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考
鬼谷子考
鬼谷子,是一位人盡皆知而不識,家喻戶曉而不明,人神兼備的高古隱逸名士,但迄20世紀末為止,文壇書肆雖可見二三冊有關鬼谷子之出版物,然或譯自東洋扶桑,或淪胥於野史稗乘者流,既無力拯濟鬼谷子出「子不語」之林,更談不上為其升座開光了。關於鬼谷子,尚古典章史傳,語焉不詳;秦漢以降之士林,雖間有論及,亦止於吉光片羽;至於晚近之學術界,庶幾忘遺。茲不揣淺陋,博征遠紹,索隱鉤沉,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對鬼谷子及其相關問題,草為斯論,以求方家賜教法正。
鬼谷子,是人還是神?此乃千古之謎。要解決這一問題,只有運用近世學術大師王國維先生的「二重證據法」———即以地下之材料與紙上之材料互相參證,才能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掃去歲月的層層塵埃,透過神秘的宗教靈光,以見其本來面目。 關於紙上材料,這是研究鬼谷子最主要的依託。儘管年深日久,書缺有間,歷史迭變,文有斷爛,但只要心平氣和地去品味梳理,仍可從字縫中依稀窺見鬼谷子的客觀歷史存在。 鬼谷子的歷史典故,除了見之於《戰國策》之外,還見於司馬遷《史記》。《史記·蘇秦傳》云:「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師事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又,《史記·張儀傳》稱:「張儀者,魏人也。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蘇秦自不及張儀。」竹帛丹青,載於史冊,出於太史公筆下,言之鑿鑿,言其偽者自偽矣。
(一)司馬遷之筆是慎重的,其作《史記》一是依靠當時皇家所藏大量先秦典籍,二是依靠其本人行萬里路,周遊天下,遍訪各地所得到的實物及口碑材料。(二) 司馬遷之語,毫不含糊閃爍,而是「下定義」性的判斷句式,擲地有聲。(三)蘇秦和張儀憑三寸不爛之舌與兩行伶俐之齒,在戰國時代,出將入相,折衝樽俎,捭闔天下,是縱橫家之代表,此無可疑者,信此徒之真便不當獨疑乃師之偽。(四)史遷生於漢初,去古未遠,戰國史實,並非茫昧不可稽考。(五)疑鬼谷子之偽者,拿不出一條確切材料去支撐其說,此恰應考據學「證有容易證無難」之法則。 自西漢迄於唐代,對鬼谷子之存在基本上是確信不疑的。
西漢之揚雄《法言·淵騫》曰:「或問:『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之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是夫?』曰:『詐人也,聖人惡諸。』」按:「詐人也,聖人惡諸」之語,指張儀、蘇秦習乃師鬼谷縱橫捭闔之術,遊說天下,以售其「詐」,故「聖人惡諸」而不齒。 東漢之王充《論衡·明雩》曰:「蘇秦、張儀,悲說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又《論衡·答佞》曰:「佞人自有以詐人,及其說人主,須術以動之。猶人有勇威,及戰鬥,須以兵法以進眾。術則從橫,師則鬼谷也。」兩篇文字對照參證,可見王充對鬼谷子作為縱橫家的開山祖師是信而不疑的。 漢魏時代的蔡邕,經過對文獻的研究,並實地考察,在《琴纂》中對「儀秦學乎鬼谷術」持首肯態度。魏晉時期的皇甫謐,曾對《鬼谷子》一書作過註疏,其注在《太平御覽》中可見一斑。東晉時代的郭璞,既是中國神秘文化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人物,更是一位大學者、文學家。其有《遊仙詩》14首,其中寫道:「青溪千萬仞,中有一道士。雲是梁棟間,風出窗戶里。借問此何誰,雲是鬼谷子。」又,其《登百尺樓賦》謂:「異傳岩之幽人,神介山之伯子。揖首陽之二老,招鬼谷之隱士。」對鬼谷子充滿崇仰神往之情。 