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怎樣當農民
美國人怎樣當農民
2007-12-19 02:38:13
2007.12.18
2000年夏秋之際,我用近一個月的時間,走遍美國中西部農業區。在小麥、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田間,在豬圈、牛棚、馬廄里,在美國庄稼人的辦公室、庫房、糧倉、家中,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不斷地了解著美國農民的生存方式。農業商人:傑克 種稻、養牛、開公司,家有5萬畝土地,信奉「幾分耕耘,幾分收穫」。秋日早晨的陽光灑滿牧場,我站在牛圈高高的木欄旁,看著傑克和南西夫婦倆騎著兩匹棗紅色的馬,從牧場飛奔歸來。傑克是一個現代美國牛仔。「我們每天一大早就要把牛放出去早鍛煉,然後再讓它們自己散步、休息、吃草。我有500頭牛,它們的生活很有規律。今天要給牛打針,注射疫苗。」傑克看著牛群,眼睛裡露出自豪的神色。離開牛圈5分鐘的車程,就是傑克的辦公室。這裡有前台接待員,檯子上出售各式牛仔們喜歡用的刀具。像許多美國人一樣,傑克有自己的名片。最令人驚奇的是名片上印著種子圖案和一行字:「幾分耕耘,幾分收穫。」「這是我的人生哲學。」樸實而又簡單的人生道理,是農民才能總結出來的。傑克是一個現代農業商人。他不僅擁有5萬畝土地和大群家畜,同時還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他送我一本印刷精美的公司介紹畫冊,封面是從空中拍攝的種植水稻的良田,前言部分印著他和妻子的照片,以及公司對消費者的承諾:「保證向你們提供最優良的水稻品種。」畫冊中還專門介紹了水稻種子的收割、儲存和管理方法。「美國農民是否都像你一樣擁有這樣大面積的土地、大批的牲畜以及大型農業機械?這在中國是難以想像的。這一切是否可以說是美國農業的特點?」55歲的傑克沉穩地回答說:「美國幾乎每個農戶都有幾千畝土地。我們是怎樣經營的呢?那就是高投入、大產出。我們的農機設備是從銀行貸款購買的,一台拖拉機至少花十幾萬美元。我平時只雇幾個勞力,再加上老婆、女兒也跟著幹活,基本上就能做下來了。今天下午我們全家上陣收水稻,我那個84歲的老父親也會開收割機的。」「你一生有沒有遇到過比較大的農業損失?當農民會不會破產?」「如果經營得不好,當然會破產,前一天還是地主,一夜之間便會一無所有。1981年我們幾乎破產,我是從那時候起開始探索多種經營的方式,不僅種田和養牛,還要經商。我的經商經驗是從實踐中學到的。我銷售的稻種價格比別人的貴一倍,但是銷路很好,因為我在質量上把好關。我這樣看,當今的農場,無論規模大小,要想增產和增收,首先必須選擇最新的優良品種。」「一個現代商業農民,他應當具備一些什麼樣的基本素質?」他繼續解釋,「對一切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對最新知識的追求,不斷地學習,獲得信息。美國有許多農業報刊,過去我們通過廣播、電視獲得農業市場信息,現在只需要在家裡通過計算機網路,按按鍵盤就可以知道天下事。」傑克是一個很風趣的人,他還講敘了如何追求妻子南西的經過:「我見到她時,她還是個中學數學老師。有一天我把她帶到地里,扶上拖拉機,用5分鐘的時間教她如何使用,然後我就下地幹活去了。沒想到,她居然坐在那輛拖拉機的駕駛室里等了我一天;我去接她時,她告訴我不想留在學校當老師了,非常希望留下來當農婦。」現代棉農:肯尼 擁有6萬畝棉田、12台大型棉花收割機,喜歡做棉花期貨交易,避免風險。相信現代農民更應當是以利潤為導向的生意人。一架只能乘坐13人的小飛機把我們送到密西西比州。這裡是美國最大的棉花產地。今年美國大旱,德州地區37%的棉花已經死亡,全國的棉花損失達到17%。美國的棉農做好了哪些準備?此刻他們最關心什麼?57歲的肯尼是住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棉農,也是美國棉花協會的副主席。我們跟隨他走進了一望無際的棉花地。肯尼用手摸著尚未採摘的棉花說:「你們一定會奇怪這些枝稈為什麼這樣矮小粗壯,這都是為了適應大型棉花採摘機而培育的。」肯尼一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介紹起自己的家史是很自豪的:「我家世代都是農民,曾祖父有600畝地,以種植蔬菜為主;到了祖父那一輩,有了近2000畝土地,僱用了400個家庭勞動力(那時候,僱人是按家庭計算的);40年代,我父親最先買了單壠棉花收割機,只用40個家庭勞動力就可以了。美國從50年代開始的全面農業機械化進入棉田後,徹底改變了整個棉花種植和收割的生產過程。我種植了38年的棉花,現在與兩個兄弟一起經營6萬畝棉田和1.8萬畝大豆,我們有12台大型棉花收割機,可以12壠同時收割,我們還有兩個棉花軋花廠。平時我們長期僱用15個工人,農忙時再另外加15個,30個人手完全夠用了。」我想起報紙上的美國棉花減產的消息,問肯尼的棉田受到什麼損失。「我有很大的灌溉系統,所以損失不大。美國農民進行生產是比較理智、有計劃的,因為我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今日的農民更像是生意人,做生意沒錢賺,自然就會轉產種植其他作物。此外,我喜歡做期貨交易。今年我是以每磅76美分的價格來做期貨,無論什麼樣的自然災害對我的棉花收入影響都不會很大。」肯尼的一席話使我聯想到剛參觀過的芝加哥穀物交易所,當時我以為,一定是國際上的大公司參與這樣的買賣期貨交易,原來許多美國農民都參與了這一商業活動。
農業專家:丹尼斯 拿到農業博士學位,回到田裡培育雜交小麥。儘管知道農業不被普通人重視,但堅信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在土地上才能實現。丹尼斯是迪卡公司的雜交小麥育種專家。美國的農業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來自農村,回到農村。從外表上看去,獲得博士學位的丹尼斯與普通農民沒有太大的區別,惟有那一副眼鏡還露出知識分子的痕迹。美國中北部城市博伊思,是培育小麥品種的基地。登上丹尼斯的汽車,我們來到了他的雜交小麥種子試驗田。用雜交小麥取代傳統的普通小麥是丹尼斯一生的追求。他對著面前金色小麥田就給我們講起了育種、基因、生物工程,講得口若懸河,神采飛揚。我問丹尼斯,孩子將來是否還會繼承父業學農業,他說:「我太太已經反對我這樣投入土地了。天天泡在地里,你還要這個家幹嘛?這是她經常批評我的話。做農業科學家,離開土地怎麼搞研究呢?土地就是我們最大的實驗室。」沒有一塵不染的實驗室,沒有乾淨的白大褂,在丹尼斯這樣的美國農學家身上,沾滿的是泥土和汗水,但是,他們的氣質中所流露的那種超脫的神情,具有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美。農技推廣員:吉姆 具有大學教授同樣的職稱,負責全縣500個農戶的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農民莊稼的豐收就是對他的最好報答。農民蓋爾打算在明年種植抗農達大豆,但他還有一些更具體的詳細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想到的是農業技術推廣員,於是他就打電話給了負責這個縣的農技推廣員吉姆。這是一個典型農民模樣的專家,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父親也曾經是農業技術推廣員。獲得農業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從事這項工作,負責全縣500家農戶。「工作很多,上午在辦公室里做一些案頭工作,整理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資料。有時舉辦一些研究會和講座,出版農業書籍。有新產品和技術等信息時,我會打電話及時告訴農民並了解他們的情況。目前馬里蘭州的農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環保。美國政府對環保提出了新的政策,儘管此政策今年才開始執行,但農民一方面要種地,另一方面要執行政府的法規。」吉姆講話很慢,我猜想是經常向農民做培訓的緣故。美國人告訴我,華盛頓不是美國,真正的美國在農村。的確,占本國人口不到2%的美國農民不僅養活了本國人,而且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農業企業資產有9000億美元,年產值高達1萬億美元。我還記得在依阿華州的一戶農家,主人唐納德在他制訂的家庭農場發展戰略中這樣寫道:「依賴自己的勞力和資金;運用現代化通訊方式和可靠設備;採用新的成熟、實用的農機技術;發展要多樣化;我們今日面對的挑戰是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掌握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方法;農忙時節合理使用機械設備;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農民的實在與追求在這裡表現得最充分。在美國,我曾問馬里蘭州農業大學校長米勒先生:「美國有沒有農民意識這個說法?」他嚴肅地回答:「沒有!他們來自農村,回到田野,與泥土打交道的人具有大地一樣寬闊的胸膛,他們是最辛勞的人。」
美國農民的「泥飯碗」
馮鏡明美國農民只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而美國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農業之先進、發達毋庸置疑,但它到底發達到何種地步,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有切身體會。美國農民種田也不容易我造訪的這戶農民家庭位於一個叫做史特靈的小鎮近郊,它隸屬於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當時,史特靈正值冬季,地里沒長莊稼,顯得很開闊。路邊有一棟普通美式房子,幾十米開外,高聳著一座圓筒狀倉庫,還有一棟辦公室,更遠處是好幾排低矮的豬舍。我們到的時候,房子的大門敞開著,屋裡空無一人,從這門不閉戶的細節就可以看出這裡的民風保持著淳樸本色。環顧四周,屋內的裝修和擺設與美國的城裡人並無異樣,只是東西略顯凌亂。讓我暗暗吃驚的是,屋裡的書架佔了整整一面牆壁,堆滿了各種書籍,文件櫃和寫字檯上分別擺放著電腦!男主人丹·哥斯特聞訊趕來,他頭戴一頂鴨舌帽,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上身是藍色T恤,下身是牛仔褲,儒雅中帶點粗獷。哥斯特是德國後裔,在當地已是第四代農夫,但與先輩不同,他原是學農業經濟的,畢業後曾在芝加哥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工作過幾年,做的是股票和歐元期貨貿易,後「解甲歸田」;而女主人則做過護士,當過會計。原來這是一家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農民家庭。哥斯特說,當初,他拋開跨國大公司里的「金飯碗」,甘願捧起種田的「泥飯碗」,一來是想學以致用,二來也是因為厭倦了打工的日子,想嘗嘗當老闆的滋味。他認為,美國的城裡人要想「棄商務農」,靠種田謀生,要有三個先決條件:懂農業,有資本,樂意居住在農村。三者缺一不可。原新華社記者唐師曾在《我在美國當農民》一書里,寫到一位美國老農的感受:「在美國務農就像賭博,也許在賭城贏錢的機會比種田還高。」據這位美國老農的說法,務農與做其他生意的惟一區別是需要更多的投資。因為美國地貴,耕作機械貴,勞動力更貴,絕大多數美國農民都欠了銀行一大筆貸款。此外,天氣、病蟲害、政府法令、市場需求、勞動力、油價、化肥、農藥、種子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收成。務農就像拉斯維加斯的大輪盤「1賠35」。這個美國老農的說法未免有些誇張,但聽哥斯特向我們介紹的情況,發覺在美國務農的確存在風險,競爭也相當激烈。在史特靈,方圓8公里內就有45戶農民,平均每個農場擁有500英畝農田,而他家現在耕作的1500英畝農田,部分是由祖輩傳留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租賃別人的,所以土地沒有集中在一處。哥斯特說,為了增強競爭力,農民實際上都想多租賃土地,以此降低成本。一般而言,農戶的經營規模起碼要達到500英畝以上(若租賃別人的耕地則起碼要達到1000英畝以上)才能維持,由此形成經營規模的日漸增大。這一兩年來,當地的農場數量就比以前大約減少了8%。而為了增加收入,減少風險,當地有些農戶還身兼兩職,既干農活,也在市內做事,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機械設備的經銷業務。
互聯網非常重要
