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老城的新生
2012年06月26日 06:14來源:東方早報
從老城仰望富爾維耶聖母院。
里昂老城的老街老巷。
老城聖約翰農莊餐廳。
徐暘
觀照里昂的歷史和它的城市規劃,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座城市的中心是隨著時間的長軸,從西向東一路推移的。我們沿著富爾維耶山(colline de Fourvière)上的條條小道,下到熱鬧非凡的老里昂三區,再跨過婀娜多姿的索恩河,這樣一段旅程,也許半天也就夠了,也許半年也不夠。
古城舊風貌仍存
當里昂還是高盧首都之時,就被看作是「羅馬的鏡子」。早在公元前43年,古羅馬人就在當時的城市中心——里昂老城(Vieux Lyon)一帶的富爾維耶山上建起了當時最豪華的大劇場。當它於1933年出土時,所有的人都為之震撼了。這座古羅馬劇場呈半圓形,可容納上萬名觀眾,直到今天都還具備演出的功能。事實上,每年的6月到7月,老城都會迎來「富爾維耶之夜」的一系列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在古羅馬劇場中的音樂和戲劇表演。在一個涼風習習的夏夜,人們在有2000多年歷史的舞台上搭建起大型的高科技聲光電裝置,觀眾坐滿了2000多年前的觀眾坐過的梯田般的座位。我們在逐級而下的看台上,看歲月的長河裡光影流轉,在這樣的時空交錯之中,每個人都會獲得一種奇妙的感動。
一路向東,在里昂人的母親河——索恩河(Saone River)的對岸,便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城市中心了。這是一個小小的「半島」,位於兩條河流的交匯處。這裡有歐洲最大的凈地廣場「白蘋果廣場」(Place Bellecour,又稱貝拉克廣場),商貿繁榮,卻也分了「等級」:愛德華·赫里歐(Edouard Herriot)大街上,開滿了愛馬仕、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專賣店,讓抽著老式煙斗的紳士和牽著寵物狗的貴婦流連忘返;一個街區開外的共和國大道上則布滿了各種平價的時尚品牌,來這兒逛街的多為年輕人,使它顯得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常有賣藝人在這裡彈著吉他或是拉著提琴,整條街上都迴響著悠悠的法式香頌(chanson音譯,意為歌曲),瀰漫著淺淺的咖啡香氣,令人沉醉。
從富爾維耶山到白蘋果廣場,我們走過的,不僅僅是老里昂的空間,同時也是老里昂的時間。
在富爾維耶東邊的山腳下,索恩河的西岸,里昂老城在那裡時睡時醒。老城分為聖保羅區、聖讓區和聖喬治區三區,面積不大,位置卻十分重要。它依山傍水,身後是富爾維耶山,里昂標誌性建築富爾維耶聖母院和古羅馬劇場所在地,而面前則是風情萬種的索恩河,與商業中心白蘋果廣場隔水相望。這一片保存完好的教堂、住宅和商鋪,見證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里昂的興旺。始建於1160年的聖讓首席大教堂(Primatiale St-Jean)使里昂在中世紀西歐天主教勢力範圍中佔據著顯赫的地位,有11位教皇曾在這裡長期居住過。除此以外,這裡還有其他重要的古迹,比如聖讓廣場、法院等,以及7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在里昂老城這塊不大的地方,布滿了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在很多老宅子里還有這座城市最獨特的「串廊」。正是在這些建築里,開了許許多多里昂特色的小餐館,聚集了當地懂得生活的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里昂老城保護記
阿蘭·坎比耶在《什麼是城市》一書中寫道:「一個城市,如果不能保留對已經消失的過去的記憶,也就是對自己舊模樣的記憶,那麼它就不可能是一座有靈魂的城市,也不可能許自己一個未來。」如此說來,里昂老城承載著里昂曾經的歷史,也見證著里昂現時的發展。
可誰曾想,這座老城如今得以完整保留,也經歷了一番有驚無險的鬥爭呢?20世紀60年代初,時任里昂市長的路易·普拉代爾提出了修建快速路的計劃,其中一項就是拆除里昂老城的部分建築,在他看來,這是為城市交通的發展而做出的必要的犧牲。此舉一出,里昂全城一片嘩然,市長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不得不暫緩拆除。
