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誦經的意義和目的

誦經的意義和目的

誦經的意義如同我們眼前出現一位得以信賴的聖者、導師(釋加牟尼佛),讓我們學習做模範;雖然他已涅槃,我們無法從中直接得到指引。但,他曾經教誨過的、令大眾受用的法,都一一由他的徒弟詳細記錄下來了。

我們把經文念一遍,就如同佛陀站在眼前為我們說法,然後我們再進一步思維、應用、實踐、體證個中真理。

再者,我們如果看不懂經文,可以透過誦經的方式把它誦過去,在誦經的當下增長對心念的降服,讓心不散漫,驅除雜念、妄想與貪嗔痴,並借著誦經讓心專註,一時放下某一些意業,這是達到開發自我真心的其中一個方法。

所以,誦經確實可以讓我們達到開悟、心定,甚至了生脫死,但,問題是我們往往有口無心,誦經的同時仍然煩煩惱惱,當然得利不當。

佛教修持療法包含拜佛、念佛、念經、禪修打坐、經行、放生、助印善書、布施行善、做義工。以上各種修持均以「信」為大前提。如果信得不夠虔誠,或半信半疑,效果就會打折扣。今逐項略作說明。先說拜佛,拜佛的學問並非淺顯。道證法師最近著有《拜佛與醫學》一書,詳述正確的拜佛方法絕對有助於健康。拜佛之時,內心要清凈、專註、虔誠之外,拜下去五體投地時,尤須講求姿勢的正確。

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那就是兩個腳背必須貼住地面,臀部不可翹起,而應該往腳後跟內側坐下去,如此可以使整根脊椎骨,一節一節鬆開,使整條脊椎氣血順暢。有不少人脊椎長了骨刺,就因每天勤於拜佛而痊癒了。拜佛是一種非常完善的軟身運動,因此它也是一種治百病的氣功。拜佛時全身放鬆,心裡觀想佛菩薩完美的形象,拜下去時,氣血往頭部貫注,可以促進臉部皮膚的新陳代謝,因此有美容的效果;站起來時,由於兩腳用力,全身氣血又往下降。一下一起之間,氣血在全身上下週流,這完全合乎道家所說的「大週天」原理。所以員林蓮社的鑑因法師常說:「每天拜佛叄百拜可以統治百病。拜佛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拜佛而覺得是大享受,可以說已經得到拜佛叄昧了。鑑因法師每天拜佛叄百拜已持續很多年,難怪他臉上有光,笑容滿面。拜佛與念佛最重要的是會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了佛力加持,就能身體健康,事業順利,業障消除,智慧開顯,前途光明,臨命終時,又可以往生佛國凈土。念經治病乃自古相傳之法。念的經包含《金剛經》、《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無量壽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佛頂首楞嚴神呪》、《地藏菩薩本願經》、《藥師經》。

至於念經為何能治病?這是因為經文本身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使患者消除疾病死亡的恐懼,並加強其信心,啟發其智慧,增益其福報。禪修打坐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禪修時,患者專註其心,令精氣凝聚,因此本身潛能遂得以啟發,一切慢性病便可不求癒而自癒。經行實等於動中求靜的功夫,和打坐可以相輔相成。

從表象看,經行形同慢步走與快步走,但因為精神統一的關係,其養生治病的效果超過一般的散步。放生可以治病延年益壽,這是基於佛教善有善報的理論,但這方面也有不勝枚舉的感應事迹可作見證。至於以助印善書、布施行善、做義工來祈求自身獲得健康,消除疾病,這是患者藉此來得到精神的歡喜與安慰,其效果若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非局外人所能了解。

疾病的根源有三種:

第一是生理病,《華嚴經》講,虛空法界一切諸法,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佛法的基礎、根本,一切諸佛就是從此基礎上建立佛法,為眾生宣說無量無邊的法門。所以,事實真相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心識,能變能現的是正報,所變所現的是依報。若依報一切都能隨順正報,所謂是「隨順自然生態」,這是最健康、最美好的。

身體是個小宇宙,每個器官、每根微血管、每個細胞,若能隨順自然生態,就可百病不生。反之,不能隨順自然,就會生病,這是屬於生理上的病源。這個自然就是自己的心性,佛說「真心離念」,真心沒有一個妄念就是自然。由此可知,起心動念是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違背自然、違背心性,於是破壞了我們的器官、血脈、細胞等組織,這是疾病產生的原因。所以,心地愈清凈,病痛就愈少,業障也就減輕。所有的麻煩都從妄想而生,這不但是病苦的根源,也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源。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要修清凈心、平等心、真誠心,回歸自然,回歸法性。