哥斯特主要以種植糧食和養豬為主,作物種的是玉米和大豆,而生豬則養了1萬多頭。除他們夫婦兩人外,還有6個幫工,農忙時還請高中生幫忙。哥斯特介紹說,美國有20%的農場主動用了直升飛機進行田間管理,有的大型地塊採用遙控拖拉機自動耕種。我們隨後參觀了哥斯特家的辦公室、倉庫和養豬場。如今,多數美國農人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前些日子,哥斯特就耗資三四萬美元,興建了新的辦公室,大約有200平方米。作為一種投資手段,他還建了一座規模頗大的糧食倉庫,目前儲藏著1.01萬噸玉米,其中只有1/4自產,其餘則是別人委託代管的。在美國兩百多萬農民中,有48%擁有互聯網接入技術。互聯網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豐富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的哥斯特,在運用電腦致力於生產方面,自然得心應手。為了進行科學的種植、飼養和管理,他先後購置了4台電腦。這些電腦在日常的農業生產中大派用場:進行生豬飼料配方,配方可達15種;控制每一個豬槽的溫度、濕度和洒水等操作;控制糧食的乾濕度、倉庫溫度;計算種植量以及殺蟲農藥的劑量;進行財務決策。此外還從電腦上了解每天的天氣情況,因為溫度和風力的變化都會影響產量。他說,當地氣候比較乾旱,雨水較少,有一年因為乾旱而歉收,如今有了電腦,就可以未雨綢繆。收穫後,也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在電腦上,可瀏覽到期貨市場每個月的行情。據他所知,方圓48公里內有四家國際型糧食出口公司,每天都對外公布大豆、玉米的收購價格,他家裡的電腦都與之聯網,一旦覺得價格合適,就可以向其出售 面對風險 在美國經營農業的收益到底如何?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哥斯特分析說,收益與風險是共存的。在美國,農業的回報率通常可達20%,好收成的年頭甚至超過這個數字。假如城裡人在農村購買了一塊耕地再轉租,大概有5%的利潤,算上通貨膨脹,就有8%的賺頭。對他來說,有了盈餘還要考慮進一步投資,是多買地以擴大生產規模,還是多養豬以增加收益,也是頗傷腦筋的事情。以前,在美國養豬的回報率高,盈利可達30%,是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今,豬在市場上嚴重供過於求,每頭生豬的價格低至25美元,相當於超市一隻火腿的售價,為1972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雖然專業人士為農人作預測、指導,他亦打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期貨市場來規避風險,但他認為養豬專業戶在通常情況下,主要還是憑經驗去決定產量,因為市場始終是靠人的感覺行事,也得碰運氣。美國政府並不干預市場供求。政府對農人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農業的保險項目上,由於農業保險屬高風險險種,這些保險項目就由政府出資30%的補貼給保險公司。而農戶每一英畝需繳納保險費30美元。農戶購買了農業保險,一旦土地收成比歷史上的平均產量少得多,或者當年的整體收入銳減,就可以獲得保險賠付。哥斯特認為,即使在美國,農人有時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宿命,由於當地降雨量變化較大,風險也相應增大。但是否購買保險,則要視該年的風險大小而定。通常的做法是,哪個年頭賺了錢,來年就更樂意接受風險了。他約略測算了一下,當年估計是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與天氣好有很大關係。競爭力取決於素質在美國,像哥斯特經營的這種現代化小型農場比比皆是。而一些更有實力的大型農場,其趨向工廠化、自動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據介紹,這些大型農場在每次耕種之前,都由專人開車到每塊土地上取土樣。車上配有衛星定位接收器和筆記本電腦,可顯示出每份土樣提取時的準確位置。土樣被送到一家專業的土壤測驗室分析後,數據輸入電腦,屏幕上對每塊土地一年來的土質的肥力、酸鹼度、有害殘留物等變化及時做出修正。在此基礎上,電腦可以進行多種方案計算,以定出本季度哪塊地最適合種哪種作物,需要施何種肥料及土壤改良劑的數量。然而,這個最大產出方案並不等於最大收益方案,它還需要做氣候與市場兩項重要修訂,通過電腦與氣象信息公司聯繫,直接接收到由該公司發布的衛星雲圖、當地短期天氣預報與長期農業天氣形勢分析,據此可以決定是種植耐旱還是耐澇的作物,並安排播種的先後順序及交叉收割的時間,同時據此選定不同日照、積溫和生長期的最佳品種。將這些數據再次輸入另一台電腦後,能計算出每塊地的種植參數,並標出每塊地的收穫日期與預計產量。決定最終方案,還要取決於市場行情與政府的農業補助政策。有些特大型農場更是上了一個高台階,已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自適應生產」的模式,即將市場信息、生產參數信息(氣候、土壤、種子、農機、化肥、農藥、能源等)、資金信息、勞力信息等集中在一起,經優化運算,選定最佳種植方案。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地塊小氣候的變化,進行自適應噴水、施肥、施藥,以保持良好的生長條件,使農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達到風險最小、利潤最高的目的。美國農業的競爭力更體現在勞動力的素質上。像哥斯特這樣高學歷的農人在美國並非鳳毛麟角,估計約有20%的美國農民有大學學歷。中美農業的差距顯然是巨大的。當我們作別哥斯特時,內心深處隱隱多了層憂慮。 明尼蘇達農家採風 劉亞東領略美國中部風情,就像讀一首美不勝收的田園詩。這不,剛剛駛入明尼蘇達州,我就沉浸在祥和的溫馨中。94號高速公路旁的訪問者接待中心確實使人感到「賓至如歸」,當在這兒工作的伊莫金太太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時,我拿出記者證,表示想看看當地農民的生活。伊莫金略加思索,欣然撥通了她妹妹的鄉村住宅電話。瑪吉沒時間孤獨第二天上午,我從明尼阿波利斯市出發,驅車南行個把小時,沒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伊莫金妹妹瑪吉的家。這幢兩層樓的房子坐落在一個坡地上,褐色的外牆與四周的土地渾然一體,顯露出那種蒼勁、粗獷的力量。瑪吉把我讓進屋,沒顧上寒暄,就跑回裡面的房間,大呼小叫地繼續打電話。原來,她正安排我這一整天的行程。不一會兒,瑪吉滿面春風地走來:「OK,全齊了!」她邊說邊在我肩上砸了砸拳。比起伊莫金來,54歲的妹妹瑪吉更像姐姐,常常風吹日晒,臉上當然會留下歲月的痕迹。瑪吉告訴我,她老公是搞建築的包工頭兒,那些龐大的機械在城裡沒地兒放,所以他們才搬到鄉下。以美國農民的人均土地佔有量而論,瑪吉實在是「貧下中農」,她家只有42英畝土地,而收穫的穀物大部分都用來飼養她那90多頭肉牛。瑪吉換了雙髒兮兮的鞋子,帶我來到牛棚。這裡沒有什麼先進設備,基本上還在沿用傳統的飼養方式,較之我在國內看過的一些飼養場並無太大不同。瑪吉說,養這麼點兒牛賺不了什麼錢,主要是樂趣。她每天早晨7點起床,一直要忙到半夜1點。我問,在鄉下住久了會不會覺得孤獨?瑪吉瞪大眼睛:「孤獨?我哪有時間孤獨!」可眼下,瑪吉卻打算用一整天工夫,義務陪個陌生人參觀附近農家。瑪吉豪爽地揮揮手,我便一步跨上那輛威風凜凜的福特輕型卡車。傑里筒倉的妙用卡車賓士在明尼蘇達州的鄉間小路上。說小路倒也筆直,只不過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土路。播種過的大地已經抽出新苗,春風徐來,田野上盪起道道綠色波紋。聽瑪吉說,這兒的農民都種玉米和大豆。現在農活兒少,他們可以多照料牲畜。快到下一站時,瑪吉忽然衝車窗外吼了一嗓子:「你是傑里嗎?」迎面相遇的兩輛卡車都應聲停下。雖然住得不遠,但瑪吉並不認識傑里,只是剛才通了電話。60歲的傑里有400英畝土地,其中240英畝種莊稼。在一間巨大的車庫裡,傑里向我展示了他那大功率的聯合收割機、6條道的打草機以及播種機等機械。所有這些都由他一人來操作和維修,擔子實在不輕。農閑時會不會去旅遊?傑里搖搖頭說,這麼大個攤子,尤其是那些牲畜,一刻也離不開人照顧。真要騰出點兒空,也就是找朋友喝喝酒、打打牌而已。瑪吉忙,傑里也忙。生產力水平高點兒也不假,可畢竟是土裡摳食,哪那麼容易!即使是美國,城鄉差別也還挺明顯。看起來,國內有人曾談美國普通農民如何瀟洒,不少都是瞎掰。我老早注意到,大多數美國農家的宅地上,都矗立著一些幾十米高的圓形建築。今兒個才得知,這是一種恆溫、恆濕的筒倉,叫「賽樓」,用來儲存飼料或糧食。傑里說,糧食收下來不一定馬上賣掉,也許要放在「賽樓」里等個好價錢。他家有4座「賽樓」,每座造價約2萬美元。我們隨傑里來到他的鹿場。小鹿們悠閑自得地吃草,一點不在意有客人來到。85隻鹿,每年產不少鹿茸,每千克約賣200美元,全部銷往韓國。傑里歪著脖兒問我,鹿茸到底有什麼用?有瑪吉在,我沒跟她細說。 達爾文的「閉門造車」 假如瑪吉是「貧農」,傑里是「中農」的話,達爾文的「成分」起碼是「富農」。且不說那850英畝土地,光看房前的各種運動和娛樂設施,就知道這家闊綽。可一見面,達爾文伸出的那雙粗大、壯實的手又讓我相信,他百分之百屬於勞動人民。瑪吉介紹我時,憨厚、質樸的達爾文和巴巴拉兩口子好像還有點緊張。達爾文的牛棚寬敞、豁亮,完全是規模化生產的架式。他養了300多頭奶牛,現在已有160頭開始產奶,另外80頭也快了(長到兩歲)。達爾文說,300多頭牛各有各的名兒,他全叫得上來。看我不大相信,他果真挨個兒叫起來:白臉、大眼、彼得、史密斯……工作間里有個容器像木桶。達爾文踹了它一腳說,這是牛的爹。看他從容器取出試管,我才恍然大悟:人工授精。達爾文家所有的牛都是用這種方式繁殖的,而且,他培育的一些優良品種還出口澳大利亞等地。擠奶時間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現代化擠奶設備,一次能招呼16頭奶牛。奶牛們黑壓壓一片,卻懂得排隊上架。設備雖先進,但也少不了人工。先用噴槍清洗每頭牛的4個奶頭,再逐個按上取奶裝置。在10多米長的作業槽里,達爾文連跑帶顛兒,轉著圈兒忙乎,活像舞台上轉著幾十隻盤子的雜技演員。不一會兒,他那沒剩幾根白髮的頭頂上便滲出汗珠了。巴巴拉端來了冰啤酒。她告訴我,每頭奶牛每天產奶約45千克,達爾文干這活兒,每天兩次,每次兩個半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來沒有間斷。他們有4個兒子。老大斯考特一家和他們住鄰居,共同經營這份家業。隔壁單間兒里,一頭花母牛正在產仔兒。我不時過去拍照。巴巴拉打趣說,男人不能看。小牛犢出生後,花母牛在它身上舔個沒完,那份深情好讓人感動。可惜,小牛犢是公的,達爾文家不留。加夫的老闆特吝嗇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火雞飼養場。火雞救過這塊大陸的最早期移民,所以成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光是每年的感恩節,美國人就要吃掉4500萬隻火雞。加夫是火雞飼養場的管理員,也是瑪吉的好朋友。他帶我們看了三個大雞圈,每個圈裡都有七八千隻火雞,進食、喂水、通風、清潔全部都是自動化。火雞依照年齡分圈,最大的已經22周,再經過兩周就要送進屠宰場。我跟它們說「餐桌上見」,有幾個傢伙還直點頭。加夫獨自照料這麼大個飼養場,一干就是14年。他的老闆在威斯康星州,居然從未來過。這位甩手掌柜還特吝嗇,付給加夫的薪水只夠維持最低生活。瑪吉一直為他鳴不平,但生性樂觀的加夫本人倒好像不太介意。從飼養場出來,已是傍晚。站在中部大平原上,我才真正體悟到《美麗的亞美利亞》這首歌的意境。快分手時,我不知怎麼感謝瑪吉才好,她卻一個勁兒地說自己今天收穫大。多善良的美國鄉村婦女
美國鄉下人的自來水和抽水馬桶