南朝·宋之裴駰作《史記集解》,引證長於考釋的漢代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曰:「鬼谷先生,六國時縱橫家。」其又引晉朝大學者徐廣(著有《史記音義》、《車服儀注》、《晉紀》及《答禮問》等)之言,稱:「潁川陽城有鬼谷,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按:裴氏之作,為《史記》「三家注」之一,其權威性是可信的。 東晉之王嘉《拾遺記》一書中,有張儀、蘇秦師事鬼谷子之故事。其稱:「張儀、蘇秦二人同志發學,……嘗息於在樹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問二子:『何勤苦也?』儀、秦又問之:『子何國人?』答曰:『吾生於歸谷,亦云鬼谷子。』……乃請其術,教以干世出俗之辯。即探胸內得二卷書目,言輔時之事。」王氏之言,語雖演繹,亦必有本,並可見當時關於鬼谷子傳說流傳之廣。 梁元帝蕭繹《金樓子》稱:「秦始皇聞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關於秦始皇派徐福入東海求仙物以圖長生之事,秦漢史學術界是肯定的,這不僅在《太平御覽》所引《仙傳拾遺》中有生動記載,就是早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已有客觀敘述。按司馬遷之說,秦始皇是受了徐福和盧生等燕齊方士的蠱惑,才有如此異常舉措的,一旦等他發現上當受騙,就龍顏大怒。實際上,秦始皇從李斯之言,「別黑白而定一尊,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為統一全國思想而「焚書坑儒」,在所緝捕坑殺的文化人之中,方士是佔了最大比重的。他對方士的惱恨,對陰陽家的排摒,遠遠甚於儒家,因為方士或陰陽家是以談天說地、比神化仙為能事,最易「惑亂黔首」而影響其政治思想統治的。至於派人去求仙物是否受了鬼谷子的鼓動,可以作這樣的理解,秦始皇身邊有號稱「鬼谷」的方士,或是鬼谷子的弟子門人,因為鬼谷子是一位集縱橫家、陰陽家、兵家、道家於一身的人物。 《隋書·經籍志》「縱橫家」類說:「鬼谷子,周世隱於鬼谷。」這是正史中第一次正面記載鬼谷子的身世。唐代學者李善在《文選》注中,既提到了《史記·蘇秦傳》,又提到了徐廣之成說,還引用了樂壹的《鬼谷子序》,稱:「周時有豪士隱於鬼谷者,自號鬼谷子,言其自遠也,然鬼谷之名,隱者之通號也。」唐代馬總《意林》,採用了樂壹的說法,既肯定周時有隱逸高士號曰「鬼谷子」,又據樂壹所說「鬼谷之名,乃隱者之通號也」之言,來推衍《鬼谷子》「此蘇秦作書記之也,鬼之言遠,猶司馬相如『假無是公云爾』」。既承認「周時有豪士隱居鬼谷,自號鬼谷先生」,又說是「無是公」,馬總是自相矛盾的。 宋代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和《太平廣記》,都承認鬼谷子實有其人《,太平御覽》曰:「鬼谷子曰:『周有豪士,居鬼谷,號為鬼谷先生。』」《太平廣記》曰:「鬼谷先生,晉平公時人,隱居鬼谷,因為其號。」 此後,宋代晃公武的《郡齋讀書志》、鄭樵的《通志·藝文》,明代宋濂《諸子辯》、李傑《道藏目錄詳註》、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十五史補編·漢書藝文志考證》、《蠡勺編》、《中興書目》等文獻,對鬼谷子其人的歷史存在都是信而不疑的。
清代大學者孫星衍曾專門著有《鬼谷子》,民國學者俞木炎也著有《鬼谷子先生事略》。現代學者黃雲眉教授為清代學者姚際恆《古今偽書考》作《補證》,也沒有徹底否認鬼谷子其人的的客觀歷史存在。 綜上可見,關於鬼谷子其人,歷史典籍所載雖語焉不詳,但代有所論,不絕如縷,其在先秦時代的歷史客觀存在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肯定了鬼谷子其人的歷史存在,那麼其身世如何呢?對此,中國學術文化史上有如下說法: 第一種是「意解」說——明代正統《道藏》本《鬼谷子》引馬總按語謂:「周時有豪士隱者居鬼谷,自號鬼谷先生,無鄉里族姓名。」此說源於樂壹《鬼谷子注》。