下承曹溪風能斥去之,故宗彌盛。而清涼於圭峰又不能呵卻之,故教益晦。厥後,永明順而正之,落草愈甚。宗徒教徒殊皆沒入知解,不期離言妙悟,封著名相。
二三真禪,唯用峻險或截擊為法門,務以揚落知解為事,以延教外之傳。故墮於知解者,不唯失宗,亦失於教。若曹溪之說法悟他,不唯得宗,亦得於教。昔一居士請雲門曰︰『三藏十二部教意即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門曰︰『祖師意且置,汝道如何是教意?』士罔措,門大加呵斥而去。故宏宗演教者,當學曹溪悟他,以知佛祖說法之妙。
(三)曹溪之自性
曹溪於其敘悟及教說法等中,若諸偈言及長行等,三科法門三十六對,亦是常途語句。最關要者,唯在『自性』一名。於其自敘及教他中,若不識『自性』一名所指,必難瞭然。其自敘中敘悟自性本清凈等,其教他中令說一切法不離自性等,皆必知其自性所名,乃有著落。好在曹溪曾自釋雲︰『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此指第八本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此指第七末那。多以轉識為心,如雲︰心為地,性為王;性在心存,性去心壞。性指一報之主之異熟識,心指前七──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十八界皆從自性──指含藏識──起用──從藏識所藏之十八界種子起十八界現行,曰起用,即以前六三不起現行為息用。粗似《易經》『寂然不動為體,感而遂通為用』;亦似《中庸》『未發為中,發而中節為和』。核於《成唯識論》等義,此種見解,猶有疏謬,以異熟識非真寂故──。自性若邪,起十八邪──有漏異熟識緣有漏種起有漏現行;自性若正,起十八正──無漏無垢識緣無漏種起無漏現行;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用由何等,由自性有──『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
依此觀之,曹溪確指第八識名自性,明矣!其頌四智,亦曰︰『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此亦以第八名性,第七名心者。謂自性──第八──若清凈,即大圓鏡智。自心──第七──若無病,即平等性智也。
然第八識名義糾紛,頗難分解。通名或曰一切種識,或曰阿陀那識,或曰本識,或曰心。在有漏位,或曰阿賴耶識,或曰界趣生體,或曰異熟識;在無漏位,或曰庵摩羅識,或曰大圓鏡智,或曰真佛身。就有漏中指無漏界曰如來藏,亦曰佛性。以假智詮指絕言思界曰一真法界,亦曰真如──真如一名,諸經論中多指遮空二執空理。然《起信》雲︰『唯是一心,名為真如。』又說真如之自體相及真如用。《楞嚴》亦說︰『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曹溪亦說真如自性是真佛及說真如用。此等所言真如,每與指一真法界或如來藏同,非但二空空理──。而曹溪言自性,亦復通此多義。言自性本自清凈等,是指如來藏或一真法界也。言自性邪正起十八邪正,是指異熟識或阿賴耶識或庵摩羅識或一切種識也。其名義之玄紐若此之甚,無怪因《起信論》真如一名,生後人歷久之諍歟!
禪宗悟本體禪、主人翁禪,所悟雖亦離言法界,在異生位仍即阿賴耶、異熟識。前六剎那不生,末那我愛執藏暫現。此若執實,雖悟唯心,不悟無性,或入外道。了幻無性,取無性空,不透末後,或歸二乘。進悟無性心源含融萬法,乃大徹了。故《深密》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執為我即執為性,我義即性義,未悟無性故入外道──。然在凡位欲求頓悟,除悟此亦別無真體,故《大佛頂》曰恐迷真非真;迷此非真欲別求真,終亦無真可得。嗚呼!此可知曹溪自性一言所關之大已!
然自性應專指諸法離言自性。若曹溪說為含藏識,不如易以通名,名以一心,或名自心為當。故吾有取於永明之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唐·圭峰以瑜伽為法相宗,般若為破相宗,自居為法性宗,曰一乘顯性教。以有情有本覺真心名如來藏,又名佛性。此亦以如來藏名法性者,不如名以真心為當。然其不脫知解,不悟諸法離言自性,作《禪源詮》,嘗曰︰『心是其名,知是其體,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以為舉知字即能得心體,宗門或斥之曰︰『知之一字,眾禍之門!』明·永覺賢以真心具空寂與靈知之二義,補曰『空寂之知』,謂圭峰取知遺空寂,不了真心。今按︰空寂即無性義,空寂靈知即無性心。即心不悟無性,故成妄執;妄心若悟無性,即契真如。故空寂知始是真心,彼執知為心體,且不悟心無性,更何解乎無性心哉!故後世宗師於曹溪所云自性,亦諱言之。但云『這個』,這一『著子』以指示之,誠以『說似一名即不中』也!
◎附四︰巴壺天〈禪宗的思想〉(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
禪宗是佛教里一個革新派,稱為教(其他各宗)外別傳,它的宗旨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相傳禪宗的始祖是達摩,他東來中國(六世紀時)後,住了五十多年,用《楞伽經》作教典,傳至五祖弘忍,有兩個大弟子,一是神秀,一是慧能,一天,弘忍為決定他的衣法繼承人,令弟子們呈驗悟境,神秀作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壇經》)
這首詩偈雖好,但它的境界,只在修行途中,尚未見性。後來慧能亦作一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壇經》)
弘忍看他這首詩偈,知已徹悟心源,便叫他夜間入室,為他說《金剛經》,並將衣法傳給他,於是慧能嗣為六祖。因此有人說︰『禪宗原來是宗奉楞伽經的,後來變為宗奉金剛經。』又有人說︰『六祖壇經大半是假的。』其實禪宗既是不立文字,這些問題就無關宏旨了。(參看本文甲二貴行解不貴知解一節)慧能的大弟子,有懷讓、行思與神會。神會這系法嗣,數傳即絕;而懷讓與行思兩系,法嗣特盛。後來分成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宗,臨濟一宗,後又分成楊岐、黃龍兩派。這五宗七派形成後,綿延很久,影響很大。(尤其是臨濟、曹洞兩宗)他們的門庭施設(接引方法),雖然花樣繁多,但是『佛法無多子』(《臨濟語錄》),從根本的思想及接引方法的原則說來,他們大致是相同的。
甲、根本的思想
(一)貴自求不貴他求
佛家其他各宗沒有不重視拜佛的(尤其是凈土宗),禪宗卻不然,不惟不重視拜佛,有時甚至呵佛罵祖,如德山鑒罵達摩是老臊胡,釋迦是乾屎橛(《御選語錄》),雲門偃要一棒將佛打殺與狗子吃(《雲門語錄》),雪竇顯要喚祖師來替他洗腳(《碧岩集》),這些佛祖有什麼過?洛浦安曾答僧問說︰『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御選語錄》)
有佛祖的偶像在,多少人被他們惑住了,就迷失了自己回家的路。卻不知『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里坐。』(《趙州語錄》)人人自己皆有佛性(亦稱自性、真心,異名甚多,見真心直說),與眾生同體,本來光明,清凈無染,只因無始劫來,被無明(盲目的意欲)覆蓋著,被塵勞牽轉著,墮入對立界中去,於無限中認取有限,於平等中妄立差別,不能見出本來的光明與清凈,本來的無限與平等。
慧朗禪師問石頭希遷和尚︰『如何是佛?』頭曰︰『汝無佛性。』曰︰『蠢動含靈又作么生?』頭曰︰『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曰︰『慧朗為什麼卻無?』頭曰︰『為汝不肯承當!』(《五燈會元》)
『自家屋裡物不肯信,只管向外覓。』(《臨濟語錄》)那麼,自家屋裡物也就雖有若無了。『貪看天上月,失卻掌中珠』,這般人太堪憐愍了。南嶽慧思說︰『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御選語錄》)
但能辦個肯心,反求諸己,不向外覓,一旦見著自己的本有寶藏(佛性),一切受用,無不具足。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雲,歸來偶過梅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某尼詩見《鶴林玉露》)
(二)貴行解不貴知解禪宗既不重視拜佛,自亦不重視看經。德山鑒說︰『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是拭瘡疣紙。』(《御選語錄》)夾山會說︰『一大藏教是老僧坐具;祖師玄旨是破草鞋,不著更好。』(《御選語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見性是一種神秘境界,須人親自體驗,不是知識的研究。神秘境界不在經典文字里,經典文字至多不過是神秘境界的摹擬,不是神秘境界的本身。譬如游草山,佛祖都是游過草山的人,他們的經典,好比草山遊記。無論遊記寫得如何真實,總不是草山的真面目。我們單看遊記,不能算是了解草山。所以禪宗不教人看遊記,只教人親自去草山。
古靈神贊禪師行腳遇百丈,開悟即回。受業本師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窗紙求出,師睹之曰︰『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去!』(《御選語錄》)
白雲端禪師曾作蠅子透窗偈雲︰『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林間錄》)這皆是說向故紙里鑽,是沒有出路的,必須別尋途徑。怎樣別尋途徑呢?