[美]丁林回國探親,親友們跟我們聊遍了美國上上下下的大事小事,就是沒有問起過,在美國的農村,鄉下人是怎麼處理飲用水、垃圾和糞便的?大家居然都把它疏忽了。先說自來水。美國農村的市鎮通常很小,市鎮上多有自來水的統一供應,采自附近的河水或深井水,所以市鎮上也就有了高高的水塔,成為市鎮的一個標誌。這和我們的城市或單位的水塔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所有的自來水都達到可以直接飲用的標準,打開龍頭就喝。美國人不習慣喝開水。有一年,一個地方由於發洪水而致水源污染,自來水沒法喝了,喝了要拉肚子,那兒的中國人就教大家燒開了喝。我親耳聽到一個美國人為此對亞洲人的智慧讚不絕口。一般美國人沒有這個知識。然而,美國農村的大多數人不是住在市鎮,而是一家一戶分散住在自家的地上,沒有統一的自來水供應。不過,你要是去做客,不會感覺到這一點。因為你看到他們龍頭一擰,照樣有冷、熱「自來」水。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簡單,這個自來水還是來自每家自己的井水。老式的還是大口徑開挖的井,新的則都是小口徑的機鑽深井。自來水的訣竅是,不管什麼形式的井,井口都安有一個電動水泵。水泵的出口接通一個壓力罐,樣子有點像我們的燃氣罐,一般家用的壓力罐比一個籃球大不了多少。壓力罐的內部構造是,一半是密封的空氣,還有一半是來自水泵的水。壓力罐的出口就是自來水了。在水泵和壓力罐之間是一個壓力開關,用以控制水泵的開和關。當住宅的水龍頭打開放水,壓力罐維持的水壓下降,開關自動打開,水泵就工作供水,維護壓力罐的壓力,水就「自來」。當龍頭關閉,壓力罐的壓力達到一定水平,壓力開關自動關閉,水泵就停止工作。這樣的水井一般是在前院或後院,平時是封蓋的,以保持清潔。考究一點的人家還把它的外部做成老式的井欄,裝上軲轆水桶,純做裝飾,有時周圍還種上一些花草。從原理來講,壓力罐相當於高架水塔,功能是維持水壓,壓力開關就相當於水塔里的浮球閥。不過有了壓力罐和水泵的組合,就不用一家一戶都在房頂蓋一個水塔了。這一套設備在哪個小鎮的店裡都有賣的,一般自己就可以安裝。這就是美國的農戶家家都有常流不斷的自來水的小訣竅。解決了水的供應,還有水的質量問題。現在的鑽井公司在鑽一口新井時,一般都鑽到地下水,並且經過檢驗,達到飲用水標準才可以交付使用。至於老井,特別是老式的井,地方上有專門的服務商家,免費檢驗水質,檢查從細菌到重金屬的各項指標,如果達不到標準,才收費為你做出處理,直到達標為止。再說廁所和下水。在歷史上,美國農村的廁所也曾經跟我國農村茅房差不多,只不過這種茅房在今天的美國已經絕跡了。大概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各地就先後通過了地方法規,禁止這種敞開式的對糞便不經處理的簡易廁所。辦法很簡單,因為有自來水,所以廁所里都使用抽水馬桶。每一個農戶都在地下安裝一個化糞罐。老式的化糞罐有水泥的,新式的大多是玻璃鋼的,輕便,結實,密封性好。在安裝時,罐中就投有特殊的發酵菌種,以後菌種還可以添加。所有糞便與污水在罐中經過發酵,固體部分大大減少,經過化糞罐處理的液體,變成近乎清水,然後就在地下排放,滲入土壤。因此,美國生產的所有手紙,都規定必須是能夠被菌種「吃掉」的。化糞罐的排放口和水井有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水井的清潔。化糞罐一次安裝可以供一戶人家連續使用20多年,在20年以後,要清除罐中的固體物。有商家專門提供這種服務。清除一次以後又可以使用20年。至於美國農村的垃圾處理,就由小小的家庭公司來承擔了。在這種公司乾的也是農民,他們開著小垃圾車,每周一次到各家各戶收取垃圾,也收一點費用。雖然美國的農戶遠比中國分散,但是,垃圾公司會深入到每個角落。土地是私有的,住宅外的環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農民覺得美化環境是最自然的事情。美國人是比較相信設備的,他們習慣於用設計完善、製作精良、功能可靠的設備來解決問題。一口自動工作的水井和一個地下化糞罐,就解決了分散的美國農戶的上下水問題。在美國農村生活多年,很少聽說由於飲水不潔而引起的疾病。在美國常做體檢,他們一般不檢查我們現在必查的肝功能。新移民拿綠卡的時候,他們查艾滋病肺結核,卻不查肝炎,因為肝炎很少。在美國各地旅行,走了不知多少鄉村小鎮,從來沒有聞到不雅的氣味,從來沒有看到污水坑。從技術上說,不過一井一罐而已。縱觀人類文明,從古埃及到古羅馬到秦皇漢武,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乃至後現代,看一個文明的發達和健康程度,固然有很多標準,但有一個既簡單又準確的指標,只要一瞥就可知,就是看這一文明處理飲用水和人類排泄物的技術和標準。用建築業的話來說,就是看這一人類群落的上下水規範。儘管我們蓋了不少星級賓館,但廣大農村及有些城市在上下水處理上還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我們的問題常常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小看了這些小事上。
農業專家:丹尼斯 拿到農業博士學位,回到田裡培育雜交小麥。儘管知道農業不被普通人重視,但堅信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在土地上才能實現。丹尼斯是迪卡公司的雜交小麥育種專家。美國的農業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來自農村,回到農村。從外表上看去,獲得博士學位的丹尼斯與普通農民沒有太大的區別,惟有那一副眼鏡還露出知識分子的痕迹。美國中北部城市博伊思,是培育小麥品種的基地。登上丹尼斯的汽車,我們來到了他的雜交小麥種子試驗田。用雜交小麥取代傳統的普通小麥是丹尼斯一生的追求。他對著面前金色小麥田就給我們講起了育種、基因、生物工程,講得口若懸河,神采飛揚。我問丹尼斯,孩子將來是否還會繼承父業學農業,他說:「我太太已經反對我這樣投入土地了。天天泡在地里,你還要這個家幹嘛?這是她經常批評我的話。做農業科學家,離開土地怎麼搞研究呢?土地就是我們最大的實驗室。」沒有一塵不染的實驗室,沒有乾淨的白大褂,在丹尼斯這樣的美國農學家身上,沾滿的是泥土和汗水,但是,他們的氣質中所流露的那種超脫的神情,具有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美。農技推廣員:吉姆 具有大學教授同樣的職稱,負責全縣500個農戶的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農民莊稼的豐收就是對他的最好報答。農民蓋爾打算在明年種植抗農達大豆,但他還有一些更具體的詳細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想到的是農業技術推廣員,於是他就打電話給了負責這個縣的農技推廣員吉姆。這是一個典型農民模樣的專家,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父親也曾經是農業技術推廣員。獲得農業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從事這項工作,負責全縣500家農戶。「工作很多,上午在辦公室里做一些案頭工作,整理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資料。有時舉辦一些研究會和講座,出版農業書籍。有新產品和技術等信息時,我會打電話及時告訴農民並了解他們的情況。目前馬里蘭州的農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環保。美國政府對環保提出了新的政策,儘管此政策今年才開始執行,但農民一方面要種地,另一方面要執行政府的法規。」吉姆講話很慢,我猜想是經常向農民做培訓的緣故。美國人告訴我,華盛頓不是美國,真正的美國在農村。的確,占本國人口不到2%的美國農民不僅養活了本國人,而且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農業企業資產有9000億美元,年產值高達1萬億美元。我還記得在依阿華州的一戶農家,主人唐納德在他制訂的家庭農場發展戰略中這樣寫道:「依賴自己的勞力和資金;運用現代化通訊方式和可靠設備;採用新的成熟、實用的農機技術;發展要多樣化;我們今日面對的挑戰是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掌握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方法;農忙時節合理使用機械設備;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農民的實在與追求在這裡表現得最充分。在美國,我曾問馬里蘭州農業大學校長米勒先生:「美國有沒有農民意識這個說法?」他嚴肅地回答:「沒有!他們來自農村,回到田野,與泥土打交道的人具有大地一樣寬闊的胸膛,他們是最辛勞的人。」
美國農民的「泥飯碗」
馮鏡明美國農民只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而美國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農業之先進、發達毋庸置疑,但它到底發達到何種地步,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有切身體會。美國農民種田也不容易我造訪的這戶農民家庭位於一個叫做史特靈的小鎮近郊,它隸屬於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當時,史特靈正值冬季,地里沒長莊稼,顯得很開闊。路邊有一棟普通美式房子,幾十米開外,高聳著一座圓筒狀倉庫,還有一棟辦公室,更遠處是好幾排低矮的豬舍。我們到的時候,房子的大門敞開著,屋裡空無一人,從這門不閉戶的細節就可以看出這裡的民風保持著淳樸本色。環顧四周,屋內的裝修和擺設與美國的城裡人並無異樣,只是東西略顯凌亂。讓我暗暗吃驚的是,屋裡的書架佔了整整一面牆壁,堆滿了各種書籍,文件櫃和寫字檯上分別擺放著電腦!男主人丹·哥斯特聞訊趕來,他頭戴一頂鴨舌帽,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上身是藍色T恤,下身是牛仔褲,儒雅中帶點粗獷。哥斯特是德國後裔,在當地已是第四代農夫,但與先輩不同,他原是學農業經濟的,畢業後曾在芝加哥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工作過幾年,做的是股票和歐元期貨貿易,後「解甲歸田」;而女主人則做過護士,當過會計。原來這是一家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農民家庭。哥斯特說,當初,他拋開跨國大公司里的「金飯碗」,甘願捧起種田的「泥飯碗」,一來是想學以致用,二來也是因為厭倦了打工的日子,想嘗嘗當老闆的滋味。他認為,美國的城裡人要想「棄商務農」,靠種田謀生,要有三個先決條件:懂農業,有資本,樂意居住在農村。三者缺一不可。原新華社記者唐師曾在《我在美國當農民》一書里,寫到一位美國老農的感受:「在美國務農就像賭博,也許在賭城贏錢的機會比種田還高。」據這位美國老農的說法,務農與做其他生意的惟一區別是需要更多的投資。因為美國地貴,耕作機械貴,勞動力更貴,絕大多數美國農民都欠了銀行一大筆貸款。此外,天氣、病蟲害、政府法令、市場需求、勞動力、油價、化肥、農藥、種子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收成。務農就像拉斯維加斯的大輪盤「1賠35」。這個美國老農的說法未免有些誇張,但聽哥斯特向我們介紹的情況,發覺在美國務農的確存在風險,競爭也相當激烈。在史特靈,方圓8公里內就有45戶農民,平均每個農場擁有500英畝農田,而他家現在耕作的1500英畝農田,部分是由祖輩傳留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租賃別人的,所以土地沒有集中在一處。哥斯特說,為了增強競爭力,農民實際上都想多租賃土地,以此降低成本。一般而言,農戶的經營規模起碼要達到500英畝以上(若租賃別人的耕地則起碼要達到1000英畝以上)才能維持,由此形成經營規模的日漸增大。這一兩年來,當地的農場數量就比以前大約減少了8%。而為了增加收入,減少風險,當地有些農戶還身兼兩職,既干農活,也在市內做事,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機械設備的經銷業務。
互聯網非常重要