回歸法性,就是「法身菩薩」,永遠沒有生死、沒有煩惱、沒有病痛。這樣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以及諸佛菩薩的報土都是如此。眾生迷失了自性,違反了自然,所以才遭受種種苦難。真正有志氣、有智慧之人,會找尋苦難的根源,並將之消除,恢復到最健康、最幸福的長壽之道,亦即《無量壽經》講的「無量壽」。無量壽是每個人本有的,就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才會變成生死輪迴,造成這種惡相。

第二是冤業病,就是冤家債主纏身。《慈悲三昧水懺》是最顯著的例子,記載了唐朝悟達國師的公案。悟達國師是十世高僧,修行功夫很好,持戒精嚴,善根不昧,連續十世出家修行。到第十世智慧福德都很有成就,於是做了帝王的老師。這不是一世的修行,而是很多世的修行,智慧福德的累積,才能作帝王師。假若他能遇到凈土法門,早就到極樂世界作佛了。

悟達國師接受皇帝供養沉香寶座(以沉香雕成的太師椅),因此心生歡喜(歡喜是煩惱,屬於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愛、惡、欲)。一念的歡喜之心,護法神就離開了,冤家債主找上身,得了個「人面瘡」,苦不堪言。皇帝找一流的大夫為他診斷,也沒法子。他生生世世是真用功,只是現前接受供養,心生歡喜而煩惱現前。所以,佛交代出家弟子要「以苦為師」,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很多修行人,一接受信徒五欲六塵的供養,就回到阿鼻地獄去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榜樣,是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絕對不會退墮。

「人面瘡」是悟達國師宿世的冤家債主,過去是他的同事,被他害死了,所以怨恨結得很深。他是個修行人,有護法神保護,雖然冤家生生世世環伺身邊,仍然不能貼近。於是到了第十世,終於有了機會,冤家就附身了。他有這個難,佛菩薩知道;《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囑咐大菩薩要常照顧小菩薩。悟達國師早年作小和尚時,遇到一個長了毒瘡的乞丐,臭味難聞,沒有人願意接近這個乞丐。他看到之後,生起慈悲心來照顧,並用口將毒吸出來。以後乞丐病稍微好一點,就告訴他:「你將來若遭遇困難時,你來找我,我住在四川一個山上,山上有兩棵松樹」。

悟達國師遭遇「人面瘡」後,忽然想起了這個乞丐的話,所以就到四川去找他。照著他的指示,果然看到這兩棵樹,他到那裡去祈求,忽然看到一個大道場。從前生病的乞丐,就是迦諾迦尊者示現,是一個大阿羅漢,來試試他有沒有道心、慈悲心,也知道他將來會有「人面瘡」的災難。後來,迦諾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洗「人面瘡」,「人面瘡」開口說話,說出過去生中的業緣,悟達國師這才完全明了。迦諾迦尊者為他們調解,冤家離開了,悟達國師的病就好了。

所以,一個人在世間,不要與人結怨,非常重要。人家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要甘心忍受,決不能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若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他今天侮辱我、陷害我,甚至於殺害我,必定是過去生中我曾經害過他、侮辱過他,今天他對我如此,這個帳就了結,一筆勾消。所以,一切要做還債想,來世再相遇就是好朋友,不會再做冤家對頭。因此,決不能有一絲毫傷害別人的心,不能有一絲毫傷害別人的行為,這就是修行,你才真正有福。

不可與一切眾生結怨,連一切畜生都不可以結怨。《楞嚴經》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人吃羊肉,人死了以後變羊,羊死了以後變人,人又吃羊肉,生生世世吃來吃去,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報絕對不會報得恰好,總是會過頭,每一世都過頭,到後來就造成了大劫難。《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有一大段說明文昌帝君過去生中所造的殺業,由很小的殺業累積到十幾世,就變成嚴重的殺業,果報都在阿鼻地獄。這是疾病的第二種因緣。若遇到這種疾病,以誦經、念佛、修積的功德迴向,這是調解。他接受了,問題就解決;他要是不接受,還是有麻煩。

第三是業障病,不屬於生理,也不屬於冤業,是自己造作的惡業太多。這種病,醫藥沒有效果,誦經、拜懺、迴向也沒有效果,只有用真誠懺悔心才有救。換句話說,要以真誠心修懺悔法,改過自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消除這種病苦。所以,凡是病痛必有原因,將原因消除,才能恢復真正的健康。

