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藝術展之佛教

中國宗教中教徒最多的是佛教。

佛教是關於智慧、覺悟和仁慈的宗教。

公元前6世紀,一位後來被稱為佛祖的人,在婆羅門思想的基礎上,開始探索另一種宗教形式。他教導人們了解人間生活之苦和它的解決之道。

佛祖教導我們,當我們理解了悲苦由何而來,我們就獲得了自由。人生都逃離不了生、老、病、死、悲、痛、愁、傷、哀,佛祖所關注的是如何消除這些苦。

佛祖是佛教的創立者,他不是上帝或神,他是從冥想和精神修行中完全覺悟的個人。

與信仰上帝不同的是,上帝與其信仰者是相分離的,而佛教徒相信,佛祖就是覺悟和智慧者,他就在我們的本性和內心之中。

1】佛陀誕生浮雕 綠色頁岩 公元3世紀 來自印度的摩崖石刻殘片

浮雕描述的是釋迦牟尼誕生的故事。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懷孕後,按照當地的習俗回娘家待產,途中小憩時,釋迦牟尼降生。

2】細節

浮雕中,摩耶夫人手攀無憂樹樹枝,表情安詳,

3】釋迦牟尼從夫人的右肋出生,

4】左側侍從在旁邊接住嬰兒,這個侍從長著鬍子,像男人形象,其實他是個天神,

5】右側仕女在扶著夫人的腰。

看這個浮雕中人物高聳的鼻樑和繁複的衣褶,其藝術風格糅合希臘和印度文化的雙重影響,非常精美。

6】緬甸立佛 木 公元13世紀

這尊站立的釋迦牟尼佛,右手施與願印,仰掌舒五指向下,表示手中流注如意寶和甘露水,寓意眾生一切諸樂皆令圓滿,又稱滿願印。

7】釋迦牟尼像 木公元19世紀

緬甸風格的佛像,右手做觸地印。

8】十一面觀音 鎏金銅 公元17世紀

十一面觀音源於印度婆羅門教之十一荒神,因有十一個顏面而得名。

9】十一面觀音,前三面作慈悲,左三面作嗔怒面,右三面作利牙上出面,後面作大笑面,頂上作佛面,十一面各戴華冠。

可惜,我沒有全部拍出表情。

10】白度母 棉、絲 公元18世紀

白度母是觀音菩薩化身之一,因為面、手、腳等處有7眼,所以也稱為七眼佛母,傳說為觀音菩薩左眼眼淚所化出。

11】綠度母 銅鎏金 公元1771年

綠度母傳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是藏傳佛教尊崇的女神之一。

觀音菩薩用她的慧眼觀察六道,發現受苦的眾生並未減少,頓生憂悲,雙眼流出眼淚,眼淚變成了蓮花,蓮花又變成了綠度母。

12】念珠人骨 公元20世紀

常見的念珠數目有18、24、64和108等種,以108個珠粒最為講究。佛教認為眾生有108種煩惱,108顆珠粒可以起到驅除108種煩惱的功用。

13】細節

這些骨珠是拿人的骨頭做的,而且據說是指骨做的。

並不是所有的人骨都能用來做念珠,只有高僧的骨頭才能做骨珠。

想像一下需要多少高僧的指骨才能做出這串念珠。

14】骨衣 骨 公元19世紀

骨衣是藏傳佛教在重要節慶祭典、宗教法事或是修密法必著飾品。本組一套八件:佛冠、頭飾、臂飾、瓔珞、衣裙以及可能穿戴的飾物等,為相當完整的骨衣收藏。

15】由於骨頭質地密度高,可以在有一定厚度的骨片上雕琢出複雜豐富的神像、紋樣圖飾。

16】在過去的藏傳佛教裡面經常使用,現在已經少見。

17】

18】

19】

20】蓮花生大士唐卡

21】佛足石 石 公元1-2世紀

佛足石是最初的朝拜物。

釋迦牟尼生前反對個人崇拜,留下的遺訓是依法不依人。

弟子遵照佛的教導,不塑佛像,用佛足表達對佛的思念。

22】普巴杵 銅鎏金 公元16世紀

23】夾經製作貝葉經的專用木匣

釋迦牟尼生前不用文字傳教,他所說的教義經典都是通過口傳給弟子。

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結集復誦出釋迦牟尼生前的教法,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組織僧人將經典寫成文字。

公元1世紀左右,因佛教內部對經典的解釋爭論不休,迦膩色迦王主持了印度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經典結集,下令將這次結集的經典以及佛像繪畫刻寫在貝葉上,最終形成了浩如煙海的貝葉經典。

貝葉經製作過程較為繁瑣,要通過采葉、水煮、晒乾、磨光、裁割才能完成。

西藏現存6萬葉梵文貝葉經寫本,堪稱第二個敦煌藏經洞。大多數為佛教經典,另有部分古印度梵文文獻,不少屬於孤本、善本珍本類品。

世界現存貝葉經總量不過千部,而西藏存量佔到6--8成,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24】護經板 佛教

佛經是佛的說法,藏傳佛教有重視文化傳承的傳統,對佛教做了很好的保護。

佛教徒以一組上下兩片的護經板來保護佛經。

25】時輪金剛壇城 銅鎏金 約公元19世紀

26】關於壇城的知識還是去度娘吧。我真的是被這立體的精美壇城迷住了。

27】 中間的金剛那麼熱烈的擁抱著佛母(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這麼稱呼),

28】熾烈的目光感天動地,驚心動魄

29】八個葉片象徵佛家八寶,

30】 每個葉片都有精美的佛像,體現了印度鑄造工藝的精緻

N多年前,佛祖不斷闡述以下的思想:

1.人在一生中必定要受苦,人生是不完美的,受折磨的。

人也許有一時的幸福,但幸福是不能持久的,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人。

2.慾望帶來苦

慾望包括對感官享受、名聲、財富的慾望,以及其他個人與他人不一樣的慾望。

人因為慾望而受苦,是因為人不理解事物的本質,以及慾望的本質.

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短暫的變化的,人想要抓住,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不可能做到,因為事物永遠處於流動變化中。

受苦是有益的,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認識到事物的本質。

3.去除慾望就能去除苦

虛幻消失後,人就能找到終極實在,一個人會幸福地生活,充實地度過每一時刻,不再只關注自我,而是對他人充滿激情,一心一意的為他人服務。

4.走向覺悟的道路,是通過道德、思想和智慧認識真理,不再受人生之苦。

泰國冥想大師曾經說過: 試著用心,萬事順其自然。這樣在任何環境里,你的內心都會保持平靜,就像森林之中一個清澈的池塘,珍奇的動物會來到池塘飲水,你能清晰無比的看到自然之美,你會看到神奇美妙的事情發生了,然後又消失了,但你永遠以平靜之心接受這一切。

這就是佛祖所說的幸福。

推薦閱讀:

學佛的你是怎麼展開世間交際的?
《金剛經》中的故事—祗樹給孤獨園
發酵食品是否屬於素食?
什麼是自性戒?
明一法師:在少林寺打禪七

TAG:藝術 | 文化 | 宗教 | 佛教 | 宗教文化 | 藝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