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代玉器鑒賞

2014-06-01微淘和田玉珠寶城清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玉器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形成了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清代玉器的品種和數量很多,以陳設品和佩飾最多,也最為精美。陳設品有仿青銅器的仿古器皿,還有各種寓意吉祥的動物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子、浮雕圖畫式的玉屏風等等。玉佩飾的種類更是非常的豐富。

此外還有各種玉質的實用器皿、文房用品。清代玉器善於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

清代玉器中有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地取材,加以設計製作。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清代玉器品種和數量繁多,以陳設品和玉佩飾最為發達。陳設品有按青銅器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種仁獸,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浮雕圖畫式的玉屏等。

玉佩的品種更為豐富,成為各階層民俗事項和服飾廣泛佩戴使用的裝飾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實用功能的各種玉器皿,文房用品數量和品種也較歷代多有增加。清代玉器在製作上以乾隆時代為分界線,前期治玉重視選料,由於開採條件改善,採集到的優質白玉、羊脂玉數量之多,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材質的精美,為這一時期能產生許多珍寶性藝術品,提供了物質基礎。

在工藝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細膩。乾隆時代的玉器皿的輪廓線都極規則,橫平豎直外緣及子口轉折嚴整挺拔。稜角多呈勁挺鋒銳狀。起凸的浮雕圖案邊緣,也處理成鋒利邊線,觀之剔透,觸之扎手。在拋光工藝上也很講究,一般細光處看不見琢鏃的痕迹,細光能達到玻璃光亮度。

清代中期以後,玉器生產漸入衰落,不但規模減退,工藝製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規格越益粗糙。如所琢樹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圓潤的,符合生態的形象,僅以兩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圖案也不再細緻地琢出枝葉穿插、花葉翻卷的形態,太多取平面的淺浮雕處理。尤其是器皿輪廓線大多拖泥帶水,轉折含混。許多該作圓雕處理的玉陳設品、玉人、玉山,甚至小件玉佩、玉附的背面,也採取用工極少的粗處理方式。

清代主流紋飾業內流傳這樣的說法:清玉無新紋,清玉有美紋。意思是說,清代玉器很少有新創的紋樣,但對歷代玉器紋樣均做了美化和修飾。清代玉器主流紋飾大致有:吉祥紋飾,如萬字紋、龍鳳紋、螭紋、如意紋等;植物紋飾,如蓮藕紋、葡萄紋、松竹梅紋、蕉葉紋、花卉紋等;動物紋飾,如獸類、禽類、鳥類、昆蟲類等;幾何紋飾,如弦紋、繩索紋、方折紋、回紋、水波紋等。特徵性線條(刀工)清代玉器最具特徵性的刀工,一是「乾隆工」,一是「痕都斯坦」玉器。所謂「乾隆工」,是指清代玉器加工中的「精」、「細」、「密」、「滿」風格。乾隆愛玉,對玉器的要求非常高, 除了質地上的細緻無瑕和純正外,更要求鏤雕務精、碾琢務細、構思務密、紋飾務滿。所以乾隆時期製作出來的宮廷玉器,幾乎件件是精品,它們不僅線條平直圓潤,角度規整勻稱,轉折流暢自然,並且都是一氣呵成,結合綿密,絕無斷刀或續刀的接痕和毛碴。「乾隆工」的鏤雕層次繁縟,有強烈的立體感,刀工精湛。「乾隆工」的「剔地陽紋」平齊劃一,圖案在同一平面凸起,地子非常平整。「乾隆工」的「淺浮雕」結構起伏跌宕,動感十足。「乾隆工」的「高浮雕」圖案層次密達。「乾隆工」的圓雕技法成型。「乾隆工」的拋光細膩精良,器表光潤潔滑,大多有蠟質光澤。所謂「痕都斯坦」玉器,就是印度進貢的和交流的玉器。乾隆皇帝有一首題痕都斯坦玉碗的詩:「印度良工夥,水磨佳法有。羊脂標質潤,菊瓣簇英翻。半似楮為久,還無斧鑿痕。」可以鑒人,由於「痕都斯坦」玉器大多為生活器皿,壁薄近乎透明,打磨精細,光照可以鑒人,由於深得乾隆喜愛,宮廷玉作開始大量仿製,產生了不少工精胎薄的玉器珍品。特徵性器型清代玉器除了著名的《會昌九老圖》、《大禹治水圖》等玉雕和傳統器型外,清代玉器最具特徵性的器型就是「三多」:帶鉤多、扳指多、鼻煙壺多。

清代主流紋飾——吉祥紋飾「三羊開泰」(上圖)高85cm 寬55cm 厚16cm三羊開泰,富貴花開,象徵財運、官運亨通。由河南獨玉雕就的吉祥擺件「三羊開泰」,如此碩大的玉雕,在清代也較為罕見。

清代主流紋飾——吉祥紋飾「大象平安」(上圖)高88cm 寬51cm 厚16cm大象、瓶子、鮮花組成的「大象平安」。花團錦簇、百花盛開,一派昇平盛世景象。清代主流紋飾——吉祥紋飾「魚化龍」(上圖)長6.7cm此件為清康熙朝白玉「魚化龍」佩。魚化龍和鯉魚跳龍門等吉祥紋飾在清代特別流行。

