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風俗百圖(上)
一、燃爆竹(宋)霹靂聲中舊歲除,為驚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藥發明後,難止新年放鞭俗。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明代黎淳有《爆竹》詩:「自憐結束小身材,一點芳心不肯灰。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所詠的是「升天雷」,北方稱為「二踢腳」。
二、教坊自樂(宋)良辰美景奈何天,淚眼裝歡又一年。堪喜歲首無官役,相聚青樓奏管弦。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是為官妓;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為招攬生意,「官私妓女,顧倩只應」。一年之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一有空閑自娛。
三、拜年送名片(明)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四、飾梅花妝(唐)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裡人。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效之,以紅點額為「梅花妝」。此俗傳至唐宋,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五、走月亮(清)中秋木樨插鬢香,姊妹結伴走月亮。夜涼未嫌羅衫薄,路遠只恨綉裙長。以前江蘇地區的婦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結伴在月下遊玩,或互相走訪,或拜佛庵,或舉行文藝活動。據說蘇州婦女走月亮,至少要走過三座橋,稱為『走三橋』。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云:「中秋共把斗香燒,姐妹鄰家舉手邀。聯袂同游明月巷,踏歌還度彩雲橋。」
六、宮中賜銀幡(宋)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內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云:「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南宋仍沿北宋風習。《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襆頭上,入朝稱賀。」
七、鞭春牛(明)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八、放燈(唐)火樹銀花不夜天,遊人元宵多留連。燈山星橋笙歌滿,金吾放禁任狂歡。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
九、蠶卜(宋)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宋楊萬里詩:「今年上元家裡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十、走百病上城頭(明)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十一、猜燈謎(清)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機敏方解疑。謎社在清代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猜中者獲小禮品留念。
十二、請紫姑神(清)元宵之夜請紫姑,保佑吉祥賜安福。終歸女兒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無。劉向《異苑》載:「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雲是其婿,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大婦,小姑可出』。於豬欄邊或廁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荊楚歲時記》:「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占眾事。」故民間每於正月十五夜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臨,請她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
十三、結羊腸(元)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思心中語:何時得似雙鴛鴦。《霏雪錄》:「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
十四、走百病摸門釘(清) 元宵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後摸門釘。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蓋婦女藉此節日可以走較遠的地方,實為一種健身活動。而已婚不孕的婦女,摸城門釘,取「添丁」之意,希望來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長袖走橋遲。前門釘子爭來摸,今年宜男定是誰。」
十五、送窮(唐)年年晦日送窮神,柳車草船載出門。瀝酒再拜早離去;老窮方走新窮臨。送窮之俗,自漢已有之。傳說窮神穿破衣,吃稀飯;在正月最後一天死去。人們在這天熬粥、扔破衣、結柳為車、縛草為船,在巷口焚之。
十六、春社(宋)千尋古櫟笑聲中,此日春風屬社公。割肉卜瓦餘風在,更喜暢飲治耳聾。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是春社日。古時以村為單位祭祀社神,祈求豐收。祭祀後,撒肉四周以餉烏鴉。
十七、鬥草(宋)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此詩為范成大作。江南春早,立春草長,兒童互相用草角力,堅韌者勝,折斷者敗。
十八、迎富(宋)古人採蓮攜鼓游,今朝雜花插滿頭。相隨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憂愁。二月二日迎富風俗由來甚古。《歲華紀麗》載:早在有巢氏時代,有人在這天要了一個小孩回家養活,從而家富。後人便在這天到野外采蓬葉以代子,向門前祭之。南宋魏了翁詩云:「才過結柳送貧日,又見簪花迎富時。」
十九、踏青(周 鄭國)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遊人樂陶陶。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詩經·鄭風》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說:一對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邊上去看集會,他們相互逗笑,並贈送芍藥。舊說是夏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實際上,鄭國的上巳節是我們已知的最早的情人節。後來才移到七月七日。
二十、流觴賦詩(晉)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觴載酒麴水流。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儔。《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證明周代已有到水邊洗滌污濁、消災去病之俗。所謂修禊,即指臨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晉代,變為臨水流杯的文人聚會。王羲之曾於上巳在會稽山陰蘭亭舉行修禊之會,並作有《蘭亭敘》。
二十一、踏青(北朝)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詩句,可見當時踏青之風。宋代在清明時踏青,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二十二、內宴冷餐(唐)御賜冷食滿宮樓,魚龍彩旗四面稠。千官盡醉猶教坐;歸來月上金殿頭。所謂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據史料載,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餅、饊子等。因在寒食節用,又稱寒具。唐宮內的寒食內宴,可謂最早的冷餐大會。
二十三、擔酒上墳(宋)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撲擲得順,竿挑利物好夸人。當時上墳已由祭掃變為帶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動;而路旁許多賣粉捏孩兒、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販用賭博形式吸引買主,這種賭博稱為「關撲」。
二十四、鬥百草 (明)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將鬥草過時光。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鬥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鬥草》詩:「摘拾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二十五、祭掃(唐)寒食祭掃冢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黃泉不知生人淚 ,暮雨蕭蕭惆悵歸。傳說介子推於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在唐代寒食掃墓,後來與清明祭掃合為一事。
二十六、走馬射箭 (唐)垂楊金堤翠幕連,健兒走馬射堂前。國家尚武多才俊,方顯干城諸英賢。孟浩然詩:「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二十七、盪鞦韆(五代)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里盪鞦韆。身輕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唐王建《鞦韆詞》:「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下來立足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貴,終賭鳴璫斗自起。」
二十八、賣柳條(清)清明一霎又今朝,聞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一枝斜插綠雲嬌。《夢粱錄》:「清明交三月,節前兩日謂之寒食,京師人從冬至後數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曰明眼。」後來婦女也將柳條戴在頭上,諺云:「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清詩人楊韞華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一枝斜插綠雲翹。」
二十九、浴佛節(唐)佛光普照遍長安,吃齋誦經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為求來生結善緣。相傳夏曆四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常於此日誦經,以各香浸水灌洗釋迦之太子誕生像;紀念佛之誕生,稱為浴佛節。唐代佛教信仰極盛,長安善男信女多於此日施捨。
三十、掛五綵線 (宋)榴花照眼艾蒿香,掛符門帘飲雄黃。粽角流蘇懸彩穗,平安佑爾度端陽。《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詩:「江上何人吊屈平,但聞風俗彩舟輕。空齋無事同兒戲,學系朱絲辟五兵。」
三十一、染紅指甲(宋)端午階前采鳳仙,小缽加礬細細研。染紅女兒纖纖指,粉白黛綠更增妍。民間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搗鳳仙花染紅指甲之俗。洪亮吉《十二月詞之七》:「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君不見東家女兒結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紅。」
三十二、射柳(遼) 端午祈雨置天棚,樂園東南柳色青。分朋賽射柔條斷,贏得神箭譽滿營。《遼史·禮志》載:契丹族為祈雨,進行射柳活動。先置百柱天棚,後奠先帝。皇帝、親王、宰執依次射柳;敗者向勝者進酒。第二天植柳天棚東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賜賞。後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
三十三、飲菖蒲酒(明)採得菖蒲屆端陽,釀成美酒送異香。角黍蔗漿祝爾壽,何妨縱飲入醉鄉!《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菖蒲又稱「劍水草」,生於水濱。製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