趙州從諗禪師問僧︰『一日看多少經?』曰︰『或七八卷,或十卷。』師曰︰『闍黎不會看經。』曰︰『和尚一日看多少?』師曰︰『老僧每日只看一字。』(《五燈會元》)
只看一字,不是看經上的死字,是看他的本來面目,他的本來光和凈的『性』。同時宗門中有參趙州一個無字法門,也是見性的一種途徑。(見黃檗《傳心法要》、慧開《無門關》)現在且引慧開的話︰
『……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盪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打成一片,如啞子作夢,只許自知。』(《無門關》)
惡知惡覺盪盡了,光明清凈的自性就會驀然地呈露出來。『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郁山主語》,見《御選語錄》)
言時主觀融歸客觀,有限融歸無限,差別融歸平等。能所兩忘、物我一體。但是前念離境即菩提,後念著境仍煩惱。(反用《壇經》六祖語意)頓悟自性以後,還須向事境上去磨練,時時迴光返照,善自保住,莫讓它隨境轉,直至工夫純熟,雖在差別境中而能常入無差別定。
(三)貴超聖不貴住聖
以上說的,都是超凡入聖邊事,但是入了聖的人是不該住在聖里的,因為入聖只是一個階段,一個過程,不是終點。
黃檗希運禪師,游天台,逢一僧,與言笑,如舊相識,乃偕行。屬澗水暴漲,師捐笠植杖而止。僧褰衣躡波,若履平地,回顧曰︰『渡來渡來。』師曰︰『咄!這自了漢,吾早知,當砍汝脛。』僧嘆曰︰『真大乘法器。』(《五燈會元》)
有了渡水能力,只管自渡,不去渡人,這不過是個自了漢。徹底見性的人,他已知眾生與他自己同體,好比耳目和手足間的相互關係,他不能坐視眾生沉淪在苦海里,不加援救,所以必須超聖入凡,接物度生。這時他『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臨濟語錄》)雖入凡,已與先前入凡情形不同。
┌──┬─────┬────┐
│在凡│因惑(迷)│物轉 │
├──┼─────┼────┤
│入聖│因智(悟)│不被物轉│
├──┼─────┼────┤
│墮凡│因(慈)悲│轉物 │
└──┴─────┴────┘
最初凡夫在凡是因惑(迷),後來從凡入聖是因智(悟),現在從聖墮凡是因悲。迷時被物轉,悟時不被物轉,悲時轉卻物。舉一個譬喻,迷時在凡,好比溺者入水,悟後悲時入凡,好比援溺者入水,他已入水不溺,才能從水救人。這種從凡入聖與從聖入凡的程序,頗似具有黑格爾辯證法的意義。但是從凡入聖與從聖入凡,猶有凡與聖的對立。尚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攝用歸體,回至究竟涅槃境界;這時凡聖同泯,不見有佛可成,也不見有眾生可度。
乙、接引方法的原則(以下一、二說的不用死句與補藥,是原則上不用,並非絕對沒有人用。)
(一)用活句不用死句
禪師們在任何時間與任何場合里,都以這件大事(見性)為念;他們接人,也只是要人識得這個自性。但如實說來,自性是絕對的,是不可感覺不可思議的。它『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南泉語見《五燈會元》)說『似一物即不中』(《懷讓語錄》)。神會把它說破(叫它本源佛性),便被六祖呵為『知解宗徒』(《壇經》)。因此禪師們對於這不能說的,常以不說為說,必不得已要說的時候,就從日常生活中,藉任何當前可感覺的具體事物,來象徵或影射不可感覺與不可思議的自性。無論他們是近取諸身(如舉拳、彈指、叉手、垂足等),或是遠取諸物(如拈杖、豎拂、砍柴、挑水、游山等),表面上說的是有關這類事物的話,骨子裡卻是另有所指。『鵓鳩樹頭啼,意在麻畬里』,這類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話,就叫做活句。但是在門外漢聽來,活句卻往往被誤解為死句。(潭柘亨雲︰『書記(指萬松秀)若會,死句也是活句;若不會,活句也是死句。』見《從容錄》)
洞山守初禪師,初參雲門,門問︰『近離甚處?』山雲︰『渣渡。』門雲︰『夏在甚麼處?』山雲︰『湖南報慈。』門雲︰『幾時離彼中?』山雲︰『八月二十五。』門雲︰『放汝三頓棒,參堂去!』師晚間入室親近問雲︰『某甲過在甚麼處?』門雲︰『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御選語錄》)
宗門中常稱凡為這邊,聖為那邊;如南泉雲︰『直向那邊會了,再來這邊行履。』(見《古尊宿語錄》)從凡入聖是去那邊,從聖入凡是來這邊。雲門問的『甚處』、『彼中』,並非真的要問他從那個地方的廟裡來,卻是藉此考驗他會不會那邊事(聖境)。誰知洞山不會,遂只作尋常問話應答,所以雲門都罵他是飯袋子。若是會家相逢,一問一答,句里呈機,那就如函蓋相合,箭鋒相拄了。
長沙景岑招賢禪師一日游山歸,至門首,首座雲︰『和尚什麼處來?』賢雲︰『游山來。』座雲︰『到什麼處來?』賢雲︰『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御選語錄》)
座主豈不知景岑賢是游山,卻要問他到什麼處來,景岑賢聞他舉著便知落處,就答道︰『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原來宗門中常說入凡是落草,入聖是上孤峰。景岑賢的答話,是說先從凡入聖,卻又不住在聖位里,回到凡里來。這種言句,既不違世諦,亦不離佛法,語意雙關,好漂亮!好靈活!以上說的是單用言句接人,此外還有用峻烈的動作配合著,截斷人家情思,使他當下直悟自性。
百丈懷海禪師一日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子飛過,祖雲︰『是什麼?』師雲︰『野鴨子。』祖雲︰『甚處去也?』師雲︰『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扭,師負痛失聲,祖雲︰『又道飛過去也?』丈大悟。(《指月錄》)
百丈兩度答話,都是跟著外境(野鴨子)轉,馬祖要他直下體認自性,並沒有飛去,遂扭著百丈的鼻頭,於是百丈負痛失聲;就在這個當兒,自己的主觀和客觀(野鴨子)的對立被破壞了,而躍入主客不分的絕對境界里去。
(二)用瀉藥不用補藥
禪師接人,不是給人家添些什麼,只是把人家的什麼都扔了去。譬如治病,他只是用瀉藥,不用補藥。玉琳琇說︰『我有一方濟世,大黃八兩,水二碗,濃煎頓服。』又說︰『再加四兩。』又說︰『渣再煎。』(《黑豆集》)
但一般學人是患些什麼病呢?『凡語不滯凡情,即墮聖解,乃學者大病。』(風穴沼語,見《人天眼目》)
所以圓悟勤說︰『在孤峰(聖)者救令入荒草(凡);落荒草者救令處孤峰。』(《碧岩集》)
這是說︰滯凡情的,用『聖』葯給他吃,把他的凡情瀉卻;墮聖解的,用『凡』葯給他吃,把他的聖解瀉卻。但除凡情是一層,除聖解又是一層,凡聖俱除又是一層,轉入轉深。
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請師指示。』州曰︰『吃粥了也未?』僧曰︰『吃粥了也。』州曰︰『洗缽盂去。』(《指月錄》)
趙州問僧吃粥也未,是問他悟了也未;僧答吃了,是說已悟(聖解);趙州教他洗缽盂去,是令他除悟。(宏智覺解釋見《天童頌古直注》。按粥有粘性,趙州洗缽盂話,亦是教他解粘。參看《五燈會元》『黃龍誨機救公案』。)這是教人不住一(聖)邊。
船子德誠禪師囑夾山曰︰『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指月錄》)
船子誠首句話叫夾山不要住有,但又怕他執空,所以次句叫他亦不要住空,這是教人不住二邊。
空室道人智通,政和間居金陵,曾設浴,揭榜於門曰︰『……盡道水能洗垢,誰知水亦是塵;直饒水垢頓除,到此亦須洗卻。』(《御選語錄》)
『盡道水能洗垢』句,說垢是穢,水是凈,教人舍穢;但穢舍了,又怕人取凈,所以次句說凈(聖解)亦是穢,也須舍卻;末兩句則更教人連『穢凈俱舍』也須舍卻。這是教人不住二邊,亦不住中間。禪師們替人家治病,不獨常用玄妙的象徵的言句,也常用奇特的象徵的舉動。有潑茶的,有割指的,有打破鍋子的,有用袖拂去圓相的,有用钁頭打蚯蚓的,不一而足。現在且舉打蚯蚓一事,稍加說明︰勝光钁斷一條蚯蚓,向子湖神力禪師雲︰『某甲今日钁斷一條蚯蚓,兩頭俱動,未知性命在那頭?』師提钁頭向蚯蚓左頭打一下,右頭打一下,中心空處打一下,擲卻钁頭便歸。(《五燈會元》)
勝光問子湖蚯蚓的性命在那頭,猶有邊見存在,子湖用象徵的舉動,暗示他︰兩頭和中間都應除卻。由此可知禪師這類言動,不外玉琳琇說的,大黃八兩,不夠,再加四兩;再不夠,煎藥渣。總教人家吃了再吃,瀉了再瀉,直至一切瀉盡為止。
最後我要聲明的是︰禪宜默不宜說,說得越多,去禪越遠。現在我該『將嘴掛在牆上』(德山鑒語),去學須菩提向岩中宴坐了。
須菩提岩中宴坐,諸天雨花讚歎,尊者曰︰『空中雨花讚歎,復是何人?』天曰︰『我是天帝釋。』尊者曰︰『汝何讚歎?』天曰︰『我重尊者善說般若波羅密多。』尊者曰︰『我於般若未嘗說一字,汝云何讚歎?』天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般若。』(《碧岩集》)
