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三章 和諧的世界文化

人類文化一直在演示著宇宙的軌跡,擁有一個對宇宙本體清晰的認識,就可以站在頂點來俯視一切哲學文化的變遷。我,一個小小的思考者,卻能呈現給讀者一個獨一無二卻又簡潔明了的文化視角。

宇宙道體最主要的特性就是陰陽和諧,這一點在人類文化里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來,東西方文化正是相對的兩級,一切總是這麼的巧合;看不到宇宙文化的統一性,只能是我們的視野狹窄。過於厚此薄彼的問責顯示的正是文化的劣根性,是人類內心自卑感的投射。智者察同,如果智慧足夠,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個糾結點上找到宇宙的大同,一個真正的覺悟者可以把這個基本點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觀完全融合。

從本體的角度來看,人類理解宇宙和生命有三種主要的文化趨勢:即東西方文化、巫術神秘文化和宗教。

首先概括西方文化:

人類幾千年文化里,為什麼西方世界科學家特別多?為什麼很多赫赫有名的哲學家幾乎都在西方出現?甚至國內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哲學讀物都是西方的較多?為什麼西方人的探索精神總是很強烈?西方世界的科學進步到底是什麼原因?等等。從哲學觀的角度來分析,答案就很簡單——「窮則思變」。在西方文化的主流世界裡,從來沒有一個系統的理論可以較為徹底的詮釋宇宙的根本和生命的意義,人們找不到存在的根源,下意識里的需求才會促使他們奮發圖強。西方每一個偉大的哲學家總是持著真理的一端,這也許就是天意,他們總能找到宇宙的奧妙卻無法將其整合。於是思維和存在、唯心和唯物這些爭論總是不停。雖然意見無法統一,卻能使人類能多層次立體地理解宇宙的意義,同時促進科技的發展。

西方文化是相對的微觀文化,善於理性和系統的整理各類文化知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精密區分,嚴謹論證等無疑對人類的發展起著拓寬視野的巨大作用。從原子到量子,從哲學到心理學,哪怕是藝術都時時刻刻的體現出西方文化的特性。例如,就拿美術來說,細緻入微的素描就是西洋畫家的優勢。西方人的動手能力比較突出,工業革命更是近代文明的一個大突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西方人總是先格物而後致知。

從人體治療的角度上說,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善於解剖是西方文化的特點,外科手術是西醫文明科技的產物,解析潛意識則是心理解剖的立腳處;中國人的心理和生理治療是統一的,特別是中醫,講究整體施治,陰陽和諧、天人合一。

按照文化的走向來說,西方人比較喜歡邏輯分明的表達方式,線條般的肢解宇宙和生命的一切;東方文化則是意向的文化,用感覺去心領神會。

西方人勇於創新,是不斷否定前人並有所超越的文化。就拿蘇格拉底,帕拉圖,亞里士多德三哲來說,他們可以算是情深意重的師徒情義,可是觀點卻截然不同,總是可以突破前輩的窠臼而自成一派。「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便是最經典的寫照。從邏各斯中心到後現代主義,即使同一門派的學說也會分化成幾種不同的類別,推陳出新、不斷進取是西方哲學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東方文化則是傳統的文化,老祖宗的思想是不能冒犯和僭越的)

總結最重要的一點,西方文化是以人為中心去研究天地和物質的變化(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的主觀態度,以征服者的態度面對一切;東方文化則是「天人合一」,「天地君親師」指的是從天地萬物再到人,人的價值要順應天地。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恰恰和諧互補,這兩種主流文化的趨勢也正是通往宇宙本體的兩個方向。

宇宙本體的最終規律必須藉助現代物理學的論證才可以酣暢淋漓的通向未來。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東方文化的特點:

