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法義在佛經、論上的原文出處、依據(不斷收集補充中。。。)

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有比丘問今後應該如何分別佛說、魔說,佛回答道:「有四決定說。一者,若有比丘,樂欲說法。作如是言:「我親從佛聞如是法,善解其義,受持讀誦,極自通利。」汝等宜應請之令說,應隨所聞,善自思惟:「為修多羅?為是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羅及以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應受持,稱讚善哉。若修多羅及以毘尼法相之中,無此法者,不應受持,亦勿稱讚。當知此法非我所說。……汝等宜應善分別此四決定說。又亦以此分別說法,傳授餘人。設我在世,及般涅槃。虛偽真實,以此知之。時諸比丘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從今當能分別佛說魔說。」........................................................................以上經文出自:《大般涅槃經》卷1 「一者」之後的「二、三、四者」,只是欲說法人在身份上有不同,應該採取的態度與第一完全相同,篇幅有限恕省去。(修多羅和毘尼分別是「經」和「律」的梵語音譯。這段經文即是告訴我們,無論說法者自稱是何來歷,聽到他說的法後,都應當自己靜心思惟:「他說的法是否與佛經相應?是否與佛律相應?」對照之後,如果說法人所說的,在經、律當中有出處,他的解釋能與經律的意思相符合,則確是依佛的教法而說,應當受持、讚歎;如果說法在經、律中找不到出處,或者對經、律的分析有不妥甚至曲解之處,則不是佛的教法,也不應受持、讚歎。)1、 什麼是佛?在佛經上的出處:《大方便佛報恩經》卷6〈8 優波離品〉:「佛陀者,覺,覺了一切法相故。複次,一切眾生長眠三界,佛道眼既開,自覺覺彼,故名為覺。佛於一切法,能一切得,一切說。」(佛陀的本質是「覺者」,他覺了的是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這個真相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有沒有佛出世,真相都在那裡,可以說世尊是一個發現者、報告者。)2、常住法(又名:阿賴耶識、如來藏、第八識、如來、真心、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凈心、我、無為法、法身、空)在佛經上的原文出處:1.《增壹阿含經》「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2.《雜阿含經》卷7「若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常,恆,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其中的"我"指第八識。3.《中阿含經》卷54「所有此見——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當後世有,常不變易,恆不磨滅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其中的"我"指第八識。4.《中阿含經阿梨吒經》「有因提羅及天伊沙那,有梵及眷屬,彼求不能得如來所依識。」其中的"如來所依識"指如來藏、第八識。5.《大般涅槃經》卷55「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6.《大乘阿毘達摩契經》「由攝藏諸法識,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稱之為「勝者」佛陀就是為這些大乘見道者演說唯識經典的。7.《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是諸如來清凈種性,於凡夫位恆被雜染;菩薩證已,斷諸習氣,乃至成佛堂所寶持。」《大乘密嚴經》卷2:「諸仁者!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凈,出過於世,同於涅盤。」「諸仁者。阿賴耶識恆與一切染凈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8.《楞伽經》「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莫但聞覺作知足想。」9.《勝鬘經》「有二法難可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10.《入楞伽經》「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11.《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廣經》「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12.《大乘密嚴經》「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阿賴耶。」13.《解深密經》「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14.《楞嚴經》「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15.《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16.《央掘魔羅經》「若以大海一塵為百千億分,百千億劫持一塵去,乃至將竭余如牛跡;復能擔負須彌山王大地河海,百千億劫,而彼不能於正法住世餘八十年時,演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唯有菩薩人中之雄,能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護持正法,我說此人第一甚難。」17.《楞伽經》「說無真我者,謗法著有無,比丘應羯磨,擯棄不共語。說真我熾然,猶如劫火起,燒無我稠林,離諸外道過。」(註:真觀老師的白話解釋:說無我是錯誤的,是毀謗正法,執著於有、無的邊見,應予以驅擯。說真我的法,能夠像猛烈的火一樣,將無我的知見葛藤全部燒毀,遠離外道的錯誤見解。)18.《楞伽啊跋多羅寶經》卷4〈一切佛語心品〉「大慧!我於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與七識俱生。聲聞計著,見人法無我。故勝鬘夫人承佛威神,說如來境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莫但聞覺作知足想」19.《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意思是說,一切出世間的賢聖都是因為證得了無為法,所以才跟凡夫有差別。20.《大般涅槃經》「文殊師利!如來真實是無為法,不應復言是有為也。汝從今日,於生死中,應舍無智,求於正智,當知『如來即是無為』。」文殊師利菩薩!你要搞清楚啊!以究竟了義的道理來講,如來是無為法,你千萬不要再說「如來是有為法。你從今天開始,不要老是注意那些有生有死的法,應該舍掉無智,追求正智,要知道「如來是無為法」。21.《佛說不增不減經》:「舍利弗!如是深義,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何況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測量?唯有諸佛如來智慧,乃能觀察、知見此義。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實知見觀察。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22.《大般涅盤經》36卷「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若言如來無常變易無有是處」「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23.《佛說四十二章經》「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靜,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24.《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凈心。彼自性清凈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無分別相者。於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複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凈功德之業。以諸佛法身從無始本際來。無障無礙自在不滅。」2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大慧菩薩!我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等等名相,就是在說如來藏。)在論上的原文出處:《成唯識論》卷三:"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或名阿陀那……或名所知依……或名種子識……或名阿賴耶……或名異熟識……或名無垢識"(註:《成唯識論》是玄奘大師糅譯《唯識三十頌》十家注釋加以辯證的著作。上文翻譯如下:第八識是一切有情的真心,隨著不同階位所含藏的真實義理而施設種種不同的名字。譬如施設三界九地一切有情的真心,稱之為心;祂也是持身的阿陀那識;更是一切所知諸法的根本的所知依;他是能執持一切法種的種子識;未斷分段生死的阿賴耶識;已斷分段生死,但仍有種子變易生死的異熟識;斷除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成為究竟清凈的無垢識。)2、阿賴耶識(藏識)就是如來藏在佛經上的出處:《入楞伽經》卷7:「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凈。」《大乘密嚴經》卷3:「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凈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譬如巧金師,以凈好真金,造作指嚴具,欲以莊嚴指;其相異眾物,說名為指環。」(此經以黃金和指環為比喻,本質都是黃金,阿賴耶識與如來藏是同一個東西,在世間叫阿賴耶識,在出世間名為如來藏)3、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永恆不滅法在佛經里的出處:《入楞伽經》卷2:「大慧,若阿梨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4、佛所說的真心,不同於外道所說的神我、梵我在佛經里的出處:《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大慧菩薩!我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等等名相,就是在說如來藏。)5、如來藏即是法身在佛經上的出處:《 佛說不增不減經 (卷1) 》 元魏 菩提流支譯:「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 」 6、「阿賴耶識(如來藏)」是各個有情眾生都有而不是一個共同體在佛經上的出處:1.《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10卷)〖唐 般若譯〗:「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如來妙體即法身,清凈解脫同真諦, 如日與光不相離。如來功德即涅盤,真我與佛無差別,一切有情所歸趣。生死涅盤等無二,其性不壞無造作,垢凈如如性不異,唯佛世尊獨能了,眾生悉有如來藏,三寶於是現世間,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一切眾生本清凈,三世如來同演說。」2.《大方等如來藏經》(1卷)〖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佛觀眾生類,悉有如來藏.無量煩惱覆,猶如穢花纏。我為諸眾生,除滅煩惱故。普為說正法,令速成佛道。我已佛眼見,一切眾生身。佛藏安隱住,說法令開現。」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8卷)〖唐 般若譯〗:「常說妙法令修行,趣向十地證菩提,善入涅盤安樂處,大悲菩薩化世間,方便引導眾生故,內秘一乘真實行,外現緣覺及聲聞,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 4.《大方等如來藏經 》(1卷)〖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5.《大方廣如來藏經》 (1卷)〖唐 不空譯〗:「如來以清凈眼。見一切有情具如來藏。是以為於菩薩宣說妙法。爾時世尊說伽他曰。譬如貧人家伏藏,金寶充滿在於中,是彼不動不思惟,亦不自言是某物,彼人雖復為主宰,受於貧乏而不知,彼亦不說向餘人,而受貧窮住苦惱,如是我以佛眼觀,一切有情處窮匱,身中而有大伏藏,住諸佛體不動搖,見彼體為菩薩說,汝等穿斯大智藏,獲得離貧作世尊,能施無上之法財,我皆所說而勝解,一切有情有伏藏,若能勝解而精勤,速疾證於最勝覺複次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羅子。」6.《大方等如來藏經》(1卷)〖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 「善男子!我見眾生種種煩惱,長夜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凈與我無異……我觀諸眾生,嬰苦亦如是,身懷如來藏,而不自覺知,是故告菩薩,慎勿自輕鄙,汝身如來藏,常有濟世明,若勤修精進,不久坐道場,成最正覺道,度脫無量眾。」7. 《央掘魔羅經》卷第四〖宋 求那跋陀羅譯〗:「我說道者,說何等道?道有二種:謂聲聞道及菩薩道。彼聲聞道者,謂八聖道;菩薩道者,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我次第斷諸煩惱得佛性,不動快樂,甚可愛樂;若不斷者,恆輪轉生死。」在論上的原文出處:《入大乘論》(2卷)〖北涼 道泰等譯〗:「如維摩詰所說。一切佛土。皆悉嚴凈。此娑婆世界亦是。大心眾生有如來藏故。」 《成唯識論》)〖唐 玄奘譯〗 卷1:「諸有情各有本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為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成唯識論》)〖唐 玄奘譯譯〗 卷7:「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性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成唯識論》明確指出了,每個眾生各有其阿賴耶識,因為各自八識所含藏的業種內容不同,故阿賴耶識是多非一。但眾生阿賴耶識具有共同的功能和性質,且互相共為增上緣,互不相離,有緊密聯繫。)7、佛、菩薩、眾生的法身不是同一個法身在佛經上的出處:《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32):「以諸如來。於無數劫。凈修一切微妙功德。究竟圓滿。無邊無量。如太虛空。滿十方界。妙善清凈。離諸惑垢。廣大光明。無所不照。殊勝威力。普濟眾生。其諸菩薩。雖具法身。功德未圓。有餘垢故。譬如白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名體雖同。光相有異。何以故。滿不滿相有差別故。善男子。菩薩法身。與佛法身。亦復如是。滿不滿相。有差別故。以菩薩身。如從月初。至十四日。所有光明。不能圓照。如來法身。如十五日。白月圓滿。光明普照。無有限礙。而彼菩薩十種法身。與如來身。同一體性。無有二相。但由所修功德有異。不可言一。是故善男子。若諸菩薩。住此解脫。具足十身。則能證得諸佛功德。圓滿法身。」8、「阿賴耶識」是常住法和生滅法和合運轉(真妄和合)在佛經上的出處:《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所說心義者。有二種相。何等為二。一者心內相。二者心外相。心內相者。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真。二者妄。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凈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恆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虛偽無有真實不可見故。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外心差別。如是當知。內妄想者為因為體。外妄相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為心。」在論上的原文出處:1.《成唯識論》「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2.《大乘起信論》「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註:《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的著作)9、「因果業力」法則在佛經上的出處:1.《大寶積經》「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2.《佛說無量壽經》「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卒暴應至,善惡之道,會當歸之。」(這是說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在三界六道之中,自然而有這種的因果報應。雖然有些報應沒有立刻暴發出現,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是真實不虛的,當因緣會遇時,肯定自作自受,絲毫沒有差錯。3.《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一切眾生。系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4.《賢愚因緣經》尼提度緣品第五十七:「因告王曰:「凡人處世,尊卑貴賤,貧富苦樂,皆由宿行,而致斯果。仁慈謙順,敬長愛小,則為貴人。兇惡強梁,憍恣自大,則為賤人。」「佛又告曰:「三界輪轉,無有定品。積善仁和,生於豪尊;習惡放恣,便生卑賤。」(佛告訴國王:「凡人生在世,尊卑 貴賤、貧富苦樂都是因為往昔的行為而感得如今的果報。那些仁慈謙順、 敬長愛幼者則成為富貴之人;兇惡強暴、驕慢自大者則成為低賤之人。佛又告訴波斯匿王:「在三界輪轉的眾生,沒有固定的品類。積善仁和的人,會出生在富豪尊貴之家;習惡放蕩恣意妄為的人,便會出生為卑賤的種姓。」)10、三界萬法唯心所造在佛經上的出處:1.