可是進一步說,禪非語亦非默,它是聖凡罔測的。就連『於般若未嘗說一字』的須菩提尊者,也是去禪尚遠。不見雪竇顯禪師頌這段公案么?『雨過雲凝曉半開,數峰如畫碧崔嵬;空生(即須菩提)不解岩中坐,惹得天花動地來!』(《雪竇語錄》)
◎附五︰慧風〈從禪宗的教學方法、勞動精神中看出宗師們的風格〉(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
印度佛教傳來中國,經過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到禪宗六祖慧能(638~713)時代,也是中國佛教最盛時期,各宗派都已成立;自達摩到惠能,經過二五0年的傳播,禪宗作為一宗的體系也基本完成。禪宗以般若思想為中心,擷取《楞伽》、《法華》、《涅槃》、《凈名》諸大乘經典的精髓,融合老莊的浪漫思想,提煉成簡單明白教學的理論,標出單刀直入明心見性的宗旨。它是沒有義學繁雜的教相,沒有律學細節的戒條,更沒有密部那種眾多的儀軌,思想極其自由,行動極其洒脫,雖是佛教中的一宗,卻不受佛教形式的束縛。它自己構成一種獨往獨來的風格。
佛教哲學的基本理論在緣起,在實踐倫理方面是革凡成聖,以證悟菩提涅槃為目的。教家雖說佛與凡夫在緣起性空之理上是平等,但在煩惱菩提之間則有條界線。禪宗則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肯定了人本來是佛,所謂即心即佛,人與佛之分是妄見,佛本現成無須用求。所謂『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是禪宗教學上的基本理論。百丈的『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黃檗更肯定『佛只是人,人只是佛』,是禪家的口頭語句;南泉的『平常心是道』更顯出禪宗用語上的特點。就是這樣,把人從自卑的心情中解放出來,樹立起獨立自主的人格,人即是佛。
(一)
南宗頓悟,只在真正見解,從認識論上著手,悟後還須從實際生活中去鍛煉和體驗自己工夫。黃檗說的『語默動靜,一切色聲,儘是佛事』;臨濟稱之為『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就是把禪的最高原則運用到一切日常生活中來,在禪家眼裡,無處不是活生生的禪。禪家到此,肯定了自己是佛,是和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稍有自卑,便成擔枷帶鎖漢,無繩自縛人。
臨濟(~867)受黃檗心法,是百丈徒孫,他就是個充分具有這樣氣概的人。他在教導學人時,再三地激勵學人『切要求取真正見解,向天下橫行』!真正見解,並不是別的,只認取自心本來是佛,所謂『祖師西來,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黃檗語)。既然一切人全體是佛,佛法便是極平常的事,更沒有會被什麼黏縛住,所以稱『佛是自由人』。『你欲識得佛祖么?只你面前聽法底是』。禪家教人,就是這樣親切,單刀直入,一切教條到這裡都沒有用處了。臨濟在教學中,經常用激勵人心的話來激勵學人,如說︰『大丈夫兒,今日方知本來無事!』『欲得如法,直須是大丈夫兒始得,若萎萎隨隨地,則不得也!』臨濟教導學人『不取佛,不取菩薩羅漢,不取三果殊勝,只是認取自己』。他敘說自己是︰『迥然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並教導學人說︰『自達磨大師從西土來,只是覓個不受人惑底人!』禪家教學的方法,鼓勵人的自信心,要從一般宗教徒的卑怯心情中來解放自己,直把古代佛祖也不放在眼裡,認佛祖不過是個『傳語人』。這是禪宗教導人第一著眼處,是參禪人的真正見解處,不受人惑處。
禪家宗師為了鍛煉和考驗學人這種不受人惑的見解,在平常實際生活中運用了種種的方法,自馬祖以下,產生了所謂禪機或公案的問答,用棒用喝,毀佛毀祖,無所不用其極。等到學人確實達到這種見地時,才得師家許可,與以印證,即所謂以心傳心,心心相印,全都就共同見地說。就是在得到師家印證的場面,也是大異尋常。從前黃檗(~850)在百丈(720~814)座下受教,有一天,百丈自敘他過去被馬祖(709~788)一喝,直得三日耳聾,黃檗聽了不覺吐舌。百丈便印證了黃檗悟得馬祖一喝的心法,對黃檗說︰『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子甚有超師之見。』後來黃檗弟子臨濟,在大愚處悟得黃檗心法時,便說『原來黃檗佛法無多子(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意思)』。這都說明弟子要有超師之見,才得師家許可;不僅如此罷了,黃檗在百丈座下,臨濟在黃檗座下,受到師家考驗時,常用拳掌痛揍他們的老師,受揍的老師以呵呵大笑來稱許自己的弟子。師家與弟子之間,為了考驗見地(即是否有共同的真正見解),完全脫略形跡。這種別開生面大膽的教學方法,在佛教中除禪宗外是沒有的。
作為一個明眼的禪宗師家,生怕學人不敢承當自己與佛祖無別,生怕學人去覓古人的足跡,迷入古人的歧路,於是產生了呵佛罵祖的作風,其中以臨濟和臨濟同時的德山(782~865)兩人最為突出。臨濟說『菩提涅槃是系驢橛』,要『坐斷佛頭』,指義學法師是把糞塊向口裡含過吐與別人吃;德山罵佛為『老胡』,說佛『經三大阿僧祇劫,即今何在?八十年後死去,與爾何別』?罵達摩為『老臊胡』,貶經典為『拭瘡痍紙』。
在禪宗來看,這也是一種教學的方法。臨濟自說是︰『夫大善知識,始敢毀佛毀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罵辱諸小兒,向逆順中覓人。』覓什麼人?覓『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黃檗語)的人,覓個赤體承當自己本來是佛的人。臨濟並說自己這樣呵佛罵祖,排斥經典,『於十二年中,求一個業性如芥子不可得』。這種教學的方法,也是除禪宗外在佛教中找不出第二個例子的。
佛教經論,說明一個問題時經常運用它的辯證法,百丈稱之為『透過有、無兩頭句』。在禪宗教學上更著重在遣盪、建立。透過遣立,呵佛罵祖,排斥經典,是屬於無句,遣盪邊事。黃檗自說於不著三寶中求卻『常禮如是事』,於矛盾中得到統一;黃檗看經(建立邊事),臨濟指是『黑頭老和尚』(遣盪邊事。按凈土宗有教婆子念佛以豆子記數的)。就是臨濟,也說『一即三,三即一,如是解得好看教』。百丈說,『讀經看教,不是一向不許……第一須自有眼,須辨他生死語』(指了義教為生語,不了義教為死語)。但就總的精神看,三寶雖尊,一落求心便成縛著,所謂『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禪家的一棒一喝間,都有明暗賓主之辨,縱奪殺活之機,有時一拳是報恩,有時一踏是情深。這是禪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大機大用』,決不是無目的地胡來一套。
自馬祖以下,在教學的方法上突破了常規,他們用峻峭的,權變莫景禪機,來勘驗學人,畫圓相,豎拂子,把鼻、吐舌、拍手、作舞、燒佛、斬貓、擎拳、舉指等等,都被運用到教學上來,臨濟、德山,動不動教學人吃三十棒,喝聲震響了僧堂。為遣盪經論教條的執著,後來宗師,卻應用了人民的歌謠,甚至用艷麗情詞代替了佛語,可以看出禪家教學上的大膽。這樣作法,就是臨濟說的『向逆順中覓人』;可是這種過『左』的作法,漸漸地失去『全體作用』的精神,變成一種徒具形式的玩意兒了,後來禪宗之衰,未始不植毒根於此。
總之,禪宗的教學目的是︰在於把人從自卑怯弱的思想中解放出來,要求每個人都樹立起與佛祖無別的獨立自主的人格;它的教學的方法是︰不離實際生活,運用活的教材,充分地表達出『生龍活虎』的精神。
(二)禪宗自達摩到六祖慧能,完成了一宗的思想體系;到了馬祖以下,教學方法上起了巨大的變革;一方面和一般義學的教家有所距離,另一方面和謹慎細行的虔敬律學的毗尼師,已勢不能同住在一個山門內生活了。因此,禪宗的徒侶,在經濟生活上、在管理僧務上,不能沒有一種獨立的新制度以適應這個現實的要求。相傳禪宗的叢林創自馬祖,叢林的清規制自百丈;實際上,五祖弘忍開東山法門,會下聚集的都是禪侶,已成為純禪宗的門庭;不過除修習坐禪外,一般生活仍遵律制。到馬祖宗風大變;馬祖座下的百丈,懷著改革制度之志。宋·楊億的〈古清規序〉,有如下一段文︰
『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達摩),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列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故常爾介懷,乃曰︰「佛祖之道,欲誕布化,元冀來際不泯者,豈當與諸部阿笈摩教(即四阿含小乘教)為隨行(指小乘律)耶?」……於是創意別立禪居。』『古清規』是指百丈手訂的書,今叢林流傳的《敕修百丈清規》,是元代的作品,已經過了多次演革修訂,失去了百丈原作的面貌。根據《宋高僧傳》的〈百丈傳〉和《景德傳燈錄》載楊億的〈古清規序〉,均於《百丈清規》有簡單的介紹,尚約略可以看出古清規有如下的內容︰
