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尚書·無逸》與周公人本思想(2)

方法。如《尚書·康誥》中說:「紹聞衣德言,往敷求於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遠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訓」。這就清楚地指出,要康叔向殷的先王和遺老學習他們統治殷人的方法。二是尊殷舊法,對殷人慎用刑罰。在《康誥》中,周公告誡康叔:

「封,敬明乃罰。人有小罪,非眚,

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可以看出,周公指導康叔採取尊殷舊法,慎用刑罰的政策確實比殷紂一味施行酷刑峻法要高明多了。三是對殷人寬容相待,注重教育。殷鑒不遠,商紂王因酗酒淫樂滅亡的慘痛教訓,使周王朝統治者不得不警醒。而作為商都的衛地,殷末酗酒遺風更甚,因此周公反覆告誡康叔及群臣要「剛制於酒」,

而周公也

深知殷地遺風在短期內難以消除,因而對殷遺民採取教育為主,刑罰為輔的政策,在戒酒問題上對周人較為嚴厲,決不姑息。而對殷人則比較寬容,注重教育,

「又惟殷之迪諸臣惟工乃湎於

酒,勿庸殺之,姑惟教之。」⑩

康叔在衛地認真踐

行周公的政策方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衛地人民的擁護,如《史記·衛康叔世家》所言:「康叔之國,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悅。」

二、周王朝仍面臨著諸多棘手問題

作為蕞爾小邦的周族,人數只有六七萬,人力物力及文化水平都落後於商王朝,卻一戰克商,征服了擁有百萬人口的廣大東部平原,本身絕非易事。

輯訛而周人如何控制殷商廣土眾民,鞏

固王朝統治,又更為不易。面對這樣的局面,周公等王朝統治者必須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

1. 在意識形態方面確立統治身份的正統性。

周人非常尊夏,經常以夏人之後自居。如《尚書·康誥》云:

「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

以修我西土。」周人在這裡自稱「區夏」,亦稱自己為「小夏」。從《詩經·大雅·文王》也可見端倪:「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周雖舊邦」當指周是夏人之遺,再以受

命,以代殷商。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一再宣揚與夏王朝的關係,無非是緊抓人們追念夏王朝政績的心理,反覆強調自己是夏的後代,從而表明周人取代商王朝政權具有身份上的正統性,以在廣大民眾意識中佔有主導權,藉以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地位。

輰訛2. 從天命觀方面強調政權獲取的合法性。

從《尚書·周書》中可以看到,周人反覆強調政權的獲得是天命轉移的結果,由周代商具有合法性。如《尚書·

多士》云:「肆爾多士,非我小

國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亂,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為,惟天明畏」,再如《尚書·

康誥》云:「惟乃丕顯考文王,克

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惟時怙冒聞於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越厥邦厥民」。由上可以看出周公、召公等針對殷商遺眾篤信天命的特點,強調周人取代商人獲得政權,是「天命靡常,惟德是親」的結果,是應天順人的,從而表明周王朝政權的合法性。

3. 在感情上以殷商聖賢為榜樣來增強認同

性。周公緊緊把握住殷人懷念和崇尚殷先哲王及賢人的心理,積極宣傳自己如何效法殷先哲王,如何尊重殷商賢士,以增強與殷人在感情上的認同性。如在《尚書·無逸》中周公對殷王三宗極力標榜,並與周太王、王季、文王相提並論,大加讚頌殷先哲王的「德」行,以表明商、周聖王先君在「明德、敬德」上的一致性。同時,周人對在商王朝有威望的名臣賢者敬重有加。如滅商後,武王「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

輱訛;又如《呂氏春秋·誠廉》云:「武王即

位,觀周德,則王使叔旦訪膠鬲於次四內,而與

之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周人通過對殷

先哲王及賢者的推崇敬重,極大地拉近了周人與殷人之間的感情距離,加強了認同感,緩解不同族群之間的心理衝突。

4. 營建東都成周,確立政治、軍事中心,

樹立統治權威性。武王克商後,

「王乃升汾之

阜,以望商邑」,從而產生了深深的憂慮,甚至「具明不寢」,通霄達旦不能入睡,其原因是感到「未定天保」。

輲訛因為武王認識到,牧野之戰其結

果只是誅紂而已,還未能平其國,殷商的根基尚未摧毀。而作為都城的鎬京在黃河以西,對東方的統治,尤其對殷人的控制更是鞭長莫及,因此很有必要在天下的中心洛邑一帶建立東都,以有效治理中原,統治天下,「余其宅茲中國,自之

乂民。」

輳訛武王去世後,又發生「三監」、武庚叛

亂。周公東征平叛後,為了完成武王遺願,同時也為加強對東部地區的控制,便歷時兩年建成了東都成周。在具體措施上,一個是使東西兩都的京畿連成一體,形成周王朝統治中心。《逸周

書·

作雒》云:「制郊甸方六百里,國西土為方

千里。」這樣,東西兩都緊密連接,極有利於西周王朝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另外一個是將大批殷

85


推薦閱讀:

發現東亞(三十)︱現代思想契機:姜沆與朱舜水
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原著,就是信佛嗎?不是,我是追尋佛教哲學思想之本質,世界之奧秘
馬克思如何繼承與發揚了康德哲學思想
道家思想(道法自然,無為自然)
86歲思想史家龐朴去世,生前提倡讀經但不支持恢復「古禮」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