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般舟三昧經的念佛偏重自力,靠熄滅煩惱妄想入禪定而見佛,末法眾生成就困難

凈土教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大概分為三大流派,第一就是慧遠流,第二善導流,第三慈愍流。慧遠流的念佛比較偏重自力。慧遠大師是我們中國凈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在東晉那個時代,《觀經》這部教法還未被翻譯成漢文流傳到我們中國,所以慧遠大師所修學的凈土教典並非《觀經》,所根據的是《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經》的念佛教法,與《觀經》的念佛教法是不同的。《般舟三昧經》所教導的念佛,是要在一期九十天裡面精進用功稱念,不能休息,日中一食。精進用功拜佛、念佛,以期在一期的九十天當中,息諸內心的煩惱妄想,能入禪定而見佛,這就是念佛定中見佛決定往生的教法。因為這個教法對末法時代煩惱厚重的眾生而言,要成就比較困難,但是對根性猛利的古德,他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容易。所以如果法與機能相應、能成就,則法對機來講就是最好的教法。第二善導流的念佛,偏重他力本願,也因為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所化現,對凈土普被三根、利鈍全收,徹底站在佛發願要度眾生的立場,來彰顯凈土的教理。《觀經》這部教典,到了下品觀下品下生,我們看到世尊為我們開示真相,就是連一生造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具足十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個一生造盡五逆十惡的人,在臨命終才聽到佛號的道理,而稱念十聲的佛號,往生到西方佛國,這也是在彰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舍任何一個眾生,彰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根本精神。因為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為救盡十方一切眾生而發願。第十八願法藏菩薩發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方的眾生,乃至十念,如果我沒有辦法救度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就不成佛。成就了十方每一個眾生決定可以成佛的法藏菩薩,成就了六度萬行,也成就了四十八大願的每一願,也成就了這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的無上功德。所以善導大師是站在阿彌陀佛悲心愿力、名號決定能利益眾生、救度眾生的立場,來彰顯凈土教法,所以對工商社會很忙碌的四眾弟子而言,對煩惱厚重、充滿貪瞋痴三毒的眾生而言,念南無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根據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教法來修學,是決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我們採用善導大師的著書《觀經四帖疏》。第三流慈愍流。慈愍流的念佛,除了念南無阿彌陀佛以外,兼修六度萬行,這是一般教界很多人在修學的凈土教法。不論是慧遠流、善導流與慈愍流,總是每一個祖師契應不同的眾生而彰顯這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的真理,因此我們如果相應任何一位祖師的教法,依教奉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根據世尊的《觀經》教法。如果我們自信我們念佛無法念到功夫成片,無法念到入禪定、得三昧的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我們依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教法修學,使我們明白,念佛雖然有煩惱、有妄想,照樣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我們眾生而言,我們念佛豈不是就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是!既然是如此,《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的著作,就很值得我們研究探討了。摘自:信願法師:凡夫得以解脫的寶典——《觀經》(發布者: 歡迎投稿,責編:無量光,網站:佛要救你,討論請進入:佛教論壇)
推薦閱讀:

首愚法師開示修持准提法必須詳參《藥師經》
佛學問答:昌臻老法師答西昌居士問
凈空法師:海賢老和尚說,往生靠別人助念,那是不信佛、不可靠
凈空法師:不同宗教創始人化身的千手觀音像
傳喜法師法語——(二)

TAG:禪定 | 成就 | 妄想 | 煩惱 | 困難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