(1)建立僧堂,即安置所有參禪的學人集居到堂中,坐禪睡卧依次在『長連床』上。(2)建立宗師長老居處的方丈。(3)『不立佛殿唯樹法堂』,是長老說法和學徒們或來賓們回答商量激揚宗要的場所。僧寺不立佛殿,原是合於律制,但在中國則成異舉。由於新興的禪林,未必馬上得到供給多人生活經濟的基礎,在清規中最特出的除不立佛殿外,是(4)『行普請法』。『普請法』,規定上下大眾集體的農業生產勞動,如開田墾荒、植樹、興修水利、播種、收穫等一切有關於農業上的勞動。
百丈禪師是樹立勞動榜樣的人物。陳詡的〈百丈塔銘〉稱百丈『行同於眾,故門人力役,必等其艱勞』(《全唐文》卷四六六〈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百丈廣錄》記百丈熱愛勞動一則故事︰
『師,凡作務(指農業生產勞動)執勞(指為大眾勤務),必先於眾。眾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請息之。師雲︰「吾無德,爭合勞於人。」師既遍求作具不獲,而亦不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廣錄》另一則記出如下具體事實︰
百丈有一天『普請開田』回來,問黃檗︰開田不易;黃檗答︰這是大家乾的活兒。
百丈說︰辛苦辛苦;黃檗答︰爭敢辭勞。
百丈問︰開得多少田?黃檗便表演了鋤田的動作。
百丈便喝,黃檗掩耳出去。
這是一則黃檗開田的公案。他們在討論勞動中結合禪的教學。百丈問開得多少田?是考驗黃檗在勞動中是否體會勞動即佛事的精神,黃檗的表演鋤田,表達出正是如此;百丈用一喝來許可他,也是勘辨他;可是黃檗掩耳便走,正好說明他從來沒有離開這個,何必再勞婆婆媽媽呢。像這種在勞動中檢驗禪的工夫故事,各種語錄中可以信手拈出。他們愉快地勞動,愉快地商量,有時還愉快地互相撕打,老師經常吃到徒弟的鋤田柄或被打翻在地上爬起來呵呵大笑,充分地洋溢著從勞動中體現出禪的歡樂。但是種田挑糞,是被士大夫看成賤役,比丘律制是三衣一缽乞食自活的(可是乞食制度在中國行不通)。《宋高僧傳》說百丈禪林的『諸制度,與毗尼(律)師一倍相翻』;但是由於百丈見解的卓越,和偉大人格的感召,加以這種制度正是適應於新興禪宗社會環境的需要,《百丈清規》的產生髮揮了極大作用,《宋高僧傳》稱︰『天下禪宗如風偃草,禪門獨行,由海之始也。』
百丈清規是當時禪宗一種新的制度,如果沒有一種有力的理論支持,也敵不過具有最高權威行遵佛制的律宗勢力。
(有人向百丈)問︰『斬草,掘地,墾土,為有罪報相(指既傷蟲類,又違佛制)否?』
(百丈)答︰『宗下相承,心如虛空,不停留一物,亦無虛空相,將罪何處安著?』
禪宗心法,是全體作用,即心即佛,一切勞動業務都是佛事。由於禪宗的理論是提到最高的原則上來,『見法即是見佛』,『見色即是見心』,把色、心、佛打成『一片』的境界,任何勞動作務,那樣不是佛事。
禪宗的樂觀精神,勞動熱情,敢想敢說敢做,不肯落古人窠臼,在古代宗教哲學思想中可說是獨樹一幟。它的這種『前無古人』的精神,在現在看來還是非常生動。作為今日的百丈、臨濟兒孫的佛教徒來講,應當繼承發揚這種傳統的優良精神。
◎附六︰馮友蘭〈禪宗〉(摘錄自《新原道》第八章)禪宗中底人,大概都主張下列五點︰(1)第一義不可說,(2)道不可修,. 3究竟無得,(4)『佛法無多子』,(5)『擔水砍柴,無非妙道』。
第一義不可說︰因為第一義所擬說者,都在『攀緣之外,絕心之域。』(僧肇語)禪宗相傳,神秀所作偈雲︰『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反對此偈,慧能作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六祖壇經》)神秀的偈前二句,是對於第一義所擬說者,有所說。有所說,則即與無相者以相。神秀的後二句是說,欲得到第一義所擬說者,須用修行的工夫。慧能的偈前二句,是說︰對於第一義所擬說者,不能有所說。後二句是說︰欲得到第一義所擬說者,不可修行。不可修行,不是不修行,而是以不修行為修行。禪宗的人,大都以不說第一義為表顯第一義的方法,其方法是『不道之道』。他們以不修行為修行的方法,其方法是『無修之修』。
慧能的大弟子懷讓《語錄》雲︰『馬祖(道一)居南嶽傳法院,獨處一庵,惟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師)一日將磚於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既久,乃問曰︰「作什麼?」師雲︰「磨作鏡。」馬祖雲︰「磨磚豈能成鏡?」師雲︰「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古尊宿語錄》卷一)說坐禪不能成佛,是說,道不可修。馬祖《語錄》雲︰『問「如何是修道?」師雲︰「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如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得道的方法,是非修非不修。非修非不修,就是無修之修。
有修之修,是有心底作為,就是所謂有為。有為是生滅法,是有生有滅底,所以修成還壞。黃檗(希運)雲︰『設使恆沙劫數,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又說︰『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墬。都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古尊宿語錄》卷三)有心底修行,是有為法,其所得,亦是萬法中之一法。不是超乎萬法者。超乎萬法者,就是禪宗所謂不與萬法為侶者。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馬祖說︰『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古尊宿語錄》卷一)不與萬物為侶者,是不可說底。因為說之所說,即是一法,即是與萬法為侶者。馬祖說︰『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即是說︰不能向汝道。說不能向汝道,亦即是有所道。此即是『不道之道』。欲說不與萬物為侶者,須以『不道之道』。欲得不與萬物為侶者,須用『無修之修』。
有修之修的修行,亦是一種行。有行即是於佛法所謂生死輪迴中造因。造因即須受報。黃檗雲︰『若未會無心,著相皆屬魔業。乃至作凈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錢,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意,何用驅驅?但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古尊宿語錄》卷三)不造新業,所以無修。然此無修,正是修。所以此修是無修之修。
不造新業,並不是不作任何事,而是作事以無心。馬祖雲︰『自性本未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舍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更若向外馳求,轉疏轉遠。』經雲︰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時唯法起,滅時唯法滅。此法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前念,後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滅,喚作海印三昧。(《古尊宿語錄》卷一)於善惡事上不滯,就是無心。不滯就是不著,也就是不住,也就是無情系。百丈懷海《語錄》雲︰『問︰「如何是有情無佛性,無情有佛性?」師雲︰「從人至佛,是聖情執,從人至地獄,是凡情執。只如今但於凡聖二境,有染愛心,是名有情無佛性。只如今但於凡聖二境及一切有無諸法,都無取捨心,亦無取捨知解,是名無情有佛性。只是無其情系,故名無情。不同木石太虛,黃華翠竹之無情。」』又雲︰『「若踏佛階梯,無情有佛性。若未踏佛階梯,有情無佛性。」』(《古尊宿語錄》卷一)
無心也就是無念。《壇經》雲︰『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所謂無念,不是『百物不思,念盡除卻。』若『百物不思』,亦是『法縛』。(《壇經》)神會雲︰『聲聞修空住空被空縛。修定住定被定縛,修靜住靜被靜縛。修寂住寂被寂縛。』(《神會遺集語錄》卷一)『百物不思』,『即修空住空』之類也。無念是『於諸境上心不染』、『常離諸境』。(《壇經》)『於諸境上心不染』,即是『於諸法上念念不住』。此即是無住。此亦即是『於相而離相』。亦即是『無相』。所以《壇經》所謂『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實只是『無念』。『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壇經》)此即是『善不受報』。『頓悟成佛』之義。