東方人的本體意識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優勢,這種宏觀認識難道是命中注定嗎?據史料記載,世界三大教的創始都是東方人(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對比世界古文化,中華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相關論述中,中國近代史里幾乎沒有一個徹底研究本體論的哲學家,基本上都是本體文化的解釋者;傳承和演繹前人的思想是東方哲人最明顯的特點。其原因有兩點:第一,骨子裡早就有一個對宇宙本體和生命根源的共識。第二,前人對宇宙本體的認識足夠圓融。譬如說【易經】文化,在很多中國人看來【易經】似乎可以詮釋宇宙的一切奧妙,任何一個對生命和宇宙有強烈求知的中國式哲人,都在攀登這座高山。也就是說【易經】這座高峰讓幾乎所有智慧的華人都失去對宇宙探索的激情。「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經】幾乎把宇宙所有的奧妙都融進去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三玄【易經】【道德經】【南華真經】。很多人看不懂,是因為這三本書的視覺出發點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才是真正的入道之門。簡單的說,如果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存在的意義,只需安安靜靜的看著每一個瞬間的起起落落,修與不修都已經得道了。

其中我想指出一點,人類對文化的使用不僅僅是前人的指引,更是自我的集體需求,人類會自然淘汰不需要的一切。西方人需要哲學和科技,是因為西方人地緣特色的需求,即使【易經】傳到西方,人們也不會太重視。集體需要什麼,自然而然就會尋找什麼。就如儒家文化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和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的需要、地域特點是分不開的。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從宇宙(即天)的角度來觀察人的生命是東方文化最本質的特性(和西方哲學的「以人為本」相互對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家分別從社會、宇宙、大自然三個層面出發,由外到內思考生命的意義,視野開闊、宏觀,高屋建瓴。

傳統中國文人都喜歡感嘆「世風不古,江河日下」,這是歷史的潮流嗎?從原始社會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再到現在以至於未來,歷史總是和諧地向前發展;無法用發展的眼光看到人類的進步,不認識大格局的主流方向,是傳統文化的硬傷。東方文化崇尚復古,西方文化注重創新,正好相輔相成。

東方古文化首先是精粹而博大,然後是模糊,其次也有糟粕。這三者相互交織在一起,幾乎讓所有研究者望而卻步。主要原因就是在原理上根本不敢突破,或者說無法突破。歷史的偶然同時也是歷史的必然;今天,時代賦予人類新的使命,這一切不是某個人可以決定的,讀者和人類本身自然會選擇最需要的存在。

西方的本體文化是思索和求證的過程,中國的本體文化是借用【易經】為指導而不斷的演繹。這些都是通過思維對宇宙進行深入地求解;其中印度文化有些特別,它通過身體的體驗來求證宇宙的終極奧妙。我們都知道瑜伽和佛法最終都必須要通過修鍊而達到至高境界,這裡面隱藏著人體巨大的秘密。(本書後面「元意識」「佛文化」兩篇文章,將會解讀這些未知)

物質、精神和肉體三者合一才能完全進入靈魂的深處,這是生命最偉大的意義。人類的文化也恰恰從這三個層面出發,地域的不同也代表著視角的不同,最終都會「條條大道通羅馬」。從哲學的視野上說,全息的宇宙是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詮釋的(人是宇宙最複雜的轉化器),哲學和文化永遠只是尺度和角度的問題,我們的世界不缺少關聯,只缺少關聯的發現。

巫術和神秘文化:

世界各地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神秘文化存在,相對於主流文化和正統文化,它們若隱若現似乎難登大雅之堂,甚至被很多人否定,這裡有很多原因:

其一、在沒有親身經歷,沒有認真了解的情況下,斷然的否定,這隻能說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這樣的人沒資格擁有裁決的權利。(只是這樣的人很多,人云亦云的更多)

其二、對巫術和神秘文化的根本依據缺乏認識,總以為這是無稽之談。人類文化史上從沒有對這些現象做一個最根本的剖析,很多現象無法客觀和理性的解釋,所以只能神乎其神。

其三、神秘文化只是由少數人操作,這一點很容易被人利用。

其四、神秘文化的詭異可以讓人們內心無法滿足的期望變為現實,人們需要這樣的精神支持。這樣導致有相當一部分人會盲目的相信,會無限的擴大神秘文化的實際能力。

其五、這些現象混雜在一起,只會越來越神秘。

(後面文章中將分門別類具體演繹巫術的原理)

