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226期:光線傳媒再現泰囧神話
2013-05-03 第226期
分享到: |
光線傳媒再現泰囧式爆發光線傳媒旗下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首日即刷新了《泰囧》創下的記錄,公司股價也因此一路飆升。或許這部新作會讓光線傳媒再現「泰囧式」的爆發。光線新片票房大賣 刷新《泰囧》票房記錄
五一小長假前,由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的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首日即攬獲4650萬元票房,超過《泰囧》創下的首日3650萬元票房紀錄,刷新2D電影華語片首日票房紀錄。此後,該片票房依舊強勢,上映三天就超過1.4億元,上映四天即接近2億元。光線傳媒老總王長田在網路發表消息稱,截止5月1日下午五點之前,《致青春》票房已過3億。
分析人士認為,該片可能成為繼《泰囧》之後的又一部「現象級」影片,從而提升光線傳媒的市場估值。海通證券分析師劉佳寧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致青春》票房的成功,或將改變市場對公司《泰囧》成功「偶然性」的結論,電影作品多次成功後將有效提升公司估值。海通證券、光大證券等多家分析機構發表研究報告表示看好該片票房,國泰君安傳媒行業分析師高輝預計該片票房將達5億元。這對光線傳媒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巨大利好。
光線股價受益大漲 連出大片有效提升公司估值去年,《泰囧》的票房奇蹟讓光線傳媒股價一月內幾乎翻了一番。在《致青春》上映前夕,該片已經成為光線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影片上映首日,光線股價上漲7.61%,收於28.41元,較半個月前累計上漲了48.74%。國信證券對此表示,從估值角度看,傳媒行業溢價率不到峰值,仍有30%的提升空間。目前傳媒行業平均估值為30.5倍,相對A股估值的溢價率為241%,距離最高的335%溢價率仍有39%的空間。 騰訊證券溫馨提示:根據券商研報顯示,光線傳媒的股價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隨著新片的熱賣,有進一步上漲,完成填權之勢,對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適當參與。由於創業板指數近期整體上漲較為迅速,且公司股價前期漲幅和漲速較大,因此創業板和光線傳媒個股短期面臨較大回調風險,對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資者來說,建議逢高減持。
一部好的影片,不僅能夠讓票房大賣,也能夠讓股價大幅拉升,同樣還能增加公司業績。在此之前,光線傳媒就因為《泰囧》的高票房讓公司業績大增。根據2013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光線傳媒今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2.12億元,同比增長94.8%;營業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489.66%;凈利潤8227.26萬元,同比大增317.30%。公司坦言,營業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確認了《泰囧》和《廚子戲子痞子》的部分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收入大幅增加」。報告期內公司影視劇業務實現收入1.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3.08%。
關於《致青春》,此前光線傳媒CEO王長田曾對外透露該片只要票房超過2億元,公司就可以「賺錢」。而影片主投方、華視影視副總經理趙毅表示,該片的製作成本和宣發費用接近6000萬元。如果按照5億元的票房預期來算,《致青春》無疑會給光線二季度業績增添一抹亮色。
光線傳媒成功背後的模式:強大的發行+人才繼《泰囧》的成功之後,《致青春》也已經迸發出超越其的潛質。如果說一部影片的大賣只是偶然成功的話,那麼接二連三的「偶然」就成了必然。光線傳媒近幾年在影視行業的成功,背後也有著必然的模式。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了光線傳媒的製作體系,並稱別人要拷貝這一模式需要很長的時間。他表示,現在市場上很多電影公司一般都把業務外包,宣傳公司包給一家,預告片包給一家,首映禮包給一家。這些分散的力量很難代替一個發行公司從市場角度形成的判斷,然後各個分散的要素再反饋到具體的執行部門,增加了很大的對外溝通成本。目前光線傳媒擁有全行業最完善的從投資到發行的體系。這個行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在體系的完整程度上跟光線競爭。特別是光線擁有自有的媒體宣傳渠道和活動公司,它們可以為首映式和發布會來主辦活動宣傳造勢。其中宣傳團隊是由各個影片的製片人、主編、策劃組建的一個電影宣傳部門,這一完整系統是其他公司還沒有的。 目前,光線的發行系統覆蓋了100多個城市,日益強大的發行系統可保證單片風險降到極低,同時又可以不斷製造有爆發潛力的電影,獲得可觀收益回報。契合全國影院終端從一二線向三四線渠道下沉;同時越來越注重利用電影數據做精細化營銷、大數據營銷,在發行商中競爭段位提升。國內電影行業內其它公司還沒有認識到光纖模式的優越性,但這個優於其他公司傳統發行模式的系統大概能夠提升30%—40%的票房。
除了特殊的發行製作體系之外,光線成功的模式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人才。光線對挖掘和培育本土新生代導演(比如《泰囧》的導語徐錚和首演首秀的趙薇)的經驗積累越來越豐富,從早期開始就介入,到廣泛接觸和提前布局(目前已經差不多跟10個處女作導演合作),公司利用自身資源和專業能力為新導演補齊短板,為有爆發潛力新導演提供平台。這種模式類似創投裡面的早期投資或創新工場。
推薦閱讀:
※《邁向智媒體》:探尋媒體的未來維度
※一名合格的主播要在直播前後做些什麼?
※馬雲新野心暴露了:收購整個傳媒圈成為中國默多克
※如何評價4月的傳媒業︱政策篇:人間四月各種禁,全新總台始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