臨濟(義玄)雲︰『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轉,被佗萬境回換,不得自由。你若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你欲識得祖佛么?只你面前聽法底是。』(《古尊宿語錄》卷四)又說︰『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上)學者要自信得及,一切放下。不必於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只於日用平常行事中,於相而無相,於念而無念。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無修之修。
臨濟又雲︰『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人是能知底主體,境是所知底對象。禪宗傳說︰『明上座向六祖(慧能)求法。六祖雲︰「汝其暫時斂念,善惡都莫思量。」明上座乃稟言。六祖雲︰「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么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面目來。」明上座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禮拜雲︰「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六祖《壇經》)父母未生明上座時,並無明上座。無明上座之人,亦無對此人之境。令明上座還其父母未生時面目,就是令其人境俱奪。人境俱奪,與『無』同體,謂之默契。契者契合,言其與無契合為一,並不是僅知有『無』。
忽然默契,就是所謂頓悟。所謂『一念相應,便成正覺。』(《神會語錄》)。悟與普通所謂知識不同。普通所謂知識,有能知與所知的對立。悟無能悟與所悟的對立。因其無對象,可以說是無知。但悟亦並不是普通所謂無知。悟是非有知,非無知,是所謂無知之知。
趙州(從諗)《語錄》雲︰『師問南泉(普願)︰「如何是道?』泉雲︰「平常心是道。」師雲︰「還可趣向不?」泉雲︰「擬即乖。」師雲︰「不擬爭知是道?」泉雲︰「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豈可強是非也。」』(《古尊宿語錄》卷十三)
舒州佛眼禪師(清遠)雲︰『先師(法演)二十五,方落髮。便在成都,聽習唯識百法。因聞說︰菩薩入見道時,智與理冥,境與神會,不分能證所證。外道就難,不分能所證,卻以何為證?時無能對者,不鳴鐘鼓,返披袈裟。後來唐三藏至彼,救此義雲︰「智與理冥,境與神會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遂自思惟,冷暖則可矣,作么生是自知底事?無不深疑。因問師,不知自知之理如何。講師不能對。後來浮渡山見圓鑒,看他升堂入室,所說者盡皆說著心下事。遂住一年,令看「如來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之語。一日雲︰「子何不早來,吾年老矣,可往參白雲端和尚。」先師到白雲,一日上法堂,便大悟︰「如來有密語,迦葉不覆藏。」果然果然。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誠哉是言已。乃有投機頌雲︰「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青風。」端和尚覷了點頭。』(《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
理為智之對象,境為神之對象。智與神為能,理與境為所。『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即是知對象之能,與對象之所,冥合不分。不分而又自覺其是不分。此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南泉雲︰『道不屬知不知。』普通所謂知識之知,有能知所知之分。知道之知不能有此等分別。故曰︰『知是妄覺。』道不屬知。然人於悟中所得底能所不分,亦不是不自覺底。如其是不自覺底,則即是一個混沌,一個原始底無知,一個『頑空』。所以說︰『不知是無記。』道不屬不知。
禪宗人常形容悟『如桶子底脫』,桶子底脫,則桶中所有之物,均一時脫出。得道底人於悟時,以前所有底各種問題,均一時解決。其解決並不是積極地解決,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問題,本來都不是問題。所以悟後所得的道,為『不疑之道』。
悟之所得,並不是一種積極地知識,原來亦不是得到什麼東西。舒州雲︰『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底,在甚麼處?所以道,向前迷底,便是即今悟底。即今悟底,便是向前迷底。』(《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禪宗人常說︰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山前一片閑田地』,『幾度賣來還自買』。田地本來就只是那一片田地,而且本來就是你的。除此外另找田地,謂之『騎驢覓驢』。既得驢之後,自以為真有所得,謂之『騎驢不肯下』。舒州雲︰
『只有二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一是騎驢不肯下。你道騎卻驢了,更覓驢,可殺,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覓,靈利人當下識得。除卻覓驢病,狂心遂息。既識得驢了,騎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難醫。山僧向你道,不要騎。你便是驢,盡山河大地是個驢,你作么生騎。你若騎,管取病不去。若不騎,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時去。心下無一事,名為道人,復有什麼事?』(《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一)
於悟前無道可修。於悟後亦無佛可成。黃檗《語錄》雲︰『問︰「今正悟時,佛在何處?」師雲︰「語默動靜,一切聲色,儘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安嘴。」』(《古尊宿語錄》卷三)不但無佛可成,且亦無悟可得。『對迷說悟。本既無迷,悟亦不立。』(馬祖語《古尊宿語錄》卷一)此所謂『得無所得』,亦謂為『究竟無得』。
所以聖人的生活,無異於平常人的生活。禪宗人常說︰『著衣吃飯,屙屎送尿。』平常人所作底,是此等平常底事。聖人所作底,亦是此等平常底事。《續傳燈錄》載靈隱慧遠禪師與宋孝宗談話。『師雲︰「昔時葉縣省禪師有一法嗣。住漢州什邡水禪院,曾作偈示眾曰︰方水潭中鱉鼻蛇,擬心相向便榆榔。何人拔得蛇頭出?」上曰︰「更有一句。」師曰︰「只有三句。」上曰︰「如何只有三句?」師對︰「意有所待。」後大隋元靖長老舉前三句了,乃著語云︰「方水潭中鱉鼻蛇。」』(《續傳燈錄》卷二十八)拔得蛇頭出以後,還是方水潭中鱉鼻蛇。此所謂『究竟無得』。
禪宗的主要意思,說穿點破,實是明白簡單。舒州雲︰『先師只道,參禪喚作金屎法。未會一似金,會了一似屎。』(《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此主要意思,若說穿點破,亦毫無奇特秘密。所以禪宗人常說︰『如來有密語,迦葉不覆藏。』雲居(道膺)雲︰『汝若不會,世尊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傳燈錄》卷十七)密語之所以是密,因眾人不會也。佛果雲『迦葉不覆藏,乃如來真密語也。當不覆藏即密,當密即不覆藏。』(《佛果禪師語錄》卷十五)不覆藏底密,即所謂公開底秘密。
原來佛法中底宇宙論、心理學等,都可以說是『戲論之糞』(百丈語,見《古尊宿語錄》卷二)亦可以說是『閑傢具』。(葯山(惟儼)禪師語,見《傳燈錄》卷十四)戲論之糞是需要『運出』底。閑傢具是用不著底。把這些一掃而空之後,佛法所剩,就是這一點底公開底秘密。臨濟雲︰『在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大意,三度被打。後於大愚處大悟雲︰「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古尊宿語錄》卷四)不只黃檗佛法無多子。佛法本無多子。《傳燈錄》卷十一,記臨濟此言,正作佛法無多子。
自迷而悟,謂之從凡入聖。入聖之後,聖人的生活,也無異於平常人的生活。『平常心是道』,聖人的心也是平常心。此之所謂從聖入凡。從聖入凡謂之墮。墮亦可說是墮落,亦可說是超聖。[此皆曹山(良價)《語錄》中語]超聖是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南泉雲『直向那邊會了,卻來這裡行履。』(《古尊宿語錄》卷十二。曹洞《語錄》引作『先過那邊知有,卻來這裡行履』。)『直向那邊會了』,是從凡入聖。『卻來這裡行履』是從聖入凡。
