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痛的一些治療方法
按摩胃疼的穴位
胃痛是一種常見癥狀,中醫稱其為「胃脘痛」,指從胸骨劍突部到臍發生的疼痛。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症等表現以胃痛為主者。
一、對於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急性發作,我們可以通過按胃經或心包經的相關穴位來緩解癥狀。胃經或心包經有幾個常用的穴位:梁丘、足三里、中脘、豐隆、下巨墟、天樞、內關、大陵、一窩風。
對於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急性發作,馬上點按梁丘穴有立時止痛的療效。如果疼痛的位置偏於胃脘要再多揉足三里。偏於小腸部位則多揉下巨墟。若屬於慢性胃腸病的治療,豐隆穴則效果最好。按摩的穴位越敏感就有效。
二、取穴:①阿是穴-至陽;②內關-中脘;③中脘-氣海;④胃俞-胃俞;⑤梁丘-梁丘;⑥足三里-中脘。
【阿是穴】背部,第5~10胸椎脊柱旁尋找出壓痛點或皮下結節。【至陽】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兩肩胛下角連線與脊柱中線交點。【內關】手掌後第一橫紋正中(大陵穴)直上2寸,兩筋之間。【中脘】臍上4寸。【氣海】臍下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梁丘】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膝髕外上緣上2寸處。【足三里】外膝眼(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說明:各組穴均為2~5分鐘,每日治療1~2次。 內關可先選左手再選右手。任何一組穴位單獨治療都可能解除疼痛,但也稍有側重,如胃痙攣等突然發作的胃部劇烈疼痛,用雙梁丘治療後一般就能立即止痛;如萎縮性胃炎這類的難治病,主用足三里綜合配穴也有良好的作用。本方法對胃痛的療效較好,胃病患者應注意的是,在食慾改善初期,要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油膩之物及辛辣煙酒等刺激物,勞逸結合,避免精神刺激或憂思郁怒等,對本病康復有重要意義。
後背止痛點治療小兒急性胃痛 孩子經常會肚子痛,不是太大的病症,可也影響學習,玩耍。在孩子的後背上有一個痛點,大約在兩個肩胛骨的連線上,脊椎骨上,至陽穴附近。用手指摸一摸,找到這個痛點,用兩三個手指略微按一下,多按幾次,有幾分鐘的時間孩子的病痛就消失了。找對了痛點,按的時候會非常痛。但是治療的效果很好,很快肚子或者是腸胃就不痛了。有些時候成年人也實用哦。 鮮藕粥治療急性胃痛
鮮藕適量,粳米
將鮮藕洗凈,切成薄片,粳米淘凈。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
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針刺公孫治療急性胃痛及脾虛頭痛
位置:第一跖骨基地前下緣,赤白肉際處取穴,距太白1寸。作用:和胃降逆,理脾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1.急性胃痛;2.脾虛頭痛。
操作:對急性胃痛患者,令其平卧,寬衣解帶,用28號或30號1.5寸毫針,針尖向足心方向直刺到地部,再提至天部,反覆3次提插後,在地部行雀啄術,同時手揉按胃脘部,使疼痛緩解,緩解後再捻針,左側公孫穴拇指向前,留針半小時,起針後疼痛即止。對於急性胃痛1次即愈,尤以實證效果最佳。對於脾虛頭痛,使用公孫宜用補法,使氣至病所(針感沿經向上傳導)。
治療經過:針後5分鐘疼痛緩解,繼續運針,胃脘部可按,留針30分鐘,疼痛消失,挺胸直背,面帶喜色,高興而歸,1次即愈。
· 分析: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屬脾絡胃聯絡脾胃表裡兩經。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若氣滯食積,脾胃壅滯,升降失常,運化失職,而致胃痛。公孫既助胃腑疏導積滯,又助脾臟運化,脾胃調和,氣機通暢,疼痛乃愈。公孫是八脈交會穴,通於沖脈,若脾虛痰濕內阻,沖氣夾痰上逆而致頭痛,用公孫可收到滿意效果。
· 治療胃痛三法 受寒胃痛 可將粗食鹽
附: 按壓至陽穴緩解心絞痛
至陽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下。取穴方法是:患者坐位(側卧也可以),垂臂低頭,從兩側肩胛角下緣劃一水平線,相交於脊背正中線處為至陽穴。操作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5分硬幣一枚,硬幣邊緣橫放於至陽穴處,適當用力按壓,每次按壓3—6分鐘,心絞痛多能立即緩解。
推薦閱讀:
※麥肯基療法4
※深度解析頸椎病,找對正確的治療方法是關鍵, 醫星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您的健康「新」選擇!
※前列腺增生及其治療方法
※【敗血症的治療方法】敗血症最好治療方法
※【垂體性侏儒症的治療方法】垂體性侏儒症最好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