哥斯特主要以種植糧食和養豬為主,作物種的是玉米和大豆,而生豬則養了1萬多頭。除他們夫婦兩人外,還有6個幫工,農忙時還請高中生幫忙。哥斯特介紹說,美國有20%的農場主動用了直升飛機進行田間管理,有的大型地塊採用遙控拖拉機自動耕種。我們隨後參觀了哥斯特家的辦公室、倉庫和養豬場。如今,多數美國農人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前些日子,哥斯特就耗資三四萬美元,興建了新的辦公室,大約有200平方米。作為一種投資手段,他還建了一座規模頗大的糧食倉庫,目前儲藏著1.01萬噸玉米,其中只有1/4自產,其餘則是別人委託代管的。在美國兩百多萬農民中,有48%擁有互聯網接入技術。互聯網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豐富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的哥斯特,在運用電腦致力於生產方面,自然得心應手。為了進行科學的種植、飼養和管理,他先後購置了4台電腦。這些電腦在日常的農業生產中大派用場:進行生豬飼料配方,配方可達15種;控制每一個豬槽的溫度、濕度和洒水等操作;控制糧食的乾濕度、倉庫溫度;計算種植量以及殺蟲農藥的劑量;進行財務決策。此外還從電腦上了解每天的天氣情況,因為溫度和風力的變化都會影響產量。他說,當地氣候比較乾旱,雨水較少,有一年因為乾旱而歉收,如今有了電腦,就可以未雨綢繆。收穫後,也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在電腦上,可瀏覽到期貨市場每個月的行情。據他所知,方圓48公里內有四家國際型糧食出口公司,每天都對外公布大豆、玉米的收購價格,他家裡的電腦都與之聯網,一旦覺得價格合適,就可以向其出售 面對風險 在美國經營農業的收益到底如何?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哥斯特分析說,收益與風險是共存的。在美國,農業的回報率通常可達20%,好收成的年頭甚至超過這個數字。假如城裡人在農村購買了一塊耕地再轉租,大概有5%的利潤,算上通貨膨脹,就有8%的賺頭。對他來說,有了盈餘還要考慮進一步投資,是多買地以擴大生產規模,還是多養豬以增加收益,也是頗傷腦筋的事情。以前,在美國養豬的回報率高,盈利可達30%,是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今,豬在市場上嚴重供過於求,每頭生豬的價格低至25美元,相當於超市一隻火腿的售價,為1972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雖然專業人士為農人作預測、指導,他亦打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期貨市場來規避風險,但他認為養豬專業戶在通常情況下,主要還是憑經驗去決定產量,因為市場始終是靠人的感覺行事,也得碰運氣。美國政府並不干預市場供求。政府對農人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農業的保險項目上,由於農業保險屬高風險險種,這些保險項目就由政府出資30%的補貼給保險公司。而農戶每一英畝需繳納保險費30美元。農戶購買了農業保險,一旦土地收成比歷史上的平均產量少得多,或者當年的整體收入銳減,就可以獲得保險賠付。哥斯特認為,即使在美國,農人有時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宿命,由於當地降雨量變化較大,風險也相應增大。但是否購買保險,則要視該年的風險大小而定。通常的做法是,哪個年頭賺了錢,來年就更樂意接受風險了。他約略測算了一下,當年估計是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與天氣好有很大關係。競爭力取決於素質在美國,像哥斯特經營的這種現代化小型農場比比皆是。而一些更有實力的大型農場,其趨向工廠化、自動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據介紹,這些大型農場在每次耕種之前,都由專人開車到每塊土地上取土樣。車上配有衛星定位接收器和筆記本電腦,可顯示出每份土樣提取時的準確位置。土樣被送到一家專業的土壤測驗室分析後,數據輸入電腦,屏幕上對每塊土地一年來的土質的肥力、酸鹼度、有害殘留物等變化及時做出修正。在此基礎上,電腦可以進行多種方案計算,以定出本季度哪塊地最適合種哪種作物,需要施何種肥料及土壤改良劑的數量。然而,這個最大產出方案並不等於最大收益方案,它還需要做氣候與市場兩項重要修訂,通過電腦與氣象信息公司聯繫,直接接收到由該公司發布的衛星雲圖、當地短期天氣預報與長期農業天氣形勢分析,據此可以決定是種植耐旱還是耐澇的作物,並安排播種的先後順序及交叉收割的時間,同時據此選定不同日照、積溫和生長期的最佳品種。將這些數據再次輸入另一台電腦後,能計算出每塊地的種植參數,並標出每塊地的收穫日期與預計產量。決定最終方案,還要取決於市場行情與政府的農業補助政策。有些特大型農場更是上了一個高台階,已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自適應生產」的模式,即將市場信息、生產參數信息(氣候、土壤、種子、農機、化肥、農藥、能源等)、資金信息、勞力信息等集中在一起,經優化運算,選定最佳種植方案。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地塊小氣候的變化,進行自適應噴水、施肥、施藥,以保持良好的生長條件,使農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達到風險最小、利潤最高的目的。美國農業的競爭力更體現在勞動力的素質上。像哥斯特這樣高學歷的農人在美國並非鳳毛麟角,估計約有20%的美國農民有大學學歷。中美農業的差距顯然是巨大的。當我們作別哥斯特時,內心深處隱隱多了層憂慮。 明尼蘇達農家採風 劉亞東領略美國中部風情,就像讀一首美不勝收的田園詩。這不,剛剛駛入明尼蘇達州,我就沉浸在祥和的溫馨中。94號高速公路旁的訪問者接待中心確實使人感到「賓至如歸」,當在這兒工作的伊莫金太太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時,我拿出記者證,表示想看看當地農民的生活。伊莫金略加思索,欣然撥通了她妹妹的鄉村住宅電話。瑪吉沒時間孤獨第二天上午,我從明尼阿波利斯市出發,驅車南行個把小時,沒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伊莫金妹妹瑪吉的家。這幢兩層樓的房子坐落在一個坡地上,褐色的外牆與四周的土地渾然一體,顯露出那種蒼勁、粗獷的力量。瑪吉把我讓進屋,沒顧上寒暄,就跑回裡面的房間,大呼小叫地繼續打電話。原來,她正安排我這一整天的行程。不一會兒,瑪吉滿面春風地走來:「OK,全齊了!」她邊說邊在我肩上砸了砸拳。比起伊莫金來,54歲的妹妹瑪吉更像姐姐,常常風吹日晒,臉上當然會留下歲月的痕迹。瑪吉告訴我,她老公是搞建築的包工頭兒,那些龐大的機械在城裡沒地兒放,所以他們才搬到鄉下。以美國農民的人均土地佔有量而論,瑪吉實在是「貧下中農」,她家只有42英畝土地,而收穫的穀物大部分都用來飼養她那90多頭肉牛。瑪吉換了雙髒兮兮的鞋子,帶我來到牛棚。這裡沒有什麼先進設備,基本上還在沿用傳統的飼養方式,較之我在國內看過的一些飼養場並無太大不同。瑪吉說,養這麼點兒牛賺不了什麼錢,主要是樂趣。她每天早晨7點起床,一直要忙到半夜1點。我問,在鄉下住久了會不會覺得孤獨?瑪吉瞪大眼睛:「孤獨?我哪有時間孤獨!」可眼下,瑪吉卻打算用一整天工夫,義務陪個陌生人參觀附近農家。瑪吉豪爽地揮揮手,我便一步跨上那輛威風凜凜的福特輕型卡車。傑里筒倉的妙用卡車賓士在明尼蘇達州的鄉間小路上。說小路倒也筆直,只不過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土路。播種過的大地已經抽出新苗,春風徐來,田野上盪起道道綠色波紋。聽瑪吉說,這兒的農民都種玉米和大豆。現在農活兒少,他們可以多照料牲畜。快到下一站時,瑪吉忽然衝車窗外吼了一嗓子:「你是傑里嗎?」迎面相遇的兩輛卡車都應聲停下。雖然住得不遠,但瑪吉並不認識傑里,只是剛才通了電話。60歲的傑里有400英畝土地,其中240英畝種莊稼。在一間巨大的車庫裡,傑里向我展示了他那大功率的聯合收割機、6條道的打草機以及播種機等機械。所有這些都由他一人來操作和維修,擔子實在不輕。農閑時會不會去旅遊?傑里搖搖頭說,這麼大個攤子,尤其是那些牲畜,一刻也離不開人照顧。真要騰出點兒空,也就是找朋友喝喝酒、打打牌而已。瑪吉忙,傑里也忙。生產力水平高點兒也不假,可畢竟是土裡摳食,哪那麼容易!即使是美國,城鄉差別也還挺明顯。看起來,國內有人曾談美國普通農民如何瀟洒,不少都是瞎掰。我老早注意到,大多數美國農家的宅地上,都矗立著一些幾十米高的圓形建築。今兒個才得知,這是一種恆溫、恆濕的筒倉,叫「賽樓」,用來儲存飼料或糧食。傑里說,糧食收下來不一定馬上賣掉,也許要放在「賽樓」里等個好價錢。他家有4座「賽樓」,每座造價約2萬美元。我們隨傑里來到他的鹿場。小鹿們悠閑自得地吃草,一點不在意有客人來到。85隻鹿,每年產不少鹿茸,每千克約賣200美元,全部銷往韓國。傑里歪著脖兒問我,鹿茸到底有什麼用?有瑪吉在,我沒跟她細說。 達爾文的「閉門造車」 假如瑪吉是「貧農」,傑里是「中農」的話,達爾文的「成分」起碼是「富農」。且不說那850英畝土地,光看房前的各種運動和娛樂設施,就知道這家闊綽。可一見面,達爾文伸出的那雙粗大、壯實的手又讓我相信,他百分之百屬於勞動人民。瑪吉介紹我時,憨厚、質樸的達爾文和巴巴拉兩口子好像還有點緊張。達爾文的牛棚寬敞、豁亮,完全是規模化生產的架式。他養了300多頭奶牛,現在已有160頭開始產奶,另外80頭也快了(長到兩歲)。達爾文說,300多頭牛各有各的名兒,他全叫得上來。看我不大相信,他果真挨個兒叫起來:白臉、大眼、彼得、史密斯……工作間里有個容器像木桶。達爾文踹了它一腳說,這是牛的爹。看他從容器取出試管,我才恍然大悟:人工授精。達爾文家所有的牛都是用這種方式繁殖的,而且,他培育的一些優良品種還出口澳大利亞等地。擠奶時間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現代化擠奶設備,一次能招呼16頭奶牛。奶牛們黑壓壓一片,卻懂得排隊上架。設備雖先進,但也少不了人工。先用噴槍清洗每頭牛的4個奶頭,再逐個按上取奶裝置。在10多米長的作業槽里,達爾文連跑帶顛兒,轉著圈兒忙乎,活像舞台上轉著幾十隻盤子的雜技演員。不一會兒,他那沒剩幾根白髮的頭頂上便滲出汗珠了。巴巴拉端來了冰啤酒。她告訴我,每頭奶牛每天產奶約45千克,達爾文干這活兒,每天兩次,每次兩個半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來沒有間斷。他們有4個兒子。老大斯考特一家和他們住鄰居,共同經營這份家業。隔壁單間兒里,一頭花母牛正在產仔兒。我不時過去拍照。巴巴拉打趣說,男人不能看。小牛犢出生後,花母牛在它身上舔個沒完,那份深情好讓人感動。可惜,小牛犢是公的,達爾文家不留。加夫的老闆特吝嗇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火雞飼養場。火雞救過這塊大陸的最早期移民,所以成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光是每年的感恩節,美國人就要吃掉4500萬隻火雞。加夫是火雞飼養場的管理員,也是瑪吉的好朋友。他帶我們看了三個大雞圈,每個圈裡都有七八千隻火雞,進食、喂水、通風、清潔全部都是自動化。火雞依照年齡分圈,最大的已經22周,再經過兩周就要送進屠宰場。我跟它們說「餐桌上見」,有幾個傢伙還直點頭。加夫獨自照料這麼大個飼養場,一干就是14年。他的老闆在威斯康星州,居然從未來過。這位甩手掌柜還特吝嗇,付給加夫的薪水只夠維持最低生活。瑪吉一直為他鳴不平,但生性樂觀的加夫本人倒好像不太介意。從飼養場出來,已是傍晚。站在中部大平原上,我才真正體悟到《美麗的亞美利亞》這首歌的意境。快分手時,我不知怎麼感謝瑪吉才好,她卻一個勁兒地說自己今天收穫大。多善良的美國鄉村婦女
美國鄉下人的自來水和抽水馬桶
[美]丁林回國探親,親友們跟我們聊遍了美國上上下下的大事小事,就是沒有問起過,在美國的農村,鄉下人是怎麼處理飲用水、垃圾和糞便的?大家居然都把它疏忽了。先說自來水。美國農村的市鎮通常很小,市鎮上多有自來水的統一供應,采自附近的河水或深井水,所以市鎮上也就有了高高的水塔,成為市鎮的一個標誌。這和我們的城市或單位的水塔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所有的自來水都達到可以直接飲用的標準,打開龍頭就喝。美國人不習慣喝開水。有一年,一個地方由於發洪水而致水源污染,自來水沒法喝了,喝了要拉肚子,那兒的中國人就教大家燒開了喝。我親耳聽到一個美國人為此對亞洲人的智慧讚不絕口。一般美國人沒有這個知識。然而,美國農村的大多數人不是住在市鎮,而是一家一戶分散住在自家的地上,沒有統一的自來水供應。不過,你要是去做客,不會感覺到這一點。因為你看到他們龍頭一擰,照樣有冷、熱「自來」水。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簡單,這個自來水還是來自每家自己的井水。老式的還是大口徑開挖的井,新的則都是小口徑的機鑽深井。自來水的訣竅是,不管什麼形式的井,井口都安有一個電動水泵。水泵的出口接通一個壓力罐,樣子有點像我們的燃氣罐,一般家用的壓力罐比一個籃球大不了多少。壓力罐的內部構造是,一半是密封的空氣,還有一半是來自水泵的水。壓力罐的出口就是自來水了。在水泵和壓力罐之間是一個壓力開關,用以控制水泵的開和關。當住宅的水龍頭打開放水,壓力罐維持的水壓下降,開關自動打開,水泵就工作供水,維護壓力罐的壓力,水就「自來」。當龍頭關閉,壓力罐的壓力達到一定水平,壓力開關自動關閉,水泵就停止工作。這樣的水井一般是在前院或後院,平時是封蓋的,以保持清潔。考究一點的人家還把它的外部做成老式的井欄,裝上軲轆水桶,純做裝飾,有時周圍還種上一些花草。從原理來講,壓力罐相當於高架水塔,功能是維持水壓,壓力開關就相當於水塔里的浮球閥。不過有了壓力罐和水泵的組合,就不用一家一戶都在房頂蓋一個水塔了。這一套設備在哪個小鎮的店裡都有賣的,一般自己就可以安裝。這就是美國的農戶家家都有常流不斷的自來水的小訣竅。解決了水的供應,還有水的質量問題。現在的鑽井公司在鑽一口新井時,一般都鑽到地下水,並且經過檢驗,達到飲用水標準才可以交付使用。至於老井,特別是老式的井,地方上有專門的服務商家,免費檢驗水質,檢查從細菌到重金屬的各項指標,如果達不到標準,才收費為你做出處理,直到達標為止。再說廁所和下水。