《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叄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心亦非是身,身亦非是心,作一切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大乘阿毘達磨契經》:"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盤證得。"8、有為法與無為法的概念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八十六:「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名為有為法。佛告善現。若法有生住異滅。或三界攝。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廣說乃至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諸如是等名有為法。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名為無為法。佛告善現。若法無生住異滅。若貪嗔痴盡。若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諸如是等名無為法。」 11、無常法(有為法、緣起法)與常住法(無為法、非因緣法)的對比在佛經上的出處:1.《雜阿含經》卷12「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2.《雜阿含經》「我今為汝說壞、不壞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是壞法,彼色滅,涅槃是不壞法。受、想、行、識是壞法,彼識滅,涅槃是不壞法。」3.《雜阿含經》卷26「緣起法、非緣起法如實知,是名覺力。」(註:非緣起法如實知,更需要覺力,非一般認知力所能知, 所以才有開悟一說,才有見性一說)4.《雜阿含經》七五「無明者無知,緣起、非緣起不如實知。」5.《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32「生死無常、無樂、無我、無凈,唯有涅槃寂靜微妙,具足種種常、樂、我、凈真實功德」6.《金光明最勝王經》「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盤。」「法身含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7.《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講的是無為法。「諸法空相」指諸法皆是第八識的法相,因此整個就是一真法界,遠離能取、所取。「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指無為法(第八識)8.《壇經》(慧能大師)「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指無為法、常住法(第八識)9..《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前句說「有為法」,後句說「無為法」在論上的原文出處:《中論》(龍樹菩薩著)「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指無為法、常住法(第八識)《中論》「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此處的「空」既是常住法。(佛教同時主張有無常法和常住法,聲聞見道的六見處,前五見處說五蘊的無常,第六見處則說有輪迴中的主體我。無常法如實知為無常,則不落常見;常住法如實知為常,則不落斷見。如果以為全是無常,就會落入斷見;以為全是常法,則落入常見。斷見、常見,都是邊見,不是中道的佛法。)12、無常法和常住法是絕對不重疊的兩個領域,不能互轉在佛經中的出處:《長阿含經》卷3:「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無常法不能轉變為常住法,常住法也不能轉變為無常法)13、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而非真理的創造者在佛經中的出處: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76卷 第二分道土品第八十「是故諸法本來寂靜自性涅盤,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界法爾常住,謂一切法無性、空等。」「佛告善現:「如是,如是,然諸有情不能解了諸法法界法爾常住,流轉生死受諸苦惱。諸菩薩摩訶薩為饒益彼起菩提道,由菩提道令諸有情畢竟解脫生死眾苦,證得常樂清涼涅盤。」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363卷「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法住、法定,法爾常住。」(如來出不出來弘揚,法,一直都在那裡,法爾常住。這是說,大乘見道者(菩薩)所發現的,是一種客觀事實,先於佛陀而存在;佛陀只是真理的發現者,並非真理的創造者。真理永遠都在那裡,等待明心見性者,大智慧者去「覺悟、發現」,本師釋迦牟尼佛出世與不出世來講法,真諦都在那裡。)13、甚深法義不可明說在佛經中的出處:1.《法華經》「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2.《金剛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我若具說」四個字,這已經告訴你,佛陀並沒有把最重要的部分明白地講出來;佛陀知道,有些佛法一般人受不了,驚疑之下會造作毀謗正法的惡業,所以不把它直白地講出來。)3.《妙華蓮華經》方便品第二:「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佛法很難,菩薩法更是深細難懂,所以善知識常常會想:「應不應該講呢?如果講出來,聽的人會不會因為不能信受而誹謗?」 )14、講法要隨順眾生根器在佛經中的出處:1.《大乘密嚴經》云:「空性隨應說,不應演非處,若演於非處,甘露即為毒!」(空性,就是第八識,它是最深奧的佛法,在不適當的場所,或面對不適當的對象,你演說第八識的法義,會毒害眾生的。因為你如果沒有善巧方便,人家不想聽,你硬跟他講,他受不了,就會誹謗正法,因此下三惡道。 )2.《妙華蓮華經》方便品第二:「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當佛答應舍利弗,準備演說深法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有五千人從座位上站起來,禮拜佛陀後離席而去。這是什麼意思?表示他們說:「我們不想聽佛陀將要演說的法。告辭!」這個時候,佛陀「默然而不制止」,他沒有挽留說:「你們不能走啊,後面這個法很重要,你們一定要留下來聽!」佛陀不講話,天龍八部也不會說「你們不能走,走掉的話,給你們好看」。佛教就是這樣,你不勸請,他不說法;中途你要走,他不會強行留你。佛教非常尊重個人的發展因緣,如果你的因緣還沒到,佛菩薩不會強迫你修行)3.《妙華蓮華經》方便品第二:「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白話翻譯:佛說:「這些增上慢人退場了也好。這樣一來,在場的會眾就都是真正的佛弟子,沒有邊邊枝枝的人混雜在這裡。你們現在都仔細聽,我來為你們解說。」)15、六見處《中阿含經》卷54〈2 大品〉阿梨吒經第九(第五後誦):複次,有六見處。云何為六?比丘者,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精或麤,或妙或不妙,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覺、所有想、所有此見——非我有,我非彼有,我當無,我當不有,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此見——若見聞識知,所得所觀,意所思念,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此見——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當後世有,常不變易,恆不磨滅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14、實證「六見處」可以證初果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第六(一三三)宋天竺叄藏求那跋陀羅譯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所狐疑斷。於法.於僧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多聞聖弟子在這六見處觀察不是我、不是我所,做如此觀者,能斷除對於佛所講之法的懷疑;能斷除對於法、對於僧的懷疑,這樣的人稱作比丘。(這樣的)多聞聖弟子不再承擔身口意之業,不再趣向三惡道,以正確(方法)行使放逸(貪執),聖弟子志向堅定於叄菩提,(最多)七返人天,作苦邊。註:證初果位者,最多七返人天證阿羅漢位)16、不斷的觀察、思維「五陰的無常、苦、空、非我」(六見處),可以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10(二五九):「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維:『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又問。舍利弗。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羅。已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亦當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證。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無間等法」是指依六見處而斷三敷結的無漏知見而言,已證初果的人三敷結永不復生,即使是在散心、夢境、極苦的病痛中都不會忘失,而且所證的智慧不是斷滅空,所以是「無間等法」。證阿羅漢所需的知見和證須陀洹果一模一樣,只是比較深入而已) 17、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來回即可證究竟解脫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3:「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複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舍、離、滅、盡、離欲、寂、沒,余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舍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盤…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盤。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此處「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是指現觀五陰為「無常、苦、變易之法」,「七有天人往生」是說死後往生到天界,天界死後再往生人間,這樣經過七個來回。這是指最懈怠、根器最鈍的初果人而言。如果是精進、根器猛利的,當生即可取證阿羅漢果) 18、「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十(二六二經)「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 想 行 識無常。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律部裡面的出處:《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在論上的出處:《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盤。」19、知識的三個來源—— 「三量」(現量、比量和正教量)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卷15:「現量者。謂有三種。一非不現見。二非已思應思。三非錯亂境界。」「比量者,謂與思擇俱,已思應思所有境界。此復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三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正教量者,謂一切智所說言教,或從彼聞,或隨彼法。此復三種:一不違聖言,二能治雜染,三不違法相。不違聖言者,謂聖弟子說,或佛自說經教,展轉流布,至今不違正法,不違正義。能治雜染者,謂隨此法善修習時,能永調伏貪瞋痴等一切煩惱及隨煩惱。不違法相者,謂翻違法相,當知即是不違法相。 」(論中詳述如下:現量者。謂有三種。一非不現見。二非已思應思。三非錯亂境界。非不現見現量者。復有四種。謂諸根不壞。作意現前。相似生故。超越生故。無障礙故。非極遠故。相似生者。謂欲界諸根。於欲界境。上地諸根。於上地境。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是名相似生。超越生者。謂上地諸根。於下地境。已生等如前說。是名超越生。無障礙者。復有四種。一非覆障所礙。二非隱障所礙。三非映障所礙。四非惑障所礙。覆障所礙者。謂黑闇。無明闇。不澄清色闇。所覆障。隱障所礙者。謂或藥草力。或呪術力。或神通力之所隱障。映障所礙者。謂少小物。為廣多物之所映奪故不可得。如飲食中藥。或復毛端。如是等類。無量無邊。且如小光大光所映故不可得。所謂日光映星月等。又如月光映奪眾星。又如能治映奪所治令不可得。謂不凈作意。映奪凈相。無常苦無我作意。映奪常樂我相。無相作意。映奪一切眾相。惑障所礙者。謂幻化所作。或色相殊勝。或復相似。或內所作。目眩惛夢。悶醉放逸。或復顛狂。如是等類。名為惑障。若不為此四障所礙。名無障礙。非極遠者。謂非三種極遠所遠。一處極遠。二時極遠。三損減極遠。如是一切。總名非不現見。非不現故。名為現量。非已思應思現量者。復有二種。一纔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謂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猶如良醫授病者葯。色香味觸。皆悉圓滿。有大勢力。成熟威德。當知此葯色香味觸。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葯之所有大勢[1]威德。病若未愈名為應思。其病若愈名為已思。如是等類。名纔取便成取所依境。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謂若境能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如瑜伽師於地思惟水火風界。若住於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轉作水想。若住於地。思惟火風。即住地想。轉作火風想。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如住於地。住水火風。如其所應。當知亦爾。是名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應思惟。地等諸界。解若未成。名應思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如是名為非已思應思現量。非錯亂境界現量者。謂或五種或七種。五種者。謂非五種錯亂境界。何等為五。一想錯亂。二數錯亂。三形錯亂。四顯錯亂。五業錯亂。七種者。謂非七種錯亂境界。何等為七。謂即前五。及餘二種遍行錯亂。合為七種。何等為二。一心錯亂。二見錯亂。想錯亂者。謂於非彼相。起彼相想。如於陽焰鹿渴相中起於水[2]想。數錯亂者。謂於少數起多數增上慢。如[醫>瞖]眩者於一月處見多月像。形錯亂者。謂於餘形色。起餘形色增上慢。如於旋火見彼輪形。顯錯亂者。謂於餘顯色。起餘顯色增上慢。如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非黃色悉見黃相。業錯亂者。謂於無業事。起有業增上慢。如結[3]拳馳走見樹奔流。心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心生喜樂。見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忍受顯說生吉祥想。堅執不捨。若非如是錯亂境界。名為現量。問如是現量誰所有耶。答略說四種所有。一色根現量。二意受現量。三世間現量。四清凈現量。色根現量者。謂五色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說現量體相。意受現量者。謂諸意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說現量體相。世間現量者。謂即二種總說。為一世間現量。清凈現量者。謂諸所有世間現量。亦得名為清凈現量。或有清凈現量。非世間現量。謂出世智於所行境。有知為有。無知為無。有上知有上。無上知無上。如是等類。名不共世間清凈現量。比量者。謂與思擇俱已思應思所有境[1]思。此復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三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相比量者。謂隨所有相狀相屬。或由現在。或先所見推度境界。如見幢[2]故比知有車。由見煙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膚細軟髮黑輕躁容色研美。比知少年。以面皺髮白等相。比知是老。以執持自相。比知道俗。以樂觀聖者。樂聞正法。遠離慳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比知聰叡。以慈悲愛語。勇猛樂施。能善解釋甚深義趣。比知菩薩。以掉動輕轉。嬉戲歌笑等事。比未離欲。以諸威儀恆常寂靜。比知離欲。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正行神通。比知如來應等正覺具一切智。以於老時見彼幼年所有相狀。比知是彼。如是等類。名相比量。體比量者。謂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彼一分自體。比類餘分。如以現在比類過去。或以過去比類未來。或以現在近事比遠。或以現在比於未來。又如飲食衣服嚴具車乘等事。觀見一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又以一分成熟。比餘熟分。如是等類。名體比量。業比量者。謂以作用比業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廣跡住處比知是象。曳身行處比知是蛇。若聞嘶聲比知是馬。若聞哮吼比知師子。若聞咆勃比知牛王。見比於眼。聞比於耳。嗅比於鼻。嘗比於舌。觸比於身。識比於意。水中見礙比知有地。若見是處草木滋潤莖葉青翠比知有水。若見熱灰比知有火。叢林掉動比知有風。[暝>瞑]目執杖進止問他。蹎蹶失路。如是等事比知是盲。高聲側聽比知是聾。正信聰叡。離欲未離欲。菩薩如來。如是等類。以業比度。如前應知。法比量者。謂以相隣相屬之法。比餘相隣相屬之法。