因為聖人平常所作底事,是從聖入凡,所以他所作底事雖只是平常人所作底事,而其非此等事,又與平常人作此等事不同。百丈(懷海)雲︰『未悟未解時名貪嗔,悟了喚作佛慧。故云︰「不異舊時人,異舊時行履處。」』(《古尊宿語錄》卷一)黃檗雲︰『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語,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同無漏。』(《古尊宿語錄》卷二)龐居士偈雲︰『神通並妙用,擔水及砍柴。』擔水砍柴平常人作之,只是擔水砍柴。聖人作之,即是神通妙用。
因有此不同,所以聖人雖作平常人所作底事,而不受所謂生死輪迴中底果報。黃檗《語錄》雲︰『問︰「斬草伐木,掘地墾土,為有罪相否?」師雲︰「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無罪。有罪無罪,事在當人。若貪染一切有無等法,有取捨心在,透三句不過,此人定言有罪。若透三句外,心如虛空,亦莫作虛空想。此人定言無罪。」「禪宗下相承,心如虛空,不停留一物,亦無虛空相,罪何處安著?」(《古尊宿語錄》卷一)
聖人雖作平常人所作底事,但不沾滯於此等事,不為此等事所累。黃檗雲︰『但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么時,無人無我相等。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古尊宿語錄》卷三)雲門(文偃)亦說︰『終日說事,未嘗掛著唇齒,未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吃飯,未曾觸著一粒米,掛著一縷絲。』(《古尊宿語錄》卷十五)洞山《語錄》雲︰『師與密師伯過水次,乃問曰︰「過水事作么生?」伯曰︰「不濕腳。」師曰︰「老老大大,作這個話。」伯曰︰「爾作么生道。」師曰︰「腳不濕。」』過水而腳不濕,謂作事而不沾滯於事,不為事所累。聖人就是這一種的自在人,禪宗亦稱為自由人。
這是『無修之修』所得底成就。於修時,也是要念念不著於相。於相而無相,於成就時,也是念念不著於相,於相而無相。不過於修行時如此,是出於努力。於成就時如此,則是不用努力,自能如此。這不是說,因為修行底人,養成了一種習慣。所以不必努力,自能如此。而是因為修行底人於成就時,頓悟『同無』,所以不必努力,自能如此。
聖人的境界,就是所謂『人境俱不奪』底境界。在此等境界中,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但人已不是舊日底從凡入聖底人了。百丈所引︰『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嚴格地說應該說︰『只異舊時人,不異舊時行履處。』人是從聖入凡,所以雖有人有境,而仍若無人無境。『人境俱奪』,是從凡入聖的工夫。『人境俱不奪』,是從聖入凡的境界。
玄學家說︰聖人亦應務應世,不過是說,聖人亦能應務應世。僧肇所謂︰『聖人居動用之域,而止無為之境。』不過是說︰『居動用之域』無礙於『止無為之境』。若此說,則聖人的玄遠,與其應務應世,動用之域,無為之境,仍是兩行,不是一行。如照禪宗所說,則應務應世,對於聖人,就是妙道。『動用之域』就是『無為之境』。如此說,則只有一行,沒有兩行。
禪宗更進一步,統一了高明與中庸的對立。但如果擔水砍柴,就是妙道,何以修道底人,仍須出家?何以『事父事君』不是妙道?這又須下一轉語。宋明道學的使命,就在再下這一轉語。
◎附七︰馮友蘭〈禪宗的方法〉(摘錄自《新知言》第九章)
本章以唐宋時代的禪宗為例,以說明形上學的『負底方法』。禪宗雖出於佛家的空宗,但其所用底方法,與空宗中有些著作所用底方法不同。空宗中有些著作,如《中論》、《百論》,其工作在於破別宗的,對於實際有所肯定底理論。它們雖破這些理論,但並不是從一較高底觀點,或用一種中立底方法,以指出這些理論的錯誤,它們的辦法,是以乙宗的說法破甲宗,又以甲宗的說法破乙宗,所以它們的辯論,往往使人覺其是強詞奪理底。它們雖說是破一切底別宗,但它們還是與別宗在一層次之內。
維也納學派是用一中立底方法,以證明傳統底形上學中底命題是無意義底。他們所用底中立底方法是邏輯分析法,他們用邏輯分析法以證明普通所謂唯心論,或唯物論,一元論或多元論等等所謂形上學底命題,是無意義底。他們並不用乙宗的說法,以破甲宗,又用甲宗的說法以破乙宗。
道家的哲學,是從一較高底觀點以破儒墨。《莊子》〈齊物論〉說︰『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郭象以為『以明』是『還以儒墨反覆相明。』『反覆相明』正是上文所說以乙破甲,以甲破乙的辦法。實則〈齊物論〉的方法,是『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儒墨的是非,是起於他們各從其人的觀點說。聖人不從人的觀點說,而從天的觀點說。『不由』是不如一般人站在他自己的有限底觀點,以看事物。『照之於天』,是站在天的觀點,以看事物,天的觀點,是一較高底觀點,各站在有限的觀點,以看事物,則『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此互相對待,謂之有偶。站在一較高底觀點,以看事物,則既不與彼相對待,亦不與此相對待。此所謂『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郭象所謂『反覆相明』正是在環上以儒墨互相辯論。這種辯論,是不能有窮盡底,站在環中,以應無窮,既不隨儒墨以互相是非,亦不妨礙儒墨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站在這個較高底觀點看,儒墨所爭執底問題,都是不解決而自解決。
道家也是以負底方法講形上學,他們的方法,我們於別處已經討論。(參看《新原道》第四章)維也納學派以一種中立底方法打破傳統底形上學中底各宗。破各宗的結果,可以是『取消』形上學,也可以是以負底方法講形上學,前者是一切維也納學派中底人所特意地建立底。後者是其中有一部分人或許於無意中得到底。(中略)
禪宗自以為他們所講底佛法,是『超佛越祖之談』。其所謂超越二字,甚有意思。他們以佛家中所有底各宗為『教』,而以其自己為『教外別傳』。他們亦是從一較高底觀點,以看佛家各宗的,對於實際有所肯定底理論。他們所講底佛法,嚴格地說,不是教『外』別傳,而是教『上』別傳。所謂上,就是超越的意思。由此方面看,禪宗雖是繼承佛家的空宗,亦是繼承中國的道家。
所謂『超佛越祖之談』禪宗中人,稱之為第一義或第一句。臨濟(義玄)雲︰『若第一句中得,與祖佛為師,若第二句中得,與人天為師。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古尊宿語錄》卷四)但超佛越祖之談,是不可談底,第一句或第一義,是不可說底。文益禪師《語錄》雲︰『問︰「如何是第一義?」師雲︰「我向爾道,是第二義。」』《佛果禪師語錄》雲︰『師升座。焦山和尚白槌雲︰「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乃雲︰「適來未升此座,第一義已自現成。如今槌下分疏,知他是第幾義也。」』道家常說︰『不言之辨』『不道之道』及『不言之教』。禪宗的第一義,正可以說是『不言之辨』,『不道之道』以第一義教人,正可以說是『不言之教』。
第一義不可說,因為第一義所擬說者不可說。懷讓禪師《語錄》雲︰『師白祖(慧能)雲︰「某甲有個會處。」祖雲︰「作么生?」師雲︰「說似一物即不中。」(《古尊宿語錄》卷一)南泉(普願)雲︰『江西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恁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傳燈錄》卷八)洞山(良價)《語錄》雲︰『雲岩(曇成)問一尼︰「汝爺在?」曰︰「在。」岩曰︰「年多少?」雲︰「年八十。」岩曰︰「汝有個爺,不年八十,還知否?」雲︰「莫是恁么來者?」岩曰︰「猶是兒孫在。」師曰︰「直是不恁么來者亦是兒孫。」』(又見《傳燈錄》卷十四)第一義所擬說者不能說是心,亦不能說是物,稱為恁么即不是。即稱為不恁么亦不是。如擬說第一義所擬說者,其說必與其所擬說者不合,所以禪宗說『有擬義即乖』,所以第一義不可說。
如擬說第一義所擬說者,其說必不是第一義,至多也不過是第二義,也許不知是第幾義。這些說都是戲論,僧問馬祖(道一)︰『「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曰︰「為止小兒啼。」曰︰「啼止時將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語錄》卷一)百丈(懷海)說︰『說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證,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死語。』『不許修行得佛,無修無證,非心非佛。』『是生語。』(同上)所謂生是活的意思,這些語是生語或活語,因為這些語並不對於第一義所擬說者有所決定。說非心非佛,並不是肯定第一義所擬說者是非心非佛。說非心非佛,只是說,不能說第一義所擬說者是心是佛。