在歷史上,美國農村的廁所也曾經跟我國農村茅房差不多,只不過這種茅房在今天的美國已經絕跡了。大概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各地就先後通過了地方法規,禁止這種敞開式的對糞便不經處理的簡易廁所。辦法很簡單,因為有自來水,所以廁所里都使用抽水馬桶。每一個農戶都在地下安裝一個化糞罐。老式的化糞罐有水泥的,新式的大多是玻璃鋼的,輕便,結實,密封性好。在安裝時,罐中就投有特殊的發酵菌種,以後菌種還可以添加。所有糞便與污水在罐中經過發酵,固體部分大大減少,經過化糞罐處理的液體,變成近乎清水,然後就在地下排放,滲入土壤。因此,美國生產的所有手紙,都規定必須是能夠被菌種「吃掉」的。化糞罐的排放口和水井有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水井的清潔。化糞罐一次安裝可以供一戶人家連續使用20多年,在20年以後,要清除罐中的固體物。有商家專門提供這種服務。清除一次以後又可以使用20年。至於美國農村的垃圾處理,就由小小的家庭公司來承擔了。在這種公司乾的也是農民,他們開著小垃圾車,每周一次到各家各戶收取垃圾,也收一點費用。雖然美國的農戶遠比中國分散,但是,垃圾公司會深入到每個角落。土地是私有的,住宅外的環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農民覺得美化環境是最自然的事情。美國人是比較相信設備的,他們習慣於用設計完善、製作精良、功能可靠的設備來解決問題。一口自動工作的水井和一個地下化糞罐,就解決了分散的美國農戶的上下水問題。在美國農村生活多年,很少聽說由於飲水不潔而引起的疾病。在美國常做體檢,他們一般不檢查我們現在必查的肝功能。新移民拿綠卡的時候,他們查艾滋病肺結核,卻不查肝炎,因為肝炎很少。在美國各地旅行,走了不知多少鄉村小鎮,從來沒有聞到不雅的氣味,從來沒有看到污水坑。從技術上說,不過一井一罐而已。縱觀人類文明,從古埃及到古羅馬到秦皇漢武,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乃至後現代,看一個文明的發達和健康程度,固然有很多標準,但有一個既簡單又準確的指標,只要一瞥就可知,就是看這一文明處理飲用水和人類排泄物的技術和標準。用建築業的話來說,就是看這一人類群落的上下水規範。儘管我們蓋了不少星級賓館,但廣大農村及有些城市在上下水處理上還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我們的問題常常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小看了這些小事上。
農業專家:丹尼斯 拿到農業博士學位,回到田裡培育雜交小麥。儘管知道農業不被普通人重視,但堅信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在土地上才能實現。丹尼斯是迪卡公司的雜交小麥育種專家。美國的農業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來自農村,回到農村。從外表上看去,獲得博士學位的丹尼斯與普通農民沒有太大的區別,惟有那一副眼鏡還露出知識分子的痕迹。美國中北部城市博伊思,是培育小麥品種的基地。登上丹尼斯的汽車,我們來到了他的雜交小麥種子試驗田。用雜交小麥取代傳統的普通小麥是丹尼斯一生的追求。他對著面前金色小麥田就給我們講起了育種、基因、生物工程,講得口若懸河,神采飛揚。我問丹尼斯,孩子將來是否還會繼承父業學農業,他說:「我太太已經反對我這樣投入土地了。天天泡在地里,你還要這個家幹嘛?這是她經常批評我的話。做農業科學家,離開土地怎麼搞研究呢?土地就是我們最大的實驗室。」沒有一塵不染的實驗室,沒有乾淨的白大褂,在丹尼斯這樣的美國農學家身上,沾滿的是泥土和汗水,但是,他們的氣質中所流露的那種超脫的神情,具有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美。農技推廣員:吉姆 具有大學教授同樣的職稱,負責全縣500個農戶的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農民莊稼的豐收就是對他的最好報答。農民蓋爾打算在明年種植抗農達大豆,但他還有一些更具體的詳細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想到的是農業技術推廣員,於是他就打電話給了負責這個縣的農技推廣員吉姆。這是一個典型農民模樣的專家,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父親也曾經是農業技術推廣員。獲得農業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從事這項工作,負責全縣500家農戶。「工作很多,上午在辦公室里做一些案頭工作,整理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資料。有時舉辦一些研究會和講座,出版農業書籍。有新產品和技術等信息時,我會打電話及時告訴農民並了解他們的情況。目前馬里蘭州的農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環保。美國政府對環保提出了新的政策,儘管此政策今年才開始執行,但農民一方面要種地,另一方面要執行政府的法規。」吉姆講話很慢,我猜想是經常向農民做培訓的緣故。美國人告訴我,華盛頓不是美國,真正的美國在農村。的確,占本國人口不到2%的美國農民不僅養活了本國人,而且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農業企業資產有9000億美元,年產值高達1萬億美元。我還記得在依阿華州的一戶農家,主人唐納德在他制訂的家庭農場發展戰略中這樣寫道:「依賴自己的勞力和資金;運用現代化通訊方式和可靠設備;採用新的成熟、實用的農機技術;發展要多樣化;我們今日面對的挑戰是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掌握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方法;農忙時節合理使用機械設備;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農民的實在與追求在這裡表現得最充分。在美國,我曾問馬里蘭州農業大學校長米勒先生:「美國有沒有農民意識這個說法?」他嚴肅地回答:「沒有!他們來自農村,回到田野,與泥土打交道的人具有大地一樣寬闊的胸膛,他們是最辛勞的人。」
美國農民的「泥飯碗」
馮鏡明美國農民只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而美國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農業之先進、發達毋庸置疑,但它到底發達到何種地步,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有切身體會。美國農民種田也不容易我造訪的這戶農民家庭位於一個叫做史特靈的小鎮近郊,它隸屬於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當時,史特靈正值冬季,地里沒長莊稼,顯得很開闊。路邊有一棟普通美式房子,幾十米開外,高聳著一座圓筒狀倉庫,還有一棟辦公室,更遠處是好幾排低矮的豬舍。我們到的時候,房子的大門敞開著,屋裡空無一人,從這門不閉戶的細節就可以看出這裡的民風保持著淳樸本色。環顧四周,屋內的裝修和擺設與美國的城裡人並無異樣,只是東西略顯凌亂。讓我暗暗吃驚的是,屋裡的書架佔了整整一面牆壁,堆滿了各種書籍,文件櫃和寫字檯上分別擺放著電腦!男主人丹·哥斯特聞訊趕來,他頭戴一頂鴨舌帽,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上身是藍色T恤,下身是牛仔褲,儒雅中帶點粗獷。哥斯特是德國後裔,在當地已是第四代農夫,但與先輩不同,他原是學農業經濟的,畢業後曾在芝加哥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工作過幾年,做的是股票和歐元期貨貿易,後「解甲歸田」;而女主人則做過護士,當過會計。原來這是一家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農民家庭。哥斯特說,當初,他拋開跨國大公司里的「金飯碗」,甘願捧起種田的「泥飯碗」,一來是想學以致用,二來也是因為厭倦了打工的日子,想嘗嘗當老闆的滋味。他認為,美國的城裡人要想「棄商務農」,靠種田謀生,要有三個先決條件:懂農業,有資本,樂意居住在農村。三者缺一不可。原新華社記者唐師曾在《我在美國當農民》一書里,寫到一位美國老農的感受:「在美國務農就像賭博,也許在賭城贏錢的機會比種田還高。」據這位美國老農的說法,務農與做其他生意的惟一區別是需要更多的投資。因為美國地貴,耕作機械貴,勞動力更貴,絕大多數美國農民都欠了銀行一大筆貸款。此外,天氣、病蟲害、政府法令、市場需求、勞動力、油價、化肥、農藥、種子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收成。務農就像拉斯維加斯的大輪盤「1賠35」。這個美國老農的說法未免有些誇張,但聽哥斯特向我們介紹的情況,發覺在美國務農的確存在風險,競爭也相當激烈。在史特靈,方圓8公里內就有45戶農民,平均每個農場擁有500英畝農田,而他家現在耕作的1500英畝農田,部分是由祖輩傳留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租賃別人的,所以土地沒有集中在一處。哥斯特說,為了增強競爭力,農民實際上都想多租賃土地,以此降低成本。一般而言,農戶的經營規模起碼要達到500英畝以上(若租賃別人的耕地則起碼要達到1000英畝以上)才能維持,由此形成經營規模的日漸增大。這一兩年來,當地的農場數量就比以前大約減少了8%。而為了增加收入,減少風險,當地有些農戶還身兼兩職,既干農活,也在市內做事,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機械設備的經銷業務。
互聯網非常重要
哥斯特主要以種植糧食和養豬為主,作物種的是玉米和大豆,而生豬則養了1萬多頭。除他們夫婦兩人外,還有6個幫工,農忙時還請高中生幫忙。哥斯特介紹說,美國有20%的農場主動用了直升飛機進行田間管理,有的大型地塊採用遙控拖拉機自動耕種。我們隨後參觀了哥斯特家的辦公室、倉庫和養豬場。如今,多數美國農人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前些日子,哥斯特就耗資三四萬美元,興建了新的辦公室,大約有200平方米。作為一種投資手段,他還建了一座規模頗大的糧食倉庫,目前儲藏著1.01萬噸玉米,其中只有1/4自產,其餘則是別人委託代管的。在美國兩百多萬農民中,有48%擁有互聯網接入技術。互聯網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豐富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的哥斯特,在運用電腦致力於生產方面,自然得心應手。為了進行科學的種植、飼養和管理,他先後購置了4台電腦。這些電腦在日常的農業生產中大派用場:進行生豬飼料配方,配方可達15種;控制每一個豬槽的溫度、濕度和洒水等操作;控制糧食的乾濕度、倉庫溫度;計算種植量以及殺蟲農藥的劑量;進行財務決策。此外還從電腦上了解每天的天氣情況,因為溫度和風力的變化都會影響產量。他說,當地氣候比較乾旱,雨水較少,有一年因為乾旱而歉收,如今有了電腦,就可以未雨綢繆。收穫後,也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在電腦上,可瀏覽到期貨市場每個月的行情。據他所知,方圓48公里內有四家國際型糧食出口公司,每天都對外公布大豆、玉米的收購價格,他家裡的電腦都與之聯網,一旦覺得價格合適,就可以向其出售 面對風險 在美國經營農業的收益到底如何?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哥斯特分析說,收益與風險是共存的。在美國,農業的回報率通常可達20%,好收成的年頭甚至超過這個數字。假如城裡人在農村購買了一塊耕地再轉租,大概有5%的利潤,算上通貨膨脹,就有8%的賺頭。對他來說,有了盈餘還要考慮進一步投資,是多買地以擴大生產規模,還是多養豬以增加收益,也是頗傷腦筋的事情。以前,在美國養豬的回報率高,盈利可達30%,是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今,豬在市場上嚴重供過於求,每頭生豬的價格低至25美元,相當於超市一隻火腿的售價,為1972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雖然專業人士為農人作預測、指導,他亦打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期貨市場來規避風險,但他認為養豬專業戶在通常情況下,主要還是憑經驗去決定產量,因為市場始終是靠人的感覺行事,也得碰運氣。