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以屬有色有見有對比有方所及有形質。屬有漏故比知有苦。屬無漏故比知無苦。屬有為故比知生住異滅之法。屬無為故比知無生住異滅法。如是等類名法比量。因果比量者。謂以因果展轉相比。如見有行比至餘方。見至餘方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見有人備善作業比知必當獲大財富。見大財富比知先已備善作業。見先修習善行惡行比當興衰。見有興衰。比先造作善行惡行。見豐飲食比知飽滿。見有飽滿比豐飲食。若見有人食不平等。比當有病。現見有病比知是人食不平等。見有靜慮比知離欲。見離欲者比有靜慮。若見修道比知當獲沙門果證。若見有獲沙門果證。比知修道。如是等類。當知總名因果比量。是名比量。正教量者。謂一切智所說言教。或從彼聞。或隨彼法。此復三種。一不違聖言。二能治雜染。三不違法相。不違聖言者。謂聖弟子說。或佛自說經教。展轉流布。至今不違正法。不違正義。能治雜染者。謂隨此法善修習時。能永調伏貪瞋痴等一切煩惱及隨煩惱。不違法相者。謂翻違法相。當知即是不違法相。何等名為違法相耶。謂於無相增為有相。如執有我有情命者生者等類。或常或斷。有色無色。如是等類。或於有相減為無相。或於決定立為不定。如一切行皆是無常。一切有漏皆性是苦。一切諸法皆空無我。而妄建立一分是常一分無常。一分是苦一分非苦。一分有我一分無我。於佛所立不可記法。尋求記別。謂為可記。或安立記。或於不定建立為定。如執一切樂受皆貪所隨眠。一切苦受瞋所隨眠。一切不苦不樂受痴所隨眠。一切樂受皆是有漏。一切樂俱故思造業。一向決定受苦異熟。如是等類。或於有相法中。無差別相建立差別。有差別相立無差別。如於有為無差別相。於無為中亦復建立。於無為法無差別相。於有為法。亦復建立。如於有為無為。如是於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隨其所應。皆當了知。又於有相不如正理立因果相。如立妙行感不愛果。立諸惡行感可愛果。計惡說法毘奈耶中。習諸邪行能得清凈。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修行正行謂為雜染。於不實相[1]以假言說立真實相。於真實相以假言說種種安立。如於一切離言法中建立言說說第一義。如是等類名違法相。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不違法相。是名正教。)20、「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 如來性品第四之三:「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盤。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護持法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若言如來無常變易,無有是處。如是四人即名如來。何以故?是人能解如來密語及能說故。若有人能了知如來甚深密藏,及知如來常住不變,如是之人若為利養,說言如來是無常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況不依是四人也?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聲聞。法性者即是如來,聲聞者即是有為。如來者即是常住,有為者即是無常。善男子,若人破戒為利養故,說言如來無常變易,如是之人所不應依。善男子,是名定義。 「依義不依語者,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不依語也。何等語言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如佛所說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多奸諛諂,詐現親附,現相求利,經理白衣,為其執役,又復唱言:『佛聽比丘畜諸奴婢不凈之物,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於饑饉世憐愍子故,聽諸比丘儲貯陳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啖。』如是等語所不應依。 「依智不依識者,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見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食所長養,亦不應依。是故知識不可依止。若復有人作是說者,及其經書,亦不應依。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於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聲聞所說應證知者,名不了義;菩薩所說應證知者,名為了義。若言如來食所長養,是不了義;若言常住不變易者,是名了義。若言如來入於涅盤,如薪盡火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者,是名了義。聲聞乘法則不應依。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聲聞乘,猶如長者教子半字。善男子,聲聞乘者,猶如初耕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是故不應依聲聞乘,大乘之法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於大乘,是故應依,是名了義。如是四依應當證知。」21、真諦與俗諦在論上的出處:龍樹菩薩著作《中論》「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22、毀謗正法其罪極重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五無間業雖感重苦,而不可比毀謗正法,謂彼聞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毀謗拒逆,言:『此般若波羅蜜多非真佛語,不應修學,非法、非律、非大師教。』由此因緣其罪極重。」(這是說,毀謗正法的果報超過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23、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依三法,依止自義,名住歸依;依止他義,名住洲渚。何者為三?一、依內如理作意為先,法隨法行;二、依佛聽聞所說正法;三、依親近正法內善士,不依親近余正法外一切外道諸不善士。如是三法,當知顯示人中四種多所作法: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呂真觀居士解說:這段經教很特別,因為它把三皈依分為兩類,自歸依和他歸依,而將自歸依放在他歸依的前面。自歸依就是皈依法、「依內如理作意為先,法隨法行」;依歸依就是皈依佛和皈依僧,也就是「親近正法內善士,不依親近余正法外一切外道諸不善士」。然而,自歸依的重要性超過他歸依,因為如果你自己沒有理性的態度,你沒有判別誰才是真正的佛寶和僧寶,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原則。)24、輪迴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佛陀親口講述他自己過去世輪迴的情況:1.《增一阿含經》「爾時地主大王者,即我身是。」 2.《法華經》「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3.《大乘方廣總持經》:「阿逸多,汝今當知,過去達摩比丘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我身是。由我過去愚痴無智毀謗他故受苦如是。」(「地主大王」是供養三寶的大施主,「常不輕菩薩」是主修恭敬法的菩薩,「達摩比丘」是因為噁心誹謗演說正法者而墮入地獄七十劫)25、修觀行,必須要有善知識的教授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毘缽舍那最初必用善友為依。」(修行人手方法只有兩種:1.毘缽舍那(法相的觀察)2.奢摩他(禪定)。修觀行,必須要有證果的善知識為依靠,如果沒有聽聞證果的人說法,自己想看懂《阿含經》幾乎不可能。)26、修行需要親近善知識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學佛人應當「親近善友」。這個善友,嚴格來說是「大乘見道者」:已經明心的證悟菩薩才有資格擔當。其次,最起碼是具備佛法正知見的學佛人。這樣的善友,堪為人師,學佛人應當跟隨。因為他可以讓你免去很多曲折(有些曲折,可能是「墮於地獄無量劫」)。27、不食肉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象腋經》卷1:【佛言:「文殊師利!若有菩薩欲通達此陀羅尼章句,當好凈行,不食於肉,不油塗足,不往多眾,常於眾生起於慈心。莫作非法不凈之人而讀此經,亦莫在於不凈處讀。」《入楞伽經》卷8:「大慧!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大雲等一切修多羅中不聽食肉。」《大般涅槃經》卷4:「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28、修行成佛的時間為三大劫在律典上的出處:《薩婆多毘尼毘婆沙》說:「佛苦行三阿僧祇劫;緣覺百劫;聲聞二三身亦可得也。」(如果是一個過去世從來沒有修學過佛法的人,從這一世開始修,可能只需要兩輩子或三輩子,就可以證得聲聞乘極果阿羅漢果,很快。辟支佛需要一百個大劫,因為沒有人指導,所以比較慢。而修大乘佛法,則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29、只要入佛門終會成佛在佛經上的出處:《法華經 序品》有一個偈子:「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30、在家修行的居士也很殊勝在佛經上的出處:《優婆塞戒經》「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31、西方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的時間對比在佛經上的出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五:「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娑婆世界的一劫,相當於極樂世界一日一夜。)32、魔王其實是佛菩薩所幻化在佛經上的出處:《維摩詰經》講:「十方無量阿僧只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所謂的「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的根本是過去佛)33、開悟後還需要事修在佛經上的出處:《楞嚴經》卷六 :「理即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開悟後,並不是一下子就成為大乘法的聖人,還要經過悟後起修,來修除貪嗔等性障煩惱)34、禪宗達摩祖師交代弟子用《楞伽經》來印證是否開悟北宋契蒿 《傳法正宗記》:「此有《楞伽經》四卷者,蓋如來極談法要,亦可以與世開示悟入,今並付汝。」35、如來藏(阿賴耶識)為大乘佛法修證之標的在佛經上的出處:《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莫但聞覺,作知足想。」在論上的出處:玄奘法師《成唯識論》在解釋《大乘阿毘達摩契經》中「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的「勝者」時,這麼說到:「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這段話是說,只有見道位以上的菩薩,才能證解阿賴耶識,未見道以前,則「未能證解阿賴耶識」。所謂的見道,就是證解阿賴耶識。)36、第八識不可見,又在哪兒去找第八識?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乘入楞伽經》卷七:「猶如伏藏寶,亦如地下水,雖有不可見,蘊真我亦然,」(不可見,就是無相,沒有辦法直接用感官觀察得到)怎麼去找這個第八識呢?在佛經上的出處:1.《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具足如我無異。」又說:「佛眼觀眾生,雖流轉五道,大寶在身內,常在不變異。如是觀察已,而為眾生說。」中的「大寶」2.《大乘入楞伽經》卷七:「如衣得離垢,亦如金出礦,衣金具不壞,心離過亦然,無智者推求,箜篌蠡鼓等,而覓妙音聲,蘊中我亦爾,猶如伏藏寶,亦如地下水,雖有不可見,蘊真我亦然」中的「蘊中我」、「蘊真我」3.大乘見道者寒山子有詩一首:「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軀。」明確指出在五陰身中有一「天然無價寶」在論上的出處:《成唯識論》卷3:「此第八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而顯示之。」指出了一條門徑,凡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必然有體、相、用。第八識心體無形色、不可見、無相,因此只能透過作用去認明它。37、佛教的核心宗旨是客觀的事實真相,而不是主觀的思想哲理在佛經上的出處:《勝蔓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38、斷三縛結可以證初果,初果人最多七返人天就出輪迴證無餘涅槃在佛經上的出處:《別譯雜阿含經》(一五三)「佛告釋摩男:斷除三結,身見、戒取,及疑網等。斷三結已,成須陀洹,更不復受三塗之身。於無上 道。生決定信。人天七返。盡諸苦際入於涅盤。是名優婆塞得須陀洹。"三十三、初果人的果報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卷11:「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盤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盤,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果須陀洹人,只有斷三縛結的功德,連薄貪瞋的二果功德都沒有,換句話說初果人的貪瞋和一般人差不多。這種修行人功德尚未圓滿,離成佛還很遙遠,所以經文說之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可是初果人單憑斷三縛結的功德,就可以使他「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盤」,而且大乘的初果人(菩薩須陀洹)也得到世尊的授記:「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不墮三惡道,人天七返之後可以永斷諸苦,八萬劫後又可成佛──這樣的果位真是太好了!)三十四、小乘初果人--須陀洹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41:「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是名須陀洹果。」在論上的出處:目犍連尊者著《阿毘達磨法蘊足論》:「預流果者,謂現法中,已於三結,永斷遍知,謂有身見、戒禁取、疑,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一來果證,名預流果。」(就是那些已經斷了三縛結─身見、疑見、戒禁取見,但是還沒有或者沒有薄貪嗔痴的一類有情,把這樣的一類人叫做須陀洹。)三十五、開悟後的聖賢還是有各自的差別在佛經上的出處:《金剛經》卷一:「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同樣是悟得無為法的聖賢還是有各自的差別,很多人開悟後仍然有強烈的煩惱習氣現行。其最低果位應是初果須陀洹。三十六、如來藏在身、阿賴耶識含藏菩提種、常住身、怎樣修行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 「鈍根小智聞一乘, 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 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 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 三種煉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 證得如來常住身。菩提妙果不難成, 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 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 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此段經文明確宣示了非常重要的法義:一:如來藏(阿賴耶識)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中,不可「心外求法」;二:成就無上等正覺的法種:菩提種子,具足含藏於每一個眾生的阿賴耶識中。眾生依此修證而成佛。三:如來常住:最少有一法不是無常法,這就是「如來常住身」,以此教證,證明徹底的緣起論不如法:必將落入斷滅見。四、如何修行。三十七、 修定之最究竟定(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有極細微的意識,仍不能取證小乘的涅磐在佛經上的出處:《優婆塞戒經》云:「諸外道等獲非想非非想定,壽無量劫,若不得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地獄人」。《楞嚴經》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三十八、念一句阿彌陀佛聖號,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在佛經上的出處:《觀無量壽經》「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三十九、一闡提人在佛經上的出處:《楞伽經》中云:「謗無第八識者即是謗菩薩藏(如來藏- 阿賴耶識)者,謗菩薩藏之語一經出口為人所聞已,即成一闡提人,即成就地獄種性。」四十、大乘見道者(菩薩)所發現的,是一種客觀事實,先於佛陀而存在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界法爾常住,然諸有情不能解了諸法法界法爾常住,諸菩薩摩訶薩為饒益故起菩提道,由菩提道拔濟有情,令永解脫生死眾苦。」大乘見道者(菩薩)所發現的,是一種客觀事實,先於佛陀而存在;佛陀只是真理的發現者,並非真理的創造者。因此,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承認修行人可以無師自悟。四十一、能夠遇見善知識是彌勒菩薩的安排在佛經上的出處:《維摩詰經》囑累品:「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只劫所集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皆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四十二、輪迴的原因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四十三、八個識在佛經上的出處:《入楞伽經》卷8:「所謂八識,何等為八?