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海森:古玩鑒定新方法,「西醫」揭秘古玩身世

  關海森大膽的行動,拉開古玩鑒定新序幕。古玩也可如此來鑒定!

在國內沒有行業統一標準的古玩鑒定界,他用各式各樣的「西醫診斷儀器」結合傳統經驗鑒別古玩真假,並敢於在自己鑒定後的「收藏證書」上寫明:所述內容承擔法律責任

一年前,一位香港收藏家抱著件寶貝飛到北京,要找關海森。  這件寶貝,是收藏家在拍賣會上拍得的。被拍時的身份,是民國時期的轉心瓶。  為了確認這個身份的正確性,收藏家四處訪文玩名家做鑒定。得到的結果卻大相徑庭:有的說這根本就是件贗品,有的卻說這應當是清朝時期的稀世珍品。  這些鑒定結果可以讓轉心瓶的身價有天壤之別。收藏家來到北京古玩城,找到古玩珠寶檢測修復中心首席科技顧問關海森。  相比人眼得出的「專家結果」,也許高科技的「機器眼」更可信。  被稱為「古玩西醫」的關海森有各式各樣的「診斷儀器」,有的科技含量很高,被人形象地稱為古玩圈兒里的「兵器行」。他開發的小型鑒定儀器,在收藏圈裡幾乎人手一把。  除了這些儀器,關海森還有一個「武器」全國第一家真假文物古玩對比標本庫。  正是憑著這些「武器」,關海森敢於在自己鑒定後的「收藏證書」上寫明:「並對所述內容承擔法律責任。」這在國內沒有行業統一標準的古玩鑒定界,是絕無僅有的。   「中西醫」結合的檢測  「我要讓這些儀器功能搭配好,使用方便,還節省成本」  「除了參加一些免費的公益鑒定活動外,我從來不對社會上交易的古玩做鑒定。本來我並不想鑒定這件轉心瓶,但是那位收藏家告訴我,這件藏品與台灣、香港甚至歐洲等世界各地的鑒定高手們都過過招,是一件具有真正挑戰性的東西。一直以來,中國文物真偽的話語權幾乎都是外國人說了算,所以我才決定試一試。」關海森對法治周末記者這樣說道。  關海森開始用各種設備及方法對這件轉心瓶進行了將近一年的「診斷」。  首先是對坯體表面進行「皮膚測試」用專業高倍顯微鏡,將轉心瓶的底足放大40至200多倍,觀察坯體表面是否有老化膜層或做舊痕迹。  接著是對釉面進行「皺紋測試」「不管新老瓷器,絕大多數的釉上彩瓷器都會有開片。通過開片裂紋的顏色和形狀,包括裡面的附著物或者氧化等,我們能夠判斷是什麼原因造成釉面裂紋的,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他說。  第三步是對坯釉的材料成分做「DNA測試」關海森用X射線熒光能譜儀分別對這件轉心瓶的每個部分的坯體、透明釉面進行了成分檢測和顏色光譜分析。結果顯示,每部分坯體、透明釉面的組成元素及含量基本上是吻合的,顏色譜線也幾乎完全重合。也就是說,這件轉心瓶的每個部分使用的是相同的原料。  所有「西醫」檢測告一段落,轉心瓶在每一步都被證實是如假包換的一個老物件,而究竟是什麼年代的,還得靠「中醫」的經驗來確定。  轉心瓶內心上的畫片,畫著的是清軍入關時的場景。騎在馬上的八旗手裡都沒有拿兵器,一派和平景象。「這就排除了民國時期。因為民國時期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這個畫片明顯是給清王朝歌功頌德的。」由此,關海森斷定,這件轉心瓶出產自清朝。  最終,關海森再用功能光譜儀對轉心瓶上的各種顏色進行測試,將每種顏色的譜線放到同一個平面,再從自己多年積累製作的資料庫里調出清代各個時期官窯粉彩瓷器的圖譜進行比對,認為是清朝中晚期的官窯瓷器,並與同治年間的更為接近。  通過自己多年來製作的資料庫,與轉心瓶成分數據做對比,確定與同治年間的數據更為接近。  由此,轉心瓶的身世之謎被全面揭開。  如今,這件轉心瓶的鑒定全過程已經成為中國文物科技鑒定的經典案例。  當問及「這些儀器在檢測時是否會對古玩造成輻射損傷」,關海森擺擺手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儘可能使用無損檢測,我們主要看組成、看附著,分析成分和結構。」  在古玩城的實驗室里,大大小小擺了十多種儀器。有的是關海森完全自主研發的,有的是二次研發。多功能光譜檢測平台,激光誘導等離子體分析儀等大型儀器及設備,是他近年來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海洋光學公司合作研發的。  其中,LIBS激光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儀可謂關海森的「鎮室之寶」。  據說美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儀上裝載的也是這樣一台成分分析儀器,被關海森引進改造後,變成了功能多樣的檢測儀器,方便實用。  「我要讓這些儀器功能搭配好,使用方便,還節省成本。比如我改造過的一套設備是30多萬元,如果純進口,將所有功能配備齊全,可能需要四五百萬元。」關海森說。