美國政府並不干預市場供求。政府對農人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農業的保險項目上,由於農業保險屬高風險險種,這些保險項目就由政府出資30%的補貼給保險公司。而農戶每一英畝需繳納保險費30美元。農戶購買了農業保險,一旦土地收成比歷史上的平均產量少得多,或者當年的整體收入銳減,就可以獲得保險賠付。哥斯特認為,即使在美國,農人有時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宿命,由於當地降雨量變化較大,風險也相應增大。但是否購買保險,則要視該年的風險大小而定。通常的做法是,哪個年頭賺了錢,來年就更樂意接受風險了。他約略測算了一下,當年估計是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與天氣好有很大關係。競爭力取決於素質在美國,像哥斯特經營的這種現代化小型農場比比皆是。而一些更有實力的大型農場,其趨向工廠化、自動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據介紹,這些大型農場在每次耕種之前,都由專人開車到每塊土地上取土樣。車上配有衛星定位接收器和筆記本電腦,可顯示出每份土樣提取時的準確位置。土樣被送到一家專業的土壤測驗室分析後,數據輸入電腦,屏幕上對每塊土地一年來的土質的肥力、酸鹼度、有害殘留物等變化及時做出修正。在此基礎上,電腦可以進行多種方案計算,以定出本季度哪塊地最適合種哪種作物,需要施何種肥料及土壤改良劑的數量。然而,這個最大產出方案並不等於最大收益方案,它還需要做氣候與市場兩項重要修訂,通過電腦與氣象信息公司聯繫,直接接收到由該公司發布的衛星雲圖、當地短期天氣預報與長期農業天氣形勢分析,據此可以決定是種植耐旱還是耐澇的作物,並安排播種的先後順序及交叉收割的時間,同時據此選定不同日照、積溫和生長期的最佳品種。將這些數據再次輸入另一台電腦後,能計算出每塊地的種植參數,並標出每塊地的收穫日期與預計產量。決定最終方案,還要取決於市場行情與政府的農業補助政策。有些特大型農場更是上了一個高台階,已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自適應生產」的模式,即將市場信息、生產參數信息(氣候、土壤、種子、農機、化肥、農藥、能源等)、資金信息、勞力信息等集中在一起,經優化運算,選定最佳種植方案。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地塊小氣候的變化,進行自適應噴水、施肥、施藥,以保持良好的生長條件,使農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達到風險最小、利潤最高的目的。美國農業的競爭力更體現在勞動力的素質上。像哥斯特這樣高學歷的農人在美國並非鳳毛麟角,估計約有20%的美國農民有大學學歷。中美農業的差距顯然是巨大的。當我們作別哥斯特時,內心深處隱隱多了層憂慮。 明尼蘇達農家採風 劉亞東領略美國中部風情,就像讀一首美不勝收的田園詩。這不,剛剛駛入明尼蘇達州,我就沉浸在祥和的溫馨中。94號高速公路旁的訪問者接待中心確實使人感到「賓至如歸」,當在這兒工作的伊莫金太太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時,我拿出記者證,表示想看看當地農民的生活。伊莫金略加思索,欣然撥通了她妹妹的鄉村住宅電話。瑪吉沒時間孤獨第二天上午,我從明尼阿波利斯市出發,驅車南行個把小時,沒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伊莫金妹妹瑪吉的家。這幢兩層樓的房子坐落在一個坡地上,褐色的外牆與四周的土地渾然一體,顯露出那種蒼勁、粗獷的力量。瑪吉把我讓進屋,沒顧上寒暄,就跑回裡面的房間,大呼小叫地繼續打電話。原來,她正安排我這一整天的行程。不一會兒,瑪吉滿面春風地走來:「OK,全齊了!」她邊說邊在我肩上砸了砸拳。比起伊莫金來,54歲的妹妹瑪吉更像姐姐,常常風吹日晒,臉上當然會留下歲月的痕迹。瑪吉告訴我,她老公是搞建築的包工頭兒,那些龐大的機械在城裡沒地兒放,所以他們才搬到鄉下。以美國農民的人均土地佔有量而論,瑪吉實在是「貧下中農」,她家只有42英畝土地,而收穫的穀物大部分都用來飼養她那90多頭肉牛。瑪吉換了雙髒兮兮的鞋子,帶我來到牛棚。這裡沒有什麼先進設備,基本上還在沿用傳統的飼養方式,較之我在國內看過的一些飼養場並無太大不同。瑪吉說,養這麼點兒牛賺不了什麼錢,主要是樂趣。她每天早晨7點起床,一直要忙到半夜1點。我問,在鄉下住久了會不會覺得孤獨?瑪吉瞪大眼睛:「孤獨?我哪有時間孤獨!」可眼下,瑪吉卻打算用一整天工夫,義務陪個陌生人參觀附近農家。瑪吉豪爽地揮揮手,我便一步跨上那輛威風凜凜的福特輕型卡車。傑里筒倉的妙用卡車賓士在明尼蘇達州的鄉間小路上。說小路倒也筆直,只不過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土路。播種過的大地已經抽出新苗,春風徐來,田野上盪起道道綠色波紋。聽瑪吉說,這兒的農民都種玉米和大豆。現在農活兒少,他們可以多照料牲畜。快到下一站時,瑪吉忽然衝車窗外吼了一嗓子:「你是傑里嗎?」迎面相遇的兩輛卡車都應聲停下。雖然住得不遠,但瑪吉並不認識傑里,只是剛才通了電話。60歲的傑里有400英畝土地,其中240英畝種莊稼。在一間巨大的車庫裡,傑里向我展示了他那大功率的聯合收割機、6條道的打草機以及播種機等機械。所有這些都由他一人來操作和維修,擔子實在不輕。農閑時會不會去旅遊?傑里搖搖頭說,這麼大個攤子,尤其是那些牲畜,一刻也離不開人照顧。真要騰出點兒空,也就是找朋友喝喝酒、打打牌而已。瑪吉忙,傑里也忙。生產力水平高點兒也不假,可畢竟是土裡摳食,哪那麼容易!即使是美國,城鄉差別也還挺明顯。看起來,國內有人曾談美國普通農民如何瀟洒,不少都是瞎掰。我老早注意到,大多數美國農家的宅地上,都矗立著一些幾十米高的圓形建築。今兒個才得知,這是一種恆溫、恆濕的筒倉,叫「賽樓」,用來儲存飼料或糧食。傑里說,糧食收下來不一定馬上賣掉,也許要放在「賽樓」里等個好價錢。他家有4座「賽樓」,每座造價約2萬美元。我們隨傑里來到他的鹿場。小鹿們悠閑自得地吃草,一點不在意有客人來到。85隻鹿,每年產不少鹿茸,每千克約賣200美元,全部銷往韓國。傑里歪著脖兒問我,鹿茸到底有什麼用?有瑪吉在,我沒跟她細說。 達爾文的「閉門造車」 假如瑪吉是「貧農」,傑里是「中農」的話,達爾文的「成分」起碼是「富農」。且不說那850英畝土地,光看房前的各種運動和娛樂設施,就知道這家闊綽。可一見面,達爾文伸出的那雙粗大、壯實的手又讓我相信,他百分之百屬於勞動人民。瑪吉介紹我時,憨厚、質樸的達爾文和巴巴拉兩口子好像還有點緊張。達爾文的牛棚寬敞、豁亮,完全是規模化生產的架式。他養了300多頭奶牛,現在已有160頭開始產奶,另外80頭也快了(長到兩歲)。達爾文說,300多頭牛各有各的名兒,他全叫得上來。看我不大相信,他果真挨個兒叫起來:白臉、大眼、彼得、史密斯……工作間里有個容器像木桶。達爾文踹了它一腳說,這是牛的爹。看他從容器取出試管,我才恍然大悟:人工授精。達爾文家所有的牛都是用這種方式繁殖的,而且,他培育的一些優良品種還出口澳大利亞等地。擠奶時間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現代化擠奶設備,一次能招呼16頭奶牛。奶牛們黑壓壓一片,卻懂得排隊上架。設備雖先進,但也少不了人工。先用噴槍清洗每頭牛的4個奶頭,再逐個按上取奶裝置。在10多米長的作業槽里,達爾文連跑帶顛兒,轉著圈兒忙乎,活像舞台上轉著幾十隻盤子的雜技演員。不一會兒,他那沒剩幾根白髮的頭頂上便滲出汗珠了。巴巴拉端來了冰啤酒。她告訴我,每頭奶牛每天產奶約45千克,達爾文干這活兒,每天兩次,每次兩個半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來沒有間斷。他們有4個兒子。老大斯考特一家和他們住鄰居,共同經營這份家業。隔壁單間兒里,一頭花母牛正在產仔兒。我不時過去拍照。巴巴拉打趣說,男人不能看。小牛犢出生後,花母牛在它身上舔個沒完,那份深情好讓人感動。可惜,小牛犢是公的,達爾文家不留。加夫的老闆特吝嗇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火雞飼養場。火雞救過這塊大陸的最早期移民,所以成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光是每年的感恩節,美國人就要吃掉4500萬隻火雞。加夫是火雞飼養場的管理員,也是瑪吉的好朋友。他帶我們看了三個大雞圈,每個圈裡都有七八千隻火雞,進食、喂水、通風、清潔全部都是自動化。火雞依照年齡分圈,最大的已經22周,再經過兩周就要送進屠宰場。我跟它們說「餐桌上見」,有幾個傢伙還直點頭。加夫獨自照料這麼大個飼養場,一干就是14年。他的老闆在威斯康星州,居然從未來過。這位甩手掌柜還特吝嗇,付給加夫的薪水只夠維持最低生活。瑪吉一直為他鳴不平,但生性樂觀的加夫本人倒好像不太介意。從飼養場出來,已是傍晚。站在中部大平原上,我才真正體悟到《美麗的亞美利亞》這首歌的意境。快分手時,我不知怎麼感謝瑪吉才好,她卻一個勁兒地說自己今天收穫大。多善良的美國鄉村婦女
美國鄉下人的自來水和抽水馬桶
[美]丁林回國探親,親友們跟我們聊遍了美國上上下下的大事小事,就是沒有問起過,在美國的農村,鄉下人是怎麼處理飲用水、垃圾和糞便的?大家居然都把它疏忽了。先說自來水。美國農村的市鎮通常很小,市鎮上多有自來水的統一供應,采自附近的河水或深井水,所以市鎮上也就有了高高的水塔,成為市鎮的一個標誌。這和我們的城市或單位的水塔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所有的自來水都達到可以直接飲用的標準,打開龍頭就喝。美國人不習慣喝開水。有一年,一個地方由於發洪水而致水源污染,自來水沒法喝了,喝了要拉肚子,那兒的中國人就教大家燒開了喝。我親耳聽到一個美國人為此對亞洲人的智慧讚不絕口。一般美國人沒有這個知識。然而,美國農村的大多數人不是住在市鎮,而是一家一戶分散住在自家的地上,沒有統一的自來水供應。不過,你要是去做客,不會感覺到這一點。因為你看到他們龍頭一擰,照樣有冷、熱「自來」水。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簡單,這個自來水還是來自每家自己的井水。老式的還是大口徑開挖的井,新的則都是小口徑的機鑽深井。自來水的訣竅是,不管什麼形式的井,井口都安有一個電動水泵。水泵的出口接通一個壓力罐,樣子有點像我們的燃氣罐,一般家用的壓力罐比一個籃球大不了多少。壓力罐的內部構造是,一半是密封的空氣,還有一半是來自水泵的水。壓力罐的出口就是自來水了。在水泵和壓力罐之間是一個壓力開關,用以控制水泵的開和關。當住宅的水龍頭打開放水,壓力罐維持的水壓下降,開關自動打開,水泵就工作供水,維護壓力罐的壓力,水就「自來」。當龍頭關閉,壓力罐的壓力達到一定水平,壓力開關自動關閉,水泵就停止工作。這樣的水井一般是在前院或後院,平時是封蓋的,以保持清潔。考究一點的人家還把它的外部做成老式的井欄,裝上軲轆水桶,純做裝飾,有時周圍還種上一些花草。從原理來講,壓力罐相當於高架水塔,功能是維持水壓,壓力開關就相當於水塔里的浮球閥。不過有了壓力罐和水泵的組合,就不用一家一戶都在房頂蓋一個水塔了。這一套設備在哪個小鎮的店裡都有賣的,一般自己就可以安裝。這就是美國的農戶家家都有常流不斷的自來水的小訣竅。解決了水的供應,還有水的質量問題。現在的鑽井公司在鑽一口新井時,一般都鑽到地下水,並且經過檢驗,達到飲用水標準才可以交付使用。至於老井,特別是老式的井,地方上有專門的服務商家,免費檢驗水質,檢查從細菌到重金屬的各項指標,如果達不到標準,才收費為你做出處理,直到達標為止。再說廁所和下水。在歷史上,美國農村的廁所也曾經跟我國農村茅房差不多,只不過這種茅房在今天的美國已經絕跡了。大概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各地就先後通過了地方法規,禁止這種敞開式的對糞便不經處理的簡易廁所。辦法很簡單,因為有自來水,所以廁所里都使用抽水馬桶。每一個農戶都在地下安裝一個化糞罐。老式的化糞罐有水泥的,新式的大多是玻璃鋼的,輕便,結實,密封性好。在安裝時,罐中就投有特殊的發酵菌種,以後菌種還可以添加。所有糞便與污水在罐中經過發酵,固體部分大大減少,經過化糞罐處理的液體,變成近乎清水,然後就在地下排放,滲入土壤。因此,美國生產的所有手紙,都規定必須是能夠被菌種「吃掉」的。化糞罐的排放口和水井有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水井的清潔。化糞罐一次安裝可以供一戶人家連續使用20多年,在20年以後,要清除罐中的固體物。有商家專門提供這種服務。清除一次以後又可以使用20年。至於美國農村的垃圾處理,就由小小的家庭公司來承擔了。在這種公司乾的也是農民,他們開著小垃圾車,每周一次到各家各戶收取垃圾,也收一點費用。雖然美國的農戶遠比中國分散,但是,垃圾公司會深入到每個角落。土地是私有的,住宅外的環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農民覺得美化環境是最自然的事情。美國人是比較相信設備的,他們習慣於用設計完善、製作精良、功能可靠的設備來解決問題。一口自動工作的水井和一個地下化糞罐,就解決了分散的美國農戶的上下水問題。在美國農村生活多年,很少聽說由於飲水不潔而引起的疾病。在美國常做體檢,他們一般不檢查我們現在必查的肝功能。新移民拿綠卡的時候,他們查艾滋病肺結核,卻不查肝炎,因為肝炎很少。在美國各地旅行,走了不知多少鄉村小鎮,從來沒有聞到不雅的氣味,從來沒有看到污水坑。從技術上說,不過一井一罐而已。縱觀人類文明,從古埃及到古羅馬到秦皇漢武,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乃至後現代,看一個文明的發達和健康程度,固然有很多標準,但有一個既簡單又準確的指標,只要一瞥就可知,就是看這一文明處理飲用水和人類排泄物的技術和標準。用建築業的話來說,就是看這一人類群落的上下水規範。儘管我們蓋了不少星級賓館,但廣大農村及有些城市在上下水處理上還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我們的問題常常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小看了這些小事上。
