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庸精華總綱

>《中庸》的全文總綱精髓  本文摘錄自 《話說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第一節所講的原文,便是全部《中庸》的總綱,也就是子思承繼傳統儒家孔門學養心法的心印。等於曾子所著的古本《大學》原文,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開始,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就是《大學》全文的大綱要。那麼《中庸》第一句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的「天」和「性」兩個字的名詞,它所指的內涵是什麼呢?其實,剛才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中庸》所據的根源,是由《周易》坤卦的<文言>,以及<系傳>等的內涵而來,希望大家首先便要反覆注意。現在我們只要採用一個最老實、最笨、也最聰明的讀書方法,便是「以經注經」,乃至「以史證經」的方法,便可自能融會貫通其意了。例如有關本文的天和性字,你只要把《中庸》全書的結尾,他所引用《詩經》<大雅·文王之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兩句,便可知道他在這裡所提出之天,既非物理世界天體的天,也不是宗教性的玄天上帝之天。《中庸》首先所說的天,是代表心物一元形而上的義理之天。那麼有關於性字呢?它是指的天性、人性、物性,或是明心見性的性,以及世俗通用所認為的性慾之性呢?答案也很簡單。《中庸》在這裡所指的性,是天人之際,心物一元,人生生命本有的自性。你只要詳讀《中庸》原文,便有子思自注的「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以及「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就可完全明白他在《中庸》首節提出的「天命之謂性」的性,是指人道根本的自性,它是人們有生自來與天道相通的本性,所以他用典雅濃縮的言文,只需簡單明了五個字「天命之謂性」,就可直指人心,自悟自性了。  第二句,「率性之謂道」,就比較難辦了。我們大家從兩、三千年來,就慣用一個詞兒,叫作率性這樣做,率性那樣做,或率性不幹了,或率性干到底等等,這些都和《中庸》所說的率性相關。因為率性一詞,已經變為兩、三千年來傳統習慣用的口頭語。其實率性這一個名詞,是指從本有的天性、人性所起動作用的初心一念,如果勉強引用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家柏格森的觀念來說,就是直覺或直觀。但照「直覺」、「直觀」的實質心理狀態來說,那是屬於意識的範疇,還是不太澈底的。  那麼我們只好再比較詳細的引用佛家唯識法相的分析來作說明,就比較清楚了。唯識法相學所說,由本自清淨的自性上,起心動念的心識作用,大約可分析歸納為五種心性的現象:一、率爾心。二、尋求心。三、決定心。四、染凈心。五、等流心。這五種心態,我們從一般的狀況來作說明,就要倒轉來先說等流和染凈的心態。何謂等流心呢?便是我們的心念思想,永遠猶如一股瀑流一樣,像長江和黃河,永遠是源源滾滾不分清濁,夾帶泥沙而奔流不息。所謂清濁不分,便如我們的心念思想,善惡夾雜,聖凡並存,同樣平等的都在奔流不息,所以叫它是等流之心。但分開來講,純粹的善心善念,便叫凈心;惡念噁心便叫染心,也就是最容易受外境影響的染污心。  至於率爾心和尋求心,以及決定心,一般是用在學佛修道的修止(定)、修觀(慧)上來講,比較容易明白。所謂率爾心,就是平常在不思不慮平靜的心境中,無緣無故,突然生起一念的初心,來不知其所從來,去亦不知其所從去。等於我們睡足一覺,剛剛醒來的一剎那之間,清清明明,並未加上任何分別思念的心境。如果這樣一直保持下去,就等於佛說的「直心是道場」了,但並非說知道這樣就是悟道了。可是一般沒有修持素養的人,是絕對做不到隨時保持這種清明自在的初心境界。那麼,跟著而來的,便會習慣性的生起尋求之心了。  例如回憶、追思等心態,便是尋;希望、思索事物等心態,便是求。至於決定心呢?大概可分為聖人和俗人的兩種境界,如果是學養修為有素的聖人,不管是哪種起心動念,甚之是率爾之心,一知便休,隨時返還自性的清凈本然,這便是趨向聖境的決定心。倘使是一般平常的俗人呢?對某一思念和事情,斷然下了決定,去或不去,幹了或不幹,決斷下來,便是一般平常人所用的決定心。但這些心態,如果照唯物哲學和科學的觀點來講,都和腦的作用有關聯。然而從唯識法相學來講,腦是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總和,心意識的意識並不在腦,何況第六意識的後台還有更深入的兩重作用。不過,現在我們不是在講唯識法相之學,只是借用發揮,稍作說明而已。  我們了解了這些心理情況以後,便可知道《中庸》所說「率性之謂道」的率性,也就是等於唯識法相學所謂的率爾心。