   科技是趨勢傳統憑經驗  「科技鑒定必然會成為未來趨勢,它主要是找證據。而傳統鑒定是經驗主義,同樣重要」  從1992年開始,關海森受周圍人的影響,開始對古玩收藏著了迷。他去潘家園練地攤,跟著老師傅偷藝,看大量的書。「可以說是破萬卷了,什麼學科的書都看。」他說。  「古玩收藏是個邊緣科學,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破萬卷書也不夠,比如我看航海知識的書,裡面就有海水對物體侵蝕方面的知識,等等。」  即便如此勤奮,還是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第一次破產,就是因為買了件假古董。  這讓關海森開始懷疑書本。他沮喪地想:「我看了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可為何照樣上當。」  1994年,他第一次接觸到鑒定儀器。這些「西洋玩意兒」讓關海森看到了几絲「不再上當」的曙光。  自幼就喜歡擺弄拆裝儀器的關海森重拾這一童年興趣。這一次,他將儀器和科技引入了古玩鑒定當中。  「這是一片無競爭的荒地。當時我來到這裡,發現全是野草,一片新大陸。於是我就圈了這麼一塊地,撒什麼長什麼。」他笑著說。  於是,這個幾乎沒有一點理化生基礎的文科生開始了20年的摸索之路。  除了自學各門學科的知識,關海森還要嘗試各種儀器,測試其功能,改造其性能。  「搞基礎工作很苦,現在很少人願意干。」他重複道。  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數據。然而,有些時候,相同一件古玩,用不同儀器,測出的數據是不同的。「科技很殘酷,一個數據就能讓你瘋掉。」他如此感慨。  曾有人建議,將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可靠古玩標本收集起來,分析化驗,做個資料庫,再跟仿品比對,便可一目了然。可關海森認為這是不可行的。  「這種理念只適合於標準化生產的前提,古代生產都是非標準化的。」他說。  2010年上半年,關海森完成了一篇有關青花瓷鑒定的論文。這一課題,他花了6年時間研究,又用了40天整理,43歲的關海森寫完後發現自己的鬢角開始白了。  雖然白掉的頭髮沒有變黑,但作為北京古玩城古玩珠寶檢測修復中心的首席科技顧問,經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收藏家們捧著自己「撿漏兒」得來的寶貝登門拜訪,關海森也因此碰到過各式各樣的趣聞軼事。這些趣事,也讓他更加明白,科技鑒定和傳統鑒定的密不可分。  前不久,有個收藏家抱著個寶貝來到中心求關海森幫忙。且看那寶貝,里三層外三層,都用結實的紙包著,神秘得很。  打開一看,眾人驚呼:「寶貝!」因為,誰都不知道這個有著奇怪形狀的東西是什麼。  這位收藏家也說,之前問了好多人,都說不認得。既然不認得,那就應該是寶貝。於是,他就來到鑒定中心,想讓關海森給這寶貝拍板定個性。  當時,關海森正忙於新房的裝修。接到徒弟火急火燎的電話,他趕緊趕回中心。  進門便盯著寶貝端詳了半天。結果,他越端詳越像自家前幾天剛安上的窗帘桿。  於是他用打火機點了點,果然點著了。「是窗帘桿那個頭,沒錯。」鑒定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這就是生活經驗的重要性,不用儀器。」他說。  西醫是科學主義,中醫是經驗主義。那些一雙火眼識別古玩的鑒寶大師們,憑的就是日積月累、過物無數的經驗。  沒有包治百病的醫生,也就沒有包診百病的儀器。關海森說:「科技鑒定必然會成為未來趨勢,它主要是找證據,可以識別古玩真假,並為其斷代。而傳統鑒定是經驗主義,同樣重要,比如古字畫的藝術價值,依然得憑藉經驗。」  

