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基本功五行拳之炮拳基本練法和技擊用法
基本練法
1.拗步練法
為最常見的練法。從三體式起始,右手向前伸與左手齊,隨即雙手握拳捋帶而回,左手置臍間,右拳置右肋下,兩手均為拳心朝上;同時,急進一個疾步(又曰踐步,即前腳墊一寸步,後腳急進超過前腳,落定踏實,前腳迅速提起,靠在後腳脛骨內側,高與踝平),立定,眼向左看(圖2一44)。吸氣一口,隨吸氣之勢,左拳經右胸前自右腮邊向上鑽挑,連擰帶翻,置於額前上方約寸許,上膊作半圓形,拳心朝左上方;右拳從左肘側向前平直打出,如同打拗步崩拳,高與心口平,拳心朝左;左腳同時朝左前方進一大步,與右拳上下相應;呼氣一口,右腳跟至左腳後約一腳半之遠,停住踏實;擰腰、順胯,眼看右拳(圖2一45),:此為炮拳之左式。
注意:左拳之向上擰翻、左拳之平直擊出、左腳之進步與呼氣是同時的,必須完整一氣。
2.順步炮拳
仍從三體式開始。兩手握拳置於臍旁,拳心均朝上;左腳收回,置於右腳內側,腳尖點地,成左虛右實之步法,眼看前方(圖2一46),吸氣一口,隨即左腳向前進一大步;右拳自胸前向上鑽翻,置於額前上方,拳心朝上;左拳同時提到肋下,向前平直打出,如同打順步崩拳一般;眼看左拳,同時呼氣(圖2-47)。再吸氣時,右手向前仲至左手處,兩手散成掌,掌心朝上,一齊向回捋至小腹前,並翻至拳心朝上;同時,右腳進至左腳內側,腳尖點地,成左實右虛之勢,眼看前方。再呼氣時,左拳向上鑽翻,右拳平直打出,右腳進一大步,眼看右拳;如此左右輪換練習。
回身動作
順步炮拳回身時,與劈拳的回身動作相同。拗步炮拳回身時,設打的是右式,即右腳、左拳在前。先將兩拳一齊收回,置於臍兩側,拳心朝上;隨即向左轉身,同時右腳尖極力向回扣,左腳尖向左後方外撇,右腳再上至左腳右側,踏實,左腳提起靠緊右腳內踝側,成左虛右實之步,此時身體已向左轉過了180度;然後左拳向上鑽翻,右拳平直打出,進左腳與右拳上下相顧,乃成右式炮拳。欲收式時,可在回身打出右式炮拳後,將兩拳一齊收回,置於小腹側:同時,右腳上至左腳內側,腳尖點地成虛步,隨即右腳進步,落地時腳尖外撇;同時,右拳經胸前白頦下前上方鑽出,再進左腳;同時,左手經右臂脈窩向前劈出,成左式劈拳(三體式),然後做劈拳收式動作。
用勁要求
頭頂如泰山壓頂。項豎如餓虎爭食,舌抵如舔物,齒叩如咬肉斬筋。周身毛孔要緊,如卷花爆一般。兩肩鬆開,向回抽勁,外松而內實緊,手足之起鑽、落翻、進步、擰腰,要整齊一致,如放炮一般,一瞬間四面一齊炸開,迅猛異常。起式時,左腳向前墊步與雙手之前伸要同時,走踐步右腳落地,左腳抬起,與雙手之回捋、握拳也要同時。做得整齊一致則可自雙足叫起內氣,聚于丹田。打右式炮拳時,左拳之上起要隨著身休之轉動,自胸前向上裹、鑽、擰、翻,有內裹之力和上鑽之力,又有外開與向上擰翻之力,切不可橫臂直接向土架。如此才能引動真氣並沖脈而上行貫於雙目,從腋下出於中沖,其勢向上,力不能擋。右拳之向前平直打出,與左足之進步落地要整齊一致,手腳齊到,腳落、拳到、勁出,如炮炸開,天崩地裂,是以有發必中,所向披靡也。此拳強調以腰發力,要用後腿之蹬助腰之擰勁,以腰之擰勁(順胯)催肩向前,以肩催肘,以肘催手。是以其勁甚整,威不可擋也。
技擊應用