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三者意識、四者眼識、五者耳識、六者鼻識、七者舌識、八者身識。」四十四、什麼才是法師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26「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四十五、觀行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卷第八十五「於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審諦觀察,當知是名於彼觀察盡」四十六、往生凈土的三資糧(信、願、行)在佛經中的出處:《佛說無量壽經》「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信:信心歡喜。願:願生彼國。行:乃至一念,至心迴向。(白話翻譯:十方諸佛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目的是希望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在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和他的不可思議功德之後,都能以堅定不移的信心,來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和至心迴向願生極樂國,這樣便可以隨願往生,圓證三不退。這當然不包括那些造作五逆罪,和惡意誹謗正法的人。)四十七、世俗諦和勝義諦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說:「世俗諦教者,謂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諦攝。又諸所有名相言說增上所現,謂相、名、分別,如是皆名世俗諦攝。」又說:「勝義諦有五種相:一、離名言相。二、無二相。三、超過尋思所行相。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所以,只要不離相、名、分別,就是世俗諦,這並沒有大小乘的差別;只要具足勝義諦五種相,就是勝義諦,這也沒有大小乘的差別。)四十八、往生極樂凈土後得不退轉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無量壽經》「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白話翻譯:由於佛本願威神所使然,能令十方世界的眾生,凡是聽到他的名號,和發願要往生其國的人,都能如願以償地往生,而且自然成就三不退轉,直至成佛。)  四十九、修習出入息觀察五蘊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2〈2 十輪品〉:「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觀五取蘊。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領納。名受取蘊。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蘊。如是入息出息了別。名識取蘊。如是所說五種取蘊。各各別異互不相似。新新非故無住無積不可言說。」五十、中陰身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卷 1: 「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得生緣。……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香所資故;或名意行,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或名趣生,對生有起故。」五十一、什麼是佛在佛經上的出處:《大方便佛報恩經》卷6〈8 優波離品〉:「佛陀者,覺,覺了一切法相故。複次,一切眾生長眠三界,佛道眼既開,自覺覺彼,故名為覺。佛於一切法,能一切得,一切說。」(佛陀的本質是「覺者」,他覺了的是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這個真相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有沒有佛出世,真相都在那裡,可以說世尊是一個發現者、報告者。)五十二、意識的產生在佛經上的出處:《楞嚴經》卷3:「意、法為緣生於意識」,《瑜伽師地論》卷23和《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0:「意、法為緣生意識」(意思是說:意根和法塵相觸,這三法和合時才會產生意識。意識必須依靠其它事物,才能夠出生,因此唯識學說:意識是依他起性。)五十三、怎樣才算開悟、見道呢?在論上的出處:《成唯識論》卷3:「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方等唯識經典〕。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可見大乘見道,系以親證阿賴耶識心體而能確實的理解阿賴耶識的涅盤及出生萬法的體性為準,所以,能證解阿賴耶識,就稱之為見道,反之就不是見道。)五十四、五十五、受持讀誦《普賢行願品》的果報在佛經上的出處:《華嚴經》(四十卷本)卷40〈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盤荼、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酒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五十六、輪迴的原因在佛經上的出處:《圓覺經》卷一:「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又說:「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五十七、什麼是無明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卷8,〈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白話解釋:所謂的無明,有二種,一種是邪見(見解上的無明),是指親近惡知識,聽聞不正確的法,而產生不符事實的想法;一種是習氣上的無明,是由於對正確的法,偶然的失去憶持,對於所知道的事,依其性質,應該分別而不分別,或不應分別而分別,都是無明──這是以染污、無知的慣性作為根本)第二種種無明是以過去無始劫以來的染污、無知的慣性作為根本,沒有辦法一時斷盡,必須依於見道的智慧,於歷緣對境當中,一點一滴的加以對治,才能夠在相見道位及修道位中完全斷盡。五十八、意根是一切法現行的動力在論上的出處:《成唯識論》卷四:「阿賴耶識具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白話解釋:阿賴耶識在三界萬法中運作時,必有一個具有依,即是末那識,若沒有此識作為牽引之動力,則阿賴耶識必定不會自行運作,則萬法即不可能現行。)阿賴耶識在三界中運轉,必須有意根為其主導,方能運轉,若非意根為主導,則不運轉,則入涅槃,故,二乘菩提解脫道之修證,在於修除意根之我執。五十九、從娑婆世界順利往生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有多少?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無量壽經》:「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於此世界,有幾所不退菩薩,生彼佛國?佛告彌勒:於此世界,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白話解釋:彌勒菩薩申問:「世尊!現在娑婆世界中有多少的不退菩薩,將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告訴彌勒:「在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的不退菩薩,將來決定得生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已曾供養過無數諸佛,福德智慧,與你彌勒不相上下。此外,還有無量無數的小行菩薩,以及修習少功德的人,皆當往生,其數多到不可稱量。」)六十、什麼是「我」?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卷2「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六十一、意識在幾種情況下不存在在論上的出處:《唯識三十論頌》卷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定,睡眠與悶絕。」(意識在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正死位等情況下是斷滅的。眼、耳、鼻、舌、身識也在這些情況下斷滅。)六十二、佛度有緣人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觀佛三昧海經》「末利夫人白言。世尊。願化邪女莫還精舍。佛告末利。此女罪重於佛無緣。於羅睺羅有大因緣。佛今日行為其除罪。作是語已即還精舍。告羅睺羅。汝詣須達大長者家度惡老母。」(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中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老婦,本師無緣度不了,交給了與其有緣的羅睺羅,結果老婦證了阿羅漢果。)六十三、做觀行可以證阿羅漢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一五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諸此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該經沒有提到修禪定,只是在強調觀行。只修觀行,這樣可以證慧解脫阿羅漢。又修觀行又修禪定,可以證具解脫阿羅漢果。若只教你禪定而不教你觀行,則這種修行不是佛教的修行人。)六十四、觀行除了對法相的觀察還包括如理的思維(以事實做基礎的邏輯推理)在佛經上的出處:《緣起聖道經》卷一:「我復思維:「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我於此事如理思時,便生如是如實現觀:「由生有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為緣。」」六十五、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六十六、佛教承認善意的謊言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況復方便於彼火宅而拔濟之。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緣,無虛妄也。」(長者沒有給他們羊車、鹿車,都給最好的牛車,所以佛現在問舍利弗:「你們覺得長者是在騙他們嗎?」舍利弗回答說:「這當然不算是騙。長老是為了讓孩子都免遭火難,就算出去以後什麼都沒有,也不能怪他說謊騙人。」這裡就表示,佛教承認善意的謊言,如果能讓眾生進入更好的境界,便不算犯戒。你要幫他的忙,而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欺騙他人,否則就違反了十善業道的妄語戒。)六十七、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原則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補特伽羅。如是菩薩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故,於真實義心不動搖。」(佛寶和僧寶都是屬於「人」或「補特伽羅」,重要性不應該超過「法」(理)) 六十八、佛陀當初為了隨順眾生的根器和接受能力才說三乘佛法,其實只有唯一乘(大乘法)在佛經中的出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不盡能受是指眾生。大乘法不是所有眾生都承受得起,得有那個根器,這也是間接講為什麼要用三乘法來誘導眾生。)佛陀根據眾生根器方便說小乘聲聞法義(苦集滅道)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諸佛世尊,雖以方便;所化眾生,皆是菩薩。若人小智,深著愛欲,為此等故,說於苦諦。」(佛眼看待世間所有的眾生,統統都是大乘根器的菩薩。但如果這個眾生智慧狹隘,又非常愛著五欲、系縛在欲界的貪愛里,佛就跟他說聲聞法。聲聞法中,有「苦、集、滅、道」的四個教法,稱為四聖諦。這裡首先說苦諦。)「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暫舍。為是等故,方便說道」(當這些眾生理解了苦諦之後,佛再告訴他們這些苦產生的根源,即「集諦」。)「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滅盡諸苦,名第三諦」(當他們知道了苦因,佛再教導滅盡諸苦的狀態,這是滅諦。其實滅盡諸苦的狀態,就是涅槃。在小乘法中,只要活著就有苦,所以小乘的涅槃就是要離開輪迴、不再受生。)「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證得涅槃的修行方法,就是「道諦」)「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這是佛對聲聞法的評語。如果這個眾生聽了四聖諦後,依法修行,證了阿羅漢果,他到底有沒有得解脫呢?佛說這些眾生只是暫時離開了虛妄法,假名為解脫,並不是佛的究竟解脫。)六十九、三乘菩提:聲聞乘、緣覺乘(辟支佛乘)、大乘(菩薩乘)在佛經上的出處:1.《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2.《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 「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 菩提意為「覺悟」,這也就是說這三乘行者所覺悟的智慧是不同,因此佛教的智慧也就有三種:聲聞乘的無常空的智慧、緣覺乘的緣起性空的智慧、大乘的般若智慧。般若別有三種層次——般若總相智、別相智、種智。) 70、大乘法涵蓋中乘(緣覺乘)法,中乘法涵蓋小乘(聲聞乘)法 在律典上的出處:說一切有部律典《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1:「複次,有共不共,聲聞、辟支佛所得共,佛所得不共。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同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獨佛自知。」七十、大乘經較晚出世的原因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這就是佛告誡我們:他現在說的法,不能到處宣傳。這也正是大乘經較晚出世的原因。大乘經比小乘經的廣傳大概晚三、四百年,因為大乘經典常常交代「勿妄宣傳」,所以菩薩們都小心謹慎地護持著這些法。)七十一、大乘佛法什麼人可以講,什麼人不可以講?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1、「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亦勿為說。(如對憍慢、懈怠、計我見、智慧淺薄、貪著五欲的人,我們就不能給他說《法華經》)2、「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聞強識,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人曾見,億百千佛,殖諸善本,深心堅固,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又舍利弗!若見有人,舍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凈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凈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略)」(佛接下來又告訴我們,對這些些人可以講) 七十二、毀謗大乘經典的果報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若人不信,毀謗此經,則斷一切,世間佛種。或復顰蹙,而懷疑惑,汝當聽說,此人罪報。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誹謗,如斯經典,見有讀誦、書持經者,輕賤憎嫉,而懷結恨,此人罪報,汝今復聽: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從地獄出,當墮畜生;若狗野干,其形頷瘦,黧黮疥癩,人所觸嬈;又復為人,之所惡賤,常困饑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斷佛種故,受斯罪報。」 七十三、佛陀有時說「無我」有時說「有我」的原因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第二卷:「為調眾生故,為知時故,說是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葯非葯,非如凡夫所計吾我。」(「為調眾生故」,希望一切的眾生都能夠放棄以前那些錯誤的我論。「為知時故,說是無我」,也因為說法的時節不同,所以佛陀說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時節因緣已經成熟了,也開始講說常住的、不受苦樂的、不生不死的「我」(生死輪迴當中的主體)確實是存在的。「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葯非葯,非如凡夫所計吾我」,就像明醫才知道真正的乳葯,佛陀所知道的真「我」與凡夫外道所誤計的假「我」是不同的。)七十四、末法後期月光菩薩出世弘法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法滅盡經》:「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怕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就是說: 他們後來碰到了月光菩薩降世,就一起同心協力,大力弘揚佛祖正法共52年。)七十五、下一尊佛——彌勒佛降世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法滅盡經》:「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樹木長大人長八丈。皆壽八萬四千歲。眾生得度不可稱計。」