宋代王應麟在《〈漢書·藝文志〉考證》中進一步疏解道:「鬼,幽而顯也;鬼,扣而應者也。藏幽露顯,一扣一應,信如其名哉!」 第二種是「音解」說——東晉王嘉《拾遺記》稱,蘇秦、張儀初見鬼谷子,問:「子是何人?」答曰:「吾死於山谷,世論謂余歸穀子也。」三國·蜀之譙周《古史考》云:「儀、秦受術鬼谷先生,歸之聲與鬼相亂故也。」第三種是「指實」說——唐代詩仙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及陸龜蒙的詩都曾經說鬼谷子名「利」。五代十國時之後蜀的杜光庭在《求異記》中稱:「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雲姓王氏。」宋代李昉《太平廣記》謂:「隱居鬼谷,因為其號。先生姓王名利。」明代李傑《道藏目錄詳註》云:「鬼谷先生,晉平公時人,,姓王名栩。」徐道《神仙鑒》也認為鬼谷子姓王名栩。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里也說鬼谷子「相傳姓王名栩,晉平公時人」,這大概是受了李、徐二人的影響。明代只有宋濂《諸子辯》對鬼谷子名王利(一作詡、栩) 之說, 認為「妄矣」,說鬼谷子是「無姓名、里居」。 關於鬼谷子的真姓實名:「音解」說出於神仙附會「;「實指」說不僅是神仙附會色彩重,且為晚出,倒還是第一種「意解」說可信程度較高。至於民間傳說,說是一妙女偷食從骷髏頭裡生長出的谷穗孕而生鬼谷子,則分明是緣於「鬼骨」的子虛烏有的神話了。
作為縱橫家張儀和蘇秦的老師,鬼谷子大致生活於戰國時代。在「禮崩樂壞」,「天下無道」,諸侯競雄爭霸,狼煙烽火遍地的歲月,鬼谷子應該是一位隱逸高士。那麼,他隱修之地於今安在呢?對此問題,由於地下考古發掘資料欠缺,只能參照史乘,對地上古迹略作考辨。關於鬼谷子隱修處,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潁川陽城說——南朝·宋人裴駰《史記集解》引東晉學者徐廣之言稱:「潁川陽城有鬼谷,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謂:「鬼谷,地名也。扶風池陽、潁川陽城,並有鬼谷墟。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宋代王應麟《玉海》引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云:「鬼谷,谷名,在洛州陽城縣北五里。」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鬼谷,在告城縣北,即六國時鬼谷先生所居也。」按:唐代之告城,即指潁川陽城。 (二)關內雲陽說——宋代的樂史在《太平寰宇記》中說:「清水谷,一名鬼谷,蘇、張師事鬼谷先生學即此谷也。」此清水谷,即指關內雲陽之鬼谷。這可能是受了唐初學者劉伯庄在考證《史記》地名時所謂「鬼谷在關內雲陽是矣」一語的誘導。此「鬼谷」即《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中蘇代說秦王時提到的那個「鬼谷」,在今陝西省三原縣西北。 (三)楚荊青溪說——漢魏時的蔡邕,據《琴纂》記載曾赴青溪尋訪「鬼谷先生」(指號稱「鬼谷子」的隱士,或鬼谷子後繼門人)。東晉郭璞的《遊仙詩》和《登百尺樓賦》中曾提到青溪和「鬼谷子」。此青溪在晉代屬荊州轄臨沮縣境。據《荊州記》載,郭璞「嘗作臨沮長,故《遊仙詩》嗟青溪之美」。晉人皇甫謐作《鬼谷子注》云:「鬼谷先生,楚人也。生於周世,隱居鬼谷。」宋代鄭樵《通志·藝文》即采皇甫謐之說。明代徐道《神仙鑒》稱鬼谷子為「巫者」「絳都市北,有巫者王栩,山後人」,「歸隱青溪谷中」。近代學者俞木炎作《鬼谷子先生事略》也說鬼谷子為楚人。楚荊之青溪,有鬼谷洞,傳說鬼谷子曾在此隱居傳藝,此在今湖北省當陽縣。 (四)壺頭山—天門山說——唐代星命大師李虛中在《李虛中命書序》中云:「昔司馬季主居壺山之陽,一夕雨余,風清月朗,有臾踵門,自謂鬼谷子。季主因與談天地之始,論河洛之書、箕子九疇、文王八卦,探頤幽微造化,至曉出遺文九篇,包括三才,指陳萬物。」