本書是歷史上第一次真真切切、徹徹底底的解剖這些玄奇,明白這個道理在於每個人的意識和境界。信與不信它都在哪裡,天道自在人心。

宗教:

人類為什麼存在宗教?為什麼會有上帝?為什麼有神?宗教文化源遠流長,從這一點上看,需要就是真理,人類的內心深處有對歸「一」的需求,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是人類對本體的需要,宗教是人類文明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宗教里的聖主,具有完美的本性,這是宇宙和生命本體的特點。信仰宗教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最主要的一種就是人天生有對一切未知的渴求,對完美的追逐,對超越的渴望。人類需要信仰,有些人信仰科學,有些人信仰金錢,有些人信仰自由,人的價值觀就是信仰的表達方式,就是自我的人生坐標,就是人類本性對「一」的嚮往;通過「一」才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和發展。人類失去坐標,生活將不可想像;很多人出現問題,是沒有坐標或者坐標混亂,這樣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人,也必將一事無成。有些人的坐標是家庭,有些人的坐標是愛情,有些人的坐標是事業,而宗教可以給人們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滿的坐標,這屬於人類偉大的存在。

將科學和宗教對立,也就是將神性和人性對立。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既不了解人,也不了解神!神性的原始面目就是人的本體,只是被偶像化和神聖化,人類幾乎無法清晰看懂這一點。人是有很多階層的,有不同的機遇和認識,宗教可以滿足很多人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接受和理解。

信仰宗教是神性的需求,這無可非議。生命的追求就是從人性到神性的過程,信仰正是加持這種進程。但是絕不能因此就要否定人性,因為人性和神性是密不可分的,是一體的兩面,同時也是信仰的誤區。只強調神性的宗教,是極端個人化的宗教,註定會被歷史淘汰,這是不爭的事實。強調神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面對人性,讓人性和神性都為自我服務。簡單地說,一隻手伸出來需要正反面,我們需要信仰,也需要生命燦爛的過程,這是和諧生活的立體結合。

老子的智慧:

有關老子的思想,我只想說兩點:

第一、萬事萬物的規律都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之中。要想獲得最高的智慧,只需要回到當下即可。在每一個念頭之間,在每一種情緒之中,在任何一個行為當下,都可以獲得生命最寶貴的啟悟。

第二、「無為」的含義。「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這是讀書人最容易誤解的地方。只要活著,就是「有為」。無為不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還是有為,只不過為的是個人的境界和安逸。

無為的含義有兩層:

其一、無為指的是宇宙本體的規律,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我們要順天承意。

其二、無為指的是不刻意而為。是只鳥就要展翅飛翔,是只魚就要游弋水中,當官的就要為民服務,做老百姓就要安安心心,這就是無為。社會中的人基本上已經被世俗的名利弄得暈頭轉向,所以提倡無為指的是要學會放下,其實這只是一種趨向本體的形式而不是無為的實質。如果我們能夠放下過多對生命的執著、對慾望的渴求,這就是無為;如果刻意去避開塵世的生活,或者將不思進取解讀成無為,這還是有為。只不過對別人來說是無為,針對自己就是有為。說到底,無為就是有為,只是順勢而為。實際上老子強調「無」的原因是人們太注重「有」!

老子說「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這些話的意思就是一切問題都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聖人說的話都是一種趨向至善本體的形式,我們需要的是從中看到生命的理解方式。將任何一個聖人的言論讀到平平常常,將任何一個極端的思想看到清清楚楚,這才是看書的秘籍,也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文化的視覺盲區:

很多人都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是因為滿足了統治階層的需求,這是事實。但孔子文化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特點呢?