這三種病,在現前社會裡常常見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無一不得救。這些事情,唯有佛法講得透徹、圓滿,我們學佛也必須要知道。有健康的身體,心地清凈、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礙就減少,修行證果就能一帆風順。

病是很複雜的,看病一定要多管齊下,既要到醫院看病,也要念佛,還要放生,這樣病才能無處藏身,就像修補一件複雜的藝術品,那裡破了就要用相應的材質與工藝處理。一般來說得病是冤家債主找到頭上了,過去有個「人面瘡」的故事,就是這樣,冤家變做身上的膿瘡來折磨他,那瘡上還有那冤家以前的容貌,眾生的業報所感實與這個宇宙一樣,真是千奇百怪呀。因此如果你去醫院看病已經不起作用了,試試念念「金剛薩垛心咒」吧,可消業,清除冤情寨主的怨氣,超贊的!

現在的人信佛多是認為佛能治病,許多都是有了病去信佛,更有甚至信佛是為求財。

最近我師傅拿了一本書介紹歪脖老母的,說什麼誰誰誰向歪脖老母許願,發財,高考之前不好好看書去拜老母,考前頭一天晚上夢見考題,云云。此書說歪脖老母乃觀世音第三十一世真身,能度世人。

不管是觀音還是菩薩,歸根結底都是由佛教而來,佛度人,佛為什麼要幫人發財,幫人求名?

從兩個矛盾的方面入手,來分析一下佛:

(一)認為真的有佛,但佛並非如信徒們認識的那樣,無所不能。佛應該就是古代的智者,他們看透生死,對生活中的事情有很深的認識,大徹大悟,於是開始有人象他們求教,求教的人多了,便逐漸形成一個教派,於是慢慢佛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衍生出來。所以從此觀點來看向佛求任何事都是白費,他只是個死人而已。

(二)也是認為真是有佛,相信佛有大神通。佛教講究的事戒掉一切慾望,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說『色既是空,空既是色』。佛既然把這些都視為當捨棄的,那麼就應該不會滿足他的信徒們在這些方面的慾望。那麼求佛有是求的什麼呢?求佛不如去修身,說不定你修來修去成佛了,求他做甚?

誦經也是如此的。為什麼要誦經?為什麼要打坐?我們要把這個觀念弄清楚。社會上也有很多人誦經,很多人打坐,他有沒有功德?不一定有功德。不但沒有功德,還給自己帶來些煩惱。為什麼?譬如誦經,社會上有所謂誦經團,人家死了,請他們誦經,誦了經以後,還要講價錢,跟買賣一樣,就是把佛經,當成做買賣、做生意了,對我們佛法來講,這就稱之為『販賣如來』,不但沒有功德,而且還遭罪過。同樣是佛法,誦經是好事,為什麼會變成罪過?就是因為這念心不正!我們打坐也是一樣的。打坐可以明心見性,可以修定修慧,可以得到禪定,社會上有很多人來打坐,他不是基於這個觀點,而是想:我來打坐,可能得到神通,我來打坐,菩薩會來跟我講話,可能可以悟個『明牌』出來,這樣子來打坐,可能會得到神經病,實實在在是如此的。打坐有所求,希望菩薩告訴你,某某人的三世因果,這樣子保證你會出毛病,所以這念心,非常地微妙,心正了,時時刻刻都是善法,時時刻刻都是光明;這念心不正,做了事情也不一定能得到福報。

問題:誦經有何意義?常誦經對人有幫助的原因何在?幫助又來自何處?

經有「貫攝常法」之義,將佛陀所說的法,一句一句貫串起來,成為章句便是貫攝。「常法」有恆常不變之義,唯有真理才能真實不變,佛法便是真理。世間的道理會因為政策、風俗、國度、時代而變遷,而佛法不論時間、空間的轉換皆不變異。

例如佛法所說因果、心性、無常的道理,不論從任何時間、空間、地點,用任何邏輯來探討都不會改變,因為它是一種定則,真實不虛、法爾如是。

真理並非是佛教所自創,也並非是佛陀個人主觀的想法,不管佛教存不存在,這樣的軌則,本來就在。只是眾生不解,看不破放不下,所以有種種痛苦的輪轉。佛陀以圓滿的智能,看清楚這些不變的真理,愍念眾生故,假語言之方便將真理說出,令眾生能夠體解大道,解脫輪迴煩惱與種種痛苦。

