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乙三丙四丁四釋離一切相之義(一)(《達摩大師血脈論通解》釋照光法師傳講)

乙三丙四丁四釋離一切相之義(一)(《達摩大師血脈論通解》釋照光法師傳講)已有 20 次閱讀2012-5-11 08:57 |個人分類:達摩大師《血脈論》| 達摩大師, 釋照光法師

丁四釋離一切相之義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大家對這一句不會陌生,在漢地學佛的人來說,沒有讀過《金剛經》的人很少。這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出自於《金剛經》。這是說明凡一切有為現象諸法皆是無實的假法,因無實有,本無生故,因此皆是虛妄不實的。既然一切萬法乃是非實有之幻相,必然不可能是實有或斷滅了,因既名為幻相,那麼必不再常有和斷滅的行列中。另外,從相對而言,虛幻必然是依真實而存在的,那麼萬法既然是虛幻,而它們所依的真實是什麼?萬法是相為虛幻,而其相對的必是空性,相是生滅法,則空必是不生滅法,如《楞嚴經》云:「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一切幻相空寂的當下即是圓滿之空性,而此諸法空性即是真佛,即是諸佛之法身,故云【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這個所在之處,即是指萬法以及心念現起的當下。何故如此說呢?因萬法無有生起第一因,也就說明一切萬法本身是無生的,既然是無生則又能自在的現起,因此萬法這種現的妙用是空性所生,如水中月之顯現是不離水而現起的,那麼萬法現的妙用即是空性,故諸佛聖人見色即見空,只凡夫人不見。

不僅一切幻色的當下是佛性,我等現前能分別之心念的當下也是真心本體。若修行者能對此義行微密觀照,則必能了知所謂心者亦無來、住、去,本來無生,故心之妄念亦是真心妙用,只要在念之起落中不為所迷,則當下就現見清凈本心。由此故說【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真實的去觀察我們的自心,這稱之為心者,是否有來處、住處、去處?心之本體是否是生滅法?此之心體是否如外道所說一樣是斷滅?或是實有之恆常?

此心非是肉團心,乃是有情眾生之思辨的精神本體。醫學家說心是由物質所生,那麼請問此心與物質是一還是異呢?此心與物質誰先誰後呢?若物質身體與心是異不是一,那麼完全相異的事物怎麼會有能所生的關係?又怎麼能出現物質決定意識的說法?

若如外道所說此心為斷滅,那麼請問此『畢竟斷滅』的心之前因是什麼?有沒有生起的第一因?再者,絕對斷滅的事物,又怎麼會有顯現的因呢?一切有形事物的顯現皆是依宇宙空的本體而起,那麼我等現前之心念的現起是依什麼而起?宇宙萬有乃是所現之相,而空性為宇宙本體,二者性相一如。有情眾生妄心現起之一切亦可稱為相,是前塵分別影事,而真心是體,若妄心無所依之本體,則必然不能現起,一切相所依之體必是空性,是故妄心現起的當下亦是空性本體,而真心即是空性,與宇宙大空是不二法。

另外,宇宙間之萬法既然是虛幻無有實體的,那麼這些虛幻無實的萬物之前因是什麼?它們以何為前因?若以實有為前因,則必無當前之後果,因實有不變之故,不變之法又怎麼能有變化之果呢?若說萬法是畢竟斷滅的,那麼有沒有一個畢竟斷滅為前因呢?若斷滅的法不以斷滅因為前因,那麼萬法之畢竟斷滅又從何處而來呢?再者,若萬法為畢竟斷滅之法,則亦不可能有萬法出現;若萬法皆是虛幻無實,那麼其前因亦是虛幻無實的,既然前因是虛幻無實的,那麼就不會有真實的第一因,無第一因就不會有生,無生就不會有滅,因本無生故;所以生滅之事物所依之本體必然是不生滅之空性,而生滅之妄心所依亦必然是不生滅之真心。故我等有情眾生之生滅心的當下即是不生滅之真心,一切萬法幻相顯現的當下就是如來自性。若能如是觀察心及萬法,則當下即見如來。這即是見諸相非相的境界,雖見萬法自在現前,但不為幻相所迷,而徹見空性本體,雖安住空性又隨緣顯現見聞覺知之妙用,故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但是有佛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亦切不用禮敬。】

依如上所說道理,而如理參究,必能了知自心即是真佛,如是則不應與心外見佛。佛即是自家事,何故以執著心而禮有相之佛?一切有相皆是虛妄,這也包括所謂的眾生及佛。故在修行中若忽然見到有佛菩薩的形象現前,亦不應生顛倒心而起執著,因一切皆是自心幻化故。

然有諸修行佛法者,不明如是道理,於心外執取佛菩薩等相。彼等在境界中忽有如是等相現起時,心中馬上生起能所見執,而動亂自心,如是即被幻相所迷。既然心外無佛,一切所見只不過是心之投影,故不得起執著。

