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得好看的人,都是這樣買零食的

喝一瓶可樂,你知道自己攝入了多少能量嗎?

去超市買零食,除了追求口感之外,你會在意其中的所含的脂肪和鈉含量嗎?

想減肥不吃晚飯,卻忍不住吃了幾袋零食,可是你知道這些零食的能量可能比一頓正餐還高嗎?

現在超市選購食品時,幾乎所有的包裝食品上,都會有一個叫做「營養成分表」的表格。通過看這個表格,我們能了解食品的熱量、大概的營養價值。

什麼是「營養成分表」?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規,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的預包裝食品出廠時都必須貼上含有營養信息的標籤。

營養成分表

是標籤上關於這種食品主要營養成分的說明,至少應該包括食物所含的能量(俗稱熱量、卡路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的含量,以及它們的營養素參考值 %(NRV%)。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這四種物質,由於對人體健康影響非常大,我們稱之為「核心營養素」,再加上能量值,屬於國家規定必須得在營養成分表上標示的內容。

除此之外,食品廠家還可以自己選擇是否標示其他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

營養成分表示例,紅框里屬於必須標註的內容

為什麼要關心營養成分表?

有人也許覺得,我體重正常也不想減肥,用不著關心營養成分表。

食物影響的不僅僅是體重,更和整體的健康水平、多種慢性病風險密切相關。

比如,能量過剩會導致肥胖、鈉(食鹽)攝入過多會顯著增加高血壓風險;脂肪的攝入,尤其是反式脂肪的攝入,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因此,簡單來說,營養成分表是用來幫助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均衡飲食,從而降低多種慢病風險。

營養成分表要看 1 + 4

能量值,加上 4 種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屬於國家規定的必須在營養成分表上標示的內容。

能量

我們吃東西,除了滿足口腹之慾之外,根本上其實是為了從中獲取能量來滿足生長發育和生命活動的需求。

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適當的能量和營養可以讓我們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但如果吃下去的能量過多,就會在體內儲存起來,形成脂肪,導致肥胖,並增加各種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我國,營養成分表上的能量值只允許用千焦來做單位,大家要注意別和我們在生活上常用的「千卡、大卡」混淆了。

千卡、大卡和千焦都是熱量單位。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換算:

1 千卡 = 1 大卡 = 4.184 千焦

這種標示每 100 克 2 035 千焦的餅乾,其實就是 486 千卡。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都需要蛋白質來完成。

如果飲食中的蛋白質不足,就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抗力下降,尤其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負面影響尤為明顯。

不過,蛋白質也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肝臟負擔,嚴重時還會導致酮酸症和肝腎損傷。

所以,人每天都需要攝入適量的蛋白質。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輕體力勞動的成年男子,每天大約需要 75 克蛋白質。

脂肪

說到脂肪,不少人都會「談油色變」。其實,脂肪不僅是人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還是構成人體器官和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所以,即使在減肥,也不應該完全拒絕吃脂肪,

不過,由於脂肪的供能能力是碳水化合物的兩倍多(1 克脂肪可以提供 9 大卡的能量,而 1 克碳水化合物只能提供 4 大卡的能量),而且過多的脂肪攝入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只有肥肉、食用油是脂肪,很多點心、零食的酥香口感都是脂肪的功勞。高油脂的食物往往不知不覺會吃很多,營養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需要引起重視。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在我們國家的飲食結構中,每天所需能量的 60% 都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除了大米饅頭這類主食中的澱粉之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額外添加的精製糖,比如可樂、甜點中的白砂糖。

食物中的鈉,主要來源是食鹽,食鹽的化學成分就是氯化鈉。吃鹽過多,會顯著增加高血壓風險。所以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6 克(2 400 毫克鈉),WHO 則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5 克(2 000 毫克鈉)。

超市中很多食品都是含鹽大戶,比如速食麵、薯片,甚至不鹹的麵包中含的鈉也不少,有了營養成分表,食物中的含鈉量,就得老老實實地標出來了。

營養素參考值 %(NRV%)

營養素參考值 %(NRV%)是指能量或營養成分佔相應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這裡的營養素參考值,可以理解為人每天能量和營養素的合理攝入量。

有了這個 NRV%,就可以知道這種食物提供的營養成分佔一天需要量的大致水平。

比如,一包 100 g 的餅乾的熱量是 2 000 kJ,粗看這個數字,人們或許沒有確切的概念,但看一下 NRV% 是 24%,這就是說,吃一包這種餅乾,這一天熱量的四分之一被吃進去了。

小心商家的「貓膩」

現在不少商家在營養成分表上耍小聰明,企圖讓不健康食物,看上去順眼一些。

比如很多人都愛的薯片,往往並不按 100 g 來標註營養數據,而是用「每份」來混淆視聽。具體的「每份」是多少,就是商家自己定的了。所以,在薯片的包裝上,看到的數據一般是這樣子:

乍一看熱量只有 680kJ,好像並不高,NRV% 也只有 8%,但這只是 30 g 的數據啊,超市裡常見的盒裝薯片都在 100 g 以上,最小包裝也有 45 g,吃掉一盒薯片,就意味著吃下去一天所需的 27% 的能量和 60% 的脂肪。

吃了多少更重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可樂。可樂的營養成分表一般都會寫著 100 ml 熱量 189 kJ,NRV% 才 4%,看上去好像是個低熱量的健康選擇。

但其實,一瓶 500 ml 可樂隨隨便便就喝下去了,喝完了還毫無飽腹感(這個很好理解,聚餐的時候喝可樂不會讓你吃得少吧),而你的身體卻已經攝入了 1 000kJ 熱量,一天 20% 的熱量份額就沒了。

反式脂肪酸:「0」不等於沒有

由於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特別是心血管健康臭名昭著的負面影響,我國相關法規明確要求,如果食物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氫化或部分氫化油,還應該在營養成分表中標出反式脂肪酸含量。

可能不少細心的人要問了,很多餅乾、蛋黃派之類的食品在配料表中都有「植脂末、起酥油、人造奶油」這類看上去就不健康的配料,但在營養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一欄為 0,甚至還在外包裝上打出「不含反式脂肪」的宣傳,這難道是食品廠家弄虛作假糊弄消費者嗎?

其實,成分表中含量為 0 並不意味著完全不含反式脂肪,《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中就規定,如果每 100 g 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不超過 0.3 g,那就可以標註為「0」,並不代表著完全沒有。

而且,除了少量的反式脂肪之外,這類食品往往還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還是得「管住嘴」,盡量少吃。

除了這些,不同人群在選擇食物時,營養成分表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如果您是減肥人士,或者家有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選擇牛奶,您可以回復【營養】,了解更詳細的內容。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來源:丁香醫生
推薦閱讀:

遇到女生經痛別嘴砲,是男生就學著這樣做|
【視頻】這樣盤雙蓮花,膝蓋腳踝再也不會受傷了!
有這樣的上班裝,你絕對是公司的時尚潮人
她這樣折衣服,沒想到竟騰出一個衣櫃!
不是,是活得年頭久了,像你這樣的傻逼見得多了

TAG:零食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