當我們在天性自然中,突然率性而起的心念,就是性命生起機動作用之道的由來,所以便叫它是「率性之謂道」了。但是率然而起的性命機動之道,它有善惡並具的作用,絕對不可以不辨善惡,任由它率性而妄行,由它任性而亂動的。所以便要靜思反觀,需要主動的修正它,使它去惡從善,乃至使它「止於至善」才對。因此便有「修道之謂教」的一句,說明學問修養之道,是要使它還歸本凈,而合於天然本性純善之道的境界,這便是教化、教育的主旨。也就是我們平常習慣所說道是需要修得,所以便有修道這個名詞的由來。因此,他又特彆強調道需修得的重要,便有下文,「道也者,不可須臾(與剎那的意思相同)離也,可離非道也」的告誡。不可,是教導語的否定詞,並非是不能,或者作為不能離的誤解。這就同我平常對一般研究佛學的人說,佛說「不可思議」,所謂不可是否定詞,是叫你不可以用平常習慣性的思想議論妄作註解的告誡,並非說佛法是「不能思議」啊!如果是「不能思議」,佛何以自說三藏十二部經典,還教人去思惟修呢?(一笑)  同樣的道理,《中庸》在「天命之謂性」的自性自悟之後,跟著便說要悟後起修的重要,所以便提出怎樣修正自己而合於天然本凈自性的教法。「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這是說,所以明白了天然自性的君子們,隨時隨地,對於起心動念,都要戒慎恐懼的自修其道。即使是在沒有任何一個人看見你在做什麼,或聽見你在做什麼,也是不敢放任,隨便妄作非為的。你不要認為沒有人看見,或沒有人聽見就可隨便亂來嗎?其實是「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須知天然自性本有具足一切的功能,隨時隨處都有鑒臨自己的作用。從表面看來,好像是沒有人看見你做什麼,沒有人聽見你做什麼。事實上,它是「似無所在而無所不在」。即使在最深沉的隱秘之處,或最微末渺小之處,它都會明顯的反映呈現在自心自性的影像之中。這正如佛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有道的君子們,便會自己注重心意識起心動念的慎獨的工夫,凈持心境上率性而起,以及照顧獨頭意識的心態,使它返還於靈明獨耀的本位,進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中和境界。當你在靈明獨耀,合於天然本有自性的清明心境中,所有和生理情緒相關的喜、怒、哀、樂等妄想之念都未發動,便是正確中入自性本凈的境界了。如果偶因外來境界的引發,動了喜、怒、哀、樂等的情緒妄念,當下就能自動自發的加以調整,重新歸到安和平靜的本來清凈境界之中,這便是中和的妙用了。所以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因此又再一步闡釋修道的人,隨時隨處能中入靈明獨耀的心境中,這便是普天之下,人人修養自性清凈的大本。如果偶有所動,便能隨時隨處調節返還於安和境界,這便是普天之下,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假使人能隨時隨處修養到達中和的境界,那麼,你就會明白自己本來就與天地並存在同一本位,同時也會明白自己本來就與萬物同等的在天地生生不已的養育之中。到了這種境界,也等同道、佛兩家所說的「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的道理,完全一致的不二法門了。  講到這裡,為了讓我們大家多加體會《中庸》所講的中和境界,順便引用中國禪宗一位張拙秀才有名的悟道偈,作為參考。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破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掛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張拙秀才偈中所用的都是佛家名詞。含靈,是說凡有靈知之性的眾生。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涅槃,梵文所謂清凈佛性的代號。至於不斷煩惱而證本性,不執著真如為道體這兩句,都是稱讚天然自性本自清淨的第一義諦。一念不生與六根動處被遮的道理,便和《中庸》所說道需要修的「修道之謂教」意義相同。總之《中庸》的全文總綱精髓,就在本段的原文之中,最為重要,先要把握得住這個綱要,下文便可迎刃而解,後來大部分都是說明「修道之謂教」和做人處事外用之學的發揮。但我們現在只是先作依文解義的說法,先來消化文句表層的意義,後面再做深入的研究。跟著便是從《中庸》原文首先提出的總綱之後,他又特別慎重引用孔子有關《中庸》「率性之謂道」與「修道之謂教」的話八節,用來說明中庸的重要性。     海風140596714  在用今日頭條邀你一起關注 ta?
推薦閱讀:

《中庸證釋》
小儒論中庸之道/晏新明
視頻講解 中庸
中庸講記08

TAG: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