也許有人聽聞如是法義,則會說:「照這樣說,我們以後不用拜佛了。」其實,如果真正能念念間與靈明自性相應,即是以最恭敬之方式禮敬了三世諸佛,若心起執著而行凡夫之禮拜,則為不見真佛。話又說回來,若真正明心之人,雖起事相之禮拜,又怎麼會生實有執著呢?若真正見性,知心外無佛,又何必執著不拜呢?執著禮拜以及不拜都是錯誤,無論事相如何顯現,但要做到心不迷,不起執著,如是才為真正了達佛法之佛子。

禪修的人要如如不動,佛菩薩的形相突然間顯現了,要做到『佛來佛斬,魔來魔斬。』誰來了都無所謂,與我沒有關係,都是幻相而已,這樣的幻相不需要拜!心自然而然安住在清凈自性當中就可以了。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很多修行人會著魔的原因就是起顛倒執著的緣故,與虛妄相應了。要想不著魔,很簡單,於一切相皆不執著。有相無相不執著,不落有相的執著,亦不落無相的執著,也不落在無無相的執著中。讓心性自然而然地現前就可以了,若能如理如實奉行的話,肯定不會著魔。但若是執著禪修的境界,或執著形相的佛菩薩,因此看到佛菩薩顯現了,心馬上就跟著跑了,所以很容易著魔。所以切記!切記!不用禮敬是指不要生起顛倒執著心來。

禪宗祖師云:「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要說明無論任何相皆是虛妄的,都是自心現起的幻相,所以真正了悟佛法的人不會有心外有佛的執著。因為自心本來是佛,何故在心之外還要生佛之執著呢?

經常見一些居士一點修行和體悟都沒有,每天說自己看到佛菩薩了,或者說看到魔了,一天到晚在這些幻相中生起執著,心不得安寧。乃至於最後真的誤入歧途而入邪道。

現在很多的學佛之人,每每在參加法會時,心中就期望佛菩薩顯靈,讓自己看到瑞相,最後以至於整個法會都是在散亂中度過。或者有人在夢境中夢到佛菩薩時,也心生執著,每天見人便說。行如是行之人實是愚痴者,非是真正明白佛法的人。

【我心空寂,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

上文中達摩大師刻意強調「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這並非是無緣無故的在羅嗦什麼,而是要反覆說明心外無佛,不得生起偏執來。祖師就是怕我們走偏,墮落到魔道當中去。既然了解到三世諸佛都不離我們的自心,所以只要與本來清凈的自心相應,那麼面對現起的一切假相就不管它,由它去,因為這都是自心的幻相。所以此處達摩祖師才說【我心空寂,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只要著相就全部落入邪道中,這不僅是達摩大師講的,釋迦牟尼佛在很多經典里都講過。如《金剛經》里明確講:「若有人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說到這兒,給大家講一個公案,《金剛經》里釋尊問須菩提,可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須菩提說:「不也,世尊。何以故?若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轉輪聖王即是如來。」也就是說如果固定的三十二相,就認為就是佛陀的話,那麼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魔也可以變三十二相,能說他們是佛嗎?如:佛陀時代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蓮花色,當佛陀在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後返回人間時,她想最先去迎接佛陀,但又恐其他的大比丘神通比她厲害,早她一步到達。於是她自己變化為轉輪聖王之相,在半路誑惑其他比丘。其他大比丘因為不經觀察的緣故,在這種顯現上被迷惑了。當時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沒有去迎接佛陀,他仍然在山洞裡縫補衣服。雖然須菩提尊者也得知佛陀返回人間的消息,他也想去迎接佛陀,但他了知一切法畢竟空寂,是無常無我的,即使是佛也不例外,故而他依然在干自己的活。而蓮花色比丘尼因為自己變現了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相,把其他佛弟子都迷惑了,將他們引到了別處。當她自己見到佛以後,就很開心的說:「釋尊,我是第一個來接你的。」佛陀則對她說:「第一個來接我的不是你,是須菩提。」優填王就問佛:「須菩提明明沒有來,怎麼說他是第一個來接的您呢?」佛陀說:「如來無相,而汝等以有相來見佛,是為不見。須菩提雖然未來,但他安住自心清凈而見真佛。故他是第一個迎接到佛的。」故尊者須菩提云:「一切法如性,無我無眾生。」又如《增一阿含經》中佛云:「善業以先禮,最初無過者,空無解脫門,此是禮佛義。若欲禮佛者,當來及過去,當觀空無法,此名禮佛義。」又《大智度論》云:「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

所以修行佛法的人不著相,並非是一種消極而愚痴的造作,是隨順諸法實相境界,而不執著一切相。因此當知佛及眾生畢竟空不可得,故不得以相執之心見佛禮佛。故修行佛法切記不得執著任何相,若以執著心修持佛法,則為行邪道而非是佛法正道


推薦閱讀:

《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雲棲袾宏(蓮池大師) 著
風水大師李計忠談2012龍年十二生肖運勢運勢解析(上)
命理研究篇--與大師交手
風水大師告誡家中這3樣東西擺放需謹慎,恐招來霉運越住越窮!

TAG:大師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