如果不能了達真理、不明因緣、因果與心性的道理。凡事便容易顛倒執著,對愛情、財富、親眷、名利、身體……等,有太多放不下的貪求和痛苦,隨順慾望造作惡業的因果最後終會回歸自身、體達真理,從因緣、因果、心性中,看清楚萬事萬物虛妄的假相,不為自己的慾望所騙,了達這一生所該努力的方向,既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隨順造業。

明白這一生要積極努力的目標是在體悟這念心性,清楚明白,時時做主,自能體解「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光風霽月的胸懷。

  佛法是真理,當我們在讀誦經典時也就是在熏習這些真理的觀念,一遍、兩遍不斷的熏習,日久功深,種種煩惱執著與妄想自然能轉化,涵養面對人生的智能。最後煩惱少了,本具的智能及慈悲彰顯,甚至生死大事也能自在做主。

經典,是佛陀開示的法要,能教導人超凡入聖,經典所在之處如同佛在,若有人能虔恭誦持,諸天護法也會隨時聽聞,所以能以恭敬心誦持經典的人,必常為諸天善神所護佑。

誦經時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口中念的是經文,端身正坐,心中思惟經中的義理,身口意三業都清凈,便成就無量的善法功德。更進一步將此功德迴向法界一切有情,咸能業障消除,離苦得樂,不僅自利還能利他。

每一天都從自心發起至誠的善念,將此誦經利益迴向一切有情,不論有緣無緣的人都能法喜均沾,冥冥中也跟無量眾生結下善緣,心念在發願中逐漸的柔軟、慈悲;家庭、事業、人際也會因為心念的轉化而變得愈來愈和諧。

這些都是誦經的功德與利益;然而,佛法中不論誦經、念佛、持咒這些都是方便法門,透過這些幫助讓我們體解大道,安心、定心;最後由煩惱解脫、由輪迴解脫,更進一步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才是熏習這些方便最主要的目的。

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呢?平時念佛就是為臨終時作一個準備。為什麼不等到臨終時才念呢?因為習慣是日積月累而成的。你平時沒有念佛的習慣,等到臨命終時,就想不起來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時要學著念佛,修凈土法門,等到臨命終時才不會驚慌失措,而得以平安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比丘時,曾發四十八大願,其中說:我成佛之後,十方所有的眾生若有念「阿彌陀」念我名號者,我一定接引他們到我的世界來,將來成佛。在我的世界裡,眾生都是由蓮華化生,故身體清凈無染。因阿彌陀佛發這種大願,所以一切眾生都應該修念佛法門。這是很對機、很容易修的一個法門。在經上又說:「末法人修行,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此即說一億人修行,一個人得道的都沒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得度。尤其現在末法時代,念佛正與一般人的根機相應。

但在西方,現在不是末法時代,可以說是正法時代。為什麼說是正法時代?因為佛法剛剛傳到西方國家來,正要興旺。所以現在美國有很多人歡喜參禪打坐,這也是正法的表現。在正法時期,也可以修念佛法門;末法時期也可以修念佛法門,什麼時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對於其他法門,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門。

永明延壽大師說:「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又參禪又念佛,好像老虎有犄角似的。「現世為人師」現世可以為人的師表,「將來做佛祖」,將來可以成佛做祖。

故真正參禪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真正念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參禪。再深一層說,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參禪,真正參禪的人也就是真正持戒。那麼真正講經說法的人,他是為講經而講經,也就是真正參禪。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又會參禪,又會講經,這是宗說兼通。再進一層說,真正持咒的人,真正修密宗的人,也就是真正參禪。

  禪、教、律、密、凈,雖說五宗,歸根究底說的都是一個,沒有兩個。其實再深一層說,連一個也沒有,怎麼會有五個呢?真正學佛法的人,在這一點上應該明白。所以有的人有門戶之見,認為念佛法門最高,參禪不對;或者有人說參禪最高,念佛錯誤,這都是沒有明白佛法的人。應知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既無法可得,何必又在頭上安頭呢?何必無事找事做呢?你若真明白法了,無法可得。可是對一些不明白法的人,你對他說根本什麼也沒有,他就會失望。所以佛施權法,就是為了說實法,說權智,為的是實智。實智是什麼呢?實智是一個「歸無所得」實相無相、無所不相,這才是真實的智慧。

學佛的目的

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有一個目的。做事如果不預定一個目的,就如同船行大海無舵一般,不僅無法順利航向彼岸,甚且會隨波逐流,而離岸愈遠。因此沒有目標,不但會浪費時間、精力,甚至一念偏差,就會造成一生的不幸和遺憾呢!

