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知道,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最近,大家都在熱烈地探討一個被刷上頭條的話題,雷公太極掌門人雷雷在與國內著名MMA選手徐曉冬的對抗中,不到20秒即被KO。對於這一事件,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
在發表看法之前,首先要對這次挑戰做一個就事論事的格鬥技術分析。
1實話實說,雷雷的對抗水平真不高
首先,不得不說,雷雷的功夫不怎麼樣。徐曉冬在真正開始出拳進攻之前,繞著雷雷轉了大半圈。這是在幹嘛?
從技術角度來講:
第一是通過靈活的運動尋找對方的破綻。雙方開始搏鬥之時,往往都是面對面站立,正向面對對方較為嚴謹的抱架,破綻較少,只有通過環繞來尋找戰機。但其實徐曉冬這麼做是有些保守了。從比賽結果來看,以他的水平對付雷雷,不需要繞彎子。
第二,環繞是為了有效地躲避對方的進攻。無論是拳擊、泰拳,還是散打,在訓練時,都會反覆強調運動員要避免本能地直線後退。因為面臨對方攻擊時,一旦本能地直線後退,不僅會遭受到對方持續的擊打,還會在自己想要反擊時也會因為後退距離過大而無法有效地反擊。而且,自己開始環繞的話,對方不得不反覆調整攻擊的距離、角度和時機,對方進攻的難度很加大很多,相應地也降低了自己受到擊打的概率。
我們可以發現高水平拳擊、散打和綜合搏擊運動員在應對對方的擊打時,都會通過斜向滑步繞圈的方式來躲避,像泰森一樣的頂尖高手,甚至可以通過斜向閃進對方肘部下方的方式來進行閃躲。
徐曉冬在對方尚未出手之時就已經開始有效地利用環繞來規避對方可能的出擊。而雷雷呢?面對徐曉冬的出拳,只能夠本能地直線後退,最後失去重心,被迅速擊倒。雙方差距立判。
除了繞圈之外,我們還可以再看看抱架的問題。所謂抱架就是格鬥中的基本姿勢,既是啟動動作的起點,也是結束動作的終點。所有格鬥類運動項目都會著重訓練運動員的抱架,並且將這個視作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後背撐圓,胸向里含,下巴微收,端起兩隻胳膊護住下巴和兩肋,額頭及兩肩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這是拳擊、散打、泰拳等格鬥項目的基本抱架。
那什麼才算好的抱架呢?答案是經得起實戰檢驗的抱架。什麼意思?平時訓練不動手時抱架不變形很容易,真動起手來不變形就很難。無論是出拳,閃躲,還是遭受打擊,抱架都不變形,這才算是練習到位了。按傳統武術的說法這是功夫上身了,按現代運動科學的說法這是形成了條件反射。那麼徐曉冬和雷雷的抱架孰優孰劣呢?很顯然,徐曉冬在出擊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有很好的抱架,而雷雷沒挨打之前還有抱架,一挨了打馬上就原形畢露了,根本就沒有在實戰條件下保持抱架不變形的能力。考慮到太極拳是一種以摔拿功夫為主的武術,雷雷的太極拳功力究竟怎樣,從這個視頻里還看不出來,因為雙方尚未進入到摔法的較量之中。但是,單純從踢打功夫來看,實話實說,雷雷真的不怎麼樣。
2
太極拳敗給了綜合搏擊?
這次較量能說明太極拳敗給了綜合搏擊嗎?不能。
李小龍說過一句很接地氣的話:武術無所謂門派,練的不好,練什麼都是軟手軟腳的。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武術門派與武術門派的較量,只存在人與人的較量。很多情況下,不是這個人練的武術不行,而是練武術的這個人不行。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太極拳實戰技術練的不到位的人敗給了一個綜合搏擊練得不錯的人,就因此說太極拳打不過綜合搏擊。
當代中國傳統武術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很多根本就缺乏良好的運動素質和傳統武術功底的人,在實戰能力不佳的情況下,以傳統武術傳承人自居,最終只能讓社會大眾對傳統武術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
3
傳統武術到底是什麼樣子
話說回來,傳統武術到底是什麼樣子?首先必須要反覆強調的一點是,傳統武術是一種很質樸的格鬥技術體系。吃武術這碗飯的人,往往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這些人對武術的技術體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對抗有異常深刻的理解,然而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往往不盡如人意,輿論場上的話語權並不高。