農業專家:丹尼斯 拿到農業博士學位,回到田裡培育雜交小麥。儘管知道農業不被普通人重視,但堅信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在土地上才能實現。丹尼斯是迪卡公司的雜交小麥育種專家。美國的農業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來自農村,回到農村。從外表上看去,獲得博士學位的丹尼斯與普通農民沒有太大的區別,惟有那一副眼鏡還露出知識分子的痕迹。美國中北部城市博伊思,是培育小麥品種的基地。登上丹尼斯的汽車,我們來到了他的雜交小麥種子試驗田。用雜交小麥取代傳統的普通小麥是丹尼斯一生的追求。他對著面前金色小麥田就給我們講起了育種、基因、生物工程,講得口若懸河,神采飛揚。我問丹尼斯,孩子將來是否還會繼承父業學農業,他說:「我太太已經反對我這樣投入土地了。天天泡在地里,你還要這個家幹嘛?這是她經常批評我的話。做農業科學家,離開土地怎麼搞研究呢?土地就是我們最大的實驗室。」沒有一塵不染的實驗室,沒有乾淨的白大褂,在丹尼斯這樣的美國農學家身上,沾滿的是泥土和汗水,但是,他們的氣質中所流露的那種超脫的神情,具有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美。農技推廣員:吉姆 具有大學教授同樣的職稱,負責全縣500個農戶的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工作。農民莊稼的豐收就是對他的最好報答。農民蓋爾打算在明年種植抗農達大豆,但他還有一些更具體的詳細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想到的是農業技術推廣員,於是他就打電話給了負責這個縣的農技推廣員吉姆。這是一個典型農民模樣的專家,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父親也曾經是農業技術推廣員。獲得農業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從事這項工作,負責全縣500家農戶。「工作很多,上午在辦公室里做一些案頭工作,整理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資料。有時舉辦一些研究會和講座,出版農業書籍。有新產品和技術等信息時,我會打電話及時告訴農民並了解他們的情況。目前馬里蘭州的農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環保。美國政府對環保提出了新的政策,儘管此政策今年才開始執行,但農民一方面要種地,另一方面要執行政府的法規。」吉姆講話很慢,我猜想是經常向農民做培訓的緣故。美國人告訴我,華盛頓不是美國,真正的美國在農村。的確,占本國人口不到2%的美國農民不僅養活了本國人,而且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農業企業資產有9000億美元,年產值高達1萬億美元。我還記得在依阿華州的一戶農家,主人唐納德在他制訂的家庭農場發展戰略中這樣寫道:「依賴自己的勞力和資金;運用現代化通訊方式和可靠設備;採用新的成熟、實用的農機技術;發展要多樣化;我們今日面對的挑戰是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掌握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方法;農忙時節合理使用機械設備;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農民的實在與追求在這裡表現得最充分。在美國,我曾問馬里蘭州農業大學校長米勒先生:「美國有沒有農民意識這個說法?」他嚴肅地回答:「沒有!他們來自農村,回到田野,與泥土打交道的人具有大地一樣寬闊的胸膛,他們是最辛勞的人。」
美國農民的「泥飯碗」
馮鏡明美國農民只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而美國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農業之先進、發達毋庸置疑,但它到底發達到何種地步,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有切身體會。美國農民種田也不容易我造訪的這戶農民家庭位於一個叫做史特靈的小鎮近郊,它隸屬於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當時,史特靈正值冬季,地里沒長莊稼,顯得很開闊。路邊有一棟普通美式房子,幾十米開外,高聳著一座圓筒狀倉庫,還有一棟辦公室,更遠處是好幾排低矮的豬舍。我們到的時候,房子的大門敞開著,屋裡空無一人,從這門不閉戶的細節就可以看出這裡的民風保持著淳樸本色。環顧四周,屋內的裝修和擺設與美國的城裡人並無異樣,只是東西略顯凌亂。讓我暗暗吃驚的是,屋裡的書架佔了整整一面牆壁,堆滿了各種書籍,文件櫃和寫字檯上分別擺放著電腦!男主人丹·哥斯特聞訊趕來,他頭戴一頂鴨舌帽,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上身是藍色T恤,下身是牛仔褲,儒雅中帶點粗獷。哥斯特是德國後裔,在當地已是第四代農夫,但與先輩不同,他原是學農業經濟的,畢業後曾在芝加哥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工作過幾年,做的是股票和歐元期貨貿易,後「解甲歸田」;而女主人則做過護士,當過會計。原來這是一家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農民家庭。哥斯特說,當初,他拋開跨國大公司里的「金飯碗」,甘願捧起種田的「泥飯碗」,一來是想學以致用,二來也是因為厭倦了打工的日子,想嘗嘗當老闆的滋味。他認為,美國的城裡人要想「棄商務農」,靠種田謀生,要有三個先決條件:懂農業,有資本,樂意居住在農村。三者缺一不可。原新華社記者唐師曾在《我在美國當農民》一書里,寫到一位美國老農的感受:「在美國務農就像賭博,也許在賭城贏錢的機會比種田還高。」據這位美國老農的說法,務農與做其他生意的惟一區別是需要更多的投資。因為美國地貴,耕作機械貴,勞動力更貴,絕大多數美國農民都欠了銀行一大筆貸款。此外,天氣、病蟲害、政府法令、市場需求、勞動力、油價、化肥、農藥、種子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收成。務農就像拉斯維加斯的大輪盤「1賠35」。這個美國老農的說法未免有些誇張,但聽哥斯特向我們介紹的情況,發覺在美國務農的確存在風險,競爭也相當激烈。在史特靈,方圓8公里內就有45戶農民,平均每個農場擁有500英畝農田,而他家現在耕作的1500英畝農田,部分是由祖輩傳留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租賃別人的,所以土地沒有集中在一處。哥斯特說,為了增強競爭力,農民實際上都想多租賃土地,以此降低成本。一般而言,農戶的經營規模起碼要達到500英畝以上(若租賃別人的耕地則起碼要達到1000英畝以上)才能維持,由此形成經營規模的日漸增大。這一兩年來,當地的農場數量就比以前大約減少了8%。而為了增加收入,減少風險,當地有些農戶還身兼兩職,既干農活,也在市內做事,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機械設備的經銷業務。
互聯網非常重要
哥斯特主要以種植糧食和養豬為主,作物種的是玉米和大豆,而生豬則養了1萬多頭。除他們夫婦兩人外,還有6個幫工,農忙時還請高中生幫忙。哥斯特介紹說,美國有20%的農場主動用了直升飛機進行田間管理,有的大型地塊採用遙控拖拉機自動耕種。我們隨後參觀了哥斯特家的辦公室、倉庫和養豬場。如今,多數美國農人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前些日子,哥斯特就耗資三四萬美元,興建了新的辦公室,大約有200平方米。作為一種投資手段,他還建了一座規模頗大的糧食倉庫,目前儲藏著1.01萬噸玉米,其中只有1/4自產,其餘則是別人委託代管的。在美國兩百多萬農民中,有48%擁有互聯網接入技術。互聯網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豐富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的哥斯特,在運用電腦致力於生產方面,自然得心應手。為了進行科學的種植、飼養和管理,他先後購置了4台電腦。這些電腦在日常的農業生產中大派用場:進行生豬飼料配方,配方可達15種;控制每一個豬槽的溫度、濕度和洒水等操作;控制糧食的乾濕度、倉庫溫度;計算種植量以及殺蟲農藥的劑量;進行財務決策。此外還從電腦上了解每天的天氣情況,因為溫度和風力的變化都會影響產量。他說,當地氣候比較乾旱,雨水較少,有一年因為乾旱而歉收,如今有了電腦,就可以未雨綢繆。收穫後,也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在電腦上,可瀏覽到期貨市場每個月的行情。據他所知,方圓48公里內有四家國際型糧食出口公司,每天都對外公布大豆、玉米的收購價格,他家裡的電腦都與之聯網,一旦覺得價格合適,就可以向其出售 面對風險 在美國經營農業的收益到底如何?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哥斯特分析說,收益與風險是共存的。在美國,農業的回報率通常可達20%,好收成的年頭甚至超過這個數字。假如城裡人在農村購買了一塊耕地再轉租,大概有5%的利潤,算上通貨膨脹,就有8%的賺頭。對他來說,有了盈餘還要考慮進一步投資,是多買地以擴大生產規模,還是多養豬以增加收益,也是頗傷腦筋的事情。以前,在美國養豬的回報率高,盈利可達30%,是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今,豬在市場上嚴重供過於求,每頭生豬的價格低至25美元,相當於超市一隻火腿的售價,為1972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雖然專業人士為農人作預測、指導,他亦打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期貨市場來規避風險,但他認為養豬專業戶在通常情況下,主要還是憑經驗去決定產量,因為市場始終是靠人的感覺行事,也得碰運氣。美國政府並不干預市場供求。政府對農人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農業的保險項目上,由於農業保險屬高風險險種,這些保險項目就由政府出資30%的補貼給保險公司。而農戶每一英畝需繳納保險費30美元。農戶購買了農業保險,一旦土地收成比歷史上的平均產量少得多,或者當年的整體收入銳減,就可以獲得保險賠付。哥斯特認為,即使在美國,農人有時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宿命,由於當地降雨量變化較大,風險也相應增大。但是否購買保險,則要視該年的風險大小而定。通常的做法是,哪個年頭賺了錢,來年就更樂意接受風險了。他約略測算了一下,當年估計是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與天氣好有很大關係。競爭力取決於素質在美國,像哥斯特經營的這種現代化小型農場比比皆是。而一些更有實力的大型農場,其趨向工廠化、自動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據介紹,這些大型農場在每次耕種之前,都由專人開車到每塊土地上取土樣。車上配有衛星定位接收器和筆記本電腦,可顯示出每份土樣提取時的準確位置。土樣被送到一家專業的土壤測驗室分析後,數據輸入電腦,屏幕上對每塊土地一年來的土質的肥力、酸鹼度、有害殘留物等變化及時做出修正。