  讓普通人亦可鑒別真假

  「我可以將自己的各種鑒定方法、工具向社會推廣、普及。讓收藏者自己學會並掌握辨別真偽的方法」  抱著寶貝笑著來哭著走的,大有人在,關海森早已見怪不鮮了。但他想,自己天天在這裡坐著「接診」也不是個事兒。  「得普及方法,告訴大家如何預防」,成了他的又一個目標。  如今,關海森是「科學家」,是「古玩西醫」,有時碰上心理落差太大的收藏者,他還得充當心理醫生;他沒有上過大學,自稱「腦子沒有被格式化」;他想用最簡單的工具和最簡單的方法,讓普通人也可以輕易識別真偽古玩。  「只要方法得當,就可以走好多捷徑。」他說。  於是,關海森開始研發各種「輕型武器」,比如便於攜帶的顯微鏡和紅外線照射器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眾多高仿古玩中,科技成分越來越高,這對於古玩打假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和我們玩的"找茬"遊戲一樣,先要在真假古玩中找區別,然後再想:要通過什麼手段表達出來。」關海森說。  為了知己知彼,關海森還專門去找造假者「拜師學藝」。將「造假技術」學到手後,他再研究如何在儀器上、用科學的方法,將真品和仿品的區別表達出來。很多仿品,在關海森的儀器下面,都現了原形。  「其實這是個枯燥的事情。但在熱愛它的人眼裡,就不無聊了。」他說。  關海森對古玩的熱愛始於童年。  「我從草原出來,生在戈壁灘,12歲以前只見過4種樹。我們那個地方,色彩很貧乏,冬天是黃色的,夏天稍微有一點點綠。」關海森生於內蒙古,父母親都是牧民,他的童年自由自在。  當時,戈壁灘上有些明清遺址。關海森小時候經常能撿到一些碎瓷片。這些瓷片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上面有的畫著小人兒,有的畫著圖案,很有意思,跟看小人書似地。」他說。  這些瓷片,也成了他童年時代最好的玩具。他調侃道:「要從嚴格意義上說,古玩收藏,我從五六歲就開始了。」  有一次,姐姐逗他說,只要把瓷片種在地里,給它們澆水,就能長出漂亮的圖案來。執著的關海森信以為真,將瓷片種好,澆水,結果等了好久都沒有長出來,卻被姐姐嘲笑了許久。  高中畢業後,關海森到中俄邊境,做起了被稱作「倒爺」的邊貿生意人。生意幾起幾落之後,他對古玩的熱愛被周圍人重新點燃。  「文物是載體,玩古玩是樂子,會感覺把你的生命拉長了。人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經歷越多,生命越長。比如我接觸古代的文物,就會覺得是在跟古人握手,因為它傳達了一種情緒、一種體驗。」關海森說。  看到自己和周圍朋友都受過假古董的矇騙,他心裡很不是個滋味。他要自己想辦法,辨別真偽。  「用心找,不放棄,就能發現。這其實是一個思考的過程,真假是有絕對區別的。」他說。  20年的積累,關海森已經收藏了各類文物的正標本(真品)、負標本(仿品)有上萬件,並將檢測出來的數據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資源,成為全國第一家真假文物古玩對比標本庫。  現在,關海森在中心帶著幾個研究生和兩個徒弟一起做研究。「現在能夠願意踏踏實實搞基礎研究的年輕人並不多,而有天賦能吃苦的更不好找。」他笑著說。  十多年前,在一期電視節目中,關海森說自己的理想是:「開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網站,能出自己寫的書。」如今,這些理想均已實現。  最近,他準備出一本《古玩解剖辨偽圖說》,這本書,他寫了18年。  關海森說現在又有了新理想:「希望能建立個古玩真假對比博物館,現在我正在籌備真假文物對比展覽。」  在關海森看來,自己作為收藏家,只是「有緣暫時守候」。他說:「古玩不可能永遠屬於你。文明是全人類、全世界的。」  關海森的辦公桌上,放著前面介紹的轉心瓶圖片的瓷器「收藏證書」,證書的背面羅列了各種儀器的分析結果,尾部有非常醒目的一行字「以上數據由關海森提供,並對所述內容承擔法律責任」。  關海森說:「我不會參與社會上的古玩鑒定活動,也沒精力接待來自各地的收藏愛好者,憑我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將各類假古董一網打盡。但我可以將自己的各種鑒定方法、工具向社會推廣、普及。只有讓每一位收藏者自己學會並掌握辨別真偽的方法後,不再購買那些贗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贗品泛濫的問題。」

推薦閱讀:

高仿LV包包和正品的區別,郵差包細節對比!
怎樣消除人們對精神病鑒定的灰暗想像
灑金宣紙鑒定
男子求鑒定自己的哈士奇純不純,二哈這麼做,網友鑒定,純炸了!
從裝裱用料、款式輔助鑒定字畫

TAG:方法 | 西醫 | 轉載 | 鑒定 | 古玩 | 古玩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