七十六、凡夫與出世間的聖人區別就在與是否證得「無為法」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63〈61 多問不二品〉「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佛及弟子、一切賢聖,皆以無為為第一義,然無為法不與諸法為益為損。善現!譬如虛空真如,不與諸法為益為損,菩薩摩訶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與諸法為益為損。是故般若波羅蜜多不與諸法為義非義。」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豈不要學甚深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菩薩摩訶薩要學甚深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不以二法而為方便。」 」(《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真觀解釋為:「一切出世間的賢聖皆以證得無為法而與凡夫有所差別。」經教證據在《大般若經》)七十七、如來藏1、如來藏入胎且持身《佛說長阿含經》:「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 《密嚴經》:心能持身意著諸趣。《密嚴經》:藏識住於身 攝藏諸種子 遍持壽暖識 如雲覆世間《密嚴經》:藏識體清凈 眾身所依止 或具三十二 佛相及輪王 或為種種形 世間皆悉見2、如來藏造身體(色身)《楞伽經》: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楞伽經》:建立於身財,我說為心量。《入楞伽經》:阿梨耶出身,意出求諸法, 意識取境界,迷惑見貪取。3、如來藏是輪迴的根本因《楞伽經》:如來藏者。輪轉涅槃苦樂因。《密嚴經》:若離趣丈夫,一切悉無有;有丈夫流轉,在於生死中;下從阿鼻獄,上至諸天處;是業必生果,所作不唐捐;若內外世間,互力而生起;此法似於彼,彼從於此生;雖離趣丈夫,得有輪迴者;如言石女子,威儀而進退;兔角有銛利,沙中能出油。(密嚴經中的「丈夫」即是「如來藏」)七十八、第七識對自我的執著是輪迴的動力在佛經上的出處:《楞伽經》: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種種相像貌。墮我我所見悕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生染著。染著已貪恚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 《楞伽經》:愚夫有三相續。謂貪恚痴,及愛未來,有喜愛俱。以此相續。故有趣相續。彼相續者續五趣。大慧。相續斷者。無有相續不相續相。複次大慧。三和合緣,作方便計著,識相續無間生;方便計著,則有相續。三和合緣識斷,見三解脫。一切相續不生。七十九、佛陀入涅槃是方便示現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卷2〈1 壽命品〉:「佛贊純陀:「善哉!善哉!能知如來示同眾生方便涅槃。」」八十、在末法時代,仍有很多菩薩和阿羅漢,依照佛的囑託,以種種方便善巧,陪伴在我們身邊在佛經上的出處:《楞嚴經》卷六,佛陀告訴阿難:「我滅度後,勅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嘆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楞嚴經》卷九中,佛陀也囑附阿難:「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八十一、學習正知見以佛經及律典為師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9佛陀囑託阿難尊者:「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如來語」即是經典及律典,是至上的法寶,飽含著佛陀守護後世佛子的殷切之心,也是幫助我們抉擇正邪知見的明鏡。).八十二、受戒比不受戒好在佛經上的出處:《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 :「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 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白話翻譯:這個受戒的人,被算在諸佛菩薩的數中(因為將來必定成佛),(受戒的功德,可以)超過三劫那麼長時間的生死之苦,(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應該受持(菩薩戒)。有(受戒)而犯戒的人,勝過(不受戒)而(自然談不上)無犯戒的人。(因為)有(戒)可犯,叫做菩薩;無戒可犯的,叫做(佛法大門外)的外道(不受戒,自然談不上犯戒和不犯戒的))八十三、什麼是定?在論上的出處:《成唯識論》卷5:「云何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定,就是對於預設的單一目標,做持續的專註而不被引轉。而定力則是觀行引發智慧的重要條件之一。)八十四、誹謗正法的果報在佛經上的出處:《楞伽經》:「云何舍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經〕、毘尼〔律〕解脫之說。』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不般涅槃,就是在佛世尊可見的未來,沒有辦法證涅槃。)《楞伽經》中云:「謗無第八識者即是謗菩薩藏(如來藏- 阿賴耶識)者,謗菩薩藏之語一經出口為人所聞已,即成一闡提人,即成就地獄種性。」..八十五、什麼是如理作意?在論上的出處:大目犍連尊者《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2〈2 預流支品〉:「云何名為如理作意?謂從善士聞正法已,內自慶慰,歡喜踴躍:奇哉世尊!能說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說苦,實為真苦;佛所說集,實為真集;佛所說滅,實為真滅;佛所說道,實為真道。彼由如是內自慶慰歡喜踴躍,引攝其心,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觀察深妙句義,如是名為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就是用佛法建立世界觀。在實際的修學當中,如理作意是取某概念的內涵為所緣,然後在見聞覺知當中去找出概念的外延。)八十六、什麼才叫做「一心」?在佛經上的出處:《長阿含經》卷13:「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顧視,屈申俯仰,執持衣缽,受取飲食,左右便利,睡眠覺悟,坐立語默,於一切時,常念一心,不失威儀,是為一心。」(如《長阿含經》的定義,如果能夠於所緣,於任何時候,都專註不散,這就是一心。)..八十七、修定與修觀的資糧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卷20:「又毘缽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奢摩他支屍羅圓滿之所攝受。」(毘缽舍那,就是觀的意思。修學觀行的人,最開始修學最重要的是找一位對於觀行有正確體驗的善知識或者善友,作為教導自己的老師。奢摩他,就是止的意思。修學奢摩他的重要條件就是持戒清凈。其實修定的資糧有很多,但是在眾多的資糧中,以嚴格持戒最為重要。在如上修學定力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持戒清凈——最起碼五戒必須絲毫不犯。)八十八、佛教主張以真實正智斷除煩惱,而不是僅靠定力壓制煩惱不起。在佛經上的出處:《中阿含經》卷2〈1 七法品〉:「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云何有漏從見斷耶?……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則三結盡──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已,得須陀洹。」 (此中反覆提到「知如真」,可見,真實正智,是聽聞聖賢的開示(得正教量)後,再自己觀察諸法、思惟諸法而得到的現量,是客觀的事實,佛教稱之為「正見」。光是認識到這個事實,就能斷除一部分煩惱,即身見、戒取、疑三結,證得聲聞初果,由凡轉聖。然後,依此正見修行,自然順斷所余煩惱,命終證入無餘涅槃。)..八十九、什麼是了義和不了義法?在佛經上的出處:《大寶積經》卷五十二:「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盤,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盤二無差別,是名了義。」《大般涅盤經》卷六:「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於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35:「云何了義不了義經。謂若所說引趣於道。是不了義。引趣於果。是為了義。說世俗行。是不了義。宣說勝義。是為了義。引趣業行。是不了義。」.九十、佛國、佛土都是會壞滅的有為法在佛經上的出處:《圓覺經》:「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有為法必然是無常,包括諸佛所示現出來的境界相,也全都是無常。只要是顯示出來的全部都是無常,沒有顯示出來的東西才是常住。)..九十一、世界是由眾生共業所成在佛經上的出處:《優婆塞戒經》卷3:「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是名現在惡業之果。舍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饑渴……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世界是由眾生共業所成,因此一個人做壞事,不但他自己倒霉,也會影響到共業系統中的環境。所以,一個人殺生,竟然會造成「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也就是說,糧食的產量會因而減少。)..九十二、一個人為善、為惡,也是因緣所生法在佛經上的出處:《圓覺經》:「邪師過謬,非眾生咎。」(眾生所以為惡,並不是他自己要做惡人,而是他所受到的教育、環境使他產生不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他才成為惡人。)九十三、依法不依人(皈依法)為首在論上的出處:《大智度論》 卷10:「諸佛恭敬法故供養於法,以法為師。何以故?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大智度論》卷70:「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是因緣故諸佛依止般若波羅蜜住,余經中說諸佛依止法,以法為師!佛此中告須菩提,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 《瑜伽師地論》:「諸菩薩如實了知闇說、大說,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補特伽羅。如是菩薩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故。」(耆長,就是長老。補特伽羅,是有情的意思,有時翻譯為「人」。)九十四、末法時期邪說眾多在佛經上的出處:《楞嚴經》卷6:「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九十五、觀行的重要性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汝今當觀諸行性相,如是觀行,具空三昧,欲求正法應如是學。」(文殊師利菩薩說,你現在應該觀察諸行(有為法)的體性跟相貌,這樣就能證得空三昧。「欲求正法應如是學。」如果你想要修學正確的佛法,應該要這樣子學。)九十六、依法不依人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諸菩薩如實了知暗說、大說,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補特伽羅。如是菩薩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故。」(耆長,就是長老。補特伽羅,是有情的意思,有時翻譯為「人」。眾所知識補特伽羅,就是大家都公認有權威的有情。「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是原則性的宣示,「若佛、若僧」則是具體的例子,也就是說,依法不依人的原則,包括佛陀和證果的聖賢。)九十七、九十八、佛教的世俗諦與世間智者的看法是共通的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2:「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恆、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比丘!有世間世間法,我亦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非我咎也。」(因為證明五蘊非我所需要的觀察方法,與世間智者相同,所以世間智者可以在佛陀或聖弟子的教導之下,立刻證得聲聞初果。這說明證出世間智所用的認識方法,與世間智的認識方法,其實是一樣的;如果主張要用出世間智才能證出世間智,凡夫就會永遠無法成為出世間智者。既然如此,世間智者所承認的邏輯演繹法和歸納法,必然也是佛陀所承認的。)九十九、演繹法和歸納法所得的結論,與現前觀察所得的知識,其可靠性是同等級的在佛經上的出處:《緣起聖道經》卷1:「 我復思惟: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我於此事如理思時,便生如是如實現觀: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為緣。」(在佛陀的思惟當中,「由有生故,便有老死」,是一個自然規律的歸納,它是觀察大量同類的事件,發現都有同樣的因果關係,而導出的一個結論,這是歸納法。當確定「必須有生,才會有老死」這個前提可以成立之後,便可得到「如果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的結論,這是演繹法。因為知識可靠與否,對於心態和行為取向,有決定性的差別,因此依據《緣起聖道經》,將意識的歸納、演繹和現前觀察,歸類為現量境界。)在論上的出處:《瑜伽師地論》卷88 :「於內諸行發生法智,於不現見發生類智,總攝為一聚,以不緣他智而入現觀」(「於內諸行發生法智」意思是說,已得初果向的修行人,對於自己的五蘊可以隨時現見無常、苦、空、非我,由此而得到法智。「於不現見發生類智」是最關鍵的一句,也就是說,對於他自己沒有辦法現前觀察的法(例如未來的五蘊),用類推的方法發現規律,得到結論,稱之為類智──這裡運用的正是邏輯歸納法,而且它的效力等同現量。類,是類推。智,表示它的可靠性同於現量。「總攝為一聚,以不緣他智而入現觀」,「現觀」意思就是現量,與「緣他」的正教量不同。法智和類智,合在一起,依自己的智慧,得到現量而肯定之,不必依靠正教量。)100、小乘行人的四個果位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4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沙門果。何等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是名須陀洹果。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痴薄,是名斯陀含果。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斷,是名阿那含果。何等為阿羅漢果?若彼貪慾永盡,瞋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阿羅漢果。」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101、什麼是「我見」?在佛經上的出處:《大威德陀羅尼經》卷5:「若無常中生於常想。彼名我見。如是不定住見即是我見。我見者即是不定住。誰所有見彼見即是不如所見。不如所見即是邪見。所有邪見。彼即是我。是名我見。以何義故名我見。邪見彼不實見。於無常中分別為常。不如實知彼五受陰。猶如聚沫。如泡如焰如芭蕉形如幻如夢。於彼法中虛無在。於不實法中所有染著。分別我者。染著貪執增彼欲求。是名我見。以我見故即生貪慾。即生瞋恚。即生愚痴。若於空想生貪慾者。無有是處。若生瞋恚若生愚痴。亦無是處。如是如是。生欲貪使故有我見。」102、受持讀誦《普賢行願品》「速能除滅五無間業」在佛經上的出處:《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受持讀誦〈普賢行願品〉「速能除滅五無間業」,連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可以很快地除滅掉。)103、聲聞緣覺不但五蘊身無常,連他們所取證的無餘涅槃也是化城,沒有辦法永恆安住。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凈者即有為法。」(註解:「我」是不變易的東西,沒有生死。無我,就表示它是無常法,無常法有生有滅,生滅就是生死。我,是「常不變易、恆不磨滅法」,所以它就是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不但五蘊身無常,連他們所取證的無餘涅槃也是化城,沒有辦法永恆安住。「常者如來法身」,只有第八識心體能夠恆常存在,這就是從來不變異的如來法身。)104.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在佛經上的出處:《解深密經》卷三: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 105.大乘佛法非小乘根器者所能承受在佛經上的出處:《妙華蓮華經》第二品:「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 我法妙難思。 諸增上慢者, 聞必不敬信。」(佛還是說:「你不要再講了,你不要再講了。說出來的話,在場的天人、人、阿修羅等眾都會驚疑,尤其是增上慢人,會因為我演說的法,落入疑悔的深坑之中。」)「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就是說,這些離開的人,都是增上慢人。)106.佛說小乘法為方便說,只有唯一佛乘在佛經上的出處:《妙華蓮華經》第二品:「 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107無餘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佛所證的究竟涅槃才是在佛經上的出處:《妙華蓮華經》第三品:「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在跟隨世尊學習佛法之前,我是外道人,世尊知道我的心性,為我拔除邪見,說取證無餘涅槃的佛法。我在您的教授下,斷除了邪見,證得阿羅漢果,將來會入無餘涅槃。