按司馬季主為西漢文帝時楚人,善卜相之學,與曾任過長沙太傅的賈誼交遊,《史記·日者列傳》有載。其所居之壺山,當為壺頭山,在長沙市附近。又,清光緒三十二年《湖南永定鄉土志》記,湖南澧水之濱有天門山,山下有鬼谷洞,「石室深遠,下有清流」,傳為鬼谷子隱居處。按:此天門山和石室大約是指今湖南省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之天門山和黃龍洞。 (五)太白山說——《寧波府志》載:「鬼谷子居青溪之鬼谷,因以為號。」按寧波地處東南浙江沿海之水鄉,青溪縱橫,寧波之鄞縣東有太白山,山明水秀,山上有鬼谷祠,鄞縣境內有鬼谷廟,傳說鬼谷子嘗隱居於此。 (六)雲夢山水簾洞說——明嘉靖二十四年所修《淇縣誌》稱,當地雲夢山水簾洞「世傳鬼谷子隱居處」。今洞口仍有明萬曆年間竇文的摩崖題記,有「鬼谷先生隱處」字樣。雲夢山三清殿存清順治年間何士琦《雲夢山遊記》碑,記曰:「此山螭怒虯盤,幻異萬狀,水簾一洞,尤極幽玄,乃鬼谷先生仙棲之處。」洞口有「鬼谷亭」,亭額刻「戰國軍庠」四字,亭內塑鬼谷子像,洞正面有鬼谷祠,祠聯為「鬼谷三卷隱匡天上,兵家七國才出一門。」鬼谷洞兩邊又有王老聖母(鬼谷子之母)洞、孫臏洞、龐涓洞、毛遂洞、仙牛洞等,附近另有清池、五里鬼谷、鬼谷清溪、太陽洞等。雲夢山西為演兵嶺,傳為鬼谷子教孫臏、龐涓習兵法處。山之東清水北岸有王家莊,傳說鬼谷子姓王名蟬,葬於庄南,今有「王蟬谷堆」即其墓。
對照上述諸說,踏勘上述諸地,筆者以為「雲夢山水簾洞說」之可信程度較高。因為:在戰國時代,七雄雖各自為政,爾爭我伐,但天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仍在中原,軍事戰爭的主要舞台也在中原,能教出張儀、蘇秦、孫臏、龐涓這四大弟子的鬼谷子,生於中原並隱於中原的可能性最大。比量中原兩處鬼谷子隱修處,從山川形勝和歷史文化遺迹講,登封那一處便不如淇縣那一處更可信。再者,張儀、蘇秦均為今中原之河南人,孫臏為今之臨近河南省的山東鄄城人,龐涓亦為中原之河南人,從鬼谷子開軍庠以教門徒之生源來講,鬼谷子隱於中原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至今豫北太行山下的淇縣一帶古遺民風之中不僅仍沿襲歷代廣泛流布的關於鬼谷子的傳說,甚至對那些精於韜略、狡黠聰明之人也以「鬼谷」戲而冠之。
【元朝「鬼谷子下山圖」青花瓷罐】: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德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傭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此罐高27.5cm,徑寬33cm,素底寬圈足,直口短頸,唇口稍厚,溜肩圓腹,肩以下漸廣,至腹部下漸收,至底微撇。使用進口鈷料繪出青花紋飾,共分四層,一層頸部飾水波紋,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三層腹部為「鬼谷子下山」主題紋飾,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主題畫面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身體微微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表現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艷,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孫瀛洲先生所說的:「元代瓷器『精者頗精』」。
推薦閱讀:
※鬼谷子大智慧:老實人總是吃虧,因為看不透人心,所以總是被利用
※鬼谷子七十二術,請永久收藏,值得終身研讀
※鬼谷子《兩頭鉗》甲丁-甲戊-甲己(篇)
※鬼谷子命術、稱骨論命
※同屬鬼谷子門下,為何秦王用張儀而不用蘇秦?
TAG:鬼谷子 |