凡對於第一義所擬說者有所肯定底話,皆名為『戲論之糞,亦名粗言,亦名死語。』執著這種『戲論之糞』,名為『運糞入』。取消這種『戲論之糞』,名為『運糞出』。(俱百丈語,見《古尊宿語錄》卷二)黃檗(希運)說︰『佛出世來,執除糞器,蠲除戲論之糞。只教你除卻從來學心見心,除得盡即不墮戲論,亦云搬糞出。』(《古尊宿語錄》卷三)所以臨濟雲︰『你如欲得如法見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古尊宿語錄》卷四)
凡對於第一義所擬說者作肯定,以為其決定是如此者,都是所謂死語。作死語底人,用禪宗的話說,都是該打底。宗杲《語錄》雲︰『烏龍長老訪憑濟川說話次雲︰「昔有官人聞泗州大聖︰師何姓?聖曰︰姓何。官雲︰住何國?聖雲︰住何國。」龍雲︰「大聖本不姓何,亦不住何國,乃隨緣化度耳。」憑笑曰︰「大聖決定姓何,住何國。」遂致書於師,乞斷此公案,師雲︰「有六十棒,將三十棒打大聖,不合道姓何。三十打濟川。不合道大聖決定姓何。」』(《大慧普光禪師宗門武庫》)普通所謂唯心論者或唯物論者肯定所謂宇宙的本體或萬物的根源是心或物,並以為決定是如此這些種說法,都是所謂死語。持這些種論者,都應受六十棒。他們作如此底肯定。應受三十棒。他們又以為決定是如此,應更受三十棒。
禪宗亦喜說重複敘述底命題,因為這種命題,並沒有說甚麼。文益禪師《語錄》雲︰『師一日上堂,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師雲︰「是曹源一點水。」』又雲︰『上堂。盡十方世界皎皎地無一絲頭。若有一絲頭,即是一絲頭。』又雲︰『舉昔有老僧住庵,於門上書心字,於窗上書心字,於壁上書心字。師雲︰「門上但書門字。窗上但書窗字。壁上但書壁字。」』
第一義雖不可說,『超佛越祖之談』雖不可談,但總須有方法以表顯之。不然則即等於沒有第一義,沒有『超佛越祖之談』。『不言之教』亦是教。既是教,總有使受教底人可以受教底方法,禪宗中底人,對於這種方法,有很多底討論。這些方法都可以說是以負底方法,講形上學底方法。
禪宗中臨濟宗所用底方法有所謂『四料簡』、『四賓主』者,臨濟雲︰『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古尊宿語錄》卷四)又說︰『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先照後用有人在,先用後照有法在。照用同時,驅耕夫之牛,奪飢人之食,敲骨刻,痛下針砭。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立賓立主,合水和泥,應機接物。』(同上卷五)照臨濟所解釋,則『先用後照』就是『奪人不奪境』,『先照後用』就是『奪境不奪人』,『照用同時』就是『人境俱奪』,『照用不同時』就是『人境俱不奪』。這就是所謂『四料簡』。
所謂『四賓主』者,即主中主、賓中主、主中賓、賓中賓。師家與學人辯論之時『師家有鼻孔,名主中主。學人有鼻孔,名賓中主。師家無鼻孔,名主中賓。學人無鼻孔,名賓中賓。』(《人天眼目》卷二)所謂鼻孔,大概是要旨之義。如一牛,穿其鼻孔,則可牽其全體。故一事物可以把握之處,名曰把鼻。一人所見之要旨,名曰鼻孔。此二名詞,均禪宗語中所常用者。臨濟雲︰
『參學之人,大須子細,如主客相見,便有言論往來。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膠盆子。善知識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學人便喝,前人不肯放。此是膏肓之疾不堪醫,喚作客看主(一本作賓看主)。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只隨學人問處即奪。學人被奪,抵死不放。此是主看客(一本作主看賓)。或有學人,應一個清凈境,出善知識前。善知識辨得是境,把得拋向坑裡。學人言大好。善知識雲︰咄哉,不識好惡。學人便禮拜。此喚作主看主。或有學人,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善知識更與安一重枷鎖,學人歡喜,彼此不辨,呼為客看客(一本作賓看賓)。』(《古尊宿語錄》卷四)
在此諸例中,第一例是學人有鼻孔,師家無鼻孔,名賓中主。第二例是師家有鼻孔,學人無鼻孔,名主中賓。第三例是師家學人均有鼻孔,名主中主。第四例是師家學人均無鼻孔,名賓中賓。
所謂境,有對象之義,思議言說的對象,皆名為境,境是對象,人是知對象者,第一義所擬說者,不可為思議,言說的對象,故不能是境,凡可以是境者,必不是第一義所擬說者,欲得第一義,則須知有境之思議言說皆是『枷鎖』,皆須『拋向坑裡』。『拋向坑裡』即是『奪』之。將思議言說之對象『拋向坑裡』,謂之『奪境』。將思議言說『拋向坑裡』,謂之『奪人』。或奪人或奪境,皆至於『人境兩俱奪』。既已『人境兩俱奪』,則又可以『人境俱不奪』。(觀下文可知)所怕者是被奪之人,『抵死不放』,此是『膏肓之病不堪醫』。
就『奪境』、『奪人』說,禪宗有似於空宗。但空宗,如所謂三論所代表者,是以乙的辯論破甲,又以甲的辯論破乙,以見甲乙俱不能成立。禪宗則是從一較高底觀點,說,凡有言說者,俱不是第一義。所以我們說,禪宗是從一較高底觀點,以看佛家各宗的,對於實際有所肯定底理論,禪宗並不以乙的辯論破甲,又以甲的辯論破乙。禪宗直接把甲乙一齊『拋向坑裡』。所以他們所說底話,是比甲乙高一層次底。
禪宗中的曹洞宗有所謂『五位君臣旨訣』。所謂五位者,即偏中正、正中偏、正中來、偏中至(或作兼中至)、兼中到。照一解釋,此五位亦表示義理。曹山說︰
『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象緣,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辨明,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面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臨濟宗所謂四料簡亦可作如此一類底解釋。若如此解釋,則主中賓即正中偏;偏中正即賓中主;正中來即主中主;偏中至即賓中賓。
照另一解釋,此五位所表示,乃表顯第一義的方法。曹山解釋《洞山五位顯訣》雲︰『正位卻偏,是圓兩意,偏位雖偏,亦圓兩意,緣中辨得,是有語中無語;或有正位中來者,是無語中有語;或有偏位中來者,是有語中無語;或有相兼帶來者,這裡不說有語無語,這裡直須正面而去,這裡不得不圓轉,事須圓轉。』(《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照此所說,五位是表示五種表顯第一義的方法。但原文意有不甚可曉者。原文於每條下,並各舉數公案為例,此諸公案竟亦多不明。照禪宗例,有語無語相配,應尚有有語中有語,及無語中無語,而此無之,偏中正與偏中至均是有語中無語,亦難分別。此點我們不需深考。我們可以用曹山所說有語無語之例,並借用五位之名,將禪宗中人所常用以表顯第一義底方法,分為五種。
(1)正中偏︰此種表示第一義的方法,可以說是無語中有語。禪宗中常說︰『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又說︰『俱胝和尚,凡有詰問,惟舉一指。後有童子,因外人問︰「和尚說何法要?」童子亦豎起一指。胝聞遂以刃斷其指,童子號哭而去。胝復召之,童子回首。胝卻豎其指。童子忽然領悟。』(曹山《語錄》)馬祖『問百丈︰「汝以何法示人?」百丈豎起拂子。師雲︰「只這個為當別有?」百丈拋下拂子。』(《古尊宿語錄》卷一)臨濟雲︰『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人天眼目》雲︰「探竿者,探爾有師承無師承,有鼻孔,無鼻孔。影草者,欺瞞做賊,看爾見也不見。」)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古尊宿語錄》卷五)
禪宗中人常用此等動作,及揚眉瞬目之類,以表現第一義。此等動作並無言說,但均有所表顯。所以以此等方法表顯第一義,謂之無語中有語。