清代主流紋飾——吉祥紋飾「雙喜」(上圖)長12.5cm此件為清代白玉「雙喜」擺件。兩隻喜鵲,一枝紅梅,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

清代主流紋飾——植物紋飾「蓮藕」(上圖)

清代主流紋飾——植物紋飾「葡萄」(上圖)

清代主流紋飾——植物紋飾「松樹」此松樹松針做傘形排序,是康熙朝常見的傘形松。

清代主流紋飾——植物紋飾「菊」此菊突蕊,花苞纏雜,生機無限。

清代主流紋飾——植物紋飾「折枝蓮」(上圖)

清代主流紋飾——植物紋飾「花卉」(上圖)

清代主流紋飾——動物紋飾「螭紋」(上圖)此件白玉雕螭紋與明代螭紋有明甚區別:明螭嘴前突,此螭嘴平直;明螭多打窪耳,此螭尖耳後伸。

清代主流紋飾——動物紋飾「猴紋」(上圖)

清代主流紋飾——幾何紋飾(上圖)此件玉器陰刻網格紋,勾連雲紋、弦紋,邊緣飾突齒紋。

清代主流紋飾——幾何紋飾(上圖)此件玉器「飛毛紋」顯得更為靈動,集束雙陰短線比起明朝同類線條更為規整。

清代主流紋飾——幾何紋飾(上圖)此件玉器谷紋與戰國玉器比較有明顯區別。

清代主流紋飾——幾何紋飾(上圖)此件玉器透雕幾何形雙龍耳把,高足飾八卦紋,回沿外壁飾回紋,杯體飾渦紋,渦紋與回紋間飾寬陰隔離槽,幾何紋飾配位精當,粗細適宜。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鏤雕(上圖)高22cm 寬17cm「乾隆工」鏤雕和田籽料白玉香爐,刀工精湛,層次繁密,有強烈的立體感,是清代玉器中罕見的珍品。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剔地陽紋(上圖)圖為清中期白玉雙龍佩,剔地陽紋飾龍鱗紋,地字平整。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剔地陽紋(上圖)圖為清代黃玉齋戒牌,剔地陽紋蓮花龍紋,紋樣在同一平面上凸起,地子整齊劃一。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鏤雕(上圖)高19.2cm「乾隆工」鏤雕「一柱擎天」,升龍穿雲戲球,構思奇特,立意高遠,玉質純和,刀工嫻熟。極具收藏價值。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淺浮雕(上圖)因為清代白玉葫蘆紋佩。「乾隆工」淺浮雕結構起伏跌宕,動感十足。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淺浮雕(上圖)圖為清代白玉龍鳳佩。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高浮雕(上圖)圖為清代高浮雕黃玉龍紋璧。「乾隆工」高浮雕團密達,畫面飽滿。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高浮雕(上圖)「乾隆工」高浮雕出了圖案密達、畫面飽滿之外,層次非常清晰,條分縷析,綱舉目張,主次依從,絲毫不亂。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上圖)圖為清代白玉、雙龍耳蓋瓶,是「乾隆工」圓雕精品。無論是鼓腹、束腰、圓足還是蓋沿,都是比例合適,弧線圓渾,清代的圓雕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清代特徵性刀工——「乾隆工」圓雕(上圖)圖為清代白玉瑞獸蓋壺,圓雕技法成型,刀工精緻嫻熟。

清代特徵性刀工——「痕都斯坦」玉器(上圖)直徑14cm所謂「痕都斯坦」玉器,是指印度傳入的玉器和乾隆時期仿造的,璧薄近似透明,打磨精細的玉器。圖為,「御銘白玉痕都斯坦式鵝首水盂」,在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22.925萬英鎊的高價。

清代特徵性刀工——「痕都斯坦」玉器(上圖)高14.5cm圖為清代「痕都斯坦」翠玉花形紐香爐,璧薄如透,光照鑒人。

清代特徵性器型——扳指(上圖)

清代特徵性器型——扳指(上圖)扳指是清代玉器「三多」中的「一多」,圖為清代白玉扳指,玉質溫潤,造型厚重端莊,表面有柔麗蠟質光澤。

清代特徵性器型——帶鉤(上圖)清代玉器「三多」中的另一「多」就是帶鉤,圖為清代白玉螭紋鉤。

清代特徵性器型——帶扣(上圖)圖為清代白玉雙螭玉花帶扣,玉質通透,玉色猶如玻璃光澤。

清代特徵性器型——鼻煙壺(上圖)清代玉器「三多」中的 又一「多」就是鼻煙壺,圖為清代白玉鋪首耳煙壺,造型典雅大方,玉質細膩i通透。

清代特徵性器型——鼻煙壺(上圖)圖為清代白玉鋪首耳煙壺,造型靈透飄逸,玉質溫婉柔潤。
推薦閱讀:

吳淵《念奴嬌》鑒賞
現代詩歌鑒賞方法
奇門古例鑒賞
【美玉鑒賞】吉祥如意
大換雅閣-詩文鑒賞方法【說「雄奇」】

TAG:鑒賞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