若對方先發而進攻,我後發而接手應戰,則不論對方用的是直拳、擺拳或勾拳,我均可以前手接手裹鑽擰翻而上舉,同時以後手平直打出而進擊。上舉之手是護己,是顧法,也是打法。向上鑽翻可以將對方之勁化開,而擰翻外開,則寓打於其中。我前手若是從對方來臂之外側接手,則擰翻外開之同時再佐以前腳,往往可使對方底盤被拔起而搖晃後退。我後手平直出擊,是打法,而顧法亦寓其中。若出手無阻擋,直搗中堂,自然是打;若遇對方阻攔,則我以小臂尺骨壓銼於對方前臂之上,向前照打不誤,此即是打、顧兼備矣。要之以能蹬腿、擰腰、順胯、松肩,以氣催力,並敢於自中門鑽進去近打,方為得體也。若對方未發手,而是我先發手以進攻時,可以前手先用鑽拳進擊對方面部,亦實亦虛,若遇對方撥攔.我則速將進擊之手擰翻上舉,同時以後手平直擊胸,如拗步崩拳然。若對方避開我之一擊而從我外側又攻上來,則我打崩拳之手急擰翻上舉,以另一手又平直打出,成順勢炮拳。如此可輪換進擊,謂之連環炮拳。若將炮拳與劈、崩、鑽三拳混合使用,則更可生出無窮變化來。《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運用之妙,全在個人體會,不能一一詳舉。
祛病養生
練炮拳以祛病時,不發剛猛的爆發力,不要求出拳時手腳齊到的整勁,只要求手腳的起落出人與腰胯肩肘運動的協調,及內氣升降開合的和順。外邊動作形式之順遂,代表著內中氣血之和;外面神氣之正,表示內中意、氣之中。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內外合順自然,才能祛病健身J為了經絡暢通,握拳不必用力,可握虛拳或散拳成掌亦可,但神氣仍須貫注,動作也要規矩。
炮拳之氣,發於心臟。練的是一氣之開合,用的是血梢之力,可以養心。就中醫理論而言,一拳向上擰翻,發動心經之脈氣,自極泉、少海、神門、少府,而直達小指撓側的少沖穴,同時也調動了心包經的脈氣.自乳頭外的天池穴沿臂內側正中,經過曲澤、內關、勞宮諸穴。而直達中沖。另一拳摩肘而出,發動肝木之氣以助心火之或。兩拳起時為呼,落時為吸;起時血管擴張,落時血管收縮;呼時經絡之氣自胸而至手,吸時脈氣復自手而回。兩脈暢通,則心血和順,心氣和順則能養血,諸血皆屬於心,故練此拳後,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就西醫理論而言,心是包括心血管系統和腦神經系統而言的,心臟的功能,如同一個卿筒,通過心肌節律性收縮與舒張,從靜脈抽吸血液並把它射向動脈。心臟本身所需的各種營養和氧氣,則全部要向冠狀動脈去攝取,故當心臟負擔加重時,冠狀動脈就要通過增加血流量來增加供氧量。當心肌狀態和大動脈壓力保持恆定時,如果靜脈回心血量增加,則心室收縮前壓力將增大,心室的收縮力也增強。根據以上特點,如使用炮拳作緩慢、柔和而有節奏的開合運動,可使回心血量較平時增多,心室收縮力增大,送人肺循環和體循環的血液均增多,此即炮拳養心的道理。不過應當注意,「過猶不及」,當心臟收縮前回心血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反而會導致心臟收縮力減小。所以,使用炮拳治療心臟病時,必須很好地掌握運動量,使之適度。動作要緩和,並與呼吸協調,這一點十分重要。運動量要小,要勤休息。對冠心病患者,以不引起心絞痛,不感疲勞為宜;對高血壓、高血壓心臟病和伴有冠心病的患者,應先做靜功,再配以炮拳;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若病變無活動性,全身和心臟功能代償較好者,應糾正傳統的、消極靜養的方法,而改用炮拳治療,並逐漸增加運動量。
總之,對各種心臟病患者,堅持炮拳鍛煉,可使心率減慢,回心血流量增加,舒張期延長,心搏出量增多,同時可使心肌毛細血管相應擴張,心肌可獲得更多的血和氧氣供應,從而改善其新陳代謝,增加心臟儲備力,而且有助於改善和提高全身健康狀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