其一、孔子的文化被需要不是哪個人可以決定的,也不是哪個階層決定的,而是有意無意的切合了人們的需要。如果說是統治階層需要儒家文化,不如說儒家文化適合統治階層。

其二、孔子是個聖人,可是他聖在哪裡呢?很多傳統文人以孔子為楷模,對孔子的言論言聽計從,卻不知道孔子的智慧到底在哪裡。從人的品格來說,孔子只能說是比較高尚,比起他的弟子顏回,孔子就差很多。孔子的習性也是有諸多不足的,譬如,孔子從小就自詡為周朝的禮儀師,實際上他根本就不是這塊料,這說明孔子好高騖遠;最主要的是個人名利心太重。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對女性的認識這樣低俗,何來聖的品格?還有孔子的妒忌心極強,對於名聲超越自己的少正卯毫不留情。只是言論不一致,就殺人滅口,(你們說孔子狠不狠!)這是聖人當為嗎?這些說明什麼?孔子某些方面的品格暗合傳統文人的意識。放眼中國的文化思想,真正搞學問的有幾個?客觀的說,真正的文人是絕對值得尊重的;可是更多的文人很虛偽,骨子裡是不是受到孔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呢?所以有學者說,「人之大偽,儒之過」。(最近看了篇文章,說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分子的不幸絕不是工人和農民的欺壓,真正陰險毒辣的是知識分子內部的人。這道理很顯然,基層的人民關心的只是個人的生存,絕沒有必要將一個與己不相干的人置於死地)

其三、孔子很偉大,可是到底偉大在哪裡呢?人們既然把孔子推到聖人的境界,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半部論語治天下」,從學問上說,孔子的智慧是超一流的,這才是我們需要頂禮膜拜的地方。大部分文人都去研究孔子文化的高妙,基本上都是照貓畫虎,一知半解。更有很多人拿著【論語】這本已經很歷史的語言,直接指導現實生活,只能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孔子的智慧從哪裡來?有學者說,孔子詮釋了【易經】,這是有一點道理的,孔子的學識才是最牛氣的地方。關鍵點上一句話就足夠——「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說孔子一切的智慧來源於對生命本質的思考,這是智慧的源頭。所以孔子才可以「吾道一以貫之」。

人們推崇孔子的思想,只知道其皮毛而不知其根本,才會弄出來一批又一批酸溜溜的破落書生。【論語】被流傳,主要原因是孔子用其深刻的思維詮釋了在社會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探討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標準和建立一種普遍的社會價值觀。孔子這種經過認真思考之後的深邃認識才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孔子的「仁」不是為了解救全人類,而只是一個社會行為準則。實際上孔子的個人生活狀態也是一團糟,但他的思想追求卻是崇高的。學習孔子的思想,要以常人和客觀真實的眼光來看,方可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補充一點:任何一個聖人基本上都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高深莫測和品德高尚。孔子常常說君子和小人之別,這說明什麼?孔子矛盾的內心裡駐紮著很多君子和小人。佛陀當年為什麼出家?是因為害怕死亡。老子是我最喜歡的哲人,也是清靜無為的代言人。即使這樣他言語仍然充滿著尖銳和憤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最後騎著青牛自個逍遙。

聖人新解:

第一、聖人也是人。聖人之所以成聖就是克服自己的毛病而成聖的。我們要看到從普通人到聖人的成長過程並加以努力,才可以讓自己變成有價值的人。

第二、任何聖人都是應運歷史和環境而生,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用神聖的眼光看聖人,看到的只是耀眼的光環,也只能被光芒照射。用常人的眼光看聖人,聖人就可能是身邊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神聖的一面,可以藉助他人的神聖喚醒自己的上帝,這才是神話聖人的最終意義。我們自己的上帝是什麼?請同我一起帶著敬畏和真誠進入下一篇,去朝拜自己的上帝——「元意識」。

著者:張曉峰


推薦閱讀:

66個世界文化聖地(下)
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陵 
六十六個世界文化聖地【下】
為何世界上好多國家都以「娜」或說NA作為女名?

TAG:文化 | 世界 | 世界文化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