現在我才知道,無餘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佛所證的究竟涅槃才是。)108.修行人不能對外宣說自己所證的果位在佛經上的出處:《金剛經》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此中有事上、有理上依第一義諦如來藏不住任何果位的義理開示外,在出家律中也是遮止言說的)在律典上的出處:《十誦律》卷10:「實須陀洹向、須陀洹,向他人說,皆波夜提。」(波夜提是指輕垢罪,毀犯者,應修正對治並懺除,勿令增長,否則必成墮惡趣重罪。因為向他人不論明示或暗示,都有著「我慢」習的相應,乃至因聞者的相對應,彼此可能有貪瞋習競起的煩惱相應。).109三乘佛法的來源在佛經上的出處:《妙華蓮華經》第三品:「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111、阿難知道聲聞人不堪聽受大乘法,故在迦葉主持的結集佛經時只宣說小乘法在論上的出處:《大智度論》卷100:「如摩訶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集三藏。佛滅度後。文殊尸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又,阿難知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不於聲聞人中說摩訶衍,說則錯亂無所成辦。」(「摩訶衍」即是大乘法。阿難明知聲聞人不堪聽受大乘法,故在迦葉主持的結集中只說小乘法,但他在另一場合,於文殊、彌勒諸大菩薩的主持下,把他所聽到的大乘法背誦出來結集成大乘經。) 111、佛陀涅槃後450歲,文殊菩薩出來弘傳大乘佛法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卷1:「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文殊)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呂真觀註:此中五百仙人指修行菩薩道的大乘行者。達喇那他的《印度佛經史》第13章也記載:在迦濕彌羅結集後不久,有五百名阿闍黎出世,如大德阿毗達盧伽、毗伽多羅伽度婆闍、提浮耶迦羅崛多、羅怙羅蜜多羅、闍那多羅、大優婆塞僧伽多羅等,經由文殊、彌勒、觀自在菩薩等教導,而傳出大乘教法。西方的羅叉濕婆王(相馬王)興建五百伽藍,迎請這五百位說法者傳法並大量抄寫大乘經典,因而促成了大乘的全面興起。過了二三代,便是龍樹、提婆的時代,經由造論,將大乘中觀思想闡揚出來,大乘教法終於遍及全印。)110、大乘經比小乘經的廣傳晚的原因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第三品:「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這就是佛告誡我們:他現在說的法,不能到處宣傳。這也正是大乘經較晚出世的原因。大乘經比小乘經的廣傳大概晚三、四百年,因為大乘經典常常交代「勿妄宣傳」,所以菩薩們都小心謹慎地護持著這些法)111、誹謗佛法的果報在佛經上的出處:《妙華蓮華經》第三品:"若人不信,毀謗此經,則斷一切,世間佛種。或復顰蹙,而懷疑惑,汝當聽說,此人罪報。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誹謗,如斯經典,見有讀誦、書持經者,輕賤憎嫉,而懷結恨,此人罪報,汝今復聽: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從地獄出,當墮畜生;若狗野干,其形頷瘦,黧黮疥癩,人所觸嬈;又復為人,之所惡賤,常困饑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斷佛種故,受斯罪報。若作馲駝,或生驢中,身常負重,加諸杖捶,但念水草,余無所知謗斯經故,獲罪如是。有作野干,來入聚落,身體疥癩,又無一目。為諸童子,之所打擲,受諸苦痛,或時致死。於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長大,五百由旬,聾騃無足,宛轉腹行,為諸小蟲,之所唼食,晝夜受苦,無有休息。謗斯經故,獲罪如是。若得為人,諸根暗鈍,矬陋攣躄,盲聾背傴。有所言說,人不信受,口氣常臭,鬼魅所著。貧窮下賤,為人所使,多病痟瘦,無所依怙。雖親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尋復忘失。若修醫道,順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復致死。若自有病,無人救療,設服良藥,而復增劇。若他反逆、抄劫竊盜,如是等罪,橫羅其殃。如斯罪人,永不見佛,眾聖之王,說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難處,狂聾心亂,永不聞法。於無數劫、如恆河沙,生輒聾瘂,諸根不具。常處地獄,如遊園觀,在余惡道,如己舍宅,駝驢豬狗,是其行處。謗斯經故,獲罪如是。若得為人,聾盲喑瘂、貧窮諸衰,以自莊嚴。水腫干痟、疥癩癰疽、如是等病,以為衣服。身常臭處,垢穢不凈,深著我見,增益瞋恚,淫慾熾盛,不擇禽獸。謗斯經故,獲罪如是。』告舍利弗:『謗斯經者,若說其罪,窮劫不盡。以是因緣,我故語汝:「無智人中,莫說此經。」112、哪些人面前不能講大乘經?在佛經上的出處: 《妙法蓮華經》第三品:「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亦勿為說。」(對憍慢、懈怠、計我見、智慧淺薄、貪著五欲的人,我們就不能說。有的人,如果人家不把他們待為上賓,他們就會不高興,這就是驕慢;還有人很懈怠,對佛法不是懷著恭敬渴仰之心,我們說不說他都無所謂;計我見者,非常固執地把五陰當作永恆存在的「我」,不肯放棄這樣的想法。對這樣的人,都不能演說《法華經》,不然他聽了又不相信,毀謗經典,會造就很大的惡業。)113、對哪些人可以講大乘經?在佛經上的出處: 《妙法蓮華經》卷二第三品:「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聞強識,求佛道者,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曾見, 億百千佛,殖諸善本,深心堅固,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又舍利弗!若見有人,舍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凈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凈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余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經,得已頂受,其人不復,志求余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14、佛陀有時說無我,有時說有我在佛經上的出處: 《妙法蓮華經》卷二:「比丘當知:是諸外道所言「我」者,如蟲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來於佛法中唱言「無我」;為調眾生故,為知時故,說是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葯非葯,非如凡夫所計吾我。凡夫愚人所計「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塵;如來說「我」,悉不如是。是故說言「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佛陀必須先破斥外道所定義的那些『我』統統都是不存在的,這就是佛經講「無我」的由來。時節因緣已經成熟了,也開始講說常住的、不受苦樂的、不生不死的「我」(生死輪迴當中的主體)確實是存在的)115、佛陀所定義的「我」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卷二:「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是名為我。」(解釋:「若法是實,是真是常」,如果有一個法它是真實、永恆的存在。「是主」,它是酬償因果的主宰。「是依」,三界萬法都要依止在第八識才能夠現起、出生,和繼續存在與運轉。被依止的這個東西一定是「性不變易」,它的體性不能被改變。)116、循業發現在佛經上的出處:《首楞嚴經》卷三:「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117、以真實義來講,佛經是不能區分成大乘、中乘和小乘的。因為經都是佛說的,都能讓你通向一切智地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卷三:「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118、修行要循序漸進,不要太強求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卷三:「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剛開始修行時,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時候,就不要勉強去做,否則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增添不必要的負擔和煩惱。)119、120、聲聞人終究成佛在佛經上的出處:《法華經》卷三:「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你們聲聞人取證的無餘涅槃境界,不是究竟的涅槃,終究還是要出來修菩薩法。所以,你們的修行實際上也是菩薩道。次第修學之後,你們一定都會成佛。)121、在家居士不能聽出家人誦戒律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卷三:「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昔十五日僧布薩時,曾於受具清凈眾中,有一童子不善修習身口意業,在屏隈處盜聽說戒,密跡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剛杵碎之如塵。」(布薩就是誦戒,在家居士不允許旁聽出家人誦戒。為什麼呢?因為誦完戒的時候,有犯戒的人必須在大眾面前把自己犯戒的事實說出來,在家居士聽了以後,不免對出家人產生嫌噁心理,這樣對在家居士會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出家人誦戒我們不能去聽。曾經有一個還沒有結婚的在家居士,躲在陰暗的角落聽出家人誦戒,被金剛力士(護法神)用金剛杵打死,身體碎得像是灰塵一樣。)122、為什麼要降伏錯誤的法?在論上的出處: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說:「似正法見……勿令彼人或自陳說,或示於他,由是因緣墮極下趣。」「勿因如是似正法見,令佛聖教速疾隱滅。」(個人演說似是而非的佛法,會墮入極下趣。極下趣就是地獄。若不積極駁斥似是而非的佛法,佛法將會很快地滅亡。)123、無覺無觀的禪定也是有意識和法塵境界的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 「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124、勝義諦和世俗諦的分別很重要《中論》卷4〈24 觀四諦品〉:「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125、如來法身常住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槃經》卷三:「所謂如來常、樂、我、凈。以是義故,善男子!如來是常不變易法,非如世間凡夫愚人謂梵天等是常法也」126、四法印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7 :「舍利子!諸佛如來總略以其四種法印攝一切法。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常,二者諸行是苦,三者諸法無我,四者涅槃寂靜。而一切眾生於諸行無常中計有常想;若諸眾生斷除常想,此即是為如來所說。又諸眾生於諸行苦中計為樂想;若諸眾生斷除樂想,此即是為如來所說。又諸眾生於一切法無我中計為我想;若諸眾生斷除我想,此即是為如來所說。又諸眾生於涅槃寂靜理中起有所得顛倒之心;若諸眾生斷除有所得顛倒心者,此即是為如來所說。又舍利子!若能了知諸行無常,即能解入空無常性。若能了知諸行是苦,即能離諸願求。若能了知諸法無我,即能觀想空三摩地解脫法門。若能了知涅槃寂靜,即能於諸相中有所修作,亦不非時取證實際。舍利子!如是等法,若諸菩薩勤行相應,即不減失一切善法,速能圓滿一切佛法。」127、放生在佛經上的出處:1.《梵網經》說:「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2.《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讚歎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被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128、過去九十一劫七佛的傳承(出現於世的時間、人壽、有多少弟子,是坐在什麼樹下成佛)在佛經上的出處:《長阿含經》卷1:第一分初大本緣經第一:「佛告諸比丘:「過去九十一劫,時,世有佛名毘婆屍如來.至真,出現於世。 複次,比丘!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屍棄如來.至真,出現於世。 複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來.至真,出現於世。 複次,比丘!此賢劫中有佛名拘樓孫,又名拘那含,又名迦葉。我今亦於賢劫中成最正覺。」」「毘婆屍時人,壽八萬四千; 尸棄佛時人,壽命七萬歲; 毘舍婆時人,壽命六萬歲; 拘樓孫時人,壽命四萬歲; 拘那含時人,壽命三萬歲; 迦葉佛時人,壽命二萬歲; 如我今時人,壽命不過百。」「毘婆屍佛坐波波羅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最正覺,毘舍婆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拘那含佛坐烏暫婆羅門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我今如來.至真,坐缽多樹下成最正覺。」「毘婆屍如來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八萬人。 屍棄如來亦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萬人,二會弟子有八萬人,三會弟子有七萬人。 毘舍婆如來二會說法,初會弟子有七萬人,次會弟子有六萬人。 拘樓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人。 拘那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三萬人。 迦葉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二萬人。 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129、舍利弗、須菩提、摩訶迦葉等應該都是久學菩薩而非小乘阿羅漢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中佛就對舍利弗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130、五陰「無常、苦、空、非我」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第一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131、世尊所定義的「我」在佛經中的出處:《中阿含經》定義為「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當後世有,常不變易,恆不磨滅法」。 《大般涅槃經》定義為「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是名為我」。 (「若法是實,是真是常"若有一個法他是真實、永恆的存在。「是主」他是籌嘗因果的主宰。「是依」三界萬法都要依止於他才能現起、出生、存在、運轉。「性不變易」他的體性不改變。).132、造業而受報在佛經上的出處:1.《中阿含經》卷44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世尊答曰:「彼眾生者,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眾生隨其高下,處妙不妙。」…(眾生因自身所行的各種業,而得到各種報應:緣於業、依於業,而得到業報處,眾生隨其造業高下,而處於美妙或不美妙的處境。)「摩納!何因何緣,男子女人多有疾病?若有男子、女人觸嬈眾生,彼或以手拳,或以木石,或以刀杖觸嬈眾生。彼受此業,作具足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來生人間,多有疾病。所以者何,此道受多疾病?謂,男子女人觸嬈眾生。摩納!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摩納!何因何緣,男子女人無有疾病?若有男子女人不傷害眾生,不徒手,不以木石、刀杖傷害眾生。他累積足夠的善業,身壞命終後,一定會上升到善處,生於天中。以後在人間受生,也會沒有疾病。為什麼他在人間沒有疾病?因為該他過去不傷害眾生的緣故。摩納!你應當知道,這樣的業行有這樣的果報。)2.《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佛告首迦:「一切眾生系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佛告首迦:「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一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令殺;三者,讚歎殺法;四者,見殺隨喜;五者,於惡憎所,欲令喪滅;六者,見怨滅已,心生歡喜;七者,壞他胎藏;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屠殺眾生;十者,教人戰鬥,互相殘害。以是十業得短命報。」133、世間的法律和善良風俗,位階在宗教戒律之上在律典中的出處:《五分律》卷二二:「雖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余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134、每一個修行人在過去世,都曾經長期浸習於外道惡見邪行之中,這是必經的過程,無法避免。在佛經中的出處:世尊在《優婆塞戒經》〈菩薩心堅固品第九〉說:『我念往昔行菩薩道時,先從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無退轉。無量世中,以灰塗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禾等,日各一粒;荊棘惡刺,椓木地石,以為卧具;牛屎牛尿,以為病葯。盛夏之月,五熱炙身;孟冬之節,凍冰儭體。