當時法國的文化部長是龔古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獲得者、與中國頗有淵源的作家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他參與制定了保護歷史街區的《馬爾羅法》。在民間組織「里昂老城之復興」的積極斡旋下,里昂老城在1962年獲得了馬爾羅的支持,成為了法國第一個「重點保護街區」,也就是《馬爾羅法》的第一個受益者。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打里昂老城的主意了。事實證明,老樹可以發新芽,古城也會有春風。里昂老城不但沒拆,反而在一系列規划下愈發繁榮了起來。現在的老城旅遊業和餐飲業齊頭並進,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里昂於1998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文遺產城市,在這次評選中,里昂老城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看著老城古樸的街巷,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佛羅倫薩,沒錯,這些文藝復興式的漂亮房子正是從義大利半島傳來的。大家普遍認為,這種在當時頗為時髦的建築風格是那樁著名的聯姻——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二兒子娶了佛羅倫薩名門美蒂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凱瑟琳,也就是後來的凱瑟琳·德·美蒂奇皇后——帶來的亞平寧的文化新風。
然而,在這些佛羅倫薩式樣的房子裡面可有著完全是里昂特色的大秘密。在封閉的房屋之中,有著一條條的「串廊」。串廊在法語里叫traboule,源自拉丁語的trans ambulare,意為「穿過、通行」。顧名思義,串廊雖建在房屋內部,卻連通著這條街和那條街、這條巷與那條巷,大大小小,光是在聖讓區一帶居然就有200條之多。據說這些神秘的幽暗走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而被發揚光大則是在里昂紡織工業大發展的時代,因為它的存在使得工人們可以在雨天搬運時不必經過露天場合,以保證絲綢不被淋濕。在今天的里昂老城,還有不少串廊向公眾開放,但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那樣大張旗鼓地撤出居民、廣告宣傳、售票攬客,而僅僅是在入口處稍作標示,提醒遊人可以自行開門進入參觀,但為了住在老宅子里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大家必須保持安靜。串廊可以說是真正的時光隧道,走進它會感到不在現世,因為,誰能說清,自己穿過磚牆斑駁的古代走廊,在老宅的天井裡看到的那一片藍天是屬於哪一朝哪一代的呢?
老街老巷的美食盛宴
正是在這些老街老巷裡,開著好幾十家起眼或不起眼的里昂特色小酒館。法國美食享譽世界,而里昂正是法國人眼中的美食之都。早在18世紀,大文豪司湯達就在《旅人札記》中說過:「里昂人有一件事做得最精湛,那就是廚藝。他們的美食實在是太令人艷羨了,在我看來比巴黎好多了。」
晚上七八點,天可能還沒黑,里昂老城遍地開花的小酒館早已把桌椅擺到了自家店門口,衣著體面的服務生端著盤子在交錯的觥籌間麻利地穿梭,傳統美食的香味兒瀰漫在幾百年的老巷子里……怎麼樣,要不要從前菜到甜點,來一套地道的里昂大餐呢?在里昂的小酒館裡,前菜少不了要點裡昂沙拉。我已經算不清,究竟有多少人告訴過我,里昂沙拉是自己吃過的最棒的沙拉。的確,誰能抗拒這樣的誘惑:多汁的生菜、小粒的熏肉、香脆的烤麵包丁……最誘人的當屬整盤菜中間那隻半生的水煮蛋,一叉子下去,食客的口水就會跟那流質的蛋黃一起,等不及地流出來。主菜若讓服務生推薦,他十有八九會建議外地遊客來一份白斑狗魚香腸,因為這可是只有里昂才有的特色菜。這道菜是把鮮美的白斑狗魚做成肉泥,混入奶油和麵粉後用白酒烹制而成,最後還裹上一層紅紅的龍蝦醬。海魚的鮮美、奶油的醇厚、還有口中隱隱約約的一絲酒香,這樣的混合味道就像是法國香水的前中後調,令人不由地細細回味。甜點是最難選擇的了,在里昂老城,你永遠也不可能吃到不好吃的甜點。可麗餅、布朗尼蛋糕、焦糖烤布蕾……每一道法式甜品都只會超乎想像。約上三五好友坐在小酒館門口的巷子里,鴿子在腳邊走來走去,一邊慢悠悠地喝著博若萊新酒,一邊從華燈初上吃到繁星滿天……再一想,伊拉斯謨、盧梭、海明威等人都曾在你此刻駐足的地方停留過、思考過,也許每個人都會感激里昂老城和這些小酒館的安然長在。
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說:「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東西,從比我們遠得多的過去而來,並且終將去到比我們遠得多的未來。」當你在一個熱鬧的節日夜晚,酒足飯飽之後沿著不那麼平整的石階爬上靜悄悄的富爾維耶山向遠處眺望——你看到透明的深藍夜空里一顆一顆浮現的星,你看到皎潔的月光下聖母院巨大的影子,所有的一切都在庇佑著山腳下古舊卻又鮮活的城市,庇佑著每一條文藝復興時期的寬街窄巷,庇佑著你眼前遠遠的絢爛霓虹,庇佑著你耳邊隱隱的鼎沸人聲。這一刻,誰是你面前這座里昂老城的過客,而誰又不是呢?
(作者系法國阿爾圖瓦大學文學博士,現居里昂)
推薦閱讀:
※Those conversations between me and my mother are fictional
※里昂證券:出售所有台灣銀行股票 | 華爾街見聞
※去法國里昂旅遊,求推薦特色餐廳呀?
※里昂證券港股風水指數發布 歷史蛇年恆指均大跌(13.2.7)
※【法甲】尼斯vs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