太極拳的起源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華北地區流行著很多武術流派。其中一種被稱作炮捶。什麼叫炮捶呢?這種技術體系有若干個基本動作,其中一個叫炮,就是現在的直拳;還有一個叫捶,就是用拳頭像鎚子一樣捶打別人。這兩個動作很典型,乾脆就用這兩個動作來指稱這門武術了。後來,河南溫縣陳家溝的人練習的炮捶已經和別人不一樣了,他們更加註重摔拿功夫,他們練的被稱為陳氏炮捶,也就是陳式太極拳。來自河北邯鄲永年的青年武師楊露禪慕名前來學藝,根據自身的身體特點和技術體系對陳氏炮捶進行了改造,並將自己演練的新拳法稱為綿拳,取其發力連綿不絕之意。我們都知道拳擊、散打這些踢打類功夫都很將就發力的乾脆、果斷,那連綿不絕是做什麼呢?是為了摔與拿。如果一次摔不到,保持好勁力的連續性才可以加大摔倒對方的把握。楊露禪靠著綿拳在肅親王那裡打遍天下無敵手,人稱楊無敵。他的綿拳也被京師的一群文化人改名為太極拳。
楊露禪故居塑像
太極拳的名字不是練武之人自己起的,練武之人所給出的炮捶、綿拳都很質樸,太極之名是一群不練武術的文化人起的。將太極八法和周易八卦結合在一起的理論也不是樸實的練武之人搞出來的,因為任何格鬥技術體系都講究大道至簡,那麼複雜的理論聽都聽不懂,更別說練了。
目前,像陳中華、陳小旺、田金龍、王戰軍這些注重太極拳基本勁力練習和實戰格鬥的拳師,他們對於太極拳和傳統武術的技擊能力和文化內涵的理解,肯定要遠遠超越醉心於太極拳套路表演和太極文化宣傳的那一批人。然而,還是寡不敵眾。在很多人眼裡,太極拳就是退休老大爺、老大媽自娛自樂的廣播體操,甚至是武俠小說里的蓋世神功,但終歸不是質樸、接地氣的格鬥技術。這也是傳統武術發展中的最尷尬的一點。
4
傳統武術有沒有實戰能力
傳統武術有實戰能力嗎?有。
太極拳界很出名的對抗性比賽項目就是太極推手,我們目前所熟知的王戰軍、陳正雷、陳炳、田金龍、王峰等太極拳高手都是靠全國推手比賽打出的名氣。
在太極推手開展的早期階段,進行了大量太極拳技術動作的復原。什麼叫復原?老師傅說這個動作他年青的時候能做到,但現在沒人做得到了,大家都持懷疑的態度,認為不可行。怎麼通過實戰讓這個動作再現成為了一個難題。只能由老師傅口授,年輕人聯繫,把這個動作復原出來。最終,隨著運動員水平的提高,這些原本被認為不可能的動作竟然都成為了主流實戰動作。
王戰軍對戰日本相撲橫崗曙太郎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靠,或者叫穿襠靠、貼山靠,具體說,就是後腿蹬地的同時抖動自己的軀幹,從而用肩膀將對方撞出去。這個動作最開始被人認為不切實際,肩膀怎麼可能打出這麼大的力量?然而現在靠成為了推手比賽的主流技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王峰的實戰視頻。開門八極傳承人吳連枝將八極拳和散打實戰結合在一起,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且將許多八極拳的技擊動作成功地運用到了實戰當中。傳統武術傳承了幾千年,其中確有糟粕,但是精華更多。
5
傳統武術為什麼給人一種不能打的印象?
第一,武術在建國後進行了體育化改革,目前傳統武術有兩個分支。一支是體育化的武術。國家武協所定義的武術就是去除實戰技擊含義和能力的武術套路,運動員靠複雜的技術動作進行表演,重視武術動作和視覺美感,以傳承中國武術中的哲思為目的,成為適應大眾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運動項目。一支是保留傳統武術技擊性質的實戰武術,重視武術的對抗搏擊,去除致命性格鬥技巧,增加現代競技規則的格鬥術,這裡面包括太極推手、也包括散手(今散打)。我們所熟知的許多著名武打明星,嚴格講都是武術套路運動員出身,根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實戰技擊訓練,這種武術是打不了人的。
第二,民間習武者中很多人都活在隔空傷人的奇幻世界當中,在根本缺乏良好的運動素質的情況下就妄想通過自己意淫出的神功打敗職業運動員。筆者曾有幸接觸過一位自稱修習日本忍術的青年。在他嘴裡,他只要結個手印就能迅速提高戰鬥力,泰森沒有規則保護會被他輕易打死。他甚至還說過,「我們忍術飛檐走壁,別人打我,我先使個遁術,我先跑。我找一處牆,飛檐走壁,腳蹬上牆的一瞬間,回身飛出手裏劍擊穿那個人的顱骨。」這個忍者嘴炮很猛烈,但功夫很骨感。我的老師還遇到過一位就讀於中國某頂尖學府的大學生武術愛好者,希望我的老師能教他些不用力而用氣將人擊倒的真功夫。真正武術圈人士多很質樸,但必須承認很多自稱練武術的人其實是在通過雜耍和意淫敗壞武術的名聲。傳統武術之所以總是受到質疑,也是有原因的。
王戰軍弟子韓飛龍在國際賽事上以太極實戰技術對抗泰拳選手
這次挑戰客觀地講是一件好事,起碼讓全社會真正地開始關心傳統武術的實戰技擊能力,真正地開始區分到底什麼是傳統武術,什麼是真武術。只有真正開始關心傳統武術的實戰技擊問題,才能推動傳統武術的發展和進步。
你對於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之戰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看法
文章來源:光明網微信 作者:伍柳
推薦閱讀:
※當初暴打外國勇士,如今慘遭各種吊打!是誰讓傳統武術淪為秀場?
※【典傳國術】武學分享:練拳為什麼要「磨」,「捆」?
※【法】獨孤逸風太極刀譜整理
※視頻 中國傳統武術 獨流通臂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