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院線:同步競爭力 — 封面專題 — 21商評網

大地院線:同步競爭力大地數字影院讓二三線城市能夠同步看到一線城市放映的大片,價格卻十分「滯後」。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作者:羅東渠道仍然是國內電影產業的主要瓶頸,大地數字影院的創辦者于品海曾在2005年投資製作電影《電影往事》,但院線們根本不買這家產業新丁的賬,而找不到願意放映的電影院,票房自然無從談起。

廣東大地影院建設有限公司營業額:4億元人民幣成長值:大地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截至2010年3月,大地電影院線發展到70家數字影院,260張銀幕,成為全國最大連鎖性質的全數字電影院線。

渠道的強勢和其稀缺性有關: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電影的票房收入和總觀影人次都增加了兩倍以上,但電影屏幕的數量只增加了一倍,即使在北上廣這樣影院「扎堆」的票房重鎮,也經常出現熱門電影一票難求的情景。因此,在大地看來,自建渠道,有直接和觀眾對話的資本,或許是布局電影業最有效的方式。

不過,在一線城市裡,影院間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了,核心商業區和繁華地段多數都已經有影院捷足先登,還有諸多後來者虎視,而且影院的建設標準也「水漲船高」。二三線城市的情況又有所不同,許多消費者徒有觀影需求和熱情,卻因為影院數量的稀缺以及放映影片的滯後,導致無電影可看,「專業」些的影迷可能就需要驅車幾個小時去省城看電影了。因此儘管一線城市一直在大地的規劃里,但先從進入門檻更低、競爭不那麼激烈的二三線城市做起,是更現實的選擇。

但二三線城市影院的發展也自有它們的難處:我國電影發行模式採用的是院線制,電影必須由院線統一分配給旗下的影院,而且當時我國影院大都採用傳統膠片電影放映模式,一部大片的拷貝數量有限、拷貝成本高。因此,當時二三線城市的小影院非常吃虧,因為拷貝通常會優先「照顧」到省城,再輪次放映,而且拷貝在放映過程中會有損耗,等輪到自己了,比一線城市已經滯後了很長時間不說,影片的畫質也打了折扣,票房當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電影院乾脆少放甚至不放電影。

為了解決大片同步播放的問題,大地首先確定了建立院線而非建設影院再掛靠院線的戰略,簽約舊影院、建設新影院和組建院線幾乎是同步進行的,這就保證了大地的影院渠道不會受到區別對待;其次,大地數字影院採取了一個在當時看非常超前的決定:影院全部採用數字放映機,數字放映機儘管前期設備投入較大,但傳輸和拷貝上的成本非常低廉,能在第一時間普及到大地旗下的影院。

不過,數字放映模式也有致命的癥結,就是片源的缺乏。因為當時國內普遍都採用傳統膠片放映,數字格式的電影片源很少,為此,大地經常自己出錢轉制數字格式的片源。當然,如今隨著數字放映的普及,這個問題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大片必須和一線城市同步,但考慮到消費能力的差距,票價必須不同步。大地以當地中等收入月薪的1%為參考制定票價,他們的考慮是,電影本來就不應該是精英群體的消費品,應該是大眾消費品,而且國內很多廠商以票價為影院收入的思路本來就是錯的,在電影業比較成熟的美國,票房可能只佔到影院收入的40%,賣品和廣告才是大頭。因此大地儘管票價不高,但非常注重開發影院其他的盈利模式,比如隨片廣告的開發,最開始就是放一場、收一場錢的十分粗放的方式,而大地也逐漸根據觀影人次、特徵為廣告商投放制定不同的、有針對性的策略。

再如爆米花製作,大地並不會因為這裡是二三線城市、定價相對便宜而敷衍了事,而是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製作工藝和標準,他們希望大地的爆米花是這個城市裡最好吃的爆米花,而且在外觀上頗有辨識度,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大地院線出品。

同時,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的娛樂項目相對簡單,因此大地院線還能成為這些城市裡的文化和娛樂中心。因此大地旗下的影院除了選址上儘可能在城市的核心商圈外,也會利用影院的平台開發一些其他的娛樂活動,比如經常組織影迷和明星的見面會——這對平時很難見到大明星的二三線城市消費者來說是一件特別有吸引力的事情;世界盃時,大地會在影院內組織球迷免費觀看世界盃,甚至有時還將影院布置為影迷求婚的場所。


推薦閱讀:

歷史必修一專題九:美蘇爭鋒
雅克貝漢專題
《經理人》封面專題《海爾生態之戰》之四:海爾解構海爾
專題 | 早餐決勝秘訣:做出甩別人幾十條街的雞蛋
狗專題研究報告

TAG:競爭力 | 同步 | 競爭 | 大地 | 專題 | 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