在此基礎上,電腦可以進行多種方案計算,以定出本季度哪塊地最適合種哪種作物,需要施何種肥料及土壤改良劑的數量。然而,這個最大產出方案並不等於最大收益方案,它還需要做氣候與市場兩項重要修訂,通過電腦與氣象信息公司聯繫,直接接收到由該公司發布的衛星雲圖、當地短期天氣預報與長期農業天氣形勢分析,據此可以決定是種植耐旱還是耐澇的作物,並安排播種的先後順序及交叉收割的時間,同時據此選定不同日照、積溫和生長期的最佳品種。將這些數據再次輸入另一台電腦後,能計算出每塊地的種植參數,並標出每塊地的收穫日期與預計產量。決定最終方案,還要取決於市場行情與政府的農業補助政策。有些特大型農場更是上了一個高台階,已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自適應生產」的模式,即將市場信息、生產參數信息(氣候、土壤、種子、農機、化肥、農藥、能源等)、資金信息、勞力信息等集中在一起,經優化運算,選定最佳種植方案。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地塊小氣候的變化,進行自適應噴水、施肥、施藥,以保持良好的生長條件,使農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達到風險最小、利潤最高的目的。美國農業的競爭力更體現在勞動力的素質上。像哥斯特這樣高學歷的農人在美國並非鳳毛麟角,估計約有20%的美國農民有大學學歷。中美農業的差距顯然是巨大的。當我們作別哥斯特時,內心深處隱隱多了層憂慮。 明尼蘇達農家採風 劉亞東領略美國中部風情,就像讀一首美不勝收的田園詩。這不,剛剛駛入明尼蘇達州,我就沉浸在祥和的溫馨中。94號高速公路旁的訪問者接待中心確實使人感到「賓至如歸」,當在這兒工作的伊莫金太太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時,我拿出記者證,表示想看看當地農民的生活。伊莫金略加思索,欣然撥通了她妹妹的鄉村住宅電話。瑪吉沒時間孤獨第二天上午,我從明尼阿波利斯市出發,驅車南行個把小時,沒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伊莫金妹妹瑪吉的家。這幢兩層樓的房子坐落在一個坡地上,褐色的外牆與四周的土地渾然一體,顯露出那種蒼勁、粗獷的力量。瑪吉把我讓進屋,沒顧上寒暄,就跑回裡面的房間,大呼小叫地繼續打電話。原來,她正安排我這一整天的行程。不一會兒,瑪吉滿面春風地走來:「OK,全齊了!」她邊說邊在我肩上砸了砸拳。比起伊莫金來,54歲的妹妹瑪吉更像姐姐,常常風吹日晒,臉上當然會留下歲月的痕迹。瑪吉告訴我,她老公是搞建築的包工頭兒,那些龐大的機械在城裡沒地兒放,所以他們才搬到鄉下。以美國農民的人均土地佔有量而論,瑪吉實在是「貧下中農」,她家只有42英畝土地,而收穫的穀物大部分都用來飼養她那90多頭肉牛。瑪吉換了雙髒兮兮的鞋子,帶我來到牛棚。這裡沒有什麼先進設備,基本上還在沿用傳統的飼養方式,較之我在國內看過的一些飼養場並無太大不同。瑪吉說,養這麼點兒牛賺不了什麼錢,主要是樂趣。她每天早晨7點起床,一直要忙到半夜1點。我問,在鄉下住久了會不會覺得孤獨?瑪吉瞪大眼睛:「孤獨?我哪有時間孤獨!」可眼下,瑪吉卻打算用一整天工夫,義務陪個陌生人參觀附近農家。瑪吉豪爽地揮揮手,我便一步跨上那輛威風凜凜的福特輕型卡車。傑里筒倉的妙用卡車賓士在明尼蘇達州的鄉間小路上。說小路倒也筆直,只不過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土路。播種過的大地已經抽出新苗,春風徐來,田野上盪起道道綠色波紋。聽瑪吉說,這兒的農民都種玉米和大豆。現在農活兒少,他們可以多照料牲畜。快到下一站時,瑪吉忽然衝車窗外吼了一嗓子:「你是傑里嗎?」迎面相遇的兩輛卡車都應聲停下。雖然住得不遠,但瑪吉並不認識傑里,只是剛才通了電話。60歲的傑里有400英畝土地,其中240英畝種莊稼。在一間巨大的車庫裡,傑里向我展示了他那大功率的聯合收割機、6條道的打草機以及播種機等機械。所有這些都由他一人來操作和維修,擔子實在不輕。農閑時會不會去旅遊?傑里搖搖頭說,這麼大個攤子,尤其是那些牲畜,一刻也離不開人照顧。真要騰出點兒空,也就是找朋友喝喝酒、打打牌而已。瑪吉忙,傑里也忙。生產力水平高點兒也不假,可畢竟是土裡摳食,哪那麼容易!即使是美國,城鄉差別也還挺明顯。看起來,國內有人曾談美國普通農民如何瀟洒,不少都是瞎掰。我老早注意到,大多數美國農家的宅地上,都矗立著一些幾十米高的圓形建築。今兒個才得知,這是一種恆溫、恆濕的筒倉,叫「賽樓」,用來儲存飼料或糧食。傑里說,糧食收下來不一定馬上賣掉,也許要放在「賽樓」里等個好價錢。他家有4座「賽樓」,每座造價約2萬美元。我們隨傑里來到他的鹿場。小鹿們悠閑自得地吃草,一點不在意有客人來到。85隻鹿,每年產不少鹿茸,每千克約賣200美元,全部銷往韓國。傑里歪著脖兒問我,鹿茸到底有什麼用?有瑪吉在,我沒跟她細說。 達爾文的「閉門造車」 假如瑪吉是「貧農」,傑里是「中農」的話,達爾文的「成分」起碼是「富農」。且不說那850英畝土地,光看房前的各種運動和娛樂設施,就知道這家闊綽。可一見面,達爾文伸出的那雙粗大、壯實的手又讓我相信,他百分之百屬於勞動人民。瑪吉介紹我時,憨厚、質樸的達爾文和巴巴拉兩口子好像還有點緊張。達爾文的牛棚寬敞、豁亮,完全是規模化生產的架式。他養了300多頭奶牛,現在已有160頭開始產奶,另外80頭也快了(長到兩歲)。達爾文說,300多頭牛各有各的名兒,他全叫得上來。看我不大相信,他果真挨個兒叫起來:白臉、大眼、彼得、史密斯……工作間里有個容器像木桶。達爾文踹了它一腳說,這是牛的爹。看他從容器取出試管,我才恍然大悟:人工授精。達爾文家所有的牛都是用這種方式繁殖的,而且,他培育的一些優良品種還出口澳大利亞等地。擠奶時間到了。價值10萬美元的現代化擠奶設備,一次能招呼16頭奶牛。奶牛們黑壓壓一片,卻懂得排隊上架。設備雖先進,但也少不了人工。先用噴槍清洗每頭牛的4個奶頭,再逐個按上取奶裝置。在10多米長的作業槽里,達爾文連跑帶顛兒,轉著圈兒忙乎,活像舞台上轉著幾十隻盤子的雜技演員。不一會兒,他那沒剩幾根白髮的頭頂上便滲出汗珠了。巴巴拉端來了冰啤酒。她告訴我,每頭奶牛每天產奶約45千克,達爾文干這活兒,每天兩次,每次兩個半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來沒有間斷。他們有4個兒子。老大斯考特一家和他們住鄰居,共同經營這份家業。隔壁單間兒里,一頭花母牛正在產仔兒。我不時過去拍照。巴巴拉打趣說,男人不能看。小牛犢出生後,花母牛在它身上舔個沒完,那份深情好讓人感動。可惜,小牛犢是公的,達爾文家不留。加夫的老闆特吝嗇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火雞飼養場。火雞救過這塊大陸的最早期移民,所以成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光是每年的感恩節,美國人就要吃掉4500萬隻火雞。加夫是火雞飼養場的管理員,也是瑪吉的好朋友。他帶我們看了三個大雞圈,每個圈裡都有七八千隻火雞,進食、喂水、通風、清潔全部都是自動化。火雞依照年齡分圈,最大的已經22周,再經過兩周就要送進屠宰場。我跟它們說「餐桌上見」,有幾個傢伙還直點頭。加夫獨自照料這麼大個飼養場,一干就是14年。他的老闆在威斯康星州,居然從未來過。這位甩手掌柜還特吝嗇,付給加夫的薪水只夠維持最低生活。瑪吉一直為他鳴不平,但生性樂觀的加夫本人倒好像不太介意。從飼養場出來,已是傍晚。站在中部大平原上,我才真正體悟到《美麗的亞美利亞》這首歌的意境。快分手時,我不知怎麼感謝瑪吉才好,她卻一個勁兒地說自己今天收穫大。多善良的美國鄉村婦女
美國鄉下人的自來水和抽水馬桶
[美]丁林回國探親,親友們跟我們聊遍了美國上上下下的大事小事,就是沒有問起過,在美國的農村,鄉下人是怎麼處理飲用水、垃圾和糞便的?大家居然都把它疏忽了。先說自來水。美國農村的市鎮通常很小,市鎮上多有自來水的統一供應,采自附近的河水或深井水,所以市鎮上也就有了高高的水塔,成為市鎮的一個標誌。這和我們的城市或單位的水塔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所有的自來水都達到可以直接飲用的標準,打開龍頭就喝。美國人不習慣喝開水。有一年,一個地方由於發洪水而致水源污染,自來水沒法喝了,喝了要拉肚子,那兒的中國人就教大家燒開了喝。我親耳聽到一個美國人為此對亞洲人的智慧讚不絕口。一般美國人沒有這個知識。然而,美國農村的大多數人不是住在市鎮,而是一家一戶分散住在自家的地上,沒有統一的自來水供應。不過,你要是去做客,不會感覺到這一點。因為你看到他們龍頭一擰,照樣有冷、熱「自來」水。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簡單,這個自來水還是來自每家自己的井水。老式的還是大口徑開挖的井,新的則都是小口徑的機鑽深井。自來水的訣竅是,不管什麼形式的井,井口都安有一個電動水泵。水泵的出口接通一個壓力罐,樣子有點像我們的燃氣罐,一般家用的壓力罐比一個籃球大不了多少。壓力罐的內部構造是,一半是密封的空氣,還有一半是來自水泵的水。壓力罐的出口就是自來水了。在水泵和壓力罐之間是一個壓力開關,用以控制水泵的開和關。當住宅的水龍頭打開放水,壓力罐維持的水壓下降,開關自動打開,水泵就工作供水,維護壓力罐的壓力,水就「自來」。當龍頭關閉,壓力罐的壓力達到一定水平,壓力開關自動關閉,水泵就停止工作。這樣的水井一般是在前院或後院,平時是封蓋的,以保持清潔。考究一點的人家還把它的外部做成老式的井欄,裝上軲轆水桶,純做裝飾,有時周圍還種上一些花草。從原理來講,壓力罐相當於高架水塔,功能是維持水壓,壓力開關就相當於水塔里的浮球閥。不過有了壓力罐和水泵的組合,就不用一家一戶都在房頂蓋一個水塔了。這一套設備在哪個小鎮的店裡都有賣的,一般自己就可以安裝。這就是美國的農戶家家都有常流不斷的自來水的小訣竅。解決了水的供應,還有水的質量問題。現在的鑽井公司在鑽一口新井時,一般都鑽到地下水,並且經過檢驗,達到飲用水標準才可以交付使用。至於老井,特別是老式的井,地方上有專門的服務商家,免費檢驗水質,檢查從細菌到重金屬的各項指標,如果達不到標準,才收費為你做出處理,直到達標為止。再說廁所和下水。在歷史上,美國農村的廁所也曾經跟我國農村茅房差不多,只不過這種茅房在今天的美國已經絕跡了。大概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各地就先後通過了地方法規,禁止這種敞開式的對糞便不經處理的簡易廁所。辦法很簡單,因為有自來水,所以廁所里都使用抽水馬桶。每一個農戶都在地下安裝一個化糞罐。老式的化糞罐有水泥的,新式的大多是玻璃鋼的,輕便,結實,密封性好。在安裝時,罐中就投有特殊的發酵菌種,以後菌種還可以添加。所有糞便與污水在罐中經過發酵,固體部分大大減少,經過化糞罐處理的液體,變成近乎清水,然後就在地下排放,滲入土壤。因此,美國生產的所有手紙,都規定必須是能夠被菌種「吃掉」的。化糞罐的排放口和水井有一定的距離,以保證水井的清潔。化糞罐一次安裝可以供一戶人家連續使用20多年,在20年以後,要清除罐中的固體物。有商家專門提供這種服務。清除一次以後又可以使用20年。至於美國農村的垃圾處理,就由小小的家庭公司來承擔了。在這種公司乾的也是農民,他們開著小垃圾車,每周一次到各家各戶收取垃圾,也收一點費用。雖然美國的農戶遠比中國分散,但是,垃圾公司會深入到每個角落。土地是私有的,住宅外的環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農民覺得美化環境是最自然的事情。美國人是比較相信設備的,他們習慣於用設計完善、製作精良、功能可靠的設備來解決問題。一口自動工作的水井和一個地下化糞罐,就解決了分散的美國農戶的上下水問題。在美國農村生活多年,很少聽說由於飲水不潔而引起的疾病。在美國常做體檢,他們一般不檢查我們現在必查的肝功能。新移民拿綠卡的時候,他們查艾滋病肺結核,卻不查肝炎,因為肝炎很少。在美國各地旅行,走了不知多少鄉村小鎮,從來沒有聞到不雅的氣味,從來沒有看到污水坑。從技術上說,不過一井一罐而已。縱觀人類文明,從古埃及到古羅馬到秦皇漢武,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乃至後現代,看一個文明的發達和健康程度,固然有很多標準,但有一個既簡單又準確的指標,只要一瞥就可知,就是看這一文明處理飲用水和人類排泄物的技術和標準。用建築業的話來說,就是看這一人類群落的上下水規範。儘管我們蓋了不少星級賓館,但廣大農村及有些城市在上下水處理上還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我們的問題常常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小看了這些小事上。
推薦閱讀:
※美國見聞錄之十九:獨立、自由、洒脫的美國老人
※食肉動物看過來:美國10大頂級漢堡店
※布魯塞爾恐襲牽動美國大選,反恐考驗候選人
※美國東海岸一道火光衝天!某些中國人撲通就跪下了,竟高呼:美國萬歲!
※金融孤立!美國要把朝鮮從全球銀行體系中隔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