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揚州的徽州鹽商之一----江氏家族

江氏家族所掌握的鹽引數佔兩淮鹽引總數的1/10。江演的老家是歙縣江村外村,該村居住著在揚州從事鹽業生產的商人,刨去江演家所經營的鹽引量,其餘商人所掌握的鹽引數也佔到兩淮鹽引總量的1/10。從江國茂到江春這一代,堂兄弟10人為鹽商。江承喻的族兄江承炳、江承豐、江瑞茜都是揚州大鹽商。江瑞茜之子江進又為兩淮四大總商之下的12總商之一。

江承瑜去世時,他的兒子江春才18歲,江春的母親田氏繼承了丈夫的遺志。明末以來,歙縣鹽商已經形成實力極為雄厚的鄉邦集團,控制了淮鹽生產、轉運和銷售的特權。家族的凝聚力和戰爭力有效保證了結族成綱的組織穩定性和組織效率,而同族之間的相互照應,對鹽綱之權的傳承意義重大。所以,江夫人繼任了其丈夫的總商職位,也在情理之中,家族力量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田氏弱肩荷重,並不能支撐這一家業。當時江春正在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在族親的幫扶下,他白天抽出部分時間外出應付鹽務,晚上苦讀,竟也沒有耽誤鹽事,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成長為這一時代最為傑出的兩淮鹽業總商。

乾隆帝一生6次南巡揚州,每次都由徽商江春負責操辦接駕。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深得乾隆褒嘉。江春三次入京為太后祝壽,極徽商之盛,而他為國家和社會捐輸的銀兩,也在兩淮鹽商中居首,多達白銀1 100多萬兩。揚州瘦西湖的白塔就是江春等兩淮鹽商為乾隆遊行瘦西湖而集資修建,揚州至今有鹽商一夜之間修建白塔之說。

徽商講究對皇家的「報效」,這與這個群體在揚州的崛起以及皇權對於鹽的壟斷是緊密相連的。當時徽商因皇帝南巡而修建了大量行宮,每次南巡都讓揚州在市容市貌、城市道路、環境綠化等方面獲得了較大改善,並因此改變了揚州的城市格局,形成了以這些行宮為中心,大鹽商住宅、鹽商書院、商業區、民宅逐漸擴散的城市空間。

在官本位的傳統社會,晉商也講究官商結合,但是他們公關手段的靈活性、主動性遠不如徽商。徽班是清朝中期興起於安徽、江蘇等地的戲曲班社,以唱「二黃」聲腔為主,兼唱崑曲、梆子等,以揚州一帶為盛。因藝人多來自安慶府,因而得名徽班。江春就是一個樂於徵聘四方名旦入戲班的徽商。因徽腔聲腔及劇目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與崑劇。許多秦腔和崑劇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

1790年,也就是江春去世的第二年,乾隆帝八十大壽,由江春出資組建的春台班和其他三個同樣出自歙商家族的三慶、四喜、和春班合稱「四大徽班」,一起從揚州進京演出。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

推薦閱讀:

雙婚姻線這種手相的女人,非常好命,婚後註定旺夫,旺家族三代子孫
堅果家族的「健康檔案」
校斗家族2
各位知友對於自家族譜是否有所研究?或者有所發現?以及怎麼看待流傳已久的族譜?
司馬懿家族如何顛覆奪取曹操江山政權作者:歷孽僧

TAG:揚州 | 家族 | 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