學佛,當然更須要認清目的:否則學佛或學魔或學外道就不易分辨了。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即是「轉迷成悟」和「離苦得樂」。但「迷」是迷個什麼呢?「悟」又是悟個什麼呢?迷就是昧於宇宙人生真理、不明人生本然的真相、也不明宇宙緣起無常的事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而我們卻習慣於主觀上的妄想執著,盲目、拚命去追逐幻生幻滅的一切事物,誤認虛幻的萬法為常住不壞,及五蘊和合的身心為真我;以至執我、執法、起惑造業、終至流浪生死、沉淪苦海。而「悟」又是悟個什麼呢?就是對於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緣起的事相,有透徹的理解,知道是緣生性空,緣起無我,(緣生:眾緣和合而生,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說眾緣合成的諸法、其性本空,無有真實的自體。)因此不會執著、自尋煩惱,再造惡業,以招苦果。

換句話說,「迷」就是不明人生真相,不知修習戒定慧以求真正離苦得樂,反而因貪、嗔、痴、惡習薰染而起惑造業,胡亂非為,終成煩惱無邊的罪業。「悟」就是明辨事實真相,了知諸法性空、緣起無我的道理,對於世間的一切事物,不爭不執;既於現世,便可減少許多自尋苦惱的痛苦了,若再依戒定慧三學去修習;依戒習定,由定發慧,便可直破無明、截斷生死的根源,就可獲得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

但是學佛的目的,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更要為一切眾生排除苦難、得到快樂而努力。學佛行者於修習戒定慧得證涅槃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為社會服務,教導社會、化度社會,使廣大的人群、眾生、一切有情都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如觀世音菩薩說的:「我不度眾生、誰度眾生」,以及地藏菩薩所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僅學佛的目的達成,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所以,學佛不光是為自己求安樂,更須為眾生離諸苦:而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聖人——佛陀;就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

念經可以抑制自己的亢奮,保持住清醒,在結束之前發現一切的平凡。並不是你可以想像,如果你沒有了解。厭惡的神情在內心萌發,無所謂,我說請便。我說,我就是我。

如果世界鄙視你,那是你的個性太突出。如果世界拋棄你,那是你的存在是它的威脅。

沒有期望一種東西叫做交流,彼此都只願一個人翻江倒海。致使兩個人山崩地裂。

有一種唬人的東西叫永恆,博取了青年的信仰。賺得了一批又一批的仰慕者。

  有一個謊言叫諾言,它的存在讓世界變得真美麗啊!

  紅色的燈,白色的線,十字路口的徘徊。

  紅色的血,白色的布,黃泉路上的直悼。

  沉迷於酒杯中液體的興奮,痴狂著追求著虛榮。

  從天空會掉落的是雨,從高樓墜落的是你。

  沒有含蓄,沒有過程,只有結果,只有漠然。

  你看清楚的是什麼,你知了的又是什麼?

  如果真愛著他,心中總會有個夢。

  號稱理性的人,無非就是冷酷的人,扼殺一切的奇蹟。

  妄稱感性的人,無非就是多情的人,慾望站住了心靈。

  所有冷眼旁觀的人,通通應該去槍斃,你們這樣是犯罪。

觸摸大地,最後的歸宿,也許是在火焰中掙扎的思想。或許,在棺材中腐爛。

  狂妄的人,癲癇病似得發作。折磨著肉體和大腦,拚命地想。

  冷靜的人,中風病後的表現,擔心著慾望和衝動,努力剋制。

時間在流逝,我們都是關在一個牢籠的人,彼此交換著眼神,彼此留下了姓名。

人,團體,社會,國家,世界,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整個宇宙。一個又一個得套子,直到無法再套,如同程菊花的呼啦圈。

人生是短暫的,放下執著、妄念,虔誠誦經、學佛、拜佛,明心見性,真誠的對待人世間的一切事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做善事,莫問前程,這樣必然可以獲得真正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推薦閱讀:

兩百多年前,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真正目的
丹道證悟:性命雙修的目的是「盡性了命」!
震撼!全球20具最受矚目的木乃伊
揭穿假正經女人真面目的7個妙招

TAG:意義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