或受草食、根食、莖食、葉食、果食、土食、風食;作如是等諸苦行時,自身他身俱無利益。雖爾,猶故心無退轉,出勝一切外道苦行。』135、明心後也可能會退轉在佛經中的出處:《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說:『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凈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所以明心的不退,必須有諸佛菩薩知識所護,而且不能碰到惡因緣。)136、什麼叫做我相?在佛經中的出處:《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說:【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凈涅盤,皆是我相。】(白話解釋:【什麼叫做我相呢?就是覺知心所感知的對象。有的人色身很健康,不覺得色身有任何障礙,彷佛色身已經消失了,他就以為這個時候,就是「無我」;可是身體只要稍微沒有調理好,針札艾燒,他立刻感到「我」的存在。由此可知,覺知境界,所相對的,即是「我」。甚至,你以為自己已經證究竟佛果,能了知清凈涅盤的境界,這仍然是我相。】)137、任何一個有情的善惡業,都會改變山河大地、器世間的現況在佛經中的出處: 《優婆塞戒經》卷三說:「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舍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饑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最後一句即是說:任何一個有情的善惡業,都會改變山河大地、器世間的現況。反過來說,如果大家都能去惡修善,那麼整個世界也會因此變得清凈,此即是「心凈則國土凈」)138、佛有三事不能元代禪宗名僧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卷 13 )說:「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139、什麼是大乘見道?在論上的出處:《成唯識論》 卷三在解釋《大乘阿毘達磨契經》「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的「勝者」時解釋道:「已入見道諸菩薩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非諸轉識有如是義。」(《成唯識論》在此處把「見道」的勝者能證解阿賴耶識與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的人分開解說,可以明確的了解大乘見道的內涵就是--「證解阿賴耶識」」) 140、阿賴耶識具體的內容專屬於菩薩法,不是聲聞於緣覺所能證解在佛經上的出處:《勝蔓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 "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凈心(第八識),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 141、以肉眼眼見佛性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卷八:「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細難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見?」佛言:「迦葉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隨順契經,以信故知。」」142、對於佛法的信心需要一萬個大劫才能成就在論上的出處:《大乘起信論》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位、修何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當知是人依不定聚,以法熏習善根力故,深信業果,行十善道,厭生死苦,求無上覺,值遇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諸行,經十千劫,信乃成就。」143、意識是意根、法塵相接觸而出生的法,不是常住法在佛經上的出處:《中阿含經》卷五十四:「緣意、法生識,生識已,說意識。」(解釋如下:意根、法塵相接觸,出生了一個識,這個識叫做意識。既然意識是意根、法塵相接觸而出生的法,當然不是真實法,是生滅法。《大寶積經》曾開示:嬰兒在母胎第二十八周就有了八種顛倒想;在《阿含經》說佛曾開示:想就是知,知就是分別完成,可以證明,意識在懷胎第二十八周一定會出現的。意識是今世五根發育完成以後才出現的,不是本來而有)144、人得病有十因緣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佛醫經》:「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從是十因緣生病」145、什麼是五逆之罪 ?在佛經上的出處:《大方廣十輪經》卷三〈相輪品〉第五:「故心殺父、母、阿羅漢、破壞聲聞和合僧事,乃至噁心出佛身血。諸如是等名為五逆。」(也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故意出佛身血,還有破和合僧)146、經典中所說的念佛乃是憶念佛,而不是持名而已 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一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這個時候善知識教他,你就算沒辦法念佛憶佛,你可以嘴巴稱念「阿彌陀佛」。從這裡我們就知道說,這時候憶佛念佛和持名念佛有不同,因為他嘴巴稱念「阿彌陀佛」,稱念「我歸命無量壽佛」、「歸命阿彌陀佛」,因為這樣具足十聲「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蓮花中下品下生。由此可以知道,經典中所說的念佛乃是憶念佛,而不是持名而已。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就知道,因為這裡就知道他們的那個惡業那麼重,他們沒辦法憶念佛,因為心已經被惡業所擾,他只能稱呼佛號,因為這功德而得往生--下品下生。) 147、即便有人聞法而誹謗,也遠遠強於從未聽聞勝妙法義。 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說文殊尸利行經》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舍利弗!是一百比丘,若不聞是甚深法本者,當知彼輩,必定墮大地獄中,一劫受苦;從地獄出已,然後方得人身、人道。以彼諸比丘輩,聞是法本,甚深義故,所有惡業重罪,應墮大地獄中,一劫受苦。今日入於大叫喚地獄之中,一觸受已,即得上生兜率天中受諸天樂。汝舍利弗當知,是諸比丘,聞此法故,速除多罪,暫少輕受。…是故舍利弗,寧於是法本修多羅中,疑心聽受,不用成就四禪定心及四無量心,亦復不用具足成就四無色定心。何以故?雖復成就如是法者,若不聞是甚深法本,於煩惱中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愍此輩說是法本。」148149、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在佛經上的出處: 《大乘同性經》卷2:「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佛身幾種。佛言。善丈夫。略說有三。何等為三。一者報。二者應。三者真身。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為如來報身。佛言。善丈夫。若欲身彼佛報者。汝今當知。如汝今日見我現諸如來清凈佛剎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報身。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為如來應身。佛言。善丈夫。猶若今日踴步揵如來。魔恐怖如來。大慈意如來。有如是等一切彼如來。穢濁世中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善丈夫。汝今當知。如是化事皆是應身。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為如來法身。佛言。善丈夫。如來真法身者。無色無現無著不可見。無言說無住處無相無報。無生無滅無譬喻。如是善丈夫。如來不可說身。法身智身。無等身。無等等身。毘盧遮那身。虛空身。不斷身。不壞身。無邊身。至真身。非虛假身。無譬喻身。是名真身。」150、有入胎識入胎才會有色身在佛經上的出處:《中阿含經》佛云:「阿難!若有問者:『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識也。』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151、沒有持種心因果報應都不會成立在論上的出處:《成唯識論》卷三:「有說三世諸法皆有,因果感赴,無不皆成!何勞執有能持種識?然經說心為種子者,起染淨法,勢用強故。彼說非理!過去未來非常非現如空花等,非實有故。又無作用,不可執為因緣性故。若無能持染淨種識,一切因果皆不得成!有執大乘遣相空理為究竟者,依似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彼特違害前所引經,智斷證修染淨因果皆執非實,成大邪見!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故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152、為什麼世尊不先說常住法而是先說無常法?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卷4:」若佛世尊先說常者,受化之徒,當言此法與外道同,即便捨去。「153、什麼才是真念佛?在佛經上的出處:《佛藏經》〈念佛品第二〉:「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複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複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  (解釋如下:「舍利弗!什麼叫做念佛呢?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而那個『沒有東西的』也是如此,所以見到那個沒有東西的,叫做念佛。名符其實的東西,祂無分別,諸佛也無分別,所以把心念安住在祂的體性上,就是念佛。也可以說,見到諸法實相叫做念佛,因為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在這個實相當中,連很小的念都沒有,這樣叫念佛。舍利弗!這種念佛的法門是沒有語言文字的,超越各種想念,不是可以想念的東西。舍利弗!一切的念,都是本來寂滅相,隨順這個法,就是修習念佛。不要取色相來念佛,因為貪著色相念佛的滋味已落入識陰。佛無形無色,不是因緣所生,沒有世間諸法的屬性,因此沒有分別、沒有取捨,才是真念佛。」)154、什麼是「一心」在佛經上的出處:《長阿含經》:「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顧視,屈申俯仰,執持衣缽,受取飲食,左右便利,睡眠覺悟,坐立語默,於一切時,常念一心,不失威儀,是為一心。」(如《長阿含經》的定義,如果能夠於所緣,於任何時候,都專註不散,這就是一心。)155、實證「六見處」會證得初果須陀洹在佛經上的出處:《雜阿含經》卷6《雜阿含經》卷第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叄六)經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是觀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見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有恆、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狐疑斷。是名,比丘!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諸聖弟子皆悉決定向於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作苦後邊。」 156、末法時期的最後80年演說如來藏妙法會冒生命危險在佛經上的出處:《央掘魔羅經》卷四: 「若菩薩摩訶薩於正法欲滅餘八十年,棄捨身命,演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是為甚難。若能維持彼諸眾生,是亦甚難。彼諸眾生聞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能起信樂,是亦甚難。」157、佛陀讓大家要理性修行(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第六卷 如來性品第四之三 :「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是故應當善分別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已,長夜受樂。」(註:就算是我佛陀本人所講的話,你若產生懷疑的話,你都不應該接受。這個時候可以放在心裏面,但是不要誹謗,等今後再說) 158、能信如來是常住法,未來世不墮惡道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第六卷 如來性品第四之三 : 「是大涅盤微妙經典不可消伏,甚奇甚特!若有聞者,聞已信受,能信如來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我涅盤後,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於未來世百千億劫不墮惡道。」159、釋迦牟尼佛早已經成佛,2500年前在人間成佛只是一種示現而已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第七卷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善男子,若有經律作如是言:『如來正覺久已成佛,今方示現成佛道者,為欲度脫諸眾生故。示有父母,依因愛欲和合而生,隨順世間作是示現。』如是經律,當知真是如來所說。 」160、見佛性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第七卷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眾生若不護持禁戒,云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部經中無方等經,是故不說有佛性也。經雖不說,當知實有。』若作是說,當知是人真我弟子。」 (經雖不說,當知實有——證明了佛經裡面也只寫了一部分真相而已,修行人需要靠四依法和三量來增上自己的慧學)161、若僧人不知道常住法與無常法,則是愚痴的僧人 在佛經上的出處:《大般涅盤經》第八卷 如來性品第四之五: 「茶者,是愚痴僧,不知常與無常,喻如小兒,是故名茶。」162、菩提心(信成就發心)的發起在論上的出處: 《大乘起信論》:「信成就發心者,依何位、修何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當知是人依不定聚,以法熏習善根力故,深信業果,行十善道,厭生死苦,求無上覺,值遇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諸行,經十千劫,信乃成就。從是已後,或以諸佛菩薩教力,或以大悲,或因正法將欲壞滅,以護法故而能發心。既發心已入正定聚,畢竟不退,住佛種性勝因相應。」(大乘五十二位階,最前面是十信位,等到你信心滿足發起菩提心,就是信成就發心,進入初住位,起算三個阿僧祇劫。十千就是一萬,一萬個大劫信心才能夠成就。剛開始是「依不定聚」,你對佛法沒有那麼討厭,不會否定正法,才有可能發心。然後你要修很多善法,要相信因果報應,到最後你會覺得「老是在六道輪迴的痛苦裡面打轉,實在是太無趣了」,你就會發菩提心。發起菩提心,便是成佛的種性,成就殊勝的因緣,直到究竟成佛,都不會退轉。)163、 菩提心(信成就發心)的發起有三個條件在論上的出處: 《大乘起信論》: 「複次,信成就發心,略說有三: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從初住位,乃至第六住,為信成就發心。信發心的條件有三個: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很多人不懂得大乘法,只在那邊發願「我要成佛、我要度一切的眾生」。這種發心不入三大阿僧祇劫,因為不符合「如理正念真如法」的條件,真如法就是前面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除了知道真如法,所有的善行你都要盡量去做,不能像市井小民那樣自私自利。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你還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成佛。)164、真如三昧及其妙用在論上的出處: 《大乘起信論》: 「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心依境,次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馳外境,攝住內心,後復起心,不取心相,以離真如不可得故。行住坐卧,於一切時如是修行,恆不斷絕,漸次得入真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若心懷疑惑,誹謗不信,業障所纏,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複次,依此三昧證法界相,知一切如來法身與一切眾生身平等無二皆是一相,是故說名一相三昧。若修習此三昧,能生無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處故。」 「若不修行此三昧者,無有得入如來種性,以餘三昧皆是有相,與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薩故。是故菩薩於此三昧當勤修習,令成就究竟。修此三昧,現身即得十種利益: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一切諸魔惡鬼之所惱亂。三者,不為一切邪道所惑。四者,令誹謗深法,重罪業障,皆悉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常為一切世間所敬。九者,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終不現起。十者,若住於定,不為一切音聲等緣之所動亂。」