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思想
06-16
道教養生注重現實的存在,重視生命本身,愛氣養神。具體說來有以下內容。 1.重人貴生 在道教徒看來,要想做到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首先應當從愛護、重視和養護自身生命和軀體著手,注意現實的自身鍛煉和養護。為此,東漢時期的道教最重要的經典《太平經》提出了重命養軀、樂生惡死的主張。《太平經》認為:「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 道教養生通過什麼來致長壽呢?《太平經》提出:「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也就是說,人應當對自身性命軀體加以重視愛護並加以自我鍛煉和養護,才能夠求得長壽。這是一種積極的古代養生認識。 《周易參同契》云:「將欲養性,延命卻期。審思後來,當慮其先。」《老子河上公章句》認為「修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法如是,乃為真人。」西晉著名養生家葛洪更指出:「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葯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道教養生家的論述,反映了一個主旨:即要尊重人的生命,重視養生,以主動精神去探索和追求健康長壽,通過各種道教養生修道養性來促進健康長壽,所謂「我命在我不在天」。2.元氣論 《太平經》認為,氣分為天氣、地氣與中和之氣,三氣「交而為合」、「相親相愛」,以養芸芸萬物眾生。「元氣與自然太和之氣相通,并力同心,時悅悅未有形也,三氣凝,共生天地。天地與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與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剛柔與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萬物。四時氣陰陽與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興生天地之物利」。《太平經》認為人是天地中和之氣的產物,人慾養生長生,應修其根本,以養氣鍊氣為主要手段方法:「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子做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 道教養生元氣論的論述是:混沌之先,太無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無適無莫,三一合元,六一合氣,都無形象。窈窈冥冥,是為太易;元氣未形,漸謂太初;元氣始萌,次謂太始;形氣始端,又謂太素;形氣有質,復謂太極;質變有氣,氣未分形,結胚象卵,氣圓形備,謂之太一。元氣先清,升上為天;元氣後濁,降下為地。太無虛空之道已生焉,道既無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氣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氣,本一一者。 道教養生理論認為天地生陰陽,陰陽交合,乃生萬物。「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矣」。這就是說,人的情性形命皆稟自元氣。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養生以煉養元氣為根本,因此,道教養生無論是導引行氣、服食藥餌、房中補導還是日常衛生,目的無不在於鍊氣養氣,使人體元氣充實,精神旺健,最終達到健康長壽,長生不死。《上清洞真品》指出: 人之生也,稟天地之元氣,為神為形;受元一之氣,為液為精。天氣減耗,神將散也;地氣減耗,形將病也;元氣減耗,命將竭也。故帝一迴風之道,沂流百脈,上補泥丸,下壯元氣。腦實則神全,神全則氣全,氣全則形全,形全則百關調於內,八邪消於外。元氣實則髓凝為骨,腸化為筋,其由純粹真精,元神元氣不離身形,故能長生矣。3.人天觀 道教養生思想以「天人合一」論為核心,反映了道教養生家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 道家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部客觀自然環境系統是統一的,它們有共同的生成、變化、盛衰規律:「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合、八方相隨,而一興一衰,無有解已也。故當豫備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亂,可長久矣。」 道教養生家繼承了《黃帝內經》提出的「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以養生治生的主張,並貫徹於養生實踐之中。道教的很多煉養方法都十分強調按季節、月份、時辰進行修鍊,而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時間性和季節性。日常攝養衛生之法更有一系列對時間和環境的考究。這些方法的理論根源,都是由道教的人天觀決定的。 道教養生家認為人體與宇宙是同構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在他們看來,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是一個縮小的宇宙。《周易參同契》利用陰陽五行理論闡述了這一觀點:「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5.養生觀 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視人的肉體生命存在的宗教。道教徒認為,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人生最大目標應該是努力去養護、珍惜、延長生命本身。所謂「得道」,就是通過養生的手段得到長生久駐。《太平經》云:「今學道為長生,純當象天也。天者好生,故學長生者,純守天第一生之氣。其為行,當隨天道意也。」西晉道家葛洪也說:「天地之大德好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道教將長生視為信仰的核心,所以將身體的養護和生命的延長作為日常修鍊的目標。 《太平經》云:「皆當重其命,養其軀,……惟思長壽之道,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唐代著名修道者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言長久也,得道之質也。」 道教養生觀認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命在我,保精受氣,壽無極也」。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引《大有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氣充實,生而乳食有餘,長而滋味不足,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始而胎氣虛耗,生而乳食不足,長而滋味有餘,壯而聲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長全足,加之導養,年未可量。」這就是道教養生延年的積極思想。 道教養生在養生方法上又可分為以下4種: ①清靜養生觀。其具體方法,則在於「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 ②運動養生觀。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是說人要堅持運動而又不至於過勞傷力。 ③性命雙修觀點。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物質性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視為養生的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鍊對象。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死無生,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 ④眾術合修觀點。道教養生家葛洪首倡「籍眾術之共成長生」的主張,認為「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倚賴也」。 6.形神觀 《黃帝內經》指出:「形乎形,日冥冥。問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神乎神,耳不聞。自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供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去,故曰神。」也就是說,「形」就是現實的可感知的人體,「神」則是可悟而不可見聞的精神意識。對於二者關係,《內經》認為神依賴於形,形又以神為生命標誌。它在回答「何者為神」的問題時指出:「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古道家和醫家的這種「神形相依,形為神舍」的神形觀給予道教養生思想以極大啟示和影響。早期道教養生經典《太平經》認為,「精神消亡,身即死矣」。它繼承先秦兩漢養生家守神養形的主張,提出「獨貴自然,形神相守」的見解。由此出發,《太平經》主張採用「守一」的養神練氣方法來養生:「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長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為無極之道。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 西晉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則將「形」比作堤,「神」比作水,以此來說明「神舍於形」的關係。同時,他又用燭和火的例子來闡明形與神的依附關係。他在道教養生經典《抱朴子至理》中指出:「夫有因無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有者,無之宮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太極拳成眾多養生術最佳選擇
※堅持養生,必見成效
※大濕教你養生,你癢了么? 毒,你排乾淨了么?
※圖說:春節臟器養生錦囊 | 呵護五臟六腑
※兩儀四象與養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