(2)偏中正︰此種表顯第一義的方法,可以說是有語中無語。禪宗中底大師,如有以佛法中底基本問題相問者,則多與一無頭無腦不相干底答案。例如僧問首山省念和尚︰『「如何是佛心?」曰︰「鎮州蘿蔔重三斤。」問︰「萬法歸於一體時如何?」曰︰「三斗吃不足。」僧雲︰「畢竟歸於何處?」曰︰「二斗卻有餘。」』(《古尊宿語錄》卷八)僧問趙州和尚(從諗)︰『「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師雲︰「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同上卷十三)僧問雲門(文偃)︰『「如何是釋伽身?」曰︰「乾屎橛。」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曰︰「蒲州麻黃益州附子。」』(同上卷十五)此諸答案在表面上看是順口胡說,其實也真是順口胡說。這種答案如有甚麼深意,其深意只是在表示,這一類的問題是不應該問底。《傳燈錄》〈徑山道欽傳〉雲︰『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汝問不當。」曰︰「如何得當?」師曰︰「待我滅後,即向汝說。」』(卷四)又〈馬祖傳〉雲︰『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便打,乃雲︰「我不打汝,諸方笑我也。」』(《傳燈錄》卷六)對於這一類的問題,無論怎樣答,其答總是胡說,故直以胡說答之。這些答案,都是雖有說,而並未說甚麼,所以都可以說是有語中無語。
(3)正中來︰此種表顯第一義的方法,可以說是無語中無語。《傳燈錄》謂︰慧忠國師『與紫璘供奉論議。既升座,供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師曰︰「立義竟。」供奉曰︰「是什麼義?」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便下座。』(《傳燈錄》卷五)慧忠無言說,無表示而立義。其所立正是第一義。《傳燈錄》又謂︰『有婆子令人送錢去請老宿開藏經。老宿受施利,便下禪床轉一匝,乃雲︰「傳語婆子送藏經了也。」其人回舉似婆子。婆子云︰「此來請閱全藏,只為開半藏。」』(卷二十七)宗杲以為此系趙州(從諗)事,(見《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九)宗杲又雲︰『如何是那半藏?或雲︰再繞一匝,或彈指一下,或咳嗽一聲,或喝一喝,或拍一拍,恁么見解,只是不識羞。若是那半藏,莫道趙州再繞一匝,直繞百千萬億匝,於婆子分上,只得半藏。』或謂須婆子自證,方得全藏。眾人之意,固是可笑。宗杲之意,亦未必是。婆子之意,應是以不轉為轉全藏。有所作為動作,即已不是全藏。洞山《語錄》雲︰『因有官人設齋施凈財,請師看轉大藏經。師下禪床,向官人揖。官人揖師,師引官人俱繞禪床一匝,向官人揖,良久曰︰「會么?」曰︰「不會。」師曰︰「我與汝看轉大藏經,如何不會?」』此以繞禪床一匝為轉全藏。以繞禪床一匝為轉全藏是正中偏,以繞禪床一匝為反而不能轉全藏,是正中來。
(4)偏中至︰此中方法可以說是有語中有語。禪宗語錄中,有所謂普說者,其性質如一種公開講演。禪宗語錄中亦間有不是所謂機鋒底問答。這都是有語中有語。有語亦是一種表顯第一義的方法,臨濟雲︰『十二分教,皆是表現之說,學者不會,便向名句上生解。』(《古尊宿語錄》卷四)因此,禪宗認為這種方法,是最下底方法。臨濟雲︰『有一般不識好惡,向教中取義度商量,成於句義。如把屎塊子向口裡含過,吐與別人。』(同上)這是用這一種方法的流弊。
(5)兼中到︰『這裡不說有語無語』這就是用說,用這一種方法表顯第一義,也可以說是有語,也可以說是無語。『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祖雲︰「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卻向汝道。」』(《古尊宿語錄》卷一)《傳燈錄》又謂︰『葯山(惟儼)夜參不點燈。葯山垂語云︰「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兒,即向爾道。」時有僧曰︰「特牛生兒也。何以和尚不道。」(洞山《語錄》引作︰「特牛生兒,也只是和尚不道。」)』(卷十四)一口吸盡西江水,特牛生兒,皆不可能底事。待一口吸盡西江水,待特牛生兒,再道,即是永不道。然如此說,即是說,此一句不可道。說此一句不可道,也就是對於此一句有所說。《傳燈錄》雲︰『葯山上堂雲︰「我有一句子,未曾說與人。」僧問葯山曰︰「一句子如何說?」葯山曰︰「非言說。」師(圓智)曰︰「早言說了也。」』(卷十四)說第一義不可說,也可以說是說第一義。也可以說是未說第一義。《傳燈錄》雲︰『有僧入冥,見地藏菩薩。地藏問︰「你平生修何業?」僧曰︰「念《法華經》。」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為是說是不說?」無對。』(卷二十七)曹山《語錄》雲︰『師行腳時,問烏石觀禪師︰「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烏石曰︰「我若向爾道,即別有也。」師舉似洞山。洞山曰︰「好個話頭,只欠進語。何不問,為什麼不道?」師卻歸進前語。烏石曰︰「若言我不道,即啞卻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卻我舌。」師歸,舉似洞山,洞山深肯之。』(又見《傳燈錄》卷十三〈福州烏石山靈觀禪師〉條下)烏石此意即說,也可說他道,也可說他未道。
在上述諸方法中,無論用何種表示,以表顯第一義,其表示皆如以指指月,以筌得魚。以指指月,既已見月,則須忘指。以筌得魚,既已得魚,則需忘筌。指與筌並非月與魚。所以禪宗中底人常說︰善說者終日道如不道,善聞者終日聞如不聞。宗杲說︰『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中士聞道,如印印水;下士聞道,如印印泥。』(《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二十)印印空無跡,如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印印水似有跡,印印泥有跡。如印印泥者,見指不見月,得筌不得魚。此等人是如禪宗所說︰『咬人屎橛,不是好狗。』如印印空者『無一切有無等見,亦無無見,名正見。無一切聞,亦無無聞,名正聞。』(百丈語,《古尊宿語錄》卷二)無見無聞,並不是如槁木死灰,而是雖見而無見,雖聞而無聞,這就是『人境俱不奪』。這是得到第一義底人的境界。
如何為得到第一義?知第一義所擬說為得到第一義。此知不是普通所謂知識之知。普通所謂知識之知,是有對象底。能知底知者,是禪宗所謂『人』。所知底對象是禪宗所謂『境』。有『境』與『人』的對立,方有普通所謂智識。第一義所擬說者,『擬議即乖』,所以不能是知的對象,不能是境。所以知第一義所擬說者之知,不是普通所謂知識之知,而是禪宗所謂悟,普通所謂知識之知,有能知所知的分別,有人與境的對立。悟無能悟所悟的分別,無人與境的對立,所以知第一義所擬說者,即是與之同體。此種境界玄學家謂之『體無』。『體無』者,言其與無同體也。佛家謂之為『入法界』,《新原人》中,謂之為『同天』。
這是用負底方法講形上學所能予人底無知之知。在西洋現代哲學家中,維替根斯坦雖是維也納學派的宗師。但他與其他底維也納學派中底人大有不同。他雖也要『取消』形上學,但照我們的看法,他實則是以我們所謂形上學的負底方法講形上學。他所講底,雖不稱為形上學,但似乎也能予人以無知之知。
在維替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的最後一段中,他說︰『哲學的正確方法是︰除了可以說者外,不說。可以說者,是自然科學的命題,與哲學無干。如有人慾討論形上學底問題,則向他證明︰在他的命題中,有些符號,他沒有予以意義。這個方法,別人必以為不滿意,他必不覺得,我們是教他哲學。但這是唯一底嚴格地正確方法。』(六五三)『我所說底命題,在這個方面說,是啟發底了解我底人。在他已竟爬穿這些命題,爬上這些命題,爬過這些命題的時候,最後他見這些命題是無意義底。(比如說,他已竟從梯子爬上去,他必須把梯子扔掉。)他必須超過這些命題,他才對於世界有正見。』(六五四)『對於人所不能說者,人必須靜默。』(七)
照我們的看法,這種靜默,是如上所引慧忠國師的靜默。他們都是於靜默中『立義竟』。
[參考資料] 藍吉富編《禪宗全書》;聖嚴《禪門修證指要》、《禪門驪珠集》;《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禪宗思想與歷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1}、{52});《佛典研究》續編、《日本佛教史綱》、《禪宗論集、華嚴學論集》(《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8}、 {53}、{61});日種讓山著·芝峰譯《禪學講話》;PhilipKapleau著·顧法嚴譯《禪門三柱》;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伊藤英三《禪思想史體系》;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上卷;鈴木哲雄《唐五代禪宗史》;古田紹欽《日本禪宗史》。
來源:青年佛教研修院推薦閱讀:
※禪宗大德悟道因緣薈萃
※禪宗五家七派
※禪宗聖地——黃梅五祖寺
※看不懂禪宗公案?快戳這裡,星雲大師教你如何讀懂禪宗公案
※禪宗史話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