165、 對於佛法的信心非常難得在佛經里的出處:《無量壽經》: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凈,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金剛經》: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166、聞所成慧 、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 《解深密經》卷三: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 (聞所成慧只是聽到那個語言文字而已,聽聞的人甚至沒有好好想過人家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思所成慧「能善意趣」懂得語言文字表面的道理 ,但是並沒有把經教的意思經常放在心裡,在生活當中不會把經教的義理拿來消解煩惱,所以「未能領受成解脫義」。如果生活當中現起煩惱的時候,你懂得把這個義理拿來運用,就會變成修所成慧。順解脫,是指隨順於解脫,但是還沒有分證解脫。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所知事」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件事情,也就是經教的道理。「同分」就是同類。「三摩地」就是定慧等持。簡單地講,就是緣經教的義理修成定境。因為有定境的緣故,你能夠發起輕安,能夠順於解脫。 )167168、渡河栰比喻在佛經里的出處:1.《中阿含經》卷54(北傳《中阿含經阿梨吒經》)「我為汝等長夜說栰喻法,欲令棄捨,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長夜說栰喻法者,當以舍是法,況非法耶!」2.《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一》頁191(南傳《中部經典蛇喻經》)「諸比丘!如是,予為度脫不令執著而說筏喻法。諸比丘!汝等實從筏喻知法亦應舍離,何況非法耶?」(法,比喻為過河的船筏,在未過河之前要牢牢的抓住這條船,過河後要捨去。即是,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69、修行佛法的次第:聞、思、修、證在佛經里的出處: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37:「若菩薩摩訶薩親近善友,不為惡友之所擾亂,得聞如是甚深波若波羅密多。由得聞故,便能了故,則能修習。能修習故,如實證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為惡魔之所擾亂。」170、172、四雙八輩聖弟子 在佛經里的出處:《中阿含-大品優婆塞經》「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眾。如來聖眾善趣正趣。向法次法。順行如法。彼眾實有阿羅訶、趣阿羅訶。有阿那含、趣阿那含。有斯陀含、趣斯陀含。有須陀洹、趣須陀洹。是謂四雙八輩。」173、花草樹木不是有情眾生在佛經里的出處:1、《佛說羅摩伽經》卷2:「「草木非壽命。作壽命想。眾生非草木。作草木想。於非因果。作因果想。非善行道。作善行道想。殺生祠天。求常樂想。乃至十惡邪見等業。普願眾生。離此諸想。」2、《大般泥洹經》卷第4:「乳蜜綿繒珂貝穀米作熟肉想,一切草木作壽命想,如是說者我所不聽。作是說者,當知是輩外道弟子。隨我所聽而能行者,是我弟子。不說四大有壽命想,如是說者,當知是為佛說經律。」174、為了求得符合事實的道理,必須「如實正觀」在佛經里的出處:《雜阿含經》卷1;「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聽聞佛法的人能訴諸信仰和玄想,必須親自去觀察,確認事實的確如佛所說,才能夠生起正見。有了正見,無明也就不復存在,然後才能斷掉染污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175、三界中,有三十八種眾生種類在佛經里的出處:《佛說起世經》(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第八卷,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三:「諸比丘!於三界中,有三十八種眾生種類,何等名為三十八種?諸比丘,欲界中有十二種,色界中有二十二種,無色界中復有四種。 諸比丘!何者欲界十二種類?謂: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此名十二。何者色界二十二種?謂: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凈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善見天、善現天、阿迦膩吒天,此等名為二十二種。無色界中,有四種者。謂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名四種……。」176、很多人第一次聽聞佛法,就能斷三敷結證得初果在佛經里的出處:《雜阿含經》卷5(107):「有那拘羅長者,百二十歲,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勵,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長夜安樂!…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那拘羅長者得法眼凈。爾時,那拘羅長者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心得無畏。從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歸依佛、法、僧寶,為優婆塞,證知我,我今盡壽歸依三寶。」(一位120歲的那拘羅長者,聽聞佛法後證初果,並要求皈依)177未見道的凡夫菩薩(空發菩提心)超勝於阿羅漢在論上的出處:聲聞論典《成實論》卷7:「但能空發菩提心者,已為羅漢所敬。如一沙彌發無上心,阿羅漢即取衣缽自擔隨其後行。」 (有一位小沙彌擔著衣缽服飾阿羅漢,跟在後面走,在路上他發了菩提心,阿羅漢自知發心不如,立刻恭敬地取了衣缽擔在自己身上,請沙彌走在前面,由他來服飾這位初發菩提心的菩薩。「空發菩提心」指只有菩提心,還沒有落實到身行、口行,甚至也沒有見道,只是一個凡夫菩薩,已經被聲聞究竟果位的阿羅漢所崇敬。) 178、修小乘法無法成佛(聲聞乘的阿羅漢和緣覺乘的辟支佛都會取證無餘涅槃)在佛經里的出處:《長阿含經》卷3說阿羅漢是:「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增一阿含經》卷19:「辟支佛,無師自悟,去諸結使,更不受胎。」 179、過去佛(定光如來)為釋迦牟尼佛的過去身(超術梵志、摩納)授記在佛經里的出處:《增一阿含經》卷31:「比丘當知,爾時,定光如來觀察梵志心中所念,便告梵志曰:「汝將來世當作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在律典上的出處:《四分律》卷31:「時定光如來,知此摩納至心宿植善根,眾德具足,以左足蹈發上而過,語言:「摩納!汝還起。汝於當來無數阿僧祇劫,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聞此別已。即踴在空中。去地七多羅樹。發猶布地如故。賈人當知。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右顧猶如大象王。告諸比丘。汝等莫以足蹈摩納發上。何以故。此是菩薩發。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應蹈上。」 180、釋迦牟尼佛為未來佛(彌勒佛)授記在佛經里的出處:《中阿含經》卷13:「彌勒!汝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得作佛,名彌勒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佑;猶如我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佑。」181、釋迦牟尼佛滅度後彌勒菩薩成佛在佛經上的出處:《大悲經》:『阿難!我滅度後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於世,拘留孫如來為首,我為第四,次後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如是次第汝應當知。(我們現在這個劫叫「賢劫」,是有很多賢人出世的意思。據說這個大劫中,會有一千尊佛出世,目前只出現了四尊,後面應該還有九百九十六尊。雖然現在是五濁惡世,但因為人的壽命會增減,當人壽增加到超過兩萬歲的時候,這裡就不是五濁惡世了。以整個大劫來看的話,這個賢劫是非常好的。因為諸佛的出世,間隔時間並不均等,有時很密集地出現很多佛,有時候很多劫都沒有半尊佛。)182、同一佛國土只能有一位佛在佛經里的出處:1.《增一阿含經》卷32::「一商客中終無二導師,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2.南傳《增支部經典》:「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於一世界,有二應供、正自覺者非前非後出世,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於一世界,有一應供、正自覺者出世,則有是處。」 183、意識在五種狀態下是不存在的在論里的出處:《成唯識論》卷1:「意識常現起,除無想天,及無心定,睡眠與悶絕。」(此中的五位,是指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專指無夢時)和悶絕(昏迷)《成唯識論》卷7:「死、生即悶絕攝,彼是最極悶絕位故。」(正死位和出生時也無意識)」184、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佛經里的出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複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如來以無障礙清凈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185、阿羅漢是自知自作證在佛經里的出處:《長阿含經》卷4:「須即於其夜,出家受戒,凈修梵行,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得如實智,更不受有。時夜未久,即成羅漢,是為如來最後弟子,便先滅度而佛後焉。」186、只管打坐無法出智慧,是外道法在論里的出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禪定和智慧是不同的,修行必須止觀雙修,解脫慧和般若慧都必須在法相的觀行當中證得,只管打坐只是單純的修定,是外道法,落入意識識陰,無法悟道,所以一個悟道的人不會教人只管打坐)187、怎樣才是嚴持律儀?在佛經里的出處:《雜阿含經》卷43:「我今當說律儀、不律儀。云何律儀?云何不不律儀?愚痴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於彼次第隨生眾多覺想相續,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是名不律儀。云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舍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律儀包括眼睛不能亂看,耳朵不亂聽,鼻子不能亂嗅,舌頭不能亂嘗,身體不能亂觸,心不能亂想,經由嚴持律儀,而證得心解脫,也就是初禪以上的定境。) 188、入胎識造身的過程在佛經里的出處:《大般涅槃經》卷27:「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四根未具,是指當時只有意根、身根,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這四根,尚未生起,身根雖有,亦只有浮塵根,而沒有勝義根)189、因緣法的總源頭——入胎識(第八識) 在佛經里的出處:1.《雜阿含經》卷12(二八七經):「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佛陀逆、順觀察十因緣法。第八識是根本識,三界萬法的總源頭,名色由此識出生。因此追溯到第八識時,不可能再往前追溯,所以才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2.《長阿含經》卷10(大緣方便經):「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如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 (這裡的識是指入胎識,入胎之後,才有名色,有了名色之後,入胎識仍然與名色並存,如果入胎識離開名色,名色不可能繼續增長,所以佛陀才會問「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而阿難也明確回答「無也」,胎兒出生時,入胎識必須跟著胎兒一起出胎,否則必是死胎)190、阿難非聲聞種性,乃是大乘菩薩在佛經里的出處:《長阿含經》卷10(大緣方便經):「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如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 (佛陀詢問入胎識的體性時,阿難能夠正確回答,並且得到佛陀的肯定,而入胎識的法義並不是取證無餘涅槃所需要知道的法義而是大乘菩薩道的核心法義) 191、「有」是指「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而言在佛經里的出處:《雜阿含經》卷12「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按照經教的定義,「有」是指「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而言,第八識不是三界有。)192、佛陀破斥「斷見」和「常見」在佛經里的出處:《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大慧,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不覺識藏故,起常見。」(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不覺識藏(即藏識-阿賴耶識如來藏)故,起常見(以五蘊十八界為常為我為作為實際)193、斷三敷結的人,在心態上會對佛、法、僧產生不壞的信心,在行為取向方面,則會有「聖戒成就」的功德 在佛經里的出處:《雜阿含經》卷三十 :「多聞聖弟子持糞掃衣,家家乞食,草蓐卧具;而彼多聞聖弟子解脫地獄、畜生、餓鬼惡趣之苦。所以者何?以彼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凈,法.僧不壞凈,聖戒成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於佛不壞凈。法.僧不壞凈。聖戒成就。」 194、護法比個人的持戒更重要在佛經里的出處:1. 《大般涅盤經》卷三:「世尊!昔十五日僧布薩時,曾於受具清凈眾中,有一童子不善修習身口意業,在屏隈處盜聽說戒,密跡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剛杵碎之如塵。」 (呂真觀講解:布薩就是誦戒,在家居士不允許旁聽出家人誦戒。為什麼呢?因為誦完戒的時候,有犯戒的人必須在大眾面前把自己犯戒的事實說出來,在家居士聽了以後,不免對出家人產生嫌噁心理,這樣對在家居士會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出家人誦戒我們不能去聽。曾經有一個還沒有結婚的在家居士,躲在陰暗的角落聽出家人誦戒,被金剛力士(護法神)用金剛杵打死,身體碎得像是灰塵一樣。) 2.《圓覺經》:「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護法神為了護持正法,連殺戒都可以破)195、只修禪定無法解脫在論上的出處:《六祖壇經》第九品:「薛簡曰:「京城禪德皆雲,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凈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凈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196、心凈則國土凈在佛經上的出處:《維摩詰所說經》卷1:「我佛國土常凈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凈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凈,便見此土功德莊嚴。」197、理上可以頓悟,事上還需要漸修在佛經上的出處:《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4:「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見所斷煩惱,又稱見惑,是只要具有正確的知見就能斷掉的煩惱,可以說是頓斷之法;修所斷煩惱,又稱思惑,是僅憑見地尚不能斷、需經修行對治才能斷盡的煩惱,可以說是漸斷之法。) 198、五蘊(五陰)不是我在佛經上的出處:《楞伽經》卷3:「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復非無我。」(五陰當中找不到常住我,五陰不是常住我,凡夫外道心目中即是五陰又是輪迴主體的那種常住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也不是沒有輪迴的主體「我」)199、入了無餘涅槃的阿羅漢未來會集中往生到一個佛國修行大乘法 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余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釋迦牟尼佛到時候會在另一個國土作佛,這些聲聞、緣覺人入了無餘涅槃,之後出來時就都集中到那裡學習菩薩法) 200、無餘涅槃是化城在佛經上的出處:《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嘆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這個化城比喻二乘人所證的無餘涅槃。佛在《阿含經》開示聲聞法時說無餘涅槃不受後有,這不是了義的說法).................................歡迎大家常進我的空間看看裡面的佛法日誌:http://user.qzone.qq.com/372037220/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catalog_list歡迎轉載。末法時期邪說眾多,歡迎大家加入我管理的佛學群熏習正法。禪凈圓融群:222029028 正法佛學群:75649039
推薦閱讀:

佛經故事八
佛說末法時代這兩部佛經會最先消亡
抄寫佛經,消諸惡業
1796 39 P0579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20卷)〖唐 一行記〗叄
藥師經也